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长调研新闻稿
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来公司调研
1月5日上午,中共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在高新区领导的陪同下来公司调研。
崔市长一行首先到公司信息中心参观指导,随后到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实地调研,并亲切看望慰问了公司引进的教授、博士后等高端科研人才。崔市长详细询问了公司的发展状况,高度赞扬了公司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以及人才引进等工作。崔市长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要紧紧抓住产业转型升级、“黄蓝”两区开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积极作为抓科技,与时俱进促创新,使企业的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为全力打造滨州经济升级版做出应有贡献。
第二篇:市长调研汇报提纲
市长调研汇报提纲
一、全市农业生产概况
1、基本情况
我市属通南高沙土地区,分为沿江、沿靖和高沙土三个生态区。高沙土占75。耕地面积110万亩,总人口128万人,农业人口80万人。常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60万吨。以稻、麦两熟为主,水稻面积60万亩,小麦50万亩,其中优质弱筋小
麦30多万亩,蔬菜面积25万亩,油菜20万亩,其次是花生8.5万亩、甘薯、马铃薯6万亩、大豆6万亩、玉米5万亩、元麦2万亩、大麦2万亩,蚕、豌豆3万亩,香荷芋1万亩,还有少量荞麦、山药、秧草种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11万亩,占总面积的11左右。
畜牧养殖以生猪、家禽为主,是有名的生猪大市,肉类总产8.5万吨。生猪饲养量140万头左右、上市量85万头。家禽饲养量130万羽。上市量700万羽左右;其次是山羊饲养量40万头,上市25万头、毛(肉)兔、奶牛1585只。常年水产养殖面积6万亩,产量1.8万吨,其中特水养殖1.6万亩,产量不到1万吨。全市规模养殖生猪占32,蛋禽占31.4,肉禽和奶牛接近100。
我市是全国有名的银杏大市,常年银杏产量4000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共有银杏树650万株,挂果的100多万株,盛果30万株。树龄1000年以上的12株,500年以上的121株,100年以上的6186株,银杏成片林12.8万亩,围庄林20.2万亩。意杨成片林4.8万亩,550万株。花卉苗木2900亩,420万株,蚕桑4500亩,年产200吨,其他有少量冬枣、桃子、梨子、柿子、葡萄等果树,面积在几百至一千亩。全市现有林地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7.5。
2、近几年农业生产特点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全市围绕农业“三增”积极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市2005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49万公顷,复种指数218.22,全年粮食总产量58.70万吨;肉类总产量8.38万吨;水产品产量1.75万吨;全市有林地面积1.94万公顷,林木覆盖率17.5,活立木总蓄积量65万立方米;白果产量4000吨,全市农业产值17.69亿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9.78亿元,种植业产值7.91亿元,农业增加值22.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5元,各项指标与2000年相比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农业生产结构更加优化。农业总产值中林牧渔业产值占55.3,其中养殖业产值占总产值的47.9,分别比“十五”期初提高8.3个、8.1个百分点。种植业优质专用品种比重提高,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优质油菜种植比例分别达到90、98和100。养殖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元生猪、杂交山羊、优质家禽、优质水产品上市比例分别达到30、20、85、60。“十五”期间新增成片造林14.7万亩,建成绿色通道、绿色屏障1300公里,新建完善农田林网64万亩,四旁植树1000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8.4个百分点。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围绕粮油、蔬菜、畜禽、银杏、特色水产品等特色产业,建成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基地42个。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30个,农产品加工值达到21亿元,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苏三0”集团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省和泰州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3家。订单农业起步发展,2005年订单收购农产品达2.3亿元。近三年农业系统共引进“三资”农业项目总额1.4亿元,实际投入7273万元,其中外资67万美元,台资1000万元。
(4)、农业科技贡献分额迅速上升。3年累计引进推广各类新品种(系)100多个,自主选育了泰花4号、泰花5号两个花生新品种和苏玉糯6号玉米新品种,大面积推广20多个,大宗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稻麦轻型栽培、麦套稻、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银杏早果丰产、生猪高效集约化养殖、高床养羊、大棚养鸡、水产品网箱养殖等重大技术的推广,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力。三年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6项,泰州市科技进步奖21项。
(5)、农产品质量建设成效明显。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2.4万亩,申报并获得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共58个,制定了省、市级农业地方标准及有机农业标准28项,建成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在城区主要农贸市场实行了市场准入。
(6)、项目农业、高效农业稳步发展,政策支农力度加大
近三年,我局共上争各类农业项目63个,资金2327.77万元,其中省级以上项目42个,资金2195.77万元。高效种植面积、规模养殖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近两年,实施良种补贴项目112万亩,农民直接受益986万元,实施小麦农资增资补贴76万亩,水稻农资增资补贴67万亩,农民受
益1765万元。
(7)平安农业建设不断加强。为了有效应对农业突发事件,确保农业安全生产,我们制定了应急处理预案和责任追究制度,专门成立了农业生产事故鉴定委员会和专家组,实行了主要农作物用种公告制度。近几年,通过加强预测预报,坚持统防统治,对以水稻条纹叶枯病为主的农作物病虫害,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通过加强疫情监测,加大
防疫力度,净化养殖环境,遏制了牲畜五号病、猪链球菌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通过强化农资执法,加大农资抽检力度,实行关口前移,农资质量逐年好转。
3、今年上半年农业生产情况
(1)夏粮生产获得丰收。平均单产387公斤,其中小麦单产401公斤,同比分别增加31公斤和24公斤。夏粮总产31.86万吨,同比增加12.88万吨,增长67.9。
(2)畜牧养殖有喜有忧。忧的是总量和效益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喜的是规模养殖稳定发展,规模养殖大户增加较多,品种改良步伐加快,草食畜禽增幅明显。
(3)造林绿化成绩显著。全市今年已通过泰州验收完成农村造林总面积3.11万亩(含林网折算面积),森林覆盖率净增1.65个百分点,绿化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90。分别完成泰州市交指标2万亩、1.06、85、85的156、157、106、106。其他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达标,造林工作继续在泰州市保持领先位置。
(4)泰州农委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在下达的8大项38个子项目标中,目前已全部完成的有4个大项指标,38个小指标已完成的30项,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年底时能够完成的有7项,仅有一项工作待市政府批准并下拨有关经费以后实施完成。
(5)市交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1-7月份,完成全部工业产值31000万元,销售收入29000万元,利润139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1.5和22,完成市交任务的55.4、55.8、和51.5;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900万元,同比增长5.5,完成市交任务的82.6;建筑业施工总产值27450万元,同比增长12;疏浚业施工总产值3000万元,同比增长11.3,分别完成市交指标的62.5和62.5;自营出口额39万美元,同比增长8。(完成市交全年任务的19.5;注册协议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全系统完成技改投入2780万元主要是:
1、兆胜集团高温导线项目,今年6月份开工,目前已经投入400万元;
2、南极集团特种军用车辆改装项目,总投入3000万元,今年一期投入1200万元,3月份开工,目前已经投入1000万元,计划在8月份竣工投产;
3、黄桥种猪场干冰项目,投入300万元。
服务业项目投入100万元,主要是济川房地产项目,占市交全年指标的66.7。(服务业利用市外资金实绩也为零。)
4、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打算
着重是理清思路,抓住关键,全方位多层次推进高效外向化农业快速发展。在抓好常规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的同时,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高效外向农业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提出的各项工作措施,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为主线,以实施高效农业项目工程为载体,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外向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的农业产业和项目,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是:高效农业规模每年扩大5-10,年均新增亩效益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业种植面积10000亩,到2010年高效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农业增加值年均新增1.5亿元左右,农产品出口基地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
二、农业局人员、机构设置等基本情况
现农业局是2001年11月由原农业局与原多管局合并而成,2002年8月挂牌成立林业局(二级局)。
1、机构设置
局机关下设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生产综合科、科教科、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科等14个机关科室。下设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农科所、农干校等7个直属事业单位。
2、人员情况
局机关行政编制26名,实有26人,其中科(副科)级干部11;事业单位科技人员471名,其中,全额拨款425人、自收自支46名;现有国家级专家1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泰州市有突出贡献专家6名、正高级专家3名、高级职称人员52人、中级职称人员12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名、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36名。
3、下辖场圃、企业
下辖泰兴市种猪场、马甸养殖场、西郊良种场、第一捕捞公司、第二捕捞公司、黄桥种猪场、黄桥果园场等7个国有场圃。
系统所属企业共35家。其中:工业企业25家、建筑3家、疏浚1家、三产服务6家;工业企业中,列统企业5家(兆胜集团、南极集团、金穗电缆有限公司、亚龙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江泰食品有限公司);市属骨干企业2家(兆胜集团、南极集团)。05年,两家骨干企业实现总产值3.56亿元、利税4217万元,分别占全系统工业总产值和利税的77.19和88.63。
近三年我们共自筹改制成本6702万元,上争省场圃改革资金233万元,置换分流职工3504人。市种子公司、家畜良种推广站、种禽场3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改革已全面完成,42名职工身份全部置换到位。
三、几点建议
1、恳请市政府对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给与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的农业生产和发展一直比较关心,特别是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作出以后,近几年,通过政策推动,财政支持等方法,积极推进我市的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目前,无论是发展高效规模农业,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局都责无旁贷。我们既感到责任重大,同时又满怀信心。但是客观分析目前农业发展的情况,一些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发展的基础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较大;
二是农业科技服务及保障体系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新要求有的地方不相适应。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农业科技人员面临着严重的知识老化和断层现象,只有通过有序进修、培训、知识更新与引进更高层次的人才,才能更好地组织解决新时期防治农业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侵害、畜禽防疫、农林牧渔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应用,适应新形势下指导和服务现代农业的要求,推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换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有机构、有班子无仪器设备,需要进一步强化;近年来,因假农资出现的坑农、害农案件屡屡发生,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打击农资制假、售假工作都十分重视。农业局是农资打假的职能部门、牵头部门,对农资打假负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由于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刚刚组建,执法装备差,财政上对执法工作无专项投入,只能靠以罚养法,这样很难适应农业执法面广量大、工作艰巨的需要。为此,建议加大对农业执法专项经费的投入,改善执法的装备,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按国家规定落实农业执法人员依照公务员管理的政策、待遇。
三是主导产业发展的质态和规模尚没有达到预想的程度,一些主导产品如银杏、生猪的加工、开发、产业化发展还任重道远,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效益较低,迫切需要通过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特色地下农产品规模基地、设施蔬菜基地、畜禽品种改良、推广与畜禽小区、无公害养殖基地等的建设,促进我市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特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进一步实行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财政支持,以奖代补,助农增收致富的力度尚待进一步加大。
目前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项目农
业,通过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促进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农业产业本身的弱势,这些项目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财政支持,扶上马,送一程。
恳请市政府能够进一步重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在上述几个方
面给与更多的关心与支持。
2、建议市政府将基层畜牧兽医体制尽快改革到位。
我市现有畜牧兽医水产技术人员652名,多年来,靠“一双眼”、“一双手”、“一双腿”服务。由于诊疗仪器、设备简陋,常造成一些误诊、错诊,跟不上畜牧渔业发展的新要求,并给养殖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带来很大隐患。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在国内外频繁暴发流行,造成巨大损失的事实充分说明,动物防疫工作是关系到畜牧业安全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我市是畜牧大市,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还会越来越高。但我市动物防疫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目前的动物防疫职能仍由兽医人员承担。兽医人员虽承担防疫的公益性职能,却不享受财政拨款,工资靠临诊收费自收自支,畜禽生病越多,收入会自然增加。而免疫注射不向群众收费,防疫到位后,发病得到控制,兽医的收入反会下降,防疫队伍自身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成为严重妨碍畜禽防疫安全的重大隐患。要想解决这对矛盾,必须改革现有体制,将属于公益性的防疫工作由政府投资,解决防疫人员的工资,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免疫、监测和治疗,杜绝无规定疫病的发生,降低疫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畜牧业健康安全发展。
3、理顺管理体制,整合、节约行政资源
在局现有机构中,虽然局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三大中心及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属二级局建制,但在人员到位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好,需要进一步理顺。
除林业局(林业中心)、执法大队与机关集中办公外,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异地办公,造成管理和服务有较大的不便。一是为基层增加了不便,有的单位或群众到农业局办事,因为不清楚情况,要多走一些冤枉路,也有的到同一个局办一次事,却要走几个地方;二是机关也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电话费、水电费、交通费等支出。三是管理不便。
初步设想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址进行扩建改造,或另外择地新建,以整合、节约行政资源,请市政府给以考虑。
第三篇:市长调研汇报提纲
市长调研汇报提纲
一、全市农业生产概况
1、基本情况
我市属通南高沙土地区,分为沿江、沿靖和高沙土三个生态区。高沙土占75%。耕地面积110万亩,总人口128万人,农业人口80万人。
常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60万吨。以稻、麦两熟为主,水稻面积60万亩,小麦50万亩,其中优质弱筋小麦30多万亩,蔬菜面积25万亩,油菜20万亩,其次是花生8.5万亩、甘薯、马铃薯6万亩、大豆6万亩、玉米5万亩、元麦2万亩、大麦2万亩,蚕、豌豆3万亩,香荷芋1万亩,还有少量荞麦、山药、秧草种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11万亩,占总面积的11%左右。
畜牧养殖以生猪、家禽为主,是有名的生猪大市,肉类总产8.5万吨。生猪饲养量140万头左右、上市量85万头。家禽饲养量130万羽。上市量700万羽左右;其次是山羊饲养量40万头,上市25万头、毛(肉)兔、奶牛1585只。常年水产养殖面积6万亩,产量1.8万吨,其中特水养殖1.6万亩,产量不到1万吨。全市规模养殖生猪占32%,蛋禽占31.4,肉禽和奶牛接近100%。
我市是全国有名的银杏大市,常年银杏产量4000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共有银杏树650万株,挂果的100多万株,盛果30万株。树龄1000年以上的12株,500年以上的121株,100年以上的6186株,银杏成片林12.8万亩,围庄林20.2万亩。意杨成片林4.8万亩,550万株。花卉苗木2900亩,420万株,蚕桑4500亩,年产200吨,其他有少量冬枣、桃子、梨子、柿子、葡萄等果树,面积在几百至一千亩。全市现有林地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7.5%。
2、近几年农业生产特点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全市围绕农业“三增”积极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市2005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49万公顷,复种指数218.22,全年粮食总产量58.70万吨;肉类总产量8.38万吨;水产品产量1.75万吨;全市有林地面积1.94万公顷,林木覆盖率17.5%,活立木总蓄积量65万立方米;白果产量4000吨,全市农业产值17.69亿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9.78亿元,种植业产值7.91亿元,农业增加值22.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5元,各项指标与2000年相比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农业生产结构更加优化。农业总产值中林牧渔业产值占 55.3%,其中养殖业产值占总产值的47.9 %,分别比“十五”期初提高8.3个、8.1个百分点。种植业优质专用品种比重提高,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优质油菜种植比例分别达到90%、98%和100%。养殖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元生猪、杂交山羊、优质家禽、优质水产品上市比例分别达到30%、20%、85%、60%。“十五”期间新增成片造林14.7万亩,建成绿色通道、绿色屏障1300公里,新建完善农田林网64万亩,四旁植树1000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8.4个百分点。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围绕粮油、蔬菜、畜禽、银杏、特色水产品等特色产业,建成初具规模的农产品基地42个。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30个,农产品加工值达到21亿元,年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苏三0”集团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省和泰州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3家。订单农业起步发展,2005年订单收购农产品达2.3亿元。近三年农业系统共引进“三资”农业项目总额1.4亿元,实际投入7273万元,其中外资67万美元,台资1000万元。
(4)、农业科技贡献分额迅速上升。3年累计引进推广各类新品种(系)100多个,自主选育了泰花4号、泰花5号两个花生新品种和苏玉糯6号玉米新品种,大面积推广20多个,大宗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稻麦轻型栽培、麦套稻、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银杏早果丰产、生猪高效集约化养殖、高床养羊、大棚养鸡、水产品网箱养殖等重大技术的推广,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力。三年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6项,泰州市科技进步奖21项。
(5)、农产品质量建设成效明显。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2.4万亩,申报并获得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共58个,制定了省、市级农业地方标准及有机农业标准28项,建成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在城区主要农贸市场实行了市场准入。
(6)、项目农业、高效农业稳步发展,政策支农力度加大
近三年,我局共上争各类农业项目63个,资金2327.77万元,其中省级以上项目42个,资金2195.77万元。高效种植面积、规模养殖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近两年,实施良种补贴项目112万亩,农民直接受益986万元,实施小麦农资增资补贴76万亩,水稻农资增资补贴67万亩,农民受益1765万元。
(7)平安农业建设不断加强。为了有效应对农业突发事件,确保农业安全生产,我们制定了应急处理预案和责任追究制度,专门成立了农业生产事故鉴定委员会和专家组,实行了主要农作物用种公告制度。近几年,通过加强预测预报,坚持统防统治,对以水稻条纹叶枯病为主的农作物病虫害,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通过加强疫情监测,加大防疫力度,净化养殖环境,遏制了牲
sp;
1、恳请市政府对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给与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的农业生产和发展一直比较关心,特别是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作出以后,近几年,通过政策推动,财政支持等方法,积极推进我市的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目前,无论是发展高效规模农业,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局都责无旁贷。我们既感到责任重大,同时又满怀信心。但是客观分析目前农业发展的情况,一些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发展的基础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较大;
二是农业科技服务及保障体系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新要求有的地方不相适应。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农业科技人员面临着严重的知识老化和断层现象,只有通过有序进修、培训、知识更新与引进更高层次的人才,才能更好地组织解决新时期防治农业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侵害、畜禽防疫、农林牧渔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应用,适应新形势下指导和服务现代农业的要求,推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换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有机构、有班子无仪器设备,需要进一步强化;近年来,因假农资出现的坑农、害农案件屡屡发生,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打击农资制假、售假工作都十分重视。农业局是农资打假的职能部门、牵头部门,对农资打假负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由于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刚刚组建,执法装备差,财政上对执法工作无专项投入,只能靠以罚养法,这样很难适应农业执法面广量大、工作艰巨的需要。为此,建议加大对农业执法专项经费的投入,改善执法的装备,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按国家规定落实农业执法人员依照公务员管理的政策、待遇。
三是主导产业发展的质态和规模尚没有达到预想的程度,一些主导产品如银杏、生猪的加工、开发、产业化发展还任重道远,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效益较低,迫切需要通过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特色地下农产品规模基地、设施蔬菜基地、畜禽品种改良、推广与畜禽小区、无公害养殖基地等的建设,促进我市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特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进一步实行产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财政支持,以奖代补,助农增收致富的力度尚待进一步加大。
目前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项目农
业,通过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促进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农业产业本身的弱势,这些项目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财政支持,扶上马,送一程。
恳请市政府能够进一步重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在上述几个方
面给与更多的关心与支持。
2、建议市政府将基层畜牧兽医体制尽快改革到位。
我市现有畜牧兽医水产技术人员652名,多年来,靠“一双眼”、“一双手”、“一双腿”服务。由于诊疗仪器、设备简陋,常造成一些误诊、错诊,跟不上畜牧渔业发展的新要求,并给养殖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带来很大隐患。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在国内外频繁暴发流行,造成巨大损失的事实充分说明,动物防疫工作是关系到畜牧业安全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我市是畜牧大市,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还会越来越高。但我市动物防疫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目前的动物防疫职能仍由兽医人员承担。兽医人员虽承担防疫的公益性职能,却不享受财政拨款,工资靠临诊收费自收自支,畜禽生病越多,收入会自然增加。而免疫注射不向群众收费,防疫到位后,发病得到控制,兽医的收入反会下降,防疫队伍自身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成为严重妨碍畜禽防疫安全的重大隐患。要想解决这对矛盾,必须改革现有体制,将属于公益性的防疫工作由政府投资,解决防疫人员的工资,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免疫、监测和治疗,杜绝无规定疫病的发生,降低疫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畜牧业健康安全发展。
3、理顺管理体制,整合、节约行政资源
在局现有机构中,虽然局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三大中心及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属二级局建制,但在人员到位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好,需要进一步理顺。
除林业局(林业中心)、执法大队与机关集中办公外,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异地办公,造成管理和服务有较大的不便。一是为基层增加了不便,有的单位或群众到农业局办事,因为不清楚情况,要多走一些冤枉路,也有的到同一个局办一次事,却要走几个地方;二是机关也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电话费、水电费、交通费等支出。三是管理不便。
初步设想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址进行扩建改造,或另外择地新建,以整合、节约行政资源,请市政府给以考虑。
第四篇:市长调研汇报材料
**镇基本情况及2012年工作打算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汇报一下***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思路、重点工作。
***镇是**市区近郊乡镇,全镇辖13个村,205个村民组,15896户,总人口5.5万。全镇地域总面积为238平方公里。农业主导产业为保护地草莓,目前全镇拥有温室大棚12300个,设施农业小区现已达到186个,占地32760亩,年产草莓2340万公斤左右,产值2.8亿元。草莓影响力越来越大。
工业以铸造、机械加工、仪表、服装加工为主,较大的规模企业主要有宝锋轧辊、鸿骏源机械和丽佳服装。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工业总产值38.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17。近几年,**镇围绕 “两区(新兴工业经济园区、小城镇规划区)一路(**国道)” 靠工业强镇、“两河一域(暖水河上游的小寺河南北两支流及两河之间的区域)” 靠农业富民,“两水(龙凤峪水库、北关水库)一寺(龙凤寺)” 靠旅游活镇的经济发展思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都市农业和沟域经济。三产均取得了一定成绩。2011年,除财政指标没有完成任务以外,其他经济指标目前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
***地处**主城区西郊,在“一城两带”发展格局中,1兼容蓝色经济带和绿色经济带双重功能。根据这个功能定
位,镇政府2012年将围绕新兴工业区西拓抓好基础设施建
设,围绕北部绿色涵养区和南部现代都市农业带抓好一、三
产业建设。总体工作思路是:围绕“两区一路、两河一域、两水一寺”的发展战略,加快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城郊经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大规模持续健康发
展;继续强化小城镇、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
好社会稳定、教育文化卫生以及民生工作,尽早把光明山经
济融入庄河主城区快速发展板块。
主要预期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 %,镇
财政可支配财力比上年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0%;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3000元。
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科学谋划,强势推进蓝色经济带规划建设。按照市
委提出的“三抓”工作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想方设法
吸纳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大、税费收入高的项目到我镇安家落户,去年年底到现在,注册企业7家。
1、都帮物
流、都帮贸易
2、河谷混凝土
3、鑫星海船舶有限公司
4、固
邦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5、**市燃料公司
6、**城德船舶工程
有限公司
7、**福昊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强化园区建设,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发挥新兴经济工业
园区徐岭镇的旗舰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搞好园区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新修园区道路,完成50亩的征地动迁工作。扩大园区规模,为项目储备提供承载空间,力争完成园区征地500亩,引进工业企业10家。
发展壮大现有企业,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引导 和鼓励发展潜力大的现有工业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改进生产技术,调整产品结构,促进现有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宝峰、鸿骏源等现有企业扩建为重点,发展壮大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企业产品 的升级换代。
二是突出特色,统筹发展绿色经济带。发挥我镇草莓产业优势,开展农业企业招商活动,做好土地流转。农业招商:一是福佳集团欲投资建设两万亩的生态农庄;二是**万瑞特彩板工程有限公司建设施农业大区,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以此拉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
以**高速公路和***国道沿线为重点区域,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草莓节”为平台,继续扩大保护地草莓种植规模。建设的重点:一是在邻近市区的村建设2个高标准设施农业大区,打造都市农业区;二是改造扩建我镇现有的老棚区,沿**高速发展沿路经济带;三是实施绿色行动计划,推广草莓新品种和新技术,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有机草莓,逐步改变农民的生产经营模式,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进一步抓好草莓产业市场化建
设,提升草莓品质,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草莓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生态保护。认真协调解决**高速公路动迁遗留的实际问题,按进度及时完成高铁动迁工作;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开发沟域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业。高标准建设好高速公路绿化及土地流转工作。科学规划村屯道路网络,高质量完成“六化”村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推进改厕工程,努力营造清新、整洁、舒适的农村环境。实施道路两侧村屯美化改造工程,打造沿路新村庄风貌。以保护市区暖水河水源水质为目标,搞好小寺河南北两支流治理。及时妥善解决土地整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四是突出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小城镇建设。开发小城镇西区明亮住宅小区20000平方米。完成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小城镇东区道路亮化1.5公里。在确保农机大市场按期开业的同时,完成农机大市场二期征地,建设等工作。新建文化休闲广场20000平方米。继续完善农贸市场的服务功能,使农贸市场功能齐全,运行有序。
五是关注、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强化低、五保户的动态管理,加大农村低保扩面力度。落实余下的四个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全面完成退伍士兵优待金
调查审批和计生“双情检测”、孕前检查等便民服务工作。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任务,确保参合率达到99.5%以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按普九“双高”要求,继续加强教育工作。实施校车安全保障、学校食堂提升工程。
六是健全各项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以平安创建为载体,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领导,主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好信访突出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建立信访工作考核长效机制,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确保集体访不反弹。对重点上访人员实行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人的“三包”措施,做到责任到人。对随时发生的信访问题不等不靠,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消除上访隐患;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好森林防火和学校、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五篇:市长调研汇报材料
**镇基本情况及2012年工作打算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汇报一下***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12年工作思路、重点工作。
***镇是**市区近郊乡镇,全镇辖13个村,205个村民组,15896户,总人口5.5万。全镇地域总面积为238平方公里。农业主导产业为保护地草莓,目前全镇拥有温室大棚12300个,设施农业小区现已达到186个,占地32760亩,年产草莓2340万公斤左右,产值2.8亿元。草莓影响力越来越大。
工业以铸造、机械加工、仪表、服装加工为主,较大的规模企业主要有宝锋轧辊、鸿骏源机械和丽佳服装。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工业总产值38.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17。近几年,**镇围绕 “两区(新兴工业经济园区、小城镇规划区)一路(**国道)” 靠工业强镇、“两河一域(暖水河上游的小寺河南北两支流及两河之间的区域)” 靠农业富民,“两水(龙凤峪水库、北关水库)一寺(龙凤寺)” 靠旅游活镇的经济发展思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都市农业和沟域经济。三产均取得了一定成绩。2011年,除财政指标没有完成任务以外,其他经济指标目前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
***地处**主城区西郊,在“一城两带”发展格局中,兼容蓝色经济带和绿色经济带双重功能。根据这个功能定位,镇政府2012年将围绕新兴工业区西拓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北部绿色涵养区和南部现代都市农业带抓好一、三产业建设。总体工作思路是:围绕“两区一路、两河一域、两水一寺”的发展战略,加快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城郊经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大规模持续健康发展;继续强化小城镇、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社会稳定、教育文化卫生以及民生工作,尽早把光明山经济融入庄河主城区快速发展板块。
主要预期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 %,镇财政可支配财力比上年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比上年增长20%;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3000元。
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科学谋划,强势推进蓝色经济带规划建设。按照市委提出的“三抓”工作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想方设法吸纳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大、税费收入高的项目到我镇安家落户,去年年底到现在,注册企业7家。
1、都帮物流、都帮贸易
2、河谷混凝土
3、鑫星海船舶有限公司
4、固邦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5、**市燃料公司
6、**城德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7、**福昊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强化园区建设,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发挥新兴经济工业园区徐岭镇的旗舰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搞好园区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新修园区道路,完成50亩的征地动迁工作。扩大园区规模,为项目储备提供承载空间,力争完成园区征地500亩,引进工业企业10家。
发展壮大现有企业,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引导 和鼓励发展潜力大的现有工业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改进生产技术,调整产品结构,促进现有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宝峰、鸿骏源等现有企业扩建为重点,发展壮大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企业产品 的升级换代。
二是突出特色,统筹发展绿色经济带。发挥我镇草莓产业优势,开展农业企业招商活动,做好土地流转。农业招商:一是福佳集团欲投资建设两万亩的生态农庄;二是**万瑞特彩板工程有限公司建设施农业大区,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以此拉动农村经济迅猛发展。
以**高速公路和***国道沿线为重点区域,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草莓节”为平台,继续扩大保护地草莓种植规模。建设的重点:一是在邻近市区的村建设2个高标准设施农业大区,打造都市农业区;二是改造扩建我镇现有的老棚区,沿**高速发展沿路经济带;三是实施绿色行动计划,推广草莓新品种和新技术,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有机草莓,逐步改变农民的生产经营模式,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进一步抓好草莓产业市场化建 设,提升草莓品质,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草莓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生态保护。认真协调解决**高速公路动迁遗留的实际问题,按进度及时完成高铁动迁工作;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开发沟域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业。高标准建设好高速公路绿化及土地流转工作。科学规划村屯道路网络,高质量完成“六化”村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推进改厕工程,努力营造清新、整洁、舒适的农村环境。实施道路两侧村屯美化改造工程,打造沿路新村庄风貌。以保护市区暖水河水源水质为目标,搞好小寺河南北两支流治理。及时妥善解决土地整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四是突出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小城镇建设。开发小城镇西区明亮住宅小区20000平方米。完成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小城镇东区道路亮化1.5公里。在确保农机大市场按期开业的同时,完成农机大市场二期征地,建设等工作。新建文化休闲广场20000平方米。继续完善农贸市场的服务功能,使农贸市场功能齐全,运行有序。
五是关注、改善民生,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强化低、五保户的动态管理,加大农村低保扩面力度。落实余下的四个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全面完成退伍士兵优待金 调查审批和计生“双情检测”、孕前检查等便民服务工作。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任务,确保参合率达到99.5%以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按普九“双高”要求,继续加强教育工作。实施校车安全保障、学校食堂提升工程。
六是健全各项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以平安创建为载体,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领导,主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好信访突出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建立信访工作考核长效机制,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确保集体访不反弹。对重点上访人员实行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人的“三包”措施,做到责任到人。对随时发生的信访问题不等不靠,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消除上访隐患;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好森林防火和学校、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