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0年省文明单位工作总结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0年省文明单位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局牢固树立抓服务就是抓文明,抓文明必须抓服务的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示范作用,结合实际做好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一、紧贴实际,落实各项创文工作
一是加强机关内外部的环境整治。为把服务中心在文明建设中的整体成效体现出来,局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和各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切实做到文明办公、文明服务,确保办公场所和服务大厅窗明几净。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等保洁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卫生情况。各保洁人员在班前班后,搞好环境卫生,消灭卫生死角,致力营造卫生整洁、感觉舒适的政务服务环境。二是加强服务大厅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大厅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设置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改善服务环境。在1-3楼服务大厅显示屏公布投诉流程图和投诉电话,及时更新投诉意见箱,方便群众投诉反映问题;
张贴禁止吸烟标识,各楼层洗手间张贴节约用电用水标识。在1-5楼层设置分类垃圾桶和投放指引。三是加强宣传报道。及时将创建工作特色和亮点通过新闻媒体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在服务大厅显示屏和显要位置宣传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便民、高效、阳光、温馨”8字服务宗旨,电子大屏滚动刊播文明风尚公益广告和“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等内容,着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四是畅通群众投诉渠道。2018年5月份下旬,市创文办“文明热线”并入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由热线平台统一受理市民有关创文的举报、投诉和建议意见。截至7月31日,热线平台共受理创文类业务37322件,形成电子业务单转派承办单位办理共17635件,主要涉及环境污染和各类噪音,办结16369件,办结率92.82%;
超期未办结业务624件,占3.54%。五是积极开展扶贫攻坚工作。选准配强驻村干部对口挂钩帮扶产业园桂岭镇健豪村分散贫困户,积极开展“6.30”扶贫济困日、元旦春节、疫情防控等各类扶贫慰问活动。
二、采取措施,做好抗疫期间创文工作
一是制定有关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印发了《揭阳市政务服务中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方案》《揭阳市政务服务中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优化办事流程工作方案》和《揭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为市政务服务中心各进驻单位、各分中心,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科学、规范、有序开展防疫工作提供有力指导。二是成立抗疫志愿服务队。抗疫期间,我局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带头的健康检查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志愿服务队对进入服务中心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并在一楼大门外设置缓冲区,引导体温异常的人员至缓冲区进行进一步检测和问询。三是建立疫情防控监测台账,开展新冠肺炎病例的监测、发现和报告工作。每天安排人员对办事大厅每个窗口的办事量进行统计,掌握每日的办事情况。四是抗疫期间充分发挥市政务热线第一阵地作用。市政务热线开通夜间人工接听服务,建立7×24小时全天候机制,受理群众、企业反映的各类疫情及相关诉求,确保市民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响应、及时办理。截止7月31日,热线平台共受理疫情防控类业务共5491件,形成电子业务单转派承办单位办理共2098件,办结2001件,办结率为95.38%。
三、狠抓落实,积极参与“文明单位暖心行动”
一是制定了《揭阳市政务服务中心“2020创文暖心行动”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和各窗口单位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开展暖心行动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保证暖心行动落实到工作中,真正树立起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良好形象。二是制作了《政务中心展示,青春风貌》微视频,开展文明服务暖心行动,打造“便民、高效、阳光、温馨”的政务服务品牌。
第二篇: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呈贡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管理局现有管理人员10人,设有政务服务中心1个,政务服务分中心4个(国税、地税、运政、交警大队车管所),街道为民服务中心6个(龙城、斗南、乌龙、洛龙、雨花、吴家营街道),社区为民服务站29个。政务服务中心设有审批服务窗口24个,窗口工作人员约60人,行政审批事项60项,服务事项124项。呈贡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管理局设有党支部一个,党员16名,基层工会1个,妇委会一个。
中心建有行政审批服务网站平台1个、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1个、三级联动专线网站平台1个、银行系统1个。
目前,中心行政审批全程接受XX市和呈贡区电子监察系统动态监督。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行政服务中心体制完善
(一)着力规范政务服务中心运行,做好推动全区范围内并联审批制度的调研摸底工作和试运行工作
20**年,我局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今年我局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推进政务服务均等化、规范化、高效化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奋进,我们着力规范政务服务中心运行,做好推动全区范围内并联审批制度的调研摸底工作。一是进一步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健全服务平台。我们在2012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强4个政务分中心(国税、地税、运政、交警大队车管所)、6个街道为民服务中心、29个社区基层为民服务站的政务体系业务指导工作,强化区、街道、基层为民服务站的三级联动体系建设。2013年全面完成了立足基层、面向群众、覆盖城乡的为民服务体系。今年上半年,我局组织人手对辖区六个街道的为民服务中心工作情况进行了2次业务指导、培训工作,重点放在指导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三级联动网络的正常使用方面进行调试与业务指导。经过培训与调试,6个为民服务中心三级联动网络总体工作情况正常,其他业务工作与正常展开。
二是积极主动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区监察局、区法制办对接工作,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和四进中心”工作,严格落实“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一条鞭管理”的运行模式。4月份梳理了进入呈贡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项目,情况如下:区级(含直管部门)行政许可项目46项,进入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有23项,进驻率50%;非行政许可项目14项,进驻中心11项,进驻率79%;管理服务类事项117项,进驻中心57项,进驻率49%。
2013年7月,区政务局重新与各窗口单位签订《授权决定书》,要求各窗口单位项目应进必进,窗口单位按各自的《授权决定书》,授权窗口工作人员服务事项。
三是做好并联审批制工作的前期大量准备调研工作。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加强投资项目集中审批机制建立的要求,我局积极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审批协调处对接工作,并派出工作人员到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专题学习云南省投资审批系统的操作使用。5月15日又组织我单位相应科室工作人员、窗口负责人共计8人,参加了XX市投资项目审批工作专题培训。会后组织人员录入呈贡区政务服务中心所在审批项目事项,按时按质完成了在云南省投资项目审批系统中呈贡审批服务项目的初始化录入工作。我单位在做好前期的项目调研的基础上草拟《呈贡区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实施方案》,交区政府研究实施。
三、全力推进阳光政务,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一)开展政务服务中心2013年“服务改进年”活动,搭建各种资源平台,提高政务公开水平
按照《呈贡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关于开展服务改进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我局今年5月开始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服务改进年”活动。一是大力继续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四进中心”工作,启动重大事项审批项目“快速通道”。二是我局在加强开展审批事项进窗口工作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实行窗口挂牌上岗,设置服务监督,继续推行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现场评价制度,利用大厅安装的服务质量现场评价箱,投诉电话、网上投诉等方式进行服务管理、服务质量监督。三是改造现有不合理的网络线路,确保区政务服务中心的3条业务网(行政审批网、行政审批监察网、三级联动网)的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又安装了67个现场评价电子按键器,其中电子评价系统终端显示1个。电子评价系统的建立,让服务对象当场监督服务窗口的服务过程,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为方便群众办事,我局还印制了呈贡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便民联系卡5000余张,用于发放来办事的群众和企业。
(二)搭建各种资源平台,提高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公开水平,推进阳光政府工作。为方便群众办事,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在呈贡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中国呈贡网上公布了所有窗口审批服务事项的办事流程,所需材料,并及时更新各项工作动态,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制度、中心投诉电话和邮箱等内容,1-10月份,共在呈贡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上更新信息200条,在中国呈贡网上更新信息20条。
(三)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业务、纪律督查机制,确保大厅秩序的正常
我局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要求窗口单位各分管领导每周到政务服务中心检查窗口工作1次,每月到政务服务中心带班1天。窗口管理坚持值班长制度,每日由政务局管理人员进行窗口巡查,发现问题,当场解决,确保大厅日常秩序的稳定。
经过以上几项措施,整个政务服务中心今年工作人员出勤率达到98%以上。整个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着装统一整洁,仪表端庄,佩证上岗,服务规范。
20**年1—10月政务服务中心接办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75260件。其中,即办件108242件,承诺件60716件,退回件2件,补办件0件,联办件0件,咨询人数19261人次,办结率99.99%。结算中心共受理人民币结算业务518万余元。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20**年10月,对2012年全区政务服务及为民服务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12取得突出成绩的XX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呈贡分局运管分中心等9个先进集体和张雄等19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借此激励全区政务服务及为民服务工作人员的斗志,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为加快新区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成绩。
第三篇:市公路管理局创建省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与文明同行——**市公路管理局创建江西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近年来,萍乡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光给老百姓带来了交通的便利,更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搭起了一个大平台......”这是江西卫视新闻记者在报道“萍乡市构建公路网铺就致富路”专题新闻时的开场白;
“第一次走进**市公路管理局,位于萍水河中央小岛上的特殊位置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远离’城市的喧闹,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这是一位资深记者、诗人首次走进“鳌洲书院”发出的赞叹。
“书院”是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萍乡文明发源地之一的“鳌洲书院”易址后,**市公路管理局占据此宝地,自然与文明有着深厚的渊源。正是这种渊源,萍乡市公路管理局在创建文明单位中创出了自己的特色。
2004年、2005年分别被省政府授予“十五”公路国省道路网建设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被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被省公路局授予公路建设先进单位,被萍乡市人民政府评为“十五”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等;
下属**分局被授予全国文明行业示范窗口,并与芦溪分局、上栗分局同时被省政府评为2004-2005文明单位,其余局属各单位均为市(县)级文明单位。
一、主要举措:
(一)、完善创建机制。在创建文明单位工作中,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了创建机制。
1、建立了创建文明单位组织领导体系。我局成立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并设有由专人负责的办公室,具体牵头组织实施创建工作。下设基层单位,相应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小组,较好地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政工职能部门具体落实、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2005年初,在萍乡市安源区八一街召开的精神文明建设表彰会上,局长曾念辉因重视创建工作且成绩突出,荣获“领导重视奖”。
2、建立了工作保证体系。为了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实际,制定了文明创建工作“十五”规划和考核实施办法,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了责任目标;为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教育培训中心作为创建文明行业的活动阵地,拨出专门经费用于创建文明单位教育和培训。
3、建立了广泛的社会监督体系。普遍实行了政务公开,在萍乡公路信息网站上开辟了专栏,在机关门口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将审批事项、审批依据、审批程序、审批时限、监督电话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尤其是今年,被萍乡市定为政风行风评议单位,在主动接受各方评议员监督评议的同时,局领导还作客市政风行风热线,现场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解答群众疑惑。
(二)、抓好载体建设。在创建文明单位工作中,局领导班子要求抓好载体建设,将创建工作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
1、硬件设施更新完善上档次。按照逐步逐项更新完善硬件设施的指导思想,近年来,积极争取资金,逐步对下属单位办公楼进行改造和新建,目前已有90%的办公楼被改造或新建,并已投入使用;局机关办公楼被装修一新,并被花木妆点得充满生机;有60%以上的道班房完成了配套和改造,其中40%的被改造成了庭院式大道班;局机关办公电脑更新、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篮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室的“新鲜出炉”,为干部职工开展体育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思想道德教育暖人心。积极开展了思想调研,并撰写了如《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公路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等调研报告,从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入手,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兼顾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活动,全面加强道德建设。在道德教育中坚持把说服和示范结合起来,让干部职工在参与中受到教育,自觉地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正气。进一步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了领导干部“收入申报”、“重大事项报告”、“礼品登记”及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制度,出台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细则》等,加大了对工程项目招投标、施工管理、工程结算、大宗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开展了路政执法检查和清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以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活动,较好地弘扬了清正廉洁之风。
4、创建活动形式多样。按照文明创建工作规划,积极开展了创建活动,路政队伍开展了“有困难,找路政”便民服务活动,工程施工现场积极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收费员“微笑之星”评比活动,全局开展首届职工运动会等等,创建活动形式多样,创建氛围浓郁。
5、注重单位文化建设。为了培养公路团队意识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积极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面开展了单位文化
挖掘工作,配合省路局开展公路文化征文活动,重视在公路文化方面的提炼,倡导用优秀的单位文化凝聚人心、鼓足干劲,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氛围。
(三)、树立文明形象。在创建文明单位工作中,局领导班子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首先必须树立一种良好的品牌形象。
1、班子模范带头做表率。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是我局事业保持稳
步发展的“主心骨”。高学历、高职称的局领导班子成员一向注重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涵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较好地发挥四大作用,即:政治过硬,模范作用;学习刻苦,带头作用;敬业务实,表率作用;工作求精,影响作用。
2、队伍积极上进干劲足。良好的环境是干部职工队伍积极上进的巨大动力,我局着力营造和谐创业环境,出台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干部职工学历教育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学专业、精业务;积极创造安全稳定的综治环境,为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综治环境;积极创造团结互助的人际环境,使广大干部职工将精力心思花在创事业上,将聪明才智花在钻研技术上;同时,以指路子、压担子、给位子的方式将一批年轻业务骨干选拔到领导管理岗位,为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近年来,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把近50名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组织能力强,作风正派,工作业绩突出的年轻干部选拔到中层岗位上来。
二、主要成效:
把创建文明单位活动贯穿于公路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我局创建文明行业的重要形式,文明创建为公路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公路业务工作的发展使文明创建水平得到提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公路建设成绩斐然。“十五”期间,先后完成了319国道萍莲段、万上线、麻凤线等合计282.78km的二级公路以及吉莲线等合计70.22km的三级公路改善(建)任务,完成改善(建)工程共计353km,新增公路里程88.533km,比“九五”末期增加了15.5%,基本实现了除莲花县外,市至县(区)半小时经济圈、县至乡(镇)半小时经济圈的目标。目前,320国道萍乡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于8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其中东西两端的二级公路已于6月21日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5.358亿元,预计2008年年底全线路面竣工通车。
2、公路路况明显改善。以319国道萍莲段为龙头的安保工程、文明路创建和gbm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公路养护管理的科技含量,年末好路率一年比一年有提高。近几年共投入公路养护资金和公路改善资金分别为17583万元和27372万元(不含319国道萍莲段改建资金),投入大中修建设资金5180.41万元,完成大中修工程56.3km;投入危桥改造资金1359.54万元,完成危桥改造24座,大大提高了路网服务水平。
3、路政管理迈上新台阶。以文明路创建为重点,以依法治路、维护路产路权、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为主线,坚持日常查处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通过加大路政宣传力度,认真抓好公路违章治理、文明路创建和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等工作,较好地实现了“内业管理规范化,路政巡查制度化,路政宣传经常化”的工作目标,较好地维护了路产路权。
4、公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按照“做大、做活、做强”的指导思想,组建了江西安源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认真抓了公路施工企业的改革和一级资质申办工作,不断开拓了企业经营的业务市场。几年来,先后承接了319国道萍莲段二级公路改建路基路面工程、南昌市环城高速公路乐化至生米段路基工程、景德镇市环城高速公路湘湖至丽阳段路面工程等,完成工程产值近2.9亿元。
5、公路勘察设计成绩喜人。成功申办了公路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勘察乙级资质、试验检测乙级资质和公路工程监理丙级资质,先后完成了319国道萍莲段、芦麻公路等400余公里的公路勘察设计以及市鹅湖桥、湘东区步行桥、芦溪县银河大桥等大中桥750米/12座,完成产值近1000万元。
6、机务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几年来完成机务产值7119万元,实现效益746万元,工程机械完好率达95%,运输机械完好率达90%,机械设备净增3000余万元;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危桥险路及安保工程建设,较好地提高了道路安全系数,确保了道路安全畅通。
7、公路收费稳中有升。319国道萍莲公路正式开通以来,分别设立了两个收费站,对过往车辆依法收取通行费。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收费队伍建设,联合武警、公安、交警、路政、稽查和宣传等部门,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联合整治收费环境大行动;配合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了车辆通行费征收环境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收费秩序,严格收费标准,收费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近年来,我局在建设公路物质文明的同时,大力加强公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使全局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将继续把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努力推动我局公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篇:市政务中心创建文明单位
古交市政务服务中心 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2012、2013两年来,中心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市文明办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市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流程再造向县市区延伸的工作要求,本着“阳光、便民、高效、廉洁”的宗旨,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流程再造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规范政务服务行为,创优发展环境。两年来,中心共受理办结××件事项,按时办结率100%,实现收费××万元。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创建水平
在创建过程中,我中心突出“创造一流服务、打造一流大厅”的中心工作主题,不断赋予中心文明创建的内涵。一是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和部分窗口首席代表为成员的文明创建领导小组,构建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重点抓、进驻窗口协作抓、全中心上下共同抓的创建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人人参与、齐抓共建”的创建格局,确保了群众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规范运作。二是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中心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制定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优化创建工作机制,把中心工作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贯穿于中心工作始终。三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创建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职工素质
(一)强化班子建设,发挥核心灵魂作用
一是坚持中心学习制度。不仅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同时坚持学习中心业务、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注重培养学习思辨、驾驭全局、综合创新、协调运筹、拒腐防变等“五种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班子议事规则。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发扬民主,集体决策;班子成员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敢于决策,严于管理,勇于负责。三是建立例会制度。每月召开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中心主任会议,听取科室负责人汇报工作情况及下月工作打算,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执行政策、业务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交换意见,对下一步工作统筹规划;每月一总结,分析中心形势及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班子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带动下,中心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干已蔚然成风,坚持依法行政,高效服务,为推进中心建设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中心近年来已连续被市委考核办评为“优秀单位”。
(二)强化素质建设,增强团队整体实力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学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 三中全会精神等基本政治理论,提高了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二是积极参加公民道德、诚实守信、和谐文明等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树立诚实守信意识,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公民道德建设。三是强化法治教育。深入开展法制教育,积极组织学习法律法规知识,重点学习了《行政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书籍,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民主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四是积极组织科学知识讲座和业务知识培训,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高教育,努力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强化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
几年来,我们始终结合实际,以严明纪律、提升素质为目标,全面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一是狠抓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完善了窗口人员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外派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中心及窗口人员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同时,督查科与纪检监察效能室配合经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在中心形成了政治过硬、工作求实、业务求精、服务求优的良好风气。二是塑造文明形象,强化服务意识。邀请太原市旅游培训中心专业讲师,对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了政务服务礼仪培训,大力提倡使用“文明用语”、禁止“服务忌语”;规范办公设施,严格办公秩序;严肃工作纪律,强化考勤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要求承诺服务,周到办事,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三是开展季度流动红旗窗口和十佳窗口评比活动,在中心营造了“赶、超、比”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规范了服务行为。通过以上扎实的干部作风建设,中心所有人员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意识明显提升,中心上下形成了开拓进取、奋勇争先、追赶跨越的良好局面,为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和流程再造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强化廉政建设,提升政治文明水平
一是在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古交市委改进作风二十二条措施,班子成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勤政廉洁,克已奉公,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二是利用各种契机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党性党风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努力打造一支清正廉洁、作风过硬的窗口队伍,不断增强全体人员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执行力。三是有针对性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改变过去政治思想教育重理论、多说教的方式,经常性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收看焦裕禄、沈浩等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报道,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专题讨论,谈心得、讲体会,使干部思想和灵魂深处受到强烈震撼,进一步增强干部勤政、廉政和人民公仆意识,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观念。
三、加强载体建设,提升创建效能
(一)评选引导,创建推动,不断深化文明细胞建设
一是强化文明宣传,努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开展“文明科室”、“文明职工”评选活动,将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中心评选了“文明科室”1个、“文明职工”10名。二是积极开展职工关爱活动。中心领导作风民主、深入群众,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具体困难,每个员工生日、生病住院时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中心上下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和睦。三是紧抓“共产党员示范岗”创建载体,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工程,中心全体人员积极争做业务上的能手,技术上的尖子,服务上的明星,充分展示了窗口单位的风采。
(二)精心组织,积极参与,有力推进创建活动开展
一是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根据中心现有场地情况,积极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乒乓球、羽毛球活动,把干部职工从紧张、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既增强了体质,又增进了感情,丰富了员工生活。二是利用契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在“三八”妇女节、国庆、元旦等节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七一”期间,组织员工到××革命老区参观,重温入党誓词、对全体干部员工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陶冶了干部职工情操,增强了集体活力和凝聚力。
(三)加大投入,健全制度,优化大厅环境 一是投入资金××余万元,扩建了中心东侧大厅,现办公面积××余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企业注册和公共服务三大平台;投入资金××余元,添置乒乓球台、羽毛球等文体设施,订阅各种报刊、书籍,为员工开展文体活动和业余学习创造了物质条件。二是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在大厅宣挂了廉政书画作品、廉政警语等,既起到美观装饰作用,也让干部职工在高雅艺术享受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三是投入资金××余元在大厅摆放了各式盆景,为窗口人员和办事人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四是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共完善了政务公开、安全保卫、重大事项报告、清洁卫生检查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实施,使中心的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推进,贯彻始终,把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全力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和流程再造工作
(一)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
依据太原市“应进必进、分类推进”的原则,全市涉及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的××个单位中除专业大厅暂未进驻外,其余××个单位全部进驻,另外进驻涉及服务监督部门××个(纪委监察效能室、对外经济联络办和建行),合计进驻××个单位;同时设有办事窗口××个,暂派驻工作人员××余名,全市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项中除××项在工商、国地税等××家专业大厅受理外,其余××项全部纳入中心办理,占××
(二)全面实行“一口进出、限时办结”,实现“一站式”审 批服务
为严格执行“一口进出、限时办结”的要求,出台了《行政审批“一窗式”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编制了“一窗式”运行和并联审批流程图,设立了综合服务窗口,对纳入中心的审批和服务项目实行了“一窗式”运行模式,除涉密事项和即办事项,所有事项由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登记办结,并录入太原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系统。特别是为实现“一站式”审批服务,将各窗口单位收费项目、环节全部纳入窗口办理,由财政窗口统一开票,银行窗口代收,有效杜绝了部分环节体外循环的难题。自运行以来,综合窗口月平均受理××余件,按时办结率100%。
(三)最大限度的提高审批效率
立足于实现“审批事项最少、时限最短”,对全部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进行了集中清理和流程再造,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由原来的××项清理规范为××项;并有40%的部门减少审批环节85个,审批事项由原来的××个工作日缩短为v个工作日,承诺时限合计压缩××个工作日,比平均法定时限提速××%。同时对首席代表的直接审批权和组织协调权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向社会群众进行了公示。
(四)是全方位规范审批服务行为
立足于规范业务服务运行体系,建立了窗口单位领导中心现场集中会审机制,由窗口首席代表组织,窗口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现场组织审批和研究讨论重大事项,充分提高了集中办事效率; 同时完善了窗口人员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外派制等制度,市效能室与中心联合设立了咨询投诉台,安装了评议器和视频监控系统,并对人员进驻、事项办理、窗口单位审批专用章使用行为等进行一周一通报,一月一动态,全方位强化了内部监督运行管理。特别是聘请了11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风行风监督员、新闻媒体、企业代表和群众代表为中心特邀监督员,对中心的审批、服务等进行监督,构建了电子监督、纪检监督、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五)努力完善市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
按照××市建立四级政务服务体系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乡镇(街办)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居)便民服务代办点的建设标准和事项进驻要求,中心与市纪委监察局配合,对××个乡镇(街办)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了检查指导,2013年底,全市××个乡镇(街办)便民服务中心已基本按照《××市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运行,全市v人以上××个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和××个村便民服务代办点正在建设当中,将于××年初开始运行。
今后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准确把握创建目标,透彻了解创建标准,正确集中集体智慧,注意发挥中心优势,与时俱进,扬长避短,争先创优。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明办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按照创 建标准抓好创建工作,争取早日跨入市级文明单位行列。
第五篇: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工作总结
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工作总结
20**年,我市就业系统按照年初拟定的“1225”工作思路,真抓实干,奋力开拓,圆满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现将我局20**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超额完成任务工作推进成效明显
全市新增就业5189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080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就业6007人,建立见习基地63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3%;开展创业培训2374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004万元,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15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501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523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97936人,征收失业保险费6325.98万元,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在我市就读的41名藏区“9+3”学生实现了100%初始就业。
二、强化服务举措锁定目标全力攻坚
(一)夯实基础加强管理彰显就业服务职能
定期督办,确保工作进度。及时总结和部署。全面总结2012年工作,安排部署2013年就业工作,印发《2013年XX市就业服务管理工作要点》,分解下达了2013年就业服务管理工作目标任务;按月发布《民生快报》。将快报直送各区市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人社局、就业局负责人,通报工作进展,督促工作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按质完成。
缩小误差,严格比对考核。加强信息化建设。按月通报报表数据与系统数据误差情况,按超过+5%的指标数扣区市县年终考核分。经过长期督促管理,各地误差率大幅降低,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专题研究,突破重难工作。组织区市县局和各科室召开专题座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失业动态监测、职业培训监管、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等重点难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举措,强力督办,确保顺利推进。
内部建设,打造优质机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要求全体职工严格上下班纪律,遵守去向公示制。将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大厅纳入全省行政效能监控范围,严格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言行,巩固创建优质文明服务窗口成效;做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职工认真研读“中国梦”思想内涵,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加强民生保障功能,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与创业。
加强外宣,塑造职能形象。利用《广安日报》就业促进专栏解读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典型创业事迹,展示日常工作动态,打造就业系统服务民生的良好形象。
(二)关注重点服务群体做强就业促进工作
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就业。做好政策指导。代市政府草拟了《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广安府办发〔2013〕53号),贯彻落实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要求;开展技能就业。开办了2013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syb创业培训班,培训学生137人;实行动态管理。采取“一对一联系、一对一帮扶、一对一制卡”的方式,如实记录和追踪离校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其提供就业信息短信、推荐见习和就业岗位、介绍创业培训等服务;帮助参加见习。全市认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63个,接纳到岗见习学生803人。为参加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落实了见习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进驻校园服务。在XX市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为1523名毕业生提供了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求职登记等服务;招聘会促进就业。举办“大学生专场招聘会”4次,技能型人才暨广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与企业大型双选会1次,共有2432人实现就业或达成就业意向。
落实政策,帮扶重点人群。开发公益性岗位。全市共认定就业困难人员4162人,创建和开发公益性岗位5204个,解决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切实需求;落实各项补贴。全市兑现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职介补贴、技能鉴定补贴和见习补贴等各项资金共计10251.76万元,惠及群众共74006人次;跟踪服务藏区学生。在我市就读的41名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于6月底全部实现初次就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按规定实行后续跟踪服务,稳控就业岗位,充分履行职责,维护社会稳定。目前所有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心态平和稳定。
升级服务,帮助转移就业。服务园区招工。积极适应全市“6+3+1”的竞相跨越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园区人社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输送技能人才。通过9大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和50余场专场招聘会,累计实现人岗对接达4700人次,使园区招工难得到有效缓解;协助新疆招工。组织专人对七师驻地进行实地考察,充分掌握其就业政策、招聘信息、工资待遇等情况,制定招聘方案,分解下达招聘任务。目前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只待七师派人来我市完成对接。
(三)落实政策巩固成绩力促创业带动就业
积极放款,小贷再创新高。共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004万元,环比增长2804万元,小贷发放再创历史新高,吸纳带动就业5977人,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我市获全国妇联2012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表彰。
做强基地,创业成效显著。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150人,新增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达到3个,基地吸纳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41户,个体工商户47户,园区内直接扶持高校毕业生85人,吸纳带动就业422人。
提升素质,发挥引领作用。撰写上报了近三年大学生创业引领工作情况材料,组织选报17人参加大学生创业成功者提升培训,5人参加省上创业培训师资班,4人参加师资提高班。推荐上报央视《致富经》栏目“创业中国”典型人选6个,要求各区市县积极配合央视的拍摄工作。
(四)严格监管创新举措务求培训规范运行
确保质量,如期完成任务。超额完成本年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5238人,创业培训2374人,涉及服装裁剪、电工、焊工和家政服务等24个专业;全年创业培训开班85期,创业培训当期成功创业人数1573人,创业成功率达61.90%。加强创业机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推荐上报省局创业培训定点机构3个,创业培训师8人,并成功接受省局复审验收。
加强保障,规范培训管理。出台规范制度。出台《关于加强创业培训机构管理和创业培训师资建设的通知》和《XX市职业技能培训监督管理办法》,为更好地规范全市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补贴标准、师资管理等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更换培训报表。通过全面试行《四川省职业培训综合情况表》,实现了对培训机构、专业分组、培训人数、获取证书人数,以及资金使用等情况的全面管理。
灵活举措,确保培训实效。培训中,各地因地制宜、创新举措,激发参训人员热情,确保了培训实效。XX县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在中心场镇开设培训班,减轻了受训人员的交通、食宿等经济负担;XX区根据辖区内大学生创业就业现状,举办大学生syb创业培训班,并为学员免费提供食宿,受到普遍欢迎;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专家对2014年毕业生开设syb大学生创业培训,为毕业学生做好了就业创业指导。
(五)保证征缴实现统筹筑牢基金安全屏障
催缴稽核,联合强力清欠。加大催缴力度。共清收欠费100多万元,失业保险基金余额达1.1亿元,基金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联合稽核清欠。与社保局、医保局等部门联合,对9户企业近三年的缴费情况进行了稽核,督促企业缴清欠费。
实现统筹,降低基金风险。根据2012年全国社保基金审计结果进行整改,要求各地及时将基金转入财政专户,规范各级基金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市级统筹,取消区市县的基金收入过渡户和支出户,由市级专户直接征收和发放,全面实现统收直支,确保基金安全。
调整基数,按时发放待遇。及时调整失业保险费征缴基数,同时催收补收失业保险费。根据新规及时调整失保待遇,市本级和XX区调高了133元/月,其它区市县调高了189元/月。对区市县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审核参保人员的参保资格和年限,督促各地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整理档案,规范业务管理。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失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通知》(XX市就〔2013〕17号),对全市失业保险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鉴定、移交、销毁等各个环节和保存期限作了具体规定,为实现失业保险档案达标奠定了基础。
新增企业,扩大监测范围。将失业动态监测企业从45户扩大到60户,增加了典型企业,丰富了行业类别,加强了被监测企业的代表性。
三、积极研判形势立足实际打造亮点
(一)提供人力保障服务园区发展
全力保障用工。针对园区建立了人力资源信息库,实现招工信息全覆盖,推进招工常态化;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为企业开展人才定向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尽力满足园区技能型人才需求;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对符合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见习补贴和缓交社会保险费条件的,按规定予以落实;健全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实行领导定点联系企业挂牌公示制度。领导每月至少到企业实地了解一次,听取业主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实现市级统筹做优失业保险
优化基金运行模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失业保险市级统筹的通知》(广安人社发〔2013〕219号),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区市县收入、支出过渡户,由市级直接征收失保费、支付失保待遇,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失业保险基金统收直支,基金运行模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功能。全市发放失业保险金13664.39万元,为失业人员缴纳医保费2601.13万元。其中,为失地无业农民发放失业保险金12919.34万元,领取人数29835人;大幅提升信息化程度。克服诸多困难,清理录入了失业保险10年共计93480人的参保数据,经办业务已实现系统操作。
(三)构建4g网络五d服务体系
着力构建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4g服务网络,进一步延伸人力资源市场服务职能,打造5d服务功能:贯彻就业优惠政策。以就业困难群体为对象,以充分就业为目标,深入开展精细化的就业援助活动,充分发挥了政策效益;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在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开设专门窗口,及时收集和发放各地用工信息,帮助求职者特别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求职者尽快实现就业;完善XX市就业网,筹建XX市公共招聘网,及时发布招聘求职信息,得到了网民的积极响应;打造“招聘求职一条街”。在城南步云街打造起“招聘求职一条街”,至今共发布招聘求职信息1000余条,实现了招聘求职活动更加便捷;开展专项就业行动。全年共举办9大就业专项服务活动50余场专场招聘会,进场企业累计达到341家(次),提供就业岗位5765个,进场应聘人员7000余人次,实现就业或达成就业意向2432人。
(四)开启渝广合作服务纵深就业
按照《渝广两地就业服务合作协议》,我局与XX市就业局正式开展就业领域的深层合作,探索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新路。进行业务沟通和人员交流。按季交换就业形势分析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分析等报告,选派干部参加XX市就业系统干部培训;实现就业服务网络互联互通。就业服务网络实行点击链接,为双方的招聘求职、劳务输出提供了信息无缝对接平台;开展重庆籍劳动者和渝资企业专项调查。通过调查统计,目前我市有渝资企业79家,重庆籍劳动者649人,其中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12人。此项调查为两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互认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劳动者享受同等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待遇奠定了基础。
四、深入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寻求破解
(一)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欠佳。部分区市县就业专项资金使用进度偏慢,预算编制不够科学、支出划拨不够及时,未严格做到按季足额支付,致使年底资金结存较大。
(二)各地失业保险费征缴进度不一。部分区市县失业保险费征缴进度滞后,个别事业单位失业保险费拖欠时间长、欠费高,征缴难度较大。失地无业农民失业保险费欠缴严重,已经达到失业保险待遇的按时发放预警线。
(三)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到位困难。地方财政垫付资金压力大,变相转嫁成由贷款人垫付资金,且垫付时间越来越长,已经严重影响了小额担保贷款的正常发放,部分区市县完成任务困难。
(四)多点多极发展战略带来新挑战。三个园区成为独立的行政单位后,存在工作机构未健全、人员未及时到位、业务不够熟悉、资金严重缺乏等问题,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急需省厅、省局加大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
五、及早做好谋划明确职责科学部署
2014年,我市将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实施一大工程——就业促进民生工程,突出两个重点——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就业困难群众就业,完善三大机制——完善扶持就业创业机制、职业培训机制、失业动态监测机制,构建市县乡村4g服务网络,打造5d服务体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落实政策保障民生力促重点群体就业
加快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速度,切实发挥民生工作保障作用,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家庭、退伍军人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放在首位,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园区岗位对接、劳务外输、创业基地吸纳等措施大力推动就业。
(二)强化机制完善保障服务多点多极发展
积极适应全市“6+3+1”的发展新格局,通过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保障职能,完善就业创业机制,创新工作思路,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职业培训机制,严格落实监管办法,构建劳动者长期职业培训体系;完善失业监测机制,增强失保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
(三)搭建平台完善体系做好创业公共服务
充分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努力开拓多种融资渠道,完善创业孵化体系,优化创业指导服务模式,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不断创新创业服务形式,打造氛围更浓、质量更高、内涵更优的创业环境。
(四)把握机遇促进合作推动渝广劳务交流
利用渝广两市建立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网络及信息对接,定期发布、通报两市招聘岗位和招聘会信息,适时组织现场或网络招聘,积极搭建劳务合作交流平台,鼓励双方区县建立劳务合作关系,促进劳动力异地就业。
(五)严格稽核及时征缴确保基金监管到位
坚持与其他部门联合稽核,加强对欠费企事业单位的催缴力度,对新增欠费及时征缴,应收尽收。进一步提高统筹实效,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做到统收直支、专款专用,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和保值增值。
(六)加强监督消除误差实现就业精细服务
成立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业务指导和数据录入系统的监督,长期保持系统数据和纸质数据的零误差,实行报表数据与实际工作开展同步推进,进一步实现就业服务精细化目标。
(七)升级服务健全保障全面构建四级网络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服务网络,以完善乡、村两级服务机构和队伍为重点,在园区所在的乡建立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市场,计划培训、聘请1——2名村干部担任劳动保障协理员,专门服务于园区企业招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