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品德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专题简介:
该研修专题主要是为小学品德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研究方式和教学资源等指导和服务,以解决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问题。根据品德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是多样的,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辩析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为此,作为任教品德课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更好地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
子专题一:品德课堂中体验式学习.该研修专题是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体验学习的种类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通过体验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为此,我们开设此专题是想通过研修,让教师更好地把握该课程的教学思想,掌握品德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引发体验。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中,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只有精心创设情境,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接受道德形象的熏陶和感染。在体验式教学中,我尝试借助动手操作、实物演示、录音录像、现身说法、故事诗歌小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并能够从情境当中找出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发现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对情境提出看法谈出自己的感觉。这时候,教师应变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协作者,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消失,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情境,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在学习《我们的科学小组》一课前,我让同学们和自己的父母亲去大型商场超市看科技商品,如数码产品,电脑产品等,听销售人员的介绍后,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充当解说员,向同学们介绍一些自己了解的高科技产品的用处。在教学中,我先让同学们观看科教片,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科技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文化知识带来了哪些好处。有了前面的铺垫,大家情绪高涨,你一言,我一语地畅谈起来“有了数码相机,我家印照片不再去冲印店了,”“我能在网上了解、游览风景名胜,”„„我也投入其间,谈了自己的看法,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新生活,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爱科学、敢创造”的情感意识,让我们的科学小组更有活力。因此,我认为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上,恰到好处地创设各种情境,让师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互相影响、互相交流、深化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情感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感受、体验、亲历,进而表达和形成积极受教育的态度,提升道德情感。
2、融入情境,体验感悟。著名心理学家柯伯尔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从理智发展经角色承担发展再向道德能力发展的。”这说明角色承担发展既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制约其道德发展的条件之一。角色承担,就是让学生对未来所承担的角色的提前预演或对他人角色的尝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融入到所创设的情境当中,让他们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体验,从而深刻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唤起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后,我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把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些社会角色引进校园,让学生在不同角色承担中体验、鉴别和评议各种社会角色的善恶美丑。让学生在情感中通过想象来体察形象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脑海中已有的品德表象联系起来,把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在扮演的角色身上做想象性投射,通过想象感受自己生活在某种氛围中,设身处地设想自己成为体验的对象,产生与体验对象相一致的移情体验,并从中领悟和把握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使“理”通过“情”进入学生的心灵。
例如,在学习《帮助残疾人》这篇课文时,我们知道这篇课文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关心、尊重、帮助残疾人,可作为一个健康人是很难体会到残疾人的心情的。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蒙上眼睛,在教室里试着走一走。开始,还行,后来就磕磕碰碰,无法行走了。其余同学,刚开始感到很好玩,可等到自己也这样尝试,这样体验以后,就再也乐不起来了。他们初步体验到了残疾人的困难。在让他们谈感受时,有的说,盲人走路,真的很不方便,如果是过拥挤的马路就更困难了;有的说,我就这样试了一下,就已经感到困难了,何况他们是每时每刻都是这样呢;还有的说,盲人的生活真是寸步难行啊!这时,我再趁热打铁进行行为指导。学生听了,纷纷表述自己的决心:如果我碰上残疾人,也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正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期望的。让学生在模拟角色实践中,在对方心理位置上去认识思考道德问题,意识和体会到这些角色和实践活动的要求,意识和体会到社会对这些角色和实践活动的要求与道德约束。了解了社会上各行各业人的劳动特点,思想情感和工作热情,培养自己宽容理让、相互理解和情感融洽的心理品质。
3、超越情境,获取创造性情感体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又因为思品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当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把自己的情与景结合,能够融入情境中学到教材的知识点后,还要能够将自己在情境之中体验到的情感、学习到知识点应用于现实生活。更因为我们的受教育者是活生生的人,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把课堂知识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生活实践,亲自体验、感受、思考,将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在现时生活中展开并不断充盈,完满学生现时生活,使他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如《我们手拉手》一课教学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后实践题,针对一些不活泼,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往的小学生,或者对其他小同学不友爱的小学生提出一些要求,让每个学生找自己和其他同学手拉手的事情和活动,要求每天都要找,并做好记录,有帮助同学,友爱同学的事或活动,就打“星”,要坚持一周,一周后再反馈、交流。在一周的学习生活中,我观察到学生按照我的要求积极体验、实践,有的同学不但自己改变了不活泼,不愿意和别人交往的习惯,还帮着其他同学分析原因,主动和其他同学互帮互助,手拉手。一周后的信息反馈使我欣慰:学生们不但参与,还非常投入,于是在表扬的同时,我还鼓励他们下周继续努力,特别是对那些以前不怎么参与手拉手活动的同学,要特别的表扬,以达到他们的内心的自我满足感,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友爱同学,互帮互助。这样,学生们又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下周的实践中去。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了使自己在互帮互助中得到生活体验,在体验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能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有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子专题二:品德课程“同课异构”的预设.该专题的研修是品德课程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的主要研讨方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通过该专题的研修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迥异风格的教学设计优质资源,并希望在与广大教师一起学习、交流和不同的教学智慧碰撞、升华中,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同课异构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
到
自
己的差
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四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 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我。
子专题三:预设目标与活动的生成性相结合.课前教学预设是教师进行品德课堂教学所必需的,但教学预设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根据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品德发展和生活能力的提升。为此,我们开设了此专题研修,以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的方式为教师提供研讨的信息和资源,同时也希望广大教师通过研修提供更多更好的课堂上稍逊即逝的、闪光的教学点滴和优质资源。
目标与活动相结合
预设”是指一项活动开始之前的预想、预算、规划和安排。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课前所做的思想、材料、形式和方法上的准备,都是教学预设活动。通常,对预设的态度有两种,即固化预设和弹性预设。一种态度认为,预设是最佳的、唯一的、确定的和刚性的计划和安排。认为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中教师期待学生按照教案的设想回答,若不,仍努力引导,直到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另一种态度则认为,预设是多元的、开放的、情景的和动态的规划和设计。认为预设只是假设,教学假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要服从教学实践的过程性和变化性。显然,课前预设需要弹性预设。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弹性预设呢? 1.灵活处理教材
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材的处理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其次,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活用教材,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抓住学习的出发点和兴趣点。
2.有效进行预设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在品德领域中,不同的学生会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在预设目标时,除共同性目标外,还要考虑因人而异和层次不同的目标。另外,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有弹性,教材只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而学生的学习范围是广泛的,故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出,例如,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环境、品德与生活、人与自然等都可作为教学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可事先设计一些预备内容,根据课堂的发展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另外,对课堂时间的安排要有弹性,要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调控。
子专题四:生活化的活动式教学.品德课程的性质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为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该课程的性质,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开设了此专题的研修。要通过此专题的研修,使教师在该课程教学中能从有效活动这一主要教学形式入手,去研究活动的组织、开展模式及设计原则,并围绕“生活”二字做文章,研究探索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两方面的问题。
在资源中得到利用,在生活中得到实践
生活处处是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任何一条规定,应当让学生看不出是对他们的禁止,而应当让学生理解为行动的号召,是在鼓励和帮助他们在善良的土地上站稳脚跟。”这就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需要的教育智慧。《品德与生活》课程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课程的生长点的。它原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列,后来分出来,成为单独一门新课程,这是没有的先例。在体会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等问题的同时重点思考如何不断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贴近儿童生活,做到品德教育活动有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所以我们尝试做到:
一、提升“以学定教”活动的内功
品德行为在生活的细微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大自然,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活动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心中落根。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的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以教定学”的观念中转变为“以学定教”。大自然是最令儿童向往的地方,是发展孩子观察力、想象力与创新思维的大课堂。我们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观察各种事物与现象,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探索大自然奥秘。品德与生活教材上的所呈现的内容,是不是都要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如果不是,哪些需要在课堂上做?哪些需要跟家长沟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哪些可以在校外去做?
二、跳出常规 追求活动的根本
所谓针对性,就是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在我们上每一堂课时,选择活动形式时,事先总要充分考虑选题的依据,凭什么做这个活动?凭什么认为选择这个题目是合适的?有时不是以教师的想法为出发点,也不是全以教材上的东西为依据,而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如果不了解儿童实际的看法和想法,仅仅按教案上课,是难以实现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具体目标有四个方面,即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些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旧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和课程观的束缚,使老师们面对这门新课程时感到有一定困难。但是品德行为时时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蕴涵在我们的生活细节里。这就让我们寻找到了一条打通师生心灵的隧道,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关注儿童的生活,就一定能获得教育的锲机与资源,关键是我们如何充分利用锲机和挖掘资源呢?如何实施与操作呢?笔者认为:抓住课程观念的根本目标,通过体验性学习,培养儿童的信念情感,真正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只是关注儿童的认知及课堂行为。因此课程教学必须跳出习惯的教学思维,打破课堂教学常规,追求品德教育的实质和根本。教材上呈现的内容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有的需要通过养成性学习,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有的需要操练性训练,激发儿童探索的热情,积累探索的经验,获得探索的方法。所以教学点有时可在教室,有时可在室外,有时可在学校,有时也可在校外。学校准许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自主选择,并提供必要的教学服务帮助。不同的性质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只有转变课程观念和教学方式,跳出传统课程观念的习惯,打破以往通过语言来组织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追求真正的活动型课堂,才能实现《品德与生活》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例如《品德与生活》第一册“做有礼貌的人”。礼貌教育可谓是人生的第一课,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做到的教育,它表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同的细节里,是伴随人一生的日常行为。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说教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我们结合学校的值日工作,每天上学放学时,我们会有两位以上的老师在校门口值日,在早迎晚送每个学生时候。老师们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的第一信息是——做一个有礼貌的现代人。同学们每天走进校门时,就会先听到老师亲切的问好:“小朋友,早上好!”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学生,老师都会微笑地问候学生。中午,下午放学时,老师会主动招呼学生说“小朋友,再见,路上注意安全。”我们老师坚持用这种良好的礼貌习惯默默影响孩子们。没有过分的强调,几个星期后,一年级的新生就变得主动向老师问好,家长也深受感染与影响。我们就是借助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依托,用教师言传身教感染学生与接送的家长,取得的效果非常好。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行为教育让学生接受轻松,模仿容易,没有多少说教的痕迹,达到了最佳的润物细无声品德教育。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把教学活动化、活动生活化,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索中求知和发展个性。
子专题五: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开展此专题的研修主要目的:一是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及本工作室成员多年来积累的优秀教学课件、优质教学资源信息与广大教师分享;二是希望通过与广大教师一起来整合和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品德课程内容,达到该课程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以更好地为品德课程教学服务,不断增强教学的活力和教学实效。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研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其中,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目前,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有许多研究与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镇江市解放路小学就进行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通过针对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行个案研究,努力探索开发、运用德育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探讨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方法及策略。再如镇江市江滨小学的颜滢老师曾在2003年进行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她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品德课程资源的普查、开发、建设与整合。在“整合”部分主要研究了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学方式与课程资源的整合、学习环境与课程资源的整合。这在新课程实施初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但从具体研究情况来看,这两个课题主要立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即使是整合,更多意义上是立足大德育思想将教学方式、教育环境等外在的教育措施与课程资源的整合。而小学品德课程本身的资源整合的内容、途径、方法及有效性的研究还不够,留有一定的空间,也对研究和完善小学品德课程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品德与课程的总目标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开展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因此,如何让课程资源在整合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的教学设计等方面体现有效性,发挥其最大效益是一个关键。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既可以丰富目前课程的资源内容,又可以培养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同时,课程资源的整合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因此,我们将着力研究品德课程资源整合的有效性问题,引导教师关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实效性服务,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视角:从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的分类、整合内容、整合策略、整合有效性评价的案例研究入手,进行单元式研究。重点是课程资源的整合及有效性评价研究。课程资源整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研究教材的空白点、寻找课程的生长点、发现时代的适切点、抓住儿童的关注点。同时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论证课程资源整合的有效性。
方法:1.运用文献法收集相关资料,对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做出分析,对本课题的研究概念、内容、方法等做出清晰和科学的界定。2.运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为学生及家庭课程资源的整合奠定基础。3.运用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开发相关课程资源,探索课程资源整合的方法、途径。
途径: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品德课程教学。每一学期以某一单元为主要研究途径。
目的:在课程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善于合作、乐于探究、乐观自信的人格品质;丰富课程内涵,使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推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改革,形成品德课程资源整合的丰富经验;形成相应的课程资源包;培养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重要观点:
(1)要想推动学生的发展,靠传统的资源观(教材、课桌、黑板)是不行的。儿童必须在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引领下走进课程,走向生活。(2)教师在积极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中,要树立起鲜明的课程意识、资源意识,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学经验、情感世界和人生智慧都充分地融入到课程中去,使课程走进自己的生命历程,将教学与自身主动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在学生的成长中不断学习,不断获得专业的发展。
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序,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本课题创新程序:由各年级的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案例研究入手,以单元研究为主,突出课程资源整合内容、策略及有效性的研究,继而对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理论意义: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我们在组织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到孩子。关注孩子,以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发展孩子,让孩子在更丰富的资源中走近生活。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接近儿童的实际生活。为此,本课题研究旨在认真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践行“有效教育理论”和“教育最优化理论”,努力建构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理论。
应用价值:本课题研究将积累大量课程资源整合的案例,编辑大量有效的教学设计,为品德课程建设与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成果。
第二篇: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优越性,由于学生对这一语言充满了好奇心,刚接触的时候非常陌生,因此,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学习的热情。只有及时采用各种生动的方式建立有效的课堂活动,才能积极地引导学生学好英语,保持学生刚开始的学习兴趣,并满足素质教学的重要理念。应用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将英语知识的学习融入更多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增加教学效果,提升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一、有效教学的具体设计
有效教学具体的设计工作需要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课堂上利用各种教学活动完成系统的设计与规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完成教学具体的任务。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将学生与教师建立一定的连接。首先,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理论,注重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有效课堂活动的重要教育灵魂,建立完整的活动计划。只有通过详细的教学设计才能更高效地完成教学计划。其次,灵活调整教学设计,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做到随机应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学设计的真正作用,提升英语教学的最终效果。
二、有效课堂具体的活动设计
有效课堂具体的活动就是教学内容组成的传递系统中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授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组织的教学活动。其中有效活动课堂具体的设计需要遵循教学的互动性以及优化教学程序的基本原则,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有效课堂活动具体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空间,并结合教学空间构建具体的活动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离不开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之间需要建立有效地互动,这也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具体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主要的课堂活动,将整个教学课堂变成师生之间重要交流沟通的渠道,并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有效地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效课堂具体的活动设计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程序,其中主要分为教学进程、具体步骤、相关内容以及时间和方法。设计的所有活动都要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需要按照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的基本原则,所有活动的任务都要安排适度。同时,小学英语具体教学活动存在多样性的基本特点,这就使得每一步的教学活动都需要相互独立,共同构建英语教学的有效课堂。
三、创设情境完成教学设计
结合小学生自身拥有的性格特点,小学英语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拥有一定的乐趣,并保证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具体的教学活动。英语属于一门比较枯燥的语言学科,如果能够将语言的教学与艺术相互融合,利用简单的英语歌曲帮助学生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最终的学习效率。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通过英语具体的原声动画了解英语的词汇以及语法等,通过创设英语具体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热情。小学生对于动画都比较喜爱并且非常好奇,将英语的动画融入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英语的学习中,并由教师细心地讲解英语的基础知识,研究动画中的具体台词内容。例如,在“Shop-ping”的具体教学中,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模拟的“Fruit shop”或者是参加“clothingshop”,在每一个模拟的商店中都可以安排两名学生扮演商店中的“Salesclerks”,剩下的学生都参与的“Shopping”的活动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利用各种生活环境进行教学设计
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因此,不能利用非常单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生活情境,从而有效地丰富学生接触的生活环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提升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例如,当遇到“Would you like a cup 0f coffee?”,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西方的国家,即使西方人并不想要,也不会直接拒绝,而是会说:“Yes,I'd like to,but now.”,通过这样的回答委婉的拒绝。在英语的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西方的文化和习惯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英语情境,通过各种对话,充分了解西方人拥有的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西方的文化充满了好奇心,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需要学生学习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存能力。这也是学习一门语言最终的学习目的,利用基本的语言知识学会与人沟通,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三篇:浅谈品德课堂有效活动的设计
浅谈品德课堂有效活动的设计
培文小学:陈华平
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忘了;见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它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等的重要,而其重要性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尤为突出。因为《品德与生活》课程性质定位就是:《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点,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新课程理念认为思品教材是一种开放的教材。期待着使用者选择最佳活动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从而不断地积累起新的品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儿童“做中学”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共同的中介。因此,活动设计是否有效便成为品德课堂活力的关键。
如何为儿童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设计有效的活动是新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深化新课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举措。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探索:
一、“活动”于真实的生活中。
新课程标准大胆创新,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儿童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设计活动时,力求做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儿童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儿童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让儿童在自己的真实的生活中接受教育的引导。例如在教《我爱我的家》时,我设计了“说家人、说家事”的活动,让小朋友们把真真实实的家说给大家听,将真真实实的有关家里人的快乐事说给大家听,将真真实实的家人关心你的事说给大家听。同学们在真真实实的叙说中感受了家的幸福和温馨,深化了爱家的情感。
二、“活动”于真切的体验中。
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体验得越充分,感悟就越到位、越深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活动。如教《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针对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我组织了两个体验性活动:一是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残疾对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住,在教室里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艰难。通过这两个活动,同学们在真切的体验中感受到残疾人需要关爱,从而引导儿童关爱残疾人。
三、“活动”于情感突破中。依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品德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个体的发展。例如,在“按时回家”这一活动版块中,有这样的内容,几个小朋友在放学途中看到捏面人、卖棉花糖的有趣情景,不由驻足停留,这正是体现了孩子们身上非常显著的“游荡心理”。这种“游荡心理”在儿童中具有普遍性。为了走进孩子的心灵,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我首先通过表演和谈话与孩子们一起体验那份游荡时快乐的感觉,并肯定他们这种快乐。接着,我安排孩子们进行换位体验,请小朋友当妈妈,播放时针走动的声音,想象当你在外边玩耍的时候,妈妈却在家里等着孩子的那种急切和担心的心情。同学们通过换位的表演,突破了原有的游荡时的快乐感觉,产生了要按时回家的情感,从而达到了教育目标。
四、“活动”于行动的创意中。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了课程的基本框架。以此来确定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指标。其中四个方面是:
1、健康安全地生活;
2、愉快积极地生活;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就凭这第四个层面,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设计训练学生创意的活动。在活动中打破教师话语的霸权,充分激活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动脑筋、出创意。例如教《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教室是自己成长的空间,让学生找找教室不理想的地方,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设计“金点子”活动,让学生为改善教室环境出主意,还真出了不少很有创意的“金点子”。如设计会说话的垃圾筒啦、教室色彩如何改变啦、教室墙壁设置成书页啦„„。那别样的设计令人欣喜,谁能说他们不能有创意地生活呢?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种活动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艺术地有机地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些都只是我们在备课时为达成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的活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应关注生成,艺术地捕捉各生成因素,艺术地处理处理各生成因素,让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有序地进行,让活动中将信息辐射地传递,形成立体交叉的课堂结构,使活动有效,让课堂充满活力。
总之,“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我想这棵种子来源于生活。种子的播种就在多彩的游戏和活动中。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将努力找到品德与生活的切合点,设计有效活动,提高思品课效率。
第四篇:幼儿园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心得体会]
说起幼儿园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我们幼儿教师经常涉及到的教案。一听说要写教案,脑袋就大,因为身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我们每周都要写周计划,写教案。我对于教案就是头脑一片空白,一说到写教案,我就词穷,根本就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可听了这回的讲座,心里就有一些的内容了。可以说是学有所获,学有所得!讲了大概有四大部分:
一、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二、幼儿园的课程和课程模式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评价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常见的问题。
除了讲了这四大部分,最后我们还观看了两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只是如下:
1.在活动中,分有主体与主导;语言的亲和力,而我学到的则是幼儿心智的成长全掌握与教师的教育,这就是主导的地位。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活动的主导。因为幼儿的行为受自己意识的影响,所以幼儿是自己的活动主体。而教师的主导体现在能够充分发展还自己的主体作用!
2.在基础理论中,共同的作用是成熟、经验、社会、互动、平衡作用。可我比较看好的是:福禄贝尔的理论,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教师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内心潜能的发展,不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因为游戏是儿童主要的发展形势;让儿童在操作中获得发展,使幼儿获得感官上面,设计方面的能力!3.还有就是我们国家不管是什么教育,都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太注重智力方面上的教育。把上课当做唯一的教育方法,从而忽视了游戏的教育。
4.而在活动设计上,了解到:首先要确定班级、了解幼儿发展的情况,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及具体发展。其次,要确定教育活动目标并进行分析;然后,选择教育活动内容及其组合;选择教育活动形式和活动方法,最后,写出教学活动设计。
5.幼儿园活动设计需要注意常见的问题:教育活动目标表达的方法; 有活动无目标,有目标无活动;情境设计有头无尾(设计引出环节,引入环节);活动环节处于同一水平;教学活动设计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教师语言提示(示范)的顺序;教具的制作和摆放问题;幼儿座位摆放;教学中的语言和技能问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问题(不迷信与教材);教师在结束部分总结中的问题。
最后观看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感觉自己跟人家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不论是在教态方面,语言表述方面,夸奖孩子的方面。人家优秀教师都具有一定的特色教育技巧。让孩子在上课过程中听不烦,看不厌。还听的其乐融融,所以,我更加要努力,向着示范课中的优秀老师加油!
第五篇:如何组织有效教学
如何组织有效教学?
如何组织有效教学?
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真诚与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一、教师要有丰富的数学专业知识、终身学习的进取精神。
教育界很早就有这样的观点:教师要给人一杯水,自己不能只局限于有一桶水,要把自己变成一条涓涓的小溪。数学科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辐缘广阔。数学教师应是数学学的形象大使,数学学的发展迅猛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是紧跟时代发展,数学教师应是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溪”。
同时,数学学的知识体系和技术应用,使我们生活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科技产品增加很快,数学教师要跟上数学学发展的步伐,要有终生学习的精神。教师要掌握:数学学知识体系的内容知识;实验设计与操作知识;数学学发展历史知识;数学学方法知识;数学学目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知识;著名数学学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科学道德知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知识;用生动的例子揭示教育内容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决策与组织协调知识等。
二、弄清教师的作用,摆正教师的地位,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弄清教师的作用,摆正教师的地位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的根本在于塑造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下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师的责任现在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发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以为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以为帮助发现矛盾的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劳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三、精心备课,设计教学,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备课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吃透教材,精心备课。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现行高中数学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知识涵盖广,外延大,需要教师去挖掘、去领悟、并创造性地使用,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备课时应从多方面进行预设,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预设到,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及时调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指向于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将“知识与技能”,“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3、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实事求是的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学要有弹性,给学生留下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真正获得进步和发展。
四、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只有当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匹配时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问题为主线,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新课程教育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探究意识的形成与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一般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与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利用学生的探究本能,通过合适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并培养了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情景为依托,运用情境式教学法
情境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以培养兴趣为前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
创设情境常见的手段有:①模型展示法.即利用数学模型来创设情境.②画图再现法.即利用课本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③语言描绘法.即利用语言来描述数学现象及数学过程等。④实验演示法.即利用实验的现象、结果来创设情境。
3、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运用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以“平等交往”作为前提讨论交流,以“思维互动”作核心,实现师生多边互动,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习数学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合作的意识。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能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可采用①趣味引“动”。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把他们带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②问题激“动”。运用问题来激发互动,问题应该由师生双方交替提出,若问题仅由教师提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互动”。③实验带“动”。运用实验教学,可把学生带入“思维互动”的新天地。无论是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步骤的设计,还是实验结果得出,都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五、要做好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艺术。
教学反思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环节。反思是一种面对问题的主人翁方式,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不断地反思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每一节课后,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需要修正,有没有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设计;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教学中难点如何突破,特别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其思维的障碍在哪,如何帮助他们冲破这些障碍;听课、教研之后,要通过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学习比较,反思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教学艺术。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教学,要以学生得益多少为评价标准,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现成的教法和学法,需要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共同的探讨和研究。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活”起来,让学生真正走进数学知识,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