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总结[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1 23:4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总结[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总结[本站推荐]》。

第一篇:研究《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总结[本站推荐]

研究《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总

一、成功立项切实制订课题实施方案2006年9月份我园所申报的课题《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被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成功立项,同时被我市教体局确立为“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2006年重点课题,这既标志着我园教育科研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也更激励我们努力工作、奋发图强搞好课题研究,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了使此课题保质保量的完成,我园特制定了《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是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以园长为组长,副园长主抓,保教主任、年级组长为主要成员,形成了全体保教人员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的热烈氛围。二是明确课题研究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保教人员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建立高标准、高水平幼儿园为最终目标。三是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四是重审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五是确立课题研究的内容、对象及方法。根据园内实际情况筛选出了最基本,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三种习惯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即生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学习习惯,各班又根据本班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一子课题在自己班内实施研究。大、中、小班分别确定了子课题:让小班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言语习惯、培养幼儿谦让与合作的习惯。并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需要,确定采用抽样调查法、观察记录法、个案跟踪法、针对比较法与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六是确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查,观察阶段(时间:2000月);第二阶段:分析并制定目标阶段(时间:2007年1月);第三阶段;实施培养阶段(时间:2007年3月2008年3月);第四阶段:总结阶段(时间:2008年4月)。

同时又制定了家长调查表,进行家长调查工作。各班又积极观察幼儿开展前期测量工作,然后的确定目标与研究工作将逐步进行。教师们的积极精神和认真劲头是史无前例的,我们相信经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素质将会有很大提高。

二、注重过程脚踏实地搞研究平时注重过程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扎扎实实开展好研究。首先制定了家长调查表,进行家长调查工作。本调查随机抽取我园小、中、大班120名幼儿及其家长(其中小班30名、中班45名、大班45名)。

采用的调查方法是分层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于2001月21日给各班抽样孩子家长发放了《幼儿身边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调查表》,对与幼儿经常接触的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职业、职务、爱好,每天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和方式,对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观念、培养方式、培养内容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同时我们又采用个别访谈法了解家长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方面的做法。通过调查与对原始资料的处理,我们基本掌握了抽样孩子的家庭环境,家长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方面的教养态度和教育理念,从而也可看出当今社会家长们对自己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重视程度,并为我园开展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材料。然后制定各种观察记录表,在各班展开观察记录工作,收集到了各子课题孩子表现的最原始数据,并对观察记录资料整理、分析,各子课题写出了观察报告。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加强实施过程中资料的收集管理,将阶段计划,游戏活动设计、观察记录、反思随笔、案例分析、照片资料(幼儿作品、幼儿活动)、理论学习资料等分类归放。今年4月份幼儿园对课题开展情况先自查,并积极要求教体局进行中期检查验收。

三、开展培训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搞科研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应在培训教师上大做文章。首先在选择课题立项上积极培训指导教师如何从日常工作的问题入手选题,问题怎么变成课题,课题如何论证等。同时在大、中、小各班调查幼儿一日生活行为存在问题,总结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四个子课题。11月27日对教师进行了《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培训实施方案,学习课题研究的基础知识,如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12月18日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方法的培训,促使教师掌握研究方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个案法,学习如何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11月30日、12月5日、12月6日三次分别在三个大班对教师进行观察法的观摩培训,最后收集到大班幼儿谦让与合作情况前测所需要的数据,提高了教师们的科研水平,也胜利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为以后的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于2007年1月8日进行了研究经验交流培训会。在会上,各子课题组不单单交流了自己的中期研究成果,还深刻的谈到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在这次研究中得到显著提高,对幼儿园开展这项工作有很高的参与兴趣。

四、完成工作近期工作方向根据课题计划,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调查,观察阶段(时间:2001月)在这一阶段,我们通过发放家长问卷表及班内观察记录,对幼儿行为习惯的表现状况进行摸底。第二阶段:分析并制定目标阶段(时间:2007年1月)在这一阶段,各班根据调查,观察的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类:A(好),B(较好),C(较差),并制定出了具体的近期和最终培养目标。如:培养幼儿谦让与合作的习惯培养目标:让幼儿去与同伴友好相处,体验分享的快乐;让幼儿懂得去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帮助别人,并能为别人服务。再如让小班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目标:使小班幼儿能够做到不挑食,不洒饭,不玩耍,安静地进餐;使小班幼儿能够独立穿脱衣服,并在午睡时做到按时入睡,不影响他人休息;使小班幼儿能够主动入厕,独立整理衣裤,并能够做到饭前便后主动洗手;使小班幼儿学会轻拿轻放,及时整理玩具。

经过两个阶段的实践工作,园课题组教师认真写出了幼儿行为观察报告和幼儿家长调查报告,《幼儿身边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报告》、《中班孩子言语习惯的观察与思考》、《大班幼儿谦让与合作情况的观察报告》和《关于小班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察思考》等研究报告应运而生。《幼儿身边家庭成员基本情况调查报告》还在中国幼教研究权威CN刊物《幼07儿教学研究》年第4期上发表。论文、《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实践与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立》分别在06年河南省幼儿教育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浅谈幼儿独立性培养》在06年济源市教育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中获二等奖。教育行为反思随笔《小猪回来了》发表在《河南幼教》07年第一期上。

2007年3月新学期开始进行第三阶段的工作,即写出对幼儿有针对性的矫正实施方案,编制各种游戏教育活动,在各个实验班开始实验,并做出大量的实验记录。让孩子在游戏教育活动活动中体验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好处,并积极通过言传身教和环境教育逐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总结出我园在培养孩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经验。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幼儿成才、成人,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相信我们的辛勤工作一定会对幼儿教育有实实在在的贡献。

优势:

1、各园领导、教师对习惯养成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普遍认为本次习惯养成测查工,作非常有意义确实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2、一些幼儿园已将习惯养成工作纳入幼儿园的科研或教,研课题中有的幼儿园还将习惯养成与幼儿园特色建设相结合,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相结合。

3、教师的研究意识增强,为使幼儿能形成良好习惯,对幼儿的学习材料进行研究,精心设计了具体操作方法,保证了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正确性。(如:经过尝试,教师发现带棱角的铅笔比圆柱形铅笔更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铅笔本身的棱角可以更加明确幼儿手指的分工,有效减轻了幼儿握笔书写的难度。)

4、小学校长对幼儿园的习惯养成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非常欣赏幼儿园教师工作的状态并认为幼儿园教,师在幼儿习惯养成的方法上恳于动脑赞扬教师能将习,惯培养巧妙地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体现教师的创造性。督导室的老师们表示,一定要将幼儿园习,惯养成中好的信息传播到小学使幼儿的良好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得以延续,并保持终生。

虽然幼儿在习惯养成研究受到了领导、教师、家长的普遍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在习惯养成测查中的一些问题:

1、测查中,教师将活动的落脚点放在了本活动的教育目标上,没有放在习惯养成上的指标上,没有突出习惯养成的主题。

2、教师在把握测查指标上缺乏灵活性,仅就指标上有的,提示与幼儿进行交流致使创设真实情景的愿望与现场测查的气氛不相符合,这种“上死课、死上课”的现象,造成教师、幼儿情绪较为紧张、尴尬的场面。

3、教师对习惯养成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往往是只关注要测查的习惯而忽视了其他习惯。如:只关注了学习习惯。的培养却忽视了卫生习惯的养成教师只关注了幼儿是否会整理小书包,忽视了孩子是跪在地上整理的。

以上结果表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强化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意识,并要明确要想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首先要有好习惯。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对有关测查指标作进一步调整,补充与筛选,使课题研究更加深化。

今天,由教研、督导、园长(校长)一行三人组成的测查员队伍来到的幼儿园,对幼儿良好习惯进行测查。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是南开区的十一五立项课题,经过了几年的研究,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围绕有关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各幼儿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

为使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并检验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局领导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习惯养成指标的制定,经过多次研讨、培训,一份一百多题组成的习惯养成评价标准已出台,培养什么样的人?他的规格是什么?现在有了答案。

各幼儿园围绕标准进行了学习,并将标准落实在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培养,孩子们已形成了一些在幼儿时期应具备的良好习惯,如学习习惯、生活卫生习惯、锻炼的习惯等在本次测查中有了体现。仅就“给小椅子洗个澡”这个主题,所测查的是幼儿劳动的习惯。孩子们将摸布浸泡在水中,而后拧干,将摸布折成正方形后开始有序的给小椅子“洗澡”,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里后外,无论是椅背、椅面、椅子腿,甚至是塑料椅子背上的小缝隙、椅腿底部外显的横切面都仔细擦拭,孩子不仅动作规范而且边擦边观察自己擦拭的效果,擦完后,幼儿将摸布洗净、拧干、搭在盆边或平铺在桌上。

当我看到幼儿由擦椅子动作规范变为非常投入的给心爱的小椅子“洗澡”时,由衷地感到欣慰:将椅子擦干净已成为孩子的需要!他们在擦拭椅子的过程中所体现出认真仔细、有始有终以及良好的坚持性,都是孩子将来从事学习和工作所必备的良好的品质。

现在的成人普遍反应孩子懒,不爱劳动,但我们应首先反思一下我们是否给了孩子劳动的机会?是否高度重视了幼儿时期良好习惯的培养?今天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习惯正是教师、家长对幼儿习惯养成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家园合作的结果,这就是教育的力量!真心的希望我们的老师、家长能坚持不懈的抓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给幼儿锻炼的机会,好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愿好习惯陪伴孩子一生。

第二篇: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计划

“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我园长期坚持研究的一个课题,教师们扎扎实实地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不但狠抓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抓好教师的工作常规,我园教师和幼儿都有了崭新的面貌,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现将本期研究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导,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

1、全园幼儿在一日活动及环境的教育作用下,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礼貌行为、交往行为,学会分享合作。

2、教师在研究中总结经验,提高教研水平,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收集整理材料,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

三、研究实施途径

1、强化幼儿园教育

(1)班主任工作:重视班主任工作,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2)各项活动:围绕养成教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促进师幼文明行为的养成。

(3)主渠道渗透:优化幼儿一日活动,渗透养成教育。

(4)园所文化: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园所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5)科学管理: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幼儿良好

行为养成的楷模。

2、协调家庭教育

幼儿园将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家长评价、家长园地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开展幼儿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

3、依赖社会教育

加强与园外教育机构的联系,充分利用中心学校、教育局、教研室等各级教育部门和卫生院、市疾病控制中心、市卫生局等卫生部门的指导作用,拓宽教育的途径,调动一切有利于幼儿园的积极因素,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研究措施

1、健全研究组织机构,建立以园长为组长,业务园长为副组长,全体教师为组员的课题组;以教研组长为组长,教研组成员为组员的一级子课题组。课题组与各子课题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及园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体会,谈感受。

3、教研科研相结合,定期开展以一日活动中幼儿养成教育的有效渗透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探讨活动、沙龙式研讨活动、专题研究活动、阶段成果汇报活动等,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搜集、整理、归档工作。

4、组织教师观摩常规较好的班级,并请研究成果较好的教师写出总结性论文,向全园推广。

5、将研究工作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每个生活环节都成为教育资源。

6、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教育力量,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五、工作安排

十一月份:

1、制定研究计划

2、写好养成教育教案及观察笔记

3、组织研讨活动

第三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发布时间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发布时间:

1幼儿行为习惯教育的意义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西方也有一句谚语“:一个人的成功是由于幼儿园养成的习惯。”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与成就。有资料研究表明,幼儿3~6岁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习惯影响非常深远,甚至影响一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时期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奠基时期,一个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所有的教育只有变成一个人的习惯时,才会长久地发挥作用,才会变成决定一个人行为的能力,幼儿时期的各种教育也是这样,只有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时,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有一句俗话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银。”也从侧面说明了坏习惯也是从小时候养成的,因此,幼儿园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幼儿时期养成良好习惯,也是一个人进一步学习、进一步成长成才的保证。笔者曾调查一些优秀大学生的成绩与习惯的关系时发现:中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生活与学习的习惯,而不取决于他的智商,比如学习有计划,守时,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喜欢钻研和刨根究底,这些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成绩。拥有这些良好习惯的人,学习有计划,有任务和责任意识,而学习成绩差,甚至没有什么出息的人总是缺少计划,办事拖拉,缺少责任意识,因此,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是一个人的人生奠基工程。

2幼儿应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应养成基本的自理习惯,如饭前洗手、按时作息、自理生活、做事有计划、做事专注、认真、整理玩具、不乱丢杂物、不挑食等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学会基本的与人相处等习惯,如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礼貌待人、爱护环境、遵守秩序、自制自控、耐心倾听、行为文明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善于钻研、制定计划、正确书写、观察比较、保护图书、细心认真等习惯。

3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措施教师榜样法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幼儿的习惯其实就是父母与老师习惯的影子,因此教师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自己的无形教育措施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幼儿的习惯中,幼儿对老师是非常崇拜的,经常会听到小朋友们说“:这是老师说的”“,这是老师做的”,比如老师在教育孩子们关心他人时,教师应当通过关心小朋友为别的孩子做出榜样,地上掉了碎纸,老师自己首先捡起来,这种以身作则的榜样,会逐渐变成幼儿的习惯。情景表演法情景表演具有模拟生活场景、增强幼儿体验的作用,因此可以根据教育的重点和幼儿的特点按照不同的主题设计情景,让幼儿在情景中模仿与体验。比如客人来了招呼客人的情景,同幼儿生病了关心同幼儿的情景,小朋友弄脏了小手的情景,组织幼儿参与情景表演,强化幼儿的行为方式,促其养成习惯。游戏教育法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这是幼儿的心理特点,因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比如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可以安排“打扮我的布娃娃的游戏,让幼儿为布娃娃穿衣服、系扣子、梳头等,在这个游戏中,他们自己也学会了穿衣、系扣子、梳头、洗脸等行为。环境教育法有人说“:人是环境的产物。”说明环境在人的行为习惯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

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加强环境创设工作。主要创设两个环境。一是幼儿生活的物质环境,包括教室、卧室、走廊、墙面,可在相关地方喷绘习惯养成的宣传画、卡通图片,甚至可以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图片,让孩子在环境中学习和强化,在动手操作中养成习惯。二是创设促进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氛围,比如定期安排一个行为习惯养成的主题活动,利用电视、广播等进行宣传,强化氛围,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也是强化氛围的措施之一,孩子们喜欢受到父母或老师的赞扬,因此老师对做到某一行为给予赞扬也是对某一行为习惯的强化。

歌谣教育法琅琅上口的童谣,简单易记,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老师可以把相关行为规范编制成歌谣,让幼儿记诵,既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又能强化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尤其在开始活动前,先记诵童谣,然后开始活动,可以促使幼儿按童谣中的要求去做,便于养成习惯,比如在吃饭前,先让幼儿记诵童谣“吃饭了,快坐好,慢慢吃,细细嚼,不说话,不挑食,人人夸我好宝宝。”幼儿经过这样几次训练和强化,能够较快地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家庭协作教育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模仿较强的时期,父母的作用尤其重要,因此要形成家长与幼儿园的教育合力,增强教育力度,如果做得相反,幼儿园的教育力量就有可能弱化甚至抵消。在具体工作中要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家长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认识,比如聘请幼儿教育专家给家长们举办讲座,定期举办家长学校,交流教育心得,克服家长在教育幼儿中的误区,使家长主动配合幼儿园,家长有意地给孩子们树立榜样,做孩子模仿的对象,达到家园要求一致,形成教育合力。随机提醒教育法幼儿由于年龄小,易模仿但也易忘却,因此教师在每项活动开始之前或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提醒幼儿注意行为模式,告诉他们注意事项,防止忘却,这种随机强化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便于强化,便于养成习惯。总之,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很重要的,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幼儿园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反复强化,才能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的人生奠基。(本论文由上海论文网http://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

第四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德育课题实施方案

泽家镇九年制学校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一直都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其投入和声势比起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毫不逊色的。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诚如一些批评家指出的那样,除了口号式的说教之外,实际效果之差同样是惊人的。譬如,在诚实守信方面、在遵守公共规则方面等,国人的表现和形象确实差强人意,甚至在国际上出现了某种道德危机。从教育上看,究其原因,主要是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脱离青少年实际,追求“高、大、全”的德育,不从日常生活细节开始,忽视了基本良好习惯的培养。“万丈高楼平地起”,整个社会道德大厦的构筑是建立在全体公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全社会道德大厦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而且,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追求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良好品行的重要前提。代教育理论认为:行为的不断重复与不断训练,就形成动力定型,它能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按照一定方式行事。因此,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于我们学校而言,这个问题尤其重要。

我校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经商,孩子由年长的爷爷、婆婆、外公、外婆管理,与孩子的隔代教育,与学校管理的脱节,造成了家庭教育环境差,家长缺乏教育方法,子女无人管教的现象相当严重。另外,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非打则骂;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过分溺爱,听之任之,认为长大能挣大钱即可;有的家长不遵循子女身心发展规律,放松品德教育,导致其子女在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调查发现,我校学生共1384人,其中家长外出打工由长辈或亲戚看管的有450人。因此,我校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生学习习惯差,课堂常规不规范;吃零食现象尤其严重,校园垃圾随处可见;学生脏话频出、打人骂人司空见惯;自私自利,漠不关心„„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训练,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关系到我校的健康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甘河镇的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我们认为,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是当前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德育科研的主要目标:

1.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一些良好的做人基本习惯、做事基本习惯和学习基本习惯;

2.初步探究小学生基本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对策;

3.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措施,做到

良好习惯培养和不良习惯矫正相结合,为教育教学实际和家庭教育服务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要通过示范、实践、榜样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的相对统一,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泽家镇九年制学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及不良习惯矫正的策略。

(1)遵规守纪教育:要重点抓好班规、班纪、校规、校纪和基本社会法规两方面的教育。

(2)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与学习态度相关的习惯,与学习过程相关的习惯,与能力相关的习惯等内容。

(3)礼仪教育:要提出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着装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4)劳动教育:学校要研究制定学生自我服务、家务劳动以及公益劳动等方面的实践要求。

(5)安全和自我保护方面:包括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其他自我保护方面的养成教育。

(6)卫生和生活习惯:重点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四、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及预计的研究突破

从已有研究看,学者们往往将习惯与人格的研究置于儿童道德研究之中。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的研究。如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L.KOHLBE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再如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

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儿童具体道德行为养成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总的来说,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注重了“知、情、意”这几方面的研究。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

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具体策略做进一步研究,来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理、方法和途径,改善学生的道德面貌,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一些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等。

五、研究对象

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六、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

七、课题主要研究阶段与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该阶段主要工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设计,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组建研究队伍,培训研究人员等。

第二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对研究内容进行研究。每学月制定相应的研究目的、内容、计划、方法等。针对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其间,注重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检测成果,写出阶段性分析报告。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整理总结研究成果,完善过程资料,撰写结题研究报告,验证和推广阶段本课题研究成果。

八、本课题组分工

1、进行课题研究设计,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组建研究队伍,培训研究人员等。

2、进行问卷设计和分析,完成“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与

分析”子课题,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

3、完成“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与矫治”子课题。完成“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子课题。完成“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子课题。完成“家校教育配合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初步研究”子课题。从家庭教育(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4、论文集编辑、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总结撰写。

5、理论学习指导、课题的设计、科研情报搜集。

九、本课题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1、形成一套“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论文集。

2、形成一套《关于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预防与矫治》的校本教材,供家长和教师使用。

第五篇: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1、学生在养成方面暴露的问题极为严重。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中这样指出“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热衷于搞道德教育课,把道德教育文学化、大纲化,其实,这样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很脆弱,很苍白无力的。”。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更强日趋明显,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轻行为实践导引,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

1、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却占有地位,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教育的“质”的指标。

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2、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为我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具体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明确小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和“知行脱节”的原因及矫正策略。

2、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

3、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

下载研究《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总结[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幼儿一日生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总结[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幼儿一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二、课题设计论证(可附页) 1、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就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行为。幼儿良好行为习......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阶段总结(范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和平中学 顾玉清 一种好习惯,就是一种能力,一种毅力,一种品格,一种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为此,我......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的阶段总结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鲍春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不是靠说......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淅川县“十二五”规划课题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实验报告 1.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1、学生的养成教育极为重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大全五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葫芦岛市建昌县娘娘庙中心小学白 淑 娟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1、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挑战未来的教育。未来的知......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新旧观念的冲突,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学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担忧和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