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工作总结
我是师范院校毕业,先后在中专和中学任教,后来虽然离开老师岗位,但职业习惯使然,总是好为人师,看见朋友的孩子总忍不住和他们聊聊天,遇到他们有什么烦恼,就时时开导他们。所以当社区成立心理辅导站时,我就主动报名,成了社区心理辅导员。辅导站有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那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会了与来访者建立和谐有效的咨访关系,初步掌握了心理咨询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也逐步开始心理辅导工作。
我的第一次独立辅导,来访者是一高二学生,主诉症状:头疼,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滑厉害。我用教师的惯常思维设想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种种因素,准备辅导时再一一剖析,结果刚进入咨询,我就发现自己的思路错了,于是我及时调整了辅导思路。通过引导启发,来访者他讲出了他的心事,主要是因为对手淫的恐惧,担心自己手淫会影响身体健康,可自己又无法克制,心理极度的矛盾和困惑。找到了问题,我就着问题告诉他了一些科学的性知识,澄清了他的片面认识,于是我结束了辅导。看到他神情轻松走出辅导室的背影,我对自己所做的辅导很满意,为自己的第一次辅导的胜利感到非常满足。可在一周后的回访中他说还是头疼,我纳闷了,难道来访者还有别的问题,我没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反复分析、反思自己的辅导过程后,我还是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没办法,我只好向指导我的咨询师求教,他说,“我们做心理辅导的是要帮助别人,在没有彻底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前,千万不能草草结束,否则,就是对来访者不负责任的表现。任何事情都是不容易的,要想做好心理辅导,首先就得调整自己的心态,其实帮助来访者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硬着头皮再次约了来访者,在上次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加上老师的指点,我较好的完成了我的第一个辅导案例。第一次的教训和经验,让我明白,心理辅导千万不能浮躁,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心理问题远比生理的病症复杂得多。后来,我又做了不少学生的心理咨询。在实践中,我感悟到换位思考与开放的态度对顺利进行心理咨询尤为重要。
有一个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案例。一个高一学生,学习成绩排名年级第一,年级举办学习经验交流大会,级长认为他的经历对其他学生会很有启发,要求他给年级同学讲讲他的体会和感受。起初他同意了,可就在预定开会时间的前两天,却突然不愿去了,级长和班主任分别找他长谈过几次,可他怎么也不愿意去。后来这位级长找我帮助,我了解到这位学生曾中途辍学,辍学后的种种经历让他体会到学习的重要,决心重返学校,好好学习。现在他只想埋头学习,不想参与其他事,该生性格倔强。对找他谈话的老师抱有极强的防卫心理,不愿自己的经历被其他同学知道,怕被他们嘲笑。在知道其原因后,我真诚地与其交流,言明作为心理辅导老师,能理解他的想法和担忧,但学校方面保证能给全校学生正面引导,而对其本人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对他的尊重、理解缩短了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在40分钟左右平等的交谈中,让他认识到了内心的困惑和冲突,最后他自愿答应给大家谈自己的人生感悟。其人生经历让同学们感触很深,激起了全体同学学习的热情,效果十分理想。这个案例也让我认识到,孩子的内心非常敏感脆弱,很容易受伤害,心理咨询师只有真正做到对孩子的尊重、真诚,才能打开孩子的心,而孩子一旦被触动,会回报以他们的真诚。
在我做过许多青少年案例中,不少是青春期成长心理问题或家长和孩子的沟通问题等。这主要是中国人的竞争压力,当代人就业压力等带来的心理压力,使人们内心充满不安,大人的不安会传导给孩子,社会的不安会传递给每个人,这种不安主要是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个人荣誉等带来的,当然也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分配差距过大带来的。再加上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有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如中国人的望子成龙心态、过分看重考试分数的教育,会导致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降低。比如,我做过的学生强迫症,该学生给自己的定的目标是,必须考上重点大学,结果导致学习过分用功,做不来的题目也要拼命的去想办法去解答,结果导致用脑过度,产生穷思竭虑,想一些不必要去想的问题,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最后只能休学做心理治疗。通过半年左右的心理辅导,最终走出心理障碍的泥潭。那么导致这个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有哪些呢,比如父母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如:你那个表哥多有出息,考上了某某名牌大学,现在某个著名公司工作,待遇很好等等。如,孩子考试考不好了,父母就不高兴,会特别关注孩子的成绩,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父母经常用外在的东西来要求和衡量孩子,来评判孩子,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些心理问题的外因主要来自于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环境影响。如有的父母,喜欢干涉子女的事情,比如孩子在玩时,就会问他作业做了没有,孩子在看电视,正看得津津有味时,又强行不让他看,只要父母想到要孩子做什么就强行干涉孩子,命令孩子去做,逐步地孩子慢慢的没有主见了,他的行为总是被支配,慢慢的就变得内心没有真正的自己了,更有些家长不断地指责自己的孩子这样不是,那样不对,时间长了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就发生了改变,也开始形成否定自我的思想了和性格。一旦自我否定的人格形成了,就很容易出心理问题,加上遇到挫折,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心理自我修复或恢复能力,会被主观上的自我否定性格人为阻断,人为把心理问题不断的自我强化,这个强化的动力就是来自于自我否定-对自我本性的否定。
遇到这种案例,我通常会约访孩子的父母,建议父母尽量不干涉孩子的行为、思维以及情绪,更不能强行干涉和打击。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即使你对他的行为和思想或情绪不赞同,也要无条件理解或尊重。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思想和行为或情绪是合理的。你理解、尊重他了,他的一切都会变化的,会自我成长的,父母只要旁观就可以了,不要轻易下好坏的结论。一切都在变化,没有好坏,即使是坏也是暂时的,需要宽容。
三年多来,我一边接待来访者一边自我学习成长,以各种方式提升自己,如网络学习,跟着老师学习,参加系统的学习班,参加工作坊,也多次参加成长小组,在助人的过程自己同时得到了身心灵的成长,学会与不同类型人的交往,改善了与家人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自己,让自己人生更充实,让心态更淡定,让关系更和谐。我的改变主要来自于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的转变。由以前的任性固执变得较灵活圆滑;由以前的自我中心转化为能够换位思考;以前总是喜欢拿放大镜照别人,现在能站在镜子面前观照自己;以前总觉得批评能让人改变缺点,现在明白表扬更能让人发扬优点。
有人说做心理咨询是助人自助,我觉得是自助助人。要想助人,必须自己先成长,只有自身问题得以解决,才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因为要做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基本都是十年磨一剑,最重要的原则是他们不能偏激,要保持客观中立,同时要既感性,又理性。因为心理咨询师很多时候面对都是情绪、思维有问题的人,所以他们必须感性地去与来访者共情,令来访者觉得被理解、被尊重,还需要用理性思考如何引导来访者认识自己思维的盲区,有时还要执着地去面对一些偏执的来访者。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随时保持内心平静和心理平衡,因为只有平静、平衡才能控制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否则,遇到忧郁的人往往会把人急死,偏执的人往往会把人气死!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是,心理咨询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视野要开阔,思维要广博,荣辱不惊,常常要跳出问题看问题,才能发现来访者错误的思维,而不会被来访者牵着走。心理咨询师还要是个辩论高手,因为爱偷换概念的人根本抓不住问题的焦点。
距离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我还有很大差距,但我相信,随着自己咨询实践和经验的增加,我会很快成长。在未来的咨询道路中,我将更加完善咨询技能,争取在青少年心理成长这个领域探索下去,为孩子们打开心结、解除烦恼,为许多因为孩子问题而感受不幸福的家庭解决心理困扰,为心理咨询这个行业被更多的人认可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