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地方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文档来源:鹤城先锋
近几年来,凉亭坳乡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下属各行政村的个体差异有计划的发展党员数量,不断优化党员结构,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结构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群众加快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个方面,受我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群众文化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农民致富上仍处于摸索阶段。另一个方面,由于国家不断强化惠农和支农力度,群众对党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合理农民为拓宽经济来源,增加收入,有近一半的人口在外务工,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出现农村党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重。根据我乡2008年党内统计年报表可以看出,初高中以下文化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80%以上,且女性仅占党员比例的13.8%,存在文化水平偏低,女性党员偏少,结构比例失调等现象。
二、党员队伍素质偏低
农村党员良莠不齐,素质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很少关心国内外大事,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国家重大法律法规模棱两可,更有极少数党员对中国共产党失去信心,在思想上动摇了对党的坚定性。二是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部分党员不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也没有把人民群众当作真正的主人翁。更有党员表示党员和群众没有区别,不会或者没必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要管好自己就行。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偏差。在村级干部中,有致富项目,能给群众作榜样,带领创业的干部很少,有能力带富、帮富群众的党员严重缺乏。
三、党员管理难,党性观念淡薄
在我乡,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党员日益增多,而且大多为年轻党员。这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一系列影响:一是党员分散、流动,难以集中,以致有些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不过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成了名副其实的“下岗”党员;二是部分老党员沉迷于怀旧情绪中,不能正确看待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对个别违纪违法党员干部以偏概全,时常发生“世风日下,今不如昔”的感叹,致使一部分农村党员动摇了信念,减弱了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政治优势。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是党与群众、政策
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接点”。它既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又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平台。因此,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全乡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
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夯实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不断提升我乡农民党员率先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维护稳定能力。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推动网络党建向农村党组织延伸,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政策法规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适应市场经济,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其认识到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领导,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得好不好,表现在下边,根子在地方党委。因此,乡镇党委要牢固树立“抓不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失职,不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渎职”的思想,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并切实履行职责,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并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在坚持按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把党组织建立在农业产业链、专业协会和各种联合体上。
三、改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式
乡镇党委与农村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对村级党组织建设有直接的影响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镇党委在引导农村基层党委改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式时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及时转变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根据下属各行政村的个体特征,立足于解决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抓什么问题,把落后村、问题村的整改是不是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不是得到妥善解决,作为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根据各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大胆创新,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二是创新乡镇干部的工作方式,实现由“领导管理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尊重村民群众主人翁地位。要正确处理乡镇政府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教育乡镇干部把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作为推进村民自治、解决“三农”问题的大事来抓,乡镇干部要变“管民治民”为“服务于民”;注重宏观指导。用市场的手段、法律的手段、教育的手段来开展工作,尽量减少微观干预,坚持以说服引导为主。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同群众商量,宣传发动教育群众,用成功经验引导群众,用致富榜样带领群众。(作者/张应堂 系区凉亭坳乡党委书记怀化市鹤城区党建研究会2009年度理论研讨活动二等奖论文)
第二篇:地方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地方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带领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任,乡镇党委只有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本文将根据鹤城区凉亭坳乡的实际情况,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的问题为落角点,深入探索地方党委抓好农村党建工作的有效途经,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进程。
关键字:地方党委;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途径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是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执行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农村和农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因此,地方党委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直接领导者,有责任、有义务重视好,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坚持党的根本原则和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方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近几年来,凉亭坳乡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下属各行政村的个体差异有计划的发展党员数量,不
断优化党员结构,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结构建设,在促进经济社
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基
层党组织在引领群众加快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
方面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个方面,受我乡地处
偏远,交通不便,群众文化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党组织
在引领农民致富上仍处于摸索阶段。另一个方面,由于国家不断
强化惠农和支农力度,群众对党的依赖和需求越来越高,农村基
层党组织所能发挥的作用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
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农民为拓宽经济来源,增加收入,我乡有近一半的人口在外务工,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在农村基层党建
中出现农村党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根据我乡2008年党
内统计年报表可以看出,初高中以下文化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80%以上,且女性仅占党员比例的13.8%。存在知识文化水平偏
低,女性党员偏少,结构比例失调等现象。
二、党员队伍素质偏低
农村党员良莠不齐,素质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很少关心国内外大事,国家法律法
规政策,对国家重大法律法规模棱两可,更有极少数党员对中国
共产党失去信心,在思想上动摇了对党的坚定性。
2、组织观念
较弱。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
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我乡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党员的流
动性明显增强,部分党员的组织观念日渐淡薄,很少或从不参加
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开会迟到或不到的现象屡有发生。
3、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越来越少的党员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
思考问题,把人民群众当作真正的主人翁。更有党员表示党员和
群众没有区别,不会或者没必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要
管好自己就行。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农
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偏差。在村级干部中,有致富项目,能给群众作榜样,带领创业的干部很少,能对群众带富、帮富的党员严重不足。
三、党员管理难,党性观念淡薄
在我乡,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党员日益增多,而且大多为年
轻党员。这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一系列影响:一是党员分
散、流动,难以集中,以致有些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不过组织
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成了名副其实的“下
岗”党员;二是部分老党员沉迷于怀旧情绪中,不能正确看待党
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对个别违纪违法党员干部以偏概全,时常发
生“世风日下,今不如昔”的感叹,致使一部分农村党员动摇了
信念,减弱了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政治优势。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
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
接点”。它既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又是我们党加强
执政能力建设的平台。因此,提高我乡党委的执政能力,关系到
我乡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我乡党委在深入切实抓
好农村党建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
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夯实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乡党委要
提升我乡农民党员率先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维护稳定能
力。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推动网络党建向农村党组织延伸,采
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
论、政策法规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适应市场经济,推动科学发
展的能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其认识到农村基层组织和
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
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领导,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得好不好,表现在下边,根子在地方
党委。因此,我乡党委要以强烈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抓不好基层
党组织建设是失职,不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渎职”的思想,成立
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并切实履行
职责,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我乡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
存在的问题,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并根据
实际需要,按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
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在坚持按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把党组织建立在农业产业链、专业协会和各种联合体上。
3、改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式
乡镇党委与农村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对村级党组织建设有直接的影响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乡党委在引导农村基层党委改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式时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及时转变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要根据下属各行政村的个体特征,立足于解决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抓什么问题,把落后村、问题村的整改是不是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不是得到妥善解决,作为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大胆创新,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二是要创新乡镇干部的工作方式,实现由“领导管理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要正确处理乡镇政府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教育乡镇干部把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作为推进村民自治、解决“三农”问题的大事来抓,要求乡镇干部变“管民治民”为“服务于民”。一是坚持以宏观管理为主。乡镇干部必须学会用市场的手段、法律的手段、教育的手段来开展工作,尽量
减少微观干预,注重宏观指导。二是坚持以说服引导为主。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同群众商量,宣传发动教育群众,用成功经验引导群众,用致富榜样带领群众。三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乡镇干部应当真心实意地尊重村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察民情、听民意、集民智、解民忧,当好人民的公仆。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地方党委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汪进玉.乡镇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J].甘肃:定西日报 第三版
第三篇:地方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地方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党建工作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带领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任,乡镇党委只有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本文将根据鹤城区凉亭坳乡的实际情况,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的问题为落角点,深入探索地方党委抓好农村党建工作的有效途经,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进程。
关键字:地方党委;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途径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是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执行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农村和农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因此,地方党委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直接领导者,有责任、有义务重视好,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坚持党的根本原则和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方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近几年来,凉亭坳乡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下属各行政村的个体差异有计划的发展党员数量,不断优化党员结构,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结构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群众加快发展、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个方面,受我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群众文化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农民致富上仍处于摸索阶段。另一个方面,由于国家不断强化惠农和支农力度,群众对党的依赖和需求越来越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所能发挥的作用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农民为拓宽经济来源,增加收入,我乡有近一半的人口在外务工,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在农村基层党建中出现农村党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根据我乡2008年党内统计年报表可以看出,初高中以下文化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80%以上,且女性仅占党员比例的13.8%。存在知识文化水平偏低,女性党员偏少,结构比例失调等现象。
二、党员队伍素质偏低
农村党员良莠不齐,素质普遍偏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很少关心国内外大事,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国家重大法律法规模棱两可,更有极少数党员对中国共产党失去信心,在思想上动摇了对党的坚定性。
2、组织观念较弱。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我乡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党员的流动性明显增强,部分党员的组织观念日渐淡薄,很少或从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开会迟到或不到的现象屡有发生。
3、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越来越少的党员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把人民群众当作真正的主人翁。更有党员表示党员和群众没有区别,不会或者没必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要管好自己就行。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偏差。在村级干部中,有致富项目,能给群众作榜样,带领创业的干部很少,能对群众带富、帮富的党员严重不足。
三、党员管理难,党性观念淡薄
在我乡,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党员日益增多,而且大多为年轻党员。这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一系列影响:一是党员分散、流动,难以集中,以致有些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不过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成了名副其实的“下岗”党员;二是部分老党员沉迷于怀旧情绪中,不能正确看待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对个别违纪违法党员干部以偏概全,时常发生“世风日下,今不如昔”的感叹,致使一部分农村党员动摇了信念,减弱了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政治优势。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接点”。它既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又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平台。因此,提高我乡党委的执政能力,关系到我乡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我乡党委在深入切实抓好农村党建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
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夯实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乡党委要提升我乡农民党员率先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维护稳定能力。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推动网络党建向农村党组织延伸,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政策法规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适应市场经济,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其认识到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领导,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得好不好,表现在下边,根子在地方党委。因此,我乡党委要以强烈的责任感牢固树立“抓不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失职,不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渎职”的思想,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并切实履行职责,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我乡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并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积极探索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在坚持按建制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把党组织建立在农业产业链、专业协会和各种联合体上。
3、改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式
乡镇党委与农村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其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对村级党组织建设有直接的影响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乡党委在引导农村基层党委改变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方式时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及时转变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要根据下属各行政村的个体特征,立足于解决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抓什么问题,把落后村、问题村的整改是不是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不是得到妥善解决,作为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大胆创新,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二是要创新乡镇干部的工作方式,实现由“领导管理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要正确处理乡镇政府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教育乡镇干部把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作为推进村民自治、解决“三农”问题的大事来抓,要求乡镇干部变“管民治民”为“服务于民”。一是坚持以宏观管理为主。乡镇干部必须学会用市场的手段、法律的手段、教育的手段来开展工作,尽量减少微观干预,注重宏观指导。二是坚持以说服引导为主。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同群众商量,宣传发动教育群众,用成功经验引导群众,用致富榜样带领群众。三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乡镇干部应当真心实意地尊重村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察民情、听民意、集民智、解民忧,当好人民的公仆。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地方党委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汪进玉.乡镇党委如何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J].甘肃:定西日报 第三版
第四篇:地方党委如何抓好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紧紧抓住、抓好这个“第一要务”,把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国富民的必然要求。近年来,xx市委紧紧围绕“强市富民、发展xx”的奋斗目标,坚持以抓好党建促发展,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加快发展良性互动、协调推进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成效。
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党建工作理念,坚持一切着眼于发展。积极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党建工作理念,强化发展意识,在抓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先、以发展为重,对有利于发展的事情优先考虑,对阻碍发展的问题及时解决;强化服务意识,把加快发展中的难点、热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突破口,为加快发展营造氛围、培养人才、集聚力量、提供保证;强化效益意识,破除党建工作是软任务、难出政绩的思维定势,确立党建工作不仅能出凝聚力、战斗力,而且也能出生产力的效益观,最大限度地把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促进发展上来,用促进发展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党建工作,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了脱离发展抓党建、忽视党建抓发展的错误倾向。
完善“系统配套、运转协调”的党建工作机制,坚持一切立足于发展。健全和完善一套系统配套、运转协调的党委工作机制,是促进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强化各级党委“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完善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全市形成了“党委集体抓,书记带头抓,班子成员分工抓,责任部门共同抓,党务干部专心致志抓”的新局面。在完善和落实公正选人用人机制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群众公认的民主推荐机制、公开透明的干部考察机制、注重公论的干部评价机制、公道择优的干部任用机制、公平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公正严明的管理监督机制,逐步构建一套围绕“第一要务”来评判和使用干部的工作机制。在完善和落实反腐倡廉长效机制上,我们积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极探索建立健全思想教育机制、制度规范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查案惩处机制、干部保护机制、廉政责任机制,逐步形成严格教育促使干部“不想贪”,严格管理促使干部“不能贪”,严格监督促使干部“不会贪”,严格惩处促使干部“不敢贪”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探索“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党建工作方法,坚持一切服务于发展。主动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加大党建工作力度,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积极开展创建“六个好”党组织和“双增双比双联”活动,使党组织和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提高了地位和威信;主动适应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了“一岗(党员先锋岗)、一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一站(党员联络站)、一校(社区党校)”为主体的社区党建活动体系,有力地推进了街道党建工作向社区的延伸和发展;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探索新形势下抓党建工作的新方式,通过建立“党建联系点制度”,把党建联系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示范点,先后培养、推广了一批致力于发展的先进典型,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注重立足于实际,着眼于解决问题,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活动载体,通过开展“村会协作”活动,引导市、县技术学会和科研机构与村里签订“村会协作”协议,开展有偿技术协作,既为科技人员提供了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也让农民群众学到了实用技术,达到了科技与农业结合、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合作双赢的目的。
构建“良性互动、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格局,坚持一切有利于发展。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是党建工作服务于发展的切入点。近年来,我们紧扣发展这个主题,着眼于拓宽党建工作,为加快发展构筑平台,着力于构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良性互动、整体推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使党建工作在服务发展中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一是全面推进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为重点的思想建设,在形成加快发展的共识上下功夫。深入把握发展这个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用发展的思路、发展的观念武装党员干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发愤图强的责任意识,在全市上下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发展、求真务实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全面推进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重点的组织建设,在提高发展的本领上下功夫。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职能,区分不同情况,注重把熟悉经济工作、善于抓项目、用心抓落实、得到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和重点经济部门,并引导各级领导班子真正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成为致力于发展的领头雁,从而使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推进发展的职能得到了更有效的落实。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发展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尤其注意根据xx市是农业大市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的特点,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积极探索并组织开展“农业155”服务网络建设、“双带双创”、“双培”、党员创“大户”等活动,逐步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
三是全面推进以培养、吸引、使用为重点的人才开发工作,在增强稳步发展的后劲上下功夫。针对作为欠发达山区在招才引智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探索“构筑平台,招才引智”、“借脑发展,借梯登高”等柔性引进方式,吸引了不少“两栖型”、“候鸟型”高层次人才,为加快xx市的发展献计献策、出智出力。
四是全面推进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在优化服务发展的环境上下功夫。通过开展“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执政为民”教育活动,坚持干部“驻村夜访”制度,提高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效能等,下大气力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了重视发展环境、注重服务形象的良好氛围。
五是全面推进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制度建设,在提供促进发展的制度保证上下功夫。各级党委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管全局、把方向、议大事、用干部、抓落实,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战略问题、全局指导和宏观决策上,努力做到扭住中心不放松,抓住机遇不放手,遇到困难不低头,加快发展不停步,不断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五篇:如何抓好党建工作
如何抓好党建工作
抓党建必须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什么是“党建设科学化”?具体说,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作保障,以科学程序去操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使各项工作向符合规律和科学的方向发展,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对于**来说,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涵义:
一是服务中心化。由就党建抓党建,转向党建工作服务中心、融入大局。这个大局就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全市人民福祉,就是**这座城市长久生命力、竞争力和幸福力。党建重点要向中心转移,党建力量要向中心投放,党建效果要在中心上显现和评价。
二是推进系统化。党的建设内容庞杂,有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诸多方面,量大、多环节、多任务,很容易陷入零打碎敲、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境地。因此,统筹考虑、综合推进、整合实施很重要。很多地方,整合发展与党建资源,使二者高位对接,集体打造党建功能区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三是提升机制化。任何一项建设都要有机制作保障,否则党的建设很容易形成一股风,然后是“雨过地皮干”,形成了运动式,失去了党建的意义。因此,对于重点党建工作要形成固化机制,对薄弱环节打造强化机制,对于空白地带建设长效机制,靠机制管人、管事、管党建。
四是载体创新化。党建必须寻找载体,否则就成了空对空,一旦空对空,思想建设就会入耳不入心,组织建设就会陷入形式主义,作风建设就会假大空。外地的“党建+企业+人才+产业”四位一体发展模式、“三进三同五为民”活动、“五晒”(晒过程、晒承诺、晒实绩、晒权力、晒口碑)打造阳光党务、“枢纽型”党建活动阵地,等等,这些载体,我们呢都可以学习。同时设立党建创新资金,对于**实践中涌现出先进案例、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创新的活力。
作为工农区,我们推进和加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工作思路概括起来8个字:创新、服务、引领、带动
创新:在继承和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方法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式、新途径、新办法,使党建工作更好地适应加快发展的要求。做到活动载体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形成齐抓共管高效工作机制。
服务:坚定不移地把党建工作定位在服务经济社会的角色上,走出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做到党建与各项工作的有效融合,为加快工农区的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引领:要牢牢把握思想引领的主动权,引领广大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认同;引领全市上下对**发展战略形成广泛共识;引领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对创造未来美好生活担负起共同责任。
带动:通过引领有效地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争先创优意识,增加外在压力和动力,营造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切实发挥了各项工作“走前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