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十三五”以来,新吴分局在市局党委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主动作为、开拓创新,为新吴区领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和规划保障。
一、2020年及“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成效和特色亮点
(一)打造“一张名片”。分局领导班子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以扎实开展“双增双进”工程为抓手,不断优化顶层设计、探索路径方法,创新实施“三联举措”,坚持做到“三个不忘”,开展“五大工程”、明确“五星标准”、建设“五型支部”,积极贯彻“一支部一特色”活动要求,与分局“双思双向双有”品牌一起协同打造,形成了“1+n”党建品牌群和“系统化、规范化、品牌化”的党建格局。同时,创新开展“五队三岗”行动,画出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同心圆”,打造了一张为民务实、克难攻坚的“红色名片”。今年6月,分局党委获评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下属两个党支部获评市自然资源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实现“两项提升”。一是实现基层所建设水平提升。在高标准推进“1050工程”建设过程中,分局系统上下按照“54321,我要争第一”的工作路径与工作目标,自增压力,主动作为,真抓实干,逐一落实,形成了标准化建设30份清单,编制了5套手册资料,打造了6个基层所建设品牌,实行“一所两部”组织架构改革试点……全面建成了环境整洁、功能齐全、管理规范、运转顺畅的基层服务环境,打造了基层服务“升级版”。二是实现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2020年初,分局坚持全面“严起来”的工作总基调,精心谋划、部署开展“精细化管理”提升三年行动,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探索形成一套符合工作实际、具有自身特色、“既管当前、又利长远”的长效管理新机制。目前,已建立“10+n”工作清单,挖掘工作“难”点和“忙”点77个,梳理重点工作台帐99项……相关举措被《中国自然资源报》报道。
(三)推动“三个融合”。一是推动机构融合。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分局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后半程”任务,根据“三定”方案定员定岗,做好部门职能职责整合,平稳推进职务职级并行,持续强化体制机制融合,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重新划分支部设置,确保职能有效衔接、机构运转顺畅、堡垒作用增强,形成了新吴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推动业务融合。紧紧围绕“两统一”核心职责,依法梳理建设项目全流程中原国土和规划所有审批节点,深化“全业务、大融合”的行政审批体系改革,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整合审批事项,依法锻造业务流程,细化完善工作指引,研究探索“多审合一、多证合一”,试点推动规划验线和开工巡查业务融合,加快构建办事高效、服务规范、亲民便民的自然资源规划“一站式”审批服务体系。三是推动文化融合。激活红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现场教学活动;
弘扬敬业文化,邀请援鄂一线人员现场讲学;
丰富机关文化,布置文化长廊,组建兴趣活动小组,举办趣味运动会;
培育争先文化,积极开展省“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区”“土地执法模范区”、苏小登“党员先锋岗”等争创工作,不断凝铸“勇争第一”的新吴精神;
倡导志愿文化,疫情期间,先后派出8支志愿者队伍、百余名干部职工支援新吴区10个社区的一线防疫,得到街道、社区、群众一致好评。
(四)强化“四大支撑”。一是强化队伍支撑。在思想理论武装上下功夫,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门“必修课”作为全面提升党员素质的“终身课”来常抓不懈;
在提升能力素质上下功夫,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开展“学法考法”培训,征集学术论文,全力打造“全业务、复合型”人才,在第五届无锡市不动产登记业务技能竞赛中,分局代表队荣获团体三等奖;
在优化干部结构上下功夫,结合机构改革工作,选优配强干部队伍;
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下功夫,落实“五常五廉”机制,组织廉政建设成果汇报会,开展“云端”说廉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前往廉政教育基地参观见学,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在日常、强在经常;
在严格日常考核上下功夫,将日常管理、党建工作、作风效能以及各类专项督查集成建立“1+n”考评体系,实现全方位考核督查,逐步将铁的纪律转化为干部职工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二是强化基础支撑。高质量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形成全域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一张“底图”;
圆满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
全面启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配合开展太湖和望虞河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高度重视政务宣传工作,走进街道开展新《土地管理法》巡回宣讲,今年以来,分局工作被省、市、区政务平台报道近120次,被学习强国、《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江苏网》《无锡日报》《江南晚报》、无锡电视台等媒体报道20余次,分局拍摄的《书写绿色发展华章,绘就新吴生态画卷》4·22地球日宣传微视频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采用,并荣获市“太湖明珠、胜地小康”原创短视频大赛优秀奖。三是强化制度支撑。在分局内部,坚持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制度“废改立”,制度建设的“铁笼子”日益严密;
在区级层面,聚焦“盘活难”“停车难”问题,先后出台文件,为加快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和停车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操作指引,研究的《新吴区建设项目机动车停车指标体系》获全区法治惠民实事工程一等奖。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坚持“以信息化引领工作现代化”目标,研发建设“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完成“系统集成中心”模块建设,分局倾斜航空摄影和实景三维建模项目获2020年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铜奖,分局被纳入全省不动产登记“一码+”三维地籍建设试点地区,分局代表队在2020无锡市网络安全技能大赛中获评“党政机关组优秀团队”。
(五)当好“五个角色”。一是当好推进产城融合的“主力军”。积极配合做好《无锡产业园区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无锡-苏州协同发展概念规划》等工作,加快推进融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规划,不断提高区域协同发展能力;
逐步深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细化研究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完成综合交通、文体设施、绿道绿地布局规划;
强化城市设计在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塑造城市特色形象、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努力打造更加美丽、更富韵律的城市外立面、城市天际线和建筑的“第五立面”,推动城市建设品质持续提升;
完成镇村布局规划研究和鸿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推进结对共建寒儒桥村规划建设,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推进重点道桥方案研究,深化重点片区路网结构研究,全面扫描区内次支路网盲点,逐步完善区域路网体系。分局推进编制的五个项目在市优秀城乡规划评选中荣获一、二、三等奖。二是当好土地集约利用的“精算师”。通过开展“盘活存量土地”三年行动,逐步形成了“亩产论英雄”和存量为主的资源配置导向。sk海力士二工厂入选全省10个节地模式(技术)先进典型案例,集约用地经验在全省推广,我区连续三年获得省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奖励。三是当好保护自然资源的“守护神”。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耕地资源“五重保护”,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和建设,开展“大棚房”、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清理整治,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期末耕地保护任务;
构建良性生态格局,因地制宜绿化造林;
聚焦卫片改革、强化执法监管,围绕例行督察、严格落实整改,把握政策动态、推进“裁执分离”,加快构建“全覆盖、大联动”执法体系,全力维护自然资源管理良好秩序,我区被评为“2019年度江苏省土地执法先进区”。四是当好服务地方发展的“实干家”。“十三五”期间先后保障了华虹半导体、海力士二工厂、村田第四代陶瓷电容等行业龙头项目企业落地,重大重点项目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分局连续三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绩效管理和作风建设优胜单位”和“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下属不动产登记分中心被评为“服务地方先进单位”“服务地方发展优秀单位”;
各基层所分别获得“江苏省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街道“建街十周年先进集体”“年度先进集体”“文明服务先进单位”“优质服务奖”等多项殊荣。五是当好服务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提出“心贴心”温馨服务法,建立“一窗式办结”新模式,推动实现全业务只跑一次,除需现场查看、公告之外全业务立等可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联合区税务和区行政审批局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五条》,获学习强国、无锡高新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
秉持“无难事、悉心办”工作理念,常态推进商品房“交房即发证”,保障总投资3亿美元的养乐多第二工厂项目“拿地即开工”。持续做好民生实事,全力抓实安全生产,妥善解决群众不动产登记问题,打造“自然大篷车”公益服务品牌,发挥信访工作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分局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系统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二、2021年重点工作思路
2021年,新吴分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高新区实际,在“高”与“新”上做好文章、做足文章,具体做到:一是高起点编制空间规划,绘就产城融合“新画卷”;
二是高水平保护自然资源,赋予绿色发展“新动能”;
三是高效能服务地方发展,彰显主动作为“新担当”;
四是高标准把关规划方案,塑造城市形象“新颜值”;
五是高效率利用土地资源,打造集约用地“新高地”;
六是高站位谋划改革创新,构建争先创优“新优势”;
七是高质量推进党建工作,开创深度融合“新局面”,奋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百年华诞!
第二篇:税务分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地税局××税务分局
××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思路
××年我局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遵照“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思想,紧紧抓住组织收入这个中心不放松,从严治税,从严治队,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全局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至月底,入库税费万元,其中税收万元,提前个月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局年初下达的收入任务。××我局累计入库地方税费万元,完成计划的,同比增长。其中入库地方税收万元,完成计划的,同比增长;养老保险基金万元,完成计划的,同比增长;医疗保险基金万元,完成计划的,同比增长。现将我局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税费管理,夯实征管基础
××年我局通过全面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并对作业指导书进行持续的改正,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新举措征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征管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狠抓收入入库。今年以来,我局坚持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税收工作方针,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对全区税源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摸底,强化组织收入工作的中心地位,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征管力度到位,措施落实到位,扎扎实实地做好组织收入工作,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挖掘新的收入增长点,确保了税收收入和各项规费、基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紧抓主体税种不放松。一是强化营业税征管。对重大建筑工程税收指定专人负责,且分户登记台帐,跟踪检查。仅开发区企业的厂房建设、新区道路及管网工程、行政办公大楼等“八大工程”入库建筑营业税万元;同时加强和规范货物运输税收管理,严格执行总局、省局有关规定,统一征收标准,带来增收万元;另外积极谋求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配合,加大对原市区县属部门房产处置税收的入库,共入库销售不动产营业税万元。二是加强企业所得税征管。加大培训力度,按时圆满完成了××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年初,我局分二批组织了余人次企业办税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重点骨干企业、纳税大户,在培训的基础上派专人上门辅导,确保申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加大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力度,共对户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抽查面达到,通过汇算对其中户企业进行了纳税调整,占汇算清缴总户数的,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万元,应纳所得税额万元。同时针对衢江企业规模小,帐证不全的实际,对户企业实行核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全年征收万元,成效明显。三是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工资薪金所得同比增加万元。同时对个私企业个人所得税核率征收,增收税款万元。
.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加大小税种的征管力度。一是在去年调研的基础上,提请区政府出台的“矿产资源税征管改革意见”实行源头扣缴办法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截至月日,入库矿产资源税万元,为去年的倍;二是加大了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等小税种的摸底和催交力度,保证了税款的足额入库,确保应收尽收,入库税额比去年有较大增长。三是根据省、市局的安排,及时开展土地增值税的宣传、辅导及征收工作,已征收土地增值税万元,为明年全面规范征管打下基础。四是收入结构趋向合理,为有效防范税收风险夯实基础。今年小税种共入库万元,同比增长,占比由上升到。
.加强社保基金的征收。××年,我局征收养老、医疗保险基金万元,为计划的,比去年增长
下一页
第三篇: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农业规划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进行的物质产物,受到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严格制约。
农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都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又往往带有一定的规律性,称之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农业区划就是从自然、经济、技术的综合角度,揭示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分布的差异,以及地质地貌的变化,使得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热条件不同,从而形成多种资源生态环境。
3、可更新性 农业自然资源是可以更新和循环的,这是区别于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农业自然资源可以不断更新、不断补给、不断生长、永续利用。合理运动和保护,才能不断更新和循环。
4、不可逆的发展性 农业自然资源是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
5、可培育性 看,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循环和转化而形成各种农产品的过程,农业生产是人类劳动参与下进行的,因此,农业生产也是劳动者参与的社会经济再生的过程。
农业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和效果,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农业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自始至终收到人为的调节和控制,把握农业发展的方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农业的地区布局和结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力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自然界存在的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来作为农业生产原材料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叫农业自然资源。(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质)农业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因此你哦工业生产是生物再生产。
农业自然资源的主要内涵:
1、气候资源 提供并保证或影响农业生产获得产量的光、温度、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组合特征,称为农业气候资源或气候条件,包括光能、热量资源、降水资源及天气灾害。
2、水资源 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开发利用的含有较低的可溶性盐类并不含有毒物质的水分来源叫水资源。它通常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市一中动态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水,以地表水为主,以大气降水补给来源。
3、土资源 土地是地球表面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广义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共同作用多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包括耕地、园地、林地、早地、内陆水域、沿海滩涂。
4、生物资源 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天然生长植物、动物和农业微生物的种类及群落类型称为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大类,按照其性质可分为:品种资源、林木资源、草场资源、水产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珍稀生物资源、天敌资源。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 组成农业自然资源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群落,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2、地域性 由于地球与太阳位置及其运动特点,地球表面海陆
农业自然资源是可以培育和改造的,自然资源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
6、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农业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地球上土地的面积,水的数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以及生物的种类、生产力、蓄积量等,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都是有一定数量限制性。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因地制宜,2、宏观全局,3、远近兼顾。
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遵循一下几种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
2、宏观全局。
3、远近兼顾。
4、用养结合。
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主要特点:
1、光、热条件优越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优越,光能资源丰富。
2、季风气候特征显著 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冬季则受大陆气流影响。季风气候还具有不稳定性特点,夏季风和冬季风每年的进退时间,影响范围和强都不同,因而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率大,气温冷热变化激烈。所以我国干旱、洪涝、低温、霜冻、干热风、冰雹、台风等天气灾害频率高,农业生产不稳定。我国农业的水资源特点:
1、河川径流总量大。
2、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工配合不协调。
3、年内、年际水量变化大。
4、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
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特点:
1、农业用地比重小,耕地的比重尤小。
2、各类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的相对数量少。
3、后备土地资源不多,非农占地情况严重。我国生物资源:
1、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化。具世界第三。
2、动物资源种属繁多。
3、经济真菌资源品类丰茂。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特点:
1、特有种和珍奇种类较多。
2、华中和华南区所产野生动物色彩绚丽,富于光泽。
气候、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结构农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从自然再生产的角度
向和进程。
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的技术条件特点:
1、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
2、农村经济底子薄,扩大再生产力低。
3、农业现代化装备有一定基础。
4、农村交通运输不发达,自给半自给经济比重大。
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资源,如果利用的合理,可以持续不断更新地位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如果不合理运用,使可更新的资源失去其更新的条件,破坏生态平衡,则不仅不能造福人类,反而会带来祸患,在人类史上,这种教训是深刻的。自然资源采取掠夺性经营,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森林和水产资源衰退,早场退化等恶果,形成恶性循环,其表现在几个方面:
1、种植业盲目滥垦,广种薄收。
2、林业集中过伐,重采轻造。
3、草原牧业超载过牧,靠天养畜。
4、渔业重捕轻养,遭鱼滥捕。
5、地下水资源超重量开采,江河水源污染。
6、野生动物资源乱捕滥猎,许多珍稀物种频临灭绝。
合理运用农业资源的基本途径:
1、树立人口、资源平衡的观点,实行资源节约型集约化营运。
2、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统一,改善资源生态环境。
3、增加物质、能量投入,扩大资源产出能力。
4、坚持分区化类指导,发挥资源地区优势。我国目前资源不足,破坏、浪费资源现象严重,必须做好一下几点:
1、制止对资源掠夺性经营,提高林地、耕地、草地、水面的单位面积。资源的不同特点,确定适宜的发展农业。
2、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实行多热高产,缓和人多地少矛盾。
3、建立节水型工农业生产体系,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缓和人多地少矛盾的有效途径:
1、必须运用经济手段,按照价值规律来控制非农占地。
2、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劳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实行多熟制。
3、坚持不谢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有计划地政治各种低产土壤、低产田、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努力挖
掘耕地的内涵潜力。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开源与节流并重:积极兴建新的蓄水引水工程;长期坚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方针。改明渠输水为管道输水,改进灌溉技术,减少用水损失,提高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能力。
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同意,改善资源生态环境注意问题:
1、对待生态平衡,要有发展观点。
2、对评价生态系统,要坚持实事求是。
3、改善生活环境,必须与发展生产相结合。
4、扭转生态环境恶化,是一规律的研究,以及农业区域划分和各个生产部门布局、结构调整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则是农业生产力布局研究的基本手段。农业区划的主要特点:
1、综合性。贵在综合、重在协办。
2、战略性和超前性。农业发展的超前性和战略性才能满足农业宏观决策、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3、匹配性。
4、长期性与阶段性。
农业区划的理论基础:
1、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论。
2、农业生产力配置理论。
3、人类关系理论。
4、农学生态经济理论。
5、定性、定向与定量,定位相结合。
2、从传统的调查、区划方法,发展到传统方法与数量统计、模糊数学、灰色分析、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分析方法相结合。
3、从而工式的调查研究手段发展到手工作业与现代化研究手段相结合。
怎样搞好综合农业区划:
1、综合评价、2、综合平衡、3、综合分析、4、综合分区。我国农业区划的重大发展:
1、农业区划内容不断更新、2、农业区划方法不断创新。我国农业区划内容不断深化主要表现在:项长期战略任务。
增加物质、能量投入,扩大资源产出能力,要正确处理一下关系:
1、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关系。
2、旱地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关系。
3、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关系。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归根到底,是要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不断扩大产出。
在农业生产的物质、能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把料的作用最为显著,国外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在影响农作物产量诸因素中,60%取决于土地肥。
坚持分区分类指导,发挥资源地区优势注意问题:
1、因地制宜要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的适合性,技术条件的可行性和经济条件的合理性。
2、扬长避短要兼顾趋利、利用与保护,目前与长远关系。
3、发展地区优势要从全国、全局着眼。
农业区划:在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社会经济调查的基础上。查明农业地域分异的规律,应用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分区分类研究农业发展战略的一门科学,叫作农业区划。
农业区划的性质:
1、实现农业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因地制宜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基本原则。
2、着重研究农业生产力的地域布局。农业区划是以农业的地域为客体。
农业区划的主要作用:是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甚优势提供科学依据,是农业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的地域分异因素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
农业区划是由地学、农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
农业区划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农业生产力的地域布局,而各种地域分异要素发展演化
农业发展预测理论。
农业生产力配置理论包括:
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2、农业区位论。
3、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环境自然因素相互关系的理论,基本内容是人口、资源、环境和保持平衡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基本点包括:
1、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农业中,老公地域分工体现在农业区域专业化,这种专业化离不开区面的协助。
2、劳动地域分工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原则的区域农业少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3、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农业区划通过这一原理的运用,就可以充分发展各地区的优势、把各种农产品安排到生产条件最适合比较适宜地区,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可能多的产出。农业区划的内容:
一、分诶农业区划
1、农业发展条件,2、农业部门区划,3、农业技术改造区划。
二、综合农业区划
1、综合评价,2、综合平衡,3、综合分析,4、综合分区。
三、分级农业区划。
目前我国已经进行并取得成果的主要有:
1、中国地貌区划、2、中国农业气候区划、3、中国水文区划、4、中国植被区划、5、中国土壤区划、6、中国土壤浸浊区划、7、中国土地利用区划、中国自然区划、8、自然保护区区划。
我国农业区划的重大发展:
一、农业区划内容不断更新:
1、从侧重于自然因素和自然条件的调查发展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调查研究并重。
2、从过去的着重分区划片发展为分区分类研究农业的发展战略问题。
3、从以往少数省、县城点发展到全面开展形成完整的农业区划系统。
4、从普查性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逐步把重点转向农业区域规划和区域开放。
二、农业区划方法不断更新:
1、从侧重定向分析发展到
1、从侧重于自然因素和自然条件的调查发展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调查研究并重。
2、从过去的着重分区划片发展为分区分类研究农业的发展战略问题。
3、从以往少数省、县试点发展到全面开展形式完整的农业区划系统。
4、从普查性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逐步把重点转向农业区域规划和区域开发。
农业区划方法不断创新主要表现在:
1、从侧重定向分析发展到定性、定向与定量,定位相结合,2、从传统的调查、区划方法,发展到传统方法与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灰色分析、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分析方法相结合。
3、从手工式的调查研究手段发展到手工作业与现代化研究手段相结合。国外农业区划的发展趋势:
1、动态农业区划的发展趋势。
2、生态农业区划研究。
3、定量农业区划研究。
4、农业不利因素整治区划研究。
5、农村功能分区研究。我国农业的地域分异规律按其形成因素,可以分几个方面:纬度地带性差异、经度地带性差异、非地带性差异、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地域差异。
因地球与太阳位置不同而形成的纬度高低,南北之间以热量条件为主的差异叫纬度地带性差异。地形、地貌、地势起伏等对光、热、水、土和生物等条件的影响,属于非地带性差异。
纬度地带性差异,从南到北分9个温度带:北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中热带,南热带。农业生产布局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以致农村工业等生产部门,以及各业内部的各种生产门类,在种类和数理上的地区安排。
为何以及如何调整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结构:
1、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意义,2、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的主要依据,3、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的若干原
则,种植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
1、改变粮、饲不分的传统习惯,改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为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
2、主攻中部地带、中产田,从地区不平衡性中挖掘耕地的内部潜力。
3、分区、分类实现粮食商品化,以前设商品粮基地位基础,建立粮食区域平衡体系。
4、因地制宜、适当集中、何瑶布局,建设好一批优质高产的经济作物商品生产基础。
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农产品供需矛盾尖锐的国情,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饲料生产淮海平原、新疆棉区、湖北省江汉平原。
2、油料作物:我国油料作物生产。
3、糖料作物:我国长期不能自给,甘蔗和甜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
4、麻类作物:黄红麻是我国主要麻类作物。
5、烟草:烟草生产包括考验、晒烟、琼烟。以烤烟为主。提高饲料转化率上增加畜产品主要途径:
1、发展优质饲料,提高饲料的蛋能比。
2、建立饲料工业,发展配合饲料。
3、合理调整畜禽结构,我国弄去牧业以猪为主。草原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合理利用,主要变现在:
1、按照气候、土壤、草场条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整治想结合的原则。
所谓生产要素的创新包括传统生产要素的改良,和新兴生产要素的输入两个方面。农业区域开发包括:智力开发、科技开发、资金开发、农用工业建设、农业工程建设、交通开发、农村能源开发。
发展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
1、有利于充分利用各个区域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2、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3、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和商品率。
4、有利于建立生产、加必须同时满足如下要求:
1、保证包括饲料粮在内的粮食总产量的增长,2、保持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面积与产量的稳定与提高。
3、兼顾饲料作物质量的改进和数量的增长。根据这些原则,西北农业大学初步研究了山西饲料三个主要粮食产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统销压迫定购,议价冲击评价,退回同构和地区封锁现象在各地相继出现,进一步加剧矛盾,陷入进退威固的困境,正对这些问题对策:
1、分区、分类逐步实现粮食商品化,通过国家客观控制下的市场调节,改变粮食借个背离价值状况,使农民种植粮食有利可图,增加争产的内在动力,并使粮食社会消费量有所节制。
2、实行粮食分区调整,并建设商品粮基地为基础,建立粮食区域平衡体系。
3、加强国家对粮食供需的宏观控制,建立各自范围内的粮食区域平衡体系。
4、稳定粮田面积,调整粮食内部结构,要掌握“三保”原则。实行粮食“三保”原则:
1、保高产作增长。
2、保细粮作物。
3、保豆类作物。经济作物的共同点:
1、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严格。
2、绝大部分属商品性生产,要求高、优质。
3、技术性要强。
4、市场需求和粮食供应状况的反映比较敏感。
发展经济作物集中的基本原则:
1、自然生态条件适宜、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生产潜力大的地区集中,2、要考虑社会条件,尽量向生产基础和技术基础比较好,建设容易、投资小、见效快。
3、集中地区要考虑粮食自给的保证程度,或调剂的可能性。
4、比较大的面积上尽可能相连成片,以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建设一批主要经济作物的经济作物的商品生产基地,先有几种主要大田经济作物如下:
1、棉花: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也是生产波动较大的经济作物,主要是黄
惊醒畜种和瓶中区域划分,充分发挥不同牧区的各自优势。
2、根据草畜平衡原则。
3、根据草场季节不平衡的特点,发展季节性畜牧业,提高草、料的幼小利用,扭转“冬瘦、春死”的状况。
4、发展畜牧产品加工业,可以成倍、十几倍提高价格。渔业生产要致力于充分利用天然水面,进一步发展人工养殖。
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投资效益,一定的地域单元为对象,有重点、有不足的利用开发区域资源、整治区域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实行地区间的合理分工与写作,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区域农业商品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的两个“转化”,成为农业区域开发。
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农业区域开发是指以农业区域而不是以行政辖区为单元,是指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而不是单向开发。
农业区域开发的内容包括:资源的广度开发、深度开发、资源保护和环境整治。广度开发是指开发尚未经人类利用的资源,发掘资源利用的外延潜力。
深度开发是指对已经开发利用尚不充分、不合理的资源,实行集约经营,深挖资源利用的内涵潜力。
资源保护是指对超负荷利用而导致衰退的资源要加强保护和进行人工资源增值,恢复和提高资源的再生能力。
环境整治是指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而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要加强整治。农业区域开发的决策程序:调查、规划、评估、试验。
农业区域开发的若干原则:
1、统筹安排,择优开发,坚持效益领先的原则。
2、按照“补偿原则”,完善区域开发的政策体系。
3、生产要素创新与配套开发的原则。
4、专业化生产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5、工、运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
5、有利于集中连片建设各种农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黄淮海区平原。我国粮、棉、油的主要产区之一
农业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
1、大部为黄土覆盖的高原和丘陵沟整,水土流失严重。
2、气候属北温带向中温带及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光温条件较好,干旱威胁很大,3、水资源贫乏,开发利用困难。
4、农村经济贫困,温饱尚未完全解决。
农业生产基础特征与存在问题:
1、早作农业为主,夏粮比重高。
2、坡耕地比重大,粗放经费,广种薄收。
3、农业结构第一,商品经济不发达。
农业发展方向与途径:
1、始终坚持以粮食为基础,实现并保持农村粮食稳定自给。
2、因地制宜,综合发展,建立具有优势的农村产业结构。
3、从合理利用土地入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开发治理的重点和目标:
1、汾清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2、渭北陇东早原的农业开发。
3、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与建设。农业生产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
1、农业生产水平高,总量大,商品率高。
2、以水田为主的 具有传统的精耕细作特点,并逐步向现代化发展种植业是本区农业生产的主体。
3、林木渔业比较发达,与农区关系密切。
4、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5、农业生产发展尚不能适应本区经济发展需要,存在着多方面矛盾。
农业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
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光热资源丰富。
2、土地资源数量多,质量好,农林用地少。
3、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匀,春水严重不足。
4、荒漠化,沙漠化,盐碱化过程强烈,农林生态环境脆弱。
5、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交锋不变,农村经济比较贫困。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
1、农牧并重,以农为主,建立自给性与商品生生产协调发展的高度集约化农业。
2、节流为主,节流与开源相结合,建立节水农林体系。
3、以提高单位为主,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发荒地资源。
4、防止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保护山区资源环境。
第四篇:税务分局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思路.
税务分局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思路
××地税局××税务分局
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思路
2004年,我局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遵照“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思想,紧紧抓住组织收入这个中心不放松,从严治税,从严治队,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全局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至11月底,入库税费万元,其中税收万元,提前1个月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局年初下达的收入任务。2004,我局累计入库地方税费万元,完成计划的113.71%,同比增长28.15%。其中入库地方税收万元,完成计划的106.25%,同比增长20.06%;养老保险基金万元,完成计划的116%,同比增长28%;医疗保险基金万元,完成计划的119%,同比增长32%。现将我局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税费管理,夯实征管基础
2004年我局通过全面执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对作业指导书进行持续的改正,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新举措,征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征管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狠抓收入入库。今年以来,我局坚持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税收工作方针,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对全区税源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摸底,强化组织收入工作的中心地位,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征管力度到位,措施落实到位,扎扎实实地做好组织收入工作,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挖掘新的收入增长点,确保了税收收入和各项规费、基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1.紧抓主体税种不放松。一是强化营业税征管。对重大建筑工程税收指定专人负责,且分户登记台帐,跟踪检查。仅开发区企业的厂房建设、新区道路及管网工程、行政办公大楼等“八大工程”入库建筑营业税490万元;同时加强和规范货物运输税收管理,严格执行总局、省局有关规定,统一征收标准,带来增收120万元;另外积极谋求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配合,加大对原市区县属部门房产处置税收的入库,共入库销售不动产营业税95万元。二是加强企业所得税征管。加大培训力度,按时圆满完成了2003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年初,我局分二批组织了240余人次企业办税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重点骨干企业、纳税大户,在培训的基础上派专人上门辅导,确保申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加大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力度,共对户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抽查面达到%,通过汇算对其中户企业进行了纳税调整,占汇算清缴总户数的%,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万元,应纳所得税额万元。同时针对衢江企业规模小,帐证不全的实际,对户企业实行核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全年征收万元,成效明显。三是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工资薪金所得同比增加505万元。同时对个私企业个人所得税核率征收,增收税款368万元。
2.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加大小税种的征管力度。一是在去年调研的基础上,提请区政府出台的“矿产资源税征管改革意见”实行源头扣缴办法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截至12月26日,入库矿产资源税208.8万元,为去年的13倍;二是加大了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等小税种的摸底和催交力度,保证了税款的足额入库,确保应收尽收,入库税额比去年有较大增长。三是根据盛市局的安排,及时开展土地增值税的宣传、辅导及征收工作,已征收土地增值税9.67万元,为明年全面规范征管打下基矗四是收入结构趋向合理,为有效防范税收风险夯实基矗今年小税种共入库1397.04万元,同比增长59.16%,占比由12.39%上升到16.5%。
3.加强社保基金的征收。2004年,我局征收养老、医疗保险基金3015万元,为计划的17.78%,比去年增长30%。主要措施有: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消除“代征”观念,把“社保费”征收真正纳入本职工作来抓。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税收宣传的载体、渠道,大张旗鼓地开展社保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各阶层参保意识。三是强化征收管理。加强社保费的登记管理,建好社保征管台账,实行“税费并重”、“随税同管”。四是强调部门协作。主动与社保、财政、银行等部门配合协作,建立税务、财政、社保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信息通报,实现信息共享;对全区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实行由社保提供数据、会计核算中心代扣、税务按规定解缴入库的机制,真正实现“应征不漏”。五是完善岗位考核制度。把社保费征收与税收一道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层层分解落实,调动干部积极性。
(二)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
1.严格户籍管理,强化税源监控。一是认真开展漏征漏管户的清理检查,在普查的同时,加强与工商、国税等部门的联系,对户籍管理底数进行核对,拾遗补缺,消除漏征漏管户。如对新区10家网吧进行了规范,补办了税务登记,进行了定额管理,走上了正常管理的轨道。全年清理出各类漏征漏管户户,补办税务登记证本,有效地治理了税收环境,增加了税收收入。二是结合“税友2000”数据库清理,对照ISO9000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按照新的《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改进了对非正常户的认定工作,杜绝了对非正常户认定的随意性和不严肃性。对非正常户的认定,严格派员进行实地核查,并按非正常户认定范围,按照认定工作程序办理。对已被认定为非正常户的重新进行查核,对不符合条件的非正常户,责令限期改正,及时纳入正常户进行管理。
2.采取多元申报方式,积极推行网上申报工作。我局在上门申报、邮寄申报的基础上,根据市局的总体要求,积极、迅速地开展网上申报工作。通过座谈会、上门宣传、资料宣传等多种形式,使企业从不理解到理解,从要求企业网上申报到企业主动要网上申报。在此基础上,认真开展网上申报培训工作,共举办培训班10期700人次。同时,专门安排干部到企业上门手把手进行辅导。通过努力,企业大多能熟练地进行网上申报。由于我区大多企业规模较小,条件较差,不少企业未能上宽带,针对这一现状,在有限的资源中专门抽出电脑在办税服务厅用于企业自助进行网上申报。截至目前网上申报企业达821户,占总户数的95%,大大超过市局要求的年底前达到50%网上申报面的目标,网上申报一次性成功率达100%。个人所得税全员网上申报工作也在积极试点中。
3.完善稽核评税办法,加大稽核评税力度。按照整合资源,规范管理的要求,年初我局对管理科室的职能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设立了专司稽核评税和非正常户、零申报户、待注销户情况的调查、认定和重点稽核工作的管理科室,出台了《××税务分局稽核评税操作办法》,对计划制定、作业流程、结论认定、实施处理等各方面进行规范,每月下达稽核任务,明确目标要求,制定考核办法。全年共稽核评税户,入库税费万元。
4.加强对“双定户”的税收管理。按照公平、公开、科学、合理、准确的原则,我局根据“三定九级”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定期定额”管理制度,严格“双定”程序,开好民主评议会,避免核定征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核定征收的质量。同时实行透明办税,定期对纳税户核定定额情况张榜公布,对双定报停户在办税服务厅张贴公布,提高定额户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纳税人的监督,有力地打击了假报停歇业现象的发生。另外规范未达起征点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管理,集中时间和力量加大办证力度,全年办理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891本。
5.认真开展民福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年检年审工作。联合民政、国税、经贸等部门,对辖区民政福利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开展年检年审工作,严格对照认定条件,通过查看台账、实地调查等,严防企业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共年检年审民福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家。
6.加强部门协作,不断完善协税护网络建设。一是建立与工商、国税、社保等部门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信息共享。二是积极与电力、国土资源、交通稽证、车辆管理等部门联系,谋求配合,做好有关税费的代扣代缴工作。三是强化乡镇代征点的管理。针对存在问题,建立检查制度,严格执行票款结报“四带”制度,全面推行电脑单机开票,从根本上堵住代征点存在的漏洞。
7.强化发票管理,完善“以票管税”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发票管理体系,从发票的领购、使用、缴销等环节建立健全基础台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二是强化发票检查管理,维护正常税收征管秩序。管理科室根据发票管理员提供的信息,每月对到期未核缴的发票进行催交,负责收回,并且联合公安等部门到车站、饮食娱乐场所对贩卖、使用假发票进行专项整治。另外每季组织一次对代开运输发票情况进行检查。全年共查出发票违规现象5起,处以罚款500元。三是加大发票宣传力度,充分宣传消费活动中取得发票的重要性,以调动消费者索要发票的积极性,有效地实现“以票控税”的目的。
二、完善税收计划管理,加强税源监控
(一)进一步做好税源调查。新年伊始,我局即组织人员对全区的税源分布及重点税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从我区的经济发展、新区建设及强化征管手段等方面详细分析了2004我区经济税源的增减变化情况,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将要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二)做好分行业的税收统计和同比分析。通过行业税收和不同征收方式形成的税收对比情况,及时掌握征管手段对税收增减变化的影响,堵塞工作漏洞,提升管理水平和征管质量。
(三)进一步做好重点企业的税收监控,强化重点税源监控管理。根据税源结构,确定了六十家重点骨干企业列入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同时把新区建设的“六大工程”也纳入税源监控的范围。为提高税源监控质量,年初专门下达了《关于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的若干规定》,将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列入管理科室的日常工作,落实责任人员,实行分户定责,跟踪管理,按户建立重点监控企业税收台帐,工作质量列入年终岗位责任制管理。2004年,纳入重点监控的企业和行业入库税收5910万元,占我局税收总收入的70%以上,比上年上升了近二十个百分点,纳入重点监控的企业和行业在税收收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强化征管质量检查考核,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一)征管“六率”稳中有升。为了摸清税收征管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促进征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我局在认真总结去年考核办法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调查,反复研究,对去年的考核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提高了征管考核分的占比,并对征管“六率”考核进行细化和量化。2004年,我局税收征管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考核指标均超过ISO目标管理要求,其中税务登记率为95.85%,征期申报率92.78%,征收入库率99.72%,滞纳金加收率98.44%,处罚率100%,与去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清欠力度不断加大。一是从澄清欠税底数入手,对全区企业欠税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全面、详细了解企业欠税的数额、性质以及行业分布情况,建立欠税台账。二是根据欠税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资金情况划分欠税类别,分类排队,制定欠税清理计划和年底欠税控制指标。同时将历年死欠共计万元上报市局予以核销。三是落实清欠任务,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将清欠工作纳入考核。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清欠。对个别长期拖欠税款的企业,除严格执行滞纳金制度外,按照税法规定和法定程序,依法限量或暂停发票领购。对有偷逃税嫌疑的,及时移交稽查局,全年移交稽查局18起。
(三)代征税款管理更加规范。制定出台了“税款代征单位管理办法”,对原代征单位进行重新认定,明确税款代征责任、范围及结报期限,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取消代征资格。加强对代征人员的业务培训,全年组织代征人员集中培训两次共计60余人次,在代征单位中全面推行微机开票制度,即堵塞了漏洞,又提高了代征质量和效率。同时根据总局、省局的要求,对运输代开票单位进行认真的审核,严格政策的执行,强化监督检查,使运输行业发票和税收管理走向规范。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
(一)加强硬件建设。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新添置了15台计算机及网络服务器、UPS、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自动化配套设施,基本实现内部传递的无纸化。另外为了农村个体办证的方便,我们还专门购置了数码相机,专供农村个体办理税务登记时取得所需资料时使用。
(二)积极推行“银、库、税、社保联网工程”。在农行××支行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实行了实时扣税制度,对个体双定户、个人参保户,实行由银行开票、实时扣款,减少了办税服务厅的压力;同时积极与银行、金库、社保等部门联系,积极谋求税、银、库、社保联网,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办结纳税费缴纳。另外为方便办事,为相关科室接通外网,涉税通知、报表实现网上外挂。
(三)开展数据库清理。根据盛市局的统一部署,对“税友2000”数据库进行了全面清理。数据库清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为确保清理工作按时保质完成,我局成立了领导小组,按照统一的标准,集中时间和力量对数据库中原有的数据进行边审核边清理,为更好地发挥“税友2000”的各项功能打下基矗
五、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探索“一站式”服务机制
努力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健全服务机制,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树立地税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年初我局提出了“五零”服务目标,即“服务零距离、流程零障碍、办税零差错、培训零收费、工作零投诉”。通过整合服务资源、细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健全服务机制、强化服务监督,达到了“五零”目标,实现了服务环境优化,服务方式和服务档次的提升。在继续抓好跟踪服务、延时服务、承诺服务、提醒服务,实行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大厅总值班制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将整个税务机关分为前台(办税服务厅)和后台两部分,对即办事项由前台统一办理,前台设立更多的综合窗口,减少专业窗口,纳税人在任何一个综合窗口均可办理所有涉税事项。对前台不能当场办理需后台科室审核审批事项,由前台受理并出具承诺书或告知书后,及时流转到有关科室限时办理。一站式服务进一步简化了办事流程,明确了办事责任,加强了办事过程记录和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和质量,为纳税人提供了便利,使纳税服务更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保证“一站式”服务机制的顺利实施,一是健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岗责体系和操作流程、工作衔接制度、资料传递制度等,做到岗位职责明确、操作便捷顺畅、流转衔接有序、资料传递及时。二是落实服务承诺。在明确服务项目、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承诺服务的质量、服务的时限、服务的责任。三是完善考评制度。根据前台和后台的工作量,从熟练程度、服务质量、办税效果等多方面对干部进行考核,鼓励先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六、重视信息与调研工作,强化税收宣传
(一)信息调研工作成绩显著。为充分调动全体人员参与信息报道和调研的积极性,我局制定出台了《××税务分局信息报道和调查研究考核奖励办法》,信息报道和调研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其中,局长××同志撰写的调研文章《关于推行“一站式”服务的思考》被市局《调研与参阅》刊登后,引起市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了“不能光思考,要实践。望研究办理”的重要批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30日,我局共被国家级刊物录用信息1篇,被省级刊物录用14篇,被市局及市级刊物录用35篇;被市局《调研与参阅》刊用调研文章2篇,上报市财税学会调研文章6篇。我局××同志撰写的《加强基层地税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被《浙江税务》全文刊发。
(二)税收宣传有声有色。以税收宣传月为契机,紧紧围绕“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这个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税收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纳税氛围。一是根据盛市局的统一部署,参加了“水?税?源”浙江省中学生未来宣言大型活动;二是把税收宣传与业务培训有机结合,分期分批组织厂长、财务人员进行税法培训达人次,使税法宣传双向互动,增强了宣传的实效;三是与区文教局联合举办了税收知识征文比赛,组织全区27所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参加,收到征文1050篇,从中评选出优秀征文64篇进行表彰和奖励,有效地推进了税收宣传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的新举措;四是充分发挥办税厅的宣传服务功能,全年分发各种资料及刊物5800本(份);五是积极开展税法咨询、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编黑板报等传统方式,扩大宣传声势;六是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开展税收宣传,实现税法宣传走进千家万户的目的。
七、以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我局在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市委、省局和市局有关文件的基础上,根据“转变职能,规范执法,提高效率,狠抓落实”的要求,结合基层征管实际,精心制订了我局“效能建设实施方案”,精心部署并狠抓落实“动员部署、对照检查、集中服务、督查落实”各阶段工作,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认真对照检查,共梳理了12个影响机关效能的问题,并进行了认真整改。同时,还组成了几个集中服务小组,由班子成员带队走访近50户企业,开展上门集中服务,进一步听取意见和建议,并逐条予以落实。经过几个阶段工作,我局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水平及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为巩固效能建设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我们还开展了发一张“税企联系卡”、寄一封“公开信”、签一份“承诺书”、立“一套制度”、制一张“简明办税流程图”、建一个“效能监督小组”等“六个一”活动,受到市、区效能办的充分肯定。有关部门多次对我局进行明查暗访,均未发现违纪违规问题。
(二)强化干部政治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1、强化干部思想政治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文件和中纪委两个《条例》的学习;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听取了《科学发展观》、《如何加强党性修养》等专题报告;开展了“读书思廉”活动。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受教育面达100%。通过教育,进一步树立了干部职工“四个形象”,即:依法治税的执法形象、严于律己的廉洁形象、文明礼貌的仪表形象、办事快捷的效能形象。三是开展行业作风教育。切实加强行风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我局两次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纳税人代表对我局行风建设和行政执法情况进行检查评议,接受监督。建立工作开展情况定期向监督员通报机制,解决了监督员能够监督、方便监督的问题。继续实行由局领导带队的对征管质量进行检查考评制度。继续开展创建“最佳办税窗口”和争当“星级服务标兵”竞赛活动,完善考核、测评和奖励办法。四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邀请了市检察院有关领导就“如何预防职务犯罪”为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专题讲座;参观了由市纪委主办的××市预防职务犯罪图片展;与司法部门联系,组织全体干部到省一监进行警示教育;开展了“廉洁从政、艰苦奋斗”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以及到贫困乡、村体验生活、扶贫帮困活动;参观了省局主办的廉政文化书法图画摄影展。
通过一系列学教活动,教育干部倍加珍惜现在的岗位,倍加珍惜现有的待遇,倍加珍惜自己的荣誉,增强了干部职工抵御风险、拒腐防变能力。做到在其岗,尽其能,谋其事,踏实做好工作。2004年,我局被衢江区文明办授予“文明效能示范窗口单位”,被市局推荐为省地税系统文明单位,被市文明办推荐为省级文明单位;纳税人满意度测评达97.03%,干部没有被纳税人投诉,也没有发现违法乱纪现象;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地税窗口连续十次被评为“五星级”服务窗口,充分说明广大纳税人对我局工作的肯定。
2.强化干部业务培训。在业务上认真组织学习了《行政许可法》、《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及其他税收政策法规,在每月两次集中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业务工作需要举办了两个专题培训班,聘请老师详细讲解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与税务处理的差别及调整,养老金征管改革的目的意义及如何加强征管;组织了二次外出考察学习,一次是到××考察办税厅职能转换后内总机构配置及考核,一次是到××考察稽核评税,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干部的理论根底、实际操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三)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1.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一把手”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总责;实行单位正职包副职、副职包分管科科长、科长包本科人员的“三包”责任制,一级对一级负责;采取局长与分管局长、分管局长与分管科长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其他干部签订廉政承诺书,以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中各自应负的责任。
2.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一是超前监督。每次会议,都提醒干部保持廉洁,教育干部算清从政不廉的“政治帐、经济帐、家庭帐”;对纳税人有不良反映、不良苗头的干部进行谈话、打招呼,提醒其注意,防微杜渐。二是跟踪监督。把监督贯穿于税务人员执行公务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干部下企业留言制度,一方面方便纳税人办事,同时掌握他们下企业的行踪,便于跟踪检查。三是开展检查整顿。成立检查小组,由分管领导负责,每月至少一次对干部执行“四项禁令”等进行检查,并出台了《关于对干部职工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予以扣发考核奖的通知》,列举了18项违反规定的具体内容,明确处罚标准。
3、强化外部监督。加强对举报箱、举报电话的管理,接到纳税人举报的,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向举报人反馈;坚持大厅总值班制度,征期清期间,班子成员轮流在大厅值班,受理纳税人咨询和投诉;完善行风监督员制度,在原来聘请的行风监督员的基础上又聘请了13位同志为我局“效能监督员”,定期召开监督员座谈会,向他们通报我局的各项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他们的监督。
2005年工作要点:
据预测,2005年,我国的经济还将持续较快发展,国家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不会改变,煤、电、油、运等要素瓶颈将更加突出。总的来说,2005年仍然是个挑战年、机遇年,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以组织收入为第一要务,夯实基础,创新工作,强化服务,不盲目乐观,做到迎难而上,顺势而为,积极有为,必将有所作为。
一、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征管质量,建立地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1.继续强化分行业、分税种、精细化管理,加强调查研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税种的特点,制订征管办法,从整体上提高相关行业、区域的税收征管水平。
2.努力探索稽核评税和日常性检查的新路子,积极开展稽核评税和征管日常性检查。
3.认真落实管理员责任,加强对纳税户基本情况掌握和数字分析,切实强化税源管理和税收收入监控。
4.继续抓好养老金征管改革,建立健全养老金收入随同经济稳定增长的机制。
二、上下联动,积极开展部门协作,完善社会协税护税机制
1.积极探索与国税加强协作联合办税的内容和方式,简化办税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2.积极探索银、税、库联网协作方式,形式开票、扣款、入库“三位一体”的税收征收机制。'
3.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中介组织、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的功能,形成有效的社会化协税网络。
三、整合资源,再造业务工作流程,形成税收征管效率提高机制
1.进一步理顺征管、稽查两大系列职责分工和工作协作关系。在征管法的框架内,明确征管日常性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程序以及与稽查重点检查的衔接,使两大系列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提高征管质量奠定基矗
2.顺应申报、纳税方式的变化,改革基层征管系列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如转换办税服务厅功能等。
3.按照行政许可法的原理,改进税收行政审批、审核的程序、手续,再造业务流程,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否定报备制等。
四、依托科技,提高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含金量
1.广泛宣传,逐步推行税控机。
2.进一步提升税收信息化水平,提高TF2000数据分析功能、考核评价功能。
3.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比。
2004年,我局的各项工作在市局的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展望2005年,我们将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科学的发展观,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与时俱进,我们坚信××地税明天会更好。
二00四十二月三十日
第五篇:税务分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税务分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税务分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地税局税务分局
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我局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遵照“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思想,紧紧抓住组织收入这个中心不放松,从严治税,从严治队,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全局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至11月底,入库
税费 万元,其中税收 万元,提前1个月全面超额完成了市局年初下达的收入任务。,我局累计入库地方税费 万元,完成计划的 %,同比增长 %。其中入库地方税收 万元,完成计划的 %,同比增长 %;养老保险基金 万元,完成计划的116 %,同比增长28 %;医疗保险基金 万元,完成计划的119 %,同比增长32 %。现将我局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税费管理,夯实征管基础
我局通过全面执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对作业指导书进行持续的改正,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新举措,征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征管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狠抓收入入库。今年以来,我局坚持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税收工作方针,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对全区税源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摸底,强化组
织收入工作的中心地位,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征管力度到位,措施落实到位,扎扎实实地做好组织收入工作,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挖掘新的收入增长点,确保了税收收入和各项规费、基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1.紧抓主体税种不放松。一是强化营业税征管。对重大建筑工程税收指定专人负责,且分户登记台帐,跟踪检查。仅开发区企业的厂房建设、新区道路及管网工程、行政办公大楼等“八大工程”入库建筑营业税490 万元;同时加强和规范货物运输税收管理,严格执行总局、省局有关规定,统一征收标准,带来增收120万元;另外积极谋求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配合,加大对原市区县属部门房产处置税收的入库,共入库销售不动产营业税95 万元。二是加强企业所得税征管。加大培训力度,按时圆满完成了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年初,我局分二批组织了240 余人次企业办税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重点骨干企业、纳税大户,在培训的基础上派专人上门辅导,确保申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加大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力度,共对 户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抽查面达到 %,通过汇算对其中 户企业进行了纳税调整,占汇算清缴总户数的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应纳所得税额 万元。同时针对衢江企业规模小,帐证不全的实际,对 户企业实行核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全年征收 万元,成效明显。三是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工作,工资薪金所得同比增加505万元。同时对个私企业个人所得税核率征收,增收税款368万元。
2.坚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加大小税种的征管力度。一是在去年调研的基础上,提请区政府出台的“矿产资源税征管改革意见”实行源头扣缴办法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截至12月26日,入库矿产资源税 万元,为去年的13 倍;二是加大了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
使用税、房产税等小税种的摸底和催交力度,保证了税款的足额入库,确保应收尽收,入库税额比去年有较大增长。三是根据省、市局的安排,及时开展土地增值税的宣传、辅导及征收工作,已征收土地增值税 万元,为明年全面规范征管打下基础。四是收入结构趋向合理,为有效防范税收风险夯实基础。今年小税种共入库 万元,同比增长 %,占比由 %上升到 %。
3.加强社保基金的征收。,我局征收养老、医疗保险基金3015万元,为计划的 %,比去年增长30 %。主要措施有: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消除“代征”观念,把“社保费”征收真正纳入本职工作来抓。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税收宣传的载体、渠道,大张旗鼓地开展社保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各阶层参保意识。三是强化征收管理。加强社保费的登记管理,建好社保征管台账,实行“税费并重”、“随税同管”。四是强调部门协作。主动与社保、财政、银行等部门配合协
作,建立税务、财政、社保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信息通报,实现信息共享;对全区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实行由社保提供数据、会计核算中心代扣、税务按规定解缴入库的机制,真正实现“应征不漏”。五是完善岗位考核制度。把社保费征收与税收一道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层层分解落实,调动干部积极性。
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
1.严格户籍管理,强化税源监控。一是认真开展漏征漏管户的清理检查,在普查的同时,加强与工商、国税等部门的联系,对户籍管理底数进行核对,拾遗补缺,消除漏征漏管户。如对新区10家网吧进行了规范,补办了税务登记,进行了定额管理,走上了正常管理的轨道。全年清理出各类漏征漏管户 户,补办税务登记证 本,有效地治理了税收环境,增加了税收收入。二是结合“税友”数据库清理,对照iso9000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按照新的《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的有关规定,改进了对非正常户的认定工作,杜绝了对非正常户认定的随意性和不严肃性。对非正常户的认定,严格派员进行实地核查,并按非正常户认定范围,按照认定工作程序办理。对已被认定为非正常户的重新进行查核,对不符合条件的非正常户,责令限期改正,及时纳入正常户进行管理。
2.采取多元申报方式,积极推行网上申报工作。我局在上门申报、邮寄申报的基础上,根据市局的总体要求,积极、迅速地开展网上申报工作。通过座谈会、上门宣传、资料宣传等多种形式,使企业从不理解到理解,从要求企业网上申报到企业主动要网上申报。在此基础上,认真开展网上申报培训工作,共举办培训班10 期 700人次。同时,专门安排干部到企业上门手把手进行辅导。通过努力,企业大多能熟练地进行网上申报。由于我区大多企业规模较小,条件较差,不少企业未能上宽带,针对这一现状,在有限的资源中专门抽出电
脑在办税服务厅用于企业自助进行网上申报。截至目前网上申报企业达821 户,占总户数的 95 %,大大超过市局要求的年底前达到50%网上申报面的目标,网上申报一次性成功率达100 %。个人所得税全员网上申报工作也在积极试点中。
3.完善稽核评税办法,加大稽核评税力度。按照整合资源,规范管理的要求,年初我局对管理科室的职能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设立了专司稽核评税和非正常户、零申报户、待注销户情况的调查、认定和重点稽核工作的管理科室,出台了《税务分局稽核评税操作办法》,对计划制定、作业流程、结论认定、实施处理等各方面进行规范,每月下达稽核任务,明确目标要求,制定考核办法。全年共稽核评税 户,入库税费 万元。
4.加强对“双定户”的税收管理。按照公平、公开、科学、合理、准确的原则,我局根据“三定九级”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定期定额”管理制度,严格“双定”
程序,开好民主评议会,避免核定征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核定征收的质量。同时实行透明办税,定期对纳税户核定定额情况张榜公布,对双定报停户在办税服务厅张贴公布,提高定额户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纳税人的监督,有力地打击了假报停歇业现象的发生。另外规范未达起征点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管理,集中时间和力量加大办证力度,全年办理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891本。
5.认真开展民福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年检年审工作。联合民政、国税、经贸等部门,对辖区民政福利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开展年检年审工作,严格对照认定条件,通过查看台账、实地调查等,严防企业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共年检年审民福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家。
6.加强部门协作,不断完善协税护网络建设。一是建立与工商、国税、社保等部门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信息共享。二是积极与电力、国土资源、交通稽证、车辆管理等部门联系,谋求配合,做好有关税费的代扣代缴工作。三是强化乡镇代征点的管理。针对存在问题,建立检查制度,严格执行票款结报“四带”制度,全面推行电脑单机开票,从根本上堵住代征点存在的漏洞。
7.强化发票管理,完善“以票管税”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发票管理体系,从发票的领购、使用、缴销等环节建立健全基础台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二是强化发票检查管理,维护正常税收征管秩序。管理科室根据发票管理员提供的信息,每月对到期未核缴的发票进行催交,负责收回,并且联合公安等部门到车站、饮食娱乐场所对贩卖、使用假发票进行专项整治。另外每季组织一次对代开运输发票情况进行检查。全年共查出发票违规现象 5起,处以罚款500 元。三是加大发票宣传力度,充分宣传消费活动中取得发票的重要性,以调动消费者索要发票的积极性,有效地实现
“以票控税”的目的。
二、完善税收计划管理,加强税源监控
进一步做好税源调查。新年伊始,我局即组织人员对全区的税源分布及重点税源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从我区的经济发展、新区建设及强化征管手段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区经济税源的增减变化情况,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将要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做好分行业的税收统计和同比分析。通过行业税收和不同征收方式形成的税收对比情况,及时掌握征管手段对税收增减变化的影响,堵塞工作漏洞,提升管理水平和征管质量。
进一步做好重点企业的税收监控,强化重点税源监控管理。根据税源结构,确定了六十家重点骨干企业列入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同时把新区建设的“六大工程”也纳入税源监控的范围。为提高税源监控质量,年初专门下达了《关于加强
重点税源监控的若干规定》,将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列入管理科室的日常工作,落实责任人员,实行分户定责,跟踪管理,按户建立重点监控企业税收台帐,工作质量列入年终岗位责任制管理。,纳入重点监控的企业和行业入库税收5910万元,占我局税收总收入的70%以上,比上年上升了近二十个百分点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