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汇报——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习心得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习心得
敬爱的党组织:
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提出的社会建设目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教育后已经深入人心,和谐社会这一提倡因为正符合了广大老百姓的期望而得到大家的接受和肯定。最近,我通过学习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文摘、书籍和报刊,对两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首先,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和谐指的不是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我们党从来都强调,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党领导的各项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要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都得到肯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利益关系协调的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出现了利益分化、利益矛盾突出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包括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利益关系,首先要把坚持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其次,要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依法及时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秩序、稳定的机制作保障。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成员和睦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必然要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要的,但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把竞争推向极端,就会造成人心的沦丧,道德的败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不可分。因为我们党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者,每一名党员都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所以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当重视科学理论的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尤其要学习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够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已雄辩地证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忠诚积极地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增强全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自觉做到局部服从全局,小局服从大局,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随着建设工作的开展,必然会影响到部分人的实际生活,必然会触及到部分人的利益调整,在个人家庭和亲朋好友利益受到损失的时候,要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顾全大局,自觉服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每个党组织都成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坚强堡垒,每个党员都争做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先锋模范,始终保持先进性。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绝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勇于创新。要摆脱落后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的束缚,破除自我封闭、地方保护、部门利益至上的错误意识,树立变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摒弃不愿承担风险和责任的错误荣辱观、得失观,树立敢定事、肯干事、干好事的正确政绩观,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
以上就是我在最近一段时间对于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行思考所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恳请组织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XX年XX月XX日
第二篇: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答模拟题:以法制为切入点建设和谐社会
【背景链接】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标准表述】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对策措施]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完成五方面任务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
二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
三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2四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五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六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七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一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二要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三要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四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
五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六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二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要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四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二要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
三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四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
五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六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七要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一要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二要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三要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四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第三篇:学习心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习心得体会
福建安凯律师事务所 黄银扬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民康物阜”、“安居乐业”这样的稳定、和谐社会,尽管在中国真正实现的时候并不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建设蒸蒸日上。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和文化建设进入了更加全面繁荣的时代,但是,在局部地区和不同产业方面,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此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明年工作的一个重点。这是一个顺民意、得民心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在全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系统集中开展一次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实践活动,对于进一步动员和引导广大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走和谐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事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才能够更好地继续下去,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够更加长治久安,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获得更多的劳动成果。
作为法律工作者,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在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的历史时期,我们也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共中央提出该项重大决策的伟大历史意义,从而,也看到了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历史机遇。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更应该认清形势,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法律服务方向,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出发,同时,也是历史赋予法律工作者的政治考验。
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党和全国人民经历过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长期不协地努力和探索而选择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该顺应发展规律,在规律中有应该遵循规则。经历几十的历史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那么,我们就应当坚决维护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结合到法律工作中,我们律师要积极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作为律师,对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律师的职业活动应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伟大乐章中不可缺少的音符。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坚守法律人的良知和信念,追求公平正义,把建设和谐、安定、富裕、文明的社会作为奋斗目标。
我们律师要努力成为权利的守护者。法律和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共同语言和共同标准。理性和法治,是规范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成本最为合理、效率最为优越的方式。作为律师,我们要以维护公民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勤勉尽职,全力维护委托人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用理性的法律语言表达诉求,表达民意。以法律人的智慧和技巧,使对立得以统一,使争执纳入秩序,使对抗变为互促,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和美相处。
我们律师要积极倡导并实践公益服务,发挥职业优势,扶贫助弱,匡扶正义。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律师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功能,不断创新为公众服务的方式与方法。加大法律援助的力度,增加法律援助的受案量,让工薪阶层、农民以及中小企业都能请得起律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公益诉讼。
我们律师要努力为政府依法行政服务,这是律师职业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将进一步响应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为党政机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服务,当好参谋,做好顾问。提供立法咨询、法律建议,运用专业法律知识协助处置突发性事件、群体性纠纷。进一步发挥律师在信访工作中的作用,为政府出谋划策,为群众排忧解难。
我们律师要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宣传法律,弘扬法治。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是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每一次法庭活动、每一场法律讲座、每一个法律咨询、每一份法律意见,都将成为我们传播法律真谛、培植法律信仰、昭示法律权威的自觉实践和不懈努力。
我们律师将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其他成员一道,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共同防范司法腐败,维护法律环境的清洁,捍卫职业共同体的荣耀,捍卫法律的尊严。要努力养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新时期律师文化,使法治的精神、时代的要求、诚信的品质融入我们的职业品格,成为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律师业恢复20多年来,其地位和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所肯定。我们律师深感无上光荣,我们深知责任重大。我们将珍惜这一历史机遇,在司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法行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和律师协会的带领下,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为我们国家的进步、文明、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仍应牢记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我们时刻都应牢记这个原则,牢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
第四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心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心得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各级部门要扎扎实实地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做到四个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宣传教育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作,每个公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和谐社会的构建要通过社会公民来实现。一是各级部门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掀起宣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通过开展学习宣传,构建和谐社会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教育为中心。在大、中、小学校加强对学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育,增强学生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融入教材,进入学校,进入学生头脑,使学生走向社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实施者。三是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改掉放任自流,过分溺爱。改掉拳脚加棍棒的教育方式,学会以平等的态度与子女沟通,增进互相了解,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下一代。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识。同时,家长要强化对子女预防意识的教育。经常掌握子女的思想动态、去向,留意子女结交的朋友,警惕子女的谎言。对出现的苗头,及早加以纠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责任落实到位
各级部门一班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件大事,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加强领导力度。所谓大事,就是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以及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加强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责任制的落实到位,建立和完善制度,强化机制入手,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把各部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抓出成效。
三、政法综治工作到位
一是政法综治工作要围绕有利于创建健康的社会环境。社会腐败和不良风气不但影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而且直接诱发各种犯罪。政法机关要对社会环境整治到位,持续不断地进行反腐、打黑、扫黄、禁毒、禁赌、反邪教等工作。从根本上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强对各种文化娱乐场所的整治力度,使公民遵纪守法。
二是对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为打击要到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在一个地方搞示范等待验收合格,而是要经过漫长的不懈努力,巩固好创造成果,做到管理不松、力度不减,全力维护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案件,实现社会稳定,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环境。
四、执政为民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执政为民”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提高各级部门一把手执政为民的能力,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位。
一是提高执政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协调社会利益,推进社会主义管理体制创新,形成各族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执政能力的表现就是有能力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坚决纠正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要求,用民主与法制解决社会各种矛盾和纠纷的能力。
二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确保政府履行各项职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就是提高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知识结构的更新,学习法律、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树立“行政就是服务”的理念,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的监督制约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提高行政能力水平。实现总体目标,使社会更加稳定,治安更加良好,群众更加满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动植食检科 张发 二00七年三月十三日
第五篇:学习心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习心得体会
福建安凯律师事务所黄银扬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民康物阜”、“安居乐业”这样的稳定、和谐社会,尽管在中国真正实现的时候并不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建设蒸蒸日上。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和文化建设进入了更加全面繁荣的时代,但是,在局部地区和不同产业方面,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此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明年工作的一个重点。这是一个顺民意、得民心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在全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系统集中开展一次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实践活动,对于进一步动员和引导广大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走和谐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事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才能够更好地继续下去,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够更加长治久安,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获得更多的劳动成果。
作为法律工作者,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在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的历史时期,我们也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共中央提出该项重大决策的伟大历史意义,从而,也看到了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历史机遇。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更应该认清形势,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法律服务方向,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出发,同时,也是历史赋予法律工作者的政治考验。
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党和全国人民经历过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长期不协地努力和探索而选择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该顺应发展规律,在规律中有应该遵循规则。经历几十的历史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那么,我们就应当坚决维护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结合到法律工作中,我们律师要积极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作为律师,对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律师的职业活动应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伟大乐章中不可缺少的音符。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坚守法律人的良知和信念,追求公平正义,把建设和谐、安定、富裕、文明的社会作为奋斗目标。
我们律师要努力成为权利的守护者。法律和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共同语言和共同标准。理性和法治,是规范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成本最为合理、效率最为优越的方式。作为律师,我们要以维护公民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勤勉尽职,全力维护委托人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用理性的法律语言表达诉求,表达民意。以法律人的智慧和技巧,使对立得以统一,使争执纳入秩序,使对抗变为互促,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和美相处。我们律师要积极倡导并实践公益服务,发挥职业优势,扶贫助弱,匡扶正义。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律师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功能,不断创新为公众服务的方式与方法。加大法律援助的力度,增加法律援助的受案量,让工薪阶层、农民以及中小企业都能请得起律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公益诉讼。
我们律师要努力为政府依法行政服务,这是律师职业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将进一步响应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为党政机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服务,当好参谋,做好顾问。提供立法咨询、法律建议,运用专业法律知识协助处置突发性事件、群体性纠纷。进一步发挥律师在信访工作中的作用,为政府出谋划策,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们律师要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宣传法律,弘扬法治。全民法
律意识的提高是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每一次法庭活动、每一场法律讲座、每一个法律咨询、每一份法律意见,都将成为我们传播法律真谛、培植法律信仰、昭示法律权威的自觉实践和不懈努力。
我们律师将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其他成员一道,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共同防范司法腐败,维护法律环境的清洁,捍卫职业共同体的荣耀,捍卫法律的尊严。要努力养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新时期律师文化,使法治的精神、时代的要求、诚信的品质融入我们的职业品格,成为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律师业恢复20多年来,其地位和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所肯定。我们律师深感无上光荣,我们深知责任重大。我们将珍惜这一历史机遇,在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和律师协会的带领下,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为我们国家的进步、文明、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仍应牢记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我们时刻都应牢记这个原则,牢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