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近来一直在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他独到的见解,毅然决然的扛起了发个人之声,时代之音的大旗。不仅仅停留在对伤痕的揭露上,而是以更加深刻的方式,通过理性的思考,探究这些狂热运动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有意识地引导当代知识分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以下将选择几点谈一下我自己对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一.我思故我在“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的精英更为重要”,王小波在书中反复强调思维的重要性,“我认为低智,偏执,自私,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这是王小波的标准,他始终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
在杂文集首篇《沉默的大多数》里他表示自己要效法小奥斯卡长大而决定发声之后,他就在第二篇《思维的乐趣》提出思维的的重要性,“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机械是必须忍受的,但思想绝不能包括在内”。这体现了他对于思维的强烈的肯定。的确,人一旦离开了思想,或者思想活动被模式化,就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之所以持续那么久,就是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上层思想的混乱,下层的荒芜。在文革十年大乱斗里,作者一直对于下乡地方的军方管束其阅读自由耿耿于怀,纵使从其他方面来讲,那些军人对他颇为照顾,是不折不扣的好人。但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诠释毛泽东经典语录的岁月里,作者渐感生活的乐趣的淡薄。没有书可看,于他是最痛苦的,因为斩断了他与大思想家的联系,让他们在这段日子里彻底与他们隔绝。
这种状态带给王小波最大的痛苦,大概就是他已无法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因而说“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或许会有人觉得他夸大其辞,没有书而已,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在那样一个单纯依靠纸媒的年代,对于王小波这种思想深刻的人来说,书本的匮乏不仅仅是思想的滞涩,更是这一个时代普遍的现象-精神世界的荒芜。这恐怕才是他感到痛苦的深层原因。
高尔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的确,理性的思想使得人类能够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繁衍下去。思想的对于个体生命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表现了个人存在的意义。正如帕斯卡尔在《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里所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一个人,只有脑中存在着不同的想法,才能“在心为志,发言为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思想的火花闪现以后,人才能够去表达。这样,内在的思索让人感觉到自己有血有肉的活着,外在的表达向世界宣示着存在,我思,故我在。
二.个体生命之重
《沉默的大多数》给我另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就是书中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我觉得这其实也是八九十年代文学思潮的一个体现,经历了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对英雄典型的塑造—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一阶段文学逐渐开始把关注点投向个体生命。王小波的文字应该也算一个代表。
在本书的不少篇章里,作者都提到个体生命的价值,个性,以及选择问题。他认为“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有很多理由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因此有许多才智之士一生中丧失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这种现象在文革里,十分的普遍,傅雷夫妇的自缢,老舍的自沉,大量知识分子的非正常死亡这一件件都是非常触目惊心的事。作者对于文革这场灾难,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伤痕的揭露上,而是努力去探究其内在原因。从书中林林总总的叙述中,我们可以认为对于个体生命的不尊重,是很大的的一部分原因。
王小波为个体生命发声,首先体现在他对于一部分传统文化的批判,不少文化打着国学的旗号肆无忌惮的宣扬着自己的价值观,这一点可以从程朱理学来看,对人欲的强烈压制。他盼望着古代的圣贤能活过来,把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的话收回一些。其另一面,就是在于他对个人正常欲望的肯定。他对曾经的那个乌托邦的口号进行强烈的讽刺:“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苦就是苦,乐就是乐。这是人生来就有的感觉。面对痛苦,我们不应去回避,甚至企图运用权力指鹿为马,而是直面人生,发挥创造性,把苦一点一点熬过去,终会苦尽甘来。以上的两方面王小波从正反两面对个体予以重视。这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对于人民的感情。尽管以一种黑色幽默有略带嘲讽的语气说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不少的英雄典型。这大概与我国史学传统有关,帝王将相一直是史学中的主角,文学中他们也占据着主要地位,一直到明清之际,描写下层民众寻常百姓才零星可见。建国之后,文学也要求塑造典型人物,表现人物对集体的无私,不得不说,这样一来,个体的人的感情很大程度就被压制住了,正如书中所说,假设那时的人们要说一句“我爱你”,往往先说一圈我爱公社,爱集体,最后才能说我爱你,虽有夸张,但道理还是很明了的。
在我看来,王小波文学中对人的关注,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觉醒。社会的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发展的目标还是为了人民,任何人都不应该以为了集体这种借口剥夺人的正常权力,否则必将导致多数人的暴政。唯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尊重个体的价值,社会才能稳定而又充满活力的发展。
三.知识分子的担当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中,提到不少有关知识分子的内容,诸如《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知识分子的不幸》《对待知识的态度》等等一系列篇章,其归根结底,是作者他扛起了大旗,希望能为现代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但王小波的斗士精神虽很像鲁迅,但他倾向于阐述观点,把道理讲出来,判断与选择交给读者。
经历了十年的**,不少知识分子或因看破红尘,或因明哲保身,不约而同地保持着沉默,王小波在杂文中提出的的看法,体现了他力图从自己开始,打破这种局面。他说:“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的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他着力于希望从提升自己开始,惊醒沉默的知识分子发声,承担起社会责任。
谁是中国知识分子呢?书中并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定义。毕竟作者这种自由主义者,哪会愿意拘泥于条条框框,笼统来讲,知识分子就是做学问和关注社会的人。当代知识分子的担当首先体现在追求智慧的纯洁性,即“追求知识与利益无关”,对自己所求的智慧,保持着一种虔诚的态度,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二,谋而后断,要保证自己思想的活跃,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然后再决定是不是需要积极和振奋。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为了某种利益,就来为祸人间,而是时刻保持审视态度,纠正偏颇。
知识分子不必在身份上把自己置于过高的位置,但在精神上,一定要跟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以便看清世界的全貌。虽然王小波一直不喜欢讲大道理,但是我觉得知识分子应该去做时代的良心,在努力完善自我的同时,也应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念。虽然时光的洪流席卷而来,我们在生活里兵荒马乱,但是,人有点信念总归是不会错的,这点星星之火,只要自己努力,将来必成一片燎原之势。
这本书对种种文化现象与精神现象做出自己的评价,力图打破沉默,为当代知识分子立下价值规范。时代发展到今天,打破了过去政治高压的局面,多元化一直在不断被发展,东西良莠不齐,更需要我们明辨是非,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都在时刻变化着,人的自由得到更深刻的体现,但物欲的冲击也时刻存在,我们应当紧守底线,存几分善良,多一点思想,然后去和这个世界相拥。
透过犀利深刻的文字,可以想见作者高昂的战斗姿态,就像是一位勇敢的斗士,用振聋发聩的声音,唤醒沉默中的人们,而我辈青年学子,更应走出“沉默的螺旋”,走向未来,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