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假日的成长史
中国假日的成长史
刚刚结束不久的十一小长假,想必大家还对此念念不忘。这次国庆与中秋的完美邂逅,让原本的七天假期又多了一天团圆。
说起中国假日,它主要包括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单双休,除此之外还有上班族的年假以及学生党的寒暑假。现阶段的假日结构布局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成长过程。
襁褓中的初期格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还处于“单休时代”:实行贯彻每日8小时,每周48小时的工时制度,即一周工作六天,星期天公休,全年公休52天。
根据当时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我国法定假日由每年的四个节假日组成: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1天、“十一”2天,全民法定假日共7天。
这样一来,全国每年的法定休息时间只有59天。
虽然一周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但星期天大多只能被用来整理收拾家务,照看老人孩子。因此,当时有一句流行语:战斗的星期天,疲惫的星期一。
踉跄中的蹒跚学步
20世纪80年代,原国家科委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平在多次国外出差过程中发现,联合国每周工作四天半,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很多国家也都实行每周五天甚至四天半的工作制度,工时大都不超过8小时。使他印象最深的是,短时工不仅能提高效率,还大大促进了低能耗及旅游、教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随后,胡平及有关部门开始着手我国工作制度的改革。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劳动部最初认为,从每周工作48小时减为40小时,这一步迈得太大,主张先减到44小时。
于是,“单休时代”开始一步一步渐行渐远。
小礼拜长成大礼拜
直到1994年2月,国务院发布第146号令,实施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时制度,自3月1日起,当月第一周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第二周星期日休息日,依次循环。即“隔周五天工作制”,就是每隔一周,多休息一个星期六。
人们把休息两天的那周成为大礼拜,工作六天的那周成称为小礼拜,“度周末”的意识开始深入人心。
在“大小礼拜”实行一年之后,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令再次宣布,自当年5月1日起,全国实行5天工作制。
从此国人的假期一下子增加了52天,达到每年111天,双休日也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当时很多人还没适应小礼拜已经长成了大礼拜,便有媒体报道:“昨天是第一个双休日,全市有几十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忘了‘今天我休息’,照常一大早赶到单位。” 也许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吧!
中国假日初长成
在双休日实行四年之后,1999年国务院再次修改假日制度,增加了三天法定假日,随后就形成了“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假期,国人的假期总天数增加到114天。
到了2007年,“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中秋、端午和清明为法定假日,天数增至115天。
至此,中国假期基本初步长成。
期待中的小周五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称: 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大多数人认为,此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落实起来比较困难,毕竟我国从单休到双休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四十多年。
然而,理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第二篇:李娜成长史
李娜成长史
曾炮轰国家队 单飞成就如今传奇
李娜1982年2月26日出生在湖北武汉,父亲李盛鹏曾进过省羽毛球队,但是“文革”终止了他的运动生涯,女儿的出世,再次点燃了他的运动梦想。一开始父亲让李娜练的却不是现在让她如日中天的网球,而是羽毛球。李娜差不多7岁的时候被网球教练夏溪瑶发掘,转而开始练习网球,小学毕业后就进入省队。
1996年李娜的父亲李胜鹏因先天性血管狭窄去世,年仅14岁便遭遇丧父之痛的李娜反而成长了许多,更加刻苦的练习。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年获得全国网球总决赛冠军,1997年被耐克公司选中到美国进行训练,15岁的李娜少小离家,远渡重洋,打球更是刻苦,一丝不苟。
从美国回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99年,李娜正式转为职业球员,2000年与李婷搭档夺得WTA巡回赛女双冠军,2001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一举拿下女单,女双以及混双三项冠军,成为大运会上最闪亮的一颗明星。
一出道就光芒四射的李娜不断缔造着中国网球的历史,正当人们都觉得她正在逐渐成为国家网球的代表时,李娜却突然选择退役,而且是在2002年底的釜山亚运会前,进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习。退役后的李娜淡出人们的视野,付出后的李娜谈起退役的原因,她坦言教练的影响很大:“余教练不懂得表扬队员,9年她没有表扬过我一次,永远在骂我和李婷。我21岁第一次退役的时候,觉得自己不适合打网球。”教练的作用在这一次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李娜毅然选择退役。
2004年初李娜复出,并一举夺得广州女子公开赛的冠军,成为第一个在WTA巡回赛中夺得单打冠军的中国选手。而关于李娜复出据说还有一个插曲,担任网管中心主任的孙晋芳去劝说李娜再打球时,一上来就问李娜:“你还想不想挣大钱?”经过孙晋芳的一番苦心,李娜也终于点头再出来打球
随后李娜经历了艰难的一年,李娜对自己在这一年多来的表现很是不满,曾经几次炮轰国家队,称国家队的体制让她无法适应,同时对国家队教练也产生质疑,但是却苦于无法“单飞”。“没进国家队的时候我挺好的,我最好的日子是去年复出之后和进国家队之前那段时间。”李娜如实说到。
2009年,中国网坛四大金花李娜、郑洁、晏紫和彭帅离开国家队各自单飞,李娜与外教托马斯搭档,开始了新的征程。然而,在和托马斯一起战斗了两年后,李娜遭遇了俄罗斯美女莎拉波娃的“挖角”,好在李娜和老公姜山沉着应对。事实表明夫妻档的配合完美无缺,李娜以不失一盘的骄人战绩继去年之后再度闯入本届澳网的四强。
2009年7月,李娜和姜山一同领取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证,参加毕业典礼的两人显得十分高兴,当初退役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就读新闻系的李娜,自然少不了丈夫姜山的陪伴。李娜曾经表示,自己与姜山16岁就在一起,风雨走来10年情深意笃。有趣的是,脾气火爆的李娜唯有姜山可以“制服”。而在求学期间,李娜也曾不经意之间流露过对姜山的佩服,李娜曾说,读书的时候,自己很用心,可以成绩也就那样,可是姜山好像随随便便就能过关,而且分数不错。
提起李娜就不得不提起另一位中国金花——郑洁,郑洁和李娜的脾气性格相差甚远。但是,这并不妨碍她们在这个1月以集体的名义出现在世界网坛。去年两人同时晋级四强后,有国外媒体对这对联手创造历史的姑娘充满了好奇——你俩是要好的朋友吗?李娜的回答道出两人微妙的关系:“我们也会出去吃个晚餐,也可以一起去购物等等。我们从来就不是对手。”
第三篇:老师的成长史
我的生命成长
从小学到中学以至于到师范,学的都是书本知识,做出的事,说出的话,书生气息很浓。本想这世界有多纯洁,社会有多单纯。
受父亲的影响,初中毕业时我报考了师范学校,立志当一名像父亲一样的人。一九八六年我步入了江苏省阜宁师范学校的殿堂,对我这个农家子弟来讲,也算是跨出了农门,跃进了“龙门”。三年后,也就是****年的八月份,我带着我的过去来到了我的家乡----江苏响水周集,见到了我以前的老师,与我的老师一样,我也成了一名老师。
十八年来的经历改变着我,影响着我。我周围的同事————陈宝红校长的言行给我以信任、力量与鼓励,周亚东校长、薛兰云老师、王菊宝校长等等,他们使我感到那么亲近,阜宁师范的徐芬老师、周国鼎老师、唐俊老师,以他们的坚毅、宽厚与对工作的热忱,对事业的忠诚感染着我,他们高尚的人格,依然鼓励着现在的我。施勤老师的体贴与关爱,时刻罩着我。他们虽然与我分别多年,但他们的言行举止、品行,不断引领我奋发向前。
我带着这些走上了社会,尽管我对这个社会毫不怀疑:自己见到了一个更加具有召唤力的世界。
三年前(2004年),我来到了华师大教育学的领域,他使我更加感到自己的匮乏与不解,似乎有人在前方吸引着我,因为这种吸引力,使我认识了叶澜教授,叶教授以她的生命实践与思考和智慧与人格魅力吸引着我。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知道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师资数量已基本能满足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心从注重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引起了中小学校的重视,懂得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内在机制,基本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即教师能够独立于外在的压力订立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而且将其付诸实施。并尊重、重视教师个人已有的教育经验和观念,重视教师教学实践的作用。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育实践中实现的,它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深切地感到,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教师群体的发展进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将更加充满活力。
通过学习我还感到只有具备专业发展自主的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不断自觉地促进自我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自主能力的根基。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新的课程改革使旧的教学模式开始“裂变”,新的教学行为业已逐步形成,学习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一个充满民主、和谐、激情的课堂正向我们走来。我深切地体会到:领导的重视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理论的更新是新课程改革的主线,机制的创新是新课程改革的保证,教师的培训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课堂的提升是新课程改革的追求,开发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动力。
新课程下的课堂,打破了“师道尊严”的壁垒,树立起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改变了教学理念,由注重如何教转为注重如何学;评价方式由注重结果评价转向注重过程性评价。
当然,在我的实践中也有几多困惑: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不是一味地放任自流?学科整合,是不是无限制的求多求全?多媒体的运用,需不需要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三维目标”是不是机械、孤立地看待?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在实践中去摸索。
教师是我的职业,教书育人是我选择的道路,以前是,现在是,将来还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互听课,研讨,说课,自我备课,学生意见调查等等事件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去改变自己,去自我澄清,去重构自身的专业。在新的课改下,去完善自我,去上好每一堂课,去排除那些困惑,去丰富自身的阅历,去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去体现自身的创造价值。相信,我的专业化道路会越走越宽。
(本文写于2007年4月)
第四篇:海归孙悟空成长史
海归孙悟空成长史
入职场前 留学海外就读名校
猴哥似乎是天生天养,孤零零的从石头蹦出来的吗?错了。他的出生受到了天地间最大的关注。还在襁褓中,就有领导来看望他了,领导是谁?是天地间最高元首——玉皇大帝。他老人家没有亲自来,他派了他的手下,千里眼、顺风耳,一个是天文望远镜,另外一个是声波扫描系统,在太空站经过勘查,将猴哥来到人间的情况汇报给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批示是“不足为异”。
真的不足为异?玉皇大帝在这里打了个烟雾弹。没法弄清玉皇和猴哥到底是什么亲戚关系,领导的话不能乱讲,但自从猴哥一出生,他老人家就惦记他,这没错,而且以后还一直惦记着,并且规划着他的成长。
猴哥本来是快乐的,但有一日,猴哥对人生的永恒感到迷茫。忽然觉得眼前的快乐太过短暂。这时,一个通背猿猴出来,他提醒道:知识改变命运,快去求学吧。可别忽略这只通背猿猴,一只山野毛猴,哪晓得这些道理?答案只有一个:他是玉皇安插在猴哥身旁的卧底,家庭教师,适当的时候鞭策一下主人公,撵他去读书。
寻得菩提做导师
花果山这楼盘虽好,可是没名校,悟空还得出洋留学。他也没坐波音,也没做游轮,交通工具居然就是一些枯松做成的筏子,竹竿做成的船桨,就这个破玩意还出海了。别急,玉皇大帝另有照顾,“自等木筏以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这东南风紧,还连日了,绝非偶然。人生想要一阵好风照顾,不容易呢。
悟空来到西牛贺州,入了名校灵台方寸山,遇到了名师菩提老祖。祖师怎么看重了一只野猴子呢?仅仅因为聪明?聪明的猴子满山都是,独独选中悟空?还不是先有人推荐,他卖的就是那个情面。而且,老祖和悟空在商量必修课程时大有玄机。老祖看似在客观的介绍各门课程:道学、流学、静学、动学。却总是突出每门课程的局限性,打消猴哥的兴趣,其实就是暗示:别选这门。一直将猴哥诱导着去学筋斗云、72变化。上天入地这些极具有战斗力和破坏力的课程。玉帝为何要老祖教这些,日后自然会明白。
悟空学的样样精通,却因炫耀法术这个小错被开除,这好比是哈佛耶鲁混到博士毕业了,却因为一次泄露试题而取消所有的学分和课程得分,打回原籍。
这个显示对于猴哥可能是残酷的,他如果没有这件事件,按菩提导师的地位,他应该可以上天庭谋个好职位,如今却被打回原单位:花果山林场。学位和工作全泡汤了。为啥这样安排?答:将来时有大用的。
诡异职场 大闹天宫是玉皇的策划
孙悟空同学回到花果山待业和创业,兼并了许多妖怪公司,更新装备,升级系统。有了金箍棒,杀伤力特别的厉害,但又能藏到耳朵里,这个其实就是核密码箱。而且孙悟空通过大闹地府,取得永不损耗、永不灭亡的永动型圣斗士功能。这些都是跟小小的花果山不般配,为啥要这样安排?答:将来时有大用的。
而且怂恿悟空前去东海夺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又是四只老猴子,而且有两只通背猿猴,他们安得什么心?只有玉皇大帝知道。大闹天空是一场职场革命,其实还是玉皇在诱导。他故意让自视甚高的的悟空去养马、看管桃子,安排的都是没有编制的下属公司,齐天大圣是个高职位,却安排在一个小职位的的脑袋上,这好比就是让一个科学院院士去教小学。将这只名校毕业,一心想去的正式编制的猴子一次次的激怒,激怒到大闹天宫的地步。为啥这样安排?
借悟空整顿业务
大闹天宫的总策划人,其实就是玉皇大帝。他只是想借一直无任何背景、来历单纯、身份清白的猴子来检阅部队的防卫和攻击系统。
玉皇大帝的直隶部队以及其友军的战斗力实在堪忧。首先,攻击能力脆弱,十万天兵从陆海空团团围住花果山,居然捉不到一只猴子;其次,防卫力量薄弱,居然让一只猴子打伤凌霄宝殿。托塔天王的TMD导弹拦截系统——铁塔,也罩不住猴子,被一棍子捣碎。在《封神演义》里无所不能的太上老君,估计长期不活动身子,竟然也被猴子摔个倒栽葱。要不是猴哥虚荣,钻到如来的手掌心,这场战争还真不知会打到猴年马月。
估计猴哥就范于五行山之后,玉皇老儿开了个军事会议,批评了国防部长托塔天王之类的三军将士,更新装备,提升战斗力。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在孙悟空职场革命以后,天庭的战斗力还是有所增强的。
例如火焰山那一节,那牛魔王本事不在悟空之下,却被那哪吒的圈打趴下了,哪吒当年可是悟空的手下败将。可见哪吒同学经过玉皇的批评,痛定思痛,加强了战斗力。艰难职场 唐僧是最大的“妖怪”
悟空最辉煌的职场生涯就以压在五行山下作了终结,但玉皇毕竟是存心感激他的,整顿天庭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总的给棋子孙悟空安排个终身去处。天庭的位置已满,如来灵山那里还有空缺,但不能直接安排过去,这样,悟空也接受不了。于是,先进一家小公司:唐三藏取经公司。
取经公司也是一家下属公司,自负盈亏,所有的收入来源都得靠唐僧的那个饭钵;其实也是一家皮包公司,唐僧化缘开口总是吓人:“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表明自己来头不小,接着是:“前往西天取经。”表明自己是一项伟大的投资,最后了。却只要一口饭吃、要一口水喝。连天庭都搅翻的悟空,在这样的公司里混,你说憋屈不?这个还不算最大的憋屈。书里头说唐僧是取经人。其实,真正的取经人应该是孙大圣。所谓取经,其实就是取得西天灵山的编制,唐僧本来就是带西天编制的下放到唐朝锻炼的,他注定迟早要返回灵山占
座位的。他没有飞天本事,要走完十万八千里,也是分内的事。可悟空有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的本事,本来眨眼间就到西天的,偏偏要他一步一步走过去才能取的编制。你说谁才是取经人呢?
唐僧就是添乱的而且,这家公司与其说是一个取经团队,还不如说是一个折磨悟空的整蛊团队。唐僧除了坚定地信仰之外(反正位置有了,信仰不坚定就怪了),几乎一无是处,他唯一的本事就是神经质的折磨团队主力孙悟空,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添乱:视力不好,看不清人与妖,经常被妖怪逮住,经常麻烦孙悟空去救他。可怜的猴哥,除了忍受紧箍咒,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救这个折磨他的人。唐僧才是取经路上最大的“妖怪”。
还有猪八戒,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打小报告,帮着师傅整人。沙僧老实,是个搬运工,却也能报信: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小白龙明明是条龙,却要变成马,将取经的速度慢下来。只有在黄袍怪的那一次,才良心发现,变成宫女和妖怪答了一回。悟空待在这样的团队里,能不郁闷吗?可见,在某些公司里,职员的最大压力不是做市场,而是对付老板。
孙悟空职场成长检讨书:
当取经成功,悟空取得了正式编制,成为了战斗胜佛时,我一点都不提猴哥高兴。师从了菩提这么个有本事的导师。辛辛苦苦海外求学,练就了那么多本事,还有那么多的神仙照顾,最终却捞了个编制而已,和当年花果山的创业生涯比起来,哪个更快乐更自由呢?
可是,当玉皇将猴哥设置成自己的一颗棋子后,花果山的自由注定离他而去了。
看到那么多海归辛辛苦苦求学,有辛辛苦苦的找工作,也跟我们一样供房子、养车子,不见得有半分区别,我忽然有个迷惑:当初搞那么大动静出去读书为得是什么呢?
我们的教育,有时候把我们这些“猴子”从快乐的花果山揪出来,学习、磨砺、成才,一切目的就是为了做一个有编制的人,或者进一家大公司。我们心中那快乐的花果山就这样失去了。看着《西游记》的时候,我倒是会羡慕那些呆在自己洞府里的“妖怪”
第五篇:孙悟空职场成长史
孙悟空职场成长史
张纪中的新《西游记》片花出来一阵了,我个人对此没什么意见,只是希望把特技搞好一点。书已经写得很好了,我们后人要做的,就是把特技搞好,老版虽好,但特技寒碜。没想到张纪中大哥居然也是这个意思,如果真是这样,估计这部剧不会太差。
作为古典文学的一个形象而言,恐怕没有比孙悟空更深入人心的了,八十翁妪,三岁孩童,哪个不晓得他,哪个不喜欢他,一提起他,没有人不快乐的。然而,你们何曾知道,猴哥其实是一只不快乐的猴子,他是一只被迫走向职场,被外力强行塑造的一只猴子。不信?且看悟空成长历程。文/刘黎平
入职场前 留学海外就读名校
猴哥似乎天生天养,孤零零从石头里蹦出来。真的这样吗?错了。他的出生受到了天地间最大的关注。还在襁褓之中,就有领导来看望他了,领导是谁?是天地之间的最高元首——玉皇大帝。他老人家没亲自来,而是打发手下千里眼、顺风耳,一个是天文望远镜,一个是声波扫描系统,在太空站经过勘查,将猴哥来到人间的情况汇报给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批示是:“不足为异。”
真的不足为异?其实玉皇老儿在这里打了个烟幕弹。没法弄清楚玉皇与猴哥到底什么亲戚关系,领导的话不能乱讲,但从猴哥一出生,玉皇就开始惦记他,这没错,而且以后一直惦记着,规划着他的成长。
猴哥本来是快乐的,但有一日,猴哥对人生的永恒感到迷茫,忽然觉得眼前的快乐太过短暂。这时,一只通背猿猴出来,他提醒说:知识改变命运,快去求学吧。可别忽略了这只通背猿猴,一只山野毛猴,哪里晓得这些道理?答案只有一个:他是玉皇安插在猴哥身边的卧底,家庭教师,适当的时候鞭策一下主人公,撵他去读书。
寻得菩提做导师
花果山这楼盘虽好,可是没名校,悟空还得出洋留学。他也没坐波音,也没坐游轮,交通工具居然就是一些枯松做成的筏子,竹竿做成的船桨,就这些个破玩意还出海呢。别急,玉皇有照顾,“自登木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这东南风紧,而且还连日,绝不偶然。人生想要一阵好风照顾,不易呢。
悟空到了西牛贺州,入了名校灵台方寸山,遇到名师菩提祖师。祖师怎么就看中一只野猴子了?仅仅因为聪明?聪明的猴子满山都是,独独选中悟空?还不是先有人推荐,他卖的就是这个情面。而且,菩提与悟空在商量必修课程时大有玄机。祖师看似客观介绍各门课程:道学、流学、静学、动学。却总是突出每一门课的局限性,打消猴哥的学习兴趣,其实就是暗示:别选这门。一直将猴哥诱导到去学筋斗云,72般变化,上天入地这些极具有战斗力,破坏力的课程。玉皇为何要菩提教这些,日后自然明白。
悟空学得样样精通。却因炫耀法术这个小错而被开除。这好比是在哈佛耶鲁混到博士毕业了,却因一次泄露试题而取消所有学位和课程得分,打回原籍。
这个现实对于猴哥来讲是残酷的,他如果没有这次事件,按照菩提导师的地位,他应该可以上天庭谋个好职位,如今却打回原单位:花果山林场。学位和工作全泡汤。为啥这样安排?答:将来要做大用的。
诡异职场 大闹天宫是玉皇的策划
孙悟空同学回花果山待业和创业,兼并了许多妖怪公司,更新装备,升级系统。有了金箍棒,杀伤力特别大,但又能藏到耳朵里,这个其实就是核密码箱。而且孙悟空通过大闹地府,取得永不损耗、永不灭亡的永动型圣斗士功能。这些都跟小小花果山不般配,为啥这样安排?答:将来要做大用的。
而且怂恿悟空前去东海夺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又是四只老猴子,而且有两只通背猿猴,他
们安的什么心?只有玉皇大帝知道。大闹天宫是一次职场革命,其实还是玉皇在诱导。他故意让自视甚高的悟空去养马,看管桃子,安排的都是没有编制的下属公司,齐天大圣是个高职称,却安在个小职位的脑袋上,这好比就让一个科学院院士去教小学。将这只名校毕业,一心想取得正式编制的猴子一次次激怒,激怒到大闹天宫的地步。为啥这样安排?
借孙悟空整顿业务
大闹天宫的总策划人,其实是玉皇大帝。他是想借一只无任何背景,来历单纯,身份清白的猴子来检阅部队的防卫和攻击系统。
玉皇直属部队及其友军的战斗力实在堪忧。首先,攻击能力脆弱,十万天兵从陆海空团团围住花果山,居然捉不住一只猴子;其次,防卫能力薄弱,居然让一只猴子打上凌霄宝殿。托塔天王的TMD导弹拦截系统——铁塔,也罩不住猴子,被一棍子捣碎。在《封神演义》里无所不能的太上老君,估计长期不活动身子,竟然也被猴子摔个倒栽葱。要不是猴哥虚荣,钻到如来的手掌心,这场战争还真不知会打到猴年马月。
估计猴哥就范于五台山之后,玉皇老儿开了一个军事会议,批评了国防部长托塔天王之类的三军将士,更新装备,提升战斗力。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孙悟空职场革命之后,天庭的战斗力还是有所增强的。
例如火焰山那一节,那牛魔王本事不在悟空之下,却被哪吒的圈打趴了,哪吒当年可是悟空的手下败将。可见哪吒同学经过玉皇的批评,痛定思痛,加强了战斗力。
艰难职场 唐僧是最大的“妖怪”
悟空最辉煌的职场生涯就以压在五行山下做了终结,但玉皇毕竟是存心感激他的,整顿天庭的目的达到了,总得给棋子孙悟空安排个终身去处。天庭位置已满,如来灵山那边还有空缺,但不能直接安排过去,这样,悟空也接受不了,于是,先进一家小公司:唐三藏取经公司。
取经公司也是一家下属公司,自负盈亏,所有的收入来源都是靠唐僧那个饭钵;其实也是一家皮包公司,唐僧化缘,开口总是吓人:“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表明自己来头不小,接着是:“前往西天取经。”表明自己在进行一项伟大的投资,最后呢,却只是要一口饭吃、要一口水喝。连天庭都搅翻的悟空,在这样的公司里混,你说憋屈不?这个还不算最大的憋屈。
书里头说唐僧是取经人。其实,取经人是孙大圣。所谓取经,其实是取得西天灵山的编制,唐僧本来就是带西天编制的,下到唐朝锻炼,他注定迟早要返回灵山占座位的。他没有飞天本事,要走完十万八千里,也是分内的。可悟空有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的本事,本来眨眼可到西天的,偏偏要他一步一步走过去才能取得编制。你说,谁才是取经人呢?
唐僧就是添乱的而且,这家公司与其说是一个取经团队,不如说是折磨悟空的整蛊团队。唐僧除了有坚定的信仰之外(反正位置已经有了,信仰不坚定才怪),几乎一无是处,他唯一的本事就是神经质地折磨团队主力孙悟空,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添乱:视力不好,看不清人与妖,经常被妖怪逮住,经常麻烦孙悟空去救他。可怜的猴哥,除了忍受紧箍咒,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救这个折磨他的人。唐僧才是取经路上最大的“妖怪”。
还有个猪八戒,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打小报告,帮着师傅整人。沙僧老实,是个运输兵,却也只能报信: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啦。小白龙明明是条龙,却要变成马,将取经速度慢下来。只有在黄袍怪那一次,才良心发现,变成宫女和妖怪打了一回。悟空待在这样的团队里,能不郁闷吗?可见,在某些公司里,职员最大的压力不是做市场,而是对付老板。
孙悟空职场成长检讨书:
当取经成功,悟空终于取得正式编制,成为斗战胜佛时,我半点也不替猴哥高兴。师从了菩提这么有本事的导师,辛辛苦苦海外求学,练就了那么多本事,还有那么多神仙关照,最终却捞一个编制而已,和当年花果山的创业生涯比起来,哪里更快乐更自由呢?
可是,当玉皇将猴哥设置成自己的一颗棋子后,花果山的自由注定要离他远去。
看到那么多海归辛辛苦苦求学,又辛辛苦苦找工作,也跟我们一样供房子、养汽车,不见得有半分区别,我忽然有个迷惑:当初搞那么大动静出去读书为的什么呢?
我们的教育,有时候是把我们这些“猴子”从快乐的花果山揪出来,学习,磨砺,成才,一切目的就是为了做一个有编制的人,或者进一家大公司。我们心中那快乐的花果山就这么失去了。看着《西游记》的时候,我倒是偶尔会羡慕那些呆在自己洞府里的“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