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信网络实验报告
通信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一 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分析
一、实验目的1、2、3、4、了解无线网络中的载波检测机制;
熟悉节点的传输范围、冲突干扰范围、载波检测范围和噪声干扰范围的概念; 了解载波检测接入体制中存在的隐终端问题和暴露终端问题; 结合仿真实验分析载波检测无线网络中的隐终端问题和暴露终端问题。
二、实验结果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Server address: 2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Client address: 1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07438001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9922073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739902205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4975616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9718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398078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Server address: 4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Client address: 3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03058001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3058001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003119031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5120000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10000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12
三、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节点2无法收到数据。由于节点3是节点1的一个隐终端,节点1无法通过物理载波检测侦听到节点3的发送,且节点3在节点2的传输范围外,节点3无法通过虚拟载波检测延迟发送,所以在节点1传输数据的过程中,节点3完成退避发送时将引起冲突。
四、思考题
1、RTS/CTS能完全解决隐终端问题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从理论分析上看,RTS/CTS协议似乎可以完全解决数据链隐藏终端问题,然而在实际网络中并非如此,尤其是在AdHoc 网络中。以节点为中心,存在发送区域和干扰区域。在发送区域内,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数据包可正常收发;该区域的大小由站点的功率等参数确定,可视为定值。干扰区域是相对于接受节点而言的,在该区域内,节点可以受到来自非相关节点发送的数据的干扰,造成冲突、丢包。RTS/CTS对隐藏终端问题的屏蔽实际上是建立在两区域相等的基础上的,即所有的隐藏终端都位于接受节点发送范围内。此中假设并不成立,干扰区域与收发节点间距有关。
实验二 无线局域网DCF协议饱和吞吐量验证
一、实验目的
1、了解IEEE 802.11 DCF 协议的基本原理。
2、理解网络饱和吞吐量的概念。
3、通过仿真对DCF协议饱和吞吐量的二维马尔可夫链模型进行验证。
二、实验结果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Server address: 55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Server address: 54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Server address: 53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Server address: 52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Server address: 51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Client address: 1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03056858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5493030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351972641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5102592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9966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8219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Client address: 1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06449537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8965709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355584451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5102592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9966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8233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Client address: 1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10001809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2000125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358534977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3926016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7668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314112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Client address: 1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13774900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773715844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184107930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22016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43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1761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Client address: 1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17127686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777148630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187729553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22016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43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1761
三、实验结果分析
各发送节点发包间隔较大,当网络中发送节点较少时,网络还未饱和。逐渐往网络中增加负载,网络总吞吐量逐渐增大,之后,网络吞吐量逐渐趋向于平稳,此时,网络即达到了饱和状态。
四、思考题
1、总结IEEE 802.11DCF协议饱和吞吐量和哪些因素有关。
任选一个时隙,网络中有节点在发送数据的概率 当有节点在发送数据包时,数据包发送成功的概率 数据包发送成功和发送失败所需的时间
2、为什么在数据包长度较长时,采用RTS/CTS模式更合理?
“隐藏终端”多发生在大型单元中(一般在室外环境),这将带来效率损失,并且需要错误恢复机制。当需要传送大容量文件时,尤其需要杜绝“隐藏终端”现象的发生。
实验三 动态源路由协议路由选择验证
一、实验目的1、2、了解DSR路由协议的优缺点。
理解DSR路由协议中路由发现过程和路由维护过程。
3、掌握DSR路由协议性能的仿真分析方法。
二、实验结果 Time(s): 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3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6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9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9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9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9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三、实验结果分析
仿真过程中路由表变化:2,4-2,5-4-2,3-2,2。当节点[1]在节点[2]的传输范围内时,节点[1]和[2]之间直接通信,不需要中间节点。随着节点[1]的移动,节点[1]离开节点[2]的传输范围并渐渐远离,最后又逐渐靠近。在节点[1]离开节点[2]的传输范围,节点[1]和[2]需要通过中间节点来通信,而且节点[1]离节点[2]越远,需要的中间节点越多。
第二篇: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报告册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报告册
班级2014通信技术1班
姓名赵自谦
学号201412021949
电气信息工程系电子教研室制
2016年9月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目录
实验一网线制作............................................................................................................................2 实验二对等局域网组建................................................................................................................4 实验三
OUTLOOK配置.............................................................................................................5 实验四常用网络命令..................................................................................................................10 实验五FTP实验...........................................................................................................................15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实验一网线制作
一、实验目的
理解直连线和交叉线的应用范围,掌握直连线和交叉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属性
验证性试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
RJ45卡线钳一把、水晶头、双绞线、测试仪。
四、实验要求
1、预习报告中需解决以下问题:
(1)掌握不同双绞线的不同用途。(2)掌握不同双绞线的线的排列顺序。
2、试验中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独立操作。
3、试验后按规定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五、实验原理
1、双绞线概述
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两根线安按照一定的密度相互绞在一起,就可以改变导线的电气特性,从而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双绞线电缆比较柔软,便于在墙角等不规则地方施工,但信号的衰减比较大。在大多数应用下,双绞线的最大布线长度为100米。双绞线分为两种类型: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
2、双绞线连接
双绞线采用的是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按照双绞线两端线序的不同,我们一般划分两类双绞线:一类两端线序排列一致,称为直连线;另一类是改变线的排列顺序,称为交叉线。线序如下:
直通线:(机器与集线器连)12345678 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B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交叉线:(机器直连、集线器普通端口级联)12345678 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B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在进行设备连接时,我们需要正确的选择线缆。我们将设备的RJ45接口分为MDI和MDIX两类。当同种类型的接口通过双绞线互连时,使用交叉线;当不同类型的接口通过双绞线互连时使用直连线。通常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属于MDI,交换机和集线器的接口属于MDIX。例如,路由器和主机相连,采用交叉线;交换机和主机相连则采用直连线。
六、实验步骤
1、剪下一段长度的电缆
2、用压线钳在电缆的一端剥去约2cm护套。
3、分离4对电缆,按照所做双绞线的线序标准(T568A或T568B)排列整齐,并将线弄平直。
4、维持电缆的线序和平整性,用压线钳上的剪刀将线头剪齐,保证不绞合电缆的长度最大为1.2cm。
5、将有序的线头顺着RJ-45头的插口轻轻插入,插到底,并确保护套也被插入。
6、再将RJ-45头塞到压线钳里,用力按下手柄。就这样一个接头就做好了。
7、用同样的方法制做另一个接头。
8、用简单测试仪检查电缆的连通性。
9、注意:如果两个接头的线序都按照T568A或T568B标准制作,则作好的线为直通缆;如果一个接头的线序按照T568A标准制作,而另一个接头的线序按照T568B标准制作,则作好的线为交叉缆。
七、备注说明:
1、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实验软件工具、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和技术,相同的网络功能和服务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实现。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跟踪技术发展动态。
2、实验学时较短,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工程能力的培养要求,希望同学们在课余能够珍惜时间,积极进行上机、上网操作练习,多动手实践操作,学习、应用所学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3、在课内外的实验中,提倡同学们在使用本实验指导书中的工具软件和方法的基础上,还可再用其他的工具软件和方法。实验报告可以针对自己收获较大的工具软件和思路、方法来书写。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实验二对等局域网组建
一、实验目的
1.组建两种拓扑结构的局域网。2.能够在局域网内实现资源共享。
二、实验要求
1.用TCP/IP协议配置对等网。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或点到点拓扑结构。2.掌握资源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包括:文件夹共享(学生自做)、打印机共享(教师演示)、共享文件夹的映射(学生自做)
四、实验原理
对于一二十台计算机组成的小型局域网环境,当采用对等工作方式时,局域网中所有的工作站均装有相同的协议栈每台汁算机的“地位”是对等的,故称为对等网。
微软最初提供的小型网络解决方案是用简单通信协议NetBEUI来实现。使用该协议的网络,以“工作组”的形式划分子网(计算机的归属),以“计算机名”区分和识别计算机。工作组中的每台计算机既是Client又是Server。后来,Internet风靡全球。微软即在Windows系统中引入TCP/IP,并作为默认的通信协议。单独使用NetBEUI或TCP/IP,均可实现对等网。本实验采用TCP/IP协议。
五、实验条件
1.运行Windows 98或其以上版本的计算机两台以上,计算机上必须配备网 卡及其驱动程序。
2.集线器以及连接线(用实验一制作的网线)
六、实验步骤 第一部分:点到点拓扑结构的对等网组建以及文件夹共享配置(学生每两人一组)
1. 用交叉电缆线将两台电脑相连,观察网卡的指示灯,看每台计算机是否都是处于连通状态。
2.查看网络组件是否完整(是否安装了TCP/IP协议、网卡驱动程序)开启“控制面板”一“网络”图标,查看网络组件是否都在。若无TCP/IP通信协议或缺其他组件,则添加之。
3.配置IP地址
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网络连接”对话框,打开“本地连接”,选择“TCP/IP协议”,单击“属性”。在出现的“TCP/IP属性”对话框中单击“IP地址”,然后选择“使用下面的地址”,进行相应的配置。同组IP地址一个为10.1.20.2另一个为10.1.20.3,子网掩码都为255.255.255.0,其它不设。单击“确定”按钮。
4.在命令提示符下键入“ipconfig”,由此查看本机的ip地址。
5.给同一实验分组的主机配置相同的“工作组”名和不同的“计算机名”。6.测试网络的连通性。从“网上邻居”看到相邻主机的名字。7.在命令提示符下“Ping + 本组计算机”可以连通。
8.实现文件夹的共享。单击文件夹的属性,把此文件夹设置为共享,则在其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它主机上能够看到此文件夹,实现共享。
9.实现共享文件夹的映射。从网上邻居中找到另一台计算机所共享的文件夹,右击文件夹,找到映射到网络驱动器,单击,即可实现映射。
第二部分:星型拓扑结构的对等网的组建以及打印机的共享实现(学生每批分为二组,共搭建两个网络,每组网段地址指定为10.1.1.0、10.1.2.0,)
1.把每组所有的计算机用直通电缆连接到集线器上,具体做法是每根电联线的1端连接集线器的一个端口,另一端与计算机的网络接口卡相联。
2.观察该集线器的端口和计算机的网络接口卡上的指示灯,这些灯都应该变亮。在有些设备上,指示灯将会闪烁,这是正常现象。
3.配置IP地址
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网络连接”对话框,打开“本地连接”,选择“TCP/IP协议”,单击“属性”。在出现的“TCP/IP属性”对话框中单击“IP地址”,然后选择“使用下面的地址”,进行相应的配置。
一组IP地址设定为10.1.1.2~10.1.1.9,八台机子每台一个号码,从号码段中任选一个号码。另一个组IP地址设定为10.1.2.2~10.21.2.9,八台计子每台一个号码,子网掩码都为255.255.255.0,其它不设。单击“确定”按钮。
4.重复第一部分的4~7步,测试网络的联通性。
5.实现打印机共享(教师演示)。在连接打印机的计算机上(假设主机名为zhao),从“控制面板”的“打印机”中,右击该打印机名后单击“共享”,在出现的界面中选中“共享为”,输入共享名“work-net”。在其他打印机上,双击“添加打印机”图标,选择“网络打印机”选项,输入打印机的路径及其共享名zhaowork-net。此时从本网络中任何一台打印机上都可实现打印
实验三OUTLOOK配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个人免费电子邮件格式、优点以及邮箱的申请,邮件的撰写、附件的使用、邮件的发送、接收与回复等;
2:了解企业邮箱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3:掌握邮件软件outlook Express的配置,垃圾邮件的预防、通讯薄等的使用;
二:背景知识
1: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简称E-mail,又昵称为“伊妹儿”)定义:是一种用户或用户组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发信息的服务,也是我们大众交流信息的常用手段之一。根据第七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权威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电子邮箱、搜索引擎、新闻浏览排在网民最常使用的服务前三位。其中电子邮箱算是互联网最早、最常用的元老级别应用服务。
2:电子邮件类型:根据电子邮箱使用者及邮箱自主域名的不同,可以将邮箱又分为个人邮箱和企业邮箱两个类别。前者的大多数用户还是应用免费的电子邮箱服务,而企业邮箱这种收费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支出,同时也是各大企业邮箱服务商竞争点,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企业邮件市场收入达到了30亿美元。国外企业油箱的普及率达到60%以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上,而国内仅有5-8%,所以邮件市场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3:电子邮件地址:个人邮箱地址典型格式是由三部分组成:用户名@用户所连接的收取Email的服务器地址),整个E-mail地址可理解为网络中某台主机上的某个用户的地址。新浪用户名规则:4-16个字符(包括4、16)或2-8个汉字,请用英文小写、汉字、数字、下划线,不能全部是数字,下划线不能在末尾。126用户名规则:
1.只能由英文字母a~z(不区分大小写)、数字0~
9、下划线组成。2.用户名的起始字符必须是英文字母。如:netease_2005 3.用户名长度为5~20个字符。
企业邮箱是一种为企业用户开发的邮箱,它能使企业使用自己的域名作为邮箱的后缀,用较小的代价获取自己的邮箱服务器。如果企业的域名是www.xiexiebang.com,邮箱空间有3.5G,20兆的附件容量。例如:网易126的邮箱(http://www.xiexiebang.com):你的邮箱地址是:用户名@sina.com,邮箱空间有2G,单封邮件附件容量为15M。
B:采用SMTP服务器来发送邮件,并采用POP服务器来接受邮件。
这种方法需要通过专门的电子邮件软件才能收发邮件,最典型的微软的OE(Outlook Express),也可以采用国产软件Foxmail.SMTP代表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是一组规则,用于由源地址至目的地址传送电子邮件。每一个想接收电子邮件的主机都安装了SMTP服务器。当主机由用户接收了电子邮件并想传递到另外一台服务器,则它联络SMTP服务器。SMTP服务器会作出反应,显示确认、错误消息或特定的请求信息。
POP3代表Post Office Protocol。POP服务器是接收邮件服务器。POP为一种协议,用于处理由客户邮件程序获取邮件的请求。
使用POP服务器接收的消息与使用SMTP服务器发送消息都很简单而且可靠。三:实验过程
(一):申请个人免费邮箱
1:双击打开浏览器IE(Internet Explorer 的简称),输入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Ping 127.0.0.1
Ping 10.127.116.1
Pingwww.Scetc.net –t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2)Ipconfig 作用:该诊断命令显示所有当前的TCP/IP网络配置值。该命令在运行DHCP系统上的特殊用途,允许用户决定DHCP配置的TCP/IP配置值。格式:ipconfig[/?|/all|/release[adapter]|/renew[adapter] |/flushdns|/registerdns |/showclassidadapter |/setclassidadapter[classidtoset]] 参数:/all产生完整显示。在没有该开关的情况下ipconfig只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每个网卡的默认网关值。
(3)ARP 作用:显示和修改IP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表。格式:ARP-sinet_addreth_addr[if_addr] ARP-a10.172.116.1 参数: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a显示当前的ARP信息,可以指定网络地址。-g跟-a一样。
(4)Netstat 作用:显示协议统计和当前的TCP/IP网络连接。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TCP/IP协议后才可以使用。
格式:Netstat[-a][-e][-n][-s][-pprotocol][-r][interval] 参数:
-a显示所有连接和侦听端口。服务器连接通常不显示。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5)tracert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实验五FTP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Ftp站点的设置过程。掌握Ftp站点的基本属性配置。掌握Ftp服务器站点权限的设置方法。二.实验要求:(1).能利用Serv-U组建Ftp服务器(2).能对Ftp服务器进行权限、用户等设置(3).能对Ftp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等设置 三.实验内容:(1).利用Serv-u建立ftp服务器(2).设置用户权限(3).设置不同文件夹权限
四.实验环境:Windows server 2003及serv-U 软件
五.实验内容:
(1)建立ftp服务器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2)连接本地服务器,如服务器不能再线,可选择输入密钥,密钥在SERV-U文件夹中“!)注册.txt”中。输入后即可以是服务器正在运行如下图:
(3)服务器连接成功后,右击“域”选择“新建域” 会出现下图界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面,只要在输入本机的IP地址点击下一步即可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域创建完成: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4)建立用户在新建的域下边右击用户选择新建用户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用户创建完成: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5)建立一个anonymous(匿名)用户:
anonymous(匿名)用户创建完成: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6)为以上建立的两个用户设置其登录权限首先选择要设置权限的用户点击目录访问,在文件下面选择你要给该用户的权限即可
选择完成后点击应用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7)为用户设置IP的访问在编辑规则中选择你要设置的你要设置的是拒绝的IP还是允许的IP 然后在规则中输入你要设置的IP即可
(8)可以为ftp做加密传输可以在“设置”中选择ssl证书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9)验证我们的服务器是否建立成功。在我的电脑中输入你的ftp地址例如:ftp://192.168.137.188
用zhaofang登陆: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新建文件夹:
删除文件夹:
匿名登陆: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新建文件夹:
打开文件:
删除文件夹: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6.实验结果与体会 实验结果:运行成功!
体会: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FTP服务器的建立与使用,对ftp服务器的的后台管理有了基本的了解。希望在以后的实验中操作的更好。
第三篇: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1,必做题目
1.1 无线信道特性分析 1.1.1 实验目的
1)了解无线信道各种衰落特性;
2)掌握各种描述无线信道特性参数的物理意义;
3)利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1.1.2 实验内容
1)基于simulink搭建一个QPSK发送链路,QPSK调制信号经过了瑞利衰落信道,观察信号经过衰落前后的星座图,观察信道特性。仿真参数:信源比特速率为500kbps,多径相对时延为[0 4e-06 8e-06 1.2e-05]秒,相对平均功率为[0-3-6-9]dB,最大多普勒频移为200Hz。例如信道设置如下图所示:
移动通信系统
1.1.3 实验作业
1)根据信道参数,计算信道相干带宽和相干时间。
fm=200;t=[0 4e-06 8e-06 1.2e-05];p=[10^0 10^-0.3 10^-0.6 10^-0.9];t2=t.^2;E1=sum(p.*t2)/sum(p);E2=sum(p.*t)/sum(p);rms=sqrt(E1-E2.^2);B=1/(2*pi*rms)T=1/fm
2)设置较长的仿真时间(例如10秒),运行链路,在运行过程中,观察并分析瑞利信道输出的信道特征图(观察Impulse Response(IR)、Frequency Response(FR)、IR Waterfall、Doppler Spectrum、Scattering Function)。(配合截图来分析)Impulse Response(IR)
移动通信系统
从冲击响应可以看出,该信道有四条不同时延的路径。多径信道产生随机衰落,信道冲击响应幅值随机起伏变化。可以看出,该信道的冲激响应是多路冲激响应函数的叠加,产生严重的码间干扰。Frequency Response(FR)
频率响应特性图不再是平坦的,体现出了多径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
移动通信系统
IR Waterfall
频率展宽后,信号的冲激响应不再平坦,是由于多径信道中不同信道的叠加影响
Doppler Spectrum
由于多普勒效应,接受信号的功率谱展宽扩展到fc-fm至fc+fm范围。
移动通信系统
3)观察并分析信号在经过瑞利衰落信道前后的星座图变化(截图并解释)。
前
标准的QPSK星座图,4个相位 后
移动通信系统
信号经过多径信道后,相位和幅值均发生了随机变化,信号不再分布在四个点附近,可以看出信号质量很差。说明多径信道对信号产生了巨大的干扰。PSK/QPSK通信链路搭建与误码性能分析
1.2BPSK/QPSK通信链路搭建与误码性能分析 1.2.1实验目的
掌握基于simulink的BPSK、QPSK典型通信系统的链路实现,仿真BPSK/QPSK信号在AWGN信道、单径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误码性能。
1.2.2实验作业
1)基于simulink搭建BPSK/QPSK通信链路,经过AWGN信道,接收端相干解调,仿真并绘出BPSK和QPSK信号在EbN0为0~10dB时(间隔:
移动通信系统
1dB)误码性能曲线。仿真参数:
a)仿真点数:106
b)信源比特速率:1Mbps。
Bpsk通信链路
QPSK通信链路
BPSK AWGN参数
移动通信系统
QPSK AWGN参数
用bertool画出BPSK信号的误码率曲线(0~10dB)
移动通信系统
由此可见BPSK和QPSK的在同一Eb/No时误比特率基本一样,这与理论分析一致
2)在1的基础上,信号先经过平坦(单径)瑞利衰落,再经过AWGN信道,假设接收端通过理想信道估计获得了信道衰落值(勾选衰落信道模块的“Complex path gain port”)。仿真并绘出BPSK和QPSK信号在EbN0为0~40dB时(间隔:5dB)误码性能曲线。信道仿真参数:最大多普勒频移为100Hz。
BPSK通信链路
移动通信系统
QPSK通信链路
瑞利单径信道参数
移动通信系统
QPSK AWGN参数
移动通信系统
BPSK AWGN参数
BPSK/QPSK 0-40db误码率曲线
BPSK和QPSK在同一Eb/No的误比特率基本一致,这和理论基本一致
移动通信系统
2、分组题目
2.1SIMO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2.1.1实验目的
1.掌握基于simulink的单发多收(SIMO)16QAM仿真通信链路;
2.仿真SIMO 16QAM信号在单径瑞利衰落信道下,不同接收分集数、不同合并方式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1.2实验内容
1.掌握单发多收的原理,利用分集技术,搭建单发多收通信系统框图。2.利用MATLAB中simulink所包含的通信系统模块搭建基于各种分集技术类型的单发多收通信链路。
3.比较分析不同接收分集数、不同合并方式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1.3实验原理
移动信道的多径传播引起的瑞利衰落、时延扩展以及伴随接收机移动过程产生的多普勒频移使接收信号受到严重的衰落;阴影效应会使接收的信号过弱而造成信号的中断;信道存在噪声和干扰,也会使接收信号失真而造成误码。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采取一些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其中,多天线分集接收技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方法。
分集接收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接收到的多个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地利用这些信号的能量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分集技术总体来说分为两类,针对阴影衰落的宏观分集和针对微观衰落的微观分集。本实验主要注重微观分集。分集技术对信号的处理包含两个过程,首 先是要获得M个相互独立的多径信号分量,然后对它们进行处理以获得信噪比 的改善,这就是合并技术。合并方式共分为三种,选择合并、等增益合并和最大 比值合并。
选择合并是最简单的一种,在所接收的多路信号中,合并器选择信噪比最高的一路输出。最大比值合并会将所有路信号的能量和信息都利用上,会明显改善
移动通信系统
合并器输出的信噪比。基于这样的考虑,最大比值合并把各支路信号加权后合并。各路信号权值用数学方法得出。等增益合并性能上不及最大比值合并,但是却容易实现得多,其主要思想是将各路信号赋予相同权值相加。2.1.4 实验仿真 2.1.4.1实验框图
系统整体框图
移动通信系统
接收分集
二分集等增益合并
移动通信系统
三分集等增益合并
二分集选择合并
三分集选择合并
移动通信系统
二分集最大比值合并
三分集最大比值合并
2.1.4.2 仿真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到,通过等增益合并方式能够显著的减小误码率,并且随着Eb/N0 的增加而更好的显示出性能优越;相对比不同的分集数可看出,分集数的增加能 有效地减小误码率。
移动通信系统
由图可看到,三种合并方式都能显著地减小误码率,在分集数为二的情况下,效果最好的是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次之,都优于选择合并;
2.1.5 实验结论
移动信道的多径传播引起的瑞利衰落、时延扩展以及伴随接收机移动过程产生的多普勒频移使接收信道受到严重的衰落,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抗衰落的措施来提高系统性能。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小组学习研究了对三种不同分集合并技术在改善系统性能方面的效果的课题实验。通过仿真实验得出的不同分集的误码率,分集技术能有效地减小误码率从而提高系统性能;而通过对误码率曲线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三种分集合并技术,等分集前提下,最大比值合并优于等增益合并优于选择合并;而对于同一合并技术,增加分集数能优化其性能。
2.2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性能分析
2.2.1实验目的
1)了解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原理
2)基于simulink搭建直接序列扩频仿真通信链路,仿真分析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3)观察体会直接序列扩频对误码率的改善程度 2.2.2 实验内容
1)搭建基于simulink搭建直接序列扩频仿真通信链路,观察频谱和波形 2)仿真分析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移动通信系统
2.2.3实验原理
所谓直接序列扩频,就是直接用具有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在发送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去进行解扩,把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始的信息。
直扩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由接收机对干扰的抑制产生的,如果干扰信号的带宽与信息带宽相同(即窄带),此干扰信号经过发送机伪噪声码调制后将展宽为与发送信号相同的带宽,而其谱密度却降低了若干倍。相反,直扩信号经伪噪声码解扩后变成了窄带信息,从而使增益提高了若干倍。
实验原理框图
伯努利信源b(t)x(t)s(t)信道r(t)e(t)Tby(Tb)dt判决0y(t)c(t)cos(wct)c(t)cos(wct)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
2.2.4实验仿真
直接序列扩频simulink仿真通信链路
a.伯努利序列参数和PN序列参数: 伯努利信源100bps
移动通信系统
PN序列2kbps
移动通信系统
b.扩频前后频谱变化: 扩频前频谱:
类似sinc函数的频谱
扩频后频谱:
频谱明显展宽 功率谱密度降低
移动通信系统
扩频调制后波形:
移动通信系统
解扩解调波形:
c.误比特率
AWGN信道(仿真点数1e6)
移动通信系统
BPSK理论误码率(-7到10dB的误比特率曲线)
通过两者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对Eb/No的改善近似为13dB,这和理论分析出的值接近。
第四篇: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通信原理 董健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目录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数字基带信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二、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三、实验步骤
1、熟悉数字信源单元和HDB3编译码单元的工作原理。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
2、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单元上的各种信号波形。
用信源单元的FS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示波器探头的地端接在实验板任何位置的GND点均可,进行下列观察:
(1)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信源单元的NRZ-OUT和BS-OUT,对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数字信源单元是否已正常工作(1码对应的发光管亮,0码对应的发光管熄);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2)用开关K1产生代码×1110010(×为任意代码,1110010为7位帧同步码),K2、K3产生任意信息代码,观察本实验给定的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帧结构,和NRZ码特点。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3、用示波器观察HDB3编译单元的各种波形。仍用信源单元的FS信号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
(1)示波器的两个探头CH1和CH2分别接信源单元的NRZ-OUT和HDB3单元的AMI-HDB3,将信源单元的K1、K2、K3每一位都置1,观察全1码对应的AMI码(开关K4置于左方AMI端)波形和HDB3码(开关K4置于右方HDB3端)波形。再将K1、K2、K3置为全0,观察全0码对应的AMI码和HDB3码。观察时应注意AMI、HDB3码的码元都是占空比为0.5的双极性归零矩形脉冲。编码输出AMI-HDB3比信源输入NRZ-OUT延迟了4个码元。
全1码对应的AMI码
全1码对应的HDB3码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全0码对应的AMI码
(2)将K1、K2、K3置于0111 0010 0000 1100 0010 0000态,观察并记录对应的AMI码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和HDB3码。
AMI码
HDB3码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3)将K1、K2、K3置于任意状态,K4先置左方(AMI)端再置右方(HDB3)端,CH1接信源单元的NRZ-OUT,CH2依次接HDB3单元的DET、BPF、BS-R和NRZ,观察这些信号波形。
CH1接信源单元的NRZ-OUT,CH2依次接AMI单元的DET
CH1接信源单元的NRZ-OUT,CH2依次接HDB3单元的DET HDB3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CH1接信源单元的NRZ-OUT,CH2依次接AMI单元的BPF
CH1接信源单元的NRZ-OUT,CH2依次接HDB3单元的BPF
CH1接信源单元的NRZ-OUT,CH2依次接AMI单元的BS-R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CH1接信源单元的NRZ-OUT,CH2依次接HDB3单元的BS-R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CH1接信源单元的NRZ-OUT,CH2依次接AMI单元的NRZ
CH1接信源单元的NRZ-OUT,CH2依次接HDB3单元的NRZ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四、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根据实验观察和纪录回答:
(1)不归零码和归零码的特点是什么?
不归零码特点:脉冲宽度τ 等于码元宽度Ts 归零码特点:τ <Ts(2)与信源代码中的“1”码相对应的AMI码及HDB3码是否一定相同?为什么? 与信源代码中的“1”码对应的AMI 码及HDB3 码不一定相同。因信源代码中的 “1”码对应的AMI 码“1”、“-1”相间出现,而HDB3 码中的“1”,“-1”不但与信源代码中的“1”码有关,而且还与信源代码中的“0”码有关。
举例: 信源代码:
***001 AMI: 10000-110000-1000001 HDB3:10001-11-100-100010-1 2.总结从HDB3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HDB3位同步信号
整流窄带带通滤波器整形移相
HDB3中不含有离散谱fS(fS在数值上等于码速率)成分。整流后变为一个占空比等于0.5的单极性归零码,其连0个数不超过3,频谱中含有较强的离散谱fS成分,故可 通过窄带带通滤波器得到一个相位抖动较小的正弦信号,再经过整形、移相后即可得到合乎要求的位同步信号。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二 数字调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绝对码、相对码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
2、掌握用键控法产生2ASK、2FSK、2DPSK信号的方法。
3、掌握相对码波形与2P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绝对码波形与2DP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
4、了解2ASK、2FSK、2DPSK信号的频谱与数字基带信号频谱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绝对码波形、相对码波形。
2、用示波器观察2ASK、2FSK、2PSK、2DPSK信号波形。
3、用频谱仪观察数字基带信号频谱及2ASK、2FSK、2DPSK信号的频谱。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单元及数字调制单元。
1、熟悉数字调制单元的工作原理。接通电源,打开实验箱电源开关。将数字调制单元单刀双掷开关K7置于左方N(NRZ)端。
2、用数字信源单元的FS信号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示波器CH1接信源单元的(NRZ-OUT)AK(即调制器的输入),CH2接数字调制单元的BK,信源单元的K1、K2、K3置于任意状态(非全0),观察AK、BK波形,总结绝对码至相对码变换规律以及从相对码至绝对码的变换规律 AK波形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BK波形
3、示波器CH1接2DPSK,CH2分别接AK及BK,观察并总结2DPSK信号相位变化与绝对码的关系以及2DPSK信号相位变化与相对码的关系(此关系即是2PSK信号相位变化与信源代码的关系)。注意:2DPSK信号的幅度比较小,要调节示波器的幅度旋钮,而且信号本身幅度可能不一致,但这并不影响信息的正确传输。
CH1接2DPSK,CH2接AK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CH1接2DPSK,CH2接BK
4、示波器CH1接AK、CH2依次接2FSK和2ASK;观察这两个信号与AK的关系(注意“1”码与“0”码对应的2FSK信号幅度可能不相等,这对传输信息是没有影响的)示波器CH1接AK、CH2接2FSK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示波器CH1接AK、CH2接2ASK
四、实验总结
1、设绝对码为全
1、全0或1001 1010,求相对码。
2、设相对码为全
1、全0或1001 1010,求绝对码。
3、设信息代码为1001 1010,假定载频分别为码元速率的1倍和1.5倍,画出2DPSK及2PSK信号波形。
4、总结绝对码至相对码的变换规律、相对码至绝对码的变换规律并设计一个由相对码至绝对码的变换电路。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三 模拟锁相环与载波同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拟锁相环的工作原理,以及环路的锁定状态、失锁状态、同步带、捕捉带等基本概念。
2.掌握用平方环法从2DPSK信号中提取相干载波的原理及模拟锁相环的设计方法。
3.了解相干载波相位模糊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实验内容
1.观察模拟锁相环的锁定状态、失锁状态及捕捉过程。2.观察环路的捕捉带和同步带。
3.用平方环法从2DPSK信号中提取载波同步信号,观察相位模糊现象。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单元、数字调制单元和载波同步单元。
1.熟悉载波同步单元的工作原理。接好电源线,打开实验箱电源开关。
2.检查要用到的数字信源单元和数字调制单元是否工作正常(用示波器观察信源NRZ-OUT(AK)和调制2DPSK信号有无,两者逻辑关系正确与否)。
3.用示波器观察载波同步模块锁相环的锁定状态、失锁状态,测量环路的同步带、捕捉带。
(1)观察锁定状态与失锁状态
打开电源后用示波器观察ud,若ud为直流,则调节载波同步模块上的可变电容C34,ud随C34减小而减小,随C34增大而增大(为什么?请思考),这说明环路处于锁定状态。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调制单元的CAR和载波同步单元的CAR-OUT,可以看到两个信号频率相等。若有频率计则可分别测量CAR和CAR-OUT频率。在锁定状态下,向某一方向变化C34,可使ud由直流变为交流,CAR和CAR-OUT频率不再相等,环路由锁定状态变为失锁。
接通电源后ud也可能是差拍信号,表示环路已处于失锁状态。失锁时ud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锁定状态下ud的变化范围(对应于环路的同步范围)。环路处于失锁状态时,CAR和CAR-OUT频率不相等。调节C34使ud的差拍频率降低,当频率降低到某一程度时ud会突然变成直流,环路由失锁状态变为锁定状态。
4.观察环路的捕捉过程
先使环路处于失锁定状态,慢慢调节C34,使环路刚刚进入锁定状态后,关闭电源开关,然后再打开电源,用示波器观察ud,可以发现ud由差拍信号变为直流的变化瞬态过程。ud的这种变化表示了环路的捕捉过程。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5.观察相干载波相位模糊现象
使环路锁定,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调制单元的CAR和载波同步单元的CAR-OUT信号,反复断开、接通电源可以发现这两个信号有时同相、有时反相。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四、实验总结
1.总结锁相环锁定状态及失锁状态的特点。
答:模拟锁相环锁定的特点:输入信号频率与反馈信号的频率相等,鉴相器输出电压为直流。模拟锁相环失锁的特点:鉴相器输出电压为不对称的差拍电压。2.设K0=18 HZ/V,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环路同步带ΔfH及捕捉带ΔfP。答:代入指导书“3式”计算得:v112v,则
fH186108Hz;v28v,则fp18472Hz
3.由公式nRCKdKo及6811n计算环路参数ωn和ζ,式中 Kd=6
2(R25R68)C114
-6 V/rad,Ko=2π×18 rad/s.v,R25=2×10,R68=5×10,C11=2.2×10F。(fn=ωn/2π应远小于码速率,ζ应大于0.5)。
答:nn2186.5fn17.6Hz远小于码速率 ;111rad4362(210510)2.21051032.2106170.5(波特);1110.6
24.总结用平方环提取相干载波的原理及相位模糊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平方运算输出信号中有2fc离散谱,模拟环输出信号频率等于2fc,二分频,滤波后得到干扰波;2电路有两个初始状态,导致提取的相干载波有两种相反的相位状态 5.设VCO固有振荡频率f0 不变,环路输入信号频率可以改变,试拟订测量环路同步带及捕捉带的步骤。
答:环路处于锁定状态后,慢慢增大C34,使ud增大到锁定状态下的最大值ud1(此值不大于+12V);
① ud增大到锁定状态下的最大值ud1值为: 4.8 V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②
继续增大C34,ud变为交流(上宽下窄的周期信号)。③ 环路失锁。再反向调节减小C34,ud的频率逐渐变低,不对称程度越来越大。
④ 直至变为直流。记环路刚刚由失锁状态进入锁定状态时鉴相器输出电压为ud2;继续减小C34,使ud减小到锁定状态下的最小值ud3;
环路刚刚由失锁状态进入锁定状态时鉴相器输出电压为ud2为:2.4 V ud减小到锁定状态下的最小值ud3为 :1.6 V ⑤ 再继续减小C34,ud变为交流(下宽上窄的周期信号),环路再次失锁。然后反向增大C34,记环路刚刚由失锁状态进入锁定状态时鉴相器输出电压为ud4。环路刚刚由失锁状态进入锁定状态时鉴相器输出电压为ud4的值为:4.4 V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 数字解调与眼图
一、实验目的
1.掌握2DPSK相干解调原理。
2.掌握2FSK过零检测解调原理。
二、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2DPSK相干解调器各点波形。
2.用示波器观察2FSK过零检测解调器各点波形。3.用示波器观察眼图。
三、实验步骤
1.复习前面实验的内容并熟悉2DPSK解调单元及2FSK解调单元的工作原理,接通实验箱电源。将数字调制单元单刀双掷开关K7置于左方NRZ端。
2.检查要用到的数字信源、数字调制及载波同步单元是否工作正常,保证载波同步单元处于同步态!
3.2DPSK解调实验
(1)将数字信源单元的BS-OUT用信号连线连接到2DPSK解调单元的BS-IN点,以信源单元的FS信号作为示波器外同步信号,将示波器的CH1接数字调制单元的BK,CH2(建议使用示波器探头的x10衰减档)接2DPSK解调单元的MU。MU与BK同相或反相,其波形应接近图4-3所示的理论波形。
(2)示波器的CH2接2DPSK解调单元的LPF,可看到LPF与MU同相。当一帧内BK中“1”码“0”码个数相同时,LPF的正、负极性信号电平与0电平对称,否则不对称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3)示波器的CH1接VC,调节电位器R39,保证VC处在0电平(当BK中“1”与“0”等概时LPF的中值即为0电平),此即为抽样判决器的最佳门限。
(4)观察数字调制单元的BK与2DPSK解调单元的MU、LPF、BK之间的关系,再观察数字信源单元中AK信号与2DPSK解调单元的MU、LPF、BK、AK-OUT信号之间的关系。BK与 2DPSK 的MU
BK与 2DPSK 的LPF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BK与 2DPSK 的BK
AK与 2DPSK 的MU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AK与 2DPSK 的LPF
AK与 2DPSK 的BK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AK与 2DPSK 的AK-OUT
(6)将数字调制单元单刀双掷开关K7置于右方(M序列)端,此时数字调制器输入的基带信号是伪随机序列(本系统中是M序列)信号。用示波器观察2DPSK解调单元LPF点,即可看到无噪声状态下的眼图。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4.2FSK解调实验
将数字调制单元单刀双掷开关K7还原置于左方NRZ端。将数字信源单元的BS-OUT用信号连线换接到2FSK解调单元的BS-IN点,示波器探头CH1接数字调制单元中的AK,CH2分别接2FSK解调单元中的FD、LPF、CM及AK-OUT,观察2FSK过零检测解调器的解调过程(注意:低通及整形2都有倒相作用)。LPF的波形应接近图4-4所示的理论波形。
AK与 2FSK的 FD
AK与 2FSK的 LPF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AK与 2FSK的 AK-OUT
四、实验总结
1.设绝对码为1001101,根据实验观察得到的规律,画出如果相干载波频率等于码速率的1.5倍,在CAR-OUT与CAR同相、反相时2DPSK相干解调MU、LPF、BS、BK、AK波形示意图,总结2DPSK克服相位模糊现象的机理。
当相干载波为-cosωt时,MU、LPF及BK与载波为cosωt时的状态反相,但AK仍不变(第一位与BK的起始电平有关)。2DPSK系统之所能克服相位模糊现象,是因为在发端将绝对码变为了相对码,在收端又将相对码变为绝对码,载波相位模糊可 使解调出来的相对码有两种相反的状态,但它们对应的绝对码是相同的。
第五篇:串口通信实验报告范文
华南农业大学
实验报告
----------目录----------
1、实验任务和目的..............................................................................................................2、实验准备..........................................................................................................................3、实验步骤................................................................................................................................4、实验分析与总结....................................................................................................................(1)、分析.............................................................................................................................(2)、总结.............................................................................................................................1、实验任务和目的
了解串行通信的背景知识后,通过三线制制作一条串口通信线(PC-PC),并编程实现两台PC间通过RS-232C通信。要求两台PC机能进行实时的字符通信,并了解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基本通信方式。
2、实验准备
1、检查PC是否具有串行通信接口,并按其针脚类准备一条串口通信线缆。
2、串口包的安装,下载javacomm20-win32.zip并解压,将win32com.dll复制到
3、实验步骤
1、将实验所需RS-232缆线准备好,并将JAVA串口包复制到相应地目录下。
2、查找有关串口通信的书籍以及在网上查找相应地串口通信代码。
3、用JAVA编程软件JCreator编写代码。
4、实验分析与总结
(1)、分析
(I)、对串口读写之前需要先打开一个串口并检测串口是否被占用: public void open(){//打开串口以及输入输出流
recieve=false;
try
{serialPort=(SerialPort)portId.open(“Serial Communication”, 2000);}
catch(PortInUseException e){System.out.println(“端口正被占用!”);}
try
{serialPort.setSerialPortParams(9600,SerialPort.DATABITS_8,SerialPort.STOPBITS_1,SerialPort.PARITY_NONE);}
catch(UnsupportedCommOperationException e){System.out.println(“不支持通信”);}
try
{
outputStream=serialPort.getOutputStream();
inputStream=serialPort.getInputStream();
1-完整运行程序如图所示:
图1
(2)、总结
通过本次串口实验,我对串口通信的知识了解的更透彻,这是在刚开始对串口通信知识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编程而造成许多错误之后才得到的结果。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时候也接触到了不少其他的编程语言例如VB,delphi,C#等,这也让我对这些从没有学过的语言有所了解,我想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实验工作都有帮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