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小结(5篇材料)

时间:2020-11-16 20:4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小结》。

第一篇: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小结

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有很多的,所以理科生是非常的想知道高三物理有哪些必考的知识点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小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1

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

{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2)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

(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11.伏安法测电阻

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示数:i=ir+iv

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测量值=u/i=ur/(ir+iv)=rvrx/(rv+r)

选用电路条件rx>>ra [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

1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限流接法与分压接法

限流接法

电压调节范围小,电路简单,功耗小 电压调节范围大,电路复杂,功耗较大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rx 便于调节电压的选择条件rp

注1)单位换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2r);

(6)其它相关内容: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27〕。

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2

磁场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

;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

?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注:(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

(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

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3

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 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

(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

(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日光灯。

第二篇: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小结

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小结

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二、参照物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三、质点

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四、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六、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S/t,单位:m/ s,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公式V=(V0+Vt)/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如果细细分析,可以发现速度不是一个简单概念,它是一个“大家族”,里面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这些成员,还有“速率”这个“近亲”。其中瞬时速度是难点,又是重点。有时往往把瞬时速度简称为速度,这一点同学们须特别注意。

a.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定义是“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即vx。速度是矢量。t

b.上面式子所给出的其实是“平均速度”。对于运动快慢一直在变化的“非匀速运动”(又叫变速运动),如果要精确描述物体每时每刻运动的快慢程度,就必须引入“瞬时速度”这个概念。当Δt非常小(用数学术语来说,Δt→0)时的x就可以认为是瞬时速度。也就t

是说,要真正理解瞬时速度概念,需要数学里“极限”的知识,希望同学们结合数学相关内容进行学习。

c.速度是矢量,与“速度”对应的还有一个“速率”的概念。按书上的说法,速率(瞬时速率)就是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它是一个标量,没有方向。不过,日常生活中人们说

4.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加速度是图线的斜率。速度图线越陡,加速度越大;速度图线为水平线,加速度为0的速度其实往往就是速率(日常语言词汇中几乎没有速率这个词)。

*其实速率的原始定义是“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而不是“位移与所用时间之比”,在物体作曲线运动时,“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通常并不相等(因为在作曲线运动时,路程是曲线轨迹的长度,比位移直线长,“平均速率”总是比“平均速度的大小”要大些)。

但是,在发生一段极小的位移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所以瞬时速度的大小就等于瞬时速率。因此书上的说法只能理解成“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七、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0,v=恒量.

3.位移公式:S=vt.

八、加速度

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a = vv2v1=。tt

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并不一定相同。

2.加速度与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所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等关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没有必然相同的关系,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的关系:

①方向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在直线运动中,若a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同,质点做加速运动;若a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反,质点做减速运动。

②大小关系:V、△V、a无必然的大小决定关系。

3.还有一个量也要注意与速度和加速度加以区分,那就是“速度变化量”Δv,Δv = v2 — v1。Δv越大,加速度并不一定越大,还要看所用的时间的多少。

九、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a=恒量.

3.公式:(1)vt=v0十at(2)s=v0t +at2(3)vt2-v02=2as(4)s=1

2v0vtt. 2

说明:(1)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即由任意两式可推出另外两式.四个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而两个独立方程只能解出两个未知量,所以解题时需要三个已知条件,才能有解.

(3)式中v0、vt、a、s均为矢量,方程式为矢量方程,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负值;所求矢量为正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同,为负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反.通常将v0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以v0的位置做初始位置.

(4)以上各式给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规律.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异就在于

它们各自的v0、a不完全相同,例如a=0时,匀速直线运动;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a>0时,匀加速直线运动;a<0时,匀减速直线运动;a=g、v0=0时,自由落体应动;a=g、v0≠0时,竖直抛体运动.(5)对匀减速直线运动,有最长的运动时间t= v0/a,对应有最大位移s= v02/2a,若t>v0/a,一般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位移。

4、推论:

(l)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ΔS= S

2Ⅱ- SⅠ=aT=恒量.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t=V=

2v0vt.以上两推论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等学生实验中经2

常用到,要熟练掌握.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移处的瞬时速度为vs

22v0vt2 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 I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l∶V2∶V3„„∶Vn=1∶2∶3∶„„∶n; ② 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Sl∶S2∶S3∶„„Sn=12∶22∶32∶„„∶n2; ③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SI∶SⅡ∶SⅢ∶„„∶SN=l∶3∶

5∶„„∶(2n-1);

④ 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t1∶t2∶t3∶„„tn=

1:21:2::nn1

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对于运动图象要从以下几点来认识它的物理意义:

a.从图象识别物体运动的性质。

b.能认识图像的截距的意义。

c.能认识图像的斜率的意义。

d.能认识图线覆盖面积的意义。

e.能说出图线上一点的状况。

2.利用v一t图象,不仅可极为方便地证明和记住运动学中的一系列基本规律和公式,还可以极为简捷地分析和解答各种问题。

1)s——t图象和v——t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单向或双向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而不能直接用来描述方向变化的曲线运动。

2)当为曲线运动时,应先将其分解为直线运动,然后才能用S—t或v一t图象进行描述。a、位移时间图象

位移时间图象反映了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匀速运动的S—t图象是直线,直线的斜率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变速运动的S-t图象是曲线,图线切线方向的斜率表示该点速度的大小.

b、速度时间图象

(1)它反映了运动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2)匀速运动的V一t图线平行于时间轴.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是倾斜的直线,其斜率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4)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一t图线是曲线,每点的切线方向的斜率表示该点的加速度大

小.

十一、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所做的初速度为零的运动.

特点:(l)只受重力;(2)初速度为零.

v1规律:(1)vt=gt;(2)s=gt2;(3)vt2=2gs;(4)s=tt;(5)221vgt; 2

十二、竖直上抛运动

1、将物体沿竖直方向抛出,物体的运动为竖直上抛运动.抛出后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其规律为:(1)vt=v0-gt,(2)s=v0t -gt2(3)vt-v0=-2gh2

21几个特征量:最大高度h= v02/2g,运动时间t=2v0/g.

2.两种处理办法:

(1)分段法:上升阶段看做末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

(2)整体法:从整体看来,运动的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恒定且方向与初速度v0方向始终相反,因此可以把竖直上抛运动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减速直线运动。这时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v0方向为正方向,则a=一g。

3.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的特点

(l)物体从某点出发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与从最高点回落到出发点的时们相等。即t上=v0/g=t下所以,从某点抛出后又回到同一点所用的时间为t=2v0/g

(2)上把时的初速度v0与落回出发点的速度V等值反向,大小均为

gH2gH;即V=V0=

注意:①以上特点适用于竖直上抛物体的运动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点所时应的上升下降两阶段,因为从任意一点向上看,物体的运动都是竖直上抛运动,且下降阶段为上升阶段的逆过程.

②以上特点,对于一般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都能适用。若能灵活掌握以上特点,可使解题过程大为简化.尤其要注意竖直上抛物体运动的时称性和速度、位移的正负。

十三、运动学解题的基本方法、步骤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和基本规律是我们解题的依据,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题途径的武器。只有深刻理解概念、规律才能灵活地求解各种问题,但解题又是深刻理解概念、规律的必需环节。

根据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可知求解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步骤为

(1)审题。弄清题意,画草图,明确已知量,未知量,待求量。

(2)明确研究对象。选择参考系、坐标系。

(3)分析有关的时间、位移、初末速度,加速度等。

(4)应用运动规律、几何关系等建立解题方程。

(5)解方程。

第三篇:高三物理备课组小结_5

厦门一中 方加新

高三物理备课组小结

一、物理复习指导思想

1、全面复习,打好基础,降低难度,以不变应万变。高三复习要设法落实每一知识点,强化学科基础,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能力,谈得上多元目标。由于时间紧,带领学生复习应重在概念、理论的剖析上,侧重在核心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2、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提高能力。学生应自觉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到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理综物理考试虽然考查得比较基础,但题目比较新,基本上是没有做过的原题,故学生应该掌握总结、检索、迁移、演绎、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创新、质疑,强调联系实际,强化实验。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要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同时要求在实验复习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控制变量)、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并会根据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习,设计新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

4、严格规范,认真审题,减少失分。例如计量单位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学科用语规范和解题格式规范。

二、组织教师学习大纲

学期一开始,就高考日程和省单科质检、市质、省检时间段,初步拟定物理教学进度。教学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大纲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因此,教学大纲的涵盖比考试大纲更广一些。教材把教学大纲中一些抽象的规定加以具体化,学生学习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依托。所以,作为备考来说,也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大纲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不过要注意,高考的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也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从教材的内容引申开去,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所以只有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才能领会高考精神,把握高考方向,才能在复习迎考中占得先机。

认真分析和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尤其是上海的考题,也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只有我们这样才能把握和洞悉高考方向和规律,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许大家都已发现全国乃至各省市高考命题的思路都有向上海试题靠拢的趋势,上海试题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三、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在教学计划和教研专题确定以后,备课组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开展教研专题活动,及配套的习题编写工作。除每周一次备课会外,还进行数次碰头会。就教材分析、考点研究以及学生在这方面主要出现思维障碍和“过程分析”所出现的失误,进行深入的研讨。每次研讨,除了中心发言人发言外,都能就事论是,交流看法,取得共识。

2.加强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基本上能做到每周每人相互听课一次,并就教学环节处理、学法指导、物理思想的培养等进行探讨。

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3.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按学校要求定期召开教研组会和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做到定人、定计划、定主题。同一备课组做到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等。但在教法上提倡百花齐放,鼓励教师大胆创新。高中物理实施一天一张(包括知识要点、例题、练习题、分层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提高教学质量,并能积累经验,有效控制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减轻数学教师过重负担。教研组做好督促和指导工作,根据学校要求定期检查本组教师的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检查情况表明本组教师各项指标均获得较好以上的等次。

4.注重集体备课能充分利用和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对于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每位老师都能毫无保留的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常在一起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精心挑选例题、习题和考题,认真审核,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认真做好教后反思、考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

量。强化兄弟学校的联系,才能做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合作共赢。而加强信息收集和整理,更是赢得高考的重要因素。

在备课中,能严格按照教研室的要求,做到清晰、规范,备过程、备方法、备教材、备学生,做到“心中有本”、“心中有生”。上课中,尽量组织好教学,课后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得失,以利于以后的教学。

5.在每周的集体备课中,我们一同研究,得出本单元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再次备课。这样,备出来的一节课,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中,碰到的教学困难和问题,老师们都利用下课时间在年段办公室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每天尽量做到有位老师先上课,其他老师观摩并课后进行讨论学习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为其他老师提供了非常好的备课素材。不足之处也在大家的讨论中得到有效地补充。

四、精心组织讲练材料,上好每一节课

1.关注主干知识,强化学科内综合,同时兼顾非主干知识中的重要知识受题量、时间的限制,理科综合中的物理在适当照顾知识覆盖面的前提下,突出考查物理学的主干知识,其中包括运动规律、牛顿定律、机械能、动量守恒、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定律等。主干知识是物理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点,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还要加深理解、熟练运用,力争做到游刃有余。

由于物理试题的题量较少,因此,单纯考查物理概念的题目越来越减少,突出学科内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计算题都涉及到学科内的综合,其中,频率较高的综合点往往表现为:⑴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综合。⑵动量守恒和能量转化的综合。⑶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⑷从运动、力、能量观点分析解决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⑸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

非主干知识中的重要知识相对容易,在试题中比例不小。其中,振动与波、热学、交变电流、电磁波、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原子物理等章节内容都是相对容易拿分的,复习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要切实加强实验综合能力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理科综合考试中物理实验题,既要考查独立完成实验能力,还要考查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要适当做一些实验题,其中包括设计性的实验题,想一想怎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出所要求的简单实验。从提高能力的角度出发,实验试题将从过去依据课本的应答型试题向设计性的试题转变,进而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一转变将使得那些平时仅从应试的角度来学习物理实验的同学极不适应,加之今后实验试题与论述、计算题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使得实验试题的难度相对增大,从而使得许多学生认为实验是物理高考中的一大障碍,不过,高考中的实验试题所依据的原理、方法是不会脱离中学所学的内容的,所使用的器材也不会超出我们所熟悉的器材,复习中尤其要注意能处理实验中的非预期现象,努力提高自己分析综合能力,是能够突破实验试题中的障碍的。一旦我们完成了这一突破,实验试题的解答就会成为我们高考中的亮点。

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应用,拓展学生视野,设计、挑选、搜集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增加学生对这类习题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生产实际中涉及到物理知识的素材,多收集、整理.培养学生能正确地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3. 讲练结合中倡导独立思考和规范性解题,提高表达能力

少讲、精讲、多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多讲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高考真题,讲、练、考相结合,注重效益。用基础题来训练学生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正确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好针对性的练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具体数字运算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加强解题规范性指导和训练,力争书写清洁工整,语言表述简练,符号运用合理,所列方程准确规范,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理综考试逐步减少题量,在试题没有了大题量、高难度的背景下,试题同时出现了高分值的特点,从而使得解题的规范性与过去相比,显得更加突出,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大量的失分。特别是在目前比较看重的论述题和计算题中,要求学生能非常清晰地理解物理概念并准确地加以描述,解答过程中的叙述应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条理性,而且要特别注意公式的符号同题设有关符号一一对应,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6.加强开放性、叙述性和讨论性练习的作答训练,特别强化图象、图表类习题的训练近年高考图象、图表类问题明显增加,要求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考察不断加强;从近年高考形势看,考察叙述性和讨论性的问题的可能也在增大,应引起注意并加以训练。

7.关注陈题中传统的典型模型和课本中的典型模型,强调回归教材

近几年的理科综合试卷中,出现过不少曾经考过的,或者是常见的优秀模型,只是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或是稍作改编,或是拼凑而成的新题。要注重传统的典型模型的教学与训练,在强化这些模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同时,一定要深入研究它们的变形和扩展,努力做到一“型”多问、一“型”多变,以培养学生的模型转换能力和迁移能力。出自课本的或由课本变形而来的模型也不少,我们在组织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要重视课本中的模型,发挥课本上这些模型的典型作用,将它们与常见的问题联系起来,挖掘这些模型的发展功能和应用功能,借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基础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精讲精练。

8、应该加强与当前课改相关问题的研究,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应变能力和应试技巧的培养,重视非智力因素

培养,使学生在高考中有积极的心态,信心百倍地迎接高考。

第四篇:2020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

我们要如何度过高三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呢?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1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2)速率:

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5.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

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2)速度图像(v-t图像):

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2

一、功的定义

是力沿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功是与每一个力相对应的,每一个施加于物体上的力都有对物体做功的可能,功代表一种力的作用效果,最终物体所承受的功应是各力做功的和。由于功等于力和位移两个矢量相乘,根据向量四则运算规则,功是标量,各力所做的功实际上都排在与位移的平行线上,有正有负,按数轴叠加得出总功,即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二、功的单向性。

不同于力的成对出现,功是不对称的。

三、力与位移的夹角

物体实际受力方向经常与位移方向构成一个夹角θ,无论是力线向位移线转还是位移线向力线转都是旋转θ角,之间的关系都是cosθ,当θ=0,cosθ=+1,力对物体做正功。当θ=π,cosθ=-1,力对物体做负功。当θ=π/2时,cosθ=0,力对物体不做功。但合外力必然与位移方向相同。

四、两种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它们的概念

五、能量研究的体系的概念。

能量是在体系内进行研究的,只有在一个特定完整的体系中才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理,既然是体系,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物体。

六、能量研究的适用范围

优势是可以解决一些变力情况,缺点是不能解决有关加速度的研究。

七、搞清功和能的关系。确定什么时候用机械能守恒,什么时候用动能定理。

1功和能的关系

能量的转换通过做功来实现,换句话说,做功产生能量(做正功),或做功损失能量(做负功),功有三种含义:一是等于物体单一能量的改变,如动能增加或减少。二是可以看作不同能量转换的传递中介物,如增加或减少的动能通过做功可以转化为势能,从而实现机械能守恒。三是可以表示出机械能以外的能量,从而可以传递给电能、热能、光能等。

2动能定理

应该这样描述: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该物体动能的变化。这里有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A必须是合外力做功,即所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总和,也只有用合外力,动能定理才能成立。单个力可以对物体做功,但无法计算其贡献的动能。由于合外力与位移方向永远相同,所以没有cosθ。

B因为功是以研究对象为范围,与前面相同,即只针对一个物体,当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物体叠加时,需要像前面一样根据需要进行整体和隔离,必须分开讨论。

3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应该这样描述,体系内各物体运动前总机械能等于运动后总机械能。机械能等于动能加势能。这里同样有两个关键问题,A能量的研究范围是体系,既然称为体系,应包括所有参与的物体(包括地球),以及整个的变化过程。既然所有物体都参与研究,因为能量是标量,多个物体的能量就可以进行累加,形成系统内总动能和总势能,进而形成总机械能。

B这里不采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公式描述是因为它只适用于一个物体,没有充分发挥体系的优势,由于动能定理解决多个物体问题比较复杂,因此这个问题显得比较重要。

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3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静摩擦力,即0≤f≤fm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4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模型:主要有两种模型,固体与液体分子通常用球体模型,气体分子通常用立方体模型.(2)分子的大小

①分子直径:数量级是10-10m;

②分子质量:数量级是10-26kg;

③测量方法:油膜法.(3)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NA=6.02×1023mol-1

2.分子热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1)扩散现象

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2)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3.分子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二、内能

1.分子平均动能

(1)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2.分子势能

由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在宏观上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有关,在微观上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3.物体的内能

(1)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2)决定因素: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三、温度

1.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标志物体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2.两种温标

(1)摄氏温标t:单位℃,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作为0℃,沸点作为100℃,在0℃~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表示1℃.(2)热力学温标T:单位K,把-273.15℃作为0K.(3)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来说,两种温度是相同的,即ΔT=Δt.只是零值的起点不同,所以二者关系式为T=t+273.15.(4)绝对零度(0K),是低温极限,只能接近不能达到,所以热力学温度无负值.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5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温度计: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的专用测量工具。

4、温标:要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

(1)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中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a)如摄氏温度用t表示:t=25℃

(b)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c)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热力学温标(又称开氏温标)。单位:开尔文,符号:K。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t+273)K。0K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只能无限接近永远达不到。

(3)华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F=5t+325、温度计

(1)常用温度计:构造: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外壳、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几部分组成。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6、正确使用温度计

(1)先观察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零刻度的位置。实验温度计的范围为-20℃-110℃,最小刻度为1℃。体温温度计的范围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2)估计待测物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3)温度及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容器底与容器侧面)。

(4)待液面稳定后,才能读数。(读数时温度及不能离开待测物)。

2020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大全

第五篇:2019年高考物理思维导图必考知识点

2019年高考物理思维导图必考知识点大全

前 言

高中物理三年最全、最新、最清晰的思维导图,涵盖高中物理三年所有知识要点。看导图学物理,轻松记忆拿高分!高中三年各类考前复习必看~

下载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小结(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物理必考知识点小结(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必考知识点

    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当年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重点,考德上根据历年考试情况对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题概率最大的知识点进行了汇总整理,特别是可能会考察到的申论出题点进行了......

    中学语文古诗词必考知识点

    中学语文古诗词必考知识点一、树木类 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

    PPT必考知识点总结

    PPT必考知识点总结 1、 2、 3、 4、 5、 6、 7、 8、 9、新建演示文稿 插入新幻灯片 设置幻灯片的版式 设置幻灯片的字体、段落格式,格式—字体(行距)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全)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方法: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所谓新物质:通过将变化前后物质种类主要是化学式进行比较,两者不一致,其中不一致者即为......

    高三物理知识点小归纳5篇范文

    物理可以说是高中所有学科中最难的一科,因为高中物理不仅知识点多,需要理解的知识也很多,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物理知识点小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物理知识点11.......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归纳5篇范文

    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楚了?这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三物理必备......

    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归纳[精选合集]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

    高三物理备课组小结(2010、2)

    高三物理备课组小结(2010、2) 一、物理复习指导思想 1、全面复习,打好基础。高三复习要设法落实每一知识点,强化学科基础,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能力,谈得上多元目标。由于时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