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终结考试大作业试题及答案

2021-08-12 20:0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终结考试大作业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终结考试大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终结考试大作业试题及答案

1.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质量互变及其方法论意义的认识。[2019年春期试题]

参考答案: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把事物的质看成是凝固不变的,又要在一定条件下,注意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经过艰苦的工作,让事物的量充分展开,为质变做好准备。

一、要坚持适度原则。

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二、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三、要重视量的积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依赖于量变,那么在学习和实践中就必须首先作艰苦的量的积累工作,要有脚踏实际,埋头苦干的精神,要一点一滴地做细小的事情,反对急于求成,立竿见影,拔苗助长,须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就好像开门,猛力推门门会反弹回来关上,只有徐徐用力门才能开一样。李泽厚说中国实现民主的途径就和开门是一个道理,不

能急躁,这就是适用了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的哲学道理。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日益”、“日损”都是量变的过程。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有步骤、分阶段地一步一步地去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四、既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规律性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那么,在进行量的积累时就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和信念,不能因量变的漫长和艰辛而放弃或失去信心,要相信规律、相信质变必然会发生。

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量变过程不是任何人都能坚持下来的,没有信念、毅力常常会半途而废,所以成功者毕竟不是多数。不仅量变的终点是有意义的,而且量变的过程也是有意义的,这意义的来源之一是质变的回溯。质变目标的回溯使量变过程的艰难困苦具有意义。

五、既然质变能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那么,在学习和实践中就要高度重视质变,在量变达到能够引起质变时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气,敢于破旧立新的精神,把工作和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不要做满足于微小进步的庸人。

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证统一。邓小平关于发展国民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循序渐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有备无患”、“防微杜渐”、“当机立断”等等,都是量变质变规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2.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认识。[2019年春期试题]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这就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浩瀚神秘的世界归结起来无非由两大类现象构成,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意识现象。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上帝或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但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自然环境的人类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有着十分重大的哲学意义主要表现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与唯心论、宗教神学根本对立的,是与二元论对立的,是与科学的实践观相统一的,它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现阶段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出发点。

3.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为什么说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2019年春期试题]

参考答案: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自然经济即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在自然经济下,社会由许多分散的、单一的经济单位(如家长制的农民家庭、原始村社封建领地等)所组成,每个经济单位从事各种经济工作,从采掘各种原料开始,直到最后把这些原料制造成消费品。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排斥社会分工,生产规模狭小。可见,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很低,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因此自然经济是这些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和经济单位。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就要求互通有无,以取得对方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者消费资料,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恩格斯指出,“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所有,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只能进行交换。

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相互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所发展,但不占主导地位。这阶段的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一种简单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

二、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由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离开了商品它就不复存在。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而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

商品的价值和使价镇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分别反映劳动的不同属性,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2019年秋期试题]

参考答案一: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作出自我调节的结果。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雇佣劳动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但是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分化,资本与新型的劳工阶层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特别是随着传统产业的萎缩和高科技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减弱,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工人失去就业机会,失业人口越来越多。

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是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同时,社会福利制度本身也由于经济持续低迷、政府背负沉重债务而难以为继。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参考答案二:

所谓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新发展、新变化,尤其是指20世纪80—90年代以后的新发展、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及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以所有权和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的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以私人资本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兴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主要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变化,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背后,是资本对劳动具有实际的支配和控制权。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其一,职工参与决策。其二,终身雇佣。其三,职工持股。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的冲突和**,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水平也都有所提高。

3.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即农业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即工业由20世纪50—60年代的上升到逐渐下降,总的方向是缩减传统工业,发展新兴的尖端工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迅猛发展。到了20世纪末期,从第二产业中崛起了新兴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群,并逐步成为主导性产业。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就业结构也依次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倾斜。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表明,它们的经济结构开始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倾斜与过渡,即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

4.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产阶级表现为复杂化和多层次化,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工人阶级表现为扩大化与多层次化。三是新中间阶层的地位与作用在扩大。四是其它的阶层与集团的发展。

5.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对经济和生产的干预和调节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规模与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国家可以把部分生产资料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可以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对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干预、管理和调节。国家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6.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国家权力日益集中到政府首脑。国家主要不是依靠强力,而是通过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宣扬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优越性来维持与巩固他们的阶级统治。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职能也大大加强,国家不仅掌握经济命脉和大量的国有企业,而且还通过经济、行政、立法、金融等手段来调节经济,通过社会福利措施缩小社会差距,保持社会的稳定,以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长治久安”。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从上层建筑与法制方面来看,资产阶级通过多党的议会民主制度来保持政权的民主性与稳定性。在社会管理领域,国家法制比较完备,管理机制比较成熟。

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新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因此,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新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并没有改变。尽管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但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在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的问题上,我们要抛弃两种错误的观点:一种是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另一种是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

参考答案三: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变化。揭示这些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法人资本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主要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其一,职工参与决策。这一制度旨在协调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按照这种制度,有的国家在企业的监事会中,劳资双方各占一半席位,对企业重大问题共同进行决策。其二,终身雇佣。这是一种用工制度,按照该制度,工人一旦进入公司工作,只要不违反公司纪律,就会终身被雇佣。实行这个制度的目的是增强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意识,从而更加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统治。其三,职工持股。该制度旨在通过使职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来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工人产生归属感,在生产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价值生产。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冲突和**,保持社会的稳定,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工人工资水平也都有所提高。当代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其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三)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随着工业中现代化、自动化服务和新工艺的广泛采用,新的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广泛实行,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越来越少,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从事监督者、调节者和操作者的工作,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西方国家普遍走上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府干预的道路,即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来提升经济竞争力;通过福利制度改革,滅少政府的财政负担;通过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释放经济活力。随着政府干预经济能力的弱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即难以化解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越来越尖锐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一步步陷入衰退和停滞,经济危机呈现新的特点: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法制建设,以便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缓和矛盾和冲突,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在法制建设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人法制范围。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继续同资产阶级展开斗争。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反对垄断资本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曾开展过强大的政治攻势和斗争,迫使资产阶级作出重大让步,进行某些社会改革。

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扩大,工人阶级在更多的国家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更多的国家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的力量空前壮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挑战,促使资产阶级在吸取和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例如,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计划化管理;重视职工参与管理,实行经济民主等。

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改良主义政党在英、法、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获得执政地位。这些政党在执政时期,凭借国家政权,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个别环节进行了自觉的改良,如在维护私有制的同时推行国有化,在坚持市场调节的同时实施经济的计划调控,在不剥夺私人资本的权利的同时对其权利的运用进行一定的限制,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倡导社会公平,等等。这些改良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修补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使资本主义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旧的生产关系。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自我调节的结果。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无止境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雇佣劳动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论断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洞察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5.请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长期的历史过程?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化?[2019年秋期试题]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长期的历史过程,因为:

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同时,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也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但这并不是说这种民主一开始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和困难,将是个长期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从而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样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一国或几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尚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提供了可能,然而,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并非易事。在社会主义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相当程度上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实践已经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试图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也是有害的,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化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原则的一般性与具体实际的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列宁在谈到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些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各民族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特殊性的深刻内涵,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实践表明,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起点的生产力状况虽然都比较落后,但是,各国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别。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其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每个民族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民族的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民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根植于本国的土壤之中,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必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世界范围来说,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具体的国家来说,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调整、选择适合世情和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6.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2019年秋期试题]

参考答案一: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与唯心史观所主张的英雄史观具有本质的区别。唯心史观否定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认为只有少数杰出人物和所谓的天才才能创造历史,但无数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和亚历山大灯塔、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和万里长城、土耳其的摩索拉斯陵墓等,这些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伟大文明古迹,承载着漫长的历史和厚重的文明,而创造这些奇迹一样的文明古迹的就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在封建社会中,主要有农民、小手工业者;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机器化生产的确立,诞生了产业工人。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的吃、穿、住行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也创造了人们从事文化艺术、科学和政治等活动所需的物质前提。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是对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概括总结;《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都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所以,人民群众既是参与创造精神财富的主体,也是精神产品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参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知识分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法家、道家、墨家…著书讲学,互相争论,群星闪耀……可以说,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知识分子中诞生了一大批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以此为出发点,无论是处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紧紧依靠人民,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淮海战役中,陈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民群众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踏步前进: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高速路运营;航母战斗群组建;依靠全国人民,我们渡过了“非典”“大地震”“冰雪灾害”等系列难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唯物史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6年4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挂在心上,特别对贫困群众心有牵挂。从天寒地冻的太行山区,到荒凉偏僻的陇西荒原;从巍峨险峭的大山深处,到透风漏雨的棚户陋室,他几乎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参考答案二: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看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广大的劳动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劳动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传播生产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发明生产工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和繁重体力劳动的逐渐减少,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在生产活动中将变得更为重要。在当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知识分子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高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参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人民群众中的知识分子在精神生产过程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中产生了不少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落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弱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民群你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他们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在不同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中,人民群众的经济地位、经济利益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和享受到的政治权利不同,他们在政治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创造作用的发挥也不同。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重要因素。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消极落后的文化意识会削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而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则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条件,但也存在许多有待完善和改进的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还有不完善之处,科学文化还比较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结合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谈一谈对矛盾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2020年春期试题]

参考答案一: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例如,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各种运动形式相互区别,就是由各自的特殊矛盾规定的。一个系统的矛盾的展开和逐步解决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阶段。过程和阶段有长有短,但都有其特殊矛盾。而且在矛盾群中又存在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认识一般到认识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胜利。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激烈而深刻,因此,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参考答案二:

老子在《道德经・二章》中讲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意思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等,虽然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在哲学上,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被称为矛盾,简要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种关系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同时,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哲学上讲的这种辩证矛盾,不同于思维中存在的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自相矛盾,而辩证矛盾则体现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都是对立的,但它们之间又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攻就没有守,没有苦也无所谓乐。同时,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足球比赛中,队员们奋力拼搏,就有可能转守为攻,转败为胜;学习中,艰辛的努力获得优异的成绩,苦也就转化为乐。

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关系,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机械运动中的吸引与排斥、物理运动中的正电与负电、社会运动中的阶级斗争等都体现为矛盾的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其中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和平与战争、新生与死亡、运动与静止……我们细心观察世界,就会发现,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处处有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事物始终都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但现实中的矛盾各不相同。在某一领域、某一事物及其运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既有性质上的共同性即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即个性,从而体现出矛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但不论怎样,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我们研究矛盾和解决矛盾,既要注意矛盾的共性,更要注意矛盾的个性。研究矛盾的个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解决矛盾的前提,不同性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俗语所说的“对症下药”反映的就是这个道理。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学习唯物辩证法,就要学会运用矛盾学说去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而具体分析和解决矛盾的关键,就在于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8.结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阐述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2020年春期试题]

参考答案一: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是人不能事事都靠直接经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事实上多数知识都来自于间接经验。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努力学习,潜心实践,“一勤天下无难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正是古代水利工程、建筑、航海、战争等的需要,催生了古代的天文学、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此外,人们认识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如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也是实践提供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们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只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某种认识,不是“猎奇”,也不是某种“雅兴”,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科学研究的不断创新,目的是推动技术的更大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创新,目的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建设社会的精神文明,创造更高质量的精神财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不是自封的。“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表明,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其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决定认识。所谓实践第一,理由就在这里。

二、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现了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回答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

为什么说是“完成了”呢?因为在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就算是完成了。例如,在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某一工程计划的实现、某一科学假想的证实、某一器物的制成等,都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证实了原来的认识。

然而,人们在实践中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情况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限制,不但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是可能的,全部改变也是可能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或全部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都是可能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实现主客观的统一,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

当然,在社会斗争中也有这样的情况,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强,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但是不管怎样,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到了这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就算是完成了。

为什么说“又没有完成”呢?这是对于认识运动过程的推移而言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还是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们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不会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毛泽东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表明认识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沿着合理性方向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发展,往往充满了曲折以至反复,因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获得的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所谓具体的认识,就是说主观认识总是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的认识;所谓历史的认识,就是说主观认识总是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的认识。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参考答案二: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与认识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小马过河”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小马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就必须要亲自试试,这就是实践。人们可以通过亲自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李时珍吞服曼陀罗直至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中发现地球是圆的。这些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然而,每个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事情都靠直接经验获得。所以,人们大多数的知识还是要通过学习接获得。“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但这些间接性的认识,也同样来源于实践,因为它们都是前人实践的结果。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就是说,实践的需要能够大大推动认识的发展。抗日战争的需要催生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

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如今,我们可以利用太空望远镜遥望宇宙星辰,用显微镜观察微小世界的奥秘,这些场景在遥远的过去是无法想象的,而人类实践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可以说,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世界和未来的认知。实践的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就越高,也就能够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

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百年探寻,就为1秒相遇,引力波天文学的时代正在到来。引力波可以帮助人类洞悉宇宙的起源。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引力波,人们将有机会为大爆炸等一系列基本物理假设找到证据。到那时,人类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到塑造宇宙的力量。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获得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其最终目的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对一定事物的认识具有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发展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

苹果是甜的,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棉花是软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属于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以及各个方面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生动性的特点。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其局限性是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所以,感性认识有必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即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与感性认识不同,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谷・布拉赫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他的贡献在于用肉眼观察天体运行情况,并积累下一大批极为丰富的天文观测资料。但是第谷・布拉赫不善于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因而没有从翔实的数据中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规律。第谷·布拉赫的弟子开普勒继承了老师的宝贵遗产,充分利用自己的理论思维探索数据背后隐藏的自然规律,最终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条定律。第谷・布拉赫留下的观测数据是一种感性认识,没有这些数据,开普勒的理论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开普勒提出的定律则是一种理性认识,没有开普勒的理论贡献,第谷·布拉赫的数据资料便是一堆废纸。因此,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可分割、相互渗透。

2.从认识到实践

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人们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一切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可以说完成了,又可以说没有完成。

说它“完成了”,是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那么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就算是完成了。如顺利实现了建造鸟巢的计划、精雕细琢出一件陶瓷工艺品,都算实现了预想的目的,证实了原来的认识。

说它“没有完成”,是针对实践和认识运动过程的向前推移、向前发展而言的。实践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比如,人类现在对化学元素的认识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证实了“氟”:1898年,英国化学家菜姆塞和瑞利发现了“氖“: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113号元素“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9.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2020年春期试题]

参考答案一: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決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家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由于那个时期无产阶级还没有成长为一支自觉的政治力量,难以与资产阶级相抗衡,所以资本家能够凭借经济关系的强制力和国家法律的支持来延长工作日。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绝对延长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的限制,也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为了在工作目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资本家在调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上下功夫,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资本家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参考答案二: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家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是一种常态,而这也是工人罢工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劳动时间是资本家和工人博弈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在一个生产纺纱的工厂、资本家购买了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工人到资本家的工厂进行劳动。纺纱工人利用纺纱机器等其他生产工具加工棉花、最后生产出纱产品,包括纱线、布料等。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也是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在这个劳动过程中,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工人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而劳动产品也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与此同时,这个生产纱产品的过程也是一个价值增殖的过程,即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纺纱工人的劳动过程,就是劳动力商品实际使用本身的过程,就是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也是价值增殖的过程。假定一个纺工人劳动力的价值需要6个小时就可以生产出来、也就是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劳动力的工资。但是,由于工人把劳动力卖给了资本家,劳动也隶属于资本家,资本家就可以要求工人工作8个小时、那么,多出来的2个小时所创造的价值就归资本家所有。所以,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个纺纱工人6个小时的劳动看做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2个小时的劳动看做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这就说明,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所以,资本家要尽可能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以获取更多的剩余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的时间越长,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对工人的剥削也就越严重。

生产剩余价値的方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掲露了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资本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绞尽脑汁,发明了多种方法,但最基本的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家主要靠增加劳动量实现产量增加,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在英国,从14世纪末开始,政府就曾经颁布过各种劳工法令,强迫工人延长工作日。马克思对过度延长劳动时间给工人阶级带来的损害作出这样的抨击:“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除了单纯地延长劳动时间外,还通过提高劳动强度来剥削工人。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泰罗制”,它的特点是利用“科学的劳动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对此,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它的实行“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艺术的进步”。

在生产效率比较低下的情况下,通过绝对延长劳动时间,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有其必然性,但这种方式过于赤裸裸,非常容易引起工人的反抗。比如,1882年9月美国细约两万多个工人举行盛大的游行,他们高声呼喊“8小时工作、8小时体息、8小时娱乐”的口号。

随着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家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被称为相对剩余价值。通俗地讲,假定一个炼钢工人每天工作8个小时,6个小时是必要劳动时间,2个小时是剩余劳动时间。现在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价值降低,从而必要劳动时间降为5个小时。在同样工作8个小时的前提下,剩余劳动时间变为3个小时,从而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10.请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科学的?[2020年秋期试题]

参考答案一:

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

会,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述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预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既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找灵感,更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寻找启示。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本来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虽然它距离未来社会的高级阶段即典型的共产主义社会尚远,但从社会性质上来说是一致的。因此,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上,从社会主义社会中得到的启示应该比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得到的启示更多、更直接、更有意义。

第四,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针对有人提出的在革命成功后应采取什么措施的问题,马克思尖锐地指出,问题“提得不正确”,“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因而这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的答复应当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因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共产主义有多重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这种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第二,共产主义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种崭新的社会状态。

第三,共产主义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最终目的的实际行动,即共产主义实践。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共产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参考答案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从许多不同的方面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做出了科学的预见。把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社会物质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

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他们认为,未来社会的生产力之所以能得到高度的发展,是因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方面的桎梏已被打破。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为丰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为共产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个人消费品分配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按需分配”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以及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基础上的。那种把“按需分配”理解为是为所欲为地索取等观点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歪曲。事实上,由于共产主义新人全面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及其发展更趋于合理,摆脱了私有制社会中那种人为膨胀的贪欲和被扭曲的需要,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不会去占用超出自己需要的物品。而且物质需要的满足使人们更多地追求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比如自我修养,创造性劳动和奉献的需要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克服了“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第一次实现了人类社会在满足需要和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二、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是共产主义新人的重要体现。到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分配上真正平等的实现,由于社会成员之间不再有物质利益上的冲突,由于社会教育发展等,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

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在消费品分配领域中的体现,也是共产主义社会能够实现“按需分配”的重要条件。人们在“各尽所能”地为社会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产品之后,当然也就有理由“按需分配”地充分满足自己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精神境界表现在许多方面,集中体现在个人对于他人、个人对于集体和社会的态度上,而高尚的精神境界则表现为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和奉献。那时,人们不仅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也极其乐意为社会公共事业做贡献。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阶级的消灭、国家的消亡,三大差别的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的和谐。这种和谐不仅是宏观层面的,也是微观层面的。共产主义社会还会有矛盾,因为在几乎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千万次的人际互动中,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这些问题能够随时产生和随时解决,主要靠的是道德的调节,特别是靠人们的精神境界。当这样的精神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时候,生活就会真正成为高度和谐愉快的生活,人们之间真正形成和谐友爱的关系。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它指的是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只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的发展。那时,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人们的发展相互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条件。其次,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再次,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各方面才能都得到发展,人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最后,人的发展是充分的发展。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相互推动,共同提高,以实现更加充分的发展。

第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同一个过程,可以说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根据经济社会形态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的发展过程抽象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这个阶段是同自然经济形态相适应的。第二个阶段是以人对物的依赖为基础的阶段,这一历史形态是同商品经济形态相适应的。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同产品经济形态相适应的。在这里,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已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共同的控制之下。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这个阶段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不会损害社会的发展,而且成为社会进步的一种巨大动力。

第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彻底解放,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人类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不仅实现了社会内部的和谐,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形成了和谐。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是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合乎人类幸福生活和对美的追求的方式,来改造和利用自然。那时人们将自觉调节人口生产,并自觉保护自然。在人们的努力下,大自然将展示出更加美丽的景致。

四、马克思预测未来社会给予我们当代的启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理论来看,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所构建的和谐社会在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伟大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测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致的,是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在当今我国,从经济上,通过增加就业,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免征农业税,大力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及普通商品房等具体方法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多数人民的意愿,同时对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一些权利给予尊重和保障;文化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社会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不仅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理念的进步,它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更为我国创建和谐社会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指引了方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华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医。有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同请华佗看病。经华佗望色、诊脉后,给李延开了解表发散药,给倪寻开的是泻药。正当二人疑惑之际,华佗解释道:李延是因受凉,病在外,故应当吃解表药。倪寻是因饮食过多引起,病在内,故应当服用泻药。二人虽病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所治疗方法也不同。二人信服,各自拿药服用,很快痊愈。

1、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范畴并分析内涵。

2、请理论联系实际,如何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20年秋期试题]

参考答案:

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主要有:

第一,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制约现象的内部联系。本质和现象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华佗对症下药是透过头痛发热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了疾病的本质。

第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引起头痛发热这一结果的病因是复杂多样的,华佗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了不同的病因,才做到了对症下药。

矛盾特殊性原理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都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首先,必须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也就是说要承认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就意味着世界是一个没有矛盾的世界,因而也就谈不上去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了。所以,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应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其次,我们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最终目的是要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从而解决矛盾。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哲学理论必须在实际运用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在认识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基础上真正解决矛盾。

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说明,要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启示有:

第一,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第二,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又要求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第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提高实践活动自觉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第四,要注意使用科学的方法。

12.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2020年秋期试题]

参考答案一: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由微观经济单位追求最大利润的企业行为过程所驱动的过程。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次大的变革,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要的阶段。经济全球化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果。全球化的弊端在发展中国家体现的尤为明显,这使得很多的学者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对于经济全球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都还没有一致认可的界定,对其实质,说法也不一样。我们以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本质属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它是人类杜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台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

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经济全球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现在,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的基础。前苏联和东欧的剧变使市场经济真正地具有了全球的性质。第二,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信息一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即使在过去已经出现,但是,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全球化却有着与过去不同的技术——信息基础。正是这种建立在新科技革命基础上的新的信息技术使信息、商品和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第三,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迅速发展在组织上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网络。跨国公司内部的资金和商品流通使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具有一种比外部商品变换更加紧密和深刻的内容。经过全球化表示的不仅是经济联系的外延的扩大,而且是这种联系的内容的深化。二者加在一起,意味着国际间经济联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第四,目前,在有形的商品和生产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无形的信息和金融全球化来势更加迅猛。在这种情况下,只看到生产的国际化是不够的。金融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五,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从历史的角度看,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它还带有很大的不完善性。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经济的全球化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通过世界贸易、跨国投资以及国际金融流动的作用不断的加强各国的联系,实现一体化的过程。自从冷战结束后,世界结束了两级对峙的状态,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全球化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这种发展的结果将使得市场的能力逐渐的扩大,最终将超过国家的地位和能力。由于世界市场存在其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介入其中的国家将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我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将因为市场的不稳定受到的损失最为严重。1997

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该逃避。目前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处于世界经济边缘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我们可以获得比其他中小国家国际资金和新技术。因此面对这种形势,我们最好的选择是主动的融入市场,而不是等待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参考答案二: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早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就已经出现了。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由美国和苏联对抗带来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割被打破,技术、资本、商品等要素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流动,世界真正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

除了波音飞机、莱曼汽车等生产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还表现为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企业经营全球化:现在的国际贸易已占到世界总生产额的1/3以上,并且还在稳步增长,国际贸易的商品范围也在迅速扩大,从一般商品到高科技产品,从有形商品到无形服务等几乎无所不包,在我国,到处可以吃“麦当劳”快餐,看“松下”电视机,坐“奔驰”汽车;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文化、价值观念、政治统治与管理面临冲击;经济全球化使局部经济波动极易波及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失衡、危机和社会动荡,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货币金融连锁式的崩溃,以及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都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对待经济全球化,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那样:“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国际社会共担时代责任,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3.理论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21年春期试题]

参考答案一:

在社会领域,各种各样的矛盾使社会呈现出不同的社会面貌,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像两组相互作用的力一样矛盾运动着,决定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制约着其他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比如,果农在地里种果树,产生果实,这就是劳动力改造自然的过程。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科学技术非常重要。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比如,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私有制社会,地主阶级和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农民和工人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归人民占有。生产力是一种既定的客观的力量,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比如,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引发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沦为雇佣劳动者,成为无产阶级;土地、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料集中到资本家手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工人;工人一无所有,处于被剥削的地位。从而,两大阶级的对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鲜明特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就能促进生产力;反之,就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原始社会走来,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形态,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作用的结果。

社会就像一座大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筑了这座大厦。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中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人民占有生产资料,是国家的主人。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所以,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往往会通过一定的阶层或阶级矛盾表现出来。矛盾积累得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如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1911年,中国的辛亥革命;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里,社会基本矛盾需要依靠改革来解决。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我们的改革不仅变革生产力,而且要变革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二: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制约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生产力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当上层建筑适应新的经济基础时,就必然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只有解决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往往会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或表现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因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14.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性与长期性的认识。[2021年春期试题]

参考答案一: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至今已经过去170余年了,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反而还在世界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于是有人怀疑了,动摇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是错了?共产主义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对此,我们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给出明确、科学的解释和说明。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必然到来的判断没有错。因为这一判断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上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生产力发展的奇迹,但资本主义也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狭隘性,必将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所替代。尽管资本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发生了种种新的变化,其生产关系也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内在的基本矛盾。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历史上的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关键在于统治阶级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当前,资本主义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依旧保持着一定的生命力。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展股份公司、拓展全球市场、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民主选举制度等方式调整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共产主义的到来将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的不发达和发达时期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最后才能迎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实现。邓小平曾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答案二: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人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想的社会发展目标。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是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现实的社会主义事业每向前推进一步,也就是向着共产主义走近一步。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从社会形态交替规律上对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与“病理解剖”,作了具体实证的阐明。

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可以实现的证明。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在历史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总体上说是向往和追求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愿望和追求能够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历史证明,以往的任何阶级都不可能实现消灭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理想。

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到彻底解放。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形态发展与更替的规律是一般的历史规律,是只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的规律性。每一个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都会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而旧的社会形态走向没落并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转变,它不是具体制度的更新,而是整个社会的根本改造,因而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历史过程。而且,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经历许多历史阶段。首先,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有一个过渡时期,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斗争的复杂历史过程。其次,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到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更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最后,从发达的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还会有相应的历史时期。总之,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5.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2021年春期试题]

参考答案一: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早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交战国的政府就借助国家的力量扩军备战,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统治和管理。比如德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委员会”和“战时原料管理处”,以便征集和分配各种工业原料。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对经济进行紧急调节,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极具代表性的是当时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以增加国家预算在公共工程方面的投资和失业救济开支为主要内容,加强对经济的调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以计算机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更迅速、更普遍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垄断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最终得以确立。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人了新的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它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运用国家政权的一种方式,在本质上维护的仍是资本主义制度。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不断向世界范围扩展,而跨国公司就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国外输出资本、争夺商品原料和销售市场、谋求高额利润的重要方式。

随着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和垄断资本势力范围的迅速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竞争更为频繁和激烈。为此,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国际垄断同盟,瓜分世界市场。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国际协调,国际垄断资本还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国际经济秩序协调组织。这样一来,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曾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二是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三是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四是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五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以谋求对国家和世界经济政治的统治和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转向新殖民主义,用较为隐蔽和间接的方式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盘剥。如美国1949年提出的“第四点计划”到1990年的“美洲事业倡议”,都是在经济援助的旗号下,对亚非拉地区进行广泛渗透。因此,列宁的论述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理论武器。

参考答案二: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国内的统治,加剧了政治经济矛盾,加强了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使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体系。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是金融资本对世界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重要基础。资本输出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前就已存在,但只有到了垄断阶段,它才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时,少数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垄断资本对本国和国外人民的剥削和掠夺,由于对生产和市场的控制,形成了大量的“过剩”资本。同时,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把许多落后国家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那里具备了进行投资的条件。

随着垄断统治的形成和资本输出的扩大,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在世界范围展开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斗争。各国垄断组织一方面竭力利用国家政权实行高额关税政策,建立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保持国内垄断价格;另一方面,利用倾销政策,冲破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把大量商品输出国外,占据国外市场。各国垄断组织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往往改变斗争方式,求得暂时的妥协,组成国际垄断同盟,共同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剥削和掠夺世界各国人民国际垄断同盟,主要采取国际卡特尔的形式,即各国垄断企业之间签定瓜分市场、确定价格、规定商品销售量等的协定,或共同组织统一的销售机构。

在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同时,帝国主义国家还在政治上结成各种联盟,从领土上瓜分世界,展开了争夺殖民地的激烈斗争。侵占和掠夺殖民地,早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就已开始。从那以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和俄国先后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到1876年,仅英、俄、法3国的殖民地面积就达4040万平方公里。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从1876~1914年间,英、俄、法、德、美、日等6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占领了近2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使世界上的殖民地领土达到6500万平方公里。英、俄、法3国侵占的殖民地领土最多,1914年,这3国的殖民地领土分别为3350万平方公里、1740万平方公里和1060万平方公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角逐的主要地区是非洲,其次是西亚和东亚。到1910年,非洲土地面积的90.4%,亚洲的56.6%,美洲的27.2%,大洋洲的100%,都已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此外,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或附属国。这样,世界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囊括了全世界,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一方是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另一方则是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它们是帝国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列强之间在经济实力和世界领土瓜分上的不平衡发展,终于导致了1914年爆发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三:

垄断资本主义的最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集中与生产集中高度发展,在主要产业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居支配地位的垄断组织。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单一单位企业和在此基础上的分散竞争已经成为历史。主要产业部门大都已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第二、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日趋融合为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又形成金融寡头。

在工业垄断资本形成的同时,银行业的竞争造成银行业日趋集中和银行垄断组织形成。银行垄断组织的形成,使银行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过去的借贷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并与工业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

第三、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资本输出就已经存在,但不占重要地位。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由于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利润率较高的部门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而资本的本性又必然使其对利润率较低的生产部门不屑一顾,从而产生大量的过剩资本。落后国家资本有机构成低,劳动力价格低廉,则为资本输出提供了对象和场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特征十分明显。

第四、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随着各国资本输出的增加,垄断资本在国际上的势力不断扩大。各国最大垄断组织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国垄断组织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一方面利用国家政权,建立关税壁垒,限制国外商品输入,以维护垄断价格;另一方面,又通过绕过关税壁垒及倾销等政策,与外国资本展开较量。这种较量的结果往往给各国垄断组织带来巨大损失。为了避免在国际竞争中两败俱伤,各国垄断组织寻求暂时的妥协,组成国际垄断同盟。国际垄断同盟是不同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为保证获得垄断利润,从经济上分割世界而建立的一种暂时的国际经济协定或联合。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有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国际托拉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国际卡特尔。参加国际卡特尔的各国垄断组织,主要在流通领域,通过缔结价格和销售协定,来共同瓜分世界市场。

第五、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垄断阶段以后,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瓜分殖民地、建立殖民体系的肮脏交易。

由于落后的殖民地可以作为垄断资本的廉价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并为过剩资本提供有利的投资场所,随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卷入了争夺殖民地、掠夺殖民地的狂潮。

参考答案四: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趋于深化,并引起三个主要矛盾的激化,具体表现在:

第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垄断利润。在生产领域,垄断组织垄断了优越的技术条件,建立起严密的管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其结果,一方面工人为垄断资本家创造的财富日益增多;在流通领域,在分配领域,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信贷、通货膨胀,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再分配。这一些都加深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贫富的鸿沟,使两个阶级的矛盾加剧。但是资产阶级国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实行了调节劳资关系,开展失业救济,加强社会保险等一系列福利措施,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阶级矛盾。

第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不断加深。

战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的高额垄断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其他经济落后国家的剥削和掠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劳动人民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二次大战过后,虽然旧殖民体系瓦解了,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民族独立、发展中国家,而新殖民主义仍然像一副外表美丽的枷锁套在发展中国家的脖子上,世界上穷国和富国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据1991年统计,占世界人口20%的莫桑比克、印度等30个穷国,同占世界人口20%的瑞士、美国等38个富国比较,前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163美元,仅相当于后者22808美元的1/140.发展中国家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外债2002年已经达到25000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沉重负担。

第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化。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家为了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原材料产地、投资场所,必然在经济上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由于垄断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垄断资本的实力必然发生跳跃式的变化,最终导致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这种斗争发展到尖锐的程度就要爆发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典型。二次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推行新殖民主义和争夺投资场所和商品销售市场的斗争中,矛盾愈演愈烈。战后美国曾一度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随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美国已由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为债务国。目前,美国、日本和欧盟已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三足鼎立,他们之间争夺世界市场的斗争日益尖锐。20世纪60年代的“纺织品大战”、“钢铁大战”;70年代的“汽车大战”、“彩电大战”、“客机大战”;80年代的“农产品大战”、“电子产品大战”,以及连绵不断的投资战、货币战就是这种矛盾的表现。

参考答案五: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人垄断阶段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以致严重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在客观上推动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金融垄断资本进一步发展,并进而向国际垄断资本扩展,以谋求高额垄断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人了新的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发展,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推动了商品和服务贸易额的迅速增加,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便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在对外进行商品输出、奴隶贸易等经济侵略活动的同时,通过武力占领等手段,把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附属国。从殖民地掠夺的巨额财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积累、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成为它们维持其垄断统治和经济实力的源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老殖民主义体系已经瓦解,垄断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也由旧殖民主义转为新殖民主义。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更多地采取比较缓和和隐蔽的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控制。同时,出于维护垄断资本既得利益和扩张势力范围的需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关系中依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不尊重他国主权和独立,甚至寻找种种借口对他国进行赤裸裸的军事侵略和武装占领,暴露出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本性。

下载「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终结考试大作业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终结考试大作业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