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材料
第一,基本情况。
位于红柳沟镇东北13公里的红柳沟镇沙场村,全村土地总面积.万亩,耕地.万亩(其中水田6600亩)。整个村庄共有3个自然村,共有户人,其中贫困户户人,名党员。由于地处沙窝腹地,沙场村常年风沙危害大,土地盐碱化严重,农业基础薄弱,是一种典型的雨养农业,多年来依靠传统种植方式,种植方式粗放,经济发展滞后,已于20年被列为贫困村。扶贫攻坚战打响后,该村在党支部书记魏于章同志的领导下,坚持支部领导,群众参与,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谱写了脱贫致富之路的光辉篇章。
第二,主要业绩。
抓住精准扶贫开发的发展机遇,加快村内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带领全村党员和干部群众大力发展塑料拱棚种植,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通过科学种植,每一个拱棚一年实现两收,单棚年纯利一万多元。截至2019年底,该村拱棚种植面积达1112亩,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几年前的不到2元猛增到1万多元。在产业强力支持下,贫困人口中只有2人实现了稳定脱贫。扩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推动“三变”改革。现在,沙场村已经被全县列为“三改”试点村。为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党支部通过实地考察,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又在本村平整了500亩葡萄种植用地,目前已经种植成功300多亩,后期经济效益逐渐显现,使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发展。
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加强基层组织自身建设。一是认真抓好党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每年不少于4次的党员培训班,同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努力提高全体党员和干部的综合素质;2.加强学习培训。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完善自我的第一要务,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学习十多次,重点学习了乡村振兴战略所蕴含的发展机遇。全村党员干部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四个意识”明显增强;3、加快推进村级阵地建设。村里的阵地多年来都是由原来的校址改造而来,如果遇上阴雨天气,外面下着大雨,里面下着小雨,早就成了危房,村里的“两委”办公条件极差,老百姓有什么事都只能在露天环境中办。后经村党支部多方争取资金,于20年底建成五个新的楼板房,办公、幸福院、爱心超市、农家书屋等设施齐备。四是建立全村两委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了彻底改变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村党支部组织带领全村群众修路、兴水、保水,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村容村貌。
1、积极招商引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年,流转土地300亩,引进陕西秦宝牧业有限公司,5万头养猪场,20年租金5万元,并每年将养猪场粪肥无偿提供给全村农户使用,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2、全村还利用村民“一事一议”工程,拓宽村容村貌,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2、全村因盛夏季节农业生产用电紧张,群众抢电,3、安全饮水,新建水厂一座,铺设主管5800米,入户管道6300米,解决全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4、由于全村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用电紧张,群众抢电,全村通过多方努力,实现了高压线路的改造,共投入资金90多万元,在全村建立了幸福院一处,用小钱办大事,有效解决了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第四,以加强民主管理为手段,推进依法治村。把依法治村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坚持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严格控制、严格审批,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把村民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纳入民主管理的范围。与此同时,加强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村,坚持会前谈话、会中走访、会中宣传,把依法治村渗透到每个家庭,有效地维护了全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五,文化建设稳步推进。村内的文化广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随着村级阵地的建成和使用,目前已经硬化,后期的配套设施也将逐步完善。农民书屋、爱心超市也已开始运作。同时,村支部还组织党员每年开展一次好媳妇、好公婆的评选活动。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邻里和谐稳定。
在未来的发展中,沙场村党支部将紧扣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小康、振兴农村经济、脱贫攻坚等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带领群众早日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