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文明月的思考

时间:2019-05-11 22:4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我对文明月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我对文明月的思考》。

第一篇:浅谈我对文明月的思考

2010文明建设月总结

--浅谈我对文明月的思考

刘跃旻

“文明月”对于我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因为在大学中,举办文明月的活动俨然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了。每年的四五月份,各个院系各个部门就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划起来,各种宣传的媒介也遍及学校各处。于是大家都知道,文明月来了。我们都经历过文明月的洗礼,我们也曾经都是文明月建设大军中普通一员,回过头来想一想,文明月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恐怕很少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在大家的印象中,文明月无非就是各个团体活动的密集轰炸,和上级部门的频繁检查的时间载体。时间一到,那些换汤不换药的活动就迅速粉墨登场,大家整天活在了预防领导下来检查的战战兢兢之中;一结束,校园里立刻又恢复往日的宁静,同学们也都放下了一直悬着的那颗心,过上了真我本色的生活。这整个一来一去的过程,就如一场戏剧的幕起与幕落,相似的情节一次又一次的上演,年复一年。

然而,理想很难照进现实,即使在建设文明的文明月里的也总存在着些不文明的污点,而且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就拿今年的文明月来说吧,今年的主题是“文明修身,尊师重教”,各个部门宣传的力度着实不小,打着这个主题的海报充斥了校园的各个角落,一个个比赛、晚会也都如火如荼地搞起来了。但是,如果你稍微认真的观察一下,却会发现和这个主题严重背离的现象随处可见:说脏话的仍然肆无忌惮地说着;能够静下心来去读几本好书的同学寥若晨星;见到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视若无睹,连最简单的问好都是奢侈的行动;课堂上的景象依旧惨不忍睹,旷课的旷课,迟到的迟到,玩手机的玩手机,睡觉的睡觉,老师的尊严何在?教育的尊严何在?我很难接受,上面的这些现象是出自于文明月的时间国度。同时,我也开始怀疑,这样的文明建设月有何意义?我们的文明难道就体现在可以集合很多人的力量办几场晚会?再者可以在恰当的时刻把宿舍收拾得干干净净?最后可以把这些看似文明的事情写进材料?答案是肯定的:绝不是!

那么这就不得不让我思考了,到底什么才是文明,怎样才算文明呢?我觉得,文明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素质,以及这种素质在人们行为上的外在表现,这种文明不需要通过什么华丽的形式才能将之展示出来,它是人们在最普通最放松的时刻呈现出来的一种可贵的品质。文明不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可以建设出来的,而是要靠我们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去培养、去积淀,它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一种涵养。最最重要的一点是,真正的文明最终体现在每个单独的个体身上,只有每个人的素质都提高了,一个学校,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才算在文明的大道上有了进步。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对学子们说,我们大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美的人格。我想这是对一个文明的大学生的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当今很多高校的文明月建设模式来说是发人深省的。总理还说,高校应该让懂教育的人来办,我的理解是,因为只有懂教育的人,才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文明,才知道如何去建设文明的校园,去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

文明建设,我们所做的或许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

第二篇:旅游业对文化作用的思考

旅游业对文化作用的思考

曾博伟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辨析二者的关系必然会涉及到旅游业对文化作用的问题。虽然旅游业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社会普遍的认识,但对于旅游业究竟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却缺少系统的思考和准确的表述。

一般来说,旅游主要是城乡居民基于满足精神方面需求而引发的外出游玩活动。从文化角度看,旅游主要表现为旅游者对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审美行为,是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的文化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旅游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但旅游业的本质是会产生较强文化效益的经济产业,它不是文化事业,也不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旅游业对文化的作用不能泛泛而谈.由于不同的地方文化的含义有所不同,因此分析旅游业对文化的作用,需要明确特定的文化范畴才能进行。

一、旅游业对促进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文化交流所指的文化一般是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文明。从国际范围看,按照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的标准,广义的文化可以分为中华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东正教文化、西方文化、拉丁美洲文化、非洲文化等。从国内范围看,在中华文化之下又可以分出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亚文化。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促进文化交流都是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文化交流的主渠道之一,旅游业在这其中发挥了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

(一)这是与大规模旅游经济活动相伴随的文化交流。自从文明开始诞生,文化交流就一直存在,但在没有现代旅游业出现之前的文化交流是相对零散的,同经济的联系也不太紧密。旅游业的发展,则以经济为动力,并通过经济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范围。2012年,全球过夜旅游者达到10.35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达到1.08万亿美元;而同期国内旅游达到29.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27万亿元。这其中,以文化交流为目的的旅游占了很大比例。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已经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这是民众之间的文化交流。从交流主体的角度看,可以划分为官方层面的文化交流和民间层面的文化交流。官方层面的交流发生在政府之间,往往通过公共财政支出,弘扬本国或者本地的文化。比如我国派遣文艺团体出国表演,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等,都属于这一范畴。民间层面的交流则更多是自发的,是不同国家或者不同地区居民之间基于文化差异而进行的相互访问。旅游交流属于民间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与官方交流互为补充,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发展。

(三)这是一种更深入、更持久的文化交流方式。旅游业推动的文化交流不是少数精英之间的文化交流,而是国民全方位参与其中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不预设主题、不先入为主,是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平等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是客源地和旅游地居民之间的互动式交流。因此,影响面更大,也更为长久。

总之,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跨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沟通,有利于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二、旅游业对推动文化建设具有非常突出的平台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目标,如果从大文化的角度看,五个建设都属于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范畴,即属于大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但是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列的时候,文化建设一般指的是发展科技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说过,“从社会文化价值看,旅游具有非常明显的教育意义,它可以是一种社会化的因素,因为它使人亲自了解现实,可以培养人们面对现实的某种态度,它也是一种培养感情的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它有利于智力、科学、技术、艺术和文学方面的创造。” 需要说明的是,旅游业对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不是依靠国家投入来实现,而是通过市场经济,主要依托游客自身的旅游消费达到了促进文化建设的目标,国家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可以用更小的成本,产生了更大的文化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既推动了文化建设,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建设。其中,旅游业对文化建设的作用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旅游业对于形成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作用。核心价值是一个社会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推动形成核心价值对于一个国家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中国汉武帝之后的帝制时代,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共同价值观对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价值的形成除了教育,还在于国民通过现实的工作生活中去感悟、去印证、去实践。因此需要通过更多渠道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以旅游的方式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僵化、填鸭式地灌输,而是通过柔性影响、自然渗透,春风化雨式地帮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比如,人们在游览了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名胜古迹之后,很自然地会将对大好山川的热爱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爱转移为对国家的热爱,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往往更为巩固和持久。再比如,游客在参加红色旅游之后,自然会对先辈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形成的向上精神动力是其他教育方式很难替代的。

(二)旅游业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突出作用。国民素质包括身体素质也包括文化素质。中国自

古就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说法。旅游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于国民的身心发展都有很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更多地参与到旅游中来,有利于其全面健康的成长。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支持年轻人开展游学活动,其看重的正是旅游业的这种突出功能。未来我国需要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对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推动文化建设。

三、旅游业对文化事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文化事业强调文化的公益性、公共性。公共文化需要政府来提供,因此这种文化基本上是免费的,或者是收费很少,带有优惠性质的。文化事业虽然强调政府投入,但文化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可以分享文化建设的成果,进而实现文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只要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方式都可以采纳。这也意味着,发展文化事业并不等于要完全排除市场的内容。如果通过市场机制的方式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样也应该将其充分的运用。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发展文化事业中主要提到四大任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而旅游业对这四个方面的文化事业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旅游业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属于公共财政投入的内容。既然是公共财政投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越多,其文化投入产出的效率就越高。国家规定,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要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一般而言,公共文化设施其享受的主体往往是设施所在地的居民。通过旅游业,可以引导更多外来游客享受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有利于提高文化效益。

(二)旅游业是一种独特的现代传播渠道。现代传播体系的建设对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一般的观点,传统媒体包括第一媒体报纸刊物、第二媒体广播,第三媒体电视,现代媒体包括第四媒体互联网和以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博客、桌面视窗等为代表的第五媒体。从传播的角度看,媒体即信息传播的平台,其中,信息的覆盖面、信息被接受的程度、信息传播的速度都是衡量媒体传播效率的重要标准。旅游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很大程度扮演了信息传播媒体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旅游可以被视同为“第六媒体”。与其他五种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旅游传播信息的速度虽然相对较慢,但是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却很大,此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传播还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游客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感知和消化信息。同时,旅游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它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主动选择,具有很鲜明的互动式的信息传播特点,不像其他媒体只是由一方被动接受信息。目前,社会普遍忽略了旅游在现代传播体系中扮演的独特角色,未来需要对此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三)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对于旅游业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

社会上存在不少的争议。特别是一些地区在盲目开发旅游业中对传统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后,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甚至把旅游业作为破坏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分析这种情况需要对几个问题做出回答。

其一,发展旅游业是否必然会破坏传统文化。虽然一些不科学的旅游业发展行为确实对传统文化造成了破坏,但其实对传统文化冲击最大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较之工业化与城市化同传统文化的相互对立,传统文化与旅游业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冲突。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重要的依托对象,破坏传统文化其实就是破坏旅游业自身,因此旅游业从发展本身而言,必然要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发展中重要的内容。此外,差异化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各个地方只有更多地保留传统的多元文化、异质文化,旅游业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具有保护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

其二,发展旅游业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机制是什么。与依靠国家投入进行保护和传承不同,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利益机制而实现的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旅游业将利益机制传导给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通过经济动力促使其对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将其封闭起来的静态保护,而是以文化交流、互动的方式实现的动态保护,这种保护是基于发展视角的保护,其实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保护。比如山西的平遥古城,在旅游业没有发展起来之前,一直被视作当地政府的一个包袱,急欲将其拆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才意识到平遥古城是一个绝佳的旅游资源,因而自觉地强化了保护古城的动力。再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敏文在研究侗族大歌时特别提到,“如果侗族大歌不能与时俱进,就是死路一条。侗族大歌必须从侗族村寨走进学校,走进县城、州城、省城乃至国内外各大都市。当然侗族大歌在城市化进程中,千万不要遗弃它固有的生存基础——侗族村寨。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侗族大歌也会死无葬身之地。”从旅游业的角度看,侗族大歌要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下去,除了“走出去”之外,还要“引进来”,这就是要通过旅游业形成一种良性的利益反馈机制,让留在侗族村寨的居民还可以通过向游客表演等方式来展示侗族大歌的魅力,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村寨“空心化”,使侗族大歌“走出去”之后还能实现原居地的文化发展。

其三,如何看待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破坏的现象。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因为规划、开发、经营不当对传统文化造成破坏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利益传导机制太强,同时又缺乏平衡和制约机制,因而出现旅游场所过分商业化,文化传承人为迎合游客将文化庸俗化肤浅化等行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找到旅游业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一个平衡点。一方面通过示范引导,鼓励旅游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中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加大对旅游业发展中破坏传统文化行为的处理,建立和完善纠错机制,最大限度保护好传统文化。

总之,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对待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应该肯定其正面的价值,同时避免旅游业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破坏的行为,以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对传统文化保护

和利用的积极作用。

(四)旅游业可以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要补上农村文化事业这一“短板”。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其落脚点在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这些年国家也在通过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方式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但除此之外,还有必要关注旅游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这一点在许多乡村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地方有较明显的体现。比如,一些乡村旅游经营户通过接待城市游客,就不同程度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意识。

四、旅游业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

分析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首先需要对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做出区别。旅游业是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提供物品和服务的一组产业集合;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集合。虽然二者都是一系列产业的集合,但是旅游业实际上是从消费需求角度来衡量的一个产业,文化产业则是从消费供给角度来衡量的产业。由于二者各自从需求方和供给方来衡量产业,因此彼此之间存在一些交叉。但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各自独立,并不是完全同一的产业。

从统计的角度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交叉的部分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产业的文化艺术服务类中,文艺表演服务、文物保护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博物馆等有一部分是面向游客的,对应的是旅游产业中“游”和“娱”的环节。二是在文化产业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类中,公园管理、游览景区管理、室内娱乐活动、游乐园活动等很大部分都是面向游客的,对应的也是旅游产业中“游”和“娱”的环节。三是在工艺美术品生产中,工艺美术品的制造和销售如果面向游客,对应的是旅游产业中“购”的环节,但这部分在旅游购物中所占比重并不会太高。总体来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交叉的部分并不是太多。根据2010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数据看,游购娱的比重大约占全部旅游消费的三分之一,而这其中属于文化产业的部分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大致估计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重叠交叉的部分只有10%左右。此外,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2004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05%,旅游产业的份额大于文化产业。

具体到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旅游业促进了一部分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利用,使其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从旅游业的角度看,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许多文化资源如果不借助旅游市场这个渠道,就只能是“养在深闺人不识”,不能成为可供消费的产品。比如过去许多有形文化资源,如古村、古镇等在没有发展旅游业之前仅仅是当地居民居住的场所。但是通过旅游业,这种资源很快走向市场,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经济价值。

(二)旅游业延伸了现有文化产品的销售市场,进而扩大了文化产业的规模。最典型的例子是手工艺品。在没有旅游业的时候,许多手工艺品大多是在区域内进行小规模的市场交换。比如,苗族的刺绣工艺品,主要是在集镇上进行销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游客取代当地居民,成了这些手工艺品的主要销售对象。像云南大理鹤庆的新华村,每年向游客销售银器制品带来的收入就超过1亿元。

(三)旅游业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全新的、面向游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容。这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旅游演艺的崛起。近年来,许多直接针对旅游市场开发的演艺项目都取得了成功。比如,早期依托阳朔山水推出的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至今还受到大量游客的追捧。而像张家界的“天门狐仙”、承德的“康熙大典”等也是从丰富外地游客夜间活动出发开发的新型文艺演出。这些演出增加旅游消费的同时,实际上也成了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四)旅游业促进了一些文化事业单位转化为文化产业经营实体,为文化事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新的路径。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是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体制机制的首要任务。其中特别提出了“推动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服务能力。”事业转换为产业,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市场越大,其转换也越容易。对许多文艺院团等事业单位来说,面向市场的方式一种是在本地演出,一种是去外地演出。但是除了少数优秀节目有较大的外出演出市场外,多数演出主要还是要立足本地演出。但是本地演出最容易面临的就是当地居民消费能力不足问题,这在一些中小城市更加明显,因此这就很大程度需要借助外地游客的消费才能保证其足够的市场容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将旅游业发展与地方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更好结合起来,对于这些文艺院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篇:齐明月“工学交替”思考与建议

“工学交替”的建议与思考

为期两个月的“工学交替”已经结束,看着学生们的进步与成长,让我意识到实施“工学交替”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在“工学交替”中,学生可以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成功转化为实践应用,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她们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也有了很大改变。在“工学交替”带来诸多利益和优势的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企业与学校的差异 1.企业和学校管理模式的不同

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后,她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学生变成了员工;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由相对安静的教室变成了紧张和忙乱的现场;接触的人和事也不一样了,在企业有社招的员工,学生开始接触比较复杂的人事关系。学生的这些转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企业把学生直接作为成人员工看待,管理和要求要松一些,学生之前在校的管理很严格,由于两种管理模式的差异,学生自律意识淡薄,规范意识模糊,行为规范较差,使得教师管理难度加大。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企业应与学校协商达成一个共同的管理模式,并且以企业管理为主,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管理规范化和正规化。2.企业和学校的工作模式不同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是固定的模式,上课下课时间的固定,学习环境的固定,学习内容的有序。但是在企业,很多事情都是随机性的,如果赶上活动,学生要加班,而且所说的话术也要跟随活动的内容发生变化,由于企业实行轮班制,学生是没有固定座位的,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心态自我调节能力。这种随机性的工作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要随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企业与学校的对接 1.校企文化的对接

通过两个月的企业实践,我发现很多学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学生目标不明确,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能力较差。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心里普遍,眼高手低,怕苦怕累。学生缺乏责任感和上进心,遇到投诉或者是被骂,总是抱怨运气差遇到难缠的客户,不去想想自己的服务是否有问题。我认为要从一开始就抓好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把企业文化引入学生德育教育,灌输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勤劳致富的思想。要教导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遵守纪律,遵守时间,遵守规章制度。培养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树立刻苦专研精神,在社会上和企业里要有务实精神和创业精神。2.企业需求的对接

企业需要的是技术熟练的员工。刚开始时,由于学生打字速度过慢,不能同时录入工单,并且发送邮件就需要七八分钟时间,导致置忙时间过长;还有的同学不能很好地理解客户的问题,倾听能力较低,比如王新月同学,客户问道:“cpu是多少时,”她却听成“ceo是谁,”给出了错误答案,造成一定后果;有的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不行,在给客户解答问题时,思维比较混乱。因此,作为职业学校来说,就应该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和沟通能力,总结和实际操作能力等,这样到毕业时就能够在短暂的培训后马上进入正常工作,给企业带来稳定和及时的利润,职业教育的目标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企业与学校的相互配合

1.成立心理咨询小组,保证学生心理健康

由于客户服务行业压力大,很多学生之前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但遇到刁难客户时,心理落差很大,尤其很多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弱。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地开导,但是如果企业可以举办相关的减压活动和团队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放松和温暖,那么工作效率也会有很大提高。2.学校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配合

与企业的管理人员相比,老师就像是门外汉,对于一些活动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不是很清楚。所以双方要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和管理孩子,出现问题一起解决并且共同商讨行之有效的办法。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不成熟的建议,我希望“工学交替”会越做越好。

第四篇:对文化人类学的看法

认识社会学之根本——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根本的定义,也是我在学习文化人类学以前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全部理解。简单来说,在我看来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再大一点也可以算作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该怎么样理解这门学科、如何去剖析这门学科与社会学内在的联系、学习这门学科能够对我们的社会学学习提供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该如何学些这门学科,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真正思考过。

在上过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以及阅读过课程教材和少量的相关书籍以后,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于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有课属于自己的认识,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角度来探讨人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律,研究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课题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研究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学习文化人类学的人以及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有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考古学家通常从过去的文化出发研究物质对象,试图以此解释人类行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文化借助语言得以维持并代代相传;民族学家研究已观察到、体验到的文化,与他们想要了解其文化的那些人进行讨论。这决定了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之前认为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枯燥无味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奠定了我现在对于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全新态度。

所有文化历时而变迁,有时因为他们应付的环境已经变化了,有时由于外人的入侵,或者因为文化内部的价值已经改变了。虽然文化必须变革以调适于新的环境,但是变革中未预见到的后果对社会来说有时是灾难性的。人类是社会成立之根本,而文化亦是名族得以延续传承的之保障,将二者合而为一的文化人类学也是一门了解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更加倾向于拓展个人的视野,让其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社会学、学习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学科,这种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以及其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肯定了文化人类学的学习对于学习社会学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撇开其与社会学的联系不谈,这门学科的研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也是值得肯定的。文化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分配提供保证。它通过其成员的繁衍,为生物的延续提供保证。它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用的成人。它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以及他们与外人之间的秩序。它激发成员持续生存下去并参加持续生存所必需的各种活动。

在文化类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理解这门学科的本质。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人们的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因此,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探索和把握各种行动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即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熟知文化人类学的各个方面的特征,集合特征学习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用到的各种方法,也是学习文化人类学必须掌握的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用合适的方式去学习,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当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特别是与社会学相关的学习更是需要这种想象力。文化人类学涉及到很多文化和历史类的研究,这些研究必然会存在很多的盲点,面对这样的盲点,在合理的前提之下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必然能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任何学科的时候,丰富的想象力必然能让学者本身的思想更加的丰满,发现这门学习的志趣之所在,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第五篇:明月诗词选

古诗十九首 【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闻王昌岭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明月 【唐】元稹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登池州翠微亭诗 【宋】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鄂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下载浅谈我对文明月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我对文明月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明月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2-2013志愿者活动 材 料 汇 编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二○一三年五月 雷锋月活动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

    明月公园

    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与使用人群行为关系分析 明月公园于2014年7月1日开园,位于湖北荆州市荆州区,荆州古城墙以北,荆沙大道以南地区,东起荆沙大道与荆州大道交汇处,西至小北门城门原......

    学习《如何对文学文本进行研读》后的体会

    学习《如何对文学文本进行研读》后的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在文学专业开设“文学文本解读”课程,主要是基于学生文艺学课程学习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

    我与中国梦---裴明月(合集5篇)

    我与中国梦 踏着皎洁的月光,我来到海边。不知什么时候,潮水已经退去,海面恢复了往常的平静。我坐在海边,遥望远处的点点白帆,近看脚边熠熠发光的贝壳,心中不由得升起阵阵遐想„„......

    我身边的色彩 胡明月(5篇)

    我身边的色彩 胡明月 生活,多姿多彩,就好像调色板,生活,酸甜苦辣,就好像一部连戏剧。总之,生活需要色彩才会精彩! ——题记你们有属于自己的颜色吗? 就像太阳,他是红红的,他会把他的......

    朱明月主要事迹

    陕西省“十佳自强女孩”推荐人朱明月主要事迹 朱明月,1991年4月出生,家住西乡县沙河镇同心村一组,计划生育双女户女孩。她生长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父亲患有高血压(目前还有糖尿......

    明月自在心中

    明月自在心中 时间: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月光皎洁的晚上的第二天、十年前月光皎洁的晚上 地点:一间十五平米的出租屋内、山中的茅草屋、豪华住所内 人物:吴狄、小美、禅师、吴......

    读书笔记卜明月

    读书笔记之《与魏书生先生的对话(一)》 有幸从网上找到《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对于我这样的经验颇不多的班主任新手来说,就像一盏指路明灯,里面有许多实用的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