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宗教事务局2021年工作总结
民族宗教事务局2021年工作总结范文
xx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民宗局的指导下,x区民宗局始终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抓学习强本领、抓整改补短板、抓治理建制度,认真完成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两大重点任务,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现将xx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区民宗局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坚决落实防控要求,听从指挥,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工作。在接到上级防疫通知后庚即组织各宗教活动场所实行“两暂停”,杜绝传播风险。疫情期间为宗教场所送去xxxx多元的防疫物资,组织并督促各宗教活动场所严密细致做好自身疫情监测、排查、防控等工作,指导场所专人每天对场所内人员检测体温,对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并建立台账。组织全区xx个宗教活动场所向x红十字会捐款x.x万元,筹集口罩xxxx余个,价值x万余元的生活物资,捐赠基层防疫一线。开展“走基层,访民情”专题活动,深入走访xx家宗教活动场所及村(社区),纳入管理的x家基督教私设聚会点、xx家中小微企业,收集问题x个,需求x条,意见建议x条。
二、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一是做好日常安全稳定监管。坚持定期排查,督查xxx余次、发现隐患xx余处、督促完成整改xx余项。重点抓好春节、庙会的稳定和安全,拟定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x次,开展安全隐患联合排查x次,加强部门联动配合,认真落实值班值守。二是坚决抵制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正确开展涉宗教意识形态工作,扎实做好抵制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防范向未成年人传教和校园传教工作。三是抓好敏感期涉藏涉疆维稳工作。做好敏感时间节点及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轮流到区指挥中心值守,加强排查,全年无涉民族、宗教非法上访事件发生。四是扎实抓好专项安全工作。针对性开展消防、文保、食品、地质灾害、防汛减灾、建筑等专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督促及时整改完成,有效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一是大力开展宣传培训。结合每月月例会广泛开展《宗教事务条例》《x省宗教事务条例》《宗教团体管理办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学习宣传培训,不断提升教职人员法治意识。开展“法律进场所”系列宣传活动x场,发放民族宗教法治宣传相关资料xxxx余份,开展专题讲座x次,xx余人参加。组织x个宗教团体累计xx余人外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在宗教界开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积极组织联谊交友活动和节日、生病慰问活动,累计走访慰问xx人次。二是强化制度管理。指导督促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健全人员管理、财务、消防、治安、食品安全、卫生防疫、防汛抗灾等各项管理制度,推动宗教场所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组织场所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做好涉及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实施、评估、审计等工作,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场所财务进行审计。三是依法持续开展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抓好中央、省委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并持续巩固整改成效。切实解决宗教团体“三无”问题情况;做好佛道教商业化治理;做好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治理。推进教职人员信息备案,把好用人引人关,强化人员管理。不断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开展涉韩国“新天地教会”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四是开展场所环境提升。积极开展场所环境打造提升工程,指导场所特色打造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使场所不断融入x公园城市建设中。五是开展“扫黄打非进场所”活动,联合区“扫黄打非”办和相关部门对宗教活动场所及周边文化市场进行检查,确保宗教场所及周边文化市场安全。
四、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
一是加强基础信息工作。完善全区少数民族、民族干部、民族学生数据库。二是加强少数民族管理。健全民族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社区建立了民族工作服务站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机构。三是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主动靠前,事前预防,畅通沟通联系渠道,及时掌握化解矛盾,全年无涉民族事件发生。四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组织镇(街道)统战干部xx余人赴x社区参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找到工作结合点,持续推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第二篇: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总结
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总结
XX区民宗局紧紧围绕市委、区委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年初既定目标,创新思路,发挥优势,推动民族宗教工作更好地服务“五区”建设大局,现将2014年1-3月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保平安”为重点,狠抓民族宗教领域节前安全稳定
今年1-3月,我局先后5次到城厢镇寿佛寺、三清观,弥牟清真寺、清泉镇清心堂等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重点对消防设施配置、消防通道畅通、房屋建筑安全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元旦、春节期间场所内治安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政治安全作出强调和要求。1月26日,牵头区委防邪办、区公安分局国保大队、区消防大队及弥牟镇召开狮子蓭安全问题协调会,明确狮子蓭属于未开放场所,在未取得许可及房屋质量安全鉴定、消防验收合格的情况下,对有宗教信仰零星前来的村民由村两委进行劝解和疏导,并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切实维护我区春节期间的和谐稳定。1月30-31日(除夕及正月初一),组织全局干部集体到寿佛寺、三清观进行节日值班,现场维护秩序,确保群众安全敬香、文明敬香。另外,主动与祥福镇协调,帮助藏族群众罗强、三郎格西协调工程欠款,此问题已在春节前初步解决。
二、以“促发展”为主题,帮助服务管理对象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积极为回族群众办实事。与区经信局等部门协调,帮助回族群众解决了回民公墓用电问题、回民公墓内光纤线缆跨脱问题。二是帮助清真寺进行危房维修改造方案制定。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维修资金,并争取到市民宗局领导到寺内进行考察调研,指导商量维修方案;另一方面帮助清真寺完成了工程设计及预算等准备工作。三是指导寿佛寺“寿佛殿”进行修缮。协调区文管所对“寿佛殿”修缮进行指导,目前已完成前期勘察设计,下一步将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确保工程按规定程序审批和安全开展。
三、以“走基层”为载体,切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到各宗教活动场所及少数民族群众中进行走访调研,收集群众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台账和工作台账,并进行了议账、销账等工作。二是对挂钩群众和联系党员进行节前慰问,为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质,为联系党员赠送了窗花、对联等节庆用品,帮助群众温暖过冬、喜庆过年。三是协助区委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组织民宗界代表人士参会,同时对民宗界代表人士进行了节前慰问。四是稳妥推进2014年重点工作,收集统计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数据,完善了教职人员登记备案,常态化监督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依法办理民族成分更改1人次,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权利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及时做好了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内容更新。五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多次组织全体干部学xxx省、市、区关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讲话精神和相关文件精神,严格履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十项规定,完成了领导干部个人报告及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外等报告。
一、第一季度主要工作情况(一)创新机制,切实惠民,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着力建立和完善慈善帮扶长效机制。创新运营模式,扎实推进“慈善惠民超市”建设。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了5家惠民超市,向全区低保人员提供54万余元资助,切实提高了低保困难群众生活水平。认真开展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为困难群众春节慰问金90.11万元、一季度低保户液化气补贴2.71万元。
二是最低生活保障坚决做到应保尽保。严格规范审批环节,执行低保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一季度共审核低收入家庭申请350余份,出具《XX市城市(农村)低收入家庭认定调查情况告知书》310份。累计保障人数6333人次,累计支出保障金241.30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差381.02元,高于市上下达的累计月人均补助275元民生目标。一季度我区医疗累计救助426人次,累计支出医疗救助金10.38万元。
三是不断巩固和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机制创新成效。安排街道及社区各分站对市民进行宣传,发放《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宣传资料》、《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实施细则》等宣传资料,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中来。对桥梁、涵洞、交通枢纽等重点地区进行拉网式清查,对流浪人员采取实名登记制度。开展救助服务,及时将流浪乞讨人员送至市救助站。今年第一季度送市救助站2人次,劝离职业流浪乞讨人员73人次。(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大力推进基层管理创新。
一是强化专项资金管理,确保规范合理使用。根据社区户数变动情况,适时调整专项资金匹配额度,为专项资金合理使用、服务居民提供资金保障。组织街道、社区培训,对资金在使用范围、使用程序等方面进一步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并加强日常督查,及时反馈、总结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妥善解决,确保资金规范、有效使用。二是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指导换届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区民政局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选举工作的指导。今年1月16日,全区85个社区(59个城市社区、26个涉农社区)首次全部采用直选的方式,产生了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421名成员。(三)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深化社区网格治理机制改革。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我区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增强社区发展活力、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为目标,全面启动社区网格治理新机制改革,推动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变。审议通过了《深化社区网格治理机制改革动员大会方案》、《XX区深化社区网格治理机制改革宣传工作方案》、《关于社区综合服务管理站协管员劳动用工关系转移后仍在社区工作的待遇指导标准(建议稿)》。
二是多方协作互动,抓好学习培训。相关各部门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成立各类指导工作组和推进改革工作督导小组,建立督导工作机制,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在深化社区网格治理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改革方案总体安排,进一步加强主动衔接和协同配合,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做好对街道和社区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打牢改革工作基础。
三是各部门协同配合参加培训。在两次培训中,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就“区级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准入社区管理办法”、“社区相关人员劳动用工关系转移”、“社区平台购买社会服务”等专题分别进行详细的讲解说明,为改革工作全面推进打牢了工作基础。(四)科学培育,整合资源,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组织实施社会组织登记现场勘验工作。2014年一季度共办理现场勘验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7个,变更登记2个。截止到2014年3月31日,全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已达520个,社团84个,民间组织总数达到604个,在XX市所有区、市、县中继续保持领先的态势。在各业务主管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对80余家社会组织负责人进行了政策法规专门培训,并完成了社会组织的信用等级评估工作。查处、取缔5家非法社会组织。
(五)强化服务,提升效能,社会事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狠抓功能完善和服务升级,我区婚姻登记处今年一季度共办理结婚1966对,离婚624对,补办结婚证432次,出具单身证明2818份;截止三月底,我区已对17条新建和已规划即将修建的城市道路进行了命名;开展清明节文明祭祀,绿色、环保殡葬改革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共向辖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2400余份。享受殡葬惠民政策的有17人,总计1.36万元。
(六)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责任,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是服务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截止到2014年3月31日,全区共建成15家社区长寿食坊用餐点,具备为500名老年人提供用餐的能力。一季度到社区长寿食坊用餐的老年人达1864人次。完成“XX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前期调研。二是研究制定慰问方案。春节期间,慰问百岁老人40人。对全区9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及特困老人、五保和孤老逐一进行走访、慰问。据统计,春节和重阳节全区共走访慰问老年人3000余人,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41万余元。今年一季度为全区老年人共办理《四川省老年人优待证》2200余本,《XX市老年人优待证》共2400余本。
(七)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完善的保障措施,全面落实双拥共建各项任务。一是着力抓好优抚工作政策规定的落实,做好士兵退役安置的政策宣传,指导工作。在“两会”期间,充分发挥“复退军人问题工作小组”维稳牵头作用,积极协调、协助相关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做好维稳工作。二是更新民政优抚信息系统数据库录入,换发新式残疾军人证。全区共有优抚对象1486人,截止目前已录入1152人,认证率达77.52%。通过档案清理、身份证扫描、伤残证审查等步骤,严把本级审核关,截止目前已更换新证249本,第二批换证工作正在准备中。
二、第二季度工作思路(一)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加强慈善宣传,提升武侯慈善社会公信力。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武侯阳光慈善”系列资助项目。进一步做好低保工作,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做好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进一步做好分类施保,切实帮助我区特困家庭解决生活问题。协调好区房管局,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认真落实《XX市城乡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实施细则》。确保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平台更新后的正常运行。优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事工作效率。认真开展城乡一体化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做好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二)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发展。
以“奋力打造服务型现代民政”为导向,坚持机制创新,搭建满足居民社会化需求的服务平台:一是抓紧开展社会组织顶层设计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园建设工作;三是依照程序推进邻里互助社会组织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实现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社会化服务。“
(三)进一步强化社区新型治理建设。
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专项培训。结合当前我区正在进行的社区网格治理机制改革工作,召开深化社区网格治理机制改革等社区工作专题培训会,使社区“两委”成员对改革的重要意义、思路、举措等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不,进一步夯实改革的工作基础。全面启动“网格立体化、主体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社区网格治理新机制改革,推动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变。(四)进一步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继续探索为老服务的新模式,创新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策措施。我局先后与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和两家区内通信平台公司进行了洽谈,拟制了建设方案以加快推进“XX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下一步重点针对门卫管理、出入登记制度及防火、防盗、防意外事故等安全问题开展安全排查,并对个别养老机构存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确保全区各养老机构安全管理不留隐患。
今年以来,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亲切指导下,紧紧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和保障改善民生的社会发展主线,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民政事业取得了新成效。我区邻里中心项目在全国240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第二届中国社会创新奖;“家院互融”项目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创先争优“优质服务品牌”,区家院互融服务中心被评为“XX市社会养服务体系建设先进集体”;社区建设工作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市第四次民政会议上进行大会交流;我局被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委联合评为全国敬老模范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XX市民政工作先进集体”、“XX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回顾2012年的民政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坚持做强做大,民生服务品牌的惠及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一是家院互融项目实现了新的扩面提质。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家院互融项目在去年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又被列入2012年政府实事工程,家院互融品牌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服务对象实现扩面,已有5000余名服务对象享受到政府购买服务,服务对象总数增加30%,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70周岁以上独居等重点服务对象专业服务覆盖面分别达90%和70%以上;服务效率得到提升,完成家院互融信息化平台二次升级,全面提升养老工作管理、服务监督、老年人满意度、紧急求助等功能;服务内涵不断拓展,开展了“暧巢行动”,以公益创投方式为家院互融高龄独居老人开通数字电视老年频道,形成了11大类83项服务项目,为97万余人次的老人提供了各类服务;监管力度得到加强,完成家院互融服务站等级评定工作,累计发放补助资金93.5万元。对家院互融服务中心(站)工作进行了考核,委托第三方考评单位远东零点市场研究公司走访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经费核拨挂钩。二是我区枢纽型养老机构实现质的提升。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设置床位500张的市重点工程——江东怡康院(区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工程结顶。同时按照高端定位、高位运作的目标,多次赴上海、天津、杭州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积极做好江东怡康院正式投用的各项筹备工作。
二、坚持创新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是邻里中心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去年实现社区邻里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建成了辐射全区的枢纽型支持性平台——XX区邻里中心,并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浙江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XX市公益服务促进中心等10多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二是首家中国社会创新基地落户我区。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与我区将在社区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公益创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三是在全省率先探索搭建公益资源配置平台。成功举办了首届社区公益伙伴洽谈会,基本形成了政府扶持、社区“点菜”、邻里中心运作、社会组织承接、社会参与、第三方监督的“六方联动”公益创投机制。今年公益洽谈会共吸引了90多个社会组织和28家企业、基金会报名参加,现场55个社区公益项目全部找到了合作单位并获得支持资金150万元。我区公益创投机制的探索受到陈加元副省长、马卫光副市长的批示肯定。四是在国内率先研究完成《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能力指标体系》课题,受到民政部的肯定,并即将转化成国内首个社工行业地方标准。
三、坚持真抓实干,民生政策和专项事务进一步落实。一是地名工作取得新成果。第二次全区地名普查工作顺利完成,共采集十大类地名信息2819条,上报并通过了省级部门审核验收。积极开展普查成果应用,编纂完成《政区大典宁波卷·江东篇》,完成出版《XX区地名志》和新版《XX区行政区划图》。实施姚隘路(汽车东站—世纪大道)更名工作,实地调查居民264户、沿街商家近100户,其中180户住户完成办理门牌更名与证件更换。二是社会救助效能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平台系统实现区街社区三级联通,并与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联网,低保户家庭信息实现每月及时反馈、更新,已交社保虚报冒领低保现象得到杜绝,全区7个街道已全部实行低保无纸化网络审批。实施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对1000元以下的临时救助金授权街道直接审批。此外,双拥活动丰富多彩,优抚政策扎实实施,婚姻登记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惠民殡葬工作落实到位,福彩销量稳居全大市第三位,福企年检合格率达到100%;成立了XX区社会组织促进会,全区社会组织发展到1067个,社会组织不断壮大。
四、坚持以人为本,民政队伍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一是坚守岗位讲奉献的氛围更加浓厚。全体民政干部积极参与“三思三创”活动和改进作风提效年活动,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进社区解民忧等活动,形成了立足本职岗位比敬业、讲奉献的浓厚氛围。二是团结协作讲大局的传统更加彰显。全局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和省市民政会议和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区“两强两品”战略,坚持局党组领导决策、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中层干部积极实施、科室同志具体落实工作机制,坚持重点工作“五个一”工作法,实行对账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状态,确保全年民政工作高质量完成预期目标。三是干净干事讲廉洁的意识更加牢固。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注重组织领导、注重教育引导、注重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强化重大项目工程保廉工作,积极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深入打造阳光民政,全体民政干部牢固树立廉洁意识,始终做到警钟长鸣,继续保持了民政干部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20**年,区民政局将根据全国和省、市民政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现代大民政理念,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总目标,积极贯彻实施区“两强两品”战略,统筹谋划,创新突破,出实招、讲实干、求实效,努力在我区社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着眼发挥保底作用,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按照构建社会“大救助”格局要求,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完善,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救助行为,提高救助效益,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一)完善社会救助链建设。完善以困前预警、困中救助、脱困跟踪、诚信承诺为主要内容的助困工作机制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居民家庭经济收入核对机制建设。建立核对信息平台、出台实施细则、组建核对办公室。探索实施以“刚性支出”为导向的新型核贫办法,转变以往以“收入”为主要核定参数的做法,实现更具针对性的分层分类救助。二是完善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低保、扶助证、残疾人生活补助等基本生活保障的无纸化审批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医疗“一站式”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救助工作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三是积极跟进就业、创业扶助。组织有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参加招聘会及就业、创业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四是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完善民主评议和公开公示制度,对救助事项进行“审核”、“把关”。积极会同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加强对低保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重点街道社区定期开展抽查。建立低保经办人员和社区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对备案对象逐一核查、严格管理。
(二)深化爱心超市品牌建设。继续推进从被动到主动、从物质到精神、从政府到民间、从实体到虚拟的爱心超市功能“四大拓展”,不断发挥爱心超市在宣传互助理念、倾听群众诉求、整合捐赠资源、提供爱心物资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作用。通过和社区共建单位、爱心企业及个人联建、冠名等形式不断扩大货源。调整爱心互助联盟领导班子,完善成员单位结构,提高自我运作能力。引导爱心互助联盟设计帮扶项目,推动爱心超市社会化运作。深化爱心超市心理援助项目,对重点困难人员实施心理援助,积极引导受助对象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坚定信心。
(三)加强减灾救灾工作。修改完善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救灾应急预案体系。探索物资储备新形式,采取实物储备与协议储备相结合,构建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加强应急避灾场所建设,不断完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灾害信息人员队伍建设,全面启动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加快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气象防灾社区建设,探索以社区为平台,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管理,促进政府机构、私营企业和民间组织在灾害管理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协作。
二、着眼发挥融合作用,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构建“大福利”格局要求,着力打造失智失能老人享受机构养老、需照料老人享受家院互融或日托养老、健康老人享受互助养老的立体式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无盲点,进一步打造江东“幸福老人”品牌。
(一)以提升服务品质为主抓手,高标准推进家院互融服务。一是增强家院互融中心的辐射能力。以福利中心建成为契机,把家院互融服务打造成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互通、专业化和市场化并重、政府购买和社会服务互补的惠及全区老人的养老服务体系,使之成为省内外有较大知名度的社会化养老示范基地和专业化服务辐射基地。二是提升服务队伍的专业能力。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上岗证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享受现行职业培训补助政策。三是增强信息平台的整合能力。依托升级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将全区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和志愿服务三大平台进行有机整合,通过二期工程建设,最大程度实现快速响应、实时考核、及时统计等功能,不断提升智慧养老能力。
(二)以完善制度建设为切入点,高水平推进传统养老模式。一是着力打造一个基地,高品质推动机构养老。将怡康院打造成失智老人照料基地,力争两年内使之成为全省失智老人照料示范点。同时加快建立健全机构养老的各项制度,出台养老服务的各类规范和标准,适时召开机构养老工作现场会,使全区的机构养老迈上专业化的良性轨道。二是重点推广三种模式,创新开展居家养老。着力推进居家日托服务。重点推进福利中心轻度失智老人日托馆、东郊敬老院老人康复日托部建设,完善嘉和颐养院日托站的日托服务。积极推广互助养老。在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基础上增设互助项目,推广相对低龄健康老人结对帮护高龄老人的养老模式。大力提倡孝亲养老。弘扬慈孝文化,弘扬家庭尊老、爱老和赡养理念,倡导子女切实承担赡养人的责任和义务。三是整合推动三种服务,积极倡导精神养老。引导社区着重提供三种精神养老服务—终身学习教育服务,传统节庆文化服务和心理健康专业服务。积极创办社区老年大学、老年刊物等,在区级和街道层面开展内容丰富的助老文化体育。
第三篇: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漾濞彝族自治县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全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1999年我县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多年来,县民宗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和有关宗教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县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宗教活动正常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 民族宗教工作在全县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实抓好民族宗教工作。一是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的学习宣传纳入县委理论中心学习组必学内容,反复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县领导时常关心民族宗教工作,定期不定期听取民宗局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把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纳入全县普法规划,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习、考试、知识竞赛,把学习情况纳入考核。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举办培训班进行学习、宣传、教育,使全县各级干部了解掌握民族宗教法规政策,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在全县开展“三基本知识”(民族宗教理论,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知识)、“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离不开)、“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宣传教育;在全县12所中学、25所小学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设《民族政策常识》、《民族常识》课程,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和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2004受教育学生8000人,教师994人。几年来,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5期200余人;召开民族传统节日座谈会10次,参会200余人。四是认真学习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家宗教事务条例、云南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及县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千方百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也要靠发展。多年来,县民宗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996年至今,争取民族专项资金500多万元,实施人畜饮水、道路、教育、科技、架设输电线路等项目,帮助民族地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步伐。一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2件,受益1500余人,500余头(只)牲畜;架设输电线路5件,受益1200余人;路、桥4件,受益5000余人;科技培训20期,参训万余人次。二是积极主动与县农业局配合,在全县3镇4乡19个村委会40多个自然村推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工程,推广面积达80%。几年来,共召开现场技术培训会305场次,参训1.6万人次,发出小麦、水稻、玉米指导卡1.1万份,全县累计推广面积近30万亩,累计增加产量900多万千克,产值900多万元。三是长期以来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密切配合,一直把山区少数民族文教卫生事业发展作为民族工作重点之一来抓。积极向省州民宗部门争取资金,共投资40多万元,帮助解决教育、卫生方面的困难。四是重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搜集整理工作,编辑了《漾濞民间文学选(第一集)》,整理出版了《云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漾濞彝族自治县资料卷)》,并经常与文化、体育等部门合作组织开展民族文艺体育活动,使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歌舞活动广为普及。其中,传统的民族射弩比赛,历年都有优秀选手被选拔参加州省乃至国家级的运动会比赛。漾濞的射弩选手一直是大理州民族射弩队的主力,在历届省州民运会上夺金挂银摘铜,创造优异成绩,为家乡民族争得了荣誉;五是注重宗教工作,加强对场所的管理,在认真贯彻“四句话”的同时积极帮助场所改善环境,开展正常活动。
三、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县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维护稳定工作,建立健全县、乡镇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人民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兼任领导组长、副组长,每年都要层层签订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书,狠抓落实。一是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及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汇报,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定期不定期地检查民族团结目标责任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逐一落实;三是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在哪里发生就在哪里解决的原则,不把不是民族问题的事往民族问题上拉,不把不是宗教问题的事扯到宗教问题上,不把问题扩大化;四是充分相信和依靠基层组织,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五是注意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坚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伤害民族感情和对宗教的感情;六是重视平时的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让各族人民学法知法守法,并经常与民族宗教界人士交心谈心,建立友好感情;七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示范点”的创建活动,营造民族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以点带面,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多年来,全县没有发生过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纠纷和矛盾。
四、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 长期以来,我县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将其视为做好彝县工作的关键,县民宗局积极配合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同志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目前,全县共有干部860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714人,占82%。处级干部(包括下派挂职)40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5人,占63%,科级领导干部295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21人,占75%。
第四篇: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总结
民族宗教事务局工作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漾濞彝族自治县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全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出社会
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1999年我县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多年来,县民宗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和有关宗教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县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宗教活动正常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民族宗教工作在全县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实抓好民族宗教工作。一是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的学习宣传纳入县委理论中心学习组必学内容,反复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县领导时常关心民族宗教工作,定期不定期听取民宗局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把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纳入全县普法规划,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习、考试、知识竞赛,把学习情况纳入考核。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举办培训班进行学习、宣传、教育,使全县各级干部了解掌握民族宗教法规政策,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在全县开展“三基本知识”(民族宗教理论,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知识)、“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离不开)、“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宣传教育;在全县12所中学、25所小学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设《民族政策常识》、《民族常识》课程,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和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2004受教育学生8000人,教师994人。几年来,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5期200余人;召开民族传统节日座谈会10次,参会200余人。四是认真学习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家宗教事务条例、云南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及县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千方百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也要靠发展。多年来,县民宗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996年至今,争取民族专项资金500多万元,实施人畜饮水、道路、教育、科技、架设输电线路等项目,帮助民族地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步伐。一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2件,受益1500余人,500余头(只)牲畜;架设输电线路5件,受益1200余人;路、桥4件,受益5000余人;科技培训20期,参训万余人次。二是积极主动与县农业局配合,在全县3镇4乡19个村委会40多个自然村推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工程,推广面积达80。几年来,共召开现场技术培训会305场次,参训1.6万人次,发出小麦、水稻、玉米指导卡1.1万份,全县累计推广面积近30万亩,累计增加产量900多万千克,产值900多万元。三是长期以来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密切配合,一直把山区少数民族文教卫生事业发展作为民族工作重点之一来抓。积极向省州民宗部门争取资金,共投资40多万元,帮助解决教育、卫生方面的困难。四是重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搜集整理工作,编辑了《漾濞民间文学选(第一集)》,整理出版了《云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漾濞彝族自治县资料卷)》,并经常与文化、体育等部门合作组织开展民族文艺体育活动,使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歌舞活动广为普及。其中,传统的民族射弩比赛,历年都有优秀选手被选拔参加州省乃至国家级的运动会比赛。漾濞的射弩选手一直是大理州民族射弩队的主力,在历届省州民运会上夺金挂银摘铜,创造优异成绩,为家乡民族争得了荣誉;五是注重宗教工作,加强对场所的管理,在认真贯彻“四句话”的同时积极帮助场所改善环境,开展正常活动。
三、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县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维护稳定工作,建立健全县、乡镇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人民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兼任领导组长、副组长,每年都要层层签订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书,狠抓落实。一是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及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汇报,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定期不定期地检查民族团结目标责任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逐一落实;三是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在哪里发生就在哪里解决的原则,不把不是民族问题的事往民族问题上拉,不把不是宗教问题的事扯到宗教问题上,不把问题扩大化;四是充分相信和依靠基层组织,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五是注意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坚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伤害民族感情和对宗教的感情;六是重视平时的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让各族人民学法知法守法,并经常与民族宗教
界人士交心谈心,建立友好感情;七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示范点”的创建活动,营造民族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以点带面,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多年来,全县没有发生过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纠纷和矛盾。
四、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长期以来,我县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将其视为做好彝县工作的关键,县民宗局积极配合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方面,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同志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目前,全县共有干部860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714人,占82。处级干部(包括下派挂职)40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5人,占63,科级领导干部295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21人,占75。
第五篇:民族宗教事务局
我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2011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汇报
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民宗委的关心指导下,以社会稳定为前提,民族团结为基础,宗教和谐为目的,始终宣传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以全面落实市民宗委下达的民族、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为行动指南,统揽工作全局,对照责任书内容逐条分析,提出落实办法,分解目标任务,限定完成时限,从而有力促进了我局民族宗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圆满完了2011年民族宗教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各项考核内容。
一、工作亮点
1.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在全县20个乡(镇)配备了民族宗教专干,并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县委责任书考核。
2.在民俗文化和古语挖掘保护上成绩显著,陇南市成立白马民俗文化研究协会后,我县高度重视,也成立了相应的县乡两级工作领导小组即使召开会议,明确主导思想,细化目标任务,组织人力多次深入民族村社,走访调研,撰写专题论文,汇总梳理,编写成书,已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以陇南白马人民俗人文化为主,共分五卷:语言卷、故事卷、服饰卷、歌曲卷、舞蹈卷。并在毗邻市县进行交流,以白马锅庄舞,迟歌昼等丰富多彩的民俗舞巡回演出。
3.强化宣传,浓厚民宗工作氛围,分A、B两面,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宗教和顺、确保社会稳定、市县两个共同等内容,在全县各乡镇公路沿线醒目处设立3m×5m的大幅宣传牌。使全县人民关注民宗工作的发展进步。
4.加大整治力度,净化寺观教堂,实施依法管理,确保宗教和顺,使各项宗教活动正常有序,尤其对基督教堂的管治。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上报信息不及时。2011年民族宗教工作显著,但未能很好的与上级部门沟通,缺乏工作小结,没能将我县民族宗教工作的亮点及时上报。
2.工作创新意识不够。由于工作人员的紧缺,工作中存在照搬的现象。
3.办公设施不完善,办公经费紧缺而导致工作不能按时完成。4.宗教场所没有维修、新建项目、使多处场所不能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需求。
三、今后工作的打算
1.细化工作,责任到人,及时上报工作开展信息。2011年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县民族宗教局扩充了工作人员,我局将按照个人特点,分派工作,细化分配,责任到人,及时上报工作开展情况的有关信息。根据每项工作开展的情况,阶段有小结,年终有总结,从而全面突出民族宗教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2.勤于思考,加强创新意识。对民族宗教工作多思考,早谋划,早部署,克服经费等困难,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3.争取维修和新建寺观教堂的项目,满足信教群众的活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