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和信息化局年终总结
【篇一】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新形势,县经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一五六”工作体系,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探索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德清路径”,大力开展“十大工程”求突破,不断激发工业经济新活力,全县工业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各项主要指标均好于预期,在全市稳居前列。生产指标方面,全县完成规上工业产值902.6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71.1亿元,同比增长8.5%;
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结构指标方面,全县规上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4.9%。效益指标方面,实现规上工业利税91.3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规上工业利润63.6亿元,同比增长18.3%。工业投资方面,全县完成工业投资79.6亿元,同比增长30%。
(二)主要工作成效
县域工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全国工业百强县排名较上年度提升16名,上升至全国第58位,全省第11位。对上争取成果丰硕,全年共争取到国字号荣誉7个、省字号荣誉61个,成功入围**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名单和省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重点县名单,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产品升级改造、设计赋值能力提升、重点产业培育等5项工作入围全省**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提升发展名单,累计获得省级专项资金3.3亿元。企业培育成绩亮眼,天马轴承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德华兔宝宝入围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德华集团入选省首批“雄鹰”企业名单,欧诗漫、中电华莹获评**省创新示范企业。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盯先进制造布局和未来产业谋划两大路径,打好赶超发展新路基。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坚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两手抓”,奋力突破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瓶颈。一是全力争创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根据省级创建要求,结合自身定位,理清现实基础,提出合理目标,制定务实举措,高标准编制了《德清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通过申报、答辩、评审,成功入围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创建名单,获得连续三年每年1亿元的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二是积极开展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充分发挥“后地信大会时代”效应,突出地理信息产业优势,以车联网、自动驾驶为主攻方向,打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突破口。出台《德清县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划(**—2022)》,从顶层设计、硬件基础、应用落地、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谋篇布局,积极争创全国车联网先导示范区。加快推进封闭测试场、开放测试道路和示范应用场景建设,大力构建德清车联网规模化应用生态和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产业生态。积极承办全国“车联网+地理信息”产业高端研讨会、全球未来出行大会,工信部陈肇雄副部长、张峰总工程师及相关司局级领导先后来我县调研指导。
(二)围绕低效土地处置和“低散乱”整治两大重点,打好亩均改革组合拳。坚持把“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推动全县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一是扎实开展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对全县1300余家用地3亩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新一轮亩产效益评价,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全县所有工业企业用地情况进行了实地精准测量,并结合工业大数据平台升级版,进一步打通关健信息数据通道,加强互通互享。同时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制定出台“进一步落实工业企业综合分类评价补充意见10条”,进一步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的倾斜度和导向性,全年累计对评价结果较差的企业收取差别化电费、水费等费用946.9万元。二是全面开展低效用地处置。制定出台《德清县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工业低效企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企业列入改造提升名单,分类施策进行提质增效,目前已完成231家,其中政府收储1家、追加投资61家、转让出租115家、关停搬迁26家,税收达标28家。全年累计盘活提升闲置低效用地5056.3亩,其中盘活闲置土地679.7亩,提升低效利用土地4136.1亩,盘活僵尸企业土地面积240.5亩。共摸排出工业“后三未”土地80宗2985.84亩,已全部完成整治。三是深入开展“低散乱”企业整治。在往年整治提升3356家小企业、小作坊的基础上,对产业方向差、亩均产出低、风险隐患大、违法违规企业实施常态化治理,出台《德清县**年“低散乱”整治工作方案》,全面出清问题企业。累计排摸发现、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1238家,其中改造提升566家,搬迁入园3家,关停淘汰669家。此外,完成落后产能企业淘汰63家,腾出用能空间5.3万吨标准煤。
(三)狠抓亿元项目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两大关键,打好新生动能攻坚战。坚持项目为王,以优质项目引推为核心,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赶超发展。一是深入开展项目招引。以沪杭、苏南为重点区域,以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地理信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为重点方向,深化驻点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以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标准精选项目,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全县共完成市工业“大好高”新认定项目57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19%,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认定3项(启航汽车、氢谷新能源、物产中大)。工业大好高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12项,完成“大好高”项目投资34.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29.2%。二是全速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每月例会互学、集中打桩互比、专班领办互督”,以县“重大项目百亿工程”为抓手,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双进双产”专项行动,紧盯前期项目、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三张清单”,抓好前期服务、中期督查和达产复核,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早见效。全县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达到134项,较去年同期增加26项,竣工85项,创历史新高,启航汽车、氢谷新能源、物产中大、浙大涡轮院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青春宝药业、申达机器等项目顺利投产,泰普森、鼎力机械、纳奇科等项目加快建设。三是全力抓实投资入库。今年以来,全县完成新入库工业项目88项,中车、易智电、物产中大、中南高科、浙大涡轮院项目等大项目均已入库。在库项目共305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1项,在库储备项目投资达到600亿元以上。
(四)突出绿色智能制造和数字产业赋能两大核心,打好数字经济先手牌。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发展主线,制定出台《德清县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大力开展数字经济突破工程,全力打造“三区一中心”。一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大力发展以地理信息为特色,电子元器件、磁性材料、电线电缆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编制《德清县地理信息应用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地理信息+”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1-11月,全县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值72.0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增加值13.2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营收62.5亿元,同比增长0.5%,实现新产品产值率65%;
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15.8亿元,同比增长20.2%。二是全面深化产业数字化。以智能工业“十百千”工程为载体,积极推广“互联网+工业”新模式,全力培育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建成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完成两批智能工厂(车间)专家评审工作,认定县级智能工厂(车间)项目18个,其中欧诗漫、中电华莹、鼎力机械、德华兔宝宝、正大青春宝等5个项目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项目。此外,中电华莹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全县累计获证企业达到6家。我县**年度两化融合总指数达到92.63再创新高,在全省排名第17名,稳居第一梯队。年初以来,先后召开了全县数字经济宣讲会、培训会、分享会,并在5月中旬与清华大学合作,举办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创新专题研修班,组织企业家和政府部门50余人参训学习。12月中旬,与中企联合作成功举办**中国智慧企业发展论坛,汇集500余位业内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我县共商智慧赋能。三是推进数字基础设施能级提升。加快推进城区重要公共场所免费无线wifi广泛覆盖和铁塔基站改建,积极推动5g试点和ipv6的部署应用,与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深入对接,完善规划,加快5g网络试点布局,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欧诗漫、云峰莫干山家居、中电华莹等3家企业入选**年度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累计完成上云企业超过3000家。
(五)聚焦问难帮困解忧和降本减负增效两大痛点,打好服企助企持久战。围绕全市“三服务”活动部署,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清亲型政商关系为主题,制定出台《德清县经信局“三进三服务”活动实施方案》,聚焦政策惠企、服务助企,进一步鼓励工业企业“提信心、稳预期、增实力”。一是强化企业走访。重点针对工业重点骨干企业、亏损企业,开展县领导带头走访,局领导重点走访,党员干部全面走访的三级联动大走访,主动深入企业送政策、解难题,累计走访重点企业300余家。共梳理汇总企业发展困难和问题以及合理化建议433个,全部予以交办解决。在全县开展“三进三服务”活动基础上,积极组织举办书记县长与企业面对面恳谈会,已举办19期,共邀请工业企业233家,现场收集问题建议383个,现场答复及7个工作日内办结率达到93.2%。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加强对民营企业共性问题的深入分析,打出政策“组合拳”,制定出台《德清县关于进一步深化服务企业稳增长活动方案》、减负新政“28条”,修订出台新工业“18条”,为民营企业在降本减负、信贷融资、人才招引、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以更精准、更有效、更有力的政策为企业做优做强提供新的助力,并优化审核兑现流程,提升审核兑现效率,加快政策兑现速度,全年共兑现县级财政奖补资金超2亿元。三是强化减负力度。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类减负文件精神和要求,印发关于推动“降本减负稳增长”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降低企业用能、用工、物流、融资、用地、制度性交易等方面的税费及成本,全年为企业减负39亿元,另排查并清理完成拖欠民营企业账款2126.08万元。
【篇二】
**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稳企业稳增长会议精神,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练好内功,深化细化转型提升专项行动,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积极开展“三服务”活动,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趋缓”的运行态势。
1、稳企业稳增长。一是优服务。深入开展“三服务”“四服四促”“政企同心、你我同行”企业服务系列行动,组建运营8718**企业发展服务平台,全年累计走访企业10752家次,走访出动24293人次,累计办理困难问题527个。二是优政策。安排近3亿元财政资金,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十条意见》(慈政办发〔**〕37号)。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总额3100.9万元,牵头督促落实上级降本减负政策,全年为企业降本减负40.5亿元。三是抓监测。完善监测系统建设,建立百强企业和规下样本企业预报机制,指导服务78家企业申报修订产值11亿,将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核心指标列入市委对镇街道及党政主要负责人考核内容,每月召开一次工业镇长(主任)会议,部署稳企业稳增长工作任务。应对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核算规则调整,通过开展非目录企业迁移入库、属地政府加强分类指导等工作,打好了打赢规下翻身仗。全年工业小微企业“进规”144家。
2、抓规范促提升。一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成1246家规上企业、4225家占地3亩(含)以上规下企业效益评价,完成5210家3亩以下规下企业的基本信息、用地情况的调查,完成11573家租地企业的基本信息调查,并超额完成部分租地企业用地情况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年我市规上企业亩均税收23.1万元/亩,同比增长21.2%,亩均增加值105万元/亩,同比增长14.2%,85家企业入围**“亩产论英雄500强”,企业数占比全**市居首,6家企业(公牛集团、公牛电器、公牛数码、福尔达、迦南电气、东旭成)列入**年**市“246”产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兴瑞电子列入省领跑者名单。同时,分类帮扶480家低效企业提升达标,已完成两年任务527家的90%。二是引导促进“慈企回归”。出台“引导慈企回归,提高亩均效益”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慈政办发〔**〕40号),实施慈企回归百日攻坚行动,属地政府和税务部门双线开展行动,共排摸异地开票或现金交易企业69家,涉及异地开票(现金交易)金额约19.6亿元,年内已回归产值6.2亿元。三是加快小微企业园区建设。召开全市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暨“低散乱”整治推进现场会,我市在**市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暨“低散乱”整治推进大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出台《**市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年)》及有关扶持政策操作细则,启动编制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年),**首个工业地产式小微企业园——掌起万洋众创城主体建筑已全部结顶,正式签约入驻企业157家,目前我市在建小微园区5个,已取得土地或即将进行土地招拍挂的拟建项目4个,较远期谋划建设项目7个,11个小微企业园列入省级小微企业园,基本形成“一镇一园”格局。四是狠抓整治提升。摸排确定玖发铜业、擎华毛绒、甬潮化纤、圣雅化纤等4个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5家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4家企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13家企业申报**市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开展食盐市场春季联合整治行动,按要求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化学品2家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拉网式摸排“两小”企业清单,推进块状行业整治提升项目18个,全年淘汰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2046家,完成旧厂房改造39.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30万平方米目标任务的131%。
3、强创新转动能。一是推进“产业争先”。出台《**市加快培育“123”千百亿级产业集群推进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群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年度工作方案和专项考核办法,分解落实年度重点任务,我市列入23个(其中**4个)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名单之一。实现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全覆盖,加快推进小家电智造小镇建设,完善军民融合工作机制,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市军民融合认定企业21家。二是推进工业强基发展。摸排我市特定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五位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126家,其中73家企业**年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国内第一位。4个产品入选**年**制造精品,新增省隐形冠军示范企业1家(天行电器),累计2家,11家企业列入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新增**单打冠军示范企业2家(中大力德、人和光伏)、培育企业19家,3家企业(中大力德、长荣酿造、创立机械)列入**市智能装备重点优势企业名单。我市共列入8家企业产品为工业“四基”产品,5家企业首购或采购石墨烯应用、新增10家“四基”为核心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累计达到25家。举办智能制造高级研修班、工业大数据等24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培训2000余人次,33个管理咨询项目立项,组织上报5个“泛3315”时尚创意人才(团队)。三是培育发展数字经济。编制出台我市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信息化发展指数分别列**第3位、第2位、第2位。一方面,加快“众车联”、“众模联”、**家电馆、“魔蛋”等工业物联网平台建设,“众车联”平台累计交易量突破110亿元,其中开票销售突破5000万元;
魔蛋平台已与100多个品牌开展合作,并开设60多个全国范围内的体验馆。另一方面,引导有制造实力的外贸型企业开拓新的销售渠道,促进优质出口产品转向国内市场销售,打造培育互联网销售新品牌。促成聚匠孵化器落地,引导企业对接打通小米有品、华为荣耀、网易严选、云集等互联网龙头平台渠道,已有月立电器、三a电器、卓力电器、泰尔斯、玉龙电器等本地传统优势企业与上述互联网龙头平台合作。完成企业上云2905家,其中省上云标杆4家(公牛、卓力、海通、亿日),省大数据示范企业1家(德曼),公牛的大数据精准营销列入**年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公牛、德曼列入**年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年市本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6.4亿元,列**第2位;
增速11.9%,列**第4位;
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113亿元,增速30%。
4、抓项目促投资。一是加快项目推进。制定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并及时补充5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库,94个项目入选全省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数量居**首位。**法莱欣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500万套汽车雨刮器部件生产线(数字化)项目、新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8亿套塑料喷雾器数字化车间技术改造项目列入**市级数字化厂间示范项目,**包钢展昊新材料有限公司
年产2000吨甩带片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列入**市级自动化成套设备示范项目,**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台交流齿轮电机生产线项目列入**市级智能装备技改项目。二是强化项目管理。加强对高新区、滨海区等产业平台项目的统筹协调力度,对两个主要产业平台过会项目实行亮灯通报制度,两区项目投资进度明显加快,滨海区完成工业投资19.9亿元,同比增长16.3%,高新区完成工业投资8.3亿元,同比增长1.5%。三是促进增资扩产。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工作专班,对优质企业的用地需求由市经信局统筹协调解决,今年我局对接推荐本市10家优势企业用地项目落户市高新区和滨海区,目前已对6家企业项目供地351.5亩。引进了和利时、澄天伟业等慈商回归项目。此外,鼓励企业开展存量用地的盘活,将企业闲置的厂房进行二次招商,在滨海区盘活近千亩的闲置土地(厂房),有效保障优质企业的用地需求。全年我市供应工业用地2569亩,占全年土地供应总量的39%。
5、抓合作拓市场。一是持续推进山海协作。制定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出台专项考核办法,落实援建资金210万元,持续推进“消薄飞地”、“科创飞地”平台创建工作,消薄飞地已成功列入省级建设名单,牵线促成了投资达50亿元的万洋众创城项目落户**,5月正式开工建设。二是攻坚推进安龙万洋众创城项目,制定《**企业赴**·安龙万洋众创城投资经营奖励暂行办法》,牵头协调推进赴安龙万洋众创城投资,发动各镇(街道、园区)累计走访排摸各类企业近1900家,目前已有20家企业意向签约,合计意向购买厂房面积7.2万㎡,10家企业签订定向建造协议,定向建造厂房4.6万㎡。三是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出台境内参展展位费补助政策,举办第15届中国**家电博览会,展会得到郑书记批示,组织18家企业参加**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展、组织22家企业参加法兰克福(**)汽配展等专业展会,组织56家企业申报并已全部纳入**优质产品目录。
【篇三】
今年以来,市经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产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全面贯彻“中国制造2025”,狠抓经信重点工作,力促我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顺利发展。
一、狠抓企业服务,壮大实体经济。一是牵头起草《**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企业扶优计划》,拟在全市范围内选取60家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企业作为试点,通过“扶优计划”中的各种集约化发展路径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目前该计划正在资金测算过程中;
起草我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总部企业帮扶,全面推动我市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组建“**市中小企业服务办公室”。将全市企业按所属行政区划定多个网格,建立三级“网格化”服务企业体系,依托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和“政企通”信息化平台,全新打造“一张网、两个平台”的企业服务格局。制定《**市企业服务办办公室网格化服务工作方案》,通过建立工作制度,为企业提供及时、便利、精准的“零距离”服务。三是开展“中小微企业日”活动。举办主题为“走进新时代·激发新活力”的“中小微企业日”活动,邀请各大金融机构代表推介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实际问题。四是开展“**制造十大名片”评选活动。评选出“首届**十大工业名片”“首届**十大原生名牌”共22家企业,为“**制造”塑品牌、立形象提供助力。五是组织近200名中小企业代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六是开展双创服务周系列活动。牵头组织开展“双创发展新里程·**年**双创服务周”活动,通过发布“**创业创新年鉴”、“**创业地图”等创新创业成果,开展政策宣讲及政企对接会等专题活动,有效推动我市双创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七是开展“创业精英”评选活动。联合市商务局、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市“创业精英”评选活动,进一步营造我市大众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快人才集聚。
二、狠抓技术改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是为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改造,我局组织起草并印发了《**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年)》(清经信〔**〕234号)。二是根据省下达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分配到各县市区,明确到具体项目和负责人,分级落实责任,确保目标任务按期按质完成。三是加强调研,开展政策宣传。印发了宣传资料2000多份,举办了15场次宣讲会,共600多家企业参加,重点宣讲省“十条”、“市十条”及省市新出台的技改政策,引导企业开展技改。四是开展技改项目跟踪服务,实施挂图作战。对**年列入省、市、县三级重点跟踪的50个技改项目通过“挂图作战”方式,实行重点跟踪。五是组织我市21家企业参加**省第17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工作的认定培训,经省经信委组织专家评审,我市今年以来共12家企业通过**省第17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六是加大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建设,**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我市第二批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企业。
三、狠抓工业投资,增强发展后劲。一是成功举办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新材料招商推介会,赴外开展小分队驻点招商,力争引进更多的优质企业。二是做好项目服务,积极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发挥市县镇三级联动作用,排查项目建设遇到的问题并予以协调解决,重点做好项目用地需求摸查,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用地不足等问题,促进项目实现预期投入,如期建成投产,形成增长点。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宣传落实省出台的推动工业投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等有关政策,研究出台完善招商引资机制相关措施,部分县区如高新区和广清园结合实际研究出台鼓励投资的相关政策。
四、狠抓园区建设,推动载体扩能增效。一是制定园区**年工作目标,落实园区责任;
会同统计、税务等部门完成市政府**年园区提质增效工作考核以及省对我市园区绩效评价工作,华侨园在省绩效评价中获得考评奖励。二是制定《**年全市经信重点工作督查方案》,由局领导班子带队进行分园区开展督导,英德和清新作为重点区域,由市领导亲自带队督导,确保督导实效。三是在整合发展资源上抓力度。启动广清园周边集聚地和连州集聚地扩区申报工作,使省产业园区的政策惠及更多区域和项目;
引导连阳地区共建共享。加强连阳共建共享工作调研,制定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会同高新区加强对原一区多园管理办法的评估研究,启动管理办法的修编工作。四是研究制定鼓励园区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的指导意见,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五是深化广清产业对接。5月同指挥部拜访**工信委,对接项目信息,共同组织**汽车零部件、新材料行业等六个行业协会赴**园区考察,强化协会招商;
7月组织园区参加我市在东莞举行面向高新技术企业招商推介活动。六是对各地及工业园区新开工或续建的项目进行摸查,下发《关于建立市级工业项目建设台账报送工作机制的通知》,通过完善招商项目台账机制,投资进展报送机制,对项目进行定期跟踪。
五、狠抓招商选资,优化工业增量。一是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年5月25日,与敏实集团共同举办“**年敏实集团全球高层峰会”;
**年7月6日,在东莞举办“**年**市面向高新技术企业招商推介活动”,活动主要围绕穗莞深高新技术企业、有意回清投资乡贤等展开推介,吸引400家高新技术企业参会,现场签约26个项目。二是积极对接珠三角行业协会、企业。赴东莞市**商会及相关工业企业驻点拜访,重点对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配件、生物医药等领域中上游企业,邀请到我市投资考察、项目洽谈。三是参加工业经贸洽谈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年第六届中国(**)国际现代工业技术博览会、**年第五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多个经贸活动。
六、狠抓节能降耗,促进绿色发展。一是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做好**年度省政府对地市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要求各县(市、区)经信部门上报**年的节能预期目标。联合市发改局下发《转发关于做好国家百千万行动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总量和强度目标分解工作的通知》,下发了《关于征求《**市“十三五”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清经信〔**〕465号),要求各县(市、区)经信部门、发改部门督促各相关企业上报“双控”目标。二是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印发了《关于印发**年**市节能监察工作计划的通知》,对30家水泥/钢铁企业开展阶梯电价政策执行情况、6家工业企业日常节能监察及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5家**年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2家公共机构等开展专项监察工作。三是大力推进重点节能工程。印发了《关于组织申报**年第一批**市工业企业绿色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及《关于组织申报**年第二批**市工业企业绿色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会同市环保局印发了《关于公布**年**市应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企业名单的通知》,明确了**年我市须完成清洁生产审核的50家重点企业名单。四是开展“蓝天保卫战”工作。全力推动陶瓷企业“煤改气”工作措施的落实,起草并由市政府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陶瓷企业“煤改气”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清府办函〔**〕105号),对完成“煤改气”改造工作任务目标和落实保障措施等方面予以明确。
七、狠抓去产能工作,落实供给侧结构改革。一是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印发《**市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实施方案》(清府函〔**〕86号),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常态化监督检查,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时刻保持打击“地条钢”的高压态势,确保“地条钢”不死灰复燃。二是开展全面排查检查、暗访检查和“回头看”。**年,已开展多次专项检查、暗访检查抽查,做到检查督查全覆盖。其中**年5月接受并通过国家专项检查组的抽查检查,并按照国家专项检查组反馈意见抓好整改落实。三是建立线索核查制度,有举报必查。四是做好中(工)频炉登记管理工作。五是对有关企业开展督查督办。对在检查中发现存在“地条钢”死灰复燃嫌疑的有关企业,开展督查督办,责成当地政府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企业整改到位。
八、狠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产业融合度。一是做好**首届工业设计比赛工作。经市政府同意,我局印发了**年**市工业设计比赛方案,经组织发动,本次比赛共收到参赛作品共117件,39家企业单位、7个个人参赛,作品涉及平面色彩,文创、智能设备、建材、厨卫家居用品、儿童及特殊行业用品等,经过专家两轮评选,最终评选出14个最高分的作品为本次比赛获奖作品。二是做好生产服务业运行监测。我局积极配合省经信委做好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服务等六个生产服务行业的运行监测情况,选取了11个样本企业,每月提供数据给省经信委编制**省生产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指数已于5月份开始编制指数。
九、狠抓信息化发展,打造智慧城市。一是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草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梳理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和任务;
协调解决清城区中山村通信网络覆盖问题和电信、移动公司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牵头协调运营商处理中心城区45宗市内管线投诉事项,消除通信管线、杆路安全隐患;
全面完成了261个省定贫困村100兆光纤改造和开通4k电视服务共工作任务。制定《**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年)》和《**市移动通信基站专项规划(**-**年)》,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是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筹划成立**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稳步推进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工作。召开了“**市工业互联网大会”和“数聚**,云启未来”**年**市“企业上云用云”应用推介会,面向180多家工业企业开展政策宣贯培训,39家企业与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签署“上云上平台”合作协议。三是推动腾讯华南云计算基地建设。完成腾讯华南云计算基地项目招商各项具体工作,成功引进腾讯项目落户**。四是开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服务业数据统计与监测工作,组织相关企业做好年报、月报统计工作,协助省经信委成功举办粤北片区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软件产业相关政策培训会。五是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今年有7家成为**年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企业,截止目前我市有6家企业通过了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
十、狠抓无线电管理,做好无线电安全保障。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监测人员和设备,认真开展日常无线电监测工作,重点加强对民航、公安、广播电视、三防、公众通信等重要业务频率的监测监听。今年共完成重点频率监测监听(含辖区县、市)5000余小时。二是做好全国重大考试无线电保障,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完成了包括**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公务员笔试考试18类重大考试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共派出人员180余人次,投入设备120余套次,车辆90台次。共发现疑似作弊信号2个,实施信号阻断干扰2次,维护了考试公平公正。三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开展无线电频率台站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精神,开创我市无线电行政执法工作新局面。
十一、狠抓运行监测和要素保障,科学把握发展态势。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完善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做好月度和季度分析。进一步落实好每月预报制度,及时发现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动向。二是进一步推进我市制造业pmi指数工作,每月组织好我市149家样本企业上网填报,形成长效机制,编制我市制造业pmi指数,做好我市pmi指数发布工作。
【篇四】
今年以来,区经信局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坚定不移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环境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苦干实干,统筹推进“八大行动”,深入实施“521”工程,精心开展为企服务,较好地推动全区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1-10月份,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48.77亿元,同比增长10.74%;
预计全年实现开票销售178.52亿元,同比增长11.26%。
一、主要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1.牵头市对区指标。1-10月份,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完成38%,高于目标3个百分点,得分排名三县两区第3;
预计全年可达37.5%。工业开票销售增长率为15.2%,全年为15%。上半年我区单位gdp能耗下降0.29%,排名三县两区第2,三季度完成情况未公布,预计全年可完成下降2.5%目标。
2.企业培育“521”工程。兼并重组:1-10月份,实施兼并重组项目6个,完成年度目标66.7%;
预计全年完成9户,完成目标100%。技术改造:实施千企千万技术改造项目52个,投资21亿元、完成目标90%,预计全年投资额完成目标110%。千企千万技术改造项目竣工41个,完成目标120%;
预计全年竣工43个,完成目标126%。股改上市:股改完成2户,预计全年完成5户、达年度目标100%;
新增上市企业1户,完成年度目标50%。规模发展:新增开票销售超2000万元企业26户,完成年度目标100%;
预计全年完成30户,完成年度目标115%。科技成果转化: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预计全年完成市级以上技术中心3个;
开展省级新产品鉴定23个,预计全年完成30个。
3.高质量发展方面。智能制造:创建市级示范智能车间7个,完成目标350%;
10个列市智能制造项目有序推进,新增智能化生产设备200台套以上,应用工业机械臂(手)100个以上。“两化”融合:4家企业获批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新增“上云”企业48户。节能降耗: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9个,完成投资1.5亿元,淘汰高耗能设备986台(套);
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2户,推动2户企业建设市级绿色示范企业;
推广新能源汽车167辆。
二、创新举措及特色做法
一是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制定政策加强引导。围绕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入调研、座谈、征求意见,结合我区实际,牵头制定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八大行动”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宿区发〔**〕8号),成立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指挥部,并围绕年度任务,将其项目化、责任化,编排《区委区政府实施“八大行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年工作推进计划表》,加快实施。整合区级扶持工业经济各类政策,牵头制定《**区鼓励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宿区政发〔**〕4号),出台《**区**年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考核办法》(宿区工发〔**〕1号),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指导作用,推动企业发展转向高质量。
二是紧盯企业生产经营,深入研判精准调研。1.坚持每月会商。针对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经营困难较多的环境形势,我局紧紧盯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每月15日牵头工业经济部门和园区,召开工业经济运行指标会商会,形成《**区工业经济运行指标会商会议材料汇编》、《**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各10篇。2.定期专题推动。围绕“521”工程全年任务,加快工作推进,启动专题调研月活动,我局组建5个专题调研小组,牵头乡镇、开发区进行部门联动,活动共发放“521”工程评估表、专题成效统计表等200份,开展专题座谈10次以上。3.开展精准调研。针对企业经营异常,我局及时安排调研小组,深入企业专题调研,8月初上报《14户异常企业调研情况报告》获张区长批示,8月中旬上报《我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成效显著》获裴书记批示、被市委办采用,11月份上报《关于我区乡镇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三是抓牢企业帮办服务,强化发展支撑保障。1.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解放思想活动。围绕省、市、区广泛开展思想大解放活动,我局主动作为,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培训,3月底积极组织开展企业家讲座,参观优秀企业车间、邀请专家讲座;
5月份围绕推动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主题,组织开展“**名企行”活动;
7月份举办**区“企业上云”培训对接活动;
8月份邀请专家对中小微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授课和专家巡诊;
11月初组织电商拓市环省行活动,全年共培训服务企业400余户次。2.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围绕市、区新出台的工业经济政策,在前期入企开展工作进行宣传基础上,结合年底项目申报,10月底至11月初,我局组织开展**宿迁港片区、埠子龙河片区和开发区耿车片区等3场集中培训,深入细致向企业进行解读,深化政策落地。3.筹备组织绿色建材论坛活动。牵头筹备组织第六届绿色建材产业合作论坛和展会活动,精心做好活动组织、统筹协调、服务保障等工作,保障了活动顺利圆满举办。活动结束后,围绕六届活动举办情况、取得成果进行总结和思考,撰写报告《增绿色建材论坛内涵,强绿色建材产业根基》获裴书记、张区长批示,并后续形成绿色建材产品推广建议报告。4.电力服务保障更加坚强。扎实开展8个电网项目政处工作,开展电力通道树木清理2.4万棵,帮助蔡集“牛角淹”等6个项目进行电力杆线迁移、新建工作,积极协调为全区50余家企业及时抢修线路保障生产。5.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巩固提升。加强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拓展应用。推动实施跨部门信用联合奖惩,开展学前教育机构诚信示范行业、诚信示范乡镇、诚信街区创建活动。指导帮助区创业孵化基地获批全国首批“信易+”联盟单位。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受宏观环境变化、企业停限产、原材料价格波动大等影响,经营困难企业较多,企业亏损面扩大。1-10月份,全区1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下滑企业达90户,占规模以上企业57%;
90户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1.83亿元,同比减少16.84亿元、下降24.5%,拉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1.8个百分点。全区共42户规上企业出现亏损,占规上企业26.58%。
究其原因,一是钢材、水泥等原料价格上涨,用工、能源成本增加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
二是部分建材企业因大气污染防治等环保因素限产,单位成本大幅增加;
三是受中美贸易战和中东局势影响,允浩制衣、杰龙晶瓷等外贸企业销售下滑,利润亏损。综上原因,造成部分目标完成不理想,在牵头市对区净增规模企业培育方面,我区158户规上企业中,因45户不达标要在**年2月份退库,但目前仅25户企业作为新增规上企业申报,净增量为负20,全年目标任务难以完成。
四、**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市对区考核指标方面。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完成35%以上;
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率12%;
单位gdp能耗下降2.5%以上。
2.“521”工程方面。完成兼并重组9户;
完成股改5户、上市2户;
实施“千企千万”项目52个;
新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5户、超2000万元企业22户;
完成省级新产品鉴定20个以上。
3.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方面。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个以上;
新增市级以上示范车间2个以上,应用工业机械臂(手)100个以上。
4.节能降耗方面。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6个,淘汰高耗能设备100台(套);
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2户,建成市级绿色示范企业2户;
推广新能源汽车30辆以上。
(二)工作举措
一是抓牢企业监测分析,全力促进工业平稳发展。1.加强政策引导指导。深入研究省、市、区各级工业扶持政策,灵活运用,帮助企业争取扶持,发挥引导资金的撬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和指导企业申报工作,确保政策兑现最大化。2.加强指标分析研判。紧密抓好企业运行监测,重点关注企业开票、入库税收、用电量等,密切跟踪指标下滑企业动态情况,注重分析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实行“月会商、月分析、月调研、月通报”,仔细为企业“问诊把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依据。3.加强入企调研指导。注重实地调研,定期围绕业绩下滑、经营不稳的企业,组织人员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需求,指导企业发展。
二是加快实施“521”工程,全力助推企业跨越发展。围绕市级下达**年目标任务,早谋划早部署,在摸排挖掘上再沉一线,在手段举措上再想新招,在指导推进上再下力度,全力推动全年任务完成,列市排名再提升。1.抓兼并重组和规模发展。加强前期摸排、调研,建立项目库,坚持分档培育,抓好分类施策,加强跟踪指导,确保项目早完成、早达效。2.抓技术改造和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年千企千万项目库,强化属地考核,传导压力,加快项目推进,确保完成项目投资完成额以及项目竣工数等关键指标。加快成果转化,瞄准全年任务,及早谋划省级新产品研发及鉴定。3.抓股改上市。结合兼并重组项目挖掘股改企业,重点跟踪,滚动培育,指导企业稳步推动股改工作。
三是坚定“三化”路径,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企业转型,主抓“三化”路径,推动工业企业高端化、绿色化、互联网化发展。高端化,开展示范智能车间的建设和申报,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单打冠军,鼓励企业新增中高端生产设备,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做好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培育。绿色化,大力开展淘汰落后产能、节能降耗、“四个一批”化工企业整治提升、新能源汽车推广等工作。互联网化,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继续摸排扩大培育库,对**宿迁港和激光产业园相关企业重点培育;
大力推进“企业上云”工作,走访调研,建立培育库,继续做好培训对接活动。
四是精心开展企业服务,全力营造优良发展环境。1.深入开展“三服务三促进”活动。推动帮办服务企业常态高效开展,积极推进“挂钩帮办、部门联办、区级会办”机制,加强问题和需求的汇总、梳理、交办、反馈,竭尽全力帮助解决资金短缺、手续办理、用工需求、设施配套等方面问题,保障企业稳健发展。2.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帮助企业家转变思想、提升素质,组织企业开展培训,做好小微企业创业辅导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和中小微企业专家巡诊等系列培训活动。3.认真组织企业“走出去”。继续组织开展“名企行”活动,帮助企业家开拓眼界、对标学习。紧抓上级组织参展活动机遇,积极组织我区关联企业参加工业博览会、智能制造大会、纺织大会等各类展览会,帮助企业推介产品、开展接洽。
五是积极抓好改革创新,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一是推动配售电改革及早释放红利。牵头加快推进**宿迁港产业园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工作,围绕项目**年建设计划,推动配电网建设,抓好配售电公司运营,积极为企业释放改革红利,促进园区产业集聚。二是着力推动“信易租”试点工作。联合创业办深入开展“**区创业孵化基地企业诚信联盟”活动,加强对入盟企业的信用监管,为企业提供信用产品和信用服务,在申请贷款、租金减免、办公设备租赁等环节运用信用核查,推动我区“信易租”工作出成效、出亮点、出特色。三是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程。根据市级实施办法,加快制定我区实施办法,草拟评分办法,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篇五】
政府政务公开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年以来,我局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浙政办发〔**〕42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和情况统计工作的通知》(江政办通〔**〕85号)等文件部署要求,现将**年度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梳理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1.强化组织领导。信息公开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为了保证信息公开工作规范运作,落到实处,我局及时进行部署安排,把信息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信息公开工作责任制,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实施,并把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2.完善规章制度。我局为了使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完善了内部公开事项制度和其他公开制度。建立并实行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投诉处置、结果反馈制度,信息公开审核制度,信息公开评议制度,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制度、信息公开举报制度、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做到按制度规范信息公开程序,确保及时、有效、完整;
设立信息公开投诉意见箱及投诉电话,规范信息公开内容审核、审批程序,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让干部、群众享有知情权、监督权,使信息公开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3.加强效能建设。我局围绕主要职能,在抓好信息全面公开的同时,讲求实效,突出重点,力求提高信息公开的运作效率。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公开,围绕保证群众民主监督权力,抓好重大决策的公开。通过政府政务公开网站,将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工作制度、职责范围、办事指南等予以公开,做到形式多样化、内容规范化。诚恳接受群众监督,增强自身廉政意识,规范工作人员行为,树立了良好的行业风气。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1.政府网站。市民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可查看我局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本年度我局在江山市政府门户政务公开栏目里共设9个栏目,**年度共公开信息164条。
2.政府信息查阅室。局办公室是我局信息查阅室及资料索取点,该科室明确一名工作人员为群众查阅信息服务。
3.本单位信息公示栏。
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包括单位简介、机构职能、业务工作和其它信息等方面。
三、完善平台建设,增强政策解读。
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以下统称“五公开”),加强政策解读,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公开实效,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情况
**年没有社会要求公开事项。
五、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本年度未发生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六、主要问题
1.公开的意识还有待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参与度不高,前来咨询、查阅和申请的人数不多。少数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视不够,主动性不强,离公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2.公开的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开的方式过于单一化,不利于一般群众对公开信息的接收,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仍需深化。
七、下一步工作思路
**年,我局将继续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力。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理顺工作机制,调整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做好牵头和协调。对涉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重大决策应及时公开,同时有区别地抓好对内与对外公开,提高公开针对性。
2.抓重点促深化。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切合实际,稳步实施”的要求,在深化完善和巩固提高上下功夫,加大“真公开”的力度。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我局办理的行政事项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态度、时效等方面作出承诺,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继续优化审批办事服务,对各项办事指南的公开进行进一步细化。
第二篇:蓬溪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蓬溪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2年工作总结暨2013年工作要点
2012年,县经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工业提速”发展战略要求,坚持“绿色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七个着力”为重点,务实创新,统筹协调,努力工作,确保了我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面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1-12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
工业产值72.1亿元,比同期的60亿元增长20%; 工业增加值增速18.5%,高全省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全市0.7个百分点,居全市五个区县第2位,在全省59个扩权强县中排位第18位;
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比同期的61亿元增长18%,居全市第2位;
利税总额14亿元,比同期10亿元增长14%,增速居全市第2位;
产品产销率为98.3%,超市级目标98%0.3个百分点; 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6%,超市级目标的9个百分点。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占市级目标任务4户的100%。
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比同期的25.7亿元增长17%,占县级目标30亿元的100.3%;
工业技改投资14.6亿元,比同期的11.2亿元增长30%,占市、县级目标14.5亿元的101%。
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5亿元,占县级目标3亿元的101.7%。
申报项目争取国家、省级财政支持到位资金1041.2万元,同比增长100.2%,超目标任务70.2个百分点。
一、求真务实,推进工业和信息化提速
(一)着力扶优培强,特色产业增量提质
通过实施“三十”工程,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门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三大特色产业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49.6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8.8%,同比增长20.2%,对规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3个百分点,支撑和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通过培育扶持,鹏飞纺织、喜亚药业等2户企业成为了四川省“小巨人”企业,之江化工、嘉威门业等6户企业被认定为四川省“成长型”中小企业;林盛门业、弘桥实业获得省著名商标;达美美家、驸桦牌系列蜂产品获得四川省名牌产品;蓬盛门业、达美门业、建兴青花椒获得市知名商标,建兴青花椒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之江化工、河冶高科各获得1项专利,鑫威门业获公安部批准的防火门生产资质,成为第一个在蓬申报成功的具有防火门生产资质的门业企业。鑫威门业、新新门
业等企业标准化管理示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以点带面,60户规上工业企业经营管理逐步科学规范,企业形象明显提升。
(二)着力项目攻坚,工业发展后劲增强
一是狠抓投资驱动。全年共实施工业项目96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实施技改项目40个,完成投资14.6亿元,同比增长30%;二是狠抓项目推进。采取项目推进例会制、项目秘书制、项目推进服务制、一事一议、领办代办、月报月结、季度督评、排位通报(共出6期)等多种办法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坚决清退了未及时开工的招商引资项目2个,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竣工、早达产。目前已竣工项目62个,占总项目数的64.6%;在建项目34个,占总项目数的35.4%。重点加快门业拓展区12个项目、中石化成品油库项目及任家桥村220kv输变电站等项目的推进工作。同时,全市一季度项目开工典礼现场会在蓬溪召开。三是狠抓项目编报、储备、跟踪对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全年申报中省技改、中小专项、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项目56个,14个项目获得中省财政资金支持1041.2万元,同比增长100.2%。
(三)着力平台建设,产业集聚能力提升
金桥新区、上游工业园、蓬南电子工业园等三个园区已入驻企业80余户,投产企业60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7户,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总户数60户的78.3%,实现产值59.5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的82.5%。遂宁金桥新区三条主骨架道路顺利通
(七)着力信息化建设,“两化”融合实现新突破
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光纤网络和通讯信号均已覆盖全县所有乡镇以及工业园区、旅游景点。建成管道、杆线总长度达4500余公里,基站(点)达424个,全县互联网端口总数3.5万余个,宽带用户3万余户,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7万余户,移动电话用户30余万户。广电网覆盖全县,实现了村村通;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新的突破,许多企业建立了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鑫威门业、供电公司等3户企业建立了内部数字化监控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初步完成,全县各乡镇政府、县级机关各部门均接入县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校校通”工程全面完成,公安、卫生、交通、工商、财税及金融系统的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开拓创新,驱动工业和信息化提速(一)方法创新,工作得到强力推进
为大力实施“工业提速”战略,不断推进工业经济工作,我局推行了工业例会制、工业分析通报制、工业项目推进服务制度。今年6月,县委书记林建国同志在《关于2012年1-5月工业项目进展情况的通报》上批示:“今年的工业工作创新很好,有益、有效的抓法,发展很实,连续几月增加值排名全市第一,值得表扬”。
创新经济运行管理方式。建立工业经济数据库,把涉及工业经济发展的水、电、气、税收、信贷等经济数据及时收集整理,每月按时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报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济指标情况表》、《上游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济指标情况表》,其内容涵盖了工业产品及产量、能源、财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产品加工等10多种相关数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和掌握工业发展、经济运行动态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创新政务公开方式。更新升级机关网站,及时对外发布相关政策、文件、机关情况、工作动态、企业产品信息和用工信息等,受到有关领导和服务对象好评;投资1万余元,加强机关党务、政务公示栏建设,创新公开形式和内容,确保了机关党务、政务基本信息长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及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的需要,提升了机关服务质量和形象。
创新机关运行模式。建立经信系统短信平台和机关资料、文件交流共享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降低了办公成本。
(二)管理创新,规范化水平提高
创新企业激励机制。出台了《关于扶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蓬溪县工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蓬溪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关于“三十工程”企业评定问题的通知》、《关于“三十工程”企业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明确了对重点工业企业在项目安排、资金支持、学习培训、服务力度、融资担保、要素保障等方面扶持和激励政策,推动重点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
局系统李崇高被评为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县道德模范,同时1人获县道德模范提名奖;扎实开展“蓬溪精神”学习宣传活动,我局被评为县学习宣传蓬溪精神先进单位;落实专人全面完成了党报刊和县委宣传部安排的其他征订任务。
(二)强化安全和维稳,系统和谐稳定
制定落实了安全生产、防洪抢险应急、处突工作方案,进一步落实了安全生产、信访维稳责任。扎实开展了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查出隐患42处,现场整改31处,责令限期整改了11处。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破难”专项行动,及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件,及时协调解决了喜亚药业、光明纺织退二进三中的遗留问题,及时调处化解了改制企业下岗职工初访15人次、稳控原县丝绸厂未办理解除劳动关系职工上访、原企业厂医信访等,确保全年无人员到市赴省进京上访,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圆满完成了信访维稳目标任务。
(三)提高执行力,新增工作出色完成
一是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领导交办的润森生物公司用地变卖工作。通过历时近4个月的艰苦努力,蓬发展公司终于以预期的价格依法买得该宗土地,盘活工业用地141亩,有效解决了工业发展的遗留问题,挽回经济损失1400余万元。二是圆满完成美宁食品公司(蓬溪)的拆迁工作。美宁食品公司生产车间、冻库及办公楼等设施的拆迁历时近两年,没有任何进展。按照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今年3月,县经信局在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动员尽可能的资源,上门做工作,讲政策,主动为企业拆迁转产争取政策、寻求新项目。真诚和热情让美宁食品公司高层感动,今年4月底,终于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30日内全部拆除公司厂房及所有设施设备,使城河二期整治工程在汛期前得以顺利完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
(四)强化统筹协调,系统工作全面推进
2012年建立了归口内部门、单位的交流、配合、协调机制,密切了部门关系,增强了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支持配合力度,系统内各单位工作质量、效率明显提升。按时高质量地办理了县人大代表建议1件、政协提案4件,得到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县供电公司向上争取总投资5501万元的电力设施建设项目,2012年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建设、改造农村35KV变电站2座,完成新建和改造10KV以下各类线路278.83千米的农村电网改造;县移动公司投资886万元完成30个行政村通宽带的农村通信任务(40个自然村通电话,超计划16%),出色完成了市县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联系社区工作、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县经信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 “五创”工作先进单位。省质监局同意蓬溪建立四川省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并拨付专项经费150万元,用于购置门产品检验检测设备和相关实验室建设。
四、存在主要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工业经济总
112-
第三篇: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目标,认真履行部门职责,依法行政,迎难而上,扎实苦干,团结协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
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重点工作情况
(一)落实经济工作目标,确保完成任务
今年以来,我局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全面掌握全区的产业状况、企业动态以及经济发展的亮点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思路,制定和实施工作方案。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经济运行监测为重点,全面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加大对重点企业、支柱产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推进的运行监控力度,加强经济运行动态分析和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做到分析报告及时、准确、有力、可靠,有指导企业的价值;强化用电、用工等要素保障,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大力培育经济增长点,预计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0家以上。
二是以重点行业企业为抓手,扎实推动工业上新台阶。去年,由于东兴石油等大型企业大幅减产的影响,我区工业经济陷入低潮。今年以来,我局高度关注东兴石油、渤海农业、中纺粮油、粤海饲料等10亿元以上规模企业以及石化、粮油、水产三大产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确保今年工业经济实现较快的增长。
三是以湛江五年崛起为契机,积极推动商贸流通升级。随着两大项目的筹备和动工建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大量涌入,我区作为主城区,商贸服务业基础较好,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局对全区商贸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走访调查,按类别、板块进行座谈,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问题,协助企业申报专项资金扶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是以加强开放合作为主线,全力推动外贸做大做强。今年外经贸的工作重点是确保出口贸易平稳增长,进口贸易大幅上升,培育一批超亿美元外贸企业,促进对外贸易结构优化调整。重点是协助龙威水产、富昌水产、四宇水产等出口企业突破行业低潮,加大出口力度,推高全区出口贸易总量,扭转出口下滑局面;支持渤海农业、中纺粮油在本地进口原材料,实现进口贸易上新台阶。
五是以强化招商引资为手段,努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带领下,我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今年共签订项目19项,项目总投资80.6亿元。一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世界500强卜蜂莲花大型超市已进场施工,预计明年初开业;投资超20亿元的中移动数据中心项目已正式动工建设;投资15亿元的中航油储运基地已受让湛江港集团项目用地,项目将于近期动工建设;中星石化项目原设计为高级沥青和丙烯生产,现调整为大型石化交割储运基地,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正在进行设计调整,预计明年上半年动工建设;投资6亿元的金港精糖加工项目正在办理土地受让手续,将于今年底动工建设,年产值达50亿元;其他一批项目正在经济推进。
六是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依托,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贯彻落实各项法规政策,切实抓好企业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坚持存量调整优化和增量严格准入相结合,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工作,突出抓好石化、建材、食品等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节能。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培育和企业改造。
七是以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致力推动社会经济转型。我局继续开展“两化”融合的试点示范,推广“广货网上行”活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信息网络的覆盖率。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电子政务畅通工程,重点建设增强服务公众能力的业务信息系统,逐步构建服务型的“网上政府”,推进政务信息化进程,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简便、透明、高效、规范”。
(二)深入开展服务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结合今年市、区开展的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三服务”活动,我局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全体干部经常性深入企业第一线,充分了解企业的诉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受到了企业的好评,被企业亲切地称为“企业的贴心保姆”。
一是建立政企紧密联系制度。我局提出“企业无小事”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了解企业的情况,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我局都派出专人当作大事来处理,获得了企业的信赖,企业也乐于向我们反映情
况,我局都一一给予落实。
二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局对本地区生产成本进行了调研,认为生产成本过高,尤其是港杂费、堤围费等较其他地区高出很多,对此,我们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向上反映,在最近市准备出台的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中,这些问题得到了重视;今年6月中旬,华润万家超市连续发生了两宗消费纠纷事件,事件曾一度导致纠纷各方情绪
严重对立,给正常的经营秩序带来较大的影响。我局接报后,召集有关单位进行了研究,并约见纠纷各方,经多次耐心的协调,事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三是全力推动重点工作顺利开展。我局对各项工作进行分类管理,对于每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实行专人负责,限时完成。如卜蜂莲花超市是我区今年引进的世界500强项目,由于租用鼎盛广场的经营场地不符合规划性质,但改变规划性质的程序很复杂,工作量很大,我局积极联合其他部门攻坚克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保利房地产是原点广场项目的投资方,我局主要领导主动与项目方对接,并与市工商部门进行了多次协调,最终促使原计划在开发区注册的项目在我区落户。
四是积极帮助企业申请政策扶持。为支持企业发展,我局积极帮助企业申请政策扶持。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引导和协助企业申报国家级促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专项资金项目、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贴息)项目等21项,为企业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三、切实转变政风行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我局是今年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大大常委会工作评议的单位,结合这两次评议活动,我局围绕“便民利企”的工作目标,把转变作风、服务企业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服务意识得到增强。结合行评活动,重点是预防杜绝干部职工不思进取、效率低下、失位缺位;预防杜绝思想涣散、纪律松懈;预防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
二是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我局以提高行政效能、简化办事程序作为切入点,对办理业务的16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实现审批大提速:5项为即时办结;6项为5个工作日办结;5项比法定时限提速二分之一以上。如审批外商独资、合资企业的时限从法定90个工作日至压缩至2个工作日;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即时办理。今年以来,我局在“湛江市六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子系统”共录入行政审批事项84项,办结率100%。
三是依法行政得到落实。我局把依法行政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法治意识,规范行政行为,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和公务员进行执法规范化教育,预防和杜绝日常工作和行政执法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行政执法程序违法等行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是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局班子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到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主要做法是:抓组织领导。严格对照责任制要求,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副职领导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责任网络;抓建章立制。认真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责任制的各项制度,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组织的监督;抓廉洁自律。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党纪政纪条例法规,结合“纪律教育月活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领会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文件精神,自查自纠。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公开承诺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决不能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决不能为了蝇头小利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成效和亮点
1-10月,工业、商贸、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等指标快速增长,从总量上看,各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一)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37.2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同比增长24.5%。
(二)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2.2%。
(三)全区实际利用外资6826万美元,同比增长65.92%,总量全市第一,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8%,已完成全年目标的137%。
(四)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7.73亿美元,同比增长1.9倍,总量和增速全市第一,已完成全年目标的180%,其中出口总额1.78亿美元,同比增长28.2%,完成全年目标的102%。进口总额5.95亿美元,同比增长3.6倍,完成全年目标的240%。渤海农业进口4.2亿美元,中纺粮油进口1.56亿美元,两家企业进入亿美元外贸企业行列。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抓产业规划
贯彻落实省委胡春华书记年初视察湛江时提出的做优、做强临港工业的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2016年建成霞山临港产业园区”的战略部署,调整和完善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产业布局,开展产业招商,在园区集聚发展“三高两底”的产业,筑牢产业发展的平台,推动产城联动,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进驻。
(二)抓项目落实
对重点建设项目和已签约项目进行责任分工,将责任分解到区领导、部门领导和项目所在街道领导,制定奖惩制度,责任人对项目包干落实,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的力度,确保投产一批项目、动工一批项目,储备一批项目。
(三)抓招商活动
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和经贸活动,通过各种渠道推介我区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来考察、投资;加强与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六大招商分局的联系,掌握国内外投资动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继续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活动,根据产业规划和招商思路,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走访有实力的投资者,邀请有意向的投资者前来考察和对接,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性。
(四)抓载体建设
继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充分挖掘和盘活土地资源,抓好土地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好开发建设资金筹措工作,降低土地开发成本,积极做好两个工业园区扩园申报工作,向省、市争取建设用地指标,申报和推动滩涂吹填造地工程,为园区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五)抓优质服务
继续完善招商引资的各项规定和优惠政策,及时向社会和投资者提供相关信息;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协调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行跟踪深入招商项目,了解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帮助项目解决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第四篇:经济和信息化局年终工作总结
2013年,xxxx县经信局按照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要求,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任务计划,以集群、集约、集聚和创新发展“三集一创”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强县建设,着力发展品质经济。
一、2013年工业经济基本情况
(一)工业产值增长缓慢。1-12月,全县615家规上工
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08.8亿元,同比增长7.8%,低于全市平均3.7个百分点,五县二区排名第六。实现销售产值774.85亿元,同比增长6.8%,产销率95.8%,同比降低0.83%,低于全市平均1.8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212.02亿元,同比增长5.72%。1-12月规上企业累计用电量26.72亿千万时,同比增长5.2%。
(二)工业效益稳中有升。1-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29.85亿元,同比增长9.2%。1-11月,规上企业共实现利税42.89亿元,同比增长7.27%,其中实现利润总额26.29亿元,同比增长15.31%,实现税收总额16.6亿元。
(三)重点行业情况。1-12月,全县规上32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产值出现负增长。产值总量超十亿元的18个行业产值为768.78亿元,占全部规上总量的85.04%。总量最大三个行业产值占比为32.77%,分别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幅为12.52%,6.27%。9.23%。
(四)工业投入和项目推进情况。1-12月全县在建工业生产性项目444个,同比增加87个,累计完成投资126.01亿元,同比增长15.6%。五县二区增幅排在第四位。在投资结构上,设备投入85.64亿元, 占投入总量的67.97%;技改投入87.43亿元,占投入总量的69.39%,新兴产业投入72.61亿元,占投入总量的57.62%。年内通过4次开展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有效推动了74个项目的开工和54个项目的竣工。
1-12月,列入省重点项目共有11个,已完成投资8.82亿元,占当年计划投资的97.6%。列入市“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共有33个,共完成工业投入34.76亿元,占2013年计划投资30.71亿元的113.19%。其中新建项目19个,已开工17个,开工率89.47%,完成投资20.81亿元;结转项目14个,共完成工业投入13.95亿元。
1-12月,100个县重点工业项目共完成工业投入55.98亿元,其中,结转项目33个,累计完成投资20.0亿元;新建项目67个,开工60个,开工率89.55%,累计完成投资35.98亿元。
(五)县外内资情况。1-12月,县外内资实到65.36亿元,同比增长18.58%。注册资本33.12亿元,同比增长13.66%。1-11月市外内实到资注册资本28.09亿元,总量列全市第二,同比增长25.44%,增幅列全市第四。
(六)两大倍增情况。深入实施“大企业”和“新兴产业”两大倍增计划,开展大企业培育“211”工程,1-12月超亿元企业有195家,超十亿企业有9家。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增幅10.91%,增加值增速8.5%,均位列五县二区第六位。
(七)项目审批情况。1-12月新批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325个,同比增长61.96%,计划投资总额118.49亿元,同比增长39.42%。1-12月新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284个,计划投资总额102.73亿元,同比增长215.19%。涉及新征用地项目32个,新增用地1205.23亩,亩均投资强度为310.08万元/亩,同比增长13.47%。
二、2013年以来工业经济主要工作
完成了《xxxx工业强县xxxx规划》的编制、评审工作,并在县十五届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获得审议通过,出台《关于开展新一轮工业平台建设促进品质工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快技术改造扩大有效投入促进品质工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强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品质工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工业设计产业促进品质工业发展的工作意见》等六个配套实施意见。为了更好的抓好工业经济工作,在每个季度出台工业经济工作要点。
(一)围绕五换计划,加大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力度
1.实施“机器换人”装备提升计划。
组织开展 “365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即完成投入30个亿,组织实施60个项目,减少员工5000人以上。分轴承、纽扣等多个行业召开机器换人宣传推介会、编印典型案例,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机器换人”行动。全年完成机器换人项目162个,实现投资41.3亿元,减员7173人。
2.实施“腾笼换鸟”退低进高计划。
第五篇: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要职责
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要职责
根据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东莞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粤机编[2009]28号),将原市经济贸易局、市信息产业局和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整合,设立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挂东莞市酒类专卖管理局牌子。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国民经济运行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的地方性政策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拟定并组织实施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规划、计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制订并组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三)监测分析全市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运行态势,科学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组织实施近期经济运行调控措施,统筹协调经济运行和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统筹全市对内招商引资工作。
(四)执行有关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编制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审查上报需经省和市审批、核准、备案的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参与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核、上报工作;指导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开展好技术改造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定期分析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情况,提出促进工业、商贸流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措施和意见。
(五)对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化服务业实施行业管理,拟订地方行业发展规划、行业管理规定(办法)和行业经济技术政策并组织实施;联系指导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社会中介组织,推动地方行业的自律。
(六)指导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新产品开发、工业设计、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设备招标
资运输能力等供应,负责加油站、CNG 汽车加气站的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应急管理、产业安全有关工作。
(八)拟订实施产业转移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研究产业转移重大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拟 定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推动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推 动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布局一体化;指 导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和对外合作与交流,指导各种成份企业发 展,协调烟草工业、盐业生产和专卖管理。
(九)拟订规范商品市场运行秩序和打破市场垄断、地区封锁的政策,推进统一开放、竞争 有序的市场体系; 监测分析商品市场运行状况,承担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 料流通管理的责任; 拟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承担工 商领域物流业和会展业的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粤、港、澳服务业合作;培育发展城乡市场,组织 开拓国内市场;承担酒类专卖和生猪屠宰业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茧丝绸生产流通协调工作。
(十)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的综合协调和管理,组织指导国防科技工业的军转民工作;组织指 导和协调民用部门军品配套工作,负责对民用爆破物品的行业管理及其生产、流通安全的监督管 理;负责船舶(渔业船只除外)的建造质量安全监管。
(十一)统筹全市信息化(电子政务除外)工作,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信息技术 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组织协调和指导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电子商务推广以及社会经济各领域 的信息化应用,推广信息化领域新技术、新标准。
(十二)负责全市信息网络设施建设的规划、协调和管理,协调通信管线、站点、公共通信 网规划,推进面向社会服务信息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十三)负责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发布工作,协助推进国家及省市的重点信息化工 程;负责信息安全的统筹规划、组织推动和协调管理,协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十四)配置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负责无线电监测、检 测、干扰查处工作,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
(十五)负责市人民政府委托管理的交通战备和信息动员工作。(十六)承办市人民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办公
公室 2010-01-05 综合法制科 2010-01-05 经济运行科 2010-01-05 技术科 2010-01-05 质量科(挂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牌子)2010-01-05 节能和循环经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