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管理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2021年全省应急管理目标任务,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导向,以“预防为主”,不断提高“统一”水平和“救援”能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16月,全市事故27起,死亡人,同比分别下降.%和.%。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形势总体稳定。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为疫情防控和企业恢复生产服务。
一是开展疫情防控和企业服务定向监管。
局队成员带领队分成七组,历时三个多月,对桐庐县防疫工作进行督导,指导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开展重点防疫场所“三天一轮”检查。二是为防疫指挥部服务。成立技术支持团队,24小时为防疫指挥部服务,保证137次视频会议。三是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设备运输、物资等问题。第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介绍了市企业恢复生产和恢复生产的八项安全措施。我们将免费推出扩大保障范围、延长保险期限等政策。共为企业提供服务.万项,隐患整改.万项。20多万人免费在线安全培训,发送100多万条关于复工安全提示的短信。(二)齐心协力开展防洪救灾。
今年梅雨形势严峻。梅雨期持续50天(比正常多24天),梅雨量达到815mm(正常的3倍);新安江水库历史比较高水位108.39米,历史上首次开启9次泄洪;条溪河流域超警6天,北湖滞洪区再次进行分洪。根据省联防指标的决策部署,全市做好充分准备,数字化赋能,科学判断,准确实施,快速行动,严防死亡,实现“无死无伤,少损”。第一,从正面指挥,周密安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部署会议12次,市领导批示防汛工作24次,一线检查指导16次。7月7日提升为一级应急后,连夜派出市领导牵头的9个工作组,指导防汛救灾工作。二是统筹协调和部门协调。市防卫办咨询判断57次,发布工作提示11条,内部照明10条,工作简报60条,预警信息2000多万条。协调救援队伍、人员和物资的配置,支援灾区。各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有效落实各项措施。第三,基层单位要尽职尽责,筑牢防线。新安江水库泄洪沿线地区,四支队伍沉入一线,基层干部进岗,部队官兵奋战一线,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抗洪。沿线共转移.万余人,应全部转移。全市共派出514支队伍,28人次,发生故障125000次。共发现险情1216处,加固点396处。第四,灾后重建立马快速。市政府立马出台了《2021年梅汛期灾后救助十项政策》,市级补助资金5万元,五个地区各1万元,共1亿元用于困难群众的生活和农业补助。市防指派出6个工作组进行灾情核查统计,以保证系统应统一核查。
(3)着力打造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一、详细分解、跟踪、夯实。
市委、市政府将创新工作列为今年的重点目标和任务之一。市安委会办公室加强沟通,立马调整和细化任务分工和标准要求;加强部门间的配合,明确任务清单,每15天做一次意见和通知,列出整改的实施问题。二是全面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受中国安全科学研究院和省安全科学研究院委托,在城市工业风险、人员密集场所、城市公共设施和自然灾害四大风险评估单位完成了个行业领域的风险评估,形成并通过了《市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评估。三是形成城市风险地图。开发“城市安全风险电子地图平台”,绘制四色安全风险分布图,为城市安全运营体系建设提供风险基础图。(4)《高标准推进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
首先明确一般原则。按照“按省计划下达命令接收全部任务,要求严格自压,着力解决我市不足”的总体原则,细化任务措施271项,增加个性化措施19项,量化指标11项,自压或提基准29项。进一步提高标准,加快进度,彰显责任。二是构建特色框架。结合建设量大、隐患多、城市运营风险突出、小微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等情况,确定方案框架为“39”。“加工制造小微企业”列为一个专项,“城市建设”分为“建筑(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城市运营”两个专项,“道路交通”、“运输”、“渔船”三个专项,整合为一个专项,“道路运输”。三是建立工作机制。采取例会推进、专题班推进、定期汇报等措施,通过安全生产考核检查、“60天隐患整改闭环机制”、考核指标发布等手段,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5)深化60天隐患整改闭环机制。
一是坚持不懈地推进整改闭环实施。
市级连续开展11轮监管,暴露隐患1个,整改完成1265项。各地共开展124期督查,排查隐患10个,整改10个。特别是绕城高速公路龙坞段事故频发的隐患,通过曝光和监管,业主投入.亿元全面完成隐患整改,事故率明显下降。二是扩大隐患曝光行业。从消防、地铁建设、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四大重点领域,拓展到城镇燃气、旅游景点、烟花爆竹、防洪防台、城市运营管理等领域。三是做好省市隐患挂牌督办工作。同步推进市县两级隐患挂牌,完成市级重点隐患挂牌个,其中5个已整改并按期出售。(6)加强重点地区和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监管。
首先,密切关注危险和采矿领域。全市对个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7个尾矿库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和安全隐患治理。与国家和省重点县服务集团合作,为钱塘新区、临安区8家企业提供指导服务。第二,盯紧工贸小微企业。划定“红、橙、黄、蓝”管理范围,实行分级管理。余杭区试点“一码一图”企业安全数字化监管。对全市26000多家加工制造小微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三是重点建设(地铁建设)、道路交通、消防、城市运营。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继续开展专项整治,排查治理隐患。
(七)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执法。
第一,加强执法。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检查7639家企业;行政处罚1005次,罚款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和%。其中,非事故罚款1万元,同比增长%。二是创新执法宣传。网易联合新闻联播“捣毁危险化学品非法储存窝点”执法行动,吸引50多万人观看。同时,通过案例汇编、媒体曝光、执法提案等形式,推进执法普及。三是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执法。以省直机关为契机,在我市试点“浙江省政府钉子户手持处罚制度”,统一全市监管事项和执法方式。
(八)继续深化应急数字化建设。
一是深化防汛防台应急联动场景建设。
收集了1个水文监测站、个大中型水库、个小型水库、10多万个视频监控通道、1个山洪风险区、1个地质灾害风险区和个城市内涝点的数据,对当前汛期的指挥和应对发挥了积极作用。展屏作为部门场景的代表,永久驻扎在市脑展厅。二是深化危险化学品事故防控“可视”场景建设。9400多家生产、经营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收集了信息,实时掌握了杭州市所有危险运输车辆的信息,访问了个视频监控通道和1122台物联网监控设备的数据,每天处理85条报警信息。实现“基础清算、风险清算和动态清算”、“监控、预警和处置”。第三,深化城市安全运行体系建设。通过收集城市中各行业的现有风险列表,我们可以实现风险显示;通过访问八大行业的管理数据,实现行业的重点管控;协同应急是通过收集气象、交通、医院、救援队、救灾物资等综合信息来实现的。二、接下来的工作思路。
目前建筑行业(地铁)事故多,险情多。虽然道路运输领域的事故有较大下降,但比例仍然很高,危险矿井、消防等重点领域的事故时有发生。面对台湾洪水,压力还是很大的,不能容忍任何放松和麻痹。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1)恢复梅汛期,迎接台湾汛期,全面推进“浙江安全码”应用,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二)以“60天隐患整改闭环机制”为抓手,加强隐患排查和检查,确保三年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行动抓实效。
(三)推进首批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四)实施“铁拳行动”,做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专项整治和专项监管工作。
(五)坚持安全生产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加强准确执法,加大重大事故隐患执法力度。
(六)继续推进城市安全运行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数字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