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考试要用

时间:2019-05-11 22:5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法考试要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法考试要用》。

第一篇:行政法考试要用

一、行政法治的内涵

第一,法律至上原则。在依法行政中,法律至上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1.法律是依法行政的最高规范。2.依法行政规则。政府的依法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在法律没有规定时,行政机关无权像公民那样自由地活动。3.合法性规则。行政行为的范围和内容必须由法律设定。4.保证实施原则,行政机关必须以自己的行为来保证法律的实施。行政机关的职责是执行和实施法律,对于行政机关来说,不仅有消极的义务遵守法律,而且有积极的义务采取行动,保证法律的实施。

第二,正当程序原则。程序是实体的保障。没有正当程序的规范,行政法治要求的法律至上就难以实现。因此,行政法治对法律至上的要求必然要通过正当程序来实现。

第三,公平救济原则。依法行政意味着行政相对人能够及时有效地通过法律渠道纠正行政侵权行为,也就是必须存在公平有效的行政救济。

二、行政控权 依法治国

我国依法行政的提法是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如果说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依法治权,体现依法治国实质要求的依法行政,必然以行政控权作为其本质内容,这是我国依法行政的本质特点。

三、走向行政法治的具体步骤

1、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如果说,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前提的话,那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则是行政执法的关键。十五大文件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和评议考核制。”从而把依法行政与保障人权紧密结合起来。行政执法在国家各种权力中是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最直接运用权力与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有着最密切关系,因此最容易发生侵权问题。以前,行政机关责任意识淡薄。行政权力必须服从于法律的预设,法律的行政权力处地支配和控制地位,行政机关应积极,主动发挥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并适当运用自由裁置权,树立行政机关的新形象至关重要。【学习行政法心得体会范文】学习行政法心得体会范文。

2、提高公务人员素质。公务员是依法行政的主体,是代表国家的形象,执法的好坏将影响到整个西部开发的成功与否。守法、护法又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义务。只有全民法律意识增加了,行政执法才有广泛的基础。

总而言之,行政机关应积极能动地发挥其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并适度运用自由裁量权,提高行政效率。必须坚持法治原则、法律至上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公民救济原则。建立依法行政的法律体系,强化依法行政观念,为实现依法治国起引导、桥梁作用。

学习行政法心得体会二:学习行政处罚法心得(1157字)

“一事不再罚”原则在我国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中尚有未得以充分明晰之处,导致了行政管理实践中的一些混乱、相悖状态。

一、《行政处罚法》对“一事不再罚”处罚主体的表述欠缺唯一的确定性。对几个机关都有管辖权的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该由哪个行政机关进行处罚没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有的规章法规规定对某一违法行为,可以由几个机关去处理,与此同时,无论是出于现实还是法理都不允许相对人对处罚的主体进行选择。因此,由于部门利益、权责划分不清,机关间协调不尽充分等原因,在实践中产生了由不同行政机关分别进行一次行政处罚而在事实上产生“一事多次罚”的形式上合乎法律原则但却悖离原则的内在价值要求的合法、矛盾现象。被称为行政处罚主体的竞合。这无疑是不符合行政统一性、行政法治、行政管理价值的追求的。

二、《行政处罚法》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对适用法规时的冲突没有提供合适的冲突适用规则。随着行政法制的发展与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对社会关系调整、保障的日益细化,一个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侵犯了不同社会利益客体的后果,这时就可能会出现保护不同利益客体的特别法都对该行为竞相适用,而同时产生几个不同的法律责任、法律后果的现象。

会出现时间上的先后、客观上的表现也是次序不同)”的原则。而如果只做出一项处罚决定,往往会面临一般法与一般法之间、特别法与特别法之间互无优位难以决定选择适用的难为局面。这种情况给行政主体的处罚管理提出了行政执法实践上的难题。

三、《行政处罚法》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对都有处罚权、相同行政职能的不同行政主体由谁处罚、是否排斥相同的处罚无提供法定指引。我认为这是行政处罚主体竞合的另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由于市场经济的发达,物流、人流、资金流与智力成果大流通在全国范围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出现,一个违法行为在一地已被一个行政主体处罚后,是否还应承担另一地另一相同职能但主体资格不同的行政主体以相同理由、依据而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呢?例如司机王某运送西瓜由A省到C省,途中被A省道路行政管理部门认定车辆超载并处以罚金。后途经B省又被当地路政管理部门以超载为由处以罚金。最后进入C省境内再次受到C省路政管理部门的相同理由依据的第三次处罚。【学习行政法心得体会范文】文章学习行政法心得体会范文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这确实,我国《宪法》与《行政组织法》都授权有关。

行政部门与行政主体资格与相应的处罚权限。他们均以行政主体身份进行行政规制、行政管理。其主体资格是法定的。以“一主体没有实施两次处罚,他主体并不代表本主体”的理由进行抗辩似乎有其逻辑、法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这种现象在现实行政管理处罚中广泛的存在。“一事不再罚”原则对此似乎显得无能为力。

学习行政法心得体会三:学习行政许可法心得体会(2441字)

近日,局机关组织了“三学.三防.三规范”的学习活动,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学习《行政许可法》后的一些体会。

行政许可是政府机关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一种重要手段,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政府与人民群#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这对政府法制机构来讲,的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保障政令畅通,是各级政府法制机构的职责。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有关地方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中关于行政许可的规定都要进行清理。政府法制机构不仅要清理与行政许可法不一致的内容,还要清理无法定授权的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许可原则上只能由行政机关实施,非行政机关的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不得行使行政许可实施权。但有些地方的法制工作机构在地方非常薄弱,上一次机构改革时,有些县市一级的政府法制机构基本被撤并掉了。行政许可法虽然赋予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相当繁重的职能,那么,没有政府法制机构的县、市又如何进行清理工作?如果没有专业的法律工作者帮助当地政府搞好清理工作,行政许可法在当地很可能成为一纸空文。清理主体很难,因为编制这个领域政府法制机构很难进去,如果不确定政府法制机构的权威,行政许可清理、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清理等,都无从谈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对实施行政许可法的监督检查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政府法制机构作为政府的法律顾问就必须协助本级政府和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有关的监督制度,加强对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这就要求各级行政领导必须认识到行政许可法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过程中的重要性,支持政府法制机构的工作。不可否认的是,行政许可法是一部控权或者减权的法律,没有几个领导愿意削弱行政审批权,如果政府领导对行政许可法的认识和所拥有的法律意识不能达到一个高度,政府法制机构工作再努力,也无法完成这一使命性的任务。因此,应该创新一种实施行政许可法的监督机制,使政府的法制机构能够独立地行使监督权。让随意撤消、藐视政府法制机构的闹剧不再上演 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坚信,只要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充分认识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扎扎实实工作,就一定能够把这部法律实施好,并通过贯彻实施这部法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管理方式创新,加快推进依法行政进程。

第二篇:行政法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

1.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普通公民

B.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双方协商拟定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D.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具有统一性 关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两者是径渭分明的

B.合理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是否适当问题

C.合法性原则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 D.合理性原则适用于一切领域

3.以下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A)。A.行政调解 B.行政立法 C.行政奖励D.行政处罚

4.以下主体不属于行政机关的是(B)。

A.国务院 B.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C.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D.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办事处

5.行政授权的依据是(C)。

A.法律 B.法规C.法律法规 D.规范性文件

6.以下不属于行政相对方义务的是(C)。

A.服从行政管理 B.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 C.参与听证D.遵循法定要求 7.以下行政行为属于双方行政行为的是(D)。

A.行政处罚 B.行政监督C.行政许可 D.行政合同

8.以下监督检查,不属于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检查的是(D)A.层级监督检查 B.书面检查 C.抽样检查 D.自检制度 9.行政指导制度最典型、应用最普遍的国家是(B)。

A.德国 B.日本C.法国D.意大利

10.以下不属于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内容的是(B)。

A依据法定B.对象法定 C.职权法定D.程序法定

多项选择题

1.公民甲因驾驶机动车闯红灯将一位老人撞成轻微伤,被某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处以拘留七天的处罚,本案例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D)。A.公民甲

B.被撞的老人 C.交警大队 D.某区公安分局

2.关于行政主体与国家公务员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国家行政管理活动通过公务员公务行为得以实现

B.公务员公务行为是以国家机关名义实施

C.公务员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国家行政机关承担

D.公务员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是职务上的委托关系

3.关于对国家行政机关概念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B.权力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

C.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 D.是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

4.我国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ABC)

A.行政监察机关 B.国家审计机关 C.上级行政机关 D.下级行政机关 5.行政行为合法要件之中的内容合法的要求是(ABC)

A.行为由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B.行为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适用法律规范正确

C.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与精神

D.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与程序

6.行政许可公开原则在实施行政许可时,体现为(ABCD)

A.实施主体要公开 B.实施条件公开 C.实施期限公开 D.实施结果公开 7.行政机关调查终结,负责人可以作出如下行政处罚决定(ABCD)。

A.确有应受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B.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C.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D.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8.张某出售假药,购买其假药的李某服用后中毒。如果张某的这一行为尚未构成犯罪,那么张某应当(AB)。A.受到行政处罚

B.依法承担给李某造成的损失 C.依法承承担刑事责任 D.不承担任何责任 1.C 2.B 3.A 4.B 5.C 6.C 7.D 8.D9.B 10.B 多项选择题

l.AD2.ABCD 3.ABCD 4.ABC 5.ABC 6.ABCD 7.ABCD 8.AB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A.行政处罚权B.行政复议权C.行政指导权D.行政审判权

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

A.合法性原则B.行政法治原则C.合理性原则D.应急性原则

3.行政立法行为属于()

A.抽象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D.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4.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A.乡、镇人民政府B.公安派出所 C.街道办事处D.公安局法制科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

A.行政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

6.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属于()A.无效的行政行为B.有效的行政行为 C.可以撤销的行政行为D.需要重作的行政行为

7.公安机关对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人进行人身拘束,该行政行为性质是()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C.行政监督D.行政指导

8.专利行政许可属于()

A.共存行政许可B.非排他性行政许可 C.特殊行政许可D.排他性行政许可 9.行政监督的对象是()A.国家行政机关B.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C.行政相对方D.行政受托人

10.某单位逾期拒绝拆除其违章建筑,城建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某工程队强行拆除违章建筑的行为,属于()

A.直接强制B.执行罚C.代履行D.行政罚 11.国务院向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颁发500万元奖金,该行政行为是()A.行政许可B.行政奖励C.行政补偿D.行政给付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给付的是()A.支付保险金B.支付行政赔偿金

C.支付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费D.支付行政合同违约金

13.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A.行政纠纷B.民事纠纷C.行政职务纠纷D.特定的民事纠纷

14.行政合同的主要特征是()A.当事人是双方或多方

B.合同成立以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

C.合同的目的是便于行政主体运用行政职权实现特定行政目标

D.合同纠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15.行政指导属于()A.消极行政

B.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C.柔性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行为 D.行政主体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16.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不属于治安处罚必经程序的是()A.传唤B.听证C.取证D.裁决

17.现代行政程序的基础性原则是()A.程序公正原则B.相对方参与原则

C.效率原则D.情报公开原则

18.税务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相对方缴纳滞纳金的行为是()

A.行政处罚B.执行罚C.行政处分D.行政裁定

19.行政违法的主体是指()

A.行政主体B.行政相对方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D.公务员

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质性行政违法内容的是()

A.行政主体不合法B.行政主体超越了行政权限

C.意思表示不真实D.违反法定程序 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的是()

A.通报批评B.行政处分C.赔偿损失D.行政拘留

22.某甲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当他被执法车辆撞伤后,赔偿请求人应该是()

A.甲的父母B.甲的配偶 C.甲的兄弟姐妹D.甲某本人

23.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

24.行政相对方对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被申请复议的主体是()

A.作出委托的行政机关 B.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组织

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组织的主管行政机关

D.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组织的上级机关 25.下列各项中,不能进行行政复议的是()

A.行政处罚行为B.行政裁决行为 C.行政立法行为D.行政征收行为

26.某县工商局和技术监督局联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该县百货公司罚款2万元。百货公司提起行政诉讼的被告是()A.工商局B.技术监督局

C.工商局或技术监督局D.工商局和技术监督局

27.下列各项中,人民法院可以作变更判决的是()

A.具体行政行为主要事实不清B.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错误

C.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D.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28.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主要由()A.原告负担B.法院负担C.被告负担D.原告被告共同负担

29.人民法院审判行政案件的具体组织形式是()

A.行政审判庭B.合议庭C.独任法官D.审判委员会

30.在司法审查过程中被告的诉讼代理人不得()

A.查阅本案有关材料B.申请财产保全 C.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D.申请回避

多项选择题

3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A.行政关系B.行政法律关系

C.行政诉讼法律关系D.监督行政关系 E.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32.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

A.授予权益或科以义务B.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

C.变更法律地位D.确认法律地位 E.确认法律事实

33.《行政处罚法》中体现处罚公开原则的制度是()

A.表明身份制度B.裁执分离制度 C.听证制度D.听取意见制度 E.告知制度

34.行政复议的主要特点是()A.行政性B.职权性 C.监督性D.程序性 E.救济性

35.在司法审查中,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的选择适用原则是()

A.高层级法律规范优于低层级法律规范 B.新的法律规范优于旧的法律规范 C.特别法的规范优于普通法的规范 D.送请或报送有权机关解释、裁决 E.参照行政规章

1.D 2.B 3.A 4.D 5.A 6.A 7.B 8.D 9.C 10.C 11.B 12.C 13.D 14.C 15.C 16.B 17.A 18.B 19.C 20.D 21.D 22.D 23.D 24.A 25.C 26.D 27.D 28.C 29.B 30.C 31.AD 32.ABCDE 33.ACDE 34.ABCDE 35.ABCD

第三篇:行政法考试小结(范文)

行政法基本理论

行政权,是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和管理公共事务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行政关系以行政职权为核心,只有与行政职权的行使直接或间接发生联系的社会关系才是行政关系。行政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有关行政权力的设定、配置及行政组织系统内之间关系方面的行政法律规范。2.有关对行政权力与行政活动进行监督与救济的行政法律规范.3.有关行政权力作用及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关系方面的行政法律规范.行政法的特征 1.行政上的特征:a.行政法是国内法;b.行政法是公法。2.形式上的特征:a.行政法无统一、完整的法典;b.行政法规范的法律表现形式数量特别多。3.内容上的特征:a.内容多,范围广;b.实体法与程序法交织,没有明显界限;c.反应行政法规范的法律条文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伸缩性。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而形成或产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构或其他组织 2.行政法律关系内容:a.行政主体的权利和义务;b.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3.行政法律关系客体 即联系主体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媒介,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标的和利益载体。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平等性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预先规定性和不可选择性5.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

行政法法律渊源

行政法渊源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产生与存在形式。行政法的正式渊源主要有: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主体: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的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指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按照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权限和制定程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6.规章。分为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1)部门规章,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按照规章制定权限和制定程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2)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权限和制定程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7.国际条约和协定。8.法律解释。

行政法渊源效力等级

最高层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第一层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的效力。第二层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的效力。第三层次: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地方层次:地方立法主体制定的地方法规,包括一般性地方法规和自治地方法规,特别行政区地方法规,其法律效力的层次为地方层次。

正式法律渊源的适用规则(1)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3)特别法优与一般法原则;(4)新法优先旧法原则。(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经济特区地方法规优先。

行政法基本原则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是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基本价值观念的准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内容(1)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政府的行为都必须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的规定相违背。包括:a.职权法定原则:政府行政权的取得必须依据法律;政府职权的行使必须合乎法律;违法行政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b.法律优先;c.法律保留;d.程序法定。(2)行政合理性原则指政府的行为应当符合法律的意图或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实体上表现为:平等对待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程序上表现为正当程序,可分为a,行政公开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公开,以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包含有行政立法和政策公开;行政执法行为公开;行政资讯和情报公开。b.公众参与原则。行政机关作出重要规定或者决定,应当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C.回避原则。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包含有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性质和功能: 第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一种“基础性规范”,是产生其他具体规则和原则的规范。第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并体现行政法的基本价值观念的规范。第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普通性规范,它对行政关系进行整体的宏观的调整、规范。第四,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不仅指导、调整整个行政执法行为,而且指导和调整行政法的整个立法行为。第五,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不仅对行政法的立法、执法起宏观指导作用,而且在一定的场合也直接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 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主体种类

1.依资格取得的法律依据不同,分为职权性行政主体和授权性行政主体;2.依行政主体的组织构成和存在的形态不同,分为行政机关、行政机构、公务组织和社会组织。

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其职能。行政职权大致包括如下内容:①制定规范权;②行政许可权;③行政确认权;④行政检查权;⑤行政奖励权;⑥行政处罚权;⑦行政物质帮助权;⑧行政强制权;9.行政裁决权;10.行政复议权;11.行政委托权。

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法律特征:1.义务性2。法定性3.强制性4.伴随性。主要内容:第一,依法履行职务、遵守权限规定。第二,符合法定目的。第三,遵循法定程序。

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的关系

联系:两者均受制于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职”;均源于依法行政以及行政法律权利与义务相互制衡的原理;行政权是权也是责,是权利与职责的结合体,有职权就有相应的职责。区别:1.行政职权表示着行政主体对于一定行政职能的实现自己一直和采用一定方式处理的能力,而行政职责则意味着行政主体应负的当自己对这一能力实现或不实现即作为或不作为的法律后果。2.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时,要受行政职责约束,但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方式不同,所受到的职责约束也不一样,从而导致不同的法律后果。

行政机关通常简称“政府”,是国家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行政组织,包括政府以及有关功能部门。

国家行政机关的种类:1.以职能活动的地域范围为标准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2.以职能权限为标准分为:一般权限行政机关和专门权限行政机关。3.以职能活动的系统范围为标准分为:外部行政机关与内部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的范围: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的直国务院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方面行政职权授予除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和行使行政职权,并由自己对外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责任。

行政委托是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职责范围内依法将其行政职权或行政事项委托给有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受委托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管理行为和行使职权,并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行政委托与行政授权的关系 二者共同的原则:1.授权与委托法定原则;2.公开原则;3.不得再授权与再委托原则;区别:1.结果不同。授权的结果是产生一个新行政主体,而委托只不过是改变了行为的主体。2.主体不同。授权的主体是立法者,委托的主体是有权的行政机关。3.作用对象不同。确定行政公务行为的基本标准1.公益要素2.意思要素3.时间要素4.职责与职权要素5.程序要素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表现为:(1)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行政管理的对象。(2)行政相对人也是行政管理的参与人。(3)行政相对人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可以转化为救济对象和监督主体。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有:申请权,参与权,了解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陈述,申辩权,申请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请求行政赔偿权,抵制违法行政行为权。

行政相对人的义务有: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协助公务的义务;维护公益的义务;接受行政监督的义务;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遵守法定程序的义务。

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特征:(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为。(2)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职权与屡行行政职责的行为。(3)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的行为。(4)行政行为是一种意思表示。(5)行政行为具有公法上的强制力。

行政行为的分类:1.按照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2.以行政行为的适用性和效力作用对象的范围作标准,可以划分为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的约束程度为标准,可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4.以行政机关可否主动作出行政行为标准,划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5.以决定行政行为成立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为标准,把行政行为划分为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6.以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划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7.作为行为与不作为行为。

行政行为的效力主要表现为: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2.行政行为的确定力;3.行政行为的公定力;4.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1.即时生效;2.受领生效;3.公告生效;4.附条件生效。

行政行为的合法有效要件:1.行政行为主体合法;2.权限合法;3.依据合法;4.内容合法;5.程序合法;6.形式合法。

行政行为无效表现:

(一)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

(二)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

(三)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政行为;

(四)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五)行政行为严重违反法定程序。

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相应行为具备可撤销的情形下,由有权国家机关作出撤销决定而使之失去法律效力。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有瑕疵,即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缺损;2.行政行为不适当。行政行为被撤销的法律后果:行政行为自被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销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 1.主要证据不足的;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的; 5.滥用职权的。

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行政立法的特点:行政立法是行政性质和立法性质的有机结合。它既有行政的性质,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又具有立法的性质,是一种准立法行为。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

行政立法的原则 1.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2.行政立法权限法定原则;3.行政立法程序法定原则;4.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5.民主立法原则;6.科学立法原则。其他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制定除行政法规、规章之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行为。特征有:1.法律规范的内容是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基础;2.主体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3.其他行政规范文件尽管不具有法的地位,但依然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行政许可的法律性质1.行政许可是对限制或禁止的事项,在一定条件下予以解除的行为。2.是以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为理论基础的。

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法定原则;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无偿原则;效率与便民原则;参与原则。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1.申请与受理;2.审查与决定;3.期限;4.听证程序;5.变更与延续;6.实施程序中的特别要求。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的特征

1、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而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

2、行政处罚的适用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属于外部行政行为。

4、行政处罚的前提是相对方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1.申诫罚2.财产罚3.行为罚4.人身罚。一事不再罚原则:1.一个违法行为违反一个法律时,行政机关不能反复处罚。2.一个违法行为违反了两个以上法律时,可以由一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处罚,但不能处以两个以上的罚款措施。

行政处罚的设定: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创设行政处罚制度的活动,它既包括对处罚设定权的处分,又包括有关法律规范对应予处罚的行为范围、处罚种类、幅度等问题的设定1.法律的设定权2.行政法规的设定权3.地方性规章的设定权4.部门规章的设定权。行政处罚的程序指享有行政处罚权和执行权的机关或组织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实施行政处罚的具体方式、方法和步骤。

行政处罚的简易决定程序:是指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有执法人员当场作出处罚决定的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适用条件:违法事实确凿并由法定依据,公民罚款50元以下,法人或其他组织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步骤:1.有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身份证件。2.填写有预定格式和编号的处罚决定书。3.将执法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4.执法人员将行政处罚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行政处罚的决定听证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公开举行由全部利害关系人参加的,正式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接受相对人对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的质证的程序活动。

罚缴分离原则:为克服滥加罚款及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行政处罚法规定除了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可当场处罚,当场收缴外,罚款的决定机关与收缴机关相分离。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内容:执行性强制;即时性强制。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定授权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偿收取一定财物的行政行为。特征:目的具有公益性;法定性;强制性;无偿性。

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奖励的形式:

1、发给奖金或奖品

2、通报表扬或通令嘉奖

3、记功

4、授予荣誉称号

5、晋级或晋职

行政司法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行为。形式:行政裁决;行政调解;行政仲裁。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通过确定、证明等方式决定管理相对人某种法律地位的行政行为。

行政物质帮助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等规定,赋予其一定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其他行政行为

行政合同也叫行政契约,指行政机关为达到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之目的,与相对人之间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特征: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享有行政权力。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施行政管理。3.行政主体对于行政合同的履行享有行政优益权。4.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因为履行行政合同发生争议,受行政法调整,根据行政法的相关原则,通过行政救济方式解决。

行政合同的原则1.公开竞争原则2.全面履行原则3.公益优先原则 订立合同的形式:招标,拍卖,直接蹉商 行政合同的终止1.合同内容已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因法律事实使合同履行不可能4.行政主体因相对人的过错而采取解除合同的制裁措施5.因行政主体的严重过错,法院根据相对人的申请判决解除合同。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则,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的管理行为。

行政程序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作出行政行为所应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期间的总和。分类:1.内部与外部;2.抽象与具体;3.自由与法定;4.行政立法、执法、裁判程序。功能:1.扩大公民参政权行使的途径;2.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3.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职权;4.提高行政效率。基本原则:公开原则;程序公正、公平原则;参与原则;效率原则。特征1.是行政行为应遵循的程序2.是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3.行政程序的基本要素是步骤、顺序、时限、方式。行政程序的内容1.实施行政活动的程序2.监督行政活动的程序3.相对人参与行政活动的程序。行政程序的作用1.限制行政权力的肆意行使2.缓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利益冲突3.体现公正价值的导向性4.是行政主体的法定义务.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1.表明身份制度2.告知与说明理由制度3.调查制度4.听证制度5.回避制度6.时效制度7.审裁分离制度8.不单方接触制度9.合议制度10.记录和决定制度。

听证制度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决定前,由行政机关告知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行政相对人有表达意见、提供证据以及行政机关听取意见、接纳证据的程序所构成的一种法律制度。听证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是:

1、告知和通知。

2、公开听证。3.委托代理。4.对抗辩论。5.制作笔录。时效制度也称期间制度,是指行政行为的全过程或其各个阶段应受到法定时间限制的制度。这是保障行政效率,增强行政行为的可预期性,防止行政许可机关以拖延时日的方式侵害相对一方当事人利益的根本制度。时效制度包含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行政主体在法定期限内如不行使职权,在法定期限届满后不得再行使,同时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二是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如不行使权利,即丧失了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特征:1.目的是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2.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3.行政复议可以一并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4.是对行政行为的一种法律救济机制。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原则。行政复议基本制度包括一级复议制度、合议制度、书面审查制度、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行政复议管辖是指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行政机关之间受理复议案件的分工。管辖的实质意义在于解决具体对某一行政复议案件由哪个行政机关行使复议权。行政复议管辖按以下规则确立:1.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2.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 3.对特殊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1)对派出机关、机构行为不服的管辖;(2)授权关系中的管辖;(3)对共同行政行为不服的管辖;(4)对被撤销行政机关行为不服的管辖。

行政复议程序是行政复议申请人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至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的各项步骤、形式、顺序和时限的总和。包含申请程序、受理程序、审理和决定三个阶段。申请行政复议与提起行政诉讼:1.相对人选择2.复议前置3.复议终局4.直接起诉。

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是指在行政组织系统内部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或者设立专门的行政监督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进行的监督检查。特点:1.属于行政内部监督;2.具有完全性;3.具有效率性。内容:1.执政党的监督;2.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3.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4.司法监督;5.社会舆论监督;6.公民监督。

第四篇:成语 要用

高一语文(请读熟并妥善保存。)

A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

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比喻恶劣的环境。鲍鱼:咸鱼;肆:店铺。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暴:损害。殄:绝。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暴:徒手搏斗。冯河:涉水过河。

18.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19.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事业的艰辛。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

20.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势险要。

21.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22.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23.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C 24.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25.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26.不敢旁骛:不敢再来求别的.形容注意力集中于一点.

27.不分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比喻不分高低优劣。

28.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29.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30.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3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3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

33.不亦乐乎:不也很快乐吗?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34.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35.不可理喻;不是不值得让人搭理,而是不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36.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3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39.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40.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41.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

当,无懈可击。

42.不易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

D 86.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87.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样。88.独具慧眼:不可理解为只有一个眼,其实形容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光. 89.囤积居奇:把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以牟取暴利。

E 90.恶(e)衣恶食:粗劣的衣着和食物。91.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92.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的贬义。

93.耳濡目染:经常接触就自然而然受到影响。濡:沾湿;染:沾染。94.耳根清静:耳边根清静,没有什么干扰。形容生活平静。95.二三其德:意为三心二意,没有定准,不是形容品德低劣.

F 96.伐功矜能:炫耀自己的功劳,夸耀自己的才能。(正:炫耀;误:讨伐)

97.罚不当罪:惩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惩罚过轻。(正:相当;误:应当)

98.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99.繁文缛节: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正:仪式;误:文章)

100.犯而不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不要计较。

101.非异人任:不能取义为一般人物就可担任,而是表示一种事应由自己来承担责任。

102.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原指一般人所想不到的。后来形容人的思想寓奇。

103.分庭抗礼:客人和主人分立在庭院两侧,以平等的地位相对行礼。104.焚膏继晷(gui):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晷:日影。

105.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106.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算错。

107.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108.妇姑勃奚。其中“妇”指“儿媳”.“姑”指“婆婆”,妇姑勃奚指婆婆同儿媳争吵,后来比喻为无关紧要的细小事而争吵。

109.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文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作褒义。

G

110.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111.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112.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113.高山景行:不是指高山美,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

114.高山仰止:像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仰止:仰慕,向往。

115.高山流水1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高妙。

116.高层建瓴:瓴:盛水的瓶子。在高高的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 的形势。

117.更仆难数:“更”在这里指“换”.这个成语原意是说换了几班侍者,宾主要说的话还是说不完,后来形容要说的话还有很多.

118.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

119.工力悉敌;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不分高低.常用来形容两个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120.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一般作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121.固若金汤:形容工事非常坚固,不易攻破。

122.瓜田李下:瓜田里,李子树下。比喻容易发生嫌疑伪地方。

123.刮目相看: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一般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易混“另眼相看”.

124.管窥蠡(lí)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海水。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肤浅。蠡:瓢。测:量。

125.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126.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高超,不像人工所能制成的。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127.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H

128.海晏清河:沧海波平,黄河水清。比喻天下太平。晏:平静。

129.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130.含垢忍辱:忍受耻辱。(正:耻辱;误:污垢)

131.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132.邯郸学步:到邯郸学人家迈步走路。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固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133.沆瀣(hang xie)一气: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沆瀣:夜间的水气。

134.毫发不爽:形容丝毫不差。(正:差失;误:爽快)

135.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136.皓首穷经:钻研经典一直到老。皓首:白头。穷:尽,到极点。

137.河东狮吼:不是河东的狮子大叫,它是指厉害的妇人,用来嘲笑怕老婆的男人。

138。涸辙之鲋(fu):干困在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

139.怙(hu)恶不悛(quan):怙:依靠;悛: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140.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

141.怀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纯洁而美好的品德。

142。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解了。比喻疑虑、误会很快消除。

143.讳莫如深: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报。

144.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145.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却得不到好处。

J

146.积重难返:形容长期养成的习惯很深,难以改变。

147.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正:熔化;误:出售)148.激浊扬清:激:冲去;浊:脏水。比喻发扬一切好的,清除一切坏的。149。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150.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

151.加人一等:并非是指给予的比别人多一等,而是形容,才能等出众.

152 . 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153.见仁见智: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154.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155.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鼓:弹奏。瑟:古代的一种乐器。

156.金针度人:语出《桂苑丛谈史遗》,其中记载郑侃的女儿采娘,七月初七祭织女,织女给她一根盘针;叫刺绣的技艺果然特别出色。后来“金针度人”比喻把秘法、诀窍传给别人。

157.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不是指不及时感谢,而是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58.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假:借。并非长期请假不回来之意。

159、具体而微:指内容已具备了,不过局面、规模较小.

K

160.开门揖(yi)盗:揖:作揖,表示欢迎。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161.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162.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163.苦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常误作“苦口婆心”。164.旷日持久:耗费时日,拖延得很久。

L 165 来者可追:指后来的事还可以补救。来者:指将来的事。166.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正:伯劳鸟;误:辛劳)167.离群索居:离开同伴一个人孤独生活。

168.李代桃僵:原指李桃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169.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后也用来形容诗文立意深刻,用词精当。

17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171.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窃贼的代称。

172.聊以自慰:姑且用来自我安慰。

173 林林总总:形容多而成群。林林:纷纭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

174 .羚羊挂角:比喻诗的意境超脱,不落痕迹。

175.令名不彰:好名声不显扬。

176.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对象。

177.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178.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79.洛阳纸贵:称誉别人的着作,风行一时。

180.洛阳纸贵:左思《三都赋》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涨价。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M

181.买椟(du)还珠:买下装珍珠的匣子却把匣中的珍珠退还卖者。比喻没有眼

力、取舍不当(椟:木匣)。

182.每况愈下:况:由对比而明显。比喻情况越来越坏。

183.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多、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属误用。

184.靡靡(mi)之音:颓废的音乐。靡靡:形容柔弱,萎靡不振。

185.勉为其难: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

186.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187.苗而不秀:庄稼生长了,却不吐穗扬花。比喻资质虽好,但没有什么成就。

188.民殷国富:百姓殷实,国家富有。形容经济状况良好。

189.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花了。后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作物.易错写成“昨日黄花”。

190.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

191.莫衷一是:衷:折衷,决断;是:对。成语意思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术语不能指一个人。

192.木人石心:比喻人受诱惑,不动心,不是形容人的愚笨。

193.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纯熟的地步。本词容易误用为贬义。

N

194.难兄难弟:指兄弟才德都好,难以分高下。也指彼此曾共患难,或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P

195.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热的意思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思。只用自谦,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96.朋比为奸:朋比:互相依附、互相勾结。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197.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98.否(Pi)极泰来:否:坏运。泰:好运。恶运到头了,好运就来了。形容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199.平铺直叙: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

200.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Q

201.七月流火:不是形容天气炎热,恰恰相反,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火”在这里指火星,而不指大火.

202.期期艾艾:口吃。不能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203.奇文共赏: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204.杞人忧天:传说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205.千夫所指:受到众人的指责。形容众怒难犯。指:指责。

20.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207.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208.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209.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鲁庄公的弟弟。比喻不把制造祸乱的罪魁祸首清除,灾难就会 不断发生,永无宁日。未已:没有完。

210.罄(qing)竹难书:罄,尽。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

211.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处境困穷,诗就写得好。工:巧妙。

212.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误解为“原形毕露”之义。

213.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

214.求田问舍:买田置屋,多形容只求个人小利。

215.曲(qu)突徙(xi)薪:突:烟囱。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禾,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 预防,以免发生危险。

216.趋之若骛(wu):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韵事物;骛:鸭子。

217.却之不恭:拒绝别人的馈赠或邀请是对人不恭敬。

R

218.人言啧啧:其中的“啧啧”与“啧啧赞叹”的“啧啧”不同义,而是指不满意地纷纷议论.“人言啧啧”是指人们不满地纷纷议论开来。

219.人浮于事:指人员的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

220.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21.仁者见仁: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大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22.忍俊不禁:忍俊:含笑。忍不住要发笑。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223.日中则昃:太阳行至正中就要偏向西方。比喻盛极必衰。昃:太阳偏西。

224.日长一线:不是指每天增长一线,而是指冬至后日昼渐长。

225.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226.如坐春风;很容易理解成自然风光的美好,实际上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好的教育.

227.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228.如坐春风: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好的教育。容易错误理解为自然风光的美好。

229.入室操戈:原指进入他人的屋子、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理在比喻就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230.入不敷出:收入不够支出。

231.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S

232.闪烁其辞:指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明确,也形容说话躲躲闪闪,吞吞吐吐。

233.赏心悦目: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234.上行下效: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235.少不更事:年纪轻,经历的事情不多。更:经历。236.身无长物:,而形容除自身此之外空无所有.形容贫穷 237.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践。

238.身临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23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指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解为“不孚众望”. 240 审时度(duo)势: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度:估计。241.尸位素餐:形容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24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指日出的东方;桑榆:傍晚日影落在桑榆树梢,指黄昏。比喻在 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243.失之交臂:交臂: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244.师心自用;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245.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属误用。

246 时乖命蹇(jian):时机不准,命运不好。乖:不顾。蹇:不顺利。

24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使用时注意褒贬色彩。

248.食不果腹: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249.始作俑者:开始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韵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5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251.首鼠两端:形容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252.殊途同归:从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253.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鸟兽。经常来的客人就不宰杀禽畜招待。原意是常到别人家去就惹人讨厌。后来形容事物经常见到,并不新奇。

254.数典忘祖:数说礼制掌故.却把自己的祖先忘了。比喻忘本,现也用以指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25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256.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257.硕大无朋:大得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巨大无比.朋:比。

258.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以死刑也不能抵偿他的罪恶。

259.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260.素昧平生:指对某人一向不了解,彼此向来不认识。昧:不明白,不了解。

平生:从来。(多用于陌生人)

261.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观止:看到了止境。

T

262.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26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路。桃树、李树不必向人打招呼,树下自然走成一条道。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264.醍醐灌顶: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

265.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腾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66.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话。

267.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268.投鼠忌器: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东西。比喻欲除恶而有顾忌,不

敢放手干。

269.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W 270.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注意方向性。

271.望尘莫及: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

272.望而却步:形容遇到危险、困难或力所不及的事就往后退缩。

273.望穿秋水:秋水,喻眼睛.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274.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算错。

275.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危险的话,使听者感到惊恐。

276.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277.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278.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原比喻反动统治者施行暴政,老百姓逃亡别国。现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本来可以争取过来的人赶到对方那边了。

279.韦编三绝:编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280.尾大不掉:尾巴太大就不好摆动,比喻部属势力强大,就不听从调动到难以驾驭。掉:摆动。

281.未雨绸缪(mou):天还没有下雨,就先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82.文恬武嬉:文武官员都贪图安逸享受,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

283.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正:掩饰;误:文章)

284.文不加点: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写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285.文恬武嬉:形容文武官员只知贪图安乐,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恬:安

适。

286.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无可厚非”意思是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然有缺点,但是还是可以原谅的。

287.无人为役:表示不能做好一件事,而非指不能被人驱使.

288.无稽之谈:没有根据、无从查考的说法。

289.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290.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291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292.无所不至:不能理解为没有不到的地方,应理解为没有不干的坏事.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293.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易混“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

294.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295.无妄之灾:意想不到的灾祸。无妄:意外的。

X 296.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297.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不能误解为革新改造。

298.先入为主;不能看成先进来的做主人,而是指以先听见的话或先接受的意见为主,以后再也听不进不同的话或意见。

299.先声夺人: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后也用以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300.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301.咸与维新:一切都需要改革更新。

302.显亲扬名:使双亲显耀,使名声远扬。

303.相形见绌:跟同类的人或同类事物相比较,显出很不足。

304.相见恨晚:遗憾没有早相见。形容一见如故,情意相投。

305.相濡以沫: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306.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307.邂逅相遇:邂逅:役有约会而遇见。没有事先相约而意外在途中相遇。

308.心宽体胖(pan):指有修养的人心胸宽广,体貌也就舒泰、安详。胖:安泰舒适。

309.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310.莘莘(shen)学子:众多的学生。莘莘:形容众多。指一群学子。不与表示数目等词连用。

311.信誓旦旦:形容誓言极其诚挚可信。旦旦:诚实的样子。

312.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词义较重。易混“信口开河”。

313.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314.形影相吊:只有门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315.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316.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而无同甘共苦之义。

317.虚与委蛇(yi):对人虚情假意地进行敷衍应酬。委蛇:应付。

318.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上进。

Y

320.严于律己:对自己要求严格。

321.严惩不贷:严加惩处,不予宽恕。

322.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说话一定要守信,做事又必须坚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信:信实;果:果断。语出(论语)。

323.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324.要言不烦:文章、言论等简明扼要。

325.一文不名: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极为贫困。

326.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327.一见如故:第一次见面就像老朋友那样相投。

328.一挥而就: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画好了。

329.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不见全身.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330.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而众人吵闹干扰。比喻由于不良环境影响,做事不能有所成就。

331.一枕黄粱:不是指一枕头黄粱(小米),而是比喻想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332.一日之雅:是指短暂的交往,“雅”,交往.

333.一定不易;好像指一定不容易,其实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334.一寒如此:并非指如此寒冷,而形容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335.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336.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337.一日之雅:指短暂的交往,“雅”指交往。

338.一定不易: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动。不是一定不容易的意思

339.一寒如此:形容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并非指如此寒冷。

340.一傅众咻(xiu):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是不会学好的。后来用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

341.一衣带水:原形容像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后比喻仅隔一水。极其邻近。342.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用再费事了。343.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

344.颐指气使:不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入傲慢的神态。345.以儆效尤:(处理坏人或坏事)用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346.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沟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

347.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地干坏事,算错。

348.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349.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350.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351.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352.饮鸩(zhen)止渴:鸩:一种毒鸟。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贬义。

353.蝇营狗苟:比喻追求名利,不顾廉耻。营:蝇飞之声。苟:指不顾羞耻。354.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355.鞭辟人里: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356.有救无类: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无类:不分类别。357.余勇可贾(gu):形容力气还没有用尽。贾:卖。

358.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Z

359.糟糠之妻:不是指长得丑陋的妻子,而是指共患难的妻子.

360.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361.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362. 仗义执言: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363.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364.正襟危坐:形容严肃的样子。

365.直言贾(gu)祸:说直话招祸。贾祸:自招祸害。

366.炙(zhì)手可热:手一接近就感到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炙:烤。

367.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理”不同。

368.钟灵毓秀:美好的山川孕育出优秀人才。

369.众口铄金:原形容舆论的威力大。后也用来形容人多口杂,可以混淆是非。

37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只作褒义。不能用作贬义

371.逐鹿中原:旧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现在比喻竞争夺魁。

372.着作等身:所写的作品摞起来有人那么高。形容着作极多。等:等同。

373.筑室道谋;比喻做事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东问西问,事情终于办不成.

374.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对。

375.擢(zhuó)发难数:形容多得数不清.多指罪恶。擢:拔下头发。

376.自怨自艾(yi):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而自己改正,后只表悔恨的意思。

377.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378.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379.作壁上观:在一旁观看,不介入,坐观成败。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

380.坐地分赃:(匪首、窝主)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分到赃物。

第五篇:2015海南行政法考试答案

三、案例题

答:案例中企业有以下违规行为:

1、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未按照《办法》向其工商登记注册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备案;

2、超过限额的购卡行为未采取银行转账的方式,发卡企业和售卡企业是否按要求逐笔登记。

3、购卡人或单位信息未按要求留存(实名登记)。

4、发行的记名卡和不记名卡限额存在超标现象。

处罚决定:

1、违反《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单张单用途卡充值后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前款规定的限额。

可处:

1、责令限期整改;

2、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2、违反《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第七条:发卡企业应在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备案:

(二)规模发卡企业向其工商登记注册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可处:

1、责令限期整改;

2、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3、违反《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个人或单位购买(含充值,下同)记名卡的,或一次性购买1万(含)以上不记名卡的,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要求购卡人及其代理人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购卡人及代理人姓名或单位名称、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和联系方式。

可处:

1、责令限期整改;

2、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4、违反《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单位一次性购买单用途卡金额达5000元(含)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含)以上的,以及单位或个人采用非现场方式购卡的,应通过银行转账,不得使用现金,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对转出、转入账户名称、账号、金额等进行逐笔登记。发卡企业和售卡企业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具发票。

可处:

1、责令限期整改;

2、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综上可做出如下处罚决定:

1、责令限期整改;

2、处3万元罚款。

救济途径:

不服商务主管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可以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商务主管部门所在地人民政府或省商务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三个月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四、论述题

答案一:

商务综合执法正处于转型变革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商务部门应当加大投入,打造一支精干的商务执法队伍,为做好新领域的商务执法做好准备。

1.立足当下,创新执法形式。商务法律的完善和健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基层执法人员应当创新执法形式,弥补当前法律和体制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深入学习现有的商务法律和行政执法程序,在现有 法律框架下创新工作方法;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工商、农委、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不给违法乱纪分子有空子可钻。

2.勤下基层,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坚持这一路线,联系群众、依靠群众。12312举报投诉服务热线是商务行政部门与群众沟通联系的窗口。应当利用好12312平台,提升12312热线的服务效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打造一个优秀的举报投诉咨询服务品牌。

3.抓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执法环境。一是大力宣传商务执法领域的法律法规,重点宣传涉及成品油、特许经营、零供交易、再生资源等领域法律规范,消除商务执法队是一只“管杀猪和卖酒”的队伍,让群众更全面的了解商务综合执法的范围和权限;二是多种形式宣传商务综合执法,包括报刊、电视、现场答疑等,树立商务执法专业、规范、高效的执法形象。

4.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转型时期的商务综合执法,需要更加专业,更加精干的商务执法队伍。商务部门应当着重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一是是定期开展法律知识、专业常识的培训,在实践中增强理论高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注重体能训练。提高执法队员的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为应对更高的挑战做好准备。

答案二:

在新的形势下,要从强化领导,提高素质;明确职责,加强沟通;严格程序,规范行为三个方面做好新形势下的商务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充分发履行好行政执法职能。

答案三:

一是统一思想,抓好执法调研。扎实做好商务综合执法工作,就必须认真梳理总结影响和制约商务综合执法重点工作、难点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并积极筹划每一的商务执法工作打算。要结合实际,求真务实,将职责要求转化为单位的目标任务和实际行 动。坚持提高业务素质、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制度建设;二是抓好学习,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素质。积极整合执法资源,充实执法队伍,组织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执法文书等必备业务技能进行再学习再提高,真正做到“执法到一线,用法必全面”的严格执法、依法执法、文明执法,真正实现“以执法促管理,以服务促发展”。

三是稳妥拓展新的执法领域。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出台后,抽调商务执法骨干对综合商务执法进行调研,做好开展综合执法预备工作。对商务流通领域的拍卖、典当、商业特许经营、再生资源回收、零售商促销、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家庭服务业等赋予商务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限进行研究,学习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督查一项落实一项完善一项的原则,逐步推行新的执法项目,做到“日常执法与专项整治相结合,规范管理与宣传活动相结合,监督检查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力争监管工作不留死角,切实保护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举报投诉受理,努力把12312办成老百姓服务热线。对“12312”举报投诉热线实行专人负责、轮流值守,保障社会公众举报投诉渠道时时畅通,对举报投诉的案件第一时间进行汇总呈报,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处理,保障群众举报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下载行政法考试要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法考试要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法考试要点(共5篇)

    名词解释 1、 行政听证制度: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决定之前,由行政机关告 知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行政相对人陈述意见、提供证据以及行政机关听取意见、接纳......

    行政法笔记|行政主体及范围(二)要用不少图配合不少具体范围

    行政法笔记|行政主体及范围(二)要用不少图配合不少具体范围 昨天发表了行政主体的概括范围,今天是具体范围,一起了解下吧行政主体:一,职权性行政主体我国现行行政机关体系(一)中央行......

    行政法

    行 政 规 划 中 的 公 共 参 与 相关资料引用: 1.厦门PX事件:公众参与缺位引发的问题 随着我国公民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公众要求参与城市规划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规划没有充分......

    行政法-2010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行政主体立法 宪法 国务院组织法 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地方各级......

    行政法

    法律常识习题与详解 行政法 1. 李某在某特区订工时被机器轧断手臂,就赔偿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起诉至法院。根据该特区依据全国人大授权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李某只能得到20个月工......

    行政法

    关系:行政主体 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 说明理由:行政机关 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 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 复议:公民法人 具体行政行为侵犯 依法 行政复议程序 主体:自己名义 国......

    行政法

    行政法学主要复习内容 1.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行政;行政法;行政法学。 重点:行政;行政法。 2.行政法的法源:行政法法源的含义;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行政法的非制定法法源。 重点:行政法......

    行政法 文档

    论对行政诉讼撤诉申请的审查 行政诉讼申请撤诉审查规则设计得是否科学、实用是行政诉讼撤诉制度完善与否的根本标志。同时,撤诉审查规则牵涉行政审判权、相对人诉权、行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