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教师读书活动之心得体会10
《给教师的101条建议》剖析的教育现象
——我们该如何面对数学学困生
王 强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学困生转化。要称做好老师就得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的教师如果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听:我们的孩子在辩论争鸣;看,我们的孩子在合作交流。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多了鲜活,还时有孩子的真知灼见,语惊四座。这是令每一位教师都感到欣喜的事情。但当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去审视的时候,不难发现,热闹、自主背后透露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课堂上,是谁表现得如此出色,是谁把课堂气氛烘托得如此精彩,当然是优等生。那么,还有一些人呢?他们积极地参与了吗?他们学会了新知吗?是否我们的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让学生“热热闹闹”地学习;另一方面,在课后却不得不为课堂上许多没接受新知的学生费力地在补课呢?这样的审视就不得不引起每一位教师的警戒:应关注新型数学课堂中的弱势群体——学困生群体的学习状况。
[现象]1:新课程的数学课堂出现小手林立,争相发言的情况是经常见到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各种学习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学习。孩子们变得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争论。看着课堂上活跃的气氛,教师们自然十分高兴。但当我们低下头,透过如林的小手,便可以看到许多“安静”的端坐在位子上的“忠实听众”,这些甘于当听众的多数是学困生。
以前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性学习,忽视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法。这种机械、呆板、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误导了许多学生,对学困生更是如此。传统的教学他们只是一只被灌水的瓶子,而新的学习方式要求他们是一只主动摄取水分的瓶子。因此,他们不习惯自己去学习。他们没有自主探索的习惯,没有大胆发言的勇气。而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大都只会留意一些非常积极的活跃分子,只会沉浸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很少会留意教室内还有一些“与世无争”的学困生。
[对策]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还是游神在外,或者在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困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⒈学会关心学会爱。
爱优等生,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但是爱每一个学困生却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到的。对于学困生,教师应多些“平等”,少些“架子”;多些“微笑”,少些“冷漠”;多些“宽容”,少些“苛求”;多些“倾听”,少些“厌烦”。我深信这爱的教育力量。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学困生,我常常是边讲边走到他们身边,用手轻轻地抚摸一下他们的头,抑或轻轻地拍拍他们的肩背,孩子们总能领会我的意思。这就是教育的艺术,蕴涵着教育深爱的艺术,足以让所有的学生感受教师那无言的关爱,师爱无言,幸福无言。
⒉赞赏学困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这位学生的努力和进取,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也许他们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取得了微小的进步,但这微小进步足以让教师感到希望。教师应
充分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和鼓励。赞赏犹如阳光,获得教师的表扬是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人的许多潜能和情感便会奇迹般的激发出来。所以,凡是聪明的教师都不应吝惜对学困生的赞赏。
⒊创造时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大多数学困生很少有体验到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师对学困生力求做到三个优先:优先提问,学困生思考后能回答的问题,优先让学困生回答;优生板演,学困生能板演的题目,优先让学困生板演;优先批改,且做到当堂批改,当面批改,随到随改。让学困生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且让这份成功再次成为学生前进源源不绝的动力。
[现象] 2: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是:动笔写的多而动手做的少;被动接受的多而主动选择的少;个人独立完成的多而同伴合作的少;接受教师的被动评价多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少。因此,新型的课堂教学呼唤着新型的作业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应运而生。这种作业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性能力。但是,开放性作业却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学困生根本没当回事,甚至偷懒不做。
[对策]引导学困生正确对待开放性作业。
⒈提高学困生的思想认识。
教师要引导学困生认识清楚:开放性作业是布置的必须完成的作业,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做作业。教师注重的不是你做的结果是否完美,而是你完成的过程。让你在完成的过程中通过去调查、去访问、去查资料、去分析、去研究,锻炼的是你的综合性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积极完成。
⒉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教师可在平时调查了解一下,学困生周围有没有邻近的学生,可让这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在一起完成作业,愉快合作。这样,既降低了难度,也可互相监督,真实地经历完成作业的过程。
⒊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成果。
在作业展评时,汇报交流时,教师要尤其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成果,努力发现学困生作业中的点滴闪光之处,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起学困生再度作业的高涨情绪。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人师者,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学困生尤其应爱得“多一点”,从而让每颗星星都发光,让每片花瓣都散发出芳香。
用真诚和爱心打动他们,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微妙接触,要想赢得学困生,就要经常深入到学困生中去要,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要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促进双向共同发展。
第二篇:2013年小学数学教师读书活动之心得体会材料10
教书育人不言“倦”
------读《教师如何预防职业倦怠》有感 王娟红
回顾自己十一年的从教之路,最初五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激情、有闯劲,中间四年是心境平和,干劲不减,成绩不错,最近两年却是心生倦意,痛苦彷徨,甚至想逃避。莫非是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太久了,对一切都太熟悉,失去了吸引力,没了冲劲?抑或是我这个人太理想主义,而现实与理想总有一定落差,从而产生挫败感?再或是身体不如从前,不堪其累,身心俱疲?我不得其解,我的内心经受着彷徨、苦闷、无奈和迷茫的煎熬!
当《教师如何预防职业倦怠》这本书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喜不自禁,如获至宝。一天一夜,一口气把她读完了。读完后,我如释重负,原来,像我这样存在职业倦怠的教师不少,而且对照书中的《职业倦怠自我测量表》一看,我的情况不算糟糕,只是“前期症状”而已。我亦茅塞顿开,不是工作环境有问题,是我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正如书中所言,一个胸怀教育梦想,积极投身教学教研,富有情趣,懂得自我放松调节的教师是不会有倦怠感的!我为自己的豁然开朗而高兴!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胸怀梦想,不知“倦”。“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就是理想,就是梦”,朱永新如是说。读完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要让我们辛苦而繁杂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有声有色,就得有梦想这根弓弦。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把“做最好的教师”作为他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为此他要求自己每天完成“五个一”------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思考一个教育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他也坦言忙和累,但是每天有新领悟,新收获,新快乐,也就有了新动力,从而促使自己坚持不懈,不断地向梦想靠近。全国优秀教师于春祥,从踏上教坛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抱定一个信念,一定要做一个出色的教师。他曾设想:三十岁左右要在全区有一定的影响;四十岁左右在全市占有一席之地;五十岁左右在全省享有一定的声誉。结果他不负事业,事业也不负他。31岁时,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3岁时,被评为淄博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46岁时,出版了教学随笔集《用脚走路》。眼下,他正在只争朝夕地为50岁目标而奋斗。梦想蕴含着自我期待和希望,蕴含着价值和动力。有梦想的教师,在追逐的道路上不知疲倦,不会懈怠,永远充满活力。反观自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平淡无为,常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之感,时而牢骚满腹,抱怨自怜,时而唉声叹气,总喊“烦”“累”。其实说到底是缺乏教育理想,也因此每天的工作变得被动和无味。现在,我是该重新审视自己并作好人生规划了。
亦教亦研,不觉“倦”。备课、上课、看作业、个别辅导和处理班级大小事-----老师们起早贪黑,风尘仆仆,穿梭在教师、办公室之间,一天下来,唇干舌燥,腰酸背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生活就像复印机,单调枯燥乏味,周而复始中,应有的乐趣日渐消失,人的意志也逐渐消沉。但是,如果用审视和“科研”的眼光来看待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每天的工作都有新意,都有挑战。对此,苏赫姆林斯基早有精辟阐述:“如果你想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我们可以把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比如,班集体建设、后进生转化,早恋,自学能力的培养等等当做课题来研究,这样,平凡琐碎的工作因富有创造力而充满乐趣。教学实践中的这些经验和心得再把它形成文字就成了教研成果,多年积累下来,也会硕果累累。李镇西曾自豪地说,读书、教书、写书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从教几十年,边阅读、边实践、边思考、边写作,共出版了五本专著,在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200多篇文章,总计70万字。亦教亦研的过程无疑要付出艰辛和努力,但丰收的喜悦会成为前进的巨大动力,使你充满激情,永不懈怠。奋斗的过程就是幸福,正如一位哲人说:幸福的意义不在本身,而是追求幸福的过程,在你放弃追求与思考的时候你也就放弃了幸福。忙里偷闲,不会“倦”。德洛夫强调:“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当然越早越好,你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身体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职位的晋升。”著名教育家魏书生32年未进过医院,随时都有健康的体魄,饱满的激情,愉悦的心情。他以“松、静、匀、乐”作为养生、养心之道。工作固然忙和累,但无论多忙,只要你愿意,都能够偷出闲来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早晚坚持体育锻炼,每天都精神抖擞。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听听音乐、看看电视、种种花草、拉拉琴、练练字、跳跳舞,都是很好的放松,周末邀上三五知己爬爬山,逛逛街都会让人觉得愉快,舒坦。一个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人,一个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的人,是很难体会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的,职业倦怠也随之而来。若是整天生活在压抑、烦闷、被工作压得连气都喘不过来的的日子里,只顾埋头“赶路”,而让路边的风景随风逝去,不是挺悲哀吗。不妨多一点情趣,多一些浪漫,多一份轻盈,去充分领略工作和生活的美好吧。
且歌且行,不言“倦”。书中讲到一个小故事:三人同喝一口井的水,其中一人用金杯喝,另一人用泥碗喝,第三个人用手捧着喝。用金杯喝的人觉得自己高贵,用泥碗喝的人觉得自己贫穷,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痛快快地说了一句:“好甜的水!”这个故事让我震撼,一直以来,我们可能太多地关注工作的附属价值,而忽视工作本身,也就无法体会其中蕴含的乐趣。如果我们总耿耿于怀工作太累,薪水太低,地位不高,就会背上沉重的自卑的心理负担。如果换一种心态,就会发现,教育教学工作能带给你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学生的一句贴心的问候和祝福,学生对你的关心和牵挂„„这都是你不知疲倦的动力所在。高尔基说“当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就是一种享受;当工作只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只是一种苦役。”不要漠视自己的平凡,也不要小看生活中的平凡,心态静下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想问题、做事情,及时清扫心房,消除那些不合理的奢求欲望,轻装生活,在平淡的生活和辛勤的工作中找寻快乐,这样你就会发现平凡中的不平凡,品尝到平凡中那成功的甘甜。
胸怀梦想,热爱工作,调适心态、乐教乐业、且歌且行,乐在其中,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人生感悟。如果把教书育人这一职业比作我人生中的一首歌的话,那么我愿意天天以饱满的热情去歌唱她!
第三篇:2013年教师读书活动之心得体会6
小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
刘军
厌学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学生一旦厌学,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感,甚至抵触学习;同时,对教师和家长有逆反心理,有抵触情绪;厌学的学生还常伴有品行问题,严重的会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
要让学生摆脱厌学障碍,教师就必须找到学生厌学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从学生心理、教育上去疏导,才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智力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培养。本人认为,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由心理、生理因素的影响,也有环境因素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在人为因素的矛盾冲突中产生的。
一、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环境,即小学校生所处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背景,对小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小学生不能及时根据社会文化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变化。如:社会中的“读书无用,金钱万能”、裙带关系、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报酬倒挂现象等,都会侵蚀着小学生的幼小心灵,使他们在主观上简单的认为:学习是次要的。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传统的家庭观念,以子女作为父母个人的财产,父母对子女的关系是单向的、垂直的教育与受教育关系,父母只具有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在子女面前完全以教育的身份出现,认为子女对父母的教育只能安全接受,对父母的意见必须绝对服从。家长“望子成长”、“望女成凤”的心切,不顾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的特点,采取一些损伤小学生心灵、超越小学生能力的硬性教育、造成家庭生活、学习紧张的气氛。长此下去,会使小学生产生疲劳感,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反感和厌恶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不佳。这时家长就“恨铁不成钢”,甚至用挖苦、讽刺、威吓、打骂的办法,结果使小学生更加缺乏主动性和独立见解,失去了学习的乐趣,而麻木不仁,从而厌恶学习,甚至个别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离家出走。
三、学校教育不良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心理单位,班级学习风气的好坏,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认识与扮演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学习效果。传统教学理论,忽视学生在学校中的社会地位,强调维护教师“权威”和中心地位,因而导致师生这间、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心理隔阂,这种矛盾冲突也是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
1.师生间的矛盾冲突
在学校,教师与学生属不同的社会群体,各自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拥有成人社会的要求,接受自己的教学指导,以求维护自身权威与尊严。但是,由于小学生在心理、生理上仍处于尚未成熟和发展过程中,其文化知识、教养水平、社会道德观念与教师所代表的成人社会的要求尚有很大的距离,小学生在学校中则不愿受教师过多限
制,希望自己在学习和行为方面能获得更大的自由,拥有更多的自主性,而这种追求更高社会地位,获得与教师平等的权益的最初愿望,使之常常与教师发生冲突。如:学校抓应试教育,教师的最大愿望及是要求学生忽视或不关心学生的思想等现象。从而忽视学生在学校中的社会地位,因此与学生的独立人格产生冲突。这种冲突的结果往往是牺牲学生一方的阂,一般不易发生外部行为的直接对抗,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拥有法定的控制权。因此,小学生对教师的不满主要反映在学习态度上,表现在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从而消防对抗、厌恶学习。
2.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同一年班级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与地位,属于同辈社会群体,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但在学校中,由于小学生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小学生之间也经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一般说来,在一个好的班级集体中,绝大多数学生能自觉维护班级荣誉,每个学生能自学按照自己的需要侵犯他人的利益,甚至恶语伤害其他同学,出现在强欺弱等不良现象,导致学生之间不团结、不信任。另外,由于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小学生接受知识水平不同,造成学习成绩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出现歧视现象。对于这些形象,如果教师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教育工作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正确对待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学生,而是对个别学生偏心、偏爱,不仅容易引起小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更会加剧小学生之间的冲突。使那些品德和学业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学生缺乏信心,自暴自弃,从而抵触厌恶学习。
总之,小学生厌学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人为因素长期的,多次的影响结果。疏导与治疗的关键在于端正办学思想,重视发挥学校、家庭的积极作用,抵御大环境的消极影响,创造一个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的良好环境。
第四篇:2013年教师读书活动之心得体会21
农村小学“请家长”教育现象的剖析
“请家长”的教育方式由来已久,在普教系统较为普遍,也符合教育界所言“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惯例。然而请家长来学校的起因往往是孩子阶段性学业不良或行为不良而引发的,因此请来的家长面露愠色,对待孩子的教育方法也简单粗暴,更有甚者将心中怒火发泄到教师身上,偏离了教育的初衷。
(一)家校双方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上的欠缺
家校双方对问题孩子缺乏必要的宽容与尊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与矫正绝非一日之功,并且问题孩子的很多行为并非其本意,其可塑性还相当强。教师的“请家长”行为与家长的打骂行为都折射出家校双方教育理念的浮躁急进和教育方式的单调无助。
(二)教师与家长对问题孩子的归因有误区
农村学校家长的素质普遍不高,参与合作教育的需要也不强烈,因此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罪于家长头上,认为“家教”不好。家长却把孩子成绩方面、行为方面的问题归罪于学校,认为教师不够严格,校风不好。家校双方都没有真正去寻求问题孩子的症结所在,或没有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请家长”有时演变成双方责任的推委,甚至引发家校之间的冲突。
(三)“请家长”的教育途径有违教育初衷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家校结合共同治理的教育初衷是良好的,但“请家长”的形式过于单调老套,把“请家长”往往是教师向家长“告状”,况且农村学校的家长素质普通不高,于是把打骂代替教育的家长叫来办公室,家长面子上挂不住,进一步恶化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四)“请家长”加深对问题孩子的伤害
家校双方在教育问题孩子方面出现的巨大分歧,直接受伤害的是孩子本身。在打骂教育下,学生认为老师叫来家长就是要家长打他,对于老师的行为更加不能理解,学业行为变得更加不良,还恶化了师生关系。家长管教孩子方法简单粗暴,一旦发现孩子的成绩差或有缺点错误,非打即骂,长期如此造成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孩子本来还在为“行为不能自控,自制力差,意志力差,学习成绩差”而苦恼,三方关系陷入僵局的结果更是加剧了他们破罐子乱摔的心理,他们会有跟老师、家长顶着干,通过不当方式表现自己,从而发泄一些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压抑。
第五篇:2013年教师读书活动之心得体会14
让 孩 子 学 会 爱
—— 《爱的教育》现象剖析
不久前,一位儿童教育专家慨叹:“如今孩子的心越来越硬。”这让人想起2002年6月发生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的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七名9~13岁的孩子在一起游泳时,其中一名13岁男孩颜瑶遇溺,其余六名孩子亲眼目睹小伙伴淹死;他们既未呼救,也未施救,甚至将死者的衣物抛入河中,之后若无其事地到电玩室玩直至傍晚才回家。孩子的心怎么能那么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这些孩子,怎么就能眼睁睁地看着小伙伴淹死而无动于衷呢?他们难道不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和帮助吗?
近年来,有很多类似的报道见诸报章,我们无法见怪不怪,孩子的冷漠让人寒心,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在父母全身心投入的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真正学会“爱”、懂得“爱”了吗? 据今年10月天津一项“现代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孩子有“唯我独尊”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他们很少帮父母做家务,没有觉得父母挣钱辛苦,也很少帮助身边的人。而大多数父母很少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另外,95%以上的孩子并不知道助残日、盲人节、老人节的具体日期,他们的家长也很少利用这样的节日对孩子进行助人、爱人的教育。在这些孩子中,主动帮助过残疾人、老人或是自己身边有困难的小朋友的人只有2%,父母生病时知道照顾、安慰的只有15%左右。诚然,父母之爱孩子,最是无私,但这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父母之爱,很容易变成一种对孩子的私爱、溺爱。“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儿童不肯把心灵献一点儿给别人。”这是一位教育家的经验之谈。面对以上的数据和事例,我们的父母也许该检讨:是否只专注于给予孩子爱,却并没有想过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并懂得爱别人。学会爱人,孩子才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真心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懂得感受爱、体味爱。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父母少有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的,但一些子女对待父母给予的爱却常常表现出无动于衷。他们认为,父母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一边不停地索取,一边毫不珍惜地抛弃。更有甚者,他们会对父母的爱感到厌烦或因爱的方式不当而感到怨恨。可见,一味地对孩子倾注爱,却不教孩子如何关心别人、爱别人,这种爱很容易变味。试问: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而不知道以同样的爱心去对待别人,那么长大后怎么可能不成为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一个感情上的“白痴”,甚至是一个“缺德”的人?更难想像他会主动爱别人、关心别人。其实,爱和自然科学一样,同样也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虽然不存在一套爱的“度量衡”,但是当你付出一份爱的时候,你就将会获得一份对方的爱。教会了孩子如何爱别人、关心别人,这种去爱、去付出的过程便是一个获取无形的爱的过程。只有当孩子从小都能以“用爱自己的心去爱别人”的理念引导自己行为的时候,那他才会真正感受到爱和由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因此,作为家长,不仅要以爱去教育孩子,还要让孩子从中培养出仁爱之心来,要学会懂得爱、给予爱。懂得爱,就是让孩子体验爱的美好,知道父母在给予爱时所付出的辛劳,从而使孩子产生尊敬、感激之情。学会给予爱,即教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例如:邻居家的小伙伴受了伤或者家人生了病等等,要教育孩子在情感上、行动上表示关心与同情。孩子是否具备一颗爱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将来人生是否成功。
另外,家长还应让孩子学会“心存感激”。有些孩子在接受别人照顾时还一个劲地埋怨别人照顾不周,这些孩子的心里没有“感激”二字。有些孩子虽然在接受帮助时嘴里说“谢谢”,心里却认为他本该受助。这样的孩子谈何“爱心”呢?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懂得“感激”。同情、尊重、感激这些美好的要素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汇集到孩子的心灵里,就会迸发出“爱”来。
爱是人类行为的根本,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在群体的社会里,当人没有了爱,或者不能够去爱,这个人就没有办法继续存在。爱是人的天性之一,但同时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比一个孩子的任何一种其他能力都重要,甚至可以说,这可能是唯一一种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而让人遗憾的是,至今为止,“爱”仍然没有被家长们和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所重视。“爱”不像其他学科,有一套套的公式和教材,学校里面大力开展“德智体美劳”教育,却从来没有“爱育”这一说法,考试也从来没有“爱的考试”;家长热衷于去让孩子参加各种“黄金班”开发智力、给孩子选择一大堆兴趣班来提高才艺,但是,却恰恰忽略了教给孩子“爱的能力”。孩子的各种各样能力被培养起来的同时,却不懂得爱———这种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这是何其不幸的事!
看看现在部分孩子的通病吧:自私、冷漠、“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在这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的社会,让孩子学会“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