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合集5篇]

时间:2019-05-11 20:0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院清产核资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院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第一篇:医院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为了配合我省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按照财政部部署,省财政厅于xxxx年下半年选择了省府办公厅、省公安厅等七个部门了开展预算单位清产核资试点工作;xxxx年x月,经省政府同意,省财政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其中省直单位xxxx年全面铺开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各地市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结合本地机构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实际需要逐步推开。经过组织准备、宣传培训、清查核对、复查核实、审核批复、检查验收、建章健制等阶段,至xxxx年x月,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面完成。现将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为部门预算改革服务,摸清预算单位“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以及制定科学的定员定额标准提供真实的依据。主要做法及特点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没有健全的机构是难以完成的。为了加强领导,省财政厅会同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等部门单位共同组成了“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省级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清产核资工作中的问题,这是清产核资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各部门(单位)也陆续成立以主管领导挂帅的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在内部指定相关机构组成清产核资办事机构,成立相应的专业工作清查小组,抽调骨干力量组织开展工作,在清产核资中切实做到工作机构明确、重大问题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干、工作时间有保障、工作任务能落实,为顺利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各部门(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清产核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精心组织,充分准备

这次清产核资是我省第一次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的规模较大的一次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为了使清产核资工作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省财政厅清产办作了充分准备,先后制定印发一系列工作方案、办法和规定,使本次清产核资有统一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工作规范。如经省政府同意,印发了《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组织原则、主要任务、工作范围、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使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有了基本依据;印发了《xxxx年广东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方案》,保证了全局工作有整体方案;印发了一系列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文件、问题解答、工作要求以及报表和配套工作软件,编发了《广东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实用植帷罚魅妨私锥涡怨ぷ饕蟆j〖陡鞑棵牛ǖノ唬┮灿≈啤⒆⒘嗽に愕ノ磺宀俗视泄匚募柿希舛ū静棵?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制定实施办法和补充规定,使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更加细化和切合实际,保证了清产核资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广泛宣传、认真培训是做好预算单位清产核资的重要准备和基础工作,为此,省财政厅清产办于xxxx年x月底组织召开了全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发动全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明确了工作目标、内容、程序,严格要求各部门(单位)在清产核资工作中遵守统一的政策、制度和规定,使用统一的报表和配套软件,严把各项工作质量关。为使有关人员掌握政策制度和工作方法,省财政厅清产办连续举办了四期预算单位清产核资政策、报表、数据录入和汇总等业务培训班,为各部门(单位)清产核资业务骨干xxx多人,还派出人员到下属单位较多的厅局进行培训辅导,使清产核资工作人员熟练地掌握了预

算单位清产核资有关政策和具体操作技术,为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做好积极的人力准备。在检查验收阶段,针对需要重点检查验收的内容、常见的错误、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对委托检查验收的中介机构进行培训指导,确保了检查验收工作的质量。

(三)协调督导,措施落实

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如果不及时予以指导和监督,清产核资工作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为此,省财政厅清产办在工作部署后十分注意协调,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工作的落实。一是与各部门(单位)建立工作联系,形成上下联系、渠道畅通的清产核资工作网络,及时掌握各阶段的工作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二是充分发挥省财政厅内各职能处室的作用,共同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如在检查验收阶段,与有关业务处组成了核查小组,深入单位对重大问题进行检查核对;在资金核实中,实行与有关业务处共同审核的办法,对各部门(单位)申报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和有关资金挂账,按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认真细致地审核,严把质量关。三是抓好指导和监督,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在清产核资工作实施过程中,省财政厅清产办细心解释有关政策,指导、督促各部门(单位)认真组织清查、如实填报报表、充分反映情况和问题,并对暴露的问题及时研究,统一口径和解决办法,有效地推动了工作;对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及时予以表扬,对工作开展慢或不认真的单位予以批评并督促其整改,确保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地推进。四是借助社会中介力量对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结果进行检查验收,确保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的客观、真实、可靠。省财政厅清产办在省直各基层预算单位对照检查和主管部门复(联)查的基础上,随机抽取部分预算单位进行了样本核查;在基本完成清产核资资金核实批复工作后,选择一些资质可靠、认真负责的中介机构,按照统一的方案和标准,组织开展了清产核资验收工作,检查了各部门(单位)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情况和工作质量,以确保清产核资工作的真实、全面和彻底,防止清产核资工作走过场。五是部署和指导预算单位做好建章健制工作,以巩固清产核资成果,防止前清后乱。省财政厅清产办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和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和管理“漏洞”,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求各部门(单位)边清边改边建制,及时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推动了各单位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

二、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省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经历了撤消、合并、改变隶属关系以及由行政事业性质改为企业经营单位等情况变化,加上有些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许多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产管理混乱、“家底”不清、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通过本次清产核资,我们基本摸清了省直预算单位的“家底”,核清了省直预算单位人员结构状况及各项收支情况,核实及处理了账外资产、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弄清了省直预算单位财务及资产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完善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同时,这一次清产核资为测算切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和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提供了基本数据,为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基本摸清了预算单位的“家底” 这次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以xxxx年xx月xx日为基准日,范围包括与财政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参加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直预算单位共x,xxx户,其中行政单位xxx户,事业单位xxx户,社会团体xx户,企业管理事业单位xx户。经过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处理了资产盘盈xx.xx亿元,资产损失xx.xx亿元,资金挂账xx.xx亿元。在处理了这些问题后,省直预算单位截止于xxxx年xx月xx日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状况为:资产总额xxx.xx亿元,其中行政单位xxx.xx亿元,事业单位(含社会团体和企业管理事业单位,下同)xxx.xx亿元;负债总额xxx.xx亿元,其中行政单位xx.xx亿元,事业单位xxx.xx亿元;净资产总额xxx亿元,其中行政单位xxx.xx亿 元,事业单位xxx.xx亿元。(二)核清了预算单位人员结构及各项收支情况 参加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级预算单位定编人数为xxx,xxx人,其中行政编制(含公检法)xx,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xx%;事业编制xxx,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x%;社团编制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另列编制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x%;老干部服务人员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x%。实有在职人员为xxx,xxx人,其中行政人员xx,xxx人,占实有在职总人数的xx.xx%;事业人员xx,xxx人,占实有在职总人数的xx.xx%。

参加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级预算单位本年财政拨款收入xxx.xx亿元,预算外资金收入xx.xx亿元。行政事业支出总额xxx.xx亿元,其中:人员经费xx.xx亿元,占支出总额的xx.xx%;公用经费xxx.xx亿元,占支出总额的xx.xx%,(三)规范了管理,完善了制度

在本次清产核资中,许多部门(单位)在原有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强化了预算单位的内部管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客观上促进了各部门(单位)会计基础的规范化,推动了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财务方面,大部分单位经过对经费和收支状况的清查核实,找出了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补充、修订和建立了有关经费收支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从制度上规范财务行为和财务工作流程,让制度管人,并层层落实。在资产方面,各部门(单位)对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点,逐一登记造册,建账立卡,编排序号,对固定资产印贴标签,做到一物一卡,促进账、卡、标签、实物一致。同时,对清产核资发现和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及管理漏洞,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计、打印等功能,可以输出资产卡片、标签、领用单、验收单和分类、明细报表等,建立了财务部门负责价值核算、机关服务中心和各部门负责实物资产管理、信息中心负责资产信息管理、各部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极大地提高了资产管理效率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完善了管理工作。在这方面,省监狱局及所属xx个省属监狱局、省公安厅、省工商局所属江门和开平工商局、省水利厅所属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等单位先行一步,已经实现资产管理的电算化,值得各部门(单位)学习和借鉴。

三、清产核资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收入、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资产管理混乱,缺乏一套规范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随意购置,任意处置,贪大求全,不讲效益。这次清产核资反映出相当部分单位财务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与帐务管理脱节、有物无账、账卡不符、帐帐不符、帐实不符,形成的大量账外资产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等,具体表现在:

(一)基础工作不规范

清产核资发现许多部门(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只列支费用,不记固定资产账;新建的办公楼、房屋建筑物完工后未及时办理竣工结算,使用多年仍挂在基建账上,未在单位的固定资产账上登记;接受赞助、捐赠的资产,既不入账,又无专人管理,有的甚至由私人长期使用;资产报废、毁损以及变卖、被盗、赠送给外单位,没有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核销处理,仍将其长期挂在帐上;一年到头不清理、不对账,资产长期闲置,无人过问,使其自然损耗,造成浪费;不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帐和卡片账,本单位究竟有多少类型和数量的固定资产,领导和财会人员都说不清楚等等。久而久之,就使许多单位“家底”不清,资产存量不实,管理混乱。

(二)资产处置随意性大

按照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一九九五年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等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及单位价值在xx万元以上(含xx万元)的仪器设备,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处置。这次清产核资发现,许多单位将国有资产当作部门(单位)资产擅自处置,资产减少、报废、调拨等手续不全,不按规定报经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批;对应当通过资产评估的资产,不经评估,低价处置;资产处置收入由本单位另行安排使用,逃避财政监管等等。

(三)“非转经”管理松懈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直预算单位“非转经”资产总额x.xx亿元,xxxx年度“非转经”收益x.xx亿元。一些部门(单位)利用闲置或多余的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经营,有许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如有些单位无偿将固定资产(房屋、车辆、设备等)提供给一些经济实体使用,或以低租费出租给关系人,或长期借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成为国有资产收益流失的一个重大缺口;不少单位在“非转经”过程中,不按规定办理报批和资产评估手续,对转让方和接受方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国有资产产权不清;有些单位对“非转经”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既不实行成本核算,也得不到回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单位的“非转经”资产,只见使用,不见收益,使资产在经营过程中得不到补偿;有些单位“非转经”资产经营收入不如实入账,少报、漏报,脱离财政监管,成为部门单位的“小钱柜”。

(四)账外资产、闲置资产以及资产浪费损失现象严重 参加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直预算单位清理出来的资产盘盈xx.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盘盈x.xx亿元,固定资产盘盘xx.xx亿元,未入账的对外投资x.xx亿元),资产损失xx.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损失x.xx亿元,固定资产损失xx.xx亿元,对外投资损失x.xx亿

元),资金挂账总额xx亿元(其中房改形成的资金挂账xx.x亿元,基建超支挂账x.xx亿元,医药费超支挂账x.x亿元,经营亏损及潜亏挂账x.xx亿元)。对上述问题,省财政厅清产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清产核资政策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使各部门(单位)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清产核资情况还表明,目前省直各部门(单位)普遍存在资产分散、不能共享、重复建设的现象。据本次清产核资不完全统计,省直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达x.xx亿元(其中房屋建筑物x.xx亿元,交通运输工具x.xx亿元,通用及专用设备x.xx亿元)。各单位之间国有资产占用量参差不齐,办公条件苦乐不均。比如一方面,一些单位迫切需要添置资产,另一方面,一些单位资产闲置浪费,难以调剂。因此,如何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整合重组、优化配置,缓解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矛盾,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势必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五)部分单位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清产核资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帐务处理不规范、账表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与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和责任心不强有很大关系。一些财会人员只管一般的核算而忽视管理,缺乏责任心,不熟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不熟悉业务,对本单位办公大楼的基建款从哪里支付、固定资产帐入在哪里、产权归谁等都不了解,无法说清楚;对本单位资产长期不清不点,资产都已报废了,也不按有关规定进行冲销;财务报表不平,只是通过调帐上报;还有相当部分财会人员没有按文件规定提供资金核实申报材料,清产核资报表编制质量不高,出现不少技术错误,这给资金核实审批工作增加许多难度,影响了清产核资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我们在对省直xxx户部门(单位)进行重点检查验收中还发现,不少部门(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报、错报现象。如漏报、错报资产,漏报资产盘盈、盘亏及报废、漏报职工房改资金挂账损失,漏报“非转经”资产损失等。一些单位存在部分费用支出未取得合法凭证、用“白头单”报账的现象。有些部门(单位)对清产核资工作认识不足,片面理解清产核资只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忽视了对暂存、暂付等往来账款的清理,存在长期挂账的暂付款,以往来款方式反映其他收入和支出,同时少计收入支出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部门(单位)虽然制定了资产管理和财务收支方面的制度,但在日常核算和管理中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造成资产的账实不符、损失浪费。有些部门(单位)制定的资产管理的制度内容不够完善,操作性不强,有些甚至与国家现行的有关文件规定不相符。有些部门(单位)的运输工具产权不清,车辆的行驶证标明车主为外单位或个人等。

四、巩固清产核资成果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本次清产核资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现就巩固清产核资工作成果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认真做好清产核资的后续工作,巩固清产核资工作成果

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做好清产核资的后续工作,一是对本部门(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对本次清产核资漏清漏报和错报的资产、资产盘盈、各项资产损失、资金挂账以及往来账款等进行清理核实后,按清产核资规定申报处理;对标明车主为外单位或个人车辆的行驶证标,抓紧办理过户到单位的手续。二是对本单位内部执行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落实,促进各部门按章办事;对本单位各项内部管理规定进行全面的清理,按国家现行有关文件规定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在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中,涉及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程序、审批权限等内容,要严格执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以及本次清产核资文件等有关规定。三是充分利用清产核资资料数据。清产核资数据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料,是一个单位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如果只是把它放进抽屉,锁进柜子,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各部门(单位)要善于通过对清篇二: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xxx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xxx经管办 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村官保廉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我镇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对各村(居)集中开展清核工作,理顺了管理关系,健全了财务制度,强化了财务监督、确定了资产存量和界定了产权,健全了帐务,现将我镇农村清产核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统一思想,广泛动员。为了营造良好清核工作的氛围,提高对清产核资工作的认识,按市、区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核工作的部署,镇党委政府专题召开了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对此次清核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出台了开展村集体“三资”清核工作的实施方案,扩大了清核工作的影响力和知晓度,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二)成立机构,落实责任。为了加强对清核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确保此次清核工作有序进行,我镇专门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清核工作领导小组,以镇长为组长,纪委书记、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和各村(居)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清核办公室在镇农经站,负责日常工作和业务指导,做到按照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政策和分工协作的原则,对各村(居)委会的“三资”存量、结构、分布与效益情况进行拉网式的盘查清理。

(三)组织实施,全面清查。各村(居)自查,全面摸清本村“三资”情况,两委会成员全面参与,推进本次清查工作更好的进行。成立了清产核资核实小组,对清理登记的资产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核实,提交党员代表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核实后的资产达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公示清核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举报,防止村集体资产流失。

在清核工作开展期间,镇清核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不断到各村(居)巡查督导,指导各村整理资料、提供数据,参与债权债务核实、资产盘点,核实和确认盘盈盘亏资产,组织村业务人员检查各阶段清核工作,使清核工作扎实推进。

我镇用近半年时间,按市、区农委的统一部署,在全镇开展了“四项清理”工作,期间填报各类报表。清核资产是集体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清查资产、界定权属,重估价值,核实存量,登记产权,建章立制。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村(居)对本村所有资金项目进行清理清查,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澄清村资金、资产、资源底子。全面清理账户、债权债务、收费票据、固定资产及公有财产,并进行分类造册登记。规范账务账目,建立一套“三资”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和资源登记簿。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二、清产核资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性集体资产管理存在不足,有贬值或被占有现象。

(2)债权债务因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债权债务冲抵不及时或者因时间长有不知不详等情况。

(3)由于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机构不够正规,集体资产评估管理体制不健全,评估手段十分落后,价格估计有时存在不合理,无形中造成资产损失。

(4)部分村干部对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认识不高,存在畏难情绪等因素和怕承担责任的意识。

三、对农村清产核资的工作建议

(一)加大村集体资产透明度,彻底改变以往只对资金管理公开,而对资产、资源管理暗箱操作的情况,把“公开”、“透明”作为抓好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在处置村集体资产时,均要履行民主讨论,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把最终结果向上一级集体资产管理机构报告。

(二)界定好集体资产产权和登记工作,在所有权界定中要本着“谁投资谁所有”原则,界定集体资产所有权,在此基础上

对集体所有的资产进行全面登记。同时,加强村级的业务培训力度,尽量稳定报账员队伍,搞好登记工作,发挥好报账员的业务监督作用。

(三)严格实行资产保值、增值制度。村集体组织将集体所有的资产、经营项目发包给承包人经营时,要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进行,签订承包合同,时刻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中,实行村财镇管,突出抓好财务开支申报审批、审计制度,堵塞漏洞,拒绝不合理开支,做到“八个不付款”:即没有单据不付款;未经主管领导审批不付款;超越权限不付款;开支不当不付款;用途不明不付款;印章不全不付款;数量、金额不清不付款;单据涂改不付款。

(五)这次村级“三资”清查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界定好资产资源界限,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应核销的债权债务和不存在的固定资产应及时通过合法程序予以核销。把这次全面清查后的集体资产作为今后村干部任职期间廉洁自律考核和离任村干部审计的重要依据。

通过这次清核工作,使我们彻底摸清了各村的家底,确保群众对村集体资产的知情权和掌控权。针对此次村级财务清核发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在制度层面查找原因,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管理,严格财务纪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充分认识农经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跟上发展的步伐。今后,我镇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我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我镇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篇三:2009年村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09年村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2009年村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农村财务管理与监督是农村基层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干群关系的改善,一直以来,××乡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不够规范,造成了部分村干群关系紧张,为此乡党委政府决定从2009年10月20日到11月10日,对各村集中开展一次财务清理,通过清理来理顺管理关系,健全财务制度,强化财务监督,经过一段时间的清核,现在已经确定了资产存量和界定了产权,健全了帐务,现将财务清理情况总结如下:

一、宣传动员,提高认识,营造氛围

财务清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为了营造良好清理工作的氛围,明确财务清理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对财务清理工作的认识,党委政府于2009年10月12日专题召开了财务清理工作会议,对此次财务清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扩大了财务清理工作的影响力和知晓度,为财务清理工作的后续开展打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二、加强领导,组建班子,明确责任

为了加强对清核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确保此次村级财务清理工作有序进行,乡上成立了村级财务清理领导小组,由政府乡长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乡财政所、农经站工作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财政所,负责日常工作和业务指导,明确了相关工作职责与要求,为财务清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因地制宜,制定方案,组织培训

为了使财务清理中具体可行,便于操作和借鉴,乡人民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村级财务清核工作的通知》(景政发〔2009〕47号),就财务清理工作的清理时段、清理范围、清理方法及清理要求、组织纪律、清理兑现、清理终结等各方面作了具体的安排。清理的范围为所有集体资产;清理时段从2007年4月1日至2009年11月10日;清理内容包括9个方面;清理方法及要求: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帐内清查与帐外核查相结合,做到帐帐相符、帐款相符、帐实相符、帐据相符、帐内与帐外相符。清理终结:各村清理结束后,建立帐务,确定余额,界定产权,完善帐、表、册据,制定财务管理办法,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村帐乡代管和村务公开;为了提高财务清理人员的素质,乡财政所还对财务清理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四、工作计划及步骤

清核工作分为各村委会自查阶段、审核清查阶段和汇总阶段三个阶段进行。在自查阶段各村要对本村固定资产实物进行认真清理,对资产实物进行逐一核实和登记,对存在问题的资产丢失、损坏、拟报废等情况),应说明原因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提出相应处理建议,撰写自查报告;审核清查阶段乡上组织清核人员对各村委会资金、资产进行认真清核;汇总阶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对各村报账员进行业务培训,为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打下基础。

五、清理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13个村2007年4月以来的财务进行清理,累计清理资金1092250.43元(其中收入1092250.43元,支出946132.75元,结余146117.68元)。通过清理发现以下问题:一是资金使用混乱。存在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长时间结账、不记账问题,开支审批程序不够规范,牵制审批手续不够完备。二是单据不规范,白条入账。历史留下来的借支欠款和白条抵库较多的问题,目前,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三是村务财务民主监督制度不健全,监督小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

针对此次村级财务清核发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在制度层面查找原因,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村级资金、资产的使用管理,严格财务纪律,并以清核为契机,在全乡实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把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做细做实,严格把关,全面实行财务管理规范化。)篇四: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xx县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

工 作 汇 报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我县从3月底起,在全县范围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任务,现将主要工作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xx县辖区9个镇街(开发区)、394个村。共320193人,耕地面积581776.01亩。我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从3月底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将“三资”清理列入4.5月份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各乡镇下设“三资”清理领导小组,各村党支部村委会成立清产核资实施小组,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截止5月底,我县全部完成了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程序,并按照有关规定,召开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法对各村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了确认,并逐级上报汇总表。

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的成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清查中:基准日账面金额为:xxxxxxx元,清查后为:xxxxxx元,增加xxxxxx元,核销: xxxxxxx元,待界定的资产:xxxxxxx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清查:其中负债基准日账面金额为:xxxxxxx元,清查核实金额为:xxxxxxx元;所有者权益基准日账面金额:xxxxxxx元,清查核实后为:xxxxxxx元,减少金额:xxxxxxx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清查中:基准日账面金额为:xxxxxxx亩,其中:依法承包:xxxxxxx亩、承包经营:xxxxxxx亩、集体经营:xxx亩、其他方式已利用:xxxx亩、闲置:xxxx亩;

在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掌握家底的基础上,各镇街、开发区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评估制度、“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三资”民主监管制度、资产清查制度、资产台账制度等各项制度,建立“三资”管理办公室,加强对“三资”工作的管理。通过清产核资健全“三资”管理制度,摸清了村级家底,客观地反映了村级资产、资源的现状,从而有利地保护了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村级资产资源的流失。

二、农村集体“三资”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组建机构。我县于2012年3月召开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会议。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了由副县长杜文陆同志为组长,县纪委牵头,县农财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这次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财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等日常工

作。各镇街、开发区也成立相应的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建清产核资办公室,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指导。县、镇街、开发区制定《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实施方案》及清产核资配当表,明确任务目标,细化工作措施。

(二)动员培训,加强部署。农财局组织各镇街、开发区经管人员前往乐陵参观学习清产核资管理操作流程及先进经验,根据学习的先进经验,各镇街、开发区分别对本辖区的经管人员和村会计进行了集中培训,为确保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宣传栏、发放明白纸等方式,使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充分了解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全力支持配合工作开展,为清产核资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督导工作。县清产核资工作实施过程中,由县纪委牵头的成员单位人员不定期对清产核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以便及时掌握清产核资工作的进度和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五)严格审批汇总。农财局对各镇街、开发区上报的清产核资汇总、台账表格进行严格审核汇总。

三、清产核资中存在问题

(一)债权债务化解较慢,由于个别村更换村主要干部频繁,造成村级债权债务逐年上升,同时,个别村对清

收债务重视不高,对部分固定资产利用率不够,给债权债务化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由于个别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对重点工程签订的合同管理不规范,并没有及时做账务处理;对会计账目交接不及时的,造成了库存现金不实。

四、对农村清产核资的工作建议

(一)严格实行资产保值、增值制度。村集体组织将集体所有的资产、经营项目发包给承包人经营时,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签订承包合同,时刻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二)界定好集体资产产权和登记工作,在所有权界定中要本着“谁投资谁所有”原则,界定集体资产所有权,在此基础上对集体所有的资产进行全面登记。

(三)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中,实行代管资金,突出抓好财务开支申报审批、审计制度,堵塞漏洞,拒绝不合理开支,做到“八个不付款”即没有单据不付款、未经主管领导审批不付款、超越权限不付款、开支不当不付款、用途不明不付款、印章不齐全不付款、数量、金额不清不付款、单据涂改不付款。

(四)如何化解农村集体债务。进几年来,随着党的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对农民收取的越来越少,赋予的越来越多,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大部分村集体没有收入,而村级遗留的债权大部分是原来农户所欠的“三提五统”和农业税附加款,村集体很难收回,种种原因导致村集体

不能偿还债务,为保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建议从中央到地方给予村级债务逐年补偿,逐步化解村级债务。

通过这次清产工作,使我们彻底摸清了家底,确保群众对集体资产的知情权和掌控权,针对此次村级清产核资发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查找原因,并在制度层面查找原因,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情况,今后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我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篇五:2012年10月清产核资总结报告

2011年清产核资总结报告

根据股份公司和我公司下发的《2011年度实物资产清查方案》,我公司对下属各单位进行了实物清查工作,现将清查情况说明如下:

一、固定资产:包括机械设备、检试验仪器、电子办公设备、食堂用具、房地产等。

(一)截止2012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632台套,原值11860.43万元,净值7006.60万元.其中有使用价值549台套,原值11322.83万元,净值6981.53万元;无使用价值48台套,原值318.65万元,净值15.33万元;有账无物35台套,原值218.94万元,净值7.74万元。

1、机械设备:现有224台套,原值8606.19万元,净值4748.35万元,其中有使用价值169台套,原值8083.35万元,净值4730.42万元(其中包括由于施工生产需要,借给指挥部使用的小车42台,原值2081.75万元,净值1736.62万元);无使用价值20台套,原值303.90万元,净值10.20万元;有账无物35台套,原值218.94万元,净值 7.74万元。

2、食堂用具:3台套,原值1.21万元,净值0.37万元。

3、试验仪器:现有220台套,原值167.36万元,净值99.66万元,其中有使用价值203台套,原值159.08万元,净值97.04万元;无使用价值17台套,原值8.28万元,净值2.62万元。

4、电子设备:现有184台套,原值85.67万元,净值36.61万元,其中有使用价值173台套,原值79.19万元,净值34.10万元;无使用价值11台套,原值6.48万元,净值2.51万元;

5、房地产:现有一栋办公楼,原值3000万元,净值2119.59万元。

(二)2012年增减情况:总计增加40台套,原值791.30万元,净值766.27万元,减少71台套,原值127.03万元,净值35.24万元。

1、机械设备:增加15台套,原值750.10万元,净值726.83万元,其中包括指挥部用车6台套,原值441.94万元,净值428.38万元。实际我公司增加9台套,原值308.16万元,净值298.45万元(其中包括小车5台,原值198.62万元,净值193.34万元)。变价处理10台套,原值102.90万元,净值31.51万元,变价处理价格34.28万元,赢利2.77万元。

2、试验仪器:增加16台套,原值37.78万元,净值36.24万元。报废61台套,原值24.13万元,净值3.73万元。变价处理价格1.87万元,潜亏1.86万元。

3、电子设备:增加9台套,原值3.42万元,净值3.20万元。

(三)无使用价值固定资产:无使用价值48台套,原值318.65万元,净值15.33万元。

1、机械设备:20台套,原值303.90万元,净值10.20万元。全部为2008年以前历史原因形成,无新增无使用价值设备。

2、检试验仪器设备:17台套,原值8.28万元,净值2.62万元。

3、电子办公设备:11台套,原值6.48万元,净值2.51万元。

(四)有帐无物固定资产: 35台套,原值218.94万元,净值7.74万元。

机械设备:35台套,原值218.94万元,净值7.74万元。全部为2008年以前历史原因形成,无新增有帐无物设备。

(五)拟报废处理固定资产:

通过此次实物清查发现,有部分固定资产(包括机械设备、电子办公设备和检实验仪器设备)已经达到报废年限,状况较差,无法使用,目前折旧基本已经提完,账面只有净残值,总计79台套,原值2046.20万元,净值93.15万元。其中机械设备51台套,原值2031.44万元,净值88.02万元,电子办公设备11台套,原值6.48万元,净值2.51万元,检实验仪器设备17台套,原值8.28万元,净值2.62万元。计划将这79台套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理,但由于这些资产多为一些小型设备,报废处理后处理价格不会太高,基本是废铁价格,会产生一定的账面损失。

二、库存材料:包括主材、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及有帐无物物资和无使用价值物资。

(一)主材:库存金额:1495.9万元。

(二)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库存净值:121万元。

(三)无使用价值物资:244.3万元。其中包括:

1、沥青设备租赁公司:11.4万元,历史原因形成库存,配件所应用设备现已报废变卖。

2、原十项目:150.8万元,2001年因修哈市江北西环大桥购置钢 模板,未按规定摊销,形成较大库存。

3、原土方公司:80.6万元,原鼎昌公司解散分配给我公司的挖掘机配件,因挖掘机早已变卖处理,且现挖掘机型号早已淘汰,所以形成较大库存。

4、物资供应站:1.4万元,原供应站已解散多年,形成库存劳保。

(四)有帐无物物资:103万元。其中包括:

1、原河南抚项项目:27万元,2003年项目完工,在物资存放和调迁时丢失,形成有帐无物。

2、公司机关:1.7万元,原处领导调走,带走笔记本电脑多台,形成有帐无物。

3、原十项目:6.6万元,在达连河施工项目完工后,调迁时物资丢失,形成有帐无物。

4、原3、9队:32.6万元,项目解散后形成有帐无物。

5、物资供应站:35.5元,2000年原3队在五大连池施工时,在交通厅物资公司购水泥,此款当时未付,后经处领导同意,供应站支付后挂供应站帐待处理。

三、完工项目撤点工作:

截止10月30日,完工项目(包括鹤大一项目、平林三项目、齐甘三项目、前嫩八项目、漠北九项目、前嫩十项目、绥牡十七项目和北黑十八项目)撤点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哈阿出口仓库新建了350平米彩钢板房,撤回物资经设备物资部验收后,以项目为单位,已经全部分门别类存放于哈阿出口物资仓库内,其中检试验仪器设备装箱经

质检工程部验收后,统一存放在质检工程部仓库,各项目按仪器台帐,把每台仪器都分别装箱,每台仪器都贴有统一标签,标签上都分别注明了仪器的详细情况等。标签贴在仪器装箱的外侧,以便为了在调配的时候较容易找到所需要的仪器。仪器摆放整齐,一目了然。现在除了三项目有两台试验仪器和个别的测量仪器还没拿回来验收外,其余的项目全部都已验收完毕。各项目的测量仪器也都拿回单位的地下室库房里,按台帐入库验收,贴好标签并摆放整齐。具体撤点情况以及下一步打算如下:

(一)撤点情况:

鹤大一项目:

1、彩钢板房604m,调给六项目和哈阿仓库使用;

2、水泥棚子1栋640 m,调给六项目使用;

3、其他物资调入哈阿物资仓库。

4、变卖物资:塑料模具6010块,金额46,620.00元;废沥青罐2个,金额20,000.00元;石屑1000 m,金额20,000.00元;废铁1.47t,金额3,800.00元。合计金额90,452.00元,全部为现金,已交项目财务。

5、未送回物资:电缆线2捆和部分总务备品项目自行保管,篮球架子一个送给当地政府了。

平林三项目:

物资清查完就地封存,有一个沥青罐调给十八项目未开调拨单。

第二篇: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为了配合我省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按照财政部部署,省财政厅于XXXX年下半年选择了省府办公厅、省公安厅等七个部门了开展预算单位清产核资试点工作;XXXX年X月,经省政府同意,省财政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其中省直单位XXXX年全面铺开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各地市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结合本地机构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实际需要逐步推开。经过组织准备、宣传培训、清查核对、复查核实、审核批复、检查验收、建章健制等阶段,至XXXX年X月,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面完成。现将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为部门预算改革服务,摸清预算单位“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以及制定科学的定员定额标准提供真实的依据。主要做法及特点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没有健全的机构是难以完成的。为了加强领导,省财政厅会同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等部门单位共同组成了“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省级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清产核资工作中的问题,这是清产核资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各部门(单位)也陆续成立以主管领导挂帅的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在内部指定相关机构组成清产核资办事机构,成立相应的专业工作清查小组,抽调骨干力量组织开展工作,在清产核资中切实做到工作机构明确、重大问题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干、工作时间有保障、工作任务能落实,为顺利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各部门(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清产核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精心组织,充分准备

这次清产核资是我省第一次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的规模较大的一次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为了使清产核资工作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省财政厅清产办作了充分准备,先后制定印发一系列工作方案、办法和规定,使本次清产核资有统一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工作规范。如经省政府同意,印发了《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组织原则、主要任务、工作范围、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使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有了基本依据;印发了《XXXX年广东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方案》,保证了全局工作有整体方案;印发了一系列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文件、问题解答、工作要求以及报表和配套工作软件,编发了《广东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实用植帷罚魅妨私锥涡怨ぷ饕蟆J〖陡鞑棵牛ǖノ唬┮灿≈啤⒆⒘嗽に愕ノ磺宀俗视泄匚募柿希舛ū静棵?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制定实施办法和补充规定,使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更加细化和切合实际,保证了清产核资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广泛宣传、认真培训是做好预算单位清产核资的重要准备和基础工作,为此,省财政厅清产办于XXXX年X月底组织召开了全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发动全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明确了工作目标、内容、程序,严格要求各部门(单位)在清产核资工作中遵守统一的政策、制度和规定,使用统一的报表和配套软件,严把各项工作质量关。为使有关人员掌握政策制度和工作方法,省财政厅清产办连续举办了四期预算单位清产核资政策、报表、数据录入和汇总等业务培训班,为各部门(单位)清产核资业务骨干XXX多人,还派出人员到下属单位较多的厅局进行培训辅导,使清产核资工作人员熟练地掌握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有关政策和具体操作技术,为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做好积极的人力准备。在检查验收阶段,针对需要重点检查验收的内容、常见的错误、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对委托检查验收的中介机构进行培训指导,确保了检查验收工作的质量。

(三)协调督导,措施落实

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如果不及时予以指导和监督,清产核资工作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为此,省财政厅清产办在工作部署后十分注意协调,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工作的落实。一是与各部门(单位)建立工作联系,形成上下联系、渠道畅通的清产核资工作网络,及时掌握各阶段的工作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二是充分发挥省财政厅内各职能处室的作用,共同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如在检查验收阶段,与有关业务处组成了核查小组,深入单位对重大问题进行检查核对;在资金核实中,实行与有关业务处共同审核的办法,对各部门(单位)申报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和有关资金挂账,按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认真细致地审核,严把质量关。三是抓好指导和监督,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在清产核资工作实施过程中,省财政厅清产办细心解释有关政策,指导、督促各部门(单位)认真组织清查、如实填报报表、充分反映情况和问题,并对暴露的问题及时研究,统一口径和解决办法,有效地推动了工作;对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及时予以表扬,对工作开展慢或不认真的单位予以批评并督促其整改,确保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地推进。四是借助社会中介力量对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结果进行检查验收,确保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的客观、真实、可靠。省财政厅清产办在省直各基层预算单位对照检查和主管部门复(联)查的基础上,随机抽取部分预算单位进行了样本核查;在基本完成清产核资资金核实批复工作后,选择一些资质可靠、认真负责的中介机构,按照统一的方案和标准,组织开展了清产核资验收工作,检查了各部门(单位)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情况和工作质量,以确保清产核资工作的真实、全面和彻底,防止清产核资工作走过场。五是部署和指导预算单位做好建章健制工作,以巩固清产核资成果,防止前清后乱。省财政厅清产办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和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和管理“漏洞”,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求各部门(单位)边清边改边建制,及时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推动了各单位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

二、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省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经历了撤消、合并、改变隶属关系以及由行政事业性质改为企业经营单位等情况变化,加上有些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许多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产管理混乱、“家底”不清、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通过本次清产核资,我们基本摸清了省直预算单位的“家底”,核清了省直预算单位人员结构状况及各项收支情况,核实及处理了账外资产、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弄清了省直预算单位财务及资产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完善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同时,这一次清产核资为测算切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和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提供了基本数据,为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基本摸清了预算单位的“家底”

这次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以XXXX年XX月XX日为基准日,范围包括与财政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参加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直预算单位共X,XXX户,其中行政单位XXX户,事业单位XXX户,社会团体XX户,企业管理事业单位XX户。经过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处理了资产盘盈XX.XX亿元,资产损失XX.XX亿元,资金挂账XX.XX亿元。在处理了这些问题后,省直预算单位截止于XXXX年XX月XX日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状况为:资产总额XXX.XX亿元,其中行政单位XXX.XX亿元,事业单位(含社会团体和企业管理事业单位,下同)XXX.XX亿元;负债总额XXX.XX亿元,其中行政单位XX.XX亿元,事业单位XXX.XX亿元;净资产总额XXX亿元,其中行政单位XXX.XX亿元,事业单位XXX.XX亿元。

(二)核清了预算单位人员结构及各项收支情况

参加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级预算单位定编人数为XXX,XXX人,其中行政编制(含公检法)XX,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XX%;事业编制XXX,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X%;社团编制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另列编制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X%;老干部服务人员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X%。实有在职人员为XXX,XXX人,其中行政人员XX,XXX人,占实有在职总人数的XX.XX%;事业人员XX,XXX人,占实有在职总人数的XX.XX%。

参加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级预算单位本年财政拨款收入XXX.XX亿元,预算外资金收入XX.XX亿元。行政事业支出总额XXX.XX亿元,其中:人员经费XX.XX亿元,占支出总额的XX.XX%;公用经费XXX.XX亿元,占支出总额的XX.XX%,(三)规范了管理,完善了制度

在本次清产核资中,许多部门(单位)在原有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强化了预算单位的内部管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客观上促进了各部门(单位)会计基础的规范化,推动了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财务方面,大部分单位经过对经费和收支状况的清查核实,找出了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补充、修订和建立了有关经费收支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从制度上规范财务行为和财务工作流程,让制度管人,并层层落实。在资产方面,各部门(单位)对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点,逐一登记造册,建账立卡,编排序号,对固定资产印贴标签,做到一物一卡,促进账、卡、标签、实物一致。同时,对清产核资发现和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及管理漏洞,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省直许多部门(单位)对资产管理和建章健制十分重视,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等方面大胆创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近年先后制定了出纳工作细则、填制会计凭证及登记账簿细则、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细则、财务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基建及修缮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等十二个内部管理细则、管理规定,并汇编成册,下发本系统所有单位,指导全系统财务及资产管理工作。省民政厅所属杨村社会福利院,单位领导与各资产使用部门签订了资产管理责任书,负责资产的安全使用,切实解决资产管理职责不清、无人管理、无人负责的问题。省工商局对本系统在本次清产核资检查验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单位进行整改,并对全系统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的意见。省检察院基于本单位资产的特殊性,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除了按统一要求对本次清产核资基准日之前的资产进行清理核实外,还对清产核资基准日以后的资产进行了清理登记,至今年X月底,资产清理工作基本完成。一些部门(单位)如省府办公厅、省公安厅、省水利厅、省监狱局为了强化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资产管理,设置国有资产管理专职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科(办),统一协调管理本单位国有资产。大部份部门(单位)都制定了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对资产的管理责任、增减变动、维修保养、资产清理、账卡设置、各种表格等都作了规定。一些单位还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详细的专项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对专项资产的管理,如省地税局所属的东莞市、河源市及博罗县等地税局,制定了《计算机资产管理制度》、《计算机设备使用规定》、《机动车辆管理制度》、《空调管理制度》等;省水利厅所属的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制定了《设备材料采购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设备台账制度》等;省教育厅所属华南农业大学,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土地管理办法》、《关于家具的管理规定》、《仪器设备管理实施细则》等;省科技厅所属的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制定了《专利管理细则》、《商业秘密保护规定》。一些部门(单位)采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管理资产,开发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资产处置的各个流程,具备资产数据录入、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可以输出资产卡片、标签、领用单、验收单和分类、明细报表等,建立了财务部门负责价值核算、机关服务中心和各部门负责实物资产管理、信息中心负责资产信息管理、各部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极大地提高了资产管理效率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完善了管理工作。在这方面,省监狱局及所属XX个省属监狱局、省公安厅、省工商局所属江门和开平工商局、省水利厅所属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等单位先行一步,已经实现资产管理的电算化,值得各部门(单位)学习和借鉴。

三、清产核资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收入、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资产管理混乱,缺乏一套规范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随意购置,任意处置,贪大求全,不讲效益。这次清产核资反映出相当部分单位财务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与帐务管理脱节、有物无账、账卡不符、帐帐不符、帐实不符,形成的大量账外资产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等,具体表现在:

(一)基础工作不规范

清产核资发现许多部门(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只列支费用,不记固定资产账;新建的办公楼、房屋建筑物完工后未及时办理竣工结算,使用多年仍挂在基建账上,未在单位的固定资产账上登记;接受赞助、捐赠的资产,既不入账,又无专人管理,有的甚至由私人长期使用;资产报废、毁损以及变卖、被盗、赠送给外单位,没有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核销处理,仍将其长期挂在帐上;一年到头不清理、不对账,资产长期闲置,无人过问,使其自然损耗,造成浪费;不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帐和卡片账,本单位究竟有多少类型和数量的固定资产,领导和财会人员都说不清楚等等。久而久之,就使许多单位“家底”不清,资产存量不实,管理混乱。

(二)资产处置随意性大

按照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一九九五年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等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及单位价值在XX万元以上(含XX万元)的仪器设备,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处置。这次清产核资发现,许多单位将国有资产当作部门(单位)资产擅自处置,资产减少、报废、调拨等手续不全,不按规定报经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批;对应当通过资产评估的资产,不经评估,低价处置;资产处置收入由本单位另行安排使用,逃避财政监管等等。

(三)“非转经”管理松懈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直预算单位“非转经”资产总额X.XX亿元,XXXX“非转经”收益X.XX亿元。一些部门(单位)利用闲置或多余的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经营,有许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如有些单位无偿将固定资产(房屋、车辆、设备等)提供给一些经济实体使用,或以低租费出租给关系人,或长期借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成为国有资产收益流失的一个重大缺口;不少单位在“非转经”过程中,不按规定办理报批和资产评估手续,对转让方和接受方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国有资产产权不清;有些单位对“非转经”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既不实行成本核算,也得不到回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单位的“非转经”资产,只见使用,不见收益,使资产在经营过程中得不到补偿;有些单位“非转经”资产经营收入不如实入账,少报、漏报,脱离财政监管,成为部门单位的“小钱柜”。

(四)账外资产、闲置资产以及资产浪费损失现象严重

参加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直预算单位清理出来的资产盘盈XX.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盘盈X.XX亿元,固定资产盘盘XX.XX亿元,未入账的对外投资X.XX亿元),资产损失XX.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损失X.XX亿元,固定资产损失XX.XX亿元,对外投资损失X.XX亿元),资金挂账总额XX亿元(其中房改形成的资金挂账XX.X亿元,基建超支挂账X.XX亿元,医药费超支挂账X.X亿元,经营亏损及潜亏挂账X.XX亿元)。对上述问题,省财政厅清产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清产核资政策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使各部门(单位)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清产核资情况还表明,目前省直各部门(单位)普遍存在资产分散、不能共享、重复建设的现象。据本次清产核资不完全统计,省直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达X.XX亿元(其中房屋建筑物X.XX亿元,交通运输工具X.XX亿元,通用及专用设备X.XX亿元)。各单位之间国有资产占用量参差不齐,办公条件苦乐不均。比如一方面,一些单位迫切需要添置资产,另一方面,一些单位资产闲置浪费,难以调剂。因此,如何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整合重组、优化配置,缓解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矛盾,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势必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五)部分单位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清产核资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帐务处理不规范、账表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与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和责任心不强有很大关系。一些财会人员只管一般的核算而忽视管理,缺乏责任心,不熟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不熟悉业务,对本单位办公大楼的基建款从哪里支付、固定资产帐入在哪里、产权归谁等都不了解,无法说清楚;对本单位资产长期不清不点,资产都已报废了,也不按有关规定进行冲销;财务报表不平,只是通过调帐上报;还有相当部分财会人员没有按文件规定提供资金核实申报材料,清产核资报表编制质量不高,出现不少技术错误,这给资金核实审批工作增加许多难度,影响了清产核资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我们在对省直XXX户部门(单位)进行重点检查验收中还发现,不少部门(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报、错报现象。如漏报、错报资产,漏报资产盘盈、盘亏及报废、漏报职工房改资金挂账损失,漏报“非转经”资产损失等。一些单位存在部分费用支出未取得合法凭证、用“白头单”报账的现象。有些部门(单位)对清产核资工作认识不足,片面理解清产核资只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忽视了对暂存、暂付等往来账款的清理,存在长期挂账的暂付款,以往来款方式反映其他收入和支出,同时少计收入支出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部门(单位)虽然制定了资产管理和财务收支方面的制度,但在日常核算和管理中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造成资产的账实不符、损失浪费。有些部门(单位)制定的资产管理的制度内容不够完善,操作性不强,有些甚至与国家现行的有关文件规定不相符。有些部门(单位)的运输工具产权不清,车辆的行驶证标明车主为外单位或个人等。

四、巩固清产核资成果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本次清产核资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现就巩固清产核资工作成果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认真做好清产核资的后续工作,巩固清产核资工作成果

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做好清产核资的后续工作,一是对本部门(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对本次清产核资漏清漏报和错报的资产、资产盘盈、各项资产损失、资金挂账以及往来账款等进行清理核实后,按清产核资规定申报处理;对标明车主为外单位或个人车辆的行驶证标,抓紧办理过户到单位的手续。二是对本单位内部执行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落实,促进各部门按章办事;对本单位各项内部管理规定进行全面的清理,按国家现行有关文件规定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在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中,涉及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程序、审批权限等内容,要严格执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以及本次清产核资文件等有关规定。三是充分利用清产核资资料数据。清产核资数据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料,是一个单位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如果只是把它放进抽屉,锁进柜子,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各部门(单位)要善于通过对清产核资各项数据资料分类、整理、加工,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认清自身管理“真空”与“漏洞”,提出对策建议和整改措施,形成综合报告或专题报告,以便领导了解本单位资产的基本状况和基础数据,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推动本部门(单位)财务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对在清产核资中新形成的资料要分类整理形成档案,按国家制定的有关会计档案等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二)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防止前清后乱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是从资产的数量,还是从价值总量看,总是在不断地增减变化。为了掌握资产的结构、数量、质量和管理现状,必须有一套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否则,“家底”不清,情况不明,管理就会失去基础。因此,各部门(单位)要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把清产核资工作作为经常性的自查工作、作为日常业务的一部分加以运用,使清产核资工作步入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做到“家底”常清、情况常明,有效防止资产管理上的前清后乱。一是要建立定期清查制。各部门(单位)至少每年年终要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摸清“家底”,对盘盈盘亏的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现行规定及时处理;对资产结构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盘活存量资产,防止积压闲置,做到物尽其能,物尽其效;对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表彰,对资产管理不力的单位或个人要予以批评,促进管理工作的落实。二是建立重点抽查制。各单位的财务部门要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对资产使用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抽查核对,做到账、卡、物相符。三是建立离任核查制。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员离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三)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各部门(单位)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目标,领导要亲自抓,把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克服“重钱轻物”思想,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增强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对此,建议各部门(单位)全面实施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实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使单位主要负责人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的责任,并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以解决国有资产管理弱化的问题。二是明确分工,增强财物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对此,不论单位大小,记账人员与财物保管人员都应分离,做到“管账的不管物,管物的不管账”,不能身兼两职,使财物管理责任和记账人员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基础工作。各部门(单位)应从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账(含总账、明细账)、卡和低值易耗品备查登记簿,这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账实不符、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等问题。四是规范资产处置行为,严格资产审批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是保证国家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各部门(单位)不得用国有资产进行抵押、担保,以防止由此引发的资产损失。各部门(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凡需进行处置(包括产权转让、无偿调出、出售、报损、报废等)和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都应严格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及本次清产核资有关文件等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不得越权擅自处置。

(五)进一步更新工作手段,实现管理现代化。各部门(单位)要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探索新型的、科学的管理模式。要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加强对资产数量和质量的监控,把单位的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结合起来,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结合起来,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结合起来,及时记录反映单位的资金运作、资产存量和变量,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真正发挥存量资产的效能。

(四)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各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在职财会人员的培训。单位财会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培训,除财务会计理论、与日常工作相关的实务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学习以外,还要注意增加资产管理知识培训,使财会人员在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上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及实务工作核算能力。同时,财会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规范会计核算,积极主动地将财务和日常资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资产变动及时在帐务上进行相应处理,从而杜绝帐外资产的存在和损失挂帐的发生。

这次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从XXXX年X月印发清产核资工作文件,X月底召开全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会议,X月进行政策、业务和软件操作培训,经过户数清理,人员机构、经费和收支状况以及资产清查,进行复查、核查,资金核实申报及批复,建章健制,至XXXX年X月底基本完成检查验收工作,历时两年多,各部门(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阶段清产核资工作任务。为了进一步推动各部门(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深入,从体制上、制度上解决当前各部门(单位)在资产、财务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研究预算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的关系、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政府财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上的职责分工以及组织机构设置等问题,努力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财务管理工作上新的台阶。

第三篇:行政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篇一: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1] 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为了配合我省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按照财政部部署,省财政厅于xxxx年下半年选择了省府办公厅、省公安厅等七个部门了开展预算单位清产核资试点工作;xxxx年x月,经省政府同意,省财政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其中省直单位xxxx年全面铺开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各地市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结合本地机构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实际需要逐步推开。经过组织准备、宣传培训、清查核对、复查核实、审核批复、检查验收、建章健制等阶段,至xxxx年x月,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面完成。现将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为部门预算改革服务,摸清预算单位“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以及制定科学的定员定额标准提供真实的依据。主要做法及特点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没有健全的机构是难以完成的。为了加强领导,省财政厅会同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等部门单位共同组成了“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省级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清产核资工作中的问题,这是清产核资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各部门(单位)也陆续成立以主管领导挂帅的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在内部指定相关机构组成清产核资办事机构,成立相应的专业工作清查小组,抽调骨干力量组织开展工作,在清产核资中切实做到工作机构明确、重大问题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干、工作时间有保障、工作任务能落实,为顺利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在清产核资工作中,各部门(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清产核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精心组织,充分准备

这次清产核资是我省第一次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的规模较大的一次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为了使清产核资工作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省财政厅清产办作了充分准备,先后制定印发一系列工作方案、办法和规定,使本次清产核资有统一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工作规范。如经省政府同意,印发了《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组织原则、主要任务、工作范围、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使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有了基本依据;印发了《xxxx年广东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方案》,保证了全局工作有整体方案;印发了一系列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文件、问题解答、工作要求以及报表和配套工作软件,编发了《广东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实用植帷罚魅妨私锥涡怨ぷ饕蟆j〖陡鞑棵牛ǖノ唬┮灿≈啤⒆⒘嗽に愕ノ磺宀俗视泄匚募柿希舛ū静棵?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制定实施办法和补充规定,使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更加细化和切合实际,保证了清产核资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广泛宣传、认真培训是做好预算单位清产核资的重要准备和基础工作,为此,省财政厅清产办于xxxx年x月底组织召开了全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发动全省预算单位清产核资,明确了工作目标、内容、程序,严格要求各部门(单位)在清产核资工作中遵守统一的政策、制度和规定,使用统一的报表和配套软件,严把各项工作质量关。为使有关人员掌握政策制度和工作方法,省财政厅清产办连续举办了四期预算单位清产核资政策、报表、数据录入和汇总等业务培训班,为各部门(单位)清产核资业务骨干xxx多人,还派出人员到下属单位较多的厅局进行培训辅导,使清产核资工作人员熟练地掌握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有关政策和具体操作技术,为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做好积极的人力准备。在检查验收阶段,针对需要重点检查验收的内容、常见的错误、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对委托检查验收的中介机构进行培训指导,确保了检查验收工作的质量。

(三)协调督导,措施落实

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如果不及时予以指导和监督,清产核资工作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为此,省财政厅清产办在工作部署后十分注意协调,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工作的落实。一是与各部门(单位)建立工作联系,形成上下联系、渠道畅通的清产核资工作网络,及时掌握各阶段的工作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二是充分发挥省财政厅内各职能处室的作用,共同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如在检查验收阶段,与有关业务处组成了核查小组,深入单位对重大问题进行检查核对;在资金核实中,实行与有关业务处共同审核的办法,对各部门(单位)申报核销的各项资产损失和有关资金挂账,按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认真细致地审核,严把质量关。三是抓好指导和监督,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在清产核资工作实施过程中,省财政厅清产办细心解释有关政策,指导、督促各部门(单位)认真组织清查、如实填报报表、充分反映情况和问题,并对暴露的问题及时研究,统一口径和解决办法,有效地推动了工作;对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及时予以表扬,对工作开展慢或不认真的单位予以批评并督促其整改,确保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地推进。四是借助社会中介力量对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结果进行检查验收,确保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的客观、真实、可靠。省财政厅清产办在省直各基层预算单位对照检查和主管部门复(联)查的基础上,随机抽取部分预算单位进行了样本核查;在基本完成清产核资资金核实批复工作后,选择一些资质可靠、认真负责的中介机构,按照统一的方案和标准,组织开展了清产核资验收工作,检查了各部门(单位)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情况和工作质量,以确保清产核资工作的真实、全面和彻底,防止清产核资工作走过场。五是部署和指导预算单位做好建章健制工作,以巩固清产核资成果,防止前清后乱。省财政厅清产办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和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和管理“漏洞”,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求各部门(单位)边清边改边建制,及时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推动了各单位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

二、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省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经历了撤消、合并、改变隶属关系以及由行政事业性质改为企业经营单位等情况变化,加上有些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许多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产管理混乱、“家底”不清、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通过本次清产核资,我们基本摸清了省直预算单位的“家底”,核清了省直预算单位人员结构状况及各项收支情况,核实及处理了账外资产、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弄清了省直预算单位财务及资产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完善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同时,这一次清产核资为测算切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和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提供了基本数据,为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基本摸清了预算单位的“家底”

这次省直预算单位清产核资以xxxx年xx月xx日为基准日,范围包括与财政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参加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直预算单位共x,xxx户,其中行政单位xxx户,事业单位xxx户,社会团体xx户,企业管理事业单位xx户。经过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处理了资产盘盈xx.xx亿元,资产损失xx.xx亿元,资金挂账xx.xx亿元。在处理了这些问题后,省直预算单位截止于xxxx年xx月xx日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状况为:资产总额xxx.xx亿元,其中行政单位xxx.xx亿元,事业单位(含社会团体和企业管理事业单位,下同)xxx.xx亿元;负债总额xxx.xx亿元,其中行政单位xx.xx亿元,事业单位xxx.xx亿元;净资产总额xxx亿元,其中行政单位xxx.xx亿元,事业单位xxx.xx亿元。(二)核清了预算单位人员结构及各项收支情况 参加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级预算单位定编人数为xxx,xxx人,其中行政编制(含公检法)xx,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xx%;事业编制xxx,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x%;社团编制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另列编制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x%;老干部服务人员xxx人,占定编总人数的x.xx%。实有在职人员为xxx,xxx人,其中行政人员xx,xxx人,占实有在职总人数的xx.xx%;事业人员xx,xxx人,占实有在职总人数的xx.xx%。

参加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级预算单位本年财政拨款收入xxx.xx亿元,预算外资金收入xx.xx亿元。行政事业支出总额xxx.xx亿元,其中:人员经费xx.xx亿元,占支出总额的xx.xx%;公用经费xxx.xx亿元,占支出总额的xx.xx%,(三)规范了管理,完善了制度

在本次清产核资中,许多部门(单位)在原有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强化了预算单位的内部管理。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客观上促进了各部门(单位)会计基础的规范化,推动了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财务方面,大部分单位经过对经费和收支状况的清查核实,找出了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补充、修订和建立了有关经费收支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实施办法,从制度上规范财务行为和财务工作流程,让制度管人,并层层落实。在资产方面,各部门(单位)对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点,逐一登记造册,建账立卡,编排序号,对固定资产印贴标签,做到一物一卡,促进账、卡、标签、实物一致。同时,对清产核资发现和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及管理漏洞,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省直许多部门(单位)对资产管理和建章健制十分重视,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等方面大胆创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近年先后制定了出纳工作细则、填制会计凭证及登记账簿细则、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细则、财务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基建及修缮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等十二个内部管理细则、管理规定,并汇编成册,下发本系统所有单位,指导全系统财务及资产管理工作。省民政厅所属杨村社会福利院,单位领导与各资产使用部门签订了资产管理责任书,负责资产的安全使用,切实解决资产管理职责不清、无人管理、无人负责的问题。省工商局对本系统在本次清产核资检查验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要求各单位进行整改,并对全系统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的意见。省检察院基于本单位资产的特殊性,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除了按统一要求对本次清产核资基准日之前的资产进行清理核实外,还对清产核资基准日以后的资产进行了清理登记,至今年x月底,资产清理工作基本完成。一些部门(单位)如省府办公厅、省公安厅、省水利厅、省监狱局为了强化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资产管理,设置国有资产管理专职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科(办),统一协调管理本单位国有资产。大部份部门(单位)都制定了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对资产的管理责任、增减变动、维修保养、资产清理、账卡设置、各种表格等都作了规定。一些单位还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详细的专项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对专项资产的管理,如省地税局所属的东莞市、河源市及博罗县等地税局,制定了《计算机资产管理制度》、《计算机设备使用规定》、《机动车辆管理制度》、《空调管理制度》等;省水利厅所属的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制定了《设备材料采购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设备台账制度》等;省教育厅所属华南农业大学,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土地管理办法》、《关于家具的管理规定》、《仪器设备管理实施细则》等;省科技厅所属的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制定了《专利管理细则》、《商业秘密保护规定》。一些部门(单位)采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管理资产,开发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资产处置的各个流程,具备资产数据录入、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可以输出资产卡片、标签、领用单、验收单和分类、明细报表等,建立了财务部门负责价值核算、机关服务中心和各部门负责实物资产管理、信息中心负责资产信息管理、各部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极大地提高了资产管理效率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完善了管理工作。在这方面,省监狱局及所属xx个省属监狱局、省公安厅、省工商局所属江门和开平工商局、省水利厅所属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等单位先行一步,已经实现资产管理的电算化,值得各部门(单位)学习和借鉴。

三、清产核资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收入、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资产管理混乱,缺乏一套规范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随意购置,任意处置,贪大求全,不讲效益。这次清产核资反映出相当部分单位财务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与帐务管理脱节、有物无账、账卡不符、帐帐不符、帐实不符,形成的大量账外资产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等,具体表现在:

(一)基础工作不规范

清产核资发现许多部门(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只列支费用,不记固定资产账;新建的办公楼、房屋建筑物完工后未及时办理竣工结算,使用多年仍挂在基建账上,未在单位的固定资产账上登记;接受赞助、捐赠的资产,既不入账,又无专人管理,有的甚至由私人长期使用;资产报废、毁损以及变卖、被盗、赠送给外单位,没有及时按有关规定进行核销处理,仍将其长期挂在帐上;一年到头不清理、不对账,资产长期闲置,无人过问,使其自然损耗,造成浪费;不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帐和卡片账,本单位究竟有多少类型和数量的固定资产,领导和财会人员都说不清楚等等。久而久之,就使许多单位“家底”不清,资产存量不实,管理混乱。

(二)资产处置随意性大

按照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一九九五年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等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及单位价值在xx万元以上(含xx万元)的仪器设备,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处置。这次清产核资发现,许多单位将国有资产当作部门(单位)资产擅自处置,资产减少、报废、调拨等手续不全,不按规定报经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审批;对应当通过资产评估的资产,不经评估,低价处置;资产处置收入由本单位另行安排使用,逃避财政监管等等。

(三)“非转经”管理松懈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直预算单位“非转经”资产总额x.xx亿元,xxxx“非转经”收益x.xx亿元。一些部门(单位)利用闲置或多余的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经营,有许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如有些单位无偿将固定资产(房屋、车辆、设备等)提供给一些经济实体使用,或以低租费出租给关系人,或长期借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成为国有资产收益流失的一个重大缺口;不少单位在“非转经”过程中,不按规定办理报批和资产评估手续,对转让方和接受方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国有资产产权不清;有些单位对“非转经”资产缺乏有效的管理,既不实行成本核算,也得不到回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些单位的“非转经”资产,只见使用,不见收益,使资产在经营过程中得不到补偿;有些单位“非转经”资产经营收入不如实入账,少报、漏报,脱离财政监管,成为部门单位的“小钱柜”。

(四)账外资产、闲置资产以及资产浪费损失现象严重

参加本次清产核资的省直预算单位清理出来的资产盘盈xx.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盘盈x.xx亿元,固定资产盘盘xx.xx亿元,未入账的对外投资x.xx亿元),资产损失xx.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损失x.xx亿元,固定资产损失xx.xx亿元,对外投资损失x.xx亿元),资金挂账总额xx亿元(其中房改形成的资金挂账xx.x亿元,基建超支挂账x.xx亿元,医药费超支挂账x.x亿元,经营亏损及潜亏挂账x.xx亿元)。对上述问题,省财政厅清产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清产核资政策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使各部门(单位)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清产核资情况还表明,目前省直各部门(单位)普遍存在资产分散、不能共享、重复建设的现象。据本次清产核资不完全统计,省直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达x.xx亿元(其中房屋建筑物x.xx亿元,交通运输工具x.xx亿元,通用及专用设备x.xx亿元)。各单位之间国有资产占用量参差不齐,办公条件苦乐不均。比如一方面,一些单位迫切需要添置资产,另一方面,一些单位资产闲置浪费,难以调剂。因此,如何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整合重组、优化配置,缓解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的矛盾,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势必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五)部分单位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清产核资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帐务处理不规范、账表不符、账实不符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与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和责任心不强有很大关系。一些财会人员只管一般的核算而忽视管理,缺乏责任心,不熟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不熟悉业务,对本单位办公大楼的基建款从哪里支付、固定资产帐入在哪里、产权归谁等都不了解,无法说清楚;对本单位资产长期不清不点,资产都已报废了,也不按有关规定进行冲销;财务报表不平,只是通过调帐上报;还有相当部分财会人员没有按文件规定提供资金核实申报材料,清产核资报表编制质量不高,出现不少技术错误,这给资金核实审批工作增加许多难度,影响了清产核资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我们在对省直xxx户部门(单位)进行重点检查验收中还发现,不少部门(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报、错报现象。如漏报、错报资产,漏报资产盘盈、盘亏及报废、漏报职工房改资金挂账损失,漏报“非转经”资产损失等。一些单位存在部分费用支出未取得合法凭证、用“白头单”报账的现象。有些部门(单位)对清产核资工作认识不足,片面理解清产核资只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忽视了对暂存、暂付等往来账款的清理,存在长期挂账的暂付款,以往来款方式反映其他收入和支出,同时少计收入支出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部门(单位)虽然制定了资产管理和财务收支方面的制度,但在日常核算和管理中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造成资产的账实不符、损失浪费。有些部门(单位)制定的资产管理的制度内容不够完善,操作性不强,有些甚至与国家现行的有关文件规定不相符。有些部门(单位)的运输工具产权不清,车辆的行驶证标明车主为外单位或个人等。

四、巩固清产核资成果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本次清产核资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现就巩固清产核资工作成果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认真做好清产核资的后续工作,巩固清产核资工作成果

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做好清产核资的后续工作,一是对本部门(单位)的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对本次清产核资漏清漏报和错报的资产、资产盘盈、各项资产损失、资金挂账以及往来账款等进行清理核实后,按清产核资规定申报处理;对标明车主为外单位或个人车辆的行驶证标,抓紧办理过户到单位的手续。二是对本单位内部执行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落实,促进各部门按章办事;对本单位各项内部管理规定进行全面的清理,按国家现行有关文件规定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在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中,涉及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程序、审批权限等内容,要严格执行财政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以及本次清产核资文件等有关规定。三是充分利用清产核资资料数据。清产核资数据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料,是一个单位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如果只是把它放进抽屉,锁进柜子,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各部门(单位)要善于通过对清篇二: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xxx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xxx经管办

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村官保廉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我镇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对各村(居)集中开展清核工作,理顺了管理关系,健全了财务制度,强化了财务监督、确定了资产存量和界定了产权,健全了帐务,现将我镇农村清产核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统一思想,广泛动员。为了营造良好清核工作的氛围,提高对清产核资工作的认识,按市、区关于农村集体资产清核工作的部署,镇党委政府专题召开了清产核资工作会议,对此次清核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出台了开展村集体“三资”清核工作的实施方案,扩大了清核工作的影响力和知晓度,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二)成立机构,落实责任。为了加强对清核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确保此次清核工作有序进行,我镇专门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清核工作领导小组,以镇长为组长,纪委书记、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和各村(居)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清核办公室在镇农经站,负责日常工作和业务指导,做到按照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政策和分工协作的原则,对各村(居)委会的“三资”存量、结构、分布与效益情况进行拉网式的盘查清理。

(三)组织实施,全面清查。各村(居)自查,全面摸清本村“三资”情况,两委会成员全面参与,推进本次清查工作更好的进行。成立了清产核资核实小组,对清理登记的资产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核实,提交党员代表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核实后的资产达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公示清核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举报,防止村集体资产流失。在清核工作开展期间,镇清核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不断到各村(居)巡查督导,指导各村整理资料、提供数据,参与债权债务核实、资产盘点,核实和确认盘盈盘亏资产,组织村业务人员检查各阶段清核工作,使清核工作扎实推进。我镇用近半年时间,按市、区农委的统一部署,在全镇开展了“四项清理”工作,期间填报各类报表。清核资产是集体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清查资产、界定权属,重估价值,核实存量,登记产权,建章立制。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村(居)对本村所有资金项目进行清理清查,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澄清村资金、资产、资源底子。全面清理账户、债权债务、收费票据、固定资产及公有财产,并进行分类造册登记。规范账务账目,建立一套“三资”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和资源登记簿。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二、清产核资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性集体资产管理存在不足,有贬值或被占有现象。(2)债权债务因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债权债务冲抵不及时或者因时间长有不知不详等情况。(3)由于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机构不够正规,集体资产评估管理体制不健全,评估手段十分落后,价格估计有时存在不合理,无形中造成资产损失。(4)部分村干部对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认识不高,存在畏难情绪等因素和怕承担责任的意识。

三、对农村清产核资的工作建议

(一)加大村集体资产透明度,彻底改变以往只对资金管理公开,而对资产、资源管理暗箱操作的情况,把“公开”、“透明”作为抓好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在处置村集体资产时,均要履行民主讨论,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把最终结果向上一级集体资产管理机构报告。

(二)界定好集体资产产权和登记工作,在所有权界定中要本着“谁投资谁所有”原则,界定集体资产所有权,在此基础上对集体所有的资产进行全面登记。同时,加强村级的业务培训力度,尽量稳定报账员队伍,搞好登记工作,发挥好报账员的业务监督作用。

(三)严格实行资产保值、增值制度。村集体组织将集体所有的资产、经营项目发包给承包人经营时,要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进行,签订承包合同,时刻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中,实行村财镇管,突出抓好财务开支申报审批、审计制度,堵塞漏洞,拒绝不合理开支,做到“八个不付款”:即没有单据不付款;未经主管领导审批不付款;超越权限不付款;开支不当不付款;用途不明不付款;印章不全不付款;数量、金额不清不付款;单据涂改不付款。

(五)这次村级“三资”清查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界定好资产资源界限,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应核销的债权债务和不存在的固定资产应及时通过合法程序予以核销。把这次全面清查后的集体资产作为今后村干部任职期间廉洁自律考核和离任村干部审计的重要依据。

通过这次清核工作,使我们彻底摸清了各村的家底,确保群众对村集体资产的知情权和掌控权。针对此次村级财务清核发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在制度层面查找原因,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管理,严格财务纪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充分认识农经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跟上发展的步伐。今后,我镇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我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我镇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篇三: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xx县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 工 作 汇 报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我县从3月底起,在全县范围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任务,现将主要工作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xx县辖区9个镇街(开发区)、394个村。共320193人,耕地面积581776.01亩。我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从3月底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将“三资”清理列入4.5月份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各乡镇下设“三资”清理领导小组,各村党支部村委会成立清产核资实施小组,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截止5月底,我县全部完成了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程序,并按照有关规定,召开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法对各村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了确认,并逐级上报汇总表。

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的成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清查中:基准日账面金额为:xxxxxxx元,清查后为:xxxxxx元,增加xxxxxx元,核销:xxxxxxx元,待界定的资产:xxxxxxx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清查:其中负债基准日账面金额为:xxxxxxx元,清查核实金额为:xxxxxxx元;所有者权益基准日账面金额:xxxxxxx元,清查核实后为:xxxxxxx元,减少金额:xxxxxxx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清查中:基准日账面金额为:xxxxxxx亩,其中:依法承包:xxxxxxx亩、承包经营:xxxxxxx亩、集体经营:xxx亩、其他方式已利用:xxxx亩、闲置:xxxx亩; 在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掌握家底的基础上,各镇街、开发区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评估制度、“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三资”民主监管制度、资产清查制度、资产台账制度等各项制度,建立“三资”管理办公室,加强对“三资”工作的管理。通过清产核资健全“三资”管理制度,摸清了村级家底,客观地反映了村级资产、资源的现状,从而有利地保护了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村级资产资源的流失。

二、农村集体“三资”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组建机构。我县于2012年3月召开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会议。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了由副县长杜文陆同志为组长,县纪委牵头,县农财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这次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财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各镇街、开发区也成立相应的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建清产核资办公室,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指导。县、镇街、开发区制定《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实施方案》及清产核资配当表,明确任务目标,细化工作措施。

(二)动员培训,加强部署。农财局组织各镇街、开发区经管人员前往乐陵参观学习清产核资管理操作流程及先进经验,根据学习的先进经验,各镇街、开发区分别对本辖区的经管人员和村会计进行了集中培训,为确保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宣传栏、发放明白纸等方式,使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充分了解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全力支持配合工作开展,为清产核资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督导工作。县清产核资工作实施过程中,由县纪委牵头的成员单位人员不定期对清产核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以便及时掌握清产核资工作的进度和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五)严格审批汇总。农财局对各镇街、开发区上报的清产核资汇总、台账表格进行严格审核汇总。

三、清产核资中存在问题

(一)债权债务化解较慢,由于个别村更换村主要干部频繁,造成村级债权债务逐年上升,同时,个别村对清收债务重视不高,对部分固定资产利用率不够,给债权债务化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由于个别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对重点工程签订的合同管理不规范,并没有及时做账务处理;对会计账目交接不及时的,造成了库存现金不实。

四、对农村清产核资的工作建议

(一)严格实行资产保值、增值制度。村集体组织将集体所有的资产、经营项目发包给承包人经营时,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签订承包合同,时刻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二)界定好集体资产产权和登记工作,在所有权界定中要本着“谁投资谁所有”原则,界定集体资产所有权,在此基础上对集体所有的资产进行全面登记。

(三)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中,实行代管资金,突出抓好财务开支申报审批、审计制度,堵塞漏洞,拒绝不合理开支,做到“八个不付款”即没有单据不付款、未经主管领导审批不付款、超越权限不付款、开支不当不付款、用途不明不付款、印章不齐全不付款、数量、金额不清不付款、单据涂改不付款。

(四)如何化解农村集体债务。进几年来,随着党的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对农民收取的越来越少,赋予的越来越多,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大部分村集体没有收入,而村级遗留的债权大部分是原来农户所欠的“三提五统”和农业税附加款,村集体很难收回,种种原因导致村集体不能偿还债务,为保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建议从中央到地方给予村级债务逐年补偿,逐步化解村级债务。

通过这次清产工作,使我们彻底摸清了家底,确保群众对集体资产的知情权和掌控权,针对此次村级清产核资发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查找原因,并在制度层面查找原因,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情况,今后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我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篇: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xx县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

工 作 汇 报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我县从3月底起,在全县范围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任务,现将主要工作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xx县辖区9个镇街(开发区)、394个村。共320193人,耕地面积581776.01亩。我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从3月底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将“三资”清理列入4.5月份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各乡镇下设“三资”清理领导小组,各村党支部村委会成立清产核资实施小组,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截止5月底,我县全部完成了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程序,并按照有关规定,召开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法对各村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了确认,并逐级上报汇总表。

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的成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清查中:基准日账面金额为:xxxxxxx元,清查后为:xxxxxx元,增加xxxxxx元,核销:

xxxxxxx元,待界定的资产:xxxxxxx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清查:其中负债基准日账面金额为:xxxxxxx元,清查核实金额为:xxxxxxx元;所有者权益基准日账面金额:xxxxxxx元,清查核实后为:xxxxxxx元,减少金额:xxxxxxx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清查中:基准日账面金额为:xxxxxxx亩,其中:依法承包:xxxxxxx亩、承包经营:xxxxxxx亩、集体经营:xxx亩、其他方式已利用:xxxx亩、闲置:xxxx亩;

在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掌握家底的基础上,各镇街、开发区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评估制度、“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度、“三资”民主监管制度、资产清查制度、资产台账制度等各项制度,建立“三资”管理办公室,加强对“三资”工作的管理。通过清产核资健全“三资”管理制度,摸清了村级家底,客观地反映了村级资产、资源的现状,从而有利地保护了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村级资产资源的流失。

二、农村集体“三资”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组建机构。我县于2012年3月召开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会议。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了由副县长杜文陆同志为组长,县纪委牵头,县农财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这次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财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等日常工

作。各镇街、开发区也成立相应的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建清产核资办公室,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指导。县、镇街、开发区制定《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实施方案》及清产核资配当表,明确任务目标,细化工作措施。

(二)动员培训,加强部署。农财局组织各镇街、开发区经管人员前往乐陵参观学习清产核资管理操作流程及先进经验,根据学习的先进经验,各镇街、开发区分别对本辖区的经管人员和村会计进行了集中培训,为确保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宣传栏、发放明白纸等方式,使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充分了解这次清产核资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全力支持配合工作开展,为清产核资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督导工作。县清产核资工作实施过程中,由县纪委牵头的成员单位人员不定期对清产核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以便及时掌握清产核资工作的进度和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五)严格审批汇总。农财局对各镇街、开发区上报的清产核资汇总、台账表格进行严格审核汇总。

三、清产核资中存在问题

(一)债权债务化解较慢,由于个别村更换村主要干部频繁,造成村级债权债务逐年上升,同时,个别村对清

收债务重视不高,对部分固定资产利用率不够,给债权债务化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由于个别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对重点工程签订的合同管理不规范,并没有及时做账务处理;对会计账目交接不及时的,造成了库存现金不实。

四、对农村清产核资的工作建议

(一)严格实行资产保值、增值制度。村集体组织将集体所有的资产、经营项目发包给承包人经营时,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签订承包合同,时刻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二)界定好集体资产产权和登记工作,在所有权界定中要本着“谁投资谁所有”原则,界定集体资产所有权,在此基础上对集体所有的资产进行全面登记。

(三)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中,实行代管资金,突出抓好财务开支申报审批、审计制度,堵塞漏洞,拒绝不合理开支,做到“八个不付款”即没有单据不付款、未经主管领导审批不付款、超越权限不付款、开支不当不付款、用途不明不付款、印章不齐全不付款、数量、金额不清不付款、单据涂改不付款。

(四)如何化解农村集体债务。进几年来,随着党的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对农民收取的越来越少,赋予的越来越多,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大部分村集体没有收入,而村级遗留的债权大部分是原来农户所欠的“三提五统”和农业税附加款,村集体很难收回,种种原因导致村集体

不能偿还债务,为保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建议从中央到地方给予村级债务逐年补偿,逐步化解村级债务。

通过这次清产工作,使我们彻底摸清了家底,确保群众对集体资产的知情权和掌控权,针对此次村级清产核资发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查找原因,并在制度层面查找原因,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情况,今后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我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篇:医院清产核资具体方案

清产核资工作具体方案

第一条 清产核资的目标

(一)全面摸清医院“家底“,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资产状况、财务状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全面清查核实医院各项资产损失情况,并根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进行处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执行《医院会计制度》创造条件。

(三)鉴于清产核资目的,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应全面彻底、不重不漏、不虚报、瞒报、账实相符,切实摸清“家底”,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结果真实、可靠。

第二条 清产核资范围

根据十堰市财政会计管理部门的的要求,此次清产核资包括市人民医院、市太和医院、市中医院、市红十字医院、市铁路医院、市西苑医院。

第三条 清产核资的方法

由于实施清产核资的目的是为了执行医院会计制度,因此参加清产核资的单位首先按照医院会计制度(原制度)、全面清查单位的资产、负债,确认各项资产的清查损失,上述资产损失,是指清产核资清查出的在基准日之前,已经发生的各项财产损失和被证明不能收回的各项债权与投资等形成的损失,以及以前的潜亏.挂帐等,应当经批准后,按原制度规定处理。

第四条 清产核资的基准日

此次清产核资的基准日确定为2011年12月31日。

第五条 清产核资工作的法规依据

清产核资工作中单位及中介机构应依据下列法规进行(不限于):

1、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

2、《医院会计制度》;

3、《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

4、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国有单位清产核资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定;

5、《财政部关于印发<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有关规定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1]5号);

6、《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

7、《中国注册会计师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六条 清产核资的资料范围

被清查单位应在审计组进点前准备好如下资料:

1、清产核资单位基本情况、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财务机构及人员分工;

2、清产核资前按“医院会计制度”(原制度)编制的会计帐簿、凭证、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其中包括:各项实物资产盘点表、资产所有权证书、银行对账单及询证函、往来账账龄分析以及历年与对方核对(二次函证)的结果,各项合同及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接受投资单位经审计的会计报表,借款合同或协议等;

3、单位清产核资自查中,按本方案要求搜集、补充、完善并分类装订成册的各项资产损失证据和资料;

4、确认无法收回的超过三年以上的应收医疗款的相关证据;

5、药品及库存物资盘盈、盘亏、毁损清单;

6、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清单;

7、应确认的资产、负债清单及相关依据;

8、重大的未决经济纠纷案件,其预计损失情况;

9、提供担保或抵押等或有负债事项的相关资料及说明;

10、按文件要求填列和签章的单位清产核资表;

11、清查时点经会计师事务所审定的会计报表审计报告;

12、单位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报告;

13、与上述审计相关的、有可能对注册会计师做出专业判断产生重要影响的其它相关资料。

我们提出的总体资料范围为13项,在各个会计科目的清查中我们又详细地列示了需提供、准备的资料,请各参与清产核资的单位在审计组进点前按本方案的要求做好资料准备工作,特别是确认资产损失和预计损失的证明资料。

第七条 资产损失认定的证据

一、清产核资工作中需要申报认定的资产损失,必须提供合法证据。包括:法律效力证据、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中介机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单位内部证据。而清产核资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损失证据的收集。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应充分估计取得的难度,选派有能力、责任心强的人员专门做此项工作,以保证财产清查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损失处理申报获得批复。

二、法律效力证据:是指单位收集到的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部门、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单位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主要包括:

(一)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

(二)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的证明、回复;

(三)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四)单位的破产清算公告及清偿文件;(五)政府部门的公文及明令禁止的文件;

(六)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七)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

(八)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三、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分析计算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对单位的某项经济事项发表的专项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包括具有经济鉴证业务执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等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

四、特定事项的单位内部证据,是指本单位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对涉及财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损毁及相关资金挂账等情况的内部证明和内部鉴定意见书等,主要包括:

(一)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二)财产清查的盘点表;

(三)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四)单位内部技术鉴定小组或内部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应当聘请行业内专家参加技术鉴定和论证);(五)单位的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六)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的损失,要有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对可通过内部证据认定的损失金额大小单位应有一个划分标准,小的损失由单位内部鉴定,大的损失要经中介鉴定,不同单位大小的划分会不同。损失责任应明确,如未认定责任是不可以认定为损失的,责任必须要分清。

五、作为资产损失的所有证据,单位都应当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逐级审核,认真把关;承担单位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应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规定做好相关证据的复核、甄别工作,逐项予以核实和确认。

六、损失证据的法律效力问题

由于损失证据不同,其法律效力也不同,法律效力越高的证据越有利于损失的确认和核销审批,根据以往我们的工作经验,来源于政府的证据优于民间的,政府级别高的证据优于级别低的,外部的证据优于内部的证据,因此单位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应尽量取得法律效力高的证据。为了便利大家工作,以下我们将损失证据的效力由高向低排列: 法院的证据:

(1)破产执行及执行未果,有可能有剩余资产偿债,有可能没有;(2)破产判决书;(3)进入破产程序。工商税务的证据:

被注销注册或登记的;

被吊销注册登记,因为吊销有可能是暂时的; 两年未通过年检的。

政府的证明,必须有公章

咨询管理机构文书,如技术鉴定部门、物价鉴定部门的鉴定、咨询报告

5、中介机构的证明、鉴定文书,如律师事务所对涉及诉讼案件资金回收可能性出据的律师涵;资产评估及会计师事务所出据的评估报告、经济鉴证报告、咨询证明等。

第4、5项应尽量取得资质较高机构的报告。

6、对方单位的证明,如欠款单位出具证明:无力偿还应付的款项、存在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等;

7、函证、催收证明,对于三年以上未能收回的款项,在无法取得上述证明的情况下,要尽量查找单位以前发出的询证函、催款通知等证明,但应注意的是,不能只找最近一两年的,比如找到五封2010年的催收函,而以前的一封没有,说服力就太差了,应尽量寻找以前不同的。

8、单位内部证据。

七、单位在清产核资工作过程中,对于清查出的下列损失及挂账,应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

(一)单位虽然取得了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

(二)单位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据的有关不良应收款项;

(三)单位损失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单项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报废、毁损;(四)单位各项盘盈和盘亏资产;(五)单位各项潜亏及挂账。

第八条 资产损失认定的原则 资产损失认定的原则包括:

1、为保证单位资产状况的真实性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单位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已 丧失了使用价值或者转让价值、不能再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的账面无效资产,凡事实确凿、证明充分的,依据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和清产核资政策规定,认定为损失,经批准后可予以财务核销。

2、单位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应当积极组织力量逐户逐项进行认真清理和核对,取得足以说明损失事实的合法证据,并对损失的资产项目及金额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进行核实和认定。

对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单位应当逐项做出专项说明,承担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重点予以核实。

3、单位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虽取得外部法律效力证明,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或者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明的有关资产损失,应当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后出具鉴证意见书。

4、单位对经批准核销的不良债权、不良投资等损失,应当认真加强管理,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组织力量或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清理和追索,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5、单位对经批准核销的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存货、在建工程等实物资产损失,要分类排队,进行认真清理,对有利用价值或能收回残值的,要积极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地度降低损失。

6、单位清查出的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引起的资产不实,不属于资产损失的认定范围,应当由单位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差错更正办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提出相关意见后自行处理。

第九条 清产核资的步骤

清产核资的步骤分为单位自查和中介机构审计两个步骤。

第十条 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程序

参加清产核资的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如下工作程序:

(1)核实帐务。单位应以清产核资基准日为时点,对总帐、明细帐等所有帐务进行核对,与银行未达帐项进行核实,对应收款项与帐务方函询、查证,认真查实债权债务情况,并根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清查单位各项潜亏和资金挂帐。

(2)资产清查。单位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在资产清查中把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结合起来,把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查实应收账款的债权是否存在,核实对外投资初始成本的实际价值。

单位对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等损失按照清产核资工作要求进行分类排队。

(3)对外取证。对于清查出的各项损失,按照《资产损失认定办法》,逐项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和符合规定的证明材料。

(4)整理汇总。按清产核资工作有关政策规定,对所有清查基础表以及取证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对照清产核资工作有关政策,对各类资产损失逐笔逐项进行审核,确保数字准确无误后,整理装订成册,并填报相应的清产核资报表;

单位在实施上述清查程序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财务部门应在清产核资工作开始时列示各项资产、负债明细清单;

(2)单位有关部门应对各项资产、负债明细清单进行分析,列出其中已知和可能存在损失的项目;

(3)财务部门通过对各项实物资产的盘点、往来帐项的函证、各项费用摊销的核实等程 序,确认资产余额和资产损失,首先从单位内部收集损失证据;

(4)将需要收集外证的损失项目分解到各有关业务部门、落实到具体执行人员,由执行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搜集、补充、完善相关证据、资料;

(5)依据单位已有及清查中取得、补充、完善的相关证据、资料,确认清查损失、预计减值损失;

(6)各项损失证据单位要分类装订成册,留底备查,并经得起各有关方面的检查。

第十一条 审计工作程序

一、中介机构应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清产核资办法》及《社会中介机构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工作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履行审计职责,对清产核资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在取得充分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对单位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计,出具专项审计报告;

二、清产核资审计工作程序

1、了解单位的资产状况、经营状况、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执行等基本情况;

2、提供清产核资明细表版本及清产核资报告格式,与单位共同商讨,根据双方商论的结果修改上述版本;

3、参与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协助单位按照国家清产核资的有关程序要求对其各类资产及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理和帐务核对,对单位各项资产的盘点清查工作进行监盘,并督促单位按规定填写资产负债清查表及损失挂帐分项明细表;

4、核对、询证、查实单位债权,债务,协助和督促单位取得各类资产损失和资金挂帐所必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并对其合规性进行审计;

5、中介机构在单位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中,应根据《国有单位清产核资办法》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采用查阅、盘点、函证、核对和询问等方法,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分析基础上,对单位提供的清产核资资料和清查出的损失及挂账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发表鉴证意见,出具清产核资专项财务审计报告和经济鉴证证明。

6、严格按照清产核资资金核实有关政策规定,审核单位提供的损失挂帐证明材料,确认资产损失和资金挂帐;

7、对于数额较大的专项专用资产损毁报废处理,中介机构必须在取得单位聘请的社会专业机构或单位专门技术机构对损毁报废资产出具的鉴定意见的前提下,进行损失数额的核实;

8、指导和协调单位填写清产核资报表;

9、草拟专项审计报告,并就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与单位充分交换意见,并取得单位书面意见;

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11、在有关机构对资金核实结果批复后,协助单位按批复文件的要求进行调帐;

12、对单位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的重大资产和财务问题向单位提出有关改进建议。

第十二条、清产核资的内容及要求

一、本方案提及的清产核资内容及要求,对于单位及中介机构来讲,是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工作中不局限于此。单位应根据清查的实际情况,增加清查内容,补充相关资料;中介机构应根据审计情况追加审计程序,增加审计内容,取得相关资料。

二、此次清产核资中介机构的工作分为二部分:

(1)审计机构对单位自查结果进行审计、认定资产损失,对单位内部控制设置及执行情 况进行审核。

(2)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工作,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技术鉴定机构等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

三、单位实施清 产核资工作的主要内容,一般必须包括:帐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损益认定、资本核实和完善管理制度等。

(一)账务清理。指以清产核资资产清查点为基准对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类帐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单位内部资金往来和借款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

(二)资产清查。指对单位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重点做好各类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账外资产的清 理,以及单位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核对。

(三)价值重估。指对单位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按照国家规定方法、标准进行重新估价,参照价值目录(95年颁布),采用物价指数法(重估法少用),不同于资产评估,严格把握范围,以前做过资产评估的,近几年已经组织过资产评估的,都不要做。

(四)损溢认定。指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单位申报的各项资产损溢和资金挂账进行认定。

(五)资金核实。指根据单位上报的资产盘盈和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等清产核资工作结果,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组织进行审核并批复准予账务处理,重新核定单位实际占用的国有资本金数额。

(六)完善制度。指单位在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后,认真分析在资产及财务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逐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巩固清产核资成果,防止前清后乱。

第十三条 为了保证清产核资工作的规范实施,我们将分科目列示清产核资内容及相关要求。

一 货币资金的清查

货币资金的清查包括:现金(含外币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其清查损失是指单位清查出的现金短缺和各类银行存款发生的损失。

1、单位应对在金融机构开立的人民币支付结算的银行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以及经常项目外汇账户、资本项目外汇账户等要进行全面清理。包括违规账户、账外银行存款、账外现金,违反规定侵占、截留的收入、私存私放的各项现金(即“小金库”)等,均应进行全面清理,认真予以纠正,及时纳入单位账内。

2、现金的清查,主要是确定货币资金是否存在;货币资金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账户的余额是否正确。

1.单位(指单位自查):查看库存现金是否超过核定的限额,现金收支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核对库存现金实际金额与现金日记账户余额是否相符;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除清查时点已盘点现金、编制盘点表)。对库存外币依币种清查,并以清查时间点当日之银行外币买入牌价换算。

2.备用金余额加上各项支出凭证的金额应等于当初设置备用金数额。

3.截止清查时间点,单位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库存现金的盘点金额是否相符;如有差异,说明原因。

4、单位清查出的现金短缺,将现金短缺数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数额,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一)现金保管人确认的现金盘点表(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二)现金保管人对于短款的说明及相关核实批件;

(三)由于管理责任造成的,要有对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四)涉及刑事犯罪的要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3、银行存款的清查:

1、主要清查单位在开户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各种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中该单位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对银行存款的清查,应根据银行存款对账单、存款种类及货币种类逐一查对、核实。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

2、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所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折算差额是否已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1)存款明细要依不同银行账户分列明细,要区分人民币及各种外币。(2)定期存款要出具银行定期存款单。(3)各项存款应由银行出具证明文件。(4)外币存款应按外币币种及银行分列。

(5)银行存款账列有利息收入时应详加注明。

3、对不能收回的银行已付款项,按照本方案应收款项损失的认定原则,取得相关证据,确认产生的损失。

4、其他货币资金的清查:

是对其他货币资金的全部内容(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等)进行清查,按其他货币资金账户及其明细分类账逐一核对。

各项应收款的清查

包括应收医疗款、其他应收款

(1)逐笔核对各类应收的原始资料,确认其真实存在性;(2)归集应收款帐龄,分析可回收性;

(3)逐一函证应收款项,取得债务单位确认函,对长期拖欠,要查明原因,积极催收;对经确认难以收回的款项,要明确责任,做好有关取证工作。

(4)根据取得的资料确认资产损失。

(5)认真清理单位职工个人借款并限期收回。

坏帐损失的确认

应收款清查中债务人存在下列情形,在取得以下证据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债权,确认为坏帐损失:

1、债务人已死亡或依法宣布死亡、失踪

取得法院或公安机关出具的债务人失踪、死亡的法律文件,在调查和取证的基础上,确认以其剩余财产或遗产确实不足清偿债务或无法找到承债人追偿债务的,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确认为损失。

2、由于债务人被依法宣布破产、撤消、注销、吊销证照或被政府部门责令关闭、停业、行政性合并的,造成应收款项难以收回的,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1)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

(2)工商、税务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3)政府部门的行政决定或文件; 对上述情形中已经清算的,扣除债务人清算财产清偿部分后,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确认为损失。

对尚未清算的,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确认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损失。

3、债务人因遭受战争、国际政治事件的重大影响,对逾期三年以上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由单位提出专项说明,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确认为损失。

4、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贪污盗窃、诈骗、司法败诉强制执行等其他因素造成巨大损失,其财产(包括保险赔款)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款,在取得有关自然灾害或以外事故证明(交通、公安、司法、保险文件、事故报告、处理决定等,责任事故应取得司法机关结案材料)及保险公司理赔凭证,扣除预计可收回余额、保险赔偿(或责任赔偿)后的余额确认为资产损失。

5、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依法追缴后,有败诉的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胜诉但无法执行或债务人无偿债能力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依据法院的判决、裁定或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确认为损失。需要注意的是,单位的情况说明应包括:败诉原因、明确单位和个人责任、责任认定不明确的将存在审批困难。

6、在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中,单笔数额较小,不足于弥补清收成本的,由单位提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后,确认为损失。

7、逾期(至清查基准日)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单位有依法催收磋商记录,确认债务人已资不抵债、连续3 年亏损或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的,并能认定在最近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的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

9、对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单位为了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协商,按一定比例折扣后收回的,根据单位决定和债权债务双方签订的有效协议,以及已收回资金的证明,其折扣部分,认定为损失。

10、债务人已被合并、分立的,对于已知债务接受单位的应核实债务接受单位的偿还能力;未知债务接受单位的,应通过工商部门落实债务接受单位名称、地址,并前去核实债务偿还事宜。并按前款所述确认坏账损失;

11、债务人连续两年未通过年检,视同工商执照被吊销,取得相关公告及工商证明资料,按上述规定确认为清查损失。

12、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国家政策改变等政策性因素造成的损失,应写详细说明,提供相关文件;

13、其他有明显证据表明无法收回的款项,应取得相关证据;

14、单位内部单位相互拖欠的款项,债权人核销债权应当与债务人核销债务同等金额,同一时间进行,并签定书面协议,互相提供内部处理债权或者债务的财务资料。单方的损失不能确认为损失,不予核销。

15、对于挂在应收款项下,实际上已被公司挪作它用的客户款项,应单独反映并说明挪用的金额、款项的去向。

存货的清查

一、存货清查的内容包括: 药品、药品进销差价、库存物资、在加工材料等。

二、存货的清查分为两部分:(一)核对帐目

1、财会部门负责核对:总分类帐余额与明细分类帐余额、物资管理部门库存物资余额是否一致。

(二)核对实物:

1、盘点实物资产,单位要认真组织清仓查库,对所有存货全面清查盘点;推算财产清查基准日的实存数量(清查基准日已盘点的除外),并编制盘点表,若出现盘盈、盘亏及清查出的积压、已毁损或需报废的存货,应查明原因,组织相应的技术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2、函证异地存货,将回函结果与帐面核对,若存在差异应查明原因,并书面说明。

3、清理出租存货,核对出租合同及其他相关资料,查明差异原因,并书面说明。

4、对长期借出的物资要查明借出原因、借出时间及借用单位(人),并积极组织收回或按规定作价转让;对未办理借用手续的补办借用手续,防止资产流失;对不能收回而又未办理借用手续的,应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按规定处理。

三、下列存货在取得以下证据的前提下确认资产损失:

(一)对报废、毁损的存货,将报废、毁损存货的账面值扣除回收利用的残值及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净损失,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1、单项金额较小的存货,由单位内部有关部门等出具技术鉴定证明;

2、单项金额较大的重要存货,应取得国家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中介机构(如专业的技术管理部门、行业技术鉴定委员会)出具的技术鉴定证明;

3、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及说明;

4、其他应附报材料:

(1)单位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审核批准资料;(2)残值情况说明;

(3)单位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二)对被盗的存货,将被盗存货的账面价值,扣除保险理赔以及责任人赔偿后的净损失,依据以下证据,确认为损失:

1、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2、涉及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金额说明;

3、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及说明等。

(三)对盘盈、盘亏的存货,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1、存货盘点表(包括盘盈、盘亏的数量、金额);

2、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3、其他应附报材料:

1)存货保管人对于盘盈、盘亏的说明;

2)盘盈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包括相关入库手续、相同相近存货采购发票价格或其他确定依据;

3)盘亏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

4)单位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准资料。

4、盘盈资产的定价方法,三种取其一: 1)有历史成本的依据历史成本;

2)可以采用市场价或类比法定价。

(四)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的存货损失,在扣除保险赔偿(或责任赔偿)后的净损失,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1、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2、自然灾害报告资料及有关部门损失鉴定报告;

3、涉及责任人的责任认定及赔偿金额说明;

4、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及说明等。

开办费、待处理财产损益的清查

主要检查是否存在长期挂帐应摊未摊的费用、应报批处理的损失。

一、单位对该科目的清查

主要由财会部门检查,检查各项费用的原始发生额、摊销期限、是否按规定摊销,查明长期挂帐应摊与实摊差额的原因:

1、对于政策性费用挂帐,挂帐期限在五年以上的,根据当时挂账的依据或取得有关不能偿付或弥补的证明后,编制情况说明,确认资产损失。

2、对已经失去摊销意义的开办费用项目,在取得相应事项已失去摊销意义的证明材料后,经社会中介机构审核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的,确认为损失。

二、清查结果若存在损失,应提供损失依据包括:费用证明资料、费用发生原始单据及凭证、合同、摊销原始单据及凭证、相关明细帐等。

六、对外投资的清查

(一)、对外投资的清查包括:债券投资、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其中对单位投资包括以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帐外资产(含用国内外联营、合资、独资单位分得的红利、未入帐的收入)等各类资产向国内外单位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投资。

(二)、清查单位应准备的资料

1、对外投资明细表及盘点表;

2、投资协议、合同、章程;

3、被投资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4、投资原始单据或被投资单位验资报告;

5、清查时点被投资单位经审计的会计报表,如果被投资单位资不抵债,应提供三年经审计的会计报表;

6、投资损失证明资料;

7、财产清查基准日的投资市值;

8、对投资决策、投资管理及投资损失处理的相关决议、资料等。(三)、对债券投资的清查

盘点投资凭证,编制盘点表,将其与帐面核对,检查其产权归属、投资数量、票面金额、票面利率、投资成本,是否存在损失及损失原因;取得清查基准日市值,与帐面投资成本核对,预计减值损失。

(四)、其他长期投资的清查

其他长期投资的清查包括所有投资项目:全资、控股、重大影响、无重大影响的投资,在清查对外长期投资时,凡按股份或资本份额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一般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清查;没有实际控制权的,按单位目前对外投资的核算方式进行清查。核查内容包括:有关长期投资的合同、协议、章程,有权力部门的批准文件,确认目前拥有的实际股权、原始投入、股权比例、分红等项内容;清查中对无合同、产权关系不明确的投资应通过清查予以明确,以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具体清查内容如下:

1、依据投资合同及原始投资单据确认投资成本,并与被投资单位进行核对,依据被投资单位经审计的会计报表,按权益法核算方法检查对全资、控股公司(持股比例50%以上或具有实质控制权的)“长期投资”帐面价值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拥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进行核对,如存在差异应查明原因:属于股权投资差额的应作相应账务处理;如属于核算差错的,由单位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差错更正办法自行处理,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调整相关账目,不作为损失处理。

2、对参股单位的投资应核实双方入帐金额、持股比例,依据被投资单位经审计的会计报表,按规定的核算方法检查帐面价值,如存在差异应查明原因,并按正确的金额进行更正,以确保投资单位的合法权益。更正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由单位自行处理,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调整相关账目,不作为损失处理。

3、对无重大影响的投资,应核实双方入帐金额、持股比例,依据被投资单位经审计的会计报表,期末市价等检查投资于成本法核算单位的减值状况。

4、对本应属于投资,但一直挂往来帐未作投资处理的项目,应按规定入账,股权比例达到20%及以上的应补作权益法核算,由此影响的损益金额应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由单位自行处理,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调整相关账目,不作为损失处理。

(六)长期投资的损益确认 投资损失的确认

(1)对单位有关参股投资项目金额较小,确认被投资单位已资不抵债、连续经营亏损3年以上或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的,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损失。

(2)对于被投资单位破产、清算,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的投资,在取得法院的破产公告或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清算报告等情况下确认为资产损失;

(3)对已经清算的,扣除清算财产清偿部分后,确实不能收回的投资,确认为损失。尚未清算的,由社会中介机构经过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被投资单位剩余财产已不足清偿投资的差额部分,确认为损失。

(4)对于被投资单位被吊销、注销工商登记、依法关闭、停业等,连续两年未通过工商年检,造成难以收回的不良投资,应依据工商、税务机关吊销、注销证明、法院裁定被投资单位依法关闭的法律文件、证明、政府部门的行政决定或文件等;

(5)如被投资单位只是暂时亏损,不存在上述状况,不能核减投资价值,不能申报清查损失;

(6)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投资,只能按上述方法核算损失,核减投资,不能因被投资单位经营盈余而以其拥有的份额确认收益,增加投资。

(7)单位经营期货、证券、外汇的短期投资(一年以内的)未进行交割或清理,不确认为损失。

固定资产的清查

一、单位清查应准备的资料:

1、资产所有权证书及投入运营批复;

2、资产估价报告、专业技术鉴定报告;

3、资产盘点表及明细清单;

4、资产竣工验收报告,暂估入帐依据,大宗、高价值资产的购置发票及相关授权批准文件和合同;

5、资产保险资料;

6、租入资产(含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租赁协议、合同;

7、资产损失证明资料及单位就资产损失处理的批准文件、决议等。

二、固定资产清查的方法:

单位应对所有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和土地等(包括帐内和帐外资产)进行全面清查。

(一)核对帐目、卡片:

1、财务部门负责核对:总帐与明细帐及固定资产卡片合计金额是否一致;

2、财务部门与归口管理部门(包括设备管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其他资产管理部门等)核对卡片,包括资产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原始金额等的核对,并与相关产权归属资料进行核对;

3、归口管理与使用部门核对卡片:包括资产编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原始金额等是否一致;

(二)核对实物

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以卡查物,以物对卡,核对帐实,检查是否相符,并编制资产盘点表。清查中应特别关注以下六种特殊资产的核对:

1、有卡无物的资产,要查明原因,确属丢失、毁损的列入固定资产盘亏,填报“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申报表”,属于出租出借的应追查出租出借合同;

2、有物无卡的资产,要查明原因,一般有四种情况:

(1)属于正常固定资产盘盈,填报“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申报表”;

(2)属于接受捐赠未入账或作为成本费用支出的固定资产。应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差错更正,补作账务处理,填制管理卡片;

(3)租入借入固定资产,需要追查有关文书,登记管理备查簿;

(4)用账外资金购入的资产,应先补记入账、填制管理卡片,并查清购买资产的资金来源,避免更大的损失。

上述资产若存在需报废、报损、盘盈、盘亏的情况,应按本章损失处理方法确认资产损失。

三、固定资产清查的内容:

1、查清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已提折旧额,清理出应提折旧与实提折旧差额。

2、清理出已提足折旧、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

3、清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检查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是否存在应摊未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4、清理出单独核算长期挂帐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

5、清理出盘亏、盘盈及以帐外购置的固定资产,认真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6、在固定资产清理中,对已出售给职工的房屋建筑物,不论其产权关系是否已经划转,都要进行清理。

7、租出的固定资产由租出方负责清查,没有登记入账的要将清查结果与租入方进行核对后,登记入账。

8、借出的固定资产,要认真清理,将清理结果与对方核对,取得一致,完善相关手续。对于非经营借出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转让出去的资产,应尽量回收或补办手续,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按公司规定程序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9、对清查出的各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要查明购建日期、使用时间、技术状况和主要参数等,按调拨(其价值转入受拨单位)、转生产用、出售、待报废等提出处理意见。

10、土地清查的范围包括单位依法占用和出租、出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土地,单位举办国内联营、合资单位以使用权作价投资或入股的土地,单位与外方举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单位以使用权作价入股的土地。

11、经过清查后的各项固定资产,依据用途(指生产性或非生产性)和使用情况(指在用、未使用或不需用等)进行重新登记,建立健全实物账卡。

四、固定资产损失的确认:

固定资产损失包括:①盘亏损失、②毁损报废、③技术淘汰、④质量报废、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⑥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⑦无使用及转让价值。对清查出的固定资产损失,应查明原因,取得相关证据。

(一)对盘盈的固定资产,依据下列证据,作为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为资产盘盈入账。

1、固定资产盘点表(包括盘盈的数量、金额);

2、使用保管人对于盘盈情况的说明;

3、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确定依据(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类似资产的购买合同、发票或竣工决算资料);

4、单项或批量数额较大固定资产的盘盈,单位难以取得价值

确认依据的,应当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估价,出具估价报告。

(二)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将盘亏固定的资产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净损失,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1、清查盘点明细表;

2、盘亏情况说明(单项或批量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盘亏,单位要逐项作出专项说明,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3、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4、单位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内部核准文件等。

(三)对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将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

1、单位内部有关部门等出具的鉴定证明;

2、单项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单位做出专项说明,并委托有技术鉴定资格的部门或机构进行鉴定,出具的鉴定材料;对于单位内部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意见书,也可作为损失证据。

不可抗力原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有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消防部门出具的受灾证明;气象部门出具的受灾日的气象报告,公安部门出具的事故现场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管部门的房屋拆除证明;锅炉、电梯等安检部门的检验报告等;

3、单位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内部审批资料;

4、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理赔情况及说明。

(四)对被盗的固定资产,将被盗的固定资产原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的赔偿和保险理赔后的净损失,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1、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2、单位内部有关部门的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准资料;

3、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理赔情况及说明。

(五)对应提折旧与实提折旧的差异,若确属应提未提的潜亏,由社会中介机构根据单位提交的材料(购置发票、合同,折旧计提政策及各期计提凭证、明细帐等)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对单位相关损失及挂账的发生事实和可能结果进行鉴证,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确 认为损失。

(六)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应摊未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若属潜亏,由社会中介机构根据单位提交的材料(融资租赁合同、支出凭证及发票、摊销政策及各期摊销凭证等),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对单位相关损失及挂账的发生事实和可能结果进行鉴证,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确认为损失。

(七)对于单独核算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若存在下一次装修时,前次装修科目仍有余额挂帐,应依据:两次装修合同、摊销政策、各期摊销凭证、费用长期挂帐说明及单位负责人的签批意见等,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确认为损失。

在建工程的清查

一、单位应提供的清查资料

1、产权归属证明;

2、工程项目授权批准文件,立项批复,设计文件;

3、购置合同、承建协议、竣工结(决)算、验收报告(证书)、初装修合格证、距清查时点最近的工程进度款申请单;

4、估价报告;

5、在建工程清单;

6、报废资产的鉴定材料;

7、待建、缓建、停建通知书及其他证明资料;

二、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开工建设,完成了一定的工作量,尚未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按其性质不同分为:

(一)正在施工的基本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二)国家规定停止建设的项目;

(三)国家或地方确定调整压缩,近期内不能建设的缓建工程;

(四)已完工未使用和已交付使用尚未验收入固定资产的工程;(五)长期挂账但实际已经停工报废的项目等。

在建工程要由建设单位负责按项目逐一进行清查,主要登记在建工程的项目性质、投资来源、投资总额、实际支出、实际完工进度和管理状况。

三、具体清查内容:

单位的清查

1、核对在建工程明细帐、总帐,并与相关批复文件进行核对,编制在建工程清单;

2、依据上述清单与实物资产进行核对,包括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检查,取得工程管理部门的工程进度报告、质量验收报告或相关文书;

3、依据在建工程合同、借款协议、工程进度,工程成本支出资料等检查工程资本化核算情况;

4、对清查出资产价值不实的部分,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相关帐目或申报资产损失;

5、对于单位清查出的挂往来帐的在建工程支出,应按规定进行调整,计入在建工程核算,完善相关手续;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由单位自行处理,调整相关账目,不作为损失处理。

四、在建工程损失和工程物资损失是指单位已经发生的因停建、废弃和报废、拆除的在建工程项目造成的损失,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相应工程物资报废或者削价处理等发生的损失。

(一)对单位清查出的因停建、废弃和报废、拆除的在建工程,将其账面投资扣除残值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1、国家明令停建项目的文件;

2、规划部门、工程计划管理部门出具的工程停建、拆除通知书;

3、单位对报废、废弃的在建工程项目出具的鉴定意见和原因说明及核批文件;单项数额较大的在建工程报废,应当有行业专家参与的技术鉴定意见;

4、工程项目双方签订的有关证明材料或协议;

5、可回收利用的残值情况说明。

(二)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毁损的在建工程,将毁损的在建工程账面价值,扣除可收回残值、保险赔偿及责任赔偿后的差额,依据下列证据,确认为损失:

1、有关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证明;

2、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理赔情况及说明;

3、单位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核准资料;

无形资产的清查

主要检查是否存在长期挂帐应摊未摊的费用。

(一)单位应准备的资料

资产使用权(所有权)证书; 购买合同、发票;

中介机构的评估报告或相关部门的鉴定报告; 注册登记成本资料; 资产损失及处理证据;

(二)无形资产的清查

无形资产的清查内容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1、对已入帐无形资产的清查

(1)逐项清查、核实无形资产的入帐依据、金额。无形资产的入账应依据中介机构的鉴定、评估报告、购买合同或注册登记成本资料等。

(2)应核实本科目所含各项无形资产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摊销,若存在应摊未摊费用和应提未提费用差异应查明原因,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确认为损失。

(3)对于单位帐面无形资产,已证明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替或已超过了法律保护期限,或已丧失了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不能给单位带来经济利益的,依据有关技术部门提供的鉴定材料,如专业技术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评估报告、咨询报告等,或已经超过了法律保护的期限证明文件,将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确认为资产损失。

2、对未入帐无形资产的清查

即以前直接进费用或挂往来科目、符合无形资产核算条件而没有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均应补充入账,并按照受益年限进行摊销,由此影响的损益列入“按照原制度清查的资产损失”项目。

3、土地使用权摊销、核算提示

取得土地相关证明资料,如合同、协议、土地使用权证及购买原始单据及凭证等,依据其中规定的使用年限和成本金额计算各期应摊销金额,检查是否存在损失;

十长短期借款的清查

1、编制长期借款、短期借款清单;

2、检查借款合同,取得授权批准文件;

3、将明细帐与借款合同核对,核实借款期限、金额、利率、借款条件、借款费用的核算,非记帐本位币汇率的折算及汇差的处理。

4、向银行及有关债权单位进行函证,并与明细帐核对,查明不符原因,并书面说明;

5、查明借款逾期的原因,未计利息的原因及其处理,并书面说明;

6、对清查损益,依据单位管理程序,由职能管理部门编制资产损益处理报告,报经权力机构审批或依据其他相关证明资料进行处理,中介机构根据专业判断提出经济鉴证意见;

十一

应缴超收款、应付账款、预收医疗款款的清查

清查内容

1、核实各项应付款项的真实存在性,与相关的购货发票、入库单进行核对,查明不符的原因,取得不符的证据或说明;

2、编制各项应付预收科目清单;

3、选择重要帐户进行函证,查明函证不符原因,并书面说明;

4、清理长期挂帐的款项,除特殊情况外,对两年以上无法付出的款项、两年无新的业务往来、有明显证据表明无法付出的款项(如:对方解体、破产、清算、被注吊销等),在取得相关证据基础上(证据内容同应收款项)报经公司管理机构审批处理,中介机构根据专业判断提出经济鉴证意见,认定为收益;

5、对未入帐的款项,应查明原因,按规定程序入帐核算;

十二

预提费用的清查

清查内容:

1、取得预提费用依据,检查预提费用计提是否符合规定、金额是否正确;

2、检查预提费用是否按规定转销,查明未按规定转销的原因,将应转与未转的差额列入清查损失(收益);

3、对挂帐未转销的预提费用,应查明原因,如确属无法转销或有明显证据表明不需转销的,按公司管理程序审批处理,列入“盘盈分项明细表”。

十三

其他负债项目的清查

主要包括应付工资、应付社会保障费、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与前述负债大体一致。

第十四条 清产核资中的其他问题 清产核资中的其他问题包括:相关科目函证要求、单位抵押担保资产及涉及法律诉讼资产的清查方法等。

(一)相关科目函证要求

按照相关准则规定,应当对以下内容实施函证程序: a、银行存款,函证所有帐户余额;

b、银行借款,函证所有长短期借款余额;

c、存货,函证其中由其他单位代为保管、加工或销售的存货; d、保证、抵押或质押; e、或有事项; f、重大或异常的交易;

g、长、短期投资;

h、往来科目,包括各应收应付款项、委托贷款(二)按照国资委的规定,应当函证所有应收款项

对于函证的款项,除特殊情况无法收回外,应当积极催收,尽量取得回函,如第一次询证未回,应再次函证。

(三)单位抵押担保资产及涉及法律诉讼资产的清查

单位或有负债(包括担保、抵押等行为造成的损失)成为事实负债后,对无法追回的债权,分别按有关资产损失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1、对外提供担保损失。被担保人由于不能按期偿还债务,本单位承担了担保连带还款责任,经清查和追索,被担保人无偿还能力,对无法追回的,比照坏账损失的认定要求,进行损失认定。

逐项查明担保项目、条件、责任、期限、担保金额、了解、分析被担保单位的经营状况、资金状况、偿债能力;评估担保风险及预计损失,对实际已承担的责任及造成的损失,按照本方案应收款项损失的认定原则,确认为损失。

2、抵押损失。由于单位没能按期赎回抵押资产,使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其账面价值与拍卖或变卖价值的差额部分,依据拍卖或变卖证明,认定为损失。

逐项查明抵押资产名称、净值、抵押原因、期限、因抵押取得的相关资产项目、金额、状况等,评估抵押的潜在损失及实际损失,依据拍卖或变卖证明,确认为损失,列入所在资产科目损失挂帐分项明细表。

3、逐项分析法律诉讼案件的诉讼项目、原因,状况,分析预计的诉讼损失,查明已存在的损失,并按其所在资产科目的清查要求处理损失。

4、其他或有事项的清查,应根据事项的性质索取相关资料,判断是否存在损失,并比照相关科目的清查方法进行处理。

5、注意事项(1)单位对外担保如时间较长且发生变更,必须查找到形成该项担保的最初资料,最终的损失金额一定要落实、确切,应当是净损失(比如担保金额100万,而实际承担责任损失金额为60万元,不能按100万计算损失)。

(2)单位对外担保承担连带责任,必须是已执行的,有法律执行文书(如一审败诉文书等,肯定得执行),只取得被担保单位财务状况不好的证明是不能确认损失的。

第十五条 清产核资报告 报告的格式(一)标题

(二)收件人

(三)单位的会计责任和中介机构的审计责任;(四)审计依据、审计方法;

(五)清产核资的范围;

(六)清产核资法律依据及行为依据;(七)清产核资组织实施情况;(八)清产核资审计结果;(九)清产核资处理意见(十)重大事项说明;(十一)报告使用范围。(十二)签章和会计师事务所住址(十三)报告日期

第十六条 项目的时间安排

一、清产核资工作的时间安排

单位清产核资自查及审计工作时间进度初步分为几个阶段: 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时间安排

工作阶段 完成时间

1、拟订工作方案 1月4日

2、参加清产核资培训及前期工作准备 1月5日

3、完成清产核资自查 1月5日前

二、中介机构审计

工作阶段 完成时间

(一)参与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制定、修改 1月5日—10日

(二)培训及审前准备 1月10日—20日(三)清产核资工作审计阶段

1、现场实施审计 1月21日—2月14日

2、草拟审计报告(XX)2月15日

3、沟通、协调 2月17日—27日

4、出具正式审计报告(XX)2月29日

以上时间安排是清产核资工作的大概时间表,各参加清查的单位应按对其实施审计的中介机构的具体工作时间表进行自查(若不能按时完成,中介机构的时间也须顺延),做好准备工作;各中介机构的审计时间表不能晚于上述时间,并按上述规定的时间提交审计报告。

下载医院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院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年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2017年清产核资工作总结2017年乡镇村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农村财务管理与监督是农村基层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干群关系的改善,一直以来,xx乡镇村级财务管......

    乡镇2021年清产核资工作总结(汇编)

    乡镇2021年清产核资工作总结自xxxx年x月xx日x市召开清产核资动员工作部署会以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庚即召开了清产核资动员工作部署会,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各村......

    乡镇清产核资工作总结(5篇材料)

    乡镇清产核资工作总结按照农业部等x部委《关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全面开展x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意见》和市农委等xx部门《关于全面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

    2009年村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农村财务管理与监督是农村基层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干群关系的改善,一直以来,××乡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不够规范,造成了部分村干群关系紧张,为此乡党委政府......

    街道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街道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总结为认真落实“六委农2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

    清产核资工作总结(共5篇)

    xxx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xxx经管办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村官保廉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村社......

    街道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街道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总结为认真落实“六委农[2010]2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

    清产核资培训资料

    清产核资工作培训资料 资料目录 资 料 页 次 一、清产核资具体方案(共56页) 3-59 二、报告参考格式(共16页) 60-75 1、 清产核资审计报告(共12页)(含报告封面、目录、正文、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