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实施“治村强村”工程工作总结(合集)

时间:2020-11-08 00:2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0年实施“治村强村”工程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0年实施“治村强村”工程工作总结》。

第一篇:2020年实施“治村强村”工程工作总结

0 2020 年 实施 “治村强村”工程工作 总结

我县深化“治村强村”工程,健全组织体系“神经末梢”,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建设“有温度”的幸福乡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实施“头雁工程”,锻造硬核方阵

坚持把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较高、数量充足、结构优良的“领头雁”队伍作为加强农村党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中之重,制定《培育“头雁”工程三年规划》,破解难选、难育、难管问题。健全选拔任用机制,落实“三个一批”工程,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村工作,实现每村 3 名大学生村干部目标,不断充实村党组织带头人、村干部队伍“蓄水池”;创新教育培养机制,调配多样化“营养培训套餐”,提升村级队伍履职水平;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村党组织书记“负面清单”》,实行月评季考年定等“361”考核机制,落实政治经济待遇,激励村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

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内生动力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新时代“治村强村”的重要任务,研究制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规划》,探索“支部+合作

社+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发挥“抱团取暖”效应,着力实现村民每户加入 1 个合作社,集体经济收入 50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的目标。突出项目支撑,在实施好 17 个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促进村级组织走资产经营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等多元化发展路径。规范“三资”清理,运用监管平台,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要素,鼓励村级组织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发展路径。

三、加强阵地规范化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按照“规划好、标准高、功能全、服务优、环境美”的思路,研究制定《基层阵地综合功能提升三年规划》,投入资金 4000 余万元,实施 96 个“党群服务中心”亮灯工程,推进 25 个村级阵地建设改造提升。坚持示范引领,制定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规划,建成一批以温亚尔乡布力开村为示范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形成“杏乡党建地图”。强化服务保障,优化环境卫生,打造乡村文化,着力建设集服务、议事、文化、党教等为一体的高标准村级阵地。

四、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延伸治理触角

坚持党建引领,研究制定《全面提升“治村强村”工程 20 条措施》,完善并落实网格化服务、积分制管理、“早派工、晚报告”、月通报等各项制度,推进网格化治理标准化、规范化。持续深化“支部+中心+网格+党员(联户)+村民”五级联动机制,以“支部+中心”领创“星级化”,着力实现 8 星级以上村超 35%、党员联户长比例达 40%的目标。常态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突出“共建共治共享”,持续抓好人员不聚集、健康码运用等预警机制落实和“无疫情社区”创建工作,以更严更细更实的举措,优化完善乡村基层治理,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公共服务水平。

第二篇:粮食局结对强村工程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粮食局与近海镇爱民村开展机关干部挂钩“结对强村”工程。今年以来,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结合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发挥粮食系统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强村”活动,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为困难农户排忧解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现把活动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党委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

局党委十分重视机关干部挂钩“结对强村”工程,组织党委成员和机关干部学习贯彻启办发()21号文件《关于继续实施千名机关干部挂钩“结对强村”工程意见》,结合粮食局机关实际,研究制定了四项措施:一是成立了“结对强村”工程领导组,由党委书记、局长王振宇任组长,党委委员为领导组成员;二是制订了《粮食局机关干部挂钩“结对强村”工程计划》;三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位局领导结对一个困难农户开展帮扶工作;四是把“结对强村”工程成效作为对机关干部年终考核重要依据之一。

二、明确目标,开展调研活动。

按照“结对强村”工程目标,我们粮食局抽调部分机关干部,深入到近海镇爱民村困难户及部分农户中进行调研,与村干部、农民、帮扶对象座谈,就该村如何加快农业特色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意愿。在开展调研活动的基础上,帮助村级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围绕村级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环境整治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爱民村小康示范村建设计划,达到“六化”要求,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建筑美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同时,建好1个100亩以上的“四青作物”示范园,转移富余劳动力10人,使困难农户年增收2千元。通过帮扶,使爱民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市级以上文明村。

三、突出重点,真心帮实心扶。

开展“结对强村”工程是加快实现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有力举措。我们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一主线,群策群力,迎难而上。通过结对帮扶,示范引导,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在帮扶中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努力改变农村面貌。为搞好爱民村环境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陆永安副局长带领帮扶小组同志,与爱民村干部一起建好村保洁员队伍,并落实保洁制度,落实垃圾“农户收集、镇村清运、集中处理”的长效管理。同时,机关帮扶小组全体同志参加爱民村义务植树和环境整治活动。

2、组织爱民村村干部参观了江阴华西村,聆听了老书记吴仁宝讲话,参观农家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

3、王振宇、陆永安两位局长带领帮扶小组同志去两位困难户家中探讨帮扶措施——通过种植青豌豆,确保了今年户增元。同时在8月份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通过多方筹资,为两位困难农户子女——近海镇中学初一新生郁江美、近海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陈佳丰捐资助学,鼓励他们克服苦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立志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

4、在爱民村开展“党员服务周”,慰问两位困难农户和两位生活困难老党员,帮扶两位有志创业人员,为养猪大户,送上《现代科学养猪》、《养猪300问》书籍,为天欣手套厂扩大规模后与有关单位联系帮助解决熟练工。

5、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富余农民变成富裕农民。我们发挥机关干部自身优势,经多方联系,李红生、施建红到近海工艺刀具厂工作,李建康、李建昌、李建章三人到启东市交通工程公司工作,杨允辉、周志平、曹正扬到近海衬衫厂工作,龚晓红、顾红岩在天欣手套厂工作。让他(她)们从农村中走出来,从农业中走出来,增加收入。

6、坚持市场化这一根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爱民村9组杨永林、陆顺康为核心,建成一个种植青豌豆120亩的连片“四青作物”示范园。

四、注重服务建设,共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我们十分重视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重塑基层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公共服务设施激发和吸引村民寻求服务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吸收村民的参与和需求,架构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管理的新型关系。在村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粮食局帮扶小组参与策划,为爱民村办好3件社会公益事业,一是多方筹集资金,建好阅览室,藏书1000册;二是千方百计,建好村电教室,在农民中普及电脑知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三是在村公共服务中心建一个“放心粮店”,无偿提供店牌、标牌、货架、售油器、电子台秤、办公桌等近伍仟多元物品,经南通市“五放心”粮店验收组考核达到标准,授予南通市级“五放心”粮店,使群众不出村也能买到放心粮油,通过办公益事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文明村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以进一步推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让中心成为和谐社会、文明村的一个亮点。

第三篇:实施强村富民工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实施强村富民工程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孙璜清

2009年第5期 ——经济建设

团风县是1996年建立的新县,也是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老区县。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入手,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

据1999年底的统计,全县286个村只有20%的村有集体经济收入,99%的村集体有负债。2000年1月,县委、县政府经过调研决定全面实施村级保障工程,村级集体经济条件逐步改善。2005年3月,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进一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几年来,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已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村级主办、部门主帮、社会主动”的发展格局。2008年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050万元,村平7.17万元。全县已提前实现了鄂发〔2008〕1号文件提出的“经过2—3年的努力,使每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目标。

“强村富民、强基固本”作为我县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创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6月,省委、省政府在我县召开了全省“双强”工程现场经验交流会。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都在我县“双强”工程总结材料上作了重要批示。

我县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的主要作法是: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我们坚持科学规划、试点示范、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各村实情出发,充分发挥山水、林特、人力资源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找准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城郊村以工强村,以发展蔬菜、花木、商贸富民。如团风镇张家湾村,充分发挥城郊村的优势,创办灰砂砖厂等4家企业,发展蔬菜板块,其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600多亩,全村人平增收500多元;山区丘陵村以基地建设强村,以发展特色种植富民。如杜皮乡於杨岗村种植红皮花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到1.5万多亩,年产花生达300万斤,产值1500万元,成为该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增收产业。

——兴办一批致富项目。我们结合全县产业发展规划,积极鼓励全民创业,兴办致富项目,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一是围绕资源上项目。各村坚持以资源换资金,以服务换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做到一村一品,多村一业,全县形成了优质稻、蛋鸡、林果、蔬菜、花生、水产、油茶等七大农业板块。二是围绕市场上项目。如总路咀村依托水产基地,引进投资3060万元建成鄂东鲜鱼批发市场,辐射周边三省十县,每天鲜鱼销售达到10万斤,带动全县开发四个万亩水产带。三是围绕龙头上项目。如兴隆粮油公司每年签订优质稻生产订单26万亩,合同收购优质稻2亿斤,带动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创新村级发展模式。全县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在经营管理、产权隶属、利益分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一是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采取以积累作投入兴建项目、农户承包自主经营、村集体收取承包费的方式和“集体投入、分户承包、定额上交”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如回龙山镇马家岭村,将1994年投资兴建的650亩老桔园基地,按每株2.4元承包给55户农户,村集体年收入近8万元,每户年收入2万元以上。二是经济比较弱的村,采取集体筹集扶持资金或提供土地等作为股份与投资人合伙经营、按股分红的方式和“集体扶持、个人领办、按比分红”的模式。如马曹庙镇沙河图村,利用土地和部分前期费用作为股份,与兴隆米业公司实行联营,每年村集体分红都在4万元以上。三是有资源的村,采取招商引资、卖断经营、滚动开发的方式和“县乡招商、村级主办、三级受益”模式。如但店镇的朴树店、兰家畈等10个村,充分发挥石材资源优势,将资源开发与强村富民结合起来,大力招商引资,创办了20多家石材加工企业,去年村集体增收135万余元,同时带动了1300多人就业。

——整合各方资金投入。我们把有限的扶贫资金作为“粘合剂”,引导方方面面的投入,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是整合扶贫资金投入。积极整合扶贫、以工代赈等涉农资金,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县财政除了每年拿出300万元建立支持乡镇和村级经济发展基金外,县直有关部门还安排涉农项目资金扶持发展一批示范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集体经济项目。近几年全县共投入4000多万元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发展富民产业。二是整合部门帮扶投入。全县以强村富民规划和村级扶贫规划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平台,每年吸纳部门帮扶资金800多万元。三是启动民间投入。近年来通过落实招商引资相关政策,激励能人回归创业,吸纳民间资金2.4亿多元,兴办强村富民项目1987多个。

近年来,通过“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的推动,全县乡村掀起了项目建设、全民创业、培训转移等三大热潮,带来了四个方面的明显变化。

——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到2008年底,“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带动2.75万贫困人口脱贫,4.4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了近40%。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143元增加到2008年的2994元,增长262%,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505元。全县新建通村公路585公里,新改扩建塘堰2706口,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村民饮用卫生安全水,基本实现村村有办公活动场所、有卫生室、有图书室,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2.1%。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050万元,村平7.17万元。全县有经济收入的村达到283个,其中1—5万元的村有76个,5—10万元的村有149个,10—20万元的村有49个,20万元以上的村有7个,40万元以上的有5个,最高的村达到61万元。全县有经济收入的村达到99%,比2004年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多方努力,全县化解村级债务2000多万元,村平化债22.44万元。目前,没有债务的村达到16个。

——村级班子战斗力明显提高。通过实施“强村富民、强基固本”工程,把广大党员干部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来,充分发挥了村级班子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既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又树立了村党支部的威信,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县软弱涣散的村级班子由2005年的26个减少到现在的3个,“五好”村党支部由2005年的56个增加到现在的142个。

——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幅,在黄冈市名列前茅。■

(作者系中共黄冈市委常委、团风县委书记)

第四篇: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实施人才强村工程

**区突破传统人才工作的思维模式,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多渠道开发、储备农村人才,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一、抓龙头,形成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合力。

一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制定《建设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示范乡镇的具体实施意见》,成立由区委、区政府领导任组长,组织、人事、农业、财政、科技、教育、水利、畜牧、水产、林业、农机、科协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专班。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此外,结合**实际,由区内涉农专家、专业技术人才、乡土拔尖人才为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辅的农业科技服务团。

二是加大部门配合力度。组织人事部门十分注重与其它部门之间的配合、沟通,主动上门协调关系,争取支持,制定总体规划和方案。通过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使我区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形成了合力,实现了“党委政府指挥、组织人事领唱、其他部门合唱”的格局。

三是加大开发网络建设力度。农、林、牧、渔等涉农相关部门在全区7个乡镇均建立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联系点,形成了区、乡、村三位一体协调一致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网络。

二、抓环境,形成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态势。

一是打造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区“十一五”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计划及2015年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区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乡土人才提供优先入党、学习培训、评定职称、技术服务、发放农业贷款等激励扶持措施,对全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

二是营造舆论环境。运用现代新闻媒体,积极向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撰写有关乡土人才开发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报道、新闻及经验交流材料,录制有关科技下乡、先进乡土人才典型事迹等音像节目,通过这些措施,营造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舆论环境。

三是优化管理环境。我们为全区乡土人才建立专门档案,建立联系卡片,并实行微机管理,严把“进口”和“出口”关,确保乡土人才种类信息的真实性。目前,我区被评为区级乡土拔尖人才120名,市级乡土拔尖人才6名,省级乡土拔尖人才2名。与此同时,我们为147名农村乡土人才评定了农民技术职称,对62个农村科技协会进行了重新登记。

三、抓培训,形成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格局。

一是校乡联姻,把人才“送出去”。我们先后与湖南农大、**高技院等6所大专院校,采取代培、联合办班、聘请技术顾问等形式开展人才共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他们专业技能的提升。

二是跟踪辅导,把人才“引进来”。农林局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区是我区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工程之一,去年引进了宝大903番茄、津春5号黄瓜、伏龙茄、荠菜等新品种,为确保新品种的引种成功,先后与省农科所、上海九久种子公司、《长江蔬菜》杂志社等单位取得联系,网络了7名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辅导。

三是示范辐射,把人才“聚拢来”。以3个示范乡镇、6个示范基地、12个示范村、62个协会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会、技术座谈会、观摩会,在互帮互学中促进了乡土人才素质的提高。

四、抓使用,形成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效益。

一是让乡土人才成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我们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东部无公害蔬菜、北部养殖业、城边的修闲农庄菜、西部种植业等农业四大板块,形成了诸如蔬菜乡、水产乡、莲藕乡、养鸡村、养猪村、休闲农庄等专业村庄,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畜牧、加工、休闲四大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

二是让乡土人才成为了农业科技的“排头兵”。我们积极推行“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的发展模式,与乡土人才结“对子”,确立对口帮扶关系,采用技术扶持与经济扶持相结合,租赁与自我开发相结合的办法,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普及。

三是让乡土人才成为了农民致富的“智囊团”。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与外界联系密切、掌握信息灵便准确的优势,让他们面对市场、熟悉市场、挖掘市场,切实为广大农户当好“信息智囊”。市级拔尖乡土人才、农民经纪人郭大庆2005年为芦山乡蔬菜种植户提供了20余次蔬菜种植的相关信息。

第五篇:开发农村人才资源 实施人才强村工程

开发农村人才资源 实施人才强村工程

**区突破传统人才工作的思维模式,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多渠道开发、储备农村人才,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一、抓龙头,形成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合力。

一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制定《建设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示范乡镇的具体实施意见》,成立由区委、区政府领导任组长,组织、人事、农业、财政、科技、教育、水利、畜牧、水产、林业、农机、科协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专班。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此外,结合**实际,由区内涉农专家、专业技术人才、乡土拔尖人才为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辅的农业科技服务团。

二是加大部门配合力度。组织人事部门十分注重与其它部门之间的配合、沟通,主动上门协调关系,争取支持,制定总体规划和方案。通过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使我区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形成了合力,实现了“党委政府指挥、组织人事领唱、其他部门合唱”的格局。

三是加大开发网络建设力度。农、林、牧、渔等涉农相关部门在全区7个乡镇均建立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联系点,形成了区、乡、村三位一体协调一致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网络。

二、抓环境,形成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态势。

一是打造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区“十一五”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计划及XX年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区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乡土人才提供优先入党、学习培训、评定职称、技术服务、发放农业贷款等激励扶持措施,对全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

二是营造舆论环境。运用现代新闻媒体,积极向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撰写有关乡土人才开发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报道、新闻及经验交流材料,录制有关科技下乡、先进乡土人才典型事迹等音像节目,通过这些措施,营造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舆论环境。

三是优化管理环境。我们为全区乡土人才建立专门档案,建立联系卡片,并实行微机管理,严把“进口”和“出口”关,确保乡土人才种类信息的真实性。目前,我区被评为区级乡土拔尖人才120名,市级乡土拔尖人才6名,省级乡土拔尖人才2名。与此同时,我们为147名农村乡土人才评定了农民技术职称,对62个农村科技协会进行了重新登记。

三、抓培训,形成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格局。

一是校乡联姻,把人才“送出去”。我们先后与湖南农大、**高技院等6所大专院校,采取代培、联合办班、聘请技术顾问等形式开展人才共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他们专业 技能的提升。

二是跟踪辅导,把人才“引进来”。农林局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区是我区现代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工程之一,去年引进了宝大903番茄、津春5号黄瓜、伏龙茄、荠菜等新品种,为确保新品种的引种成功,先后与省农科所、上海九久种子公司、《长江蔬菜》杂志社等单位取得联系,网络了7名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辅导。

三是示范辐射,把人才“聚拢来”。以3个示范乡镇、6个示范基地、12个示范村、62个协会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会、技术座谈会、观摩会,在互帮互学中促进了乡土人才素质的提高。

四、抓使用,形成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效益。

一是让乡土人才成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我们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东部无公害蔬菜、北部养殖业、城边的修闲农庄菜、西部种植业等农业四大板块,形成了诸如蔬菜乡、水产乡、莲藕乡、养鸡村、养猪村、休闲农庄等专业村庄,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畜牧、加工、休闲四大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

二是让乡土人才成为了农业科技的“排头兵”。我们积极推行“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的发展模式,与乡土人才结“对子”,确立对口帮扶关系,采用技术扶持与经济扶持相结合,租赁与自我开发相结合的办法,有 效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普及。

三是让乡土人才成为了农民致富的“智囊团”。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与外界联系密切、掌握信息灵便准确的优势,让他们面对市场、熟悉市场、挖掘市场,切实为广大农户当好“信息智囊”。市级拔尖乡土人才、农民经纪人郭大庆XX年为芦山乡蔬菜种植户提供了20余次蔬菜种植的相关信息。

下载2020年实施“治村强村”工程工作总结(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0年实施“治村强村”工程工作总结(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粮食局结对强村工程工作总结范文合集

    粮食局结对强村工程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粮食局与近海镇爱民村开展机关干部挂钩“结对强村”工程。今年以来,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结合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发挥......

    村打非治违工作总结

    村打非治违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转发关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办公室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村迅速行动,严密......

    村四德工程工作总结

    村四德工程工作总结长年累月侍奉长者,让其安度幸福晚年,辛勤付出赢得社会赞扬。--**,你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评为**村“好媳妇”,是村人学习典范。文明经营,照章纳税,以人为本,诚信......

    xx镇实施“强村固基”工程情况汇报(精选5篇)

    实施“强村固基”工程情况汇报 xx镇党委今年以来,xx镇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年和“强村固基”工程要求,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化管理,发挥......

    富民强村 科学发展

    富民强村 科学发展---来龙镇张大庄村典型事迹材料 来龙镇张大庄村位于来龙镇东南,南与保安乡接壤,兴张路横穿腹部。该村在上世纪80年代,由河滨、尖湖和大庄三个自然村庄合并而......

    强基惠民活动驻村工作总结

    驻村工作队半年工作总结 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工作以来,严格按照“建强基层组织、做好维稳工作、寻找致富门路、进行感恩教育、办实事解难事”五个方面要求,坚持“依靠群众、服......

    2010年富民强村工作总结[推荐5篇]

    关于XXX村2010年“挂、包、帮”活动暨富民强 村工作的总结 过去的一年,XXX村两委员会,在乡党委政府带领和 关心下,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两委会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扎......

    村打非治违方案

    村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实 施 方 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武陟县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接镇安全生产委员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