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建为民工作总结
党建为民工作总结
一、党建为民,让群众归属感与日俱增
针对党员活动无阵地的现状,多方争取协调新建了 500平米党群活动中心和300平米日间照料中心。同时在阵地内不设办公用房,根据群众需求划分了网络休闲区、等候区、党建红色港湾区等开放式服务区域,让社区阵地成为党群活动基地、交流之地;针对党组织学习不规范的问题,建立了习近平新时代学习室,开展日常化教育,每天“晨读半小时”,每周进行学习交流,书写心得体会。让党中央的声音第一时间传递到千家万户,让党员群众熟知党的知识、理论;针对辖区党支部多、管理零散现状,按照“大工委”要求,形成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建、楼院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的组织体系,把辖区内党支部进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巷道党支部、楼宇党支部、商圈党支部、行业党支部等,成立了一个支部一个联合,并选派党建指导员 12 名健全各支部活动,交叉任职实现统一管理、支部互动、共建共享;针对成立大工委会出现的新问题多,建立了定期不定期议事制度,互通有无,解决问题。
(一)以机械化天然气为例,2017 年 11 月 15 日为 409 户居民点火通气。后期通过申请相关扶助政策,人均再次退还 365 元,以全市最低价完成了天然气铺设工作。与此同时,社区还承担了天然气本填录,天然气卡发放,用气安全宣传等一系列工作,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二)成立爱心基金,扶助边缘人群。合水南路社区成立爱心基金会,筹得基金 32829 元,辖区各筹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基金会代表,由基金会代表共同参与制定了基金运行制度,就社区提出的受助对象,帮扶金额等问题进行审议,最终
拨付救助基金并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爱心基金会成员还多次向辖区残障人士捐助轮椅,结对资助困难学生,定期走访困难群众。
二、五民行动,让群众幸福感与日俱增
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合水南路社区依托“五民”活动破解难题。一是双创富民。一方面对有就业需求的群众积极组织参加区级就业推介会,积极向辖区企、事业单位由社区担保推荐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依托辖区商贸业聚集这一优势,积极引导有创业欲望,有才能的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目前已有 28 人通过自主创业走上了富裕之路。二是巡查安民。针对辖区地属老城区,城中有乡,社会治安难点多这一现实,成立了网格巡查队伍,24 小时巡查保平安,强化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是服务便民。通过民情流水线工程,以民情受理,全程代办,限期办结,公示反馈,跟踪监督为服务理念,累计发放连心卡2626份,开通两部民情专线,实行日接待制度,保证24小时社区服务。先后尝试“四点半接管辅导”、“快递速送”社区登记等便民活动。联合虚拟养老中心为年老体弱多病人员提供每月三次上门服务。开通社区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社区工作信息,让居民群众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四是活动乐民。社区党总支以社区文化为链条,定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娱乐活动,成立了朗诵班、书画班、相声班,不断吸纳辖区居民广泛参与,联合辖区各主体单位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了“送文化进社区”巡演活动。同时联系爱心组织向听障人士发放助听器,联系爱心企业给辖区每位老人配发老花镜,让居民生活处处有乐。五是宣讲育民。为群众搭建提升的舞台,开展以“争做文明出彩市民”为主题的育民活动,借助道德讲堂、百姓讲堂、母亲教育等活动载体,定期宣传公民道德纲要。先后组织成立了微尘、半边天、夕阳红、助残志愿者服务团队,组建了由两个自管小组成员和楼院长组成的先进宣讲队,并定期组织开展文化宣讲、文明宣传等志愿者活
动,推动了社区精神文化建设。
三、民情双谈,让辖区群众更加和谐
一是“民情走访”制度化。社区以“三送一帮一解”(送文化、送政策、送关怀,帮助群众发展产业,解决一批难题)为重点,开展民情大走访。坚持“六必访”原则,即:上访群众必访、70 岁以上老人必访、群众有困必访、企业有需必访、重点时间点必访、对村委会持反对意见的群众必访,听到了群众的“贴心话”,征求到了一批有关生产生活的意见建议 50 余条,及时解决了 6 项基层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二是“为民双谈”规范化。通过民情访谈进家门,民情约谈聚民智的“为民双谈”活动,把脉问诊,了解群众所需所盼,进而明确下一步服务导向,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供各项服务,通过向居民述职,请居民评议,让居民满意的工作模式,让百姓当“考官”,让社区干部来“赶考”,真正意义上做到社区门口牌匾所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三是“清单服务”常态化。发动社区干部、志愿者、热心居民、楼栋长、网格员等在前期征集群众意见基础上,对群众服务需求进行整合、分类,形成内容具体、分类合理的“服务清单”,让群众“点菜”,社区来“配菜”“做单”。社区以“为民合水南”为载体,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针对残困群体开出“服务清单”20 条。四是“政情通报”及时化。针对收集问题的解决措施和落实结果,第一时间通过社区公众号、公示栏向居民群众告知,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四、政服分离,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一)践行政服分离,服务更具口碑。社区面对政务工作庞杂,人员管理不顺,工作效率低下,网格工作不定等工作现状,以大幅压减社区行政性事务与大幅增强社区服务型功能为目标,以立足实际,面向群众,放管结合,明细职能,统筹推进,综合改革,快稳并重,求实重效为原则,配合街道全面厘清两级行政职能,初步摸清社区履职现状,划定街道社区职责清单,建立社区职能准入机制,合理调整工作人员力量,不断优化服务机构和流程,推进社区网格管理改革。通过不断地探索创新,推动政服工作分离,为社区下一步更好的做好为民服务工作打好基础。
(二)简化办事流程、全程实现代办。为解决居民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问题,我社区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楼院长代办制、限期办结制四项制度,切实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全面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操作流程,完善资料台账,设立问询台,为居民群众办事答疑解惑。通过不断充实更新楼院长大卡信息,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行社区知晓的证明材料“不用交”,全面清理居民群众办事的各类无谓证明。同时,全面推行部分表格信息“不用填”,凡是参保人员已经填写过的、社保卡内有记载的,不得要求居民群众再次填报,从而减少繁琐环节手续。通过一次性告知、经办所需材料要件,限期办结的制度约束,让居民群众不跑冤枉路,大大提高办事效率。楼院长提供代办服务,通过收件、办件、返件的闭环办理,使居民在家就能享受到社区的办件服务。社区还开通了微信服务公众号,就社区日常工作内容等对外公布,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特殊群体挂牌、精神陪护贴心。社区在年初组建了一支帮扶小分队,专门就辖区残困群体挂牌并提供的上门服务,服务包括日常精神陪护、生活照料,免费送餐,功课辅导等。目前已实现五户家庭一周一轮次服务,服务已达 100 余人次。服务后在挂牌上签字确认,在督促该项工作按时落实的同时也作为一张好人榜对外传播正能量,让大家做到见贤思齐,引领社区新风尚。
五、党员带头,让先锋旗帜永远飘扬
一是社区党员在密切联系党与居民群众中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社区工作社
会联系广、工作头绪多、管理对象杂、协调任务重,社区党员通过广泛加强和居民群众的联系,了解居民群众的情绪,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一方面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居民群众作宣传、贯彻。同时,也把从居民群众中了解到的各方面情况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居民群众的要求。二是发挥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鼓励和支持有能力、懂技术、年富力强的党员带头创业致富,提高了居民经济收入,改善了居民生活水平。三是发挥党员骨干作用。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形成了城市管理同抓、平安法制同创、民生保障同帮、精神文明同建、公共安全同防的工作氛围。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区、党员联系户等形式,在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表率作用。四是广泛开展“学、比、帮、带”活动,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学”就是要求党员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比”就是鼓励党员比发家致富,建设美好家园。“帮”就是帮助个别“问题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履行党员义务,提升党员队伍形象。“带”就是形成党员带领广大居民群众投身“建造美好家园、共建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抓好党建 民政为民
抓好党建 民政为民
沈阳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张 哲
民政部门担负着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沈阳的伟大进程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责任重大。党建工作是夯实执政之基的重大工程,如何围绕民政工作中心抓好党建工作,对于民政部门切实践行民政为民的工作宗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抓好党建工作,要以作风建设为核心,牢固树立民政为民理念
民政工作是治国安邦的一项重要工作,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指出,民政工作要关心人民,反映人意,改善民生;民政工作要联系群众,做群众的知心人;民政工作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其核心思想是民政为民。这也是我们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而践行这一宗旨,党风、政风和工作作风至关重要。为此,民政部门的党建工作必须紧紧抓住作风建设的这个核心,牢固树立民政为民的工作理念。
一是民政部门的职能,要求党建工作必须教育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念,牢记民政为民宗旨。民政部门担负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以及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职能。每一项工作都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息息相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政治信念是党风建
设的关键。民政工作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直接性,要求民政党建工作必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宏大的目标,崇高的眼界、宽广的胸怀,政治上的坚定性不能动摇。近几年来,市民政局党委广泛深入开展了“实践三个代表,争创一流民政”活动,整顿窗口作风、整顿党风以及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等系列活动,取得了突出成效,党员和广大干部职工民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不能只认为民政工作是一个职业、一个饭碗,而应当在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下,逐步使自己从谋生、实现个人价值,进入为民谋福祉这样一个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的思想境界,这也正是民政为民的核心要义。
二是民政工作的政治性,要求党建工作必须围绕创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为民之意,利民之举,准确的讲很多方面都是通过民政部门来实现。仅从民政社会救助职能来看,其政治意义在于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党建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这个政治性,充分发挥党的教育管理职能,通过思想上的理论武装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正确对待利益观和政绩观。这是引导和推动民政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迫切需要。
三是民政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党建工作必须围绕转变工作作风,做到求真务实。从民政工作职能来看,民政工作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最”上,即民政部门面对的是社会最基层、最困难、最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他们的利益诉求能否得到落实,他们的困难能否得到及时解决,直接取决于我们民政干部的工作作风。这就要求民政党建工作必须以加强作风建设为核心,切实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市民政局党委坚持倡导“工作业绩在一线创造,干部作风在一线锤炼,单位形象在一线提升”,通过广泛深入开展争创一流业绩活动和调查研究活动,在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社区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和措施。与此同时,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也得到了锤炼,变浮在上面为跑在下面,变依靠传统做法为科学决策,以实际行动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二、抓好党建工作,要以促进工作为目标,全面履行民政为民宗旨
党建工作要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以促进工作为目标,完成党和政府赋予民政部门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党建工作要围绕工作目标,通过完善组织设置、强化领导班子、优化党员队伍、健全活动阵地、开展主题活动、树立各类典型等方式,培养党员干部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提升党员队伍的总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要从实现民政工作目标任务出发,增强党员干部的敬业精神。随着民政业务的不断拓展,民政工作点多、面广、线长,任务繁重的特点愈发突出,特别是具体、琐碎的业务常常使一些同志感到民政工作即枯燥乏味,又没有实权,更没有实惠。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
产生功利思想和行政不作为。市民政局党委结合这些情况,通过组织学习爱民模范周国知先进事迹以及原刚、任鸿等身边人物的典型事迹,使同志们认识到只有树立起较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才能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谋利益,才能在事业上有发展,才能对得起党员干部的光荣称号。在典型的带动和示范下,市民政局的广大干部职工努力拚搏、团结奋进,民政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市民政局不但保证了各项民政指标的圆满完成,还出色地完成了市政府每年赋予民政部门为民办实事的任务。
二是要从实现民政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出发,培养党员干部的创新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政部门在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基层民主和政治建设、发挥民间组织突出作用等方面面临着很多困惑和难题,成为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和创新招法。为此,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市民政局党委紧紧结合民政工作发展实际,通过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参观学习主题实践活动以及组织创新理论学习培训班等形式,深刻剖析和认真研究民政工作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汲取国内外发达国家和上海、北京等地区民政工作的创新经验,力求通过创新促进民政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从完成党和政府赋予民政部门历史使命出发,提升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要增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履行民政工作职能。这些
先进性和战斗力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因此,党建工作首先要用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武装党员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增强他们履行民政职能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其次通过优化结构、加强民主集中制和廉政勤政教育以及强化职能等措施切实加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政组织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驾御能力,更好地统领民政事业发展全局。第三,通过深入开展讨论活动和各种卓有成效的活动,把广大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把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完成民政部门历史使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抓好党建工作,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坚决贯彻民政为民政策
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求民政部门要忠实践行民政为民的工作宗旨,坚定不移地贯彻各项民政政策。为此,党建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党组织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增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各项民政政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一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党政组织的战斗力。在影响发展的各种要素中,人的知识和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要把知识应用和智力提高作为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在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中,市民政局党委始终把学习能力的提高放在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培养的第一位,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使学习和工作相互渗透。同时,进一步健全学习机制、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结合业务实际开展学习,并把协调组织学习情况纳入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通过这些措施,大力培养“学习型”、“专家型”、“务实型”的干部,造就一支知识化、专业化,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民政工作队伍。
二是完善党建工作考核制度,提高党政组织的执行力。要健全民政系统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全面推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把党建工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量化考核指标,硬化考核标准,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奖惩力度,真正把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和执行力度,使之成为党建工作的“小宪法”,使各级党的组织能够以此为依据,建立和完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形成上下衔接的工作制度体系,从而提高各级党政组织的执行力。
三是建立完善的选人用人公平机制,提高党政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要不断研究党的组织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在干部队伍的建设上,努力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平台,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同时,要探索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诉求表达机制,使大家的意见能够充分表达,合理请诉求能够充分实现,全方位地体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和谐环境,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党政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多年的民政党建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党建工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能调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才能促进民政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确保民政为民政策深入人心,惠及民众,推动全社会的和谐与进
(此文章刊登在《沈阳党建》2007年第六期)
第三篇:基层法院党建有利于司法为民
基层法院党建有利于司法为民
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后,最高人民法院于20
日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切实做好当前人民法院各项工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要求,要在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上取得新成效。要围绕审判执行工作这个中心,不断加强法院党的建设。要健全法院基层党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基层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主力军,关系到能否搞好司法能力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如何做好基层人民法院工作,10月25日人民法院报“以党建促队建 以队建促审判”专栏刊登广东法院加强基层党建提升司法能力的文章,给出了适时、准确的答案:“司法能力建设,重在基层。做好基层工作,关键在党建。”
正因为基层党建的喜人成效,“一个支部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就是一根标杆”。形成了“群众学习的一面旗帜、群众对照的一面镜子、凝聚群众的一块磁铁”的良好氛围,最终服务了人民群众,在司法为民的实践
中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赞扬,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走出了一条服务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幸福之路。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公正”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但要维护司法公正,完善的党建制度是保证。基层法院要进一步完善党建制度,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司法为了人民,司法也只能依靠人民。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司法权同我国所有的其他权力一样建立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之上,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受人民监督。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民满意与否是检验司法工作成败的最终标准,因此,各基层人民法院要进一步完善党建制度,督促和鼓励广大干警要多到群众中去,一切审判工作都要“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一心一意的为人民群众做好审判工作。要推行能动司法制度,以方便民众。要充分发挥基层法院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实行能动司法,热情接待上诉、上访群众,真情服务;要推行高效司法制度,以减轻民负。进一步提高案件效率,抓紧审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民生案件,不让当事人多跑路、多花钱,以最快的速度,让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最好的维护。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法院党组织的决策能力与保障作用。要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的工作部署,培养和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能力。要进一步增强党的观念,自觉服从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和监督。要明确各阶段总体目标和详细的工作计划,切实解决好基层法院如何为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做好司法服务的问题。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学习紧密联系实践工作。进一步解放基层人民法院干警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开展争先创优、“人民法官为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实践活动,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警的思想理论水平。要积极开展优秀法官和模范干警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争先创优的浓郁氛围,并根据各基层法院实际情况,形成长期学习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的长效机制,通过优秀干警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基层法院干警献身基层、献身司法的永恒信念。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坚持基层人民法院堂堂正正审判为公。古人说得好:“公生明,廉生威。”公正使人光明磊落,廉洁使人不怒自威。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推
进,有利于培养广大干警公正执法、清正廉明、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促进基层法院营造公正的审判氛围,树立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执行的威信。
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更要不断地警示自己、告诫自己,时刻牢记法院审判工作的神圣使命,充分发挥“人民法院为人民”的榜样作用。要“以公为己任,以廉为准绳”。坚持立审判为公、执审判为民的原则,真正做到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崇尚廉洁,事事做到无私、自律、清廉,树立法院干警清明和廉洁的形象,以做到取信于民,审判为民。要“俭以养德,廉以立身”。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人员,要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简朴勤俭的美德,不贪图安逸享受,不谋取私利,真正做到“俭以养德,德而克勤克俭,德而助人为乐,廉而大公无私,廉而廉洁守法。”
第四篇:为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为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为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1
一、中心基本情况
为民服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xx名,设主任、副主任各x名,窗口工作人员xx名。编制情况公务员编制x名、事业编制x名、特岗x名、社区借调人员x名、人社专员x名。进驻中心窗口单位有:人社窗口、民政窗口、经济发展窗口、残联老龄窗口、农综服务窗口、村镇建设窗口。
二、各服务窗口工作开展情况
人社所窗口:
1、就业工作方面。
(1)组织各村社区为县重点企业帮扶招工xx人;
(2)x-x月份积极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认真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3)x月份开展xxxx创业担保贷款申报工作,目前已申报xx人;
(4)xxxx-xxxx脱贫人口人社公益岗位x人申报完成;同时按照上级要求,对就业扶贫系统公益岗岗位人员信息进行维护;
(5)完成xxxx年第一、二季度扶贫车间、基地务工贫困劳动者就业补贴申报及打卡发放;完成xxxx年前三季度人社公益岗补贴申报及打卡发放。
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已完成本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xxxxx人,占县下达任务的xxx.xx%,其中微信缴费xxxxx人,占县下达任务xx.xx%;办理老农保退保xx人;完成本村干部养老保险申报工作;涉及xx村、xx村、xx村、xx村等村被征地养老保险正在审核、申报中;加大城居保及被征地重复领取和死亡冒领资金追缴力度,截止目前,共追缴城居保重复领取和死亡冒领资金xxx人xxxxxx.xx元、追缴被征地重复领取和死亡冒领资金xx人xxxxxx元,有力地保障了社保资金的安全。
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完成县医保局布置的xxxx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资金清算工作、xxxx年在册贫困人口医保参保核查工作;办理外出返乡人员医保xxx人、新生儿医保xxx人。xxxx年xx月起开展xxxx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目前全镇共xxxxxx人参保缴费。
4、劳动监察及社保等工作方面。目前共处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案件x起,有力地保障了劳动者权益。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网上资格认证完成xxxxx人,完成率xx.xx%。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激活和维护等工作。
民政窗口:
1、办理城乡居民大病救助xxx人次,xxxxxx元;
2、办理城乡困难人群医疗再救助xx人次,xxxxxx元;
3、办理公墓入园通知xxx人次;
4、办理殡葬救助xx人次(人均xxxx元);
5、办理临时救助、送温暖xxx人次,xxxxxx元;
经济发展窗口:
城镇困难职工帮扶脱困政策的咨询解答工作,上半年复核了xx户在档困难职工材料并上报,新申报了x户困难职工材料;继续开展办理营业执照加盖公章的业务,办理xx起。
残联老龄窗口:
1、实际完成精补药费补助人数xxx人。按照每人每年xxxx元的补助标准,完成补贴资金的打卡发放,共计发放精神病药费补助资金xx.x万元,并辅助村和社区录入到精准康复系统;
2、春节慰问困难残疾人xxx人,每人xxx元,计x.x万元,打卡发放;
3、宣传解决残疾人保就业不到位,发放残疾人宣传就业明明白纸,摸底排查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分别到x和杭埠参加残疾人招聘会;
4、摸排x-xx周岁残疾儿童辅具需求x人;
5、对辖区内所有残疾人电话进行再摸底,更新残疾人联系电话xxxx人次;
6、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及残疾学生xxx人给予补贴,打卡发放x.x万元;
7、分配xx镇银龄安康工作任务xxxxx,日常审核更新老龄信息网;
8、发放残疾器材xx个并登记录入精准康复系统,辅助村和社区做好残疾人换证工作;
9、审核上报残疾人创业补贴xx人,和残疾人阳光大棚补贴xx户;
10、做好对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xx村、xx社区、xx社区、xx社区、xx社区,xx社区xx家残疾人工作站的落实工作;
11、正在开展清理违规持有残疾人证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
农综服务窗口、村镇建设窗口:
做好日常咨询服务工作。
三、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传达县数管局及县相关业务部门布置的`日常任务;统计并督促各村、社区每月政务服务工作数据。按照上级布置主要修改镇本级清单事项xxx余条/月,检查并审核村、社区清单事项xxxx余条/月,同时协助xx镇本级若干业务经办人完成镇政务服务网线上办理事项达xxxx余条。
截止目前,全镇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共xxxxxx件,人均办件量x.xx件,位居全县前列。
四、镇党委政府布置的其他中心工作
1、疫情防控工作;
2、重点工程工作;
3、乡村振兴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好镇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全镇政务服务体系。
2、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和管理机制。通过增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服务优质。
3、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
4、做好镇党委政府布置的其他中心工作。
为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2
一、中心基本情况
为民服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6名,设主任、副主任各1名,窗口工作人员14名。编制情况公务员编制1名、事业编制4名、特岗1名、社区借调人员5名、人社专员5名。进驻中心窗口单位有:人社窗口、民政窗口、经济发展窗口、残联老龄窗口、农综服务窗口、村镇建设窗口。
二、各服务窗口工作开展情况
人社所窗口:
1、就业工作方面。
(1)组织各村社区为县重点企业帮扶招工98人;
(2)3—4月份积极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认真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3)3月份开展20xx创业担保贷款申报工作,目前已申报21人;
(4)20xx—20xx贫困人口人社公益岗已开始申报;按照上级要求,对就业扶贫系统公益岗岗位人员信息进行维护;
(5)完成一季度人社公益岗和扶贫基地、车间务工贫困劳动者就业补贴申报及打卡发放。
2、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已完成本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28934人,占县下达任务的96.57%,其中微信缴费13483人,占县下达任务45%;办理老农保退保12人;完成本村干部养老保险申报工作;涉及舒中村、幸福村、盛庄村、沙埂村、太平村等村被征地养老保险正在审核、申报中;加大城居保及被征地重复领取和死亡冒领资金追缴力度,1—6月份,共追缴城居保重复领取和死亡冒领资金47893.44元、追缴被征地重复领取和死亡冒领资金11655元,有力地保障了社保资金的安全。
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完成县医保局布置的20xx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资金清算工作、20xx年在册贫困人口医保参保核查工作;1—2月办理外出返乡人员医保397人、1—6月办理新生儿医保287人。
4、劳动监察及社保等工作方面。1—6月共处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案件5起,有力地保障了劳动者权益。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网上资格认证完成18951人,完成率99.57%。做好社会保障卡发放、激活和维护等工作。
民政窗口:
1、办理城乡居民大病救助100人次,277290元;
2、办理城乡困难人群医疗再救助1人次,113368元;
3、办理公墓入园通知48人次;
4、办理殡葬救助14人次(人均1200元);
5、办理临时救助37人次,36500元;
6、送温暖62人次,71600元。
经济发展窗口:
城镇困难职工帮扶脱困政策的咨询解答工作,上半年复核了33户在档困难职工材料并上报,新申报了1户困难职工材料;继续开展办理营业执照加盖公章的.业务,上半年办理4起。
残联老龄窗口:
1、实际完成精补药费补助人数506人。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补助标准,完成补贴资金的打卡发放,共计发放精神病药费补助资金50.6万元,并辅助村和社区录入到精准康复系统;
2、春节慰问困难残疾人370人,每人200元,计7.4万元,打卡发放;
3、宣传解决残疾人保就业不到位,发放残疾人宣传就业明明白纸,摸底排查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分别到和杭埠参加残疾人招聘会;
4、摸排0—14周岁残疾儿童辅具需求2人;
5、对辖区内所有残疾人电话进行再摸底,更新残疾人联系电话1100人次;
6、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及残疾学生117人给予补贴,打卡发放7.1万元;
7、分配镇银龄安康工作任务28365,日常审核更新老龄信息网;
8、发放残疾器材38个并登记录入精准康复系统,辅助村和社区做好残疾人换证工作;
9、审核上报残疾人创业补贴56人,和残疾人阳光大棚补贴23户;
10、做好对太平村、双丰村、舒中村、古城村、七里村、七星村、仁和会、沙埂村、马河口社区、龙塔社区、孔集社区、春秋苑社区,南溪社区13家残疾人工作站的落实工作;
11、正在开展清理违规持有残疾人证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
农综服务窗口、村镇建设窗口:
做好日常咨询服务工作。
三、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传达县数管局及县相关业务部门布置的日常任务;统计并督促各村、社区每月政务服务工作数据。按照上级布置主要修改镇本级清单事项160余条/月,检查并审核村、社区清单事项45*60余条/月,同时协助镇本级若干业务经办人完成镇政务服务网线上办理事项达1200余条。
截止目前,全镇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共169676件,人均办件量1.28件,位居全县前列。
四、镇党委政府布置的其他中心工作
1、疫情防控工作;
2、重点工程工作;
2、脱贫攻坚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好镇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全镇政务服务体系。
2、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和管理机制。通过增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服务优质。
3、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
4、做好镇党委政府布置的其他中心工作。
第五篇: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
市质监局二○○九年为民办实事工作总结
2009年,市政府赋予我局为民办实事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加工领域食品监督抽查安全性指标合格率达95%以上;全年监督抽查生产加工领域食品不少于1800批次,取证食品抽查覆盖面达90%以上,乳制品每月抽查一次,豆制品、肉制品、酱腌菜等高危食品每季度抽查一次;抽查信息每季度通过文件、杭州市门户网站、杭州市质量网进行公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添加剂备案率100%;乡镇政府所在地以上的食品生产小作坊全部达到颁发生产许可证标准。
一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这一主线,深入贯彻“民主民生”战略,把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全系统的中心工作来抓,切实落实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由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把实事项目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人抓好落实,明确责任、要求,按要求每月上报进展情况,每季度进行小结,己圆满完成为民实事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情况是:
一、切实加强食品监督抽查
监督抽查是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力手段,也是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有效抓手。2009年,我局坚持将有限的监督抽查经费优先保证食品抽查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抽查的频 次和抽查的覆盖面。共监督抽查“肉制品、炒货、挂面、白酒”等48种2484批次食品,其中,抽查食品取证企业食品2401批次,是取证企业的1.5倍,抽查覆盖面达到95%以上;食品抽查批次数占产品抽查批次总数的49%,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从抽查检测的情况来看,2484批次抽查的食品中,合格2315批次,批次合格率达93.2%,较2008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安全性指标合格率已达96.1%,我市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一是突出食品监督抽查重点。坚持乳制品每月抽查一次,豆制品、肉制品、酱腌菜等高危食品每季度抽查一次。共抽查乳制品140批次,达到监管企业数的20倍;抽查豆制品、肉制品、酱腌菜分别为120批次、167批次、125批次。二是加强监督抽查信息发布。每季度将监督抽查信息通过文件向各级政府、上级部门、基层部门通报,通过杭州市门户网站、杭州市质量网向社会发布。三是开展执法检查。采取专项执法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措施,加大对食品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全市稽查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4675人次,检查食品企业2177家次,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行为178起,捣毁窝点20个。
二、深入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
全市质监系统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各项日常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狠抓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监管,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 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食品生产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一是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制度。在组织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全市1692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申报备案,备案率已达100%,较好的构建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长效机制。二是开展添加剂专项执法检查。在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执法大检查,依法查处企业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检查、巡查企业3174家次,查处食品添加剂违法案件42起。三是强化食品添加剂抽查。配合专项整治,适时调整监督抽查方案,对省级下达和市级已开展抽检的食品,增加了相关检验项目;对尚未纳入抽查计划的,立即部署进行抽查。共抽查火腿制品、淀粉制品、面粉、味精、菌类干制品、酱腌菜、糕点、鸡精等重点食品企业产品925批次,合格率90.8%。四是建立风险预测机制。成立了风险预测领导小组,组建了信息员、联络员和技术指导三支队伍,加强产品质量风险信息评估和工作。安排市、县有关技术机构对蜜饯、白酒、炒货、肉制品、粉丝、糕点、豆制品等7类产品进行了风险监测,共发现食用包装容器的增塑剂、白酒中的三氯蔗糖、蜜饯中脱氢乙酸、生态蜂蜜中抗生素、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炒货中的焦亚硫酸钠、豆制品中脱氢以酸钠、含乳食品中的动物水解蛋白等8项风险因素,及时的发现了产品质量存在的风险隐患,组织开展全面检查,及时采取措施,实现了关口前移,及时遏制了区域性、行业质量问 题的发生。
三、扎实抓好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是今年市政府部署食品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根据市政府专项整治要求和蔡市长有关指示精神,倾全系统之力,采取“规范一批、置换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方法,强势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规范工作。全市352家食品加工小作坊中,117家A类小作坊全部取证、96家B类小作坊全部整改规范、139家C类小作坊全部关停,全面完成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规范任务。一是制订实施细则,明确规范要求。结合小作坊生产加工条件普遍较差的实际,在调研的基础上,以立足小作坊现有生产条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为原则,制定了《杭州市食品加工小作坊规范通则》,作为指导小作坊整改规范的基本依据。同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豆制品、毛茶加工等不同行业小作坊整规的实施细则,明确了生产条件、质量控制、生产管理等方面必须达到的基本生产条件。二是坚持一厂一策,分类整治。根据小作坊不同的生产加工条件,按照ABC进行了分类,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整规。对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A类小作坊,依据市场准入条件抓好帮扶指导,促成其获得生产许可证;对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B类小作坊,按照规范通则和实施细则要求进行整改规范;对生产条件差,整改无望的B类小作坊予以关停。在整规过程中,组织了16名专家,对AB类小作坊开展“一对一”的帮扶,从厂房布 局到申领生产许可证的每个环节都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三是坚持示范引路,树立“标杆”。为整体推进小作坊整规工作,我们选择富阳受降镇、桐庐富春江镇和建德杨春桥镇为小作坊整规试点。在富阳受降镇组织5家取证的豆腐皮生产企业,联合31家小作坊组建了“大垅山豆腐皮专业合作社”,树立了联合做大的标杆;在桐庐富春江镇和建德杨春桥镇,以重点规范B类小作坊厂房布局、清理产品标准、严格生产管理、抓好产品检验等工作,树立了B类小作坊整改规范标杆。通过示范引路,提高了整规工作效率。四是坚持政策激励,推进整改提升。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出台政策,全力支持小作坊采取股份联合、兼并重组、改进工艺等方式进行整改提升。如:萧山区政府对取得QS证书的小作坊每家补贴3万元,对难以取证且在规定期限内关停的,也给予每家3万元的经济补偿;淳安、临安等地对取证的小作坊实行2-3万元的奖励。建德市质监局对小作坊计量器具和产品检测实行半价收费。通过政策激励,极大的提高了小作坊业主整改规范的积极性。五是加强督查通报,确保整规进度。市局组成了由局领导带队的三个督导组,采取分片包干,深入基层和小作坊企业,对两区五县市的整规工作开展每月两次的督导,全面了解各地整规进度,协调、解决整规中碰到的困难,并每周在质监系统内网上通报各地ABC类小作坊的整规进展情况,相互促进,确保了整治进度。
四、拓展服务群众生活的平台 以市民关注的食品质量问题为切入点,我局在认真抓好全市食品生产加工领域质量安全监管的同时,充分发挥技术资源优势,开拓性的创建了“杭州市食品质量安全指数评价体系”,通过向市民发放发放6000多份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了肉制品、豆制品、酱腌菜等23类56种食品和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上市销售的蔬菜为指数代表品,对本市生产加工企业和以华商超市为代表的流通企业的指数代表品,进行全检全测,定期向社会公布一次食品质量指数。这项工作纳入了市委民主民生互动平台建设重点内容,力求通过食品质量安全指数发布,逐步构建部门主导、企业主体、专家指导、媒体引导、市民参与“五位一体”的社会复合主体,形成全社会关注食品质量安全,共同构建食品质量安全网络。
通过近三个月的试运行,12月8日,联合市品牌办、市科协、杭报集团和杭州文广集团,隆重举行了首次“食品质量安全指数发布会”。此次共检测了纳入指数代表品的杭州本地和杭州以外地区220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的“肉制品、乳制品、水产制品、食用油”等24大类近3000批次产品,以及两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上市销售的8万余批次蔬菜,质量指数达到98.03。表明杭州的食品质量总体状况非常好,市民的餐桌是安全的。发布会后,国家、省市级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全国上百家网站进行了转载,进一步提升了杭州在全国的影响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浓厚氛围。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新的一年里,我局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牢牢抓住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动摇,严格依法监管,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努力打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为建设共建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作出新的贡献。
二○○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升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机关”的要求,全系统从年初开始就制定了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计划,上下努力,履行职能,在工作中融入服务,在帮扶中体现精神,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做出了许多贴近社会、贴近百姓的实事,全系统做实事39件,投入资金60多万元,减免费用达120多万元,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社会上留下良好的口碑。食品处的《食品安全服务》和计量院的《农贸市场计量诚信活动》两个项目被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评为《07法制南京建设办实事先进单位》。2007年为民办实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上下联动,帮扶力度倍增
市局年初制定2007八项办实事项目后,各分(县)局、直属事业单位、机关各处室很快行动起来,市局处室主办的项目,事业单位、分(县)局主动配合,齐心协力做好服务。今年开展的“质量知识进社区”活动,就是很好的配合行动,监督处、食品处、质检院在各分(县)局的配合下,派出专业干部走进各区县的街道、镇,为市民举办质量知识讲座,传授鉴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共举办讲座14场,听课人数1800人,受到地方政府和市民的好 评,也树立了质监系统心系百姓的形象。“高淳东坝镇帮扶”项目也体现上下配合的效果。市局今年为东坝镇捐赠帮扶款60万元,支持该镇建设蔬菜基地,情报所为该镇企业提供技术标准,为银湖休闲中心提供服务标准,指导他们朝规范化方向发展。质量处帮助该镇招商引资的电缆企业办领生产许可证;机关一支部、机关二支部、稽查分局支部、情报所支部、特检所支部春节前对高淳县东坝镇东坝村、中村、沛桥村和新建村40户贫困农户开展送温暖活动,给每个农户家送去了棉被、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用品,情报所支部还为结对共建的新建村村支部捐赠了肆台电脑、两台电扇和关于农业发展的技术资料,得到高淳县领导好评。
二、发挥优势,破解难题
特检所开展“老旧住宅电梯失检”的攻关,取得良好效果,年初该所派出的由专家组成的6个小组到全0市调查老旧住宅电梯长年失检的情况,向市政府提交《城市老旧住宅电梯现状及处理意见》的报告,并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这部分长期不在受检范围的电梯问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得到政府的重视,发出专款改造了电梯,并列入正常检验目录。老旧住宅电梯的解决,消除了安全隐患上,市民又用上安全舒适的电梯,对特检所交口称赞。特检所今年还为老年公寓、儿童福利院、残疾人联合会等社会弱势群体的住宅电梯提供免费检验,为高新开发区企业减免检测费,全年共减免费用18万元,为市民做了实事,办了好事。计量院“百场万秤免费检定”也为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计量院对全市150多个农贸市场开展计量仪器免费检定上万台件,对所有电子秤、台秤重新检验后加装铅封,防止人为作弊,有效减少计量纠纷,农贸市场管理部门也十分满意。计量院还开展加油机铅封检定,解决加油机计量作弊。
三、制定标准,构建和谐
一是2007在全局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在白下区召开了《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省级地方标准新闻发布会,《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省级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并被列为全市和谐社区创建重要依据,有效推进标准化服务和谐社区建设,玄武、白下两区累计创建 锁金五村社区、公交一村社区、蓝旗新村社区、梅花山庄社区等达标和谐示范社区50个。二是发布由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民政局、江宁区政府等单位起草的《和谐农村建设准则》市级地方标准。目前,江宁区已将《和谐农村建设准则》地方标准试点示范及达标创建列入政府考核和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创建条件,在全区9个街道36个行政村全力推进。三是会同市农林局组织申报、通过立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6项,市级“直播水稻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有机食品青花菜生产技术规程”、“紫心甘薯生产技术规程”、“稻-虾(克氏螯虾)连作生产技术规程”等市级地方标准15项,其中6项省标已形成标准送审稿报省局;组织通过国家级苗木、省级有机蔬菜、黑莓、市级葡萄、茶叶、獭兔、糯玉米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新立项高淳东坝镇“早园竹标准化示范区”等5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开展溧水有机蔬菜、高淳双孢蘑菇和江宁西甜瓜“公司+标准+基地+农户”3个农业标准化规模示范点建设,其中江宁西甜瓜通过示范实现种植面积3万亩,与种植普通西瓜相比亩增效益5000元,实现增收1.5亿元。溧水有机蔬菜示范点每亩产有机青花菜1500kg,8元/斤,与常规种植相比每亩增收6000元。高淳双孢蘑菇通过示范建设,2007年每万平方尺蘑菇产量达到2.5万斤,效益达2.1万元。与实施前比较,每万平方尺单产、产值和效益分别增长了12.6%、21.3%和34.5%,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四是启动我市雨花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准申报工作。我局标准化处帮助中山陵、雨花台在内的21家雨花茶企业组织申报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准的注册登记,并通过国家级验收。据初步统计,全市已累计发放专用标志24万枚,覆盖雨花茶4万公斤,带动雨花茶销售价格上涨30-40%,春茶总产值达到2.7亿元,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突出特色,创意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我局今年相继开通了“12365”、“96365”和“122”投诉举报专线,目前共受理各类来电551件,其中咨询电话262件,质量投(申)诉27件,解决了消费者一些多年投诉无法解决的问题。各分局、县局在烦忙的工作中,结合当地的实际,开 展为民服务活动,鼓楼分局结合地域餐饮业集中的特点,重点解决餐馆业计量准确问题,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他们制定了《餐饮业计量服务规范》,在全区餐饮业中推行计量明示制度,菜单上明示配菜计量值,让市民明白消费。情报所发挥自己优势,在全国食品专项整治活动中,开发了《食品添加剂应用软件》,为我市食品企业提供了添加剂查询系统,极大方便了企业添加剂使用查询,受到企业欢迎。质检院的“光明工程”特色明显,该院在多家眼镜店设立咨询服务工作站,利用休息时间每周定期为学生和老人提供眼镜配镜方面的免费咨询服务,全年开展免费咨询活动100余次,发放宣传册100余册,免费检验、咨询数百次,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监管中服务,服务中监管
食品处认真组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在整治中实施大量服务性工作。在各分局、县局的配合下,食品处对全市食品小作坊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统一免费发放原料进货记录台帐、销售台帐、食品添加剂使用手册和质量安全承诺书,指导企业规范化生产。他们举办培训班五期,培训380多家企业,力求逐步改变小作坊无序生产的状况。为了指导企业走正规化生产之路,取得生产许可证,食品处成立食品生产许可证咨询中心,针对食品企业从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低等因素,组织专家为企业指导服务。结合全市食品专项整治,开展了市民巡访访食品生产企业活动,组织区县局为237家食品企业领取生产许可证,对491个食品小作坊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其中有40多家小作坊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取得了生产许可证。通过网络开展《我为食品质量安全献计策》活动,普及食品质量安全知识,收到各地市民好建议63篇,有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已通过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围绕中心,细化服务
质量处与各区县局大力抓紧名牌战略的推进,服务企业做到精细化,他们多次与企业沟通、指导,多次上门提供咨询、督促,在申报名牌中极力打通申报渠道,为我市有申报潜力的企业疏通名牌申报目录,向有关领导专家介绍企业,经过努力,2007年我市获批准13个 中国名牌、81个省级名牌和129个市级名牌产品,达到历史上最好水平,有力提升我市的经济地位。玄武、江宁、秦淮、六合分局等也大力配合,争创名牌在我市掀起高潮。
七、开展专项整治,规范企业行为
2007年我局组织农资、食品、建材等专项检查14次,共出动稽查人员18628人次,立案查处各类案件593起,查获违法产(商)品货值19244.57万元,涉案货值5万元以上的案件93 起,15万元以上案件50起。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900多人次,检查各类生产销售单位750多家,查处各类案件24件,捣毁窝点14个,建议吊销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14个,移送公安机关15起;对栖霞区燕子矶佘冲村非法酱卤肉产品窝点进行了专项打击行动,查获25户加工点、非法生产加工的酱卤肉产品1250公斤,非法使用的工业染料一批;对建邺区双闸地区的鸭制品加工集散地进行了专项打击,取缔非法加工窝点5家,整治和规范了双闸地区鸭制品加工行业。有效规范了相关行业的生产行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高了市民对政府部门的满意率。
存在的不足:
1、为民办实事活动的项目社会影响力仍不大,多数项目宣传的力度不够,“能见度”不高。
2、为民办实事在各分局、县局不平衡,有的分局领导并不重视,无计划,无项目,无检查,干到哪算到哪,形不成大动作,产生不了影响力。
我局的办实事项目,引起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关注,2007年的“百场万秤计量诚信服务”和“食品质量安全服务”两个项目就被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列入《全市法制南京十件办实事项目》之中,有4个项目列入《全市百件办实事计划》之中,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我局将在新的一年继续制定为民办实事计划,把服务型机关建设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