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二)试题及答案

2021-08-04 20: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二)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二)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二试题及答案

1.如何准确理解“物质”的内涵

答:物质范畴是哲学家们一直都比较关心的话题,而物质观又是整个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对物质范畴做了深人的研究和阐释。

第一,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揭示了物质的社会性,他认为人类社会涉及的物质是人实践活动的产物。同时,马克思也肯定物质的自然性,“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第二,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任何具体的物质存在都是个别的,物质范畴则是一般的,物质一般存在于物质个别之中,是从物质个别中抽象出来的。比如,马和白马。“白马”是具体的、个别的,而“马”是一般的。恩格斯还初步表述了物质范畴的内涵。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指出,“我们面前的物质是某种既有的东西,是某种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东西”,其“相互作用就是运动”。

第三,列宁在恩格斯的基础上,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核心语句就在于“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表明了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及同类概念中外延最大的属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大要素,而其外延如恩格斯所述,是整个世界的所有具体物质形态。“客观实在”指的就是客观实在性,它是整个世界中所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本质共性,它表明了各种具体物质形态是不依赖于任何意识、意志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也就是物质第一性。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如何科学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答:第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第二,唯物辩证法在肯定事物运动的普遍性、绝对性的同时,并不排斥事物有某种相对静止状态或暂时平衡状态的存在。任何事物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空间位置保持不变或事物本身性质基本不变的状态总是存在的。它是人们认识事物和研究事物的基础。事物在运动过程中保持静止状态或质的稳定性,只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事物运动的特殊形式,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第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的运动,不包含运动的纯粹静止是没有的;同样,在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没有相对静止的纯粹运动也是没有的。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四,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也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重要分歧所在。与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相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也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它主张片面的、静止的观点,而辩证唯物主义则主张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

3.正确认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答: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同时,马克思主义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从而构建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人的整个实践过程,就是围绕意识活动所构建的目标和蓝图来进行的。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证明:意识、心理因素能够对人的行为选择和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4.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答: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物质世界。人的生命形态和生命活动仍然是物质的,人赖以生存的全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世界,离开了一定的物质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人类的吃、穿、住、行都是以物质世界为对象的,人类哪怕一刻也离不开物质世界。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对劳动工具的生产和加工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而劳动工具本身就是改变了具体形态的自然物,是人化了的物质。至于劳动的对象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或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物。因此,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具体指向充分体现了其自身的物质性,也充分表明了生产力的客观性、物质性。生产关系是由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决定的,不是人们能够随意建立和消灭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5.如何认识联系的“普遍性”

答:在哲学上,事物之间或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联系。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由相互联系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所构成。以计算机为例,计算机由屏幕、键盘、集成电路等各个部件组合而成,这些部件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换言之,正是这些部件相互之间发生的特定作用,才使它们的整体呈现为计算机而不是其他物品。

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联系的方式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任何事物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绝对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之中。比如,自然界中任何种类的动植物的消失,都会给与之相关的动植物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

6.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就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其本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第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也正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不过,新事物的成长往往遭到旧事物的抵抗,在一定时期内,新事物可能会遭到暂时的挫折或失败,但新事物代表历史的发展趋势,终究要战胜旧事物,在曲折中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

7.如何正确理解矛盾的“同一性”

答: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体现的是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同时,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因此,同--性和斗争性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一是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以各自的对立面作为存在的前提,即“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二是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存在的互动关系是双方都能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便是如此。当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也从中为自己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当生产关系进步了,生产力也从中释放了自己的活性,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矛盾的相互贯通表现为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有条件性的。因为任何矛盾的统一体,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都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只有当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当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失去同一性,就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8.如何正确理解矛盾的“斗争性”

答: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矛盾斗争具有绝对性,即它的无条件性。无条件性是指矛盾斗争既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同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条件。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事物的变动性,而事物的变动性则是无条件的,即在任何条件下都是要贯彻下去的。矛盾的斗争性既存在于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中,也存在于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中。所以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决不能把斗争性的无条件性误认为矛盾的斗争性不与任何条件相联系。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是指事物运动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都是由矛盾斗争引起的,事物运动、发展的绝对性根源于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9.如何认识“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答:列宁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转化”。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事物的质和量都不是凝固不变的,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量变就是量的变化,就是事物在保持质的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化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等形式。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这一关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事物是由阶段和部分构成的,这就为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留下了基础。就各个阶段或各个部分来说,当它们内部积累了足够的量变,它们自身就已经发生质变。但对于事物整体来说,量变的积累还不充分,还不能完成质变。比如说,一个苹果存放的时间长了,会慢慢地腐烂,但它的腐烂都是从某一部分开始的,这里的部分腐烂,其实就是部分质变。

第二,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事物的量变就根本而言,就是旧质和新质的数量更迭。在向质变的方向前进时,旧质会不断减少,新质会不断增加,直至新质占据主要地位、全部地位,事物才能完成质变过程。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主义社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资本主义因素在封建主义社会内部孕育,并不断成长,这就是新质的增长。相反封建主义因素却在不断减少。当资本主义因素的量足够压倒封建主义因素,社会形态的变革就会到来,封建主义社会就会质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的道理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一系列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在长期量变的前提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的发展阶段。但就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我国仍旧停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代只是我们迈向社会主义发达阶段过程中的阶段性质变。

10.正确把握“否定”的内容

答: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任何事物作为矛盾统一体,其内部都包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自我否定就是事物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否定的过程就是量变积淀的过程,当量变积累到足够的量,质变就会发生,事物也就完成了对之前阶段或状态的否定。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新旧事物并不是相互孤立、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发展的角度考察这种联系,就体现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克服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的中断,是发展中的非连续性;保留则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历史延续,是发展中的连续性。正是这种“扬弃”的否定过程,使得新事物注定优越于旧事物。

当然,就事物的发展过程而言,并不是一次否定就能完结的,而要再经历否定之否定阶段。因为第一次否定只是使矛盾得到了初步解决,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只有经历否定之否定,事物的矛盾才能得到完满解决。否定之否定,不是对低级阶段旧事物的“回复”,而是在更高的阶段并以改造过的形式再现低级阶段的某些特点。经过否定阶段和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扬与弃的辩证统一,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体趋势。

下载「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二)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二)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