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专项复习(填空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答案详见教材和教师用书。
1.我们蓝色的地球是生物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2.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的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和()所必须的()、()、()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
3.一棵树可以成为()的栖息地。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关系或()关系。
4.合作关系的生物有:()、()、()()、()。
5.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猎取食物,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关系。
6.敌对关系的生物有:()、()、()。
7.()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典型动物。它美丽的条纹引起了动物学家的研究兴趣。
8.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的是()的“伙伴”,有的时()的“竞争者”。
9.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的关系,这种关系像()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
10.食物链的源头在(),终点是()。地球上有一类生物专门“吃”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科学家称它们为()。
11.分解者有()、()、()、()等。
12.食物链上除了分解者以外,还有两类生物,即自己制造食物的(),以其他生物为食的()。
13.自然界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存在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
14.通过(),就可以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15.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及()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
16.自然界长期形成的()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17.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有:()、()、()等。
18.()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已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的野生动物和()的高等植物种类,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
19.保护生态平衡、珍惜动物的途径有()、()等。
20.()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