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述
1、世界是物质的;
2、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3、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4、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和获得自由。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章重点: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
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
(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
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
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
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
⑶、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10、唯心主义的根源:
⑴、社会根源;
⑵、阶级根源;
⑶、认识论根源。
11、唯心主义的主要二种形态:
⑴、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⑵、客观唯心主义: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⑴、在对象上:是普遍规律的科学,正确的指出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⑵、在内容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⑶、在作用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三个特点。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种对立思潮: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2、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本章重点:物质观、实践观、意思观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定义:
物质的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是:
⑴、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
⑵、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
⑶、而且是客观实在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重要意义:
⑴、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
⑵、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⑶、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运动的定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⑵、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⑶、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
⑷、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脱离了物质谈运动;
⑸、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设想成没有运动的物质。
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静止的定义: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⑴、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
⑵、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⑴、对立统一关系;
⑵、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⑶、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⑷、相互渗透的关系。
7、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空的定义: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8、时空与物资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9、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10、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
揭示了自然界在微观领域、宏观领域、宇观领域的物资结构层次的多样性、无限性,证明自然界是一个具有无限层次结构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有机整体。
11、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的哲学意义:
证实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将进一步深化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的定义:
⑴、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⑵、是人的存在方式。
13、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实践不同理解:
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
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定义的两层意思:
⑴、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
⑵、是物质的、客观的、有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1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6、实践的基本特征:
⑴、客观现实性;
⑵、自觉能动性;
⑶、社会历史性。
17、实践的基本形式:
⑴、生产实践: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
⑶、科学实践。
18、实践的主体:
⑴、指于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⑵、作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因素,是物质的和精神的统一体、自然的和社会的统一体;
⑶、主体按社会构成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
19、实践的客体:
⑴、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⑵、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客体和客观事物又有区别;
⑶、客体和主体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
⑷、有三种基本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20、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第一性、第二性关系。
21、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⑴、主体客体化:
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⑵、客体主体化:
⒈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⒉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
2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意义:
⑴、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客体成为“为我之物”;
⑵、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容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打破限定,超越现实客体。这种限定和超越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⑶、实践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使世界二重化(一分为二)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构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意义。
2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⑴、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
⑵、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
24、自在世界的定义:
指天然世界,是人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世界。
25、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⑴、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
⑵、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
26、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⑴、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
⑵、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精神。
27、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⑴、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及其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⑵、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社会存在等同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生产方式为主、及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构成。
28、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⑴、世界是多样的;
⑵、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9、折中主义:调和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30、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⑴、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
⑵、世界上存在包罗万象的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
⑶、意识也不过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并不能独立的存在;
⑷、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发展的基础。
31、意思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2、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
⑴、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⑵、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⑶、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33、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的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4、意识的本质:
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
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⒈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正确的反映和歪曲的反映。
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⒊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Ⅰ、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Ⅱ、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35、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
36、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⑵、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
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⑷、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
37、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⑴、物质决定意识;
⑵、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⑶、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⒈主张意识决定作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
⒉主张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
38、人工智能的含义:
人工智能是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
39、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人工智能在功能上表现上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
⑵、人脑和人工智能有本质区别:
人脑
人工智能
区别1
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
区别2
有自觉性
没有自觉性
区别3
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
区别4
具有社会性
不具有社会性
40、如何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⑴、要坚持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相统一的观点,恰当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
⑵、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⑶、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⑷、要明确认识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感性的活动即实践并通过实践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
4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是因为:
⑴、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⑵、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客观规律;
⑷、这个原理的意义是既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反对思想超越实际。
7楼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⑴、定义:
理性因素:是指认识和逻辑的因素;
非理性因素:人的非认识、非逻辑的因素,如情感、意志、幻想、灵感等。
⑵、作用:
⒈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主要的、主导的作用,因为人是一种有理性的社会动物。
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动与停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认识运动的飞跃上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3、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⑴、认识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⑵、实践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24、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⑴、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或尽可能是正确的。
⑵、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⑶、理论回到实践中,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⑷、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25、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⑴、含义: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
⑵、理由:
⒈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指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人们的认识也受到一定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
⒉认识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包括认识主体的精神肉体状态和能力、努力程度的限制,如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
26、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⑴、含义: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没有终点的。
⑵、理由: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的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实践是无限的,因而认识就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7、认识发展的规律
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28、认识发展规律重要意义:
⑴、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统一的“左”的或右的机会主义错误。
⑵、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路线。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认识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丰富、发展并指导和服务于实践,就是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29、真理的定义: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认识。
30、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
⑴、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⑵、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任汝芬注:真理没有阶级性。
31、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是指任何真理即主观同客观的一致都是在特定条件、范围的限定下,主体的认识同特定对象的一致或符合。如果超出了这些具体限定,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真理是具体的原理的内容和要求是:
⑴、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⑵、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⑶、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观点。
⑷、真理是具体的。和真理是一元的是一个意思,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不因人而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2、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表现!)
⑴、真理是思想形式;
⑵、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⑶、有用就是真理;
⑷、圣人之言是真理等。
3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⑴、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两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前者是正确认识,后者是错误认识,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是不能相互包含的。
⑵、真理和谬误同属认识范畴,两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4、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
⑴、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有两个方面:
⒈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⒉指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⑵、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是指正确认识的有限性,有两个方面:
⒈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⒉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
3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它们的统一表现为:
⑴、相互联结、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⑵、辩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不断定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又一个规律。
3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⑴、首先,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此对它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⑵、其次,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论。
3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由: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优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认识不能检验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能把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的社会实践才能作为标准。实践不仅同理论一样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指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的现实,实践能把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产生客观的物质结果,从而就可以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一般情况下,认识在转变为现实中,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的就是真理。
38、真理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是绝对的、确定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因为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具体的实践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时代的实践往往又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人类认识的一切理论和观点。
承认实践标准是绝对和相对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实践标准的辩证法。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或不可知论;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把知识绝对化,阻碍科学的发展。
39、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
逻辑证明是指从已知的前提包括概念、判断出发,经过推理,推出果种结论的思维方法与过程。逻辑证明在人类认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手段,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对实践活动提供理论的指导和依据,也是人们进行科学化决策的方法与依据。但是,逻辑证明不能代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结论同前提的一致性、合理性,而不能证明结论的真理性,因为逻辑证明的结论、前提、逻辑规则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又必须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因此,人们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活动中,既要重视和发挥逻辑证明的作用,更要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在实践基础上把两者统一起来。
40、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内容,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人们为了研究在思维活动中把它们分开。人类认识世界的直接目的是达到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人类追求真理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改造世界,实现世界满足人类的需要包括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即创造价值的需要。
⑵、真理和价值的区别:两者的含义或规定不同,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主观同客观的一致;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观同主观的一致。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真理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41、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⑴、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则是认识论的具体运用和党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⑵、党的思想路线根据中央文件有两种概括:一是“一切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任汝芬注: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属于认识;
理论:系统化的;
路线:最普通、最基本、最重要的准则;
纲领:路线的展开(1、新民主主义纲领;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方针:在某一领域普遍、基本的准则;
政策:处理问题的准则。
马哲:1、思想路线;2、认识路线;3、群众路线;
毛概:4、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纲领;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5、基本路线。
§5、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本章(及6、7等章节)重点:历史唯物主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即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历史论都是唯心主义的:
⑴、主要缺陷:
⒈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
⒉夸大个别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⑵、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
⒈唯意志论: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⒉宿命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以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作社会发展、人的命运的决定的支配力量。
4、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⑴、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
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⑶、实践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内容;
⑷、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⑴、作用: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具体样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⒈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
⒉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社会机构、性质和面貌。它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⑵、意义:掌握这一原理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6、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家,大都否认社会规律的存在,也有个别哲学家如黑格尔虽然也承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但却认为这种规律是由“绝对精神”所支配的。
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规律虽然与人的有理性和意志的活动有关,但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人的思想、动机、目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是否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过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可顺应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7、社会规律客观性的特点:
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是由具有理性和意志的人的活动即自觉活动所创造的,因此,社会规律即社会发展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是在人的参与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这是同自然规律不同的特点。
8、人与社会的关系:
⑴、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的:
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阐明,人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生产关系。社会不能简单地说成是个人构成,而是个人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总和。
⑵、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也是密切联系和不可分割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个人存在,每个人的生存、发展、荣辱、善恶等一切都同他人、群体相联系而存在,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生活。
9、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
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日益丰富的社会实践形式,并由此又形成社会生活的多种领域.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军事的等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各自的特殊性、独立性,但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构成社会的有机系统。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10、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向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社会经济结构的含义:是指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2、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属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13、生产关系的含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力构成包括两类:
⑴、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这类独立实体性要素,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水平的标志,劳动者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
⑵、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生产管理、智力资本等。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5、生产力的物质性即客观性:
生产力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物质的关系;对于新一代人来说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不能自由地加以选择;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16、生产力的社会性:
生产力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并随着人们社会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迄今为止,生产力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1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和时代特征,在1978年、1988年提出的论断。在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由: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⑴、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经验和理论概括,是人类智慧的积累和结晶。
⑵、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是源于生产实践又指导生产实践、是可能的潜在的又称为一般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一旦应用和渗透到生产实践中,就同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相结合,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和智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生产工具,采用新工艺,扩大好功对象,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它就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它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首要的强大动力,成为现代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⑷、当代科技革命必然会把生产的社会化推向更高水平.从而向私有制提出实现挑战,为将来的共产主义奠定雄厚物质基础。它必然推动杜会结构,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及观念形态的演变.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
坚持把科技工作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重视科技、发展科技,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坚持教育为本,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贯彻党中央、围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20、生产关系的构成:
⑴、从生产和再生产的运转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
⑵、从划分阶级的经济基础和客观标准看,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⑴、理论依据: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⑵、国际客观依据:国际上的阶级斗争、国际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也正在加快。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思想相互交错、相互激荡。这必然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长期以来,国际上一些敌对势力一直不遗余力地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各种攻势,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
⑶、国内客观依据: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正确与错误、先进和落后、正义与邪恶等的思想斗争将长期存在,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也有敌对性质的矛盾。有时会出现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国内和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呈现斗争的复杂性。
⑷、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宣传正确的先进的思想,反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科学地有效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城的斗争。
36、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
37、文化的(社会)功能:
⑴、信息功能;
⑵、教化、培育功能;
⑶、社会发展动力功能。
§6、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形式和发展;
⑵、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怎样理解“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⑴、一定要:不能长久的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⑵、生产力状况: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发展要求。
3、经济基础的含义:
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4、上层建筑的含义、构成、关系:
⑴、含义:社会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⑵、构成:分为两大部分,思想、观点体系或意识形态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称为政治上层建筑。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某些管理科学无阶级性,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⑶、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互为因果,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建立起来的,两者都根源于经济就是说,经济是政治上的现实基础,它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既定的现实力量,对经济生活起指导和限制作用,并影响人们的思想,两者都是经济的反映,政治是经济的最直接的集中反映,思想、观点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并反作用于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⑴、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其次是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当它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由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些内容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砒状况的规律。
⑵、意义:能够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依据。
6、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8、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状况和特点:
⑴、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文化还不发达.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制度尚不成熟和完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还存在着旧社会的影响。
⑵、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和不断解决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
⑶、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第一,从性质上看,它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相一致情况下的矛盾。第二,从状况上看,我国社会的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生产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上层建筑同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又存在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因素、问题和弊端。第三,从解决方式上看,这些问题和弊端可以通过社会丰义制度本身的不断调整、改革和自我完善来解决。
9、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原理的重要意义:
⑴、坚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⑵、坚持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⑶、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10、阶级斗争的含义:
阶级斗争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三种形式,阶级斗争根源于经济关系的冲突,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11、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仅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的量变过程,而且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
12、社会革命的含义:
是促进社会形态根本转变的社会活动,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13、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历史上每一次的社会革命都促进了生产的大发展(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使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
14、改革的含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改革是指维护和坚持现有社会基本制度下,由统治阶级组织的变革.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和巩固现存制度,改革是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中的质变,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15、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因:
这是因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6、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⑴、理由: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⑵、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
17、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⑴、科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科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科学最初的含义是自然科学,这是狭义的科学。现在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科学是知识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关于事物规律的知识。科学的社会功能是解决世界“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目的是认识世界。科学的重要成果是“发现”。
⑵、技术的本质与社会功能。技术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造自然的方法与手段。广义的技术是人们能够达到目的手段,即一切有效的行为与方法。技术既包括知识及能力形态的技术知识、构思、技能、方法,又包括物质形态的手段、工具、机器等。技术的社会功能是解决人们在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目的是改造世界。技术的重要成果是“发明”。
18、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⑴、科学与技术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从古至今经历了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里现出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趋势。科学和技术的根本变革即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相互彤响,水乳交融,汇成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一方面,现代的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现代技术完全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的发现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
⑵、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表现。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足“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从总体上看,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19、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深刻的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
20、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哲学意义: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被此制约的过程,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因此,人类推动社会发展满足自身需要,要坚持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结合,坚持人类的内在尺度(价值)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规律)的统一。
21、社会发展是人的活动的总和:
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22、人的自觉活动的含义:
人的自觉活动是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或活动。
23、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和表现的;
⑵、社会规律是客观的;
⑶、社会规律是可以认识、发现、反映的;
⑷、社会规律是可以利用、驾驭的。
24、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⑴、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历史创造作用遵循社会规律;
⑵、探索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心,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⑶、反对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2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指:
⑴、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所遇到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26、党的群众观点:
⑴、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⑶、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
⑷、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7、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8、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⑴、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上超过显著作用的个人,包括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⑵、杰出人物是在社会的某一领域有着突出贡献,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促进影响的人。杰出人物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是时势造英雄,是人民群众造就了英雄。
⑶、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历史进程的影响者,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加速或延续历史的发展,但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作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⑷、要承认杰出人物和权威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
29、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的原则
⑴、历史主义原则要求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将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评价其功
过是非。正如列宁所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⑵、阶级分析的原则要求将历史人物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看其所属的阶级在当时所处的社会地位,其活动代表所属阶级的何种倾向。
§7、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社会形态的含义
社会形态是指同一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即经济制度)、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2、社会形态理论的内容:
⑴、它揭示了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是有机的统一体,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因为它说明构成社会形态的两个要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生产力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量的积累引起质变,出现社会形态的更替,以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取代低一级的社会形态。
⑵、它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一自然历史过程,可以从纷繁的社会现象中发现规律.使我们能用科学的眼光研究人类社会。
⑶、它揭示社会形态更替既有多样性又有统——性。统一性是指处于统一社会形态上的各国家、各民族历史所具有的共同性(包括历史的演变过程的共同性),多样性是指各民族演变的道路各不相同,同一形态也有各自特点。
3、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⑴、它要求分析社会时,从具体的具有特殊本质的社会出发,而不是从“一般社会”或“社会一般”出发;
⑵、考察社会形态,既要把握其中普通性,又要看到特殊性。
⑶、在研究同类社会形态时,既要看到其相同本质,又要把握其具体特点。这样,才能运用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区分不同质的社会,把握其质的发展规律。
4、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定义:
是指历史运动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
5、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
历史主体选择性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
⑴、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主体选择的特征。在一个具体民族现实生活中,在可能性空间的自觉选择。它是历史主体创造活动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通过不同的道路向较高级的社会形态迈进。
⑵、主体选择又是在历史活动规律性、必然性制约下的选择。
⒈这种选择的前提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即选择的可能性空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决定的。
⒉通过选择而实现对某种社会形态的超越是有限度的,因为它无法超越在这种社会形态形成的生产力。
6、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这一历史辩证法的通俗表达。
7、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⑴、统一性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规律.发展的共同性和一般趋势。
⑵、多样性是指发展中的差异性、特殊性、丰富多样性。
8、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⑴、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在生物学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包括生理结构、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等。这是人的生理基础。人的自然属性最基本表现足以人的生理结构为物质前提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等三种基本机能。人的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
⑵、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的关系属性。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
⒈人类共生关系的依存性;
⒉人际关系中物质、精神方面的社会交往;
⒊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性;
⒋生产活动中的合作性。
⑶、人的精神属性:人的精神生活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社会交往中产生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⑷、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三者的辨证统一,形成了不同于动物的人性。
9、人的本质是指人性即人的根本属性:
⑴、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开来的属性是社会性;
⑵、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
⑶、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
⑷、在阶级社会中,人和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10、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满足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属性,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
个人的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
11、人的自由:
是指人的解放。
1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
⑴、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才能、潜力、活动方式、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思想活动。
⑵、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即指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进步,也指同一社会形态内物质、精神、制度的进步。
⑶、社会发展(进步)与人的发展关系:
⒈社会进步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的发展只有在社会不断进步中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必然是实现共产主义,此时人类才能达到全面进步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才能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
⒉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标志。
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一致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自由王国,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条件。
13、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共产主义社会是否合理、最高级的社会形态,它的特征是人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身的主人;人类的劳动成为自觉的、自由的劳动。成为自主的活动,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人们过着高尚、丰富的精神生活,人们的才能、个性、活动方式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达到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4、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⑴、共产主义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状态,是历史的必然,当然也是社会进步的理想目标。所以.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⑵、共产主义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社会主义社会是迈向共产主义的必然阶段,从历史的眼光看,社会主义建设每一成就的取得,都是对共产主义的贡献。所以,我们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为自由王国的实现在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