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0年县教育体育局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
一、教育体育概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3所,其中完中4所、职业学校1所、进修学校1所、完全小学21所、教学点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民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学生47123人,其中小学生25594人、初中学生13441人、普通高中学生6344人、职教学生1744人。幼儿园8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4所,民办幼儿园38所,在园幼儿12174人,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58.6%。全县公办学校教师2832人,其中中小学编制教师2292人、特岗教师59人、三支一扶教师11人、政府购买服务教师470人。幼儿园编制教师54人、政府购买服务教师40人、保育员21人。共有合法注册体育社团组织19个。全县有组织有规模的健身队伍144支,老年人体育协会10个,已注册体育类俱乐部、培训学校和短期培训等体育培训学校14所,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民办文武学校各1所,省体育传统学校2所。全县现有36种类的体育场地157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8平方米,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45人。
二、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以来,县教体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全国、全县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着力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加强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坚持党的方针,党建引领有新气象
1.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党建工作进一步规范,积极推进学校“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的工作流程、方法步骤、评价制度,推动。措施进一步强化,制定《分宜县中小学(幼儿园)党支部考核细则》,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实现中小学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全覆盖”。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开展“赣鄱先锋”讲党课、主题党日、“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用好“学习强国”app,实现局机关及各校党员100%使用率。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深化,局班子成员挂点党支部,协助解决党支部实际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教体系统广大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当先锋、作表率,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添彩。
2.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开展“红色分宜,重温革命”为主题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传承红色基因”等主题读书活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切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引领“夏布刺绣”、“旱地龙舟操”、“剪纸”等优秀传统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
严格落实劳动教育课程,鼓励学校建立“小荷菜园”等劳动教育基地。体艺活动蓬勃开展,举办全县中小学第五届校园足球联赛,实施“水花行动”,完成全县4321名小学四年级学生游泳技能培训。开展了“普及防疫知识,弘扬疫情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等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评选出一批“新时代好少年”,浓厚了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氛围。
3.不断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一年来,处理各类审批业务17件,民办学校年检118件,发放高考生学籍档案1688件,录入“一窗式”综合服务事项37项,被评为“县文明窗口”。深入开展“一次不跑”改革,“只跑一次”政务服务办理7486件,“一次不跑”政务服务网上办理37413件,为群众提供极大便捷。聚焦全县教体系统检举控告和来信来访反映的突出问题,按照“应入尽入”原则,有序受理并办理有效诉求共316件,群众对于处理结果满意度达98.5%。
(二)坚持优先战略,教育民生有新作为
1.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织密疫情防护网。严格落实防疫制度和实施方案,严格师生返校管理,落实“绿码”报到或集中居家医学观察、核酸检测证明返校手续;
实施“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建立师生健康台账;
加强防疫工作督查,开展复学及高考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确保各校顺利开学和中高考的实施。二是筑牢师生返离校管理墙。实施师生分期分批有序错时错峰返校,严格校门管控,加强假期师生外出管理。三是做到内部防控全方位。落实学校实行校内闭环管理制度,加强重点场所管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通风、消毒;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清扫和消毒和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四是积极筹备防控物资。先后筹备一次性口罩50万只,消毒液7300公斤,额温枪、手持热成像测温仪、智能人体测温仪等测温设备1100余把,帐篷46顶,为战胜疫情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2.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推动大班额化解工作。安排资金1.3亿元,新建三小教学楼(二期)、三中教学楼、职业技术学校(一期)等一批新校舍,新增学位4670个。完成了德仁苑、分宜五小旧校舍、分宜__功能房、分宜六中办公用房等改造项目,新增学位3815个。启动了庄塘中学、钤丰小学、分宜二中教学楼(二期)、分宜县职业技术学校(二期)及扩建分宜六小(分宜三小分校)等一批新项目。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控制在标准班额内,其他年级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顺利完成2020年消除大班额工作目标。二是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完成了洋江中心学校新建教学楼项目主体工程,完成了钤景幼儿园、操场中心学校综合楼项目装修,抓好了高岚中心学校整体搬迁,维修校舍16000平方米,改造运动场面积约4.1万平方米。落实中小学校、幼儿园“厕所革命”行动计划,各项指标均已达标。
3.进一步加快信息化进程。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三通工程”建设。投入资金260万元,部署教师云办公桌面435套,学生云计算机教室3间;
多渠道筹集资金824万元,完成了987间教室的高质量班班通设备的升级和达标改造,实现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终端全覆盖目标。投入94万元,全面实现“专递课堂”100%覆盖。探索人工智能推动规模化因材施教,在操场中心校等三所学校试点推行ai智慧作业系统应用。推进“余教云”常态化应用,组织参加省市县级培训教师800余人次,各种校本培训覆盖教师1260人次。
(三)坚持固基强本,教育品质有新提升
1.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成功争取国家优质普惠学前教育扩容建设试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6.8%。争取资金4716.1万元,新建分宜县钤景幼儿园、杨桥镇中心幼儿园,完成每个乡镇至少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目标。完成13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9所出租公有产权幼儿园的治理工作,公办园所数和在园幼儿数均超50%。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活动,督促指导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进行办证办学,新审批校外培训机构9所,公布第六批“白名单”和“黑名单”。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持续推进区域教研活动,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共同教研,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缩小了城乡、校际差距。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实行网上报名登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入学报名难问题;
严格按照“免试、就近、划片”的原则招生,严禁学校招收片外生、低龄生;
保障残疾儿童少年、贫困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入学。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规范中小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和课后作业量,多管齐下治理“择校热”“大班额”“课外负担重”等突出问题。中考成绩优异,全市前10名有3人,600分以上450人,同比增长12%。
3.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得到提升。稳妥实施新高考改革,坚持“强质量、创特色”发展思路,科学调整招生计划,增加县域内普通高中总量,改善高中办学条件,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5%。2020年,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录取北京大学1人,一本上线332人,同比增长61%,二本上线突破800人。
4.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在校生突破1200人,投资4800万元的新校园二期工程开工,达到省级示范校标准。加强学校管理,引进高端管理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增加热门专业,启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初步完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建设。
5.成人教育势头强劲。积极实施“教育助智”战略方案,成人高考报名人数达1017人,高职扩招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村农民358人,均创历史新高。完成各种职业培训1520人次,新型热门职业月嫂培训深受广大适龄妇女的追捧。
6.社区教育形式丰富。社区教育学校在乡镇、行政村挂牌得到落实。政法巷社区的采茶戏剧团,锻压厂社区的广场舞等团体深受群众欢迎。86岁高龄的袁茂英老校长义务到各社区进行讲座,让人感动赞叹。七是特殊教育学校步入正轨。规范送教上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6.4%。
(四)坚持德才兼修,师资队伍有新面貌
1.优质师资得到补充。通过全省统一招聘教师150人,其中统招中小学教师111人、招聘幼儿教师20人、招聘特岗教师19人;
招募三支一扶教师4人;
直招教师13人;
调入外县教师42名。政府购买服务教师由2019年报382名增至470名。同时,定向培养乡村教师40名,引进柔性人才1名,全力保障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的师资供给。
2.培优力度进一步加大。建有名师工作室30余个,其中市级名师工作室1个,县级名师工作室5个。积极组织开展送教下乡20余次,示范研讨(观摩)120余节,主题沙龙30余次。实行教师双向流动制度,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率达到10%以上,优化了全县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一大批年青优秀老师脱颖而出,分宜一小大队辅导员张丽珍全国青联第十三届全委会上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分宜一小李水莲同志认定为江西省2020年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分宜四小傅娟被确定为第六届市政府特殊津贴初定人选,县中心幼儿园孙婷参加全省“新时代最美幼师”评选角逐,119名教师获得市、县表彰。
3.教师待遇得到保障。出台《分宜县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人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人水平整改方案》,根据2019年公务员和教师年均工资收入差额,人均发放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政府奖励性补贴2.5万元。
(五)坚持精准施策,教育帮扶有新提高
1.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围绕“精准”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建立精准扶贫学生档案,受益学生实现应享尽享,确保每个孩子不因经济困难失学辍学。2020年,全县共资助各级各类贫困学生(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397人)10372人次,落实资金639.8万元;
完成建档立卡学生视力检测,免费赠予学生近视眼镜80副。
2.控辍保学做实做细。建立控辍保学长效工作机制,明确县政府、乡镇(街道办)、县教体局、村委、学校工作责任分工,实施联控联保联合劝返,组织工作小组走村入户劝返800余人次,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5%。健全保学帮扶体系,对建档立卡残疾学生实施送教上门150余次。
3.“小荷工程”全面实施。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学校生活设施,确保学生吃上、吃饱免费可口的饭菜,洗上热水澡,穿上干净衣服,同时促进农村学生良好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目前,全县“小荷工程”建设覆盖24所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教学点及德仁苑,“营养套餐”推广率达100%,受益学生达4037名。其中,杨桥中心学校“小荷工程”作为先进典型在市常委会做经验分享,打造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可提升的全市工作标杆和示范点。
4.驻村帮扶平实高效。为贫困户量身定做技术含量低、种养易、收益高、见效快的产业,帮助贫困户学技术、整土地并主动承包销售。投入10万元,打造160养鱼基地,80余亩冬瓜南瓜基地,引导袁署生等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带动加贫困户增收,全村档立卡贫困户26户73人,已全部实现脱贫。
(六)坚持与时俱进,综合改革有新突破
1.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下发《分宜县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十条措施》重要文件,出台教育改革发展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启动实施新高考改革,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下发《分宜县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2.全面推进思政课改革。制定《教体系统意识形态和未成教育工作考核评分细则》,推进依法治教以及中小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严把思政课质量关、教材入校关,开足开齐中小学校思想政治课程,配足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全员开展思政课培训、听课指导、教学展示工作,提升思政教师业务水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校园阵地管理,坚决抵御宗教渗透。
3.大力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成立县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预防近视职责分工。统筹管理控制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切实减轻孩子负担,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强化体育与健康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加强学生健康体质检测,培养学生良好用眼习惯,控制电子产品使用。
4.加快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分宜县关于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意见的实施办法》,顺利完成了2020年江西省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教育发展”考评、年度县(市、区)党政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考评工作,并取得了优异成绩。高质量完成了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办学行为、常规教育和学校安全等多项专项督导,解决了许多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七)坚持齐抓共管,教育治理有新局面
1.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局领导班子联系点制度优势,落实《分宜县教体局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清单》,建立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网络,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年专项整治活动,不断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筑牢违纪防火线。持续加大违规案件查办力度,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30余处,开展了党员干部违规打牌、赌博和党员干部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专项清理等多个专项整治。协助县纪委监委处理问题线索5件,办理县纪委监委交办件4件。把好执纪问责关,给予教体系统6名干部教师诫勉谈话处分,维护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全面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整改校园隐患38处。积极推进校园安防“3个100%”建设,完成一键式报警器、视频监控安装,完成安全保卫室标准化建设,以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学校配备保安109名。开展交通、防溺水、消防、禁毒、心理健康等安全教育进校园“十个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开展11次智慧校车专项督查,加强校车安全运行安全管理。制定防溺水专项行动方案,完成预防溺水15项任务清单,全方位做好做实防溺水工作。聘请23名政法机关干部、检察机关14名领导干部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新建分宜四小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织细织密校园安全网。
(八)坚持全民参与,群众体育有新发展
1.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快速高效。完成3个省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全县16个园区、小区和行政村配备体育健身器材,目前,全乡村设施覆盖率已达到100%。争取建设资金590万元,重点建设社会足球场地,完成松湖社区、分宜镇等地5块足球场地建设,安装1条健身路径,为打造城区15分钟健身圈迈出坚实一步。
2.全民健身热潮进一步提升。全县各级各类机构共开展广场舞、乡村大舞台等全民健身运动比赛100余次,参与人数达8万余人次。举办健康杯”男子篮球赛、青年趣味运动会等全县性体育竞赛活动20余项,比赛次数达余150余场。积极组织参加省市级体育比赛,均获得良好成绩。顺利完成江西省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预计达标率在85%以上。
3.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不断健全体育基层组织,壮大社会指导员队伍,已注册体育类俱乐部、培训学校和短期培训等体育培训学校14所,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民办文武学校各1所,省体育传统学校2所。
三、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瞄准短板缺项,夯实教育基础,把工作重心放在办学条件改善、教育质量提升和促进内涵发展上,努力推动基础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开启我县教育事业“提质换挡”新阶段。
(一)精心谋划好教育发展规划。在全面总结教育“十三五”成效的基础上,谋划好“十四五”各项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分宜县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条措施》,聚焦我县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分宜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全力加快重点项目推进。持续增加城区学位,快速推进庄塘中学、钤丰小学建设项目,三小北校区、二中综合教学楼(二期)、洋江中心学校教学楼及职业技术学校(二期)改扩建项目,缓解学校功能房被挤占的现状。加快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排除学校安全隐患,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促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推动“智慧(数字)校园”建设,深化教育云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
(三)悉心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持续扩大教师招聘规模,尽快化解新增教师空余编制,缓解中小学专职思想政治老师、专职音体美老师紧缺现状,解决教师结构失衡的问题,同时缓解政府购买服务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流动性大等问题。深化教学精细化管理,开展好常规教学督查,重点抓好教研教改、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同时,扎实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严明工作纪律,维护教师职业良好形象。
(四)切实做好教育扶贫。认真开展教育扶贫回头看,进一步查漏补缺,加大对精准扶贫对象和城镇贫困户在校就读学生的摸排力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享受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全覆盖。夯实控辍保学“双属地任制”,确保全县学生不因疫情、贫困、身体等原因失学、辍学。组织教师包村包户建立完整的档案、收集填写正确的学生信息、取得学生受资助的佐证材料。
(五)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强化安全措施,织细织密安全防护网,重点按照校园安全“三个百分之百(中小学封闭化管理达到100%,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率达到100%,中小学专职保安员配备率达到100%)”要求,配齐配强安保人员、宿管人员以及一键报警设备,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学校后勤精细化管理,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管理,指导各校做好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等工作,千方百计维护好教育稳定。
(六)聚力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扎实做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后续工作,尽快出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回收回购以及人、财、物配套政策,切实让群众享受到更普惠、更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加大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联合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相关规定,从严查处公办教师参与培训机构行为,真正为学生减负、家长减压。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比赛活动,建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建立科学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有效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七)解决县职业技术学校达标的问题。加快学校二期工程建设进程,加大招生力度,强化协调配合,争取县财政、发改、编办、住建等相关部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从快从好解决在达标评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成县职业技术学校“省级达标校”申办工作。
(八)持续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教育督导队伍建设,配强配足专兼职督学,常态化开展督导工作人员培训,促进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成长。围绕教育中心工作,针对教育教学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各类专项督导检查,做好各级各类督导考评和迎检工作。
(九)持续抓好工青妇团及上级安排的其它工作。
第二篇:教育体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打算
教育体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打算
今年上半年,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高标定位促发展、开拓创新谋突破”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教育观和人才观,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一、重点工作得到扎实推进
1、学校建设及校舍改造工作进展顺利。今年以来,市教体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积极协调,稳妥运作,有效推进了一中新校、新元中学及规划改造项目学校建设步伐。目前,一中新校南大门、东大门、学校河道北岸硬化铺装等工程均已完工;一中河道南岸硬化铺装完成工程总量的50%;一中绿化工程完成河道北岸植树任务的30%;一中弱电系统一期工程完工;一中富尔达工程结束机组安装,井外网施工进展顺利,完成工程总量的80%;新元中学除绿化工程外,其他各项工程均已基本完工。07年争取上级财政资金230万元已经到位,07-08年校舍改造规划项目进展顺利,其中,盘石、里店中心小学两所教学楼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进行内外墙装饰及安装工程,预计6月底将全部竣工;海阳四中二层食堂餐厅扩建工程、榆山街小学新建教学楼工程已经竣工,即将组织验收;朱吴一小教学楼基础工程接近完工;郭城一中、辛安一中、徐家店小学教学楼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已经结束,进入招标程序。
2、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教体局专题召开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会议,全面落实烟台市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进一步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标准,农村小学每生每年由240元提高到295元、农村初中每生每年由340元提高到445元。在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增长的同时,积极争取市政府适当提高市直义务教育段经费财政补助标准,市直小学1-2年级免杂费经费每生每年由200元提高到260元,市直小学公用经费每生每年由40元提高到50元、市直初中公用经费每生每年由70元提高到80元,财政补助标准达到初中每生每年450元,小学每生每年310元。目前,全市2008年免费教育经费预算工作已经完成,共需资金2038.12万元;2008年春季起免收农村中小学课本款,全市农村免费教科书预算工作已经完成,共需资金332万元。
3、招商引资稳步推进。专题召开了教育系统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再宣传、再发动,整理客商信息资源,对有投资意向的客商加紧联系,靠上去做工作,热情搞好服务,确保把资金投进来、把项目建起来。投资约1.6亿元的金海螺商业广场于2007年12月22日动工建设,目前已完成1号楼共3层3705㎡、2号楼共6层11058㎡、3号楼共6层9708㎡、4号楼共5层7133㎡、5号楼共5层21014㎡的封顶工作,累计投入资金约7000万元人民币。金海阳药业、华东热电等2个续建项目正在积极运作,力争下半年项目投入达到要求。另外,新项目的引进取得进展,天海达海上重工、吉安斯电器、鲁美新型环保材料、海棠制衣等4个项目均已立项。
二、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得到有效落实
1、宏观调控科学有效。学期初召开了专题教学工作会议,确立了“深度研究、专业引领、精细管理、实效评价”的总体思路,明确了高考备考、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精细化教学管理三项重点工作。分层次召开了高中、初中、小学、教育科研等工作会议,制定并下发了教研室、各学段教研组工作要点以及初中、小学作业改革指导意见,就教学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为各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为确保教学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于5月份召开了全市初中、小学阶段性教学工作总结研讨会,总结成绩,查摆问题,及时整改。同时组织人员对教学工作进行督查,分别于1月份和6月份对全市中小学教学、科研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量化计绩、及时通报,使教学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稳步推进。
2、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成绩持续提高。一是加强高考研究与指导。组织了高三期末考试、诊断性练习考试,并进行详细的质量分析,为高中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各学科《高三“二轮复习”指导意见》,深入各高中进行高三“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指导,提高了高三教学的实效性;及时搜集高考信息,为有效备考奠定基础。召开了高
一、高二教学工作会议和期末考试等质量分析会议,加大了对高中基础年级教学的指导力度。二是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大力开展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制定了各学段、各学科《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指导意见》,分片召开了全市高中、初中、小学推进“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观摩研讨会,组织了小学语文“城乡对接”、数学和英语带课下乡课堂研讨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课例研讨。随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实施,广大教师课堂
教学的水平和技能得到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加强教法学法研究。全市中小学校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新教育观念,转换教学模式,推行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等教学方法,注重了优生培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有62人获国家级等次奖,其中数学获
全国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省一等奖41人、二等奖66人;物理获全国一等奖
10、二等奖12人、三等奖26人,省特等奖5人;化学获全国一等奖5人、二等奖6人,省一等奖14人、二等奖1人。四是加强教育科研。抓好教科研“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开展了国家级、省级课题申报和小课题研究活动,有效提高了我市教育教学工作的科研含量。今年,我市申报国家级教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1个,省级课题7个,烟台市级课题17个;小课题立项140个,100多个进行了结题鉴定;评选了30篇优秀教学案例,50名优秀读书人物,开展课例研讨100多次。
三、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安全监控制度、安全日志制度和隐患排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把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完善了学校幼儿园应急预案,有针对性的开展了防火、防爆炸、防地震、防中毒、防溺水、防楼梯挤压踩踏等方面的应急演练,提高了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在今年烟台市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市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海阳首创的学校伙房购进食品索证登记和学校、幼儿园安全日志制度。二是加强安全教育。召开了全市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下发了《教育系统2008年安全工作实施意见》,签订了安全责任状,落实了安全教育责任制,制定了学校幼儿园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提高了各级“抓安全、保稳定”的责任意识。开展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月活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安全月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的自救自护意识。三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了安全专项检查活动,分别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校舍、食品卫生、消防、交通安全进行检查,查处了40处存在隐患的幼儿园;对全市327辆接送学生幼儿车辆进行了安全普查,查处了4辆不合格车辆及6名不合格驾驶员;筹措资金60余万元,维修改造校舍面积2500平方米。四、素质教育工作稳步推进
结合贯彻落实省、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全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深化课程改革,强化随访督导,建立素质教育运行监督机制,为实现“三全”“三还”素质教育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严格作息时间和课程标准。不折不扣地落实省市制定的作息标准和作息要求,坚决纠正随意加班加点、侵犯学生休息和体育活动时间等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加大了对违规学校及人员的处罚,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落实了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配齐师资,狠抓了音、体、美、信息、综合实践等课程的开课率。以加强体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认真落实《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二是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后组织了优秀德育论文、主题班会优质课、心理健康优质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参与编写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一书。三是以“校园文化建设年”为总抓手,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组织验收了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表彰了校园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筹备了中小学校园文化现场会,评选了“十佳”校徽、校歌、校训及海阳市级“绿色学校”先进集体和个人;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文明活泼的教育活动,层层开展了“庆奥运,迎亚沙”演讲活动、中小学科技系列竞赛活动,市教体局及育才小学等7处单位获得了“烟台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3处学校获团体优胜奖,1人获创新奖,80人获一等奖,92人获二等奖,93人获三等奖,获奖等次及数量均居烟台市各县市区首位。五、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召开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教育系统《关于开展思想作风纪律集中教育整顿的意见》和《关于集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意见》,重新修订了《局机关建设制度》,全面落实了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坐班制度、重大事情报告制度和会议制度,有效规范了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的从政、从教行为;完善了民主生活会制度和集体议事规则,明确了学校重大事务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的议事和决策监督程序,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健全了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综合督导检查,以考核评政绩,以业绩定位置,形成了“凭德才用干部、以业绩论英雄”的公平竞争机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师德专项考评制度,规定了教师禁行标准,狠抓了督查落实,有效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和纳新制度,有效改善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段结构。上半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20名中学教师和20名小学教师。六、教育收费管理日趋规范
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的通知》,对各学校财务管理、伙房财务、固定资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检查;认真开展了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自查自纠工作,规范了财务管理和政府采购操作程序,完善了财务监督机制;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现象,不断加强监督检查,使教育收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在今年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会议上,我市被授予“山东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称号,市政府在表彰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七、职业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坚持“一手抓升学教育,一手抓技能训练”的思路,一方面加强高职对口升学工作,组织200余名职校生顺利完成对口升学考试。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教学生产化、车间课堂化”的要求,争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中央专项资金150万元、海阳市配套150万元用于建设“模具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同山东方圆集团、入世通针织公司、樱坤汽修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长期的企业实训基地,为开展产教结合搭建了良好运行平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劳动力提供了保障。八、教育资源配置得到合理调整和加强
1、加大了中小学校建设力度,完成了学校布局调整方案。上半年,一中新校、新元中学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里店小学等项目学校的校舍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实际完成建设面积0.6万平方米,实际投资800多万元。为使逐步改善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全市中小学校,针对全市学校布局开展了详实的调研工作,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数易其稿,形成了《2008海阳市中小学布局规划调整方案》,做好了学校布局调整的前期准备工作。
2、升级改造了远程教育装备,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海阳教育网骨干链路的升级改造,满足了烟台市农村远程教育大量视频文件传输的需要。中小学校硬件、软件的装备得到更新,7所农村初中配齐了“农更”工程教学仪器,全市中心初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九、教育发展形象得到维护和提升
1、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取得新成绩。为迎接省、市两级对我市2007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市教体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精选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分工,组织有关科室认真学习评估标准,对照标准逐项核实,查找差距,先后多次召开调度会,及时通报情况,解决问题,保证了迎检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认真做好2007-2008学教育系统岗位目标考核评估工作,确保了评估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有力调动起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贫困生资助力度持续加大。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市教体局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出台了《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确保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更新了2008年春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完成了2008年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预算工作,按在校寄宿生8%的比例,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750元,共需资金72.32万元。
3、依法治教取得新成效。今年,我们把“树立教育发展新形象”作为推进依法治教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原则,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抓好了双向交流,有力地维护了教育事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在教师中加强师德建设,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杜绝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乱订教辅资料、涉嫌黄赌毒等现象的发生;在学生中全面开展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六一”儿童节系列庆祝活动和中小学“综合艺术月”活动,向全社会展示了海阳教育蓬勃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一致好评;组织开展了“家长会、校长接待日、访校日和家长委员会”系列活动,学校向家长和社会开放,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相互交流看法体会,共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加强了法制教育工作,制定了“五五”普法规划,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定期举办法制讲座,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加强了高考、中考工作,坚持“严肃、严密、严格”的工作方针,严肃对待,严密部署,严格考务,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干扰,在考试期间没有发生任何重大事故,实现了“平安高考”的目标,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加强了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认真答复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教育的建议和提案,并邀请他们任义务监督员,定期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调动起全社会支教重教的积极性,维护了教育事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此外,审计、勤工俭学、团委、妇联、工会等工作也都得到了规范和加强,教育社会信誉度进一步提高。总之,半年来,全系统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结构、规模需进一步调整。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段生源持续萎缩,而学校布局分散,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城区部分学校受办学条件和容生量的限制,资源扩展空间狭窄,发挥不出规模效益,而一中新校、新元中学部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亟需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二是干部、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面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部分干部和教师存有消极应付、畏难发愁思想,制约了我市教育工作持续和谐快速发展;三是教育发展形象需进一步提升。减负、师德、学校安全、收费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工作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党风廉政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四是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需进一步加快。教育设施配置不足以及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问题影响到了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需进一步转变,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有待进一步增强,敬岗爱业精神仍需发扬光大等等。面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研究应对措施,积极加以解决。2009年,全市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转变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巩固提升基础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成人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让所有青少年接受更好的教育,努力办好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和谐、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构建德育优先的育人体系。重点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做好家庭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教育新格局。
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学,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注重校本课程建设,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做好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3、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认真落实全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完善对学校、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以教育法律法规为基础,以“规范、创新、提升”为主题,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素质教育要求和学校工作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学行为,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全系统力争做到净化、绿化、美化和秩序化、人文化、法制化。
二、统筹发展各类教育,着力提升办学水平
1、巩固发展基础教育。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前一年教育入园率达到100%;做好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和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85%以上。
2、大力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加大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办好规模大、条件优、质量高、有特色的职业学校,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发展;继续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四项工程”,年内培训在职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2万人次。
三、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实施布局调整工程。按照省教育厅新的办学标准,坚持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原则,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抓好新建校舍和危房改造工程,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化发展。
2、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配备工程,加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与应用,拓宽教育网络服务功能,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评定标准,缩小城乡、学校之间办学差距。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强教机制
1、实施“校长建设工程”。抓好中小学校长任职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选调优秀校长和校级后备干部到先进地区学校学习,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2、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在全市深入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树立师德标兵;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抓好各类师资培训;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争取“双师型”教师比例提高2至4个百分点。
3、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注重发挥教科研人员的人才优势、研究优势、信息优势,指导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加大科研兴校和校本教研推广力度,加强国家级课题和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五、健全发展保障机制,提高经费保障水平
1、建立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机制。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2、不断强化督政督学。创新教育督导制度,强化教育督导职能,抓好素质教育、教育投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专项督导。
3、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坚持以县为主、政府投入为主,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满足教育发展需求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配套资金,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的基础上,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4、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坚持“政府主导、财政支持、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保障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学生都能得到相应资助,确保每个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
六、积极推行依法治教,打造平安和谐教育
1、推进教育法制建设。深入实施教育“五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严格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政务校务公开,完善行政许可制度,规范教育审批行为,健全学校教代会制度,维护学校、师生合法权益。做好法治教育课程开课工作,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课堂”活动,抓好教育行政执法人员、法制教师和法制副校长“三支队伍”建设。
2、抓好平安学校建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加大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整治工作力度,严格实行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注重学校安全档案建设,加强大型集体活动安全管理。
3、完善行风建设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严教育管理监督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实施招生录取“阳光工程”,抓好规范化考点、考场建设,确保国家教育考试公平、公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实干之风,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转变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精简会议文件,提高办事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篇:体育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体育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今年,州体育局在州委、州政府和省体育局的坚强领导、指导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为工作目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认真抓好国发2号文件、《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落实,围绕年初确立的工作目标、职能绩效,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根据要求,现将我局今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机关建设方面
干部思想建设: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强化干部职工思想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进一步加大干部职工学习力度,采取每周二上午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学习,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撰写心得体会,使全局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为更好地开展我州体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积极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暨“四帮四促”等主题活动,由一名局党组成员挂帅、一名副科级干部常驻帮扶点,在州党建办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为党建扶贫联系点—册亨县八渡镇伟东村做了大量好事、实事。在新农村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干部的作用,先后投入资金10余万元,帮助解决5个组2000余名群众饮水困难。我局凯亚林同志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二是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了州体育总会管理的各个单项体育协会党支部的组建工作。三是深入开展了“四好”领导班子、“五好”基层党组织、“六先”党员创建活动。四是充分利用《党建专栏》宣传党的知识,号召全体党员开展多读书、读好书、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进行学习。五是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显现,入党积极分子十分踊跃。
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局党组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各级纪委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党组、局班子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严格按照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带头执行各项政策制度和纪律,认真按要求做好“四风”问题先查先改,先后编印和制定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行为规范(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省委十项规定)、(州委八项规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行为规范“四要十不准”》,《黔西南州体育局规章制度》等学习宣传手册。为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我局实际,一是狠抓“四项制度”和“四要十不准”的落实;二是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通过明确相关工作职责,着力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各项工作层层抓落实,进一步统一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提高了认识,有力促进了全局的团结,更增强了局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落实力和执行力。
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加州、市各机关工作单位“学习雷锋,从我做起启动仪式”活动;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全体职工上街参加清扫公共区域卫生等公益活动,并将此类活动列入局常态工作考核内容。
(二)群众体育工作 举办活动内容:略
(三)竞技体育工作 开展体育工作内容:略
(四)体育彩票发行工作
1、体彩销售情况
截止到今年9月30日,全州共销售彩票2.037亿元,其中共有体彩销售终端机271台,体彩销售1.083万元,同比20**年同期0.781亿元,销量增幅38.67%。市场占有份额情况为: 总体情况:福彩46.85%,体彩53.15% 电彩:福彩49.88%,体彩50.12% 即开:福彩18.13%,体彩81.87%
2、营销宣传、培训情况
一是营销宣传方面。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彩票销售宣传,做好宣传品的发放和张贴等工作,开展了4次集中宣传和20余次定点宣传;要求销售网点按照统一规范进行门头制作,完成113台网点形象改造;充分利用电视台、网络、出租车led、电台88.3频道、户外广告等进行体彩玩法宣传,并结合节假日及大型体育活动,开展即开小卖场进行销售、宣传和展示。二是培训方面。在省体彩中心的帮助下,邀请山东体彩的培训专家到我州在州人民会场对我州一线销售员进行技能培训;针对今年新增的销售网点,对新增销售网点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网点的营销宣传水平;实施专管员到网点蹲点帮扶,对网点进行销售技能的培训工作。三是人力资源方面。新招聘6名人员进入彩票站工作,充实彩票销售队伍,强化管理和销售能力。
(五)老年人体育工作
1、认真开展好全州老年人体育相关活动。顺利召开全省老年人体育工作会议;参与省老年体协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圆满完成“贵州省老年人象棋比赛暨第二届全国老健会选拔赛”的赛事承办;配合完成“全民科技日”活动;在“九九重阳节”暨第一个全国老年节来临之际,举办了一次今年“体育彩票杯”全州老年人门球赛。在州老龄委举办的“敬老文明号”评比中,州老体协榜上有名。
2、积极组队参加各级各类老年人比赛。组队参加今年“贵州省老年人太极拳剑比赛暨第二届全国老健会选拔赛”,夺得两个团体金奖;组织州太极拳剑队参加第二届全国老健会交流活动,获团体两块银牌,个人6块金牌、四块银牌的好成绩,受到省老体协的表彰;将于10月22日至26日组队参加滇黔桂三省九市州地老年人协作赛。
(六)体育健身场地建设工作
我局积极向省级争取体育项目建设支持,不断完善各类体育基础设施,今年共实施28条健身路径工程、9个乡镇级农体工程和59个村级农体工程。此外,积极上报争取体育项目,编制了《黔西南州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组织实施方案(2013—2015年)》、《黔西南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案(2013—2015年)》和《黔西南州户外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组织实施方案(2013—2015年)》向省级上报。上报项目共计557个,含:申报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个、申报命名资助项目1个、申报“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59条、申报建设“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9个,申请命名资助的示范性体育公园、健身广场、登山步道(城市健身步道)、全民健身户外活动营地(体育健身休闲基地)17个,申报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68个(其中明年—2015年申报实施160个)。
(七)其他工作
1、六普工作取得实效。针对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试点工作,我州做了大量的确实有效的工作,成立专门机构,抽调专业人员,投入专项经费,拟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倒排任务、抓紧抓实,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全面完成六普工作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省局好评,尤其是兴仁县的六普工作模式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省推广,并代表我州在全国工作交流会上作了交流发言。通过六普工作的开展,摸清了我州体育场地现状,为今后我州体育场地建设提供依据。
2、配合州委宣传部、州文广局完成了“黔西南州公共文化系统建设调研”工作。从3月10日至3月25日共15天对全州8县、市的城乡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在“服务与态度评价”问卷调查,拟写了2000余字的《黔西南州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建设调研》报告送州委宣传部,并与州委宣传部、州文广局完成了《黔西南州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设调研报告》。《报告》不管在完成时限或质量方面均得到了省、州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肯定。3、2月4日,我州半岛体育综合训练基地被省体育局授予“贵州省体育局综合训练基地”,省体育局局长蔡国祥同志亲自为“基地”授牌。4、4月,我局派出相关人员到浙江临海考察“国家健身步道”,并邀请北京专家对我州万峰林健身步道进行规划,为我州户外运动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层。5、8月,根据省局要求,我局组织全州体育部门相关人员参加贵州省观摩团到沈阳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运会,观摩学习先进经验。
6、完成《黔西南州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专项规划》的初稿编制,待评审,预计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召开评审会。
7、与北京亦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就合作举办“万峰林户外活动”相关事宜进行磋商,达成初步意见,合作协议已报送州政府审定。
8、继续做好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充分利用举办的各种体育竞赛和全民健身活动为契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协助教育部门开展在校学生的体育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专业体育指导;义务为中小学校学生提供体质监测场所和活动场地,并为未成年人体质监测进行专业指导;积极带领优秀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使学生达到强健体魄、锻炼毅力的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今年我局的体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全州各县除兴义市、兴仁县外都未建有规范的室内体育馆和室外体育场,与人民群众对体育设施日益增长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二是体育人才匮乏,体育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州体育局近20年来由于没有编制,几乎没有进新人,后续人才不足,新同志进不了,整体素质不高,体育行政管理、科研与体育产业人才奇缺;三是由于我州“欠开发、欠发达”的州情,全州经济总量小,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不足,对体育的“三纳入”无保障,体育事业经费的投入主要依赖于体育彩票公益金;四是招商引资工作开展难度大,进展较为缓慢等,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我州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四、明年工作打算
明年州体育局将在党的十八大和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共同奋进、攻坚克难,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推动全州各项体育工作全面发展。
(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抓手,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认真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抓好“四风”先查先改,积极开展机关干部廉政文化教育;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按照州委的安排,继续抓好党建扶贫、“联乡驻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四项工作任务。
(二)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实施完成省局支持安排的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为全州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健身场所;积极争取省体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加大县市及乡镇体育场馆、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力争全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0.5平方米;积极抓好体育项目库建设,重点抓好万峰林、万峰湖户外运动项目,晴隆“24道拐”汽车运动营地,安龙笃山溶洞群探险,兴仁放马坪草场等体育项目库建设的申报工作,向上级分期分批争取项目建设资金补助;抓好万峰林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建设系列工作。
(三)充分发挥我州户外运动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打造户外运动品牌,按照评审后的《黔西南州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专项规划》逐项推进,依托多种平台大力发展户外体育,积极申办全省、全国以及国际户外单项或综合运动会,办好每年一届的“万峰林户外运动节”,抓好体育与旅游、体育与文化的有机结合,着力打造具有我州特色的推出地域品牌和基地,大力增强体育产业发展活力和后劲。
(四)加强宣传和指导,强化全民健体强身意识,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争取达到全州总人口的35%以上,尽快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一是建立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在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和乡镇农村建立体育指导站,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二是坚持走适合州情的竞技体育道路,保持适度规模,突出重点,竞技项目保持在6个左右,为上级专业队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三是大力加强体育彩票的宣传和销售力度,培养以体育服务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共同发展的体育产业新格局;四是大力挖掘、推进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强以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主的体育组织建设,逐步形成网络化布局。
(五)积极贯彻落实《奥运争光计划》,以备战下一届省级运动会为目标,以“体教结合”为抓手,整合资源,进一步拓展竞技体育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体教结合”基地,在有条件的学校布局我州优势体育项目;二是选拔、培养、输送竞技体育优秀人才,夯实竞技体育工作基础;三是积极组队参加全省冠军赛、锦标赛,检验竞技体育工作成效;四是继续做好“黔西南州体育综合训练基地”申报为“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工作,抓好现有体育场馆管理和建设工作,积极为国家队、省队到基地训练做好服务;五是继续做好公共体育场馆向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工作;六是积极争取省级“后备人才基地”、“高原人才开发计划”和“传统体育学校”支持。
(六)重点从十个方面抓好群众体育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抓好“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为不断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全民健身需求提供服务;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做好“八月八全民健身日”、“万峰林户外运动节”、“九九重阳节”等大型综合系列活动,逐步建立长效化活动机制;三是继续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关各项任务指标,重点抓好全民健身各项体育健身活动。四是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六周年宣传活动;五是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对体育交流活动,开阔视野、增进友谊、加深了解、夯实基础;六是广泛组织开展各类人群健身活动,继续抓好全民健身“三边”工作,迎接全国第二届老年人健身大会的召开,促进全州老年人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七是加大我州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逐步完善社体指导员培训管理制度和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执教水平;八是加强对我州民间体育社团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州体育总会要依托各级单项协会广泛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九是协助、指导、参与具体实施由工青妇、残联、民委、农委等单位和部队、学校、厂矿、机关企事业机构组织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体活动;十是积极参加省老体协组织的各项赛事,认真筹办一次全州老年人的综合运动会。
(七)不断探索“体育场管创收、体育服务创收、体育赛事创收”的路子,积极发展体育产业,逐步形成“体育搭台、旅游唱戏、培育产业、拉动经济”的格局,全局上下团结一致,在省体育局的指导和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努力完成州委州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
第四篇:体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根据通知精神,现将我局今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下半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体育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任务,全面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开展,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有力地推进了我县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竞技体育水平稳中提升
我局以省、市体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备战省十二届运动会这一重点目标,积极落实省竞技体育工作意见。
1、全力备战省十二届运动会
为完成今年10月份省十二运会“保四争五拼六”的金牌任务,我们进一步自增压力,明确目标,落实任务。一是完成注册运动员重新确认。四月份,确认我县参加省十二运会的运动员47名,其中武术39名、田径1名、乒乓球7名,涉及乒乓球、田径、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拳击、跆拳道六项。二是加大对训练工作的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购置了基本器材及辅助训练设施,改善了训练条件。拨付专项训练经费约12万元,其中乒乓球经费3万元、武校经费8万元、二中田径经费1万多元。三是解决教练员、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对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动员教育,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极大照顾,保证他们训练安心和生活舒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对冲金点运动员加强重点服务保障,采取学费减免、伙食补助、奖学金等多种措施,给予了全方位的关心和照顾,累计花费资金近十万元。四是督促、指导各参赛队组织集训。局主要负责人主抓备战省十二运会的全盘工作,分管负责人具体抓,不定期地深入训练基地,督促、指导各参赛队组织集训,加大训练力度,集中力量在武术、田径两个项目上下功夫,解决训练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五是积极引进和输送运动员。为争取在省十二运会上多拿奖牌,积极引进了5名运动员,输送15名运动员到省内外体工队和一些大学进行学习、交流。
2、抓好“体教结合”工作
我县有三所体育特色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分别是县南北少林文武学校、县二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县历阳一小。为办好体育特色学校和传统项目学校,我局分管负责人分别到这三个学校进行工作指导,这三所学校都毫不松懈地继续抓好优势项目训练工作,在软硬件建设上上了新台阶,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二)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1、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今年以来,我县的群众体育工作坚持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7次。元月初,为丰富人民群众“两节”期间文化生活,我局县棋类协会共同举办了“华星化工杯”全县象棋围棋比赛。二月初,县委宣传部和我局共同举办全县“虎跃新春”县直机关干部职工越野长跑活动。三月初,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丰富县直机关女干部职工的节日文化生活,我局县妇联在县二中田径场联合举办庆祝“三八”妇女节县直机关女子运动会,来自39个县直机关的297名女子参赛选手参加六个趣味性体育比赛项目。三月初,还协办了巢湖市第二届“体彩杯”体育系统职工运动会。四月下旬,我局协办了供电公司第三届职工运动会。五月上旬,县体育总会县乒乓球协会主办,移动公司协办了“移动杯”县直机关领导干部乒乓球赛。五月下旬,我局协办了华星化工职工运动会。六月上旬,为庆祝第二个安徽省全民健身日,我局主办“佳和电缆杯”县周边城市篮球邀请赛,邀请南京市浦口区、芜湖市、马鞍山市、巢湖?县篮球队来我县参赛交流。
2、加强体育组织网络建设。
我局在组建县体育总会和棋类协会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组建了县篮球协会县乒乓球协会。继续加强村(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和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培训工作,举办培训班一期,共培训社会指导员30余名,组织网络建设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体育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1、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在原有17个项目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为我县增加了13个项目,这30个项目分布在白桥镇、功桥镇、姥桥镇、香泉镇、石杨镇、善厚镇等六个镇30个村(社区)。三月底前已完成对3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的选址和申报。
2、实施和城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积极争取资金,对滨河大道和桃花坞公园两处体育健身场地进行投资建设,目前,滨河大道体育器材已安装结束,桃花坞公园体育器材正在进行招标采购。
3、推进县体育中心项目前期工作。
目前,该项目前期审批、土地预审、环境预审已结束,主体育场已基本具备施工条件。最近,积极协调发改、建设、国土、环保、公安等部门,已办好申请银行贷款所需的证件材料。以全县今年“大拆迁、大拆违、大建设”为契机,协调相关部门完成征地扫尾和拆迁工作,待资金落实后,立即启动县体
第五篇:体育局2010年蚌埠体育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
蚌体„2011‟2号
蚌埠市体育局2010年工作总结
及2011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体育局的指导下,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创新思路,狠抓落实,通过全系统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年来,市体育局及所属部门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评为“公共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先进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被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省体育局评为“全省体育系统先进集体”,被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组委会授予“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和“竞技体育人才输送奖”、“体育道德风尚奖”,荣获“全
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彩票先进单位”。现将具体情况总结下:
(一)群众体育
一年来,以贯彻落实《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为主线,以“全民健身、健康蚌埠”为主题,与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公安局、教育局及其社会体育协会等,开展了系列大型群体活动,主要有:“体彩杯”第十届元旦越野跑比赛;全市羽毛球锦标赛;“迎世博”蚌埠市第十三届职工登山比赛;举办了历时7个月,以广播操、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田径、棋牌等6大项比赛为主要内容的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蚌埠市首届智力运动会;老干部庆“三八”乒乓球赛;全市足球冠联赛;“欢乐四体会 大家一起来”全民健身展示活动;全市共青团系统三人制篮球赛;全市第五届农民三人制篮球赛;“魅力珠城、巾帼健身”健身操大赛和来自全省7个城市的“中国〃蚌埠体育舞蹈公开赛”。
圆满完成了全国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联10部门用了2个月的时间,采集幼儿样本1200份、各年龄段成人样本2400份。
体育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年内建成的6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省民生考核组的验收。
切实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为群众健身搭建新的平台。年内,经过努力和争取,成功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12
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个。从加强对社会体育协会管理着眼,对体育舞蹈协会进行了改选换届。从扩大健身网络覆盖面考虑,正式成立了市羽毛球协会和青少年(乒乓球)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各1个。
组织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取得好成绩。市武术协会参加第七届国际武术节,获木兰拳团体第一名;市体育舞蹈协会参加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获老年组第一名;参加全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以16金、6银、3铜的好成绩,位居全省第四,较上届进12位;在协助五河、市民委成功承办全省第六届民运会的同时,在赛场上也获得了好于上届的成绩。
(二)竞技体育
2010年,是省运会年。打好四年一届的省运会,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金牌保二”目标,是贯穿全年的一项中心工作和重中之重的刚性任务。为了完成“金牌保二”任务,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建立领导包项和跟踪服务制度,狠抓赛前的冲刺训练,投入一切可用财力,提供必须的后勤保障,严格赛风赛纪,采取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任务,责任到人的措施。由于备战抓得扎实,参赛方案制定科学,保障工作到位和严明的纪律,我们在赛场上通过强打、硬拼、死保,克服种种困难,顶住老对手阜阳和东道主淮南的强烈冲击,最后以116.5枚金牌出色地完成了省运会参赛任务,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延续了连
续七届金牌榜第二的辉煌,为蚌埠赢得了荣誉。对此,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本届省运会,我市共选派了537名运动员参加了省运会设置的20个大项中的17个大项的决赛。在历时86天的决赛中,我市体育代表团负重奋起,勇于拼搏,以金牌116.5枚、奖牌总数194.5枚,总分3350分的优异成绩, 位居金牌榜第二,总分和奖牌总数两个第四。比赛中有1人打破省青少年纪录、2人打破3项次省青少年甲组纪录、4人打破省青少年乙组纪录。
承办了“龙湖杯”中国〃蚌埠国际篮球明星争霸赛、全国道馆柔道锦标赛和安徽省(皖北地区)青少年儿童跆拳道锦标赛等三项大的赛事。
(三)体育产业
在体育产业方面,年内重点做了三件事:一是室内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筹建工作。“启动室内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是列入市政府年内向社会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对此,我们认真抓了落实。至年末,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已完成立项审批、规划审批、环境评价、土地证办理和设计招标。工程启动正常,推进工作总体顺利,“个别问题”正在争取市政府协调解决中。二是在市体育馆改造完成以后,对经营、管理和向社会开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采取与民营企业合作经营的运作方式,确保体育馆全天向公众开放,为市民健身提供优质服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经济效益。4
10月份,市体育馆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授予“全国公共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先进单位”称号。三是认真做好体育彩票销售工作,至年底,共发行销售体育彩票8056万元,较上年增加近千万,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四)其它工作
全年招商引资3000万,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2000万任务。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年内全系统没有出现计划外生育和社会治安案件.在双拥模范城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也都比较好的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工作顺利推进。
二、2011年工作安排
(一)群众体育
1、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打造省级全民健身品牌。做到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化(月有活动、季有展示、半年和年终有大赛)、规律化(全民健身日、节假日活动有计划)、特色化(弘扬地方传统健身项目、推广新的健身品种)”。
2、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抓手,带动省体育局“万千百”行动计划和“511”行动计划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在蚌埠的落实,积极推进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建设。
3、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社会单项体育协会建设,完成2—3个单项体育协会的换届改选工作;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200名,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影响范围大的群众体育骨干队伍。
4、积极做好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其“统领各界、协调各方”的职能,保证各成员单位都能在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表彰一批自身工作和组织工作突出的成员单位。
(二)竞技体育
5、承办好市第十三运动会。以“设项科学化、覆盖范围广、竞赛项目大众化”为出发点,把本届市运会办得隆重、热烈、圆满,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6、积极协助市农委做好全省第二届农民运动会(2011年10月在宣城举行)的运动员参赛选拔和相关筹备及其参赛工作,争取取得好于上届的成绩。
7、认真做好备战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招生、选材、组队、注册和基础训练工作。
8、围绕在十三届省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为安徽竞技体育做贡献,开展训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工作,跟紧省体育局对重点项目进行调整的步伐,调整我们的备战项目设置,根据备战项目的设置,调整配置并建设好教练员队伍。
9、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建设为抓手,与市教育局一起继续做好“体教结合”工作,争取达到体育和教育双方互惠、共赢的目的。
(三)体育产业
10、继续推进体育场馆的维修改造工作,努力争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工程早日破土动工,兑现市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实事。
11、争取举办2次以上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活跃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12、完成体育彩票销售6000万,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四)其它工作
13、完成市政府下达招商引资任务。
14、认真做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
15、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体育局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〇一一年一月六日
主题词:体育 工作总结 工作安排
蚌埠市体育局办公室 2011年1月6日印发
共印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