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商银行开展精准扶贫贷款工作的思考.doc
农商银行开展精准扶贫贷款工作的思考
金融精准扶贫的“**答卷”
——**农商银行开展精准扶贫贷款工作
**县是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省第二批金融扶贫试点县。作为**人民自己的银行,**农商银行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金融产业扶贫的社会责任,从机制建设、资金安排、流程简化、模式创新四个方面为金融产业扶贫提供精准保障,探索出一条金融扶贫的有效途径,为贫困农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完善三项机制,构建金融产业扶贫“责任网” 一是落实责任,建立工作机制。成立了金融产业精准扶贫领导小组,明确精准扶贫工作董事长负总责,行长具体抓,分管副行长专职抓,31个各支行成立了扶贫工作小组、评级授信初评小组,专门负责所属乡镇的沟通协调,贫困农户小额信贷调查、评级、授信等工作,实现与贫困农户一对一的对接;制定出台了《金融产业扶贫工作方案》、《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级授信管理办法》、《贫困农户小额贷款操作管理办法》、《金融产业扶贫评级授信初评小组工作方案》、《金融产业扶贫贷款操作流程》等管理制度和办法,明确了各部门、支行的职责分工,开展了信贷客户经理金融产业扶贫专题培训,详细讲解扶贫小额贷款的政策制度、任务目标、具体措施、考核办法,形成了金融扶贫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主动对接,建立沟通机制。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主动与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对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协调机制、沟通机制,县扶贫办、县金融办、县农商行等部门参与的金融产业扶贫联系会制度,每三天召开一次调度会,每天上报小额信贷扶贫工作进度,对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即时处理,限时办结,从机制上保障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三是严格考核,建立问责机制。制定了《金融产业扶贫贷款绩效考核及责任追究管理办法》,总行、支行、客户经理层层签订金融扶贫工作责任状,总行领导加强对各支行的扶贫工作指导、督促,做到亲自过问,亲自调度,亲自部署,点对点落实责任,规范业务操作;同时将扶贫工作纳入到部室、支行年度考核范畴,实行扶贫工作每周排位制,对排名最后三名的支行行长诫勉谈话,加大对扶贫工作不尽职、作风不实、推进工作不力人员的严格问责。
二、做好三项工作,畅通金融产业扶贫“流水线” 一是抓好信贷资金筹措,保障扶贫贷款及时投放。在前三季度贷款投放已经超过全年信贷规模的情况下,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信贷规模,向人民银行争取资金支持,申请支农再贷款9000万元,将有限的信贷资金全部安排到精准扶贫上。2015年,全行共发放扶贫贷款10789.22万元,其中小额贫困农户贷款2478笔、金额10289.22万元,扶贫经济组织贷款2户500万元,投放额居**第一、湖南前列;2015年末全行超过年初信贷投放计划10426万元,增幅达28%,扶贫贷款投放占全行净投放的23%。二是抓好流程简化,加快扶贫贷款投放速度。实行扶贫工作优先研究、扶贫资金优先安排、扶贫贷款优先办理的“三优先”原则,采取贫困户签订结对帮扶协议、评级授信和发放贷款三个环节同步进行,由村里推选出“五老”代表和乡镇干部、村干部、扶贫干部、支行行长等组成评级授信初评小组,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贫困农户进行量化计分、评级;同时明确了授信标准、流程和工作要求,在村一级醒目位置向农户公示,严格评级授信程序,实行“三会”、“三公示”、“两审核”的评级授信制度,确保评级授信公开、公平、公正;并在各支行增设了专门柜台,增加专门人员,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加快了贫困农户贷款投放速度。截至2015年12月31日,**农商银行已对建档立卡的27632户贫困农户评级27632户,参评率100%;授信23487户,占比85%,授信金额46974万元。三是创新扶贫模式,达到扶贫效果。针对不同情况,创新扶贫模式,实现“输血”变“造血”。对于有项目、有技术的自主创业贫困户,按照“四有两好一项目”的工作要求,评级授信后只需凭身份证、贷款证就可到所属支行办理相应额度的无抵押担保小额信用贷款,2015年共发放自主创业小额扶贫贷款551笔,金额1997万元。对有发展能力的贫困农户,依托大产业、经济能人和新型合作组织,以“优质企业+新型合作组织+村组织+农户”、“优质企业带村组织+新型合作组织带农户”、“公司+农户”等形式,积极推行“返乡农民圆梦贷”等金融产品,打造了**镇五都岭村100多贫困户“合作社+农户+土地流转”、黄沙、里田镇830贫困户“烟草公司+农户”、**镇**福鹅养殖示范基地“基地+农户”、一
六、岩泉烟花炮竹“公司+农户”等模式,使贫困农户直接与优质企业、优势产业对接,帮助其自主创业实现脱贫。对无经营能力、无项目、难致富的贫困户,大力创新“政府助保贷+实体企业+扶贫小额信贷+贫困农户”的“3+1”金融扶贫模式,建立健全金融服务机制、评级授信机制、资金引导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合作激励机制等五个机制,从全县110家各类经济实体中确定了42家发展前景好、信誉程度佳、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企业,签订《**县参与精准扶贫结对经济实体公开承诺书》,引导优质企业与结对贫困户签订《金融扶贫结对投资协议》,签订协议的贫困户利用政府担保和贴息从**农商银行贷款后投资入股优质企业,即“贫困户贷款、带资入股”,在企业“分红就业”,贫困农户可从企业分红、富余劳动力优先到企业务工、土地流转租费等方面增加收入,从而改变摆脱贫困状态,实现“造血”扶贫,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三、抓牢三项措施,加固金融产业扶贫“防护墙” 一是抓牢风险防控。利用县财政1000万元助保贷平台,##建立小额信贷监测机制,专门用于化解贫困农户小额信贷风险,定期或不定期对扶贫帮扶经济实体经营生产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年内到期贷款收回率连续3个月低于98%(当年到期未收回贷款/当年累计到期贷款总额×100%)的乡镇、村,停止企业对接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后组织清收,直至年内到期贷款收回率超过98%,经过一定时间的考察后再行开展该项贷款业务。二是抓牢对接经济实体准入审查。对于结对贫困户的经济实体确定,出台《**县金融扶贫结对经济实体推荐办法》,采取基层乡镇根据本地实际筛选上报经济实体,再由**农商银行会商县金融办、县扶贫开发办从中确定符合产业要求、社会信誉好、盈利能力强的经济实体,并积极引导经济实体与结对贫困户签订《金融扶贫结对投资协议书》,规定经济实体要保证每年按不低于贷款投入资金额的10%给予贫困户保底分红收益,同时督促结对经济实体建立健全报告机制,每季组织参与投资贫困户代表召开座谈会,报告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农商银行定期开展贷后调查,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切实让贫困户做到心中有底。三是抓牢扶贫资金监督使用。通过贷款发放关,监督贫困户投资入股经济实体信贷资金真正用于基础建设、技术改造等实处,在缓解了经济实体融资难的同时,真正使企业贷款成本降低、生产规模扩大、经营效益提升,发挥金融产业扶贫杠杆撬动乘数效应,有效刺激各类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个体工商户逐渐增多,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实现政府搭台、银行帮扶、企业唱戏、农户受益的互动共赢格局。
咬定青山不放松,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2016年,**农商银行将创新机制,多措并举,贴心服务,预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1.2亿元,让广大贫困百姓实实在在地得到实惠,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蓝图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对县域农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的思考
县域农商银行作为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县域农商银行如何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农商银行支持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转变思想观念
扶贫贷款作为国家脱贫攻坚的一项惠民工程,也是农商银行加强和老百姓的沟通的纽带,农商银行要高度重视,将扶贫贷款作为支农惠农的切入点,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站在推动精准扶贫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高度,提升对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着力构建全行扶贫、全力扶贫的工作格局,增强推进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金融机构,简单将信贷资金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持续扶持贫困户发展,才能真正帮助贫困人群走上脱贫致富道路。作为农商银行要着力引导扶贫对象,树立“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意识,鼓励6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和较强脱贫愿望的农户借助小额贴息贷款自力更生,增收致富。
(二)强化对接,践行社会责任
1.加强沟通对接。农商银行要多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扶贫贷款进展情况,争取县领导的支持。总行层面加强与县农村农业局对接,县农村农业局应协调和组织各乡镇扶贫工作人员,支持农商行的工作;
条线部门与县扶贫办协调对接,基层支行与所在镇政府协调对接,形成“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同时,要主动邀请镇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在基层支行扶贫贷款发放领导小组中挂帅,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推动扶贫贷款高效发放。
2.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农商银行要对口帮扶经济薄弱村,挂钩帮扶贫困户,每年走访慰问,给予一定的资金、物资帮助。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帮扶村改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群众的幸福感。班子成员及机关中层干部积极开展与贫困户结对认亲戚帮扶活动。农商银行作为老百姓自己的银行,要积极响应县政府的号召,开展扶贫济困、慈善捐助,提高农商银行的社会形象。
窗体底端
(三)简化手续,提高放贷效率
1.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流程。按照“一简(简化评级授信)、二免(免抵押、担保人简化到1人)、三优惠(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扶贫贴息优惠)”的工作机制,“一简”即:简化扶贫贷款放贷流程,将授信和用信两个环节合并,同时将贷款审批权限下放到支行,缩短扶贫贷款审批时间;
申贷手续,从原来的8个环节缩减至4个,将夫妻双方都要到场简化为夫妻1人到场即可,同时取消影印扫描和评级、授信纸质资料,对无法采集指纹的低收入农户解除其指纹校验程序。“二免”即:免抵押减担保。对扶贫贷款尽量不要求抵押,将多人担保简化到1个自然人担保即可。“三优惠”即:贷户自主确定贷款期限。贷款户可根据生产经营周期,自主确定贷款期限,减轻贷户还贷压力;
实行贷款利率优惠。目前农商银行发放的扶贫小额贷款执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35%,一般农户贷款执行利率9.135%,贷户一年1万元少付利息478.5元,同时省财政给予贴息优惠。省财政部门给予50%的贴息,贫困户实际支付239.25元的利息,比一般农户贷款少付利息674.25元,大大减轻了贫困户的负担。
2.到村集中签约。农商银行要发扬“背包下乡”优良传统,主动上门服务,提前公布各村集中签约的时间,整村推进,在营业网点设立专柜、专人办理,切实提高办贷效率,提升服务满意度。
3.实行扶贫贷款限时办结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提出贷款申请后,信贷人员在1-2个工作日内要给予调查、受理、办结、提高工作效率。
(四)独辟模式,创新信贷产品
1.创新信贷产品,实现信贷产品系列化。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推出“扶贫小额担保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根据不同产业量身定制产品,建议推广“农村青年创业贷”、“兴农贷”、“妇女创业贷”“惠农新易贷”“康居新易贷”等产品。除了鼓励低收入农户申请贷款助推创业脱贫外,还要鼓励经营大户吸纳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就业,签订大户带动协议,发放5万元的大户带动扶贫贷款,助推全民创业活动开展,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
2.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农商银行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要求,在全行范围内启动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一公里”金融服务圈,大力推进离行式自助银行和自助银亭的选址、布放。实现电子机具在全县各行政村全覆盖,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金融业务,有效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五)强化考核,加强投放调度
1.制定奖惩机制,奖勤罚懒。应公开扶贫贷款计划、单笔计价标准,把扶贫贷款发放工作与日常的月度业务经营考核相结合,纳入基层网点责任目标考核,并拿出专项考核资金,进行专项考核,以此提高基层支行扶贫贷款投放积极性;
同时加大调度力度,每月调度贷款投放进度,每天上报扶贫小额贷款工作进度,对投放缓慢、工作不力的支行行长进行约谈,确保扶贫小额贷款投放按计划早投放、快投放,农民早受益。
2.跟进政府扶贫部门的责任分解。要责任到人。积极建立县督查室、扶贫办、金融办、农商行等部门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扶贫工作调度会,对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即时处理,限时办结,保障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二、助推金融精准扶贫的几点体会
随着扶贫难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如何实现金融扶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确保扶在点上、根上,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政策引导,强化银政企三方合作
1.着力打造政策扶贫。结合贫困户致贫根源及实际,发挥金融政策引导作用,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立足实际,通过鼓励新设金融服务点、实施政策优惠等为金融帮扶创造政策条件,着力打造政策扶贫。
2.政银企三方联动扶贫。充分发挥银政企三方联动效应,强化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金融机构与产业之间的联动合力,突出帮扶重点,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金融带动、推进产业帮扶。
(二)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群众对金融扶贫的正确认识
1.开展金融扶贫宣传工作。向广大群众宣讲金融扶贫与目的、意义及措施,宣传扶贫信贷政策规定、优惠条件、操作流程等,引导贫困户自愿贷款发展产业项目,放心使用贷款,到期归还贷款,实现脱贫致富。
2.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农商银行应加对大贫困户金融知识宣传培训力度,捐赠科普、农业、创业、管理等文化书籍和光碟,帮助贫困户提高文化水平,增长金融知识。
(三)加强多方联动,强化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精准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所包含的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内容涉及财政、交通、农业、林业等多部门多条线,扶贫开发项目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口部门的指导支持,农商银行在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仍需牵线搭桥,多方联动,以农商银行金融扶贫为支点,撬动多方扶贫资源的高效运用,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为扶贫项目服好务、找好路,通过协同作业建立联动反应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项目形成可操作性强的项目扶持方案,针对不同经营类别形成各具特色的联动扶持方案。同时,加强银行、保险、政府间业务合作,形成三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分散和缓释三农信贷风险,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四)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一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推广应用工作,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二是根据不同项目不同产业在不同发展周期的不同金融服务需求,制定个性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增加定向产品扶持贫困群体自力更生。三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贫困农户评级授信工作。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以及“脱贫示范户”、“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不断提高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五)加强基础服务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现有金融便民服务站、员工驻村制等基础金融服务的载体作用,深入扶贫最前线,在保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信贷投放,启动示范和带动效应明显的扶贫项目,支持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产业发展,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的脱贫和发展。通过帮扶兴教重教、开展职业教育等有效方式,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通过对扶贫项目的筛选,过滤低效甚至无效的信贷需求,在实现自身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证精准扶贫工程高效可持续推进,最终达成互相促进的双赢局面。二是以“阳光信贷”为抓手,利用小微信贷交叉检验技术,充分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实现经济信息与政府信息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着力打造智力扶贫。
第三篇: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简报
简
报
双椿铺镇中心小学办公室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三日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简报
我校全面启动精准扶贫工作行动,积极探索关爱贫困户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机制,切实为农村贫困户解决亲情缺失、监护不力、家庭贫困的问题,逐步建立农村贫困家庭贫困 学生的健康发展教育、监护和服务体系,共同呵护贫困儿童健康成长,促进农村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
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行动抓出成效,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喻太文同志为组长、王志伟同志为副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陈永忠副校长主抓精准扶贫工作。喻太文校长要求学校要积极开展多项“精准扶贫”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打赢扶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工作”是关爱我校贫困学生重点工作的具体行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拿出实实在在的细化工作实施方案,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坚持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分工明确,有序组织,确保全校师生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组织的关心和社会的关爱。
双椿铺镇中心小学陈校长到贫困户家走访
双椿铺镇中心小学莫梦昕老师到贫困户家走访
双椿铺镇中心小学喻校长到贫困户家走访
第四篇:2015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2015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一、落实工作保障、广泛宣传动员
县 “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明确2名业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书记到海雀的4篇调研报告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海雀精准扶贫“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二、当前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1330户5091人和8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28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15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326户1250人的贫困户,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林泉镇和15个村(社区)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清塘村575亩烤烟东部试验站,林泉镇惠鑫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林泉社区、增坪村、山海村共300亩核桃基地,新水村500亩蔬菜基地,周寨村、营脚村共1000亩的大葱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协调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转土地3975亩,群众在基地务工收入共240余万元。通过县“122工程”的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清塘村林下养殖黑土鸡6000羽,共覆盖贫困户30户和困难农户60户,周寨村王沟养羊项目500只,覆盖贫困户25户。林泉镇新水村2013年脱毒马铃薯优质薯种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覆盖农户265户,可使农民增加收入30万元。
4、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到营脚、增坪等村组织农民培训2期1289人,职业院校到新水村举办培训班1期60人,农民讲师培训10次600余人,计划输送60人到职中学习培训。
5、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施涉及清塘、新水、余姚、卫星、海子、周寨、林泉、增坪等8个村的通村水泥路共26.4公里硬化工程,现已完成路基13.6公里、路肩8.5公里、基础垫层1公里、路面硬化0.3公里;投资各200万元的清塘村、卫星村的“烟草扶贫新村”建设工程,“一事一议”部分已基本结束,涉及招投标的项目,目前正进行人饮工程水池的修建、管道的铺设和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等设施施工中;清塘村“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总投资226万元,目前进度已过半;新水、海子、卫星等村计划农网改造1057户,新水村已改造51户,海子村、卫星村正进行线路施工中;深圳光明新区对口帮扶项目已落实规划和制定方案上报;烟草机耕道建设项目正在协调中;高锦村移民整村推进及避险解困项目也正在规划中。
第五篇: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扶贫移民局的悉心指导下,在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的正确引导下, 我乡在去年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基础上,以“万民干部下基层”为契机,继续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现就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城东北部,离县城53公里, 辖7个行政村,43个农业合作社,1954户,7860人,幅员面积37.7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和国定贫困乡镇,贫困率达19%。20**年12月7日全市精准扶贫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乡立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贫困户精准识别“回头看” 工作中,我乡在20**年481户,1495名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共清退333户,1019人,清退率达68.2%;新进307户,923 人;按县扶贫移民局业务要求,20**年学村脱贫20户,55人,20**年全乡预脱贫200人,其中学堂山村预脱贫9户,33人。按照“十步工作法”、“八个比对”、“六个不纳入”等业务要求,现我乡精准准识别贫困户共475户,1402人,其中低保贫困户206户,550人;残疾人贫困户76户,83人。
全乡475户,1402名贫困人口全部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其中: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300户,507人;移民搬迁安置242户,765人;通过低保政策兜底240,642人;通过医疗救助扶持229户,245人。
二、具体工作
(一)强化帮扶队伍,夯实组织基础.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乡组织了专班, 落实了专人, 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人员专门抓的工作态势。一是成立以党委书记、乡长为双组长,分管副乡长和其余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乡级各单位和村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设立扶贫开发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扶贫开发办主任;专职副主任则由年富力强的业务能手担任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名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利用驻村帮扶单位的本身优势,充分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和回引创业人员作为扶贫攻坚生力军的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实现全域脱贫。目前我乡三品寨村在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帮扶下回引了2两户养牛专业大户,采取“分户散养、集约经营”的发展模式,带动该村23户贫困户参与黄牛养殖,计划年出栏50头,实现贫困户年均赢利2万元。启动了该村的办公阵地新建工程(现已完成选址及图纸设计), 该工程集村部办公、村小学、村医疗卫生服务和休闲文化娱乐等于一体,初步投资200万元,建成后将是我乡第一个现代化村级阵地。
(二)细化帮扶方案,夯实理论基础.根据县委《关于决战决胜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部署要求,我乡以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为蓝本,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携班子成员、各站所负责同志编制了《乡扶贫攻坚实施方案》、《乡各村扶贫开发专案》和《乡总体扶贫规划》。各分管领导就分管领域也制定了详细的专项方案。同时以“规划至村、帮扶到户”为原则,为各村制定了契 合村情的发展规划和行之有效帮扶方案。截止目前我乡已为7个村制定专项发展规划26份,制定贫困户发展规划470份,基本实现贫困户一户一规划。通过细化帮扶方案,切实为贫困村的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指明路子。
(三)优化帮扶环境,夯实产业基础.以乡、村、社层层召开动员会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把上级有关政策宣传到村、到社、到户,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做到政策公开、规则公平、结果公正、群众公认。转变交流方式, 消除贫困户和帮扶人员的隔阂, 使帮扶人员更深入细致的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利用现有的专业合作社优势,鼓励贫困户积极加入专业合作社,同时积极回引返乡创业人士发展产业。目前我乡已发展以红心猕猴桃产业和生态养牛以及中药材种植的专合社3家,带动54户143名困难群众加入,尚有2家正在深度洽谈中。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契机继续培植范家坝村官山上聚居点,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其中800米新街现已完成路基工程,计划入住15户,实现入住率100%;在学堂山村实施的庭园改土,大力发展“一社一景、一户一品”的庭院经济,目前该村已完成改土20**㎡,新建垃圾池6口。
(四)量化帮扶责任,夯实考核基础.我乡上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行政村目标考核,将此项目标分解到村、社,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各村阐明精准扶贫工作的纪律要求,确保扶贫工作公开、公平、公正。遵照巴中市委《扶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加强对扶贫攻坚驻
村“第一书记”的管理与考核,同时强化督促检查, 严格奖惩。对各村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通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进乡扶贫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制定帮扶方案的时候,部分帮扶责任人没有联系到具体实际。导致帮扶方案可操作性不强,帮扶效果不明显。
四、今后工作打算
1.继续宣传,扩大影响。坚持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 继续对贫困村、贫困户宣传上级有关政策,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转变贫困户的意识形态,变“要我富”为“我要富”,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深层次解决贫困户思想意识贫瘠的现状。
2.继续定制、措施到户。继续走村入社,深入了解贫困户贫困现状,详细分析其致贫原因。逐户为贫困户制定“量体裁衣式”的帮扶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确保贫困户的入户帮扶措施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