第一篇:基层干部观看《国家监察》学习心得感悟最新
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的播出,让我受到了一次思想和精神上的双重洗礼,通过学习《国家监察》让我知道了党员职责的重要性,明白来党性原则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基层干部观看《国家监察》学习心得感悟最新,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国家监察》学习心得<一>
治理基层腐败,要坚决铲除“苍蝇”栖息的场所,对基层“蝇贪”不能有一丝一毫地纵容。不让“离群众最近的人”危害群众,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着力破除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将其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方面,广大基层干部要有清官为民的思想觉悟。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既然担任公职,就应全心全意为民谋福利,牢牢守住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另一方面,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便是值得学习的好作风、好做法。
基层反腐是治理腐败的“最后一公里”。治理基层腐败是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层腐败的治理是反腐败漫漫征程中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关键的‘一公里’,是决定反腐败能否赢得民心的‘一公里’,也是决定反腐能否最终取得胜利的‘一公里’。”基层腐败是最基层的贪腐泛滥,若不能杜绝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微腐败”就会一步一步酿成“大祸害”。因此要抓好基层腐败“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发扬基层干部的实干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国家监察》学习心得<二>
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及腐败问题需要聚焦重点难点精准发力,围绕制度措施落实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任务目标进行再明确,对有关纪律进行再强调,进一步提振基层干部作风,坚决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要严格自查自纠。我们党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谨记“自查从轻,被查从严”,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全力做好“集中整治”查漏补缺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到位,避免侥幸心理。
二是要严格责任追究。责任传导要到位,强化担当,狠抓关键。“第一责任人”要强化执纪问责,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狠抓落实;各级纪委要强化监督问责,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各级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履行责任清单,切实耕好“责任田”。
三要严防源头腐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沉下心来深入群众,及时把苗头性问题扼杀在萌芽期。需要两把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一把锁用来锁住民心,实实在在地走近基层,倾听民心,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让“老虎”、“苍蝇”都无处可逃;第二把锁用来锁住党员干部的私心,应把“常”、“长”二字贯彻于整治工作中,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扼杀萌芽期的私心。
《国家监察》学习心得<三>
古往今来,面对受贿我们都有五花八门的思考来衡量每个时代的官员,为他们所谓的受贿找到的种种借口,也早已麻痹,但是笔者认为应整治基层微腐败!
党的十九大之后查处的领导干部,很多在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上没有收手,贪图享乐,大吃大喝,花天酒地,骄奢淫逸,依然我行我素。特别在受贿问题上彰显出“高昂”的姿态,因此说,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必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其实不难看出,这些人禁不住诱惑,没有紧绷廉政这根弦,放松了警惕才导致信念动摇,最终使自己身败名裂,身陷囹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自己能保持洁身自好,又岂会给苍蝇可乘之机呢?乃至与苍蝇们同流合污,成为人民见之厌之,见之恶之之辈,甚至走向不归之路。
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在受贿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有的搞雁过拔毛,挖空心思虚报冒领、克扣甚至侵占惠农专项资金、扶贫资金;有的在救济、补助上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以上所有都证实了在受贿面前的杀伤了仍是不足。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正气不彰、邪气不祛;“明规矩”名存实亡,“潜规则”大行其道;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受到排挤,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如鱼得水。这种风气不纠正、不扭转,对干部队伍杀伤力很大,致使部分官员留下了受贿的阴霾。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要始终忠诚于党,不折不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对组织坦诚,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始终正确对待权力,立志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安分守己为党工作;始终牢记政治责任,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国家监察》学习心得<四>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事关人心向背、政权兴衰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在治党管党上的经验教训,是全面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大举措,有助于党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重要经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才能永葆党的鲜明本色。
那么如何让全面从严治党真正的落地起效,为党的建设发挥其积极的意义呢?
一、坚持党要管党的重大引领。管党治党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遵循,为全面地管好党、治好党指明了方向。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领导,就要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在管党治党的理念、制度和行为上体现出来。
二、党建、业务两手都要抓。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又要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遵守、执行党章党规,从基本制度严起、从日常规范抓起。坚持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创造性开展工作。
三、深化“四风”纠偏工作。俗话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一线,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从基层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要坚持严字当头,把纪律挺在前面,抓好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的管理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要我们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内涵新要求贯彻落实到管党治党的各个方面,我们就一定能够向人民交出管好党、治好党的满意答卷。
《国家监察》学习心得<五>
提起作风建设,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我党最著名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仅用了28年,就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国家;根本原因就在于从建党起就把“三大作风”挺在前面,使之最终成为致胜法宝。
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品质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和提高。可是,在取得巨大成绩,执政党地位更加稳固的同时,脱离基层、脱离实际、贪图名利、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等等不良作风,也在我们的部分党员干部中滋生漫延,甚至出现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意思淡化的现象。更加严重的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观念跑偏,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营私舞弊,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等,极大地损害了党的声誉、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央针对党内出现的诸多问题,及时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重点放在了纠“四风”、转作风上。把全面从严治党放在战略高度来对待,加大了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目的就是要通过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进一步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近两年来,随着作风建设工作的广泛开展和持续深入,党员领导干部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在消退,代之以亲民作风逐渐开始形成;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得到有效遏制,为民服务的意识和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与此同时,公车私用、超标准接待、互请吃喝、乱发财物的现象明显收敛。
作风建设是“持久战”,这根弦只可紧不能松。正如总书记所言:“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
第二篇:基层干部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2月,短短时间内,总书记先后10多次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丰富内涵、辩证关系以及战略意义,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绝非话语的简单并列与排比,贯穿其中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清醒的忧患意识与自觉的责任担当。
全面小康,核心在于全面。我们不仅要在经济领域实现小康,还要在政治方面更文明进步,文化方面更丰富繁荣,社会方面更和谐友善,生态方面更绿色环保。小康社会如果不“全面”,就会出现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的问题,就会出现“一俊遮百丑”的现象。“全面小康”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如果政治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富裕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也不能算是货真价实的全面小康。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金钥匙”。当前,我们的改革正驶入深水区、攻坚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深化改革如果不“全面”,某些领域一马当先走出很远,其他领域坐而论道没有动静,不仅会让改革失衡、跛脚、事倍功半,甚至会使得改革发生变异,导致公平正义缺失、社会隔阂与对立加剧。
法治是繁荣稳定的基石,法治是执政兴国的支撑。只有全面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形成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法治氛围,我们才能真正从人治走向法治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上,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享受到法治精神的阳光雨露。
全面从严治党,不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起着政治保证、组织保证作用,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坚决铲除腐败的毒瘤,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为重点加强纪律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总之,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不是各自为阵的“散兵游勇”,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只有“四个全面”百花齐放,齐头并进,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关于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一)按照会议安排,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四个全面”的重要论述,在学习过程中,使我对“四个全面”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了新的提高。现将自己的几点体会汇报如下。
一、对“四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四个全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也是对治国理政实践的新总结、认识的新境界、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全部工作的总遵循、总抓手、总方略。“四个全面”的每个“全面”都有各自丰富的思想内涵,各个“全面”之间又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辩证统一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另外三个“全面”是重大举措,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二、努力落实好“四个全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的要求,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小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就城镇化而言,我市是45%,全国小康目标是城镇化率60%,我市的城镇化率到2020年还要提高15个百分点,必须大力推动全市城镇化。为此,我市制定了全市推进城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了2015年主城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工作行动计划和百姓安居工程行动计划,主城区实施“两环、两桥、xx路、xx口”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xx市区实施“一街、一路、一镇、一社区”改造工程,建设实力县城和风情小镇。结合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乡村面貌。
(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强调,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习总书记开宗明义的这一要求,是真抓实干、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的又一动员令。目前我市主城区正在进行城市管理事权下划的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不少事项已落实到位,必将有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
(三)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论断,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既是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诸多考验。无论是推动保障科学发展,还是有序推进改革;无论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都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四)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首先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以焦裕禄、杨善洲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对照宗旨检查言行、修正坐标。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以实际行动作表率。
从严治党,还必须严肃党纪,坚决惩治腐败。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言行,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改进工作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改作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历史已经证明,不受制约的权力,比然会被滥用,必然导致腐败。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要慎用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自身做起,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总书记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布局,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新飞跃,必将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因循,成为人们自觉的精神动力,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确保我们从一个胜利迈向又一个胜利。
“四个全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究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四个全面”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信仰、注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的必然成果,它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批判吸收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四个全面”既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顺利实现的确保,又超越了“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落脚点,而是指向了完完整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个全面”自觉践行了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生命线。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反复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四个全面”思想正是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中萌芽,并逐渐形成、丰富与完善,由“三个全面”升华为“四个全面”。正因为“四个全面”思想是群众路线的结晶,所以一经正式表述,就立刻获得全国人民的共鸣。
“四个全面”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基本完成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这种背景下,总书记以一个革命家的高度责任感,在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中国国情、世界形势深入了解研究基础上,对国家与民族发展战略问题再次进行了审慎的思考,提出的“四个全面”的伟大思想,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他对真理认识的不断探索精神,贯穿着实事求是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总书记“四个全面”的伟大思想,既是对中国发展深刻思考的理论成果,更是立足中国国情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四个全面”是以总书记为代表的全体共产党人的思想结晶,是最新科学社会主义观一系列系统的基本理论观点的总概括,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理论指南。只要我们毫不迟疑、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这一理论指南,我们的事业就必将代代传承,似火炬接力,向着我们的目标前进。
第三篇:观看五集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有感
观看五集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有感
2020年1月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反映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效的五集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生动讲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故事。
“茅台往下水道倒也倒不尽”的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吃不好、睡不好,觉得自己跑不了”的河北省政协原副主席艾文礼……我既为那些曾经“风光”的领导干部,一下子变为阶下囚感到遗憾,也为党内清除了一批“蛀虫”而庆幸,更为党中央有力度的反腐倡廉行动叫好。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专题片全景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谋划、领导、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探索走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有效途径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对国家监督制度的重大顶层设计,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下面,我谈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彰显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勇气。改革的含义即变更、革新,实质我们党是对既定制度进行适时调整,是把国家发展中旧的不合理的改成新的能适应当下情况的合理的。这就要求改革者首先要具备清的自我认如能力,同时要具备自我革命的勇气。历史和现买都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误,而是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可题,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二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彰显了我们党勇于创新的精神。国家要发展,事业要进步,必须要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确立的监察制度体现着中华历史文化、是对中国监察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权力制约体制的新探索。习总书记说过“国家之权乃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只要公权力存在,就必须有制约和监督。不关进笼子,公权力就会被滥用。”因此在组织上创新,成立国家、省级、市级、县级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在制度上创新,制定国家监察法,使党的主张成为过国家意志,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
三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彰显了我们党依法治国的决心和信心。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党和人民重托,必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克己慎行、守住底线,扎紧制度笼子,强化自我约束。”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涉及政治权利、政治关系的重大调整。国家监察体改革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党既要加强对自身的监督,又要实现对国家机关的监督,党内监督全覆盖必然要求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利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强化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
四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实践证明,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党的坚强领导基础上,都离不开党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反腐败工作作为国家治理的关键一环,必须将党的领导体现在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中央始终牢牢掌握反腐败斗争的领导权,确保反腐败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各级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既执纪、又执法,承担维护党章党规、维护宪法法律的重要任务和职能。监察委员会在行使权限时,重要事项需由同级党委批准,党委由原来侧重“结果领导”转变为“全过程领导”,体现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五是增强监察机关的权威性。为根治腐败专门立法、成立专门机构,这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顶层设计,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监察委员会由各级人大产生,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不仅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的公务员,还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群众自治组织管理人员等。从监察方式看,监察委员会依照监察法的规定行使监督、调查和处置等权力,可以采取谈话、讯问、询问、查询、冻结、搜查、调取、查封、扣押、留置等监察措施。监察委员会在整合众多机构反腐败权力的基础上,形成了更高效、更规范的监督合力,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六是提高反腐败工作效率。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监察厅(局)、预防腐败局和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由监察委员会行使。这样,不仅减少了反腐败机构的数量、实现了反腐败权力集中,而且解决了原来多种反腐败机构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因而有效提高了反腐败工作效率。
七是切实增强监督实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从组织形式、职能定位、决策程序等方面优化了纪检监察机关的治理能力。监察委员会既盯住“关键少数”又管住“绝大多数”,不仅调查职务犯罪,还加强日常管理监督,调查职务违法行为,达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进一步增强了监督实效。这有利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法纪意识淡漠、责任落实不力、担当精神不强等问题,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进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第四篇:基层干部培训感悟
作为基层干部,怎样用好职权,干好本职工作,取决于人格力量的大小。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这个总和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体现程度,就反映出人的人格力量。人格力量的大小,影响着干部作用的大小。因此作为基层干部,应着重在本职岗位中锻造自己的人格力量。
第一、在努力工作的基础上做官。郑培民同志讲“做官先做人”,就
是讲当干部的首先要处好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淡化“做官”的心里,否则是当不好干部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人的名欲、情欲、利欲等都是无限的,可以通过理智来控制,无限和有限的矛盾处理好了,工作和仕途才有前途。
第二、在养好德的基础上练材。有人说:“缺智的干部是‘次品’,缺德的干部是是‘危险品’。也就是说,有德无才不行,有才无德更不行。那么做为基层干部怎样才能把为政之德修养好呢?我认为一是长养服务之德。就是一切都要以服务工作工作、服务大局的高度展开工作。二是长养容人之德。教育人、管人要站到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把工作搞好。三是长养关心之德。下属在工作上、生活上有了困难,一定要努力去帮助解决,下属才会更好的工作。
第三、在尽好责的基础上用权。认真落实职责正确行使权利,是干部分内的事,但如果职责落实不到位,权利使用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对明知故犯的下属加重处罚,是因为他知错犯错,但作为上级,如果用人不育人,肯定不会有好结果;在比如指导下属工作,明知他做不好,还硬性的让他做,是不合适的,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明他不明之理,补他不会之技,解他不解之难。
第四、在律好己的基础上罚人。老师罚学生写作业,学生不敢说话,是老师学识高;警察罚司机的款司机无话说是司机错了。因此当干部一定要自身硬,也就走我们常说的“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别人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只有先管好自己,做到了“打铁先要自身硬”,才有罚人的底气,受罚的人才会无话可说。
总之,作为当代的基层干部,必须重视人格力量的锻造积累,做到位低不自卑,位高不自显,功高不自傲,功底不自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第五篇:基层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
基层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
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党组织的能力,充分发挥作用,对于强基固本,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证、支持、参与、服务、监督”五项职责,着力提高五个能力,发挥五个方面的作用。
一、着力提高谋全局、把方向的能力,发挥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
谋全局,就是统筹兼顾;谋万世,就是科学发展。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要谋全局、把方向,必须集中精力研究解决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长远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善于站在全局立场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同谋划企业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发展。
把方向,就是始终把握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以保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为己任,以科学的理论指导重大决策,以集体的智慧研究重大问题。在思维方式上打破“非此即彼”的片面性;在领导方式上避免直接指挥或无所作为;在工作手段上要善于通过组织发挥集体作用,从而把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落在实处。按照这样的定位,基层党组织首先是把握方向,按照“将企业带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将职工带上富裕之路”的目标,开展工作;其次是引导方向,通过对国家大政方针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宣传,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每一位职工,形成共同愿景。
二、着力提高理大事、管协调的能力,发挥服务企业和职工的作用
理大事,就是要抓主要矛盾,抓影响全局、影响成败、影响职工思想情绪的关键点。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规范并严格执行决策程序,凡属于企业发展战略、重大改革方案、重要建设工程、重要人事任免、阶段性的工作目标、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劳动、用工、分配制度调整等都是企业的大事,都要深入调研、认真思考、细致谋划;都要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对于确定的大事要跟踪考察,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管协调,就是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消除矛盾,保持平衡。要从促进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从整体推进全局工作的要求出发,主动协助厂长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协调好党群组织与行政的关系,协调好政工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关系,协调好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关系,协调好党群、干群关系、协调好部门之间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到围绕中心,各司其职,保证改革不偏离方向,保证企业各个阶段目标的实现,营造企业内外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着力提高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
抓班子,就是要始终坚持抓领导班子思想、能力、作风建设,着重抓好制度的落实。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不断提升班子抓改革、促发展的能力,坚持和完善科学决策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领导班子民主决策机制,坚持和完善党风廉政制度,解决好党内外监督的问题。通过制度和机制,使领导班子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做到“讲政治、有本事、肯实干、能自律、业绩好”。
带队伍,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四支队伍建设。要特别重视人才工作,把党管人才的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结合起来,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经营队伍、职工队伍和党员队伍。党管人才主要是管政策、管培养、管选拔、管服务。基层党组织要转变旧的人才观念,树立人人都有可能成才的理念,努力为各类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政策、工作与生活环境,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企业氛围;还要热心发现人才,诚心使用人才,精心爱惜人才,用心留住人才;对待人才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使企业的人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四、着力提高聚人气、谋发展的能力,发挥促进企业和谐的作用
聚人气,就是要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激励斗志。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做理顺关系、解决矛盾、防止内耗的“润滑剂”;做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性的“催化剂”;做协调好企业内外关系的“粘合剂”。事实证明,只有相信职工、依靠职工,才能真正办好企业。聚人心必须以保稳定为前提。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高度,充分认识稳定工作的重要性。一要从源头上维护稳定,坚持群众路线。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从广大职工的利益出发,落实职工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重点解决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保证出台的政策符合大多数职工群众的利益。二要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更加注重公平。推进改革、制定政策要统筹兼顾,既要注重大多数,也不能忽略少数人;既要关注弱势群体,也不能损害“强势群体”;既要关注职工群众的利益,也要保证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切实做到国家、企业、职工利益相统一。三要建立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早日化解。稳定是国企党组织的硬任务,只用和谐稳定,才能干成事,才能谋发展。
谋发展,就是要紧紧抓住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坚持统筹协调,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企业和人的共同进步。当前,正是国有企业调整结构的良好时期,基层党组织要支持董事会和厂长(经理)抢抓机遇,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发展不仅仅是改建扩建,改革也是发展、提高管理水平也是发展,要通过改革和加强管理,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文化和核心管理经验,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获利能力。
五、着力提高强肌体、拒腐蚀的能力,发挥党的先进性作用
强肌体,就是要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发展先进性。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党的“五大”建设上有新的突破。一要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的长效机制。二要从组织入手提高素质。要加强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要规范组织发展,严把入口,疏通出口,着力在生产管理骨干和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中发展党员,以改善结构,提高素质,更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三要从制度入手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并完善党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确保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肌体强壮,拒腐蚀的能力才能强大。
拒腐蚀,就是要按照《实施纲要》的要求,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要坚持长期教育,警钟常鸣,构建廉政文化,以德拒腐。二要坚持制度,构建防腐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以法防腐。三要完善监督制度,重点对一把手、重要工程和企业敏感问题实施有效监督,源头防腐。四要推进党内改革创新,完善管理机制,以机制防腐。四要惩防并重,坚决打击,以高压态势惩腐。基层党组织不仅要敢于反腐,还要善于拒腐,要积极研究产生腐败的现象和规律,大力实施风险预控,准确及时辨识各种易于产生腐败的风险,防控在先;要教育党员干部经得住诱惑、守住根本;要全面贯彻《实施纲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准则》,坚决防止工程上马、干部落马,确保党员干部既能干事,又要干净,以党员干部的优良形象和作风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