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含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下简称“思政课”),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一)明确思政课总体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引导学生理解、认同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培育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身心素质。
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中等职业学校要注重培养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挥好思政课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
(二)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
1.严格落实国家思政教育的课程标准,保证中小学思政课每周2课时。各学段思政课结合学生特点,在依据课程标准、使用好教材、开齐开足课程的同时,切实保障思政课课程计划的实施。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探究性学习,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
2.在课程内容建设上,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体现递进性,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及时跟进社会发展进程和理论创新成果,将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时事引进课堂,密切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有机统一。在各学段,要围绕增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加强对学生国情、区情的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自觉践行守望相助理念。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师教育、家长教育全过程。要将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思政课一项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双语教学改革。
(三)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
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思政课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形式和载体,积极推进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推广“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实效性,以及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及参与度。推动建立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进课堂讲思政课、带头抓思政课机制,将思政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紧密结合,着力把思政课打造成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优质课程。
(四)加大思政课程资源供给
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和中小学要建设与思政课教材相配套的优质资源,合理有效地整合各学科教材资源、备课资源、团队资源、家校资源、课堂资源,汇集时事政策和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素材,供教师使用,进行生活化教育,开展活动型课堂。中小学要组织思政课教师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时事政治报告会、专题讲座、网络培训等,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站位、专业素养和思想理论水平。在教材建设方面,鼓励思政教师编写教学指南、示范教案,出版优秀讲义,开列典籍书单,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
(五)深化思政课教学研究
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研究工作,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健全完善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遴选思政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担任各学段集体备课负责人,牵头编写思政课专题教学课件、教案等辅助资料。推进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打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建立每学期1次的思政课教师校级公开示范课制度,每年开展1次各学段融媒体思政公开课评选活动,每2年开展1次全盟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定期开展优秀思政课示范课巡讲活动,并在网上展示思政示范课。
(六)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
1.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各学段、各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融合。通过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外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课和实习实训课要加强对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培育。
2.拓宽思政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教学目标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第一主渠道作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依托第二课堂、青少年(宫)活动中心、中小学研学基地等校外教育实践场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综合实践教学,实现思政课向社会延伸,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课格局。进一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积极践行“守望相助”,弘扬“
XX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推动产业文化进教育、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完善学生综合评价。完善中小学生思政课学业测试方式,在学生的综合评价中要注重知行统一,将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重视思政课的学习和实践。探索建立适合中职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将思想道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反映学生成长实际状况。
二、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一)健全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
中小学应优先保障思政课教师用编需求,坚持高标准、“优中选优”原则,严把选聘思政课教师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配齐配足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依规优先引进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本科生和双一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担任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招聘思政课教师时优先考虑党员,选拔优秀党员兼任思政课教师。大力培养蒙汉兼通思政课教师。小学高年级思政课教师应以专职为主,初中、高中应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教研室应配备蒙汉专职思政课教研员,在全盟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积极引导鼓励本地户籍学生报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公费生,按照《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中相关政策择优引进。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
(二)加大思政课教师培训培养力度
实施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提升计划,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鼓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通过在职研修提升学历层次。建设一批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发挥好思政课名师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各级党校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进行每3年一轮的全员培训,对兼职思政课教师应完成不少于24学时的岗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建立健全实践教育和校外实践锻炼制度,确保每位思政课教师每年参加实践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组织一定比例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参加“领导干部大讲堂”。优先培养发展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入党,逐步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党员比例。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培养学校干部队伍重要来源,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原则上应有从事思政课教学或班主任工作经历。
(三)完善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
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完善与思政课教师岗位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突出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的导向,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对思政课教师教学进行综合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奖评优、培养培训的依据。思政课教师在国家和地方主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学术成果范畴。
三、加强保障机制建设,全面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把思政课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确保立德树人取得实效的重要抓手,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建设总体规划。党委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主动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二)全面强化统筹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对属地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工作的统筹管理,探索组建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注重从整体上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建立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中小学讲思政课机制,丰富中小学思政课内容。教育督导部门要积极承担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工作的督导责任,认真开展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工作的视导,适时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情况督查,推动各方面把思政课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三)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和校长要履行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思政课与德育工作相结合,贯穿学校管理各环节、全过程,积极推进学校治理规范化和现代化。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每学期为学生上一堂思政课,分管教学校长要对所有年级的思政课实施全覆盖听课视导,通过发现典型和示范引领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的规范化。各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共同育人,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