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时间:2019-05-11 23:4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第一篇: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我们最初的想法是使用红外对管来作为报警系统的识别硬件,但后来发现,那样虽然成本较低,但是电路连接十分复杂,并且灵敏度不高,因此我们最后决定使用光电开关。

(2)光电开关在正常状态下的信号线是9V电压,而且电流较大,为不损坏单片机我们设计了分压电路,采用了2千欧和3.3千欧的电阻,同时限制了电流的大小,以保障单片机的安全和整个系统的稳定。

(3)实验中JTAG与PC连接不上,以为是JTAG损坏,后来发现原来是我们所需的USB口转串口的线需要驱动程序。在我们安装了驱动之后,JTAG与电脑顺利连接,可以烧录程序。

(4)端口分步定义时系统总不稳定,采用ICCAVR自动定义时就好了许多,大概分步定义有时序问题。

(5)我们所发的多功能实验板上没有红色led,本想外加红色发光二极管,却发现光电开关自带红色信号灯,且完全满足。

(6)在实验中我们发现for循环不利于程序的稳定运行,于是我们就把报警程序尽可能的分步写出而不再使用for循环。

团队管理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期的课程设计,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团队协作,真正的了解到团队合作的有利之处,真正感受到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联合在一起时的强大的力量。我们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1)要有奉献精神,不要怕自己多做了,不要怕自己承担的任务有多重,而其他成员做的很少。多去做一点又不会吃多少亏,还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样当其他成员不能有效的完成任务时,团队还可以有效的运行。团队成员之间应团结互助,不计功过得失;(2)分工上不能马虎,要具体到个人,每个人负责哪部分任务,什么时候完成,都要有明确的说明。这一点我们庆幸自己做的很好,从一开始我们就通过集体商量确定各个成员的分工,接下来每位成员都只用按照自己的任务按部就班的执行下去,效率非常的高。分配各成员工作时,应各尽其能,做到资源优化配置;

(3)具体工作时,各成员应频繁交流,避免各自为政,最后导致软硬件不兼容,或是论文作者无从下手;

(4)当工作出现问题是,各成员应仔细商讨,尽快找到问题的症结,决不应推卸责任,更不能相互埋怨;(5)每个团队都应有一个核心,负责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工作,调节各成员之间关系,使团队和谐发展,使各成员为尽早完成任务而努力;此核心成员还应该兼通软硬件设计,从而沟通软件编程人员和硬件设计人员,在出现问题时能从全局考虑尽快解决。

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由衷感谢老师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学来的知识不只是用来完成试卷的。

其次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乐趣。一向惯于“独立思考”的我们学会了积极的同团队成员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只有和同学多交流多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水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学会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往的学习都是老师讲学生记,不懂得地方就靠解答大量习题帮助记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最后的考试。课程设计使我们发现考试真的并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整个单片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突破了传统学习模式,把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不再是用学到的知识解题,而是在实际运用时遇到什么学什么,重在把知识应用于实际。

总之,这学期的单片机程序设计,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成员分工情况: 隋淞印:总体设计及硬件焊接,程序烧录,论文、总结及PPT编写。

唐国梁:软件设计及后期调试。孙家齐:硬件调试及Protel原理图。

以上是各成员分工情况,实际工作中大家通力合作互相补充,共同为完成课程设计而努力,任何一个成员的贡献都是我们这个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团队各成员的贡献系数为:

隋淞印0.4

唐国梁0.3

孙家齐0.3 课程改革的建议:

(1)这门课能很好的培养大家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很好的课程改革方式,我们支持继续开展下去。

(2)有一点让我们感到不方便的是,教材的发放工作有点乱,大家没有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我们也相信以后学弟学妹们在学习这门课时会有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

(3)实验室设备应该再齐全一些,那样会更方便同学们的使用。

(4)没必要给出太多的现成的课程设计项目,应该鼓励大家自己去开发课题,自己动手解决,那样大家的积极性会更高,创新目的会更强。

第二篇: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专题研究总结报告

现代分子生物学作为我们的主要专业课之一,虽然在大三开学初我对这门课并没有什么兴趣,觉得乏味,但在这次课程设计后我发现自己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对分子生物学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加。这次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设计我们历时两个星期,虽然时间较短,但经过这两个星期的实践和体验后,感觉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实验设计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

作为一名生物技术的大三学生,我觉得做生物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如何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课程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大量的设计资料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查阅这方面的设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做课程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而我们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

其次,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运用到了以前所学的专业课知识,要做好一个课程设计,就必须做到:在设计实验之前,对实验原理必须了解,知道实验流程;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个完整的流程图;在设计实验时,不能妄想一次就将整个设计做好,反复修改、不断改进是设计的必经之路;一个实验的完美与否不仅仅是实现功能,而应该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思路,这样也为资料的保存和交流提供了方便;在设计课程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我们应该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清楚,以免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的课程设计结束了,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会让我受益终身。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会受益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设计过程,好比是我们人类成长的历程,常有一些不如意,但毕竟这是第一次做,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学到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差错的随机应变,都受益非浅,交流经验和自 学,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解决。这也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我觉得作为一名生物技术的学生,分子生物学的课程设计是很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平时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虽然自己对于这门课懂的并不多,很多基础的东西都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觉得很难,也没有很有效的办法通过自身去理解,但是靠着这一个多礼拜的“学习”,渐渐对这门课逐渐产生了些许的兴趣,自己开始主动学习并逐步从基础慢慢开始弄懂它。我认为这个收获应该说是相当大的。觉得课程设计反映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但是更远一点可以联系到以后毕业之后从学校转到踏上社会的一个过程。自身的动脑和努力,都是以后工作中需要的。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通过研究报告的写作我初步学会查阅当前生物领域研究中所应用的分子标记手段,让自己学会独立思考与撰写相关方面的文献综述,并设计与此相关的某种分子标记在某方面应用实验设计方案,训练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及对生命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到当前生物分类中的分子手段的方法。训练自己查阅文献能力。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确定某一分子手段的应用,进行某一方面的文献综述。训练了自己的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根据文献综述综合设计某种分子标记的应用实验的设计,自己写出合理的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与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分析中可能应用的软件。训练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的基本素质。

经过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可谓一语难尽。在此期间我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

第三篇: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基于Mega16单片机的带温度补偿的超声波测距模块

刘丰魁、周红才、刘铭浩

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我们小组三成员对电子设计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在这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当我们得知AVR这门课程一改以往的试卷笔试考核模式,而改用学生自主设计课程设计作品,并以之作为最终的评定标准。这样更能激发我们的创作热情,并将我们的创新设计思维付诸实践,变为最终的课程设计成品。一个学期下来,虽然遇到了重重困难,有艰辛,有劳累,但更多的是收获,是那种穷尽自己和队友心力后成功解决困难的喜悦。我们先后完成了课题筛选比较,电路的设计实验,程序的开发调试,产品的后期提升改进一系列重大问题,由于时间急迫,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完成直接支持串口的液晶显示器的设计,但是我们的产品已近实现了精确测量和数据输出。试验过程中我们先后对串口无输出,DS18B20无法测温,CX20106A芯片不稳定,测量距离出错等一些列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理论分析。最终我们成功的做出了我们的产品,基本上达到了设计需求。

二、选题

开始时,我们选定的课题是基于超声波测距的汽车智能防护系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课题对于我们目前的水平来说,还是过于困难,经过我们多次查资料,向老师请教以及与同学的讨论,我们决定把课题改为基于Mega16单片机的带温度补偿的超声波测距模块。这个课题与我们开始设定的课题出入不是很大,这样一来,我们开始的准备工作并没有浪费。

三、分工

本次课程让我们选课的原因之一是它需要团队合作。它是我们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这是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学到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的分工主要有:刘丰魁同学由于软件和硬件技术过硬,负责软件的编写和硬件的调试,周红才和刘铭浩同学硬件的焊制以及辅助刘丰魁同学进行硬件调试,另外周红才同学负责资料的查找和论文的撰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相信一份详细的计划比什么重要。

课题的进程

我们首先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我们的进程与计划比较大的出入,但我们是在一边制作一边修改计划的进程中进行的。万事开头难,从一开始的选题我们可以说紧走了弯路,但我们并没有气馁,而是一步步坚定的走了下去。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总结,到了最后我们发现,我们并没有因为开始的走弯路而落后多少。相反因为我们的谦虚谨慎我们比很多组进度都快。到接近尾声时,我们还是紧张了一段时间,我们觉得我们的课题不能做的虎头蛇尾,我们要为我们的第一次合作成果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几个通宵过去了,我们的课题做完了,而我们主心骨刘丰魁同学也累得虚脱了。记得我们进行实际测量时,障碍物一点一点的远离探测头,而数据一点一点的增大,那种成功的喜悦是用语言无法表述的。或许我们太年轻,过于浮躁,但我们怎能不对自己的作品喜极而泣呢?

四、我们的心得与体会

这是我们大学中第一次如此亲密的进行团队活动,我们是一个整体。关于团队管理,我们首先觉得一个团队既然称得上是团队,首先它的团结精神必须强,众心齐,泰山移。大家都卖力,都去做才行。我们看到有些团队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人在忙活,既搞软件又搞硬件,其他人或者不参与,或者不能参与进来,或许这一个人付出的比我们三个人还多,但到头来还是吃力不讨好,反不如我们。正所谓只要人心齐,蚂蚁能把大象移啊!

其次分工上不能马虎,要具体到个人,每个人负责哪部分任务,什么时候完成,都要有明确的说明。这一点我们庆幸自己做的很好,从一开始我们就通过集体商量确定各个成员的分工,接下来每位成员都只用按照自己的任务按部就班的执行下去,效率非常的高。详细的分工,权力与义务相互不交叉应该是我们以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常识。

另外,在团队成员的选择上我们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个成员的分工和各人的素质。并不是几个人随便凑在一起就能成为一个团队的,那样只能是乌合之众。只有怀着同一个目标并能为团队积极效力的人才能组成一个团队。但要组成一个优秀的团队还远不止这些,它还要求各个成员优势互补,能有效地分担各部分工作,这点我们做的很好,硬件软件和论文由各个成员圆满的分担了。我们看到有的团队或许可以说人人都是“强人”,却都偏于某一方面,以致成为一只弱队,这就是成员选择上的失误。我们虽然不是强人,但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致力于创造一个强队而不是强人。

不得不在这谈一下团队的奉献,我们组中刘丰魁同学是最能吃苦的。每次都任劳任怨的度过一个接一个通宵,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之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记得抗震小英雄“小林浩”在与姚明拔河的时候说,虽然谈你很强大,但是我是班长,拥有一个团队。最后他赢了。这就叫团队的力量。

五、谢辞

在这里我们十分感谢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次珍惜的机会,或许我们学四年只有这一次机会,但这一足以让我们深深的体验到团队的意义。四年山大生活,因为选了单片机的课而显得更有意义。或许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气馁过,流泪过,但我们从没有放弃。

谢谢在单片机实验室里带给我们帮助的学长以及08级的同学们。你们在这方面都是高手,没必要花费那么多时间,但你们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陪我们攻克一个个难题。真心的谢谢你们!

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同学、朋友。

第四篇: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求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内容、要求及书写方法

利用光电二极管等构成的触发定时电路——由光电二极管感受光强的变化,改变二极管的电流,控制后续的触发电路,构成定时器。要求定时时长在60秒

5.设计报告和总结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1)设计报告

要求写明设计题目、设计目的;画出两种设计总体方案框图并说明各自工作原理;从可行性、信价比等方面比较两种方案的优劣;选择一种方案利用电脑辅助软件设计出的详细电子线路图和印刷电路图;列出仪器设备。

(2)总结报告

写出安装调试的具体步骤、对实验数据用表格加以整理、对测试结果加以评估并加以分析,最后应写出对本次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内容详见《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内容、要求及书写方法》

一.审题

理解题意,分析要求,确定总体方框图及必须完成的技术指标,为选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其中应特别注意的是通过审题所确定的每一个技术指标都必须有依据、合理,不能带有随意性。

二.方案选择、细化方框图

根据总体方框图及各部分分配的技术指标,找出可以实现的不同方案。从可能性、性价比、繁简程度、可靠性、通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计算、比较,有理有据的选定方案。根据选定方案,画出实现此方案的细化方框图,找出关键单元电路及关键元器件。

三.设计硬件电路

1.设计关键单元电路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路及元器件,核定技术指标,进行必要的分析,提出对外围电路的要求。

2. 设计控制电路

根据流程图及受控电路对控制信号的要求,选用核心模块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构成实用控制电路。画出以通用模块电路为基础的控制模块框图。如果是软硬件结合的智能系统,则画出包含有CPU接口以及外围电路的完整硬件电路图。

四.编写应用程序

应有流程图及详细程序的打印件。

五.全机时序设计、关键部位波形分析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成果

对于速度要求严格的电路必须进行时序设计。发现问题后应修改设计,包括更换元器件,电路结构,甚至方案。关键部位波形分析应在已选元器件,电路结构条件下,根据已知器件极限参数画出关键部位波形,以便确定严格的时序关系。如果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分析,则应附上辅助设计及分析的结果以及修改后的电路及参数。

六.画出整机电路图,及必要波形图

电路图必须实用化,严格按图形符号及国际标准绘制,如果用方框图绘制,则方框图中的文字应与图形符号一致。图中应标明必要的测试点。

七.测试方法的选择

根据系统功能及指标,拟定系统功能及指标的测试方案。

八.测试数据及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设计要求中应满足的功能及技术指标都必须一一测试。应列出全部测试仪器的名称、型号、序号、设置条件以及测试电路图。测试结果应列表示出。对照设计要求与测试结果,找出存在问题,改进电路及测试方法。

九.电路或系统方案修改的说明

根据测试中找出的问题,修改电路设计。说明理由,给出必要的设计资料。

十.最后结果

包括合乎设计要求的实际电路图、配置图、实用程序清单以及全部实测的功能及技术指标。

十一.参考资料目录

包括参考资料作者姓名,参考资料名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目录

一.设计报告

1.1设计题目

1.2设计目的1.3设计总体方案

二.总结报告

2.1方案选择、细化方框图

2.2硬件电路设计

2.3整机电路图

2.4测试方法的选择

2.5测试数据及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2.6电路或系统方案修改的说明

2.7最终方案确定

2.8参考资料目录

一.设计报告

1.1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利用光电二极管等构成的触发定时电路

设计要求:由光电二极管感受光强的变化,改变二极管的电流,控制后续的触发电路,构成定时器。要求定时时长在60秒。

1.2设计目的1.掌握三极管的概念及相关物理量。

2.认识声光控开关电路的结构和原理

3.熟练掌握三极管的参数、作用及测量方法。

4.掌握放大电路的简单分析。

5.培养独立分析电路的能力

6.熟练运用Protel 99SE 绘制原理图及PCB板制作

1.3设计总体方案

二.总结报告

2.1方案选择、细化方框图

2.2硬件电路设计

2.3整机电路图

2.4测试方法的选择

2.5测试数据及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2.6电路或系统方案修改的说明

2.7最终方案确定

2.8参考资料目录

第五篇: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编写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是对学生写科学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的能力训练。通过写报告, 不仅把设计、组装、调试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 而且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几点:(1)课题名称。(2)内容摘要。(3)设计内容及要求。

(4)比较和选写设计的系统方案, 画出系统框图。(5)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6)画出完整的电路图, 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要求包括系统原理图和印制版电路图。(7)组装调试的方法与结果。包括: ①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②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

*③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并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④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8)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 指出课题的核心及实用价值, 提出改进意见和展望。

(9)列出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10)列出参考文献。(11)收获、体会。

(12)设计报告的总页数建议要控制在15±3页(A4)范围内。

电子电路设计举例

为了帮助初学设计者了解电子电路的预设计过程和步骤,将以简单数字频率计为例,介绍设计的方法,并重点讨论电路预设计部分。

一、设计题目

简单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二、技术指标和设计要求 1.频率的测量范围: 1~9999HZ 2.被测信号幅度: Ui<100mv

三、选择总体方案,确定电路框图 1.提出方案

任务要求测量输入信号的频率,为此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一种是间接测量法,例如先将输入信号变换成与频率成正比的电压,再利用A/D转换器形成数字信号,最后用数码显示器显示出来;另一种是直接测量法,即将输入信号放大整形后,通过控制门记录1秒钟内的脉冲数,再通过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表示出来。所以,完成该设计任务至少可以有两种方案,它们的方框图如图1.1.2和图1.1.3所示。

2.方案论证

图 1.1.2所示方案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它必须有频率检波电路和 A/D转换电路,不仅电路比较复杂,而且信号经过两次变换会产生较大误差,因此测量结果不很准确,该电路调试也较困难,所以该方案不是最佳的。

图1.1.3所示方案中,只要将输入信号放大整形成为脉冲信号,即可直接测量出信号的频率。这里关键问题是产生精确的秒控制信号,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如果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脉冲振荡信号,然后通过分频便可获得稳定、精确的时基信号。这一电路实现起来也不困难。可见,比较两种方案可以得出结论,第二种方案比较合理、可行。

四、分析单元电路并选择器件 1.秒控制信号产生电路

(1)秒信号发生器

为了产生精确的秒信号,必须有信号发生器即振荡器。从数字电路课中可知,振荡器的频率和稳定度越高,形成的钞信号就越准确。为了简便可行,用电子表的石英晶体构成15频率为32768HZ(=2)的振荡器,然后经过15次二分频就可以得到秒信号。

采用14位二进制串行分频器CC4060,外接石英晶体JN即可直接实现振荡与分频功能。因其输出是2Hz的信号,需再接一个二分频器就可以得到秒信号,见图1.1.4。

(2)秒控制信号产生电路

有了秒信号还需要形成秒控制信号,以便控制门电路在一秒钟的采样时间内,记录输入信号的频率。为了使记录的频率数值有一个稳定的显示时间,同时每次记录之前计数器必须清零,所以要求秒控制脉冲间隔一定时间出现一次。如果采样时间为1秒,显示稳定的数字为5秒,则可用6只D触发器组成环形振荡器,其输入触发信号是秒信号,其并行输出Q1~Q6为顺序脉冲,其电路原理图和波形图如图1.1.5(a)和(b)所示。图中Q1为秒控制信号,其高电平用来打开控制门电路,其低电平用来控制计数器的清零端和译码器的锁存端。环形振荡器由双4位寄存器CC4015来实现,其连线图如图1.1.6所示。

2.放大整形电路

这部分单元电路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适当放大,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和灵敏度。信号经放大后再送入整形电路整形。为了使放大电路与逻辑电路相容,应当选用单电源供电的运算放大器,这里选用F158,电源电压选用5V。整形电路选用施密特触发器CC4093。电路原理图如图1.1.7所示。

3.主校门电路

主校门电路由一只与非门和一只反相器组成。可选用2输入与非门CC4011,电路理图如图1.1.8所示。

4.计数、译码和显示电路

由于频率计的测量范围是1~9999HZ,因此采用四只二——十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可选用两块双 BCD同步加法计数器 CC4518。

译码器选用CC4511可以直接驱动发光H极管数码显示器(即LED数码管人由于4511输出a_g的信号为高电平有效,所以选用共阴极 LED数码管,选取 MR213即可。另外 C C 4518清零端 Cγ和 C C 4511锁存端LE均为高电平有效,因此用 Q的低电平控制清零和锁存时,必须加一级反相器再接至每个计数器和译码器的Cγ和LE端。因为指标要求显示1-9999Hz信号所以需用计数器、译码器和LED数码管各四个。图1.1.9对示出一位计数、译码和显示电路。

五、电路元器件参数的计算

由于整体电路多采用集成电路连接而成,所以需要设计计算的器件参数不多,其中只有

以下元件要求进行估算和选取: 1.振荡器R1,C1和C T的选取

由CC4060中的反相器与R1,C1和C T、构成的晶体振荡器,R1为反馈电阻,以保证反相器工作在线性放大区,该阻值不宜太小,一般选在几兆欧到几十兆欧。本电路选22MΩ的电阻。反馈电压是由输出电容C T和输入电容C 1决定,以构成电容式三点式振荡电路。一般C 1选取20pF的电容,C T选用35/4pF的可调电容。2.放大电路的R2,R3和R4的选取

放大电路的 R2和 R3决定电路的放大倍数,即 Af=

为了保证 U i<100mV时,能使输出电压驱动后级施密特电路正常工作,由于CC4093触发电平,要求输出电压Uo>2.2V。可见,Af=≥,如果选取比为10kΩ则R3应选用220kΩ。R4是限流保护电阻,在放大器输出最大电压时不致损坏施密特内部保护二极管,一般选取几为200Ω。C 2为耦合电容,选47μFo

3.译码、显示电路Ra~Rg的选取 Ra~Rg是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要求:

Ra~Rg ≥

其中UOH为译码输出的高电平,U DF为发光二极管正向压降,I DF为二极管正向电流。由器件参数手册可以查到:在V DD=5V条件下,UOH=4.1v,发光二极管IDF=10mA,UDF≈2.5V,故Ra~g≥ Ω

六、预设计总体电路图

根据各单元电路选取的集成电路和有关元器件选取情况,可以画出预设计的总体电路图。画图中一定要掌握所选集成电路的功能、各引脚排列情况以及各引出瑞连接方法。由于上面分析电路时给出的都是原理电路,许多控制端都没有在图中标出,画总电路图时,特别是画连线图一定要表示清楚,对于不用的引出端也要按集成电路的功能要求处理好。否则,在实验中往往因此使电路出现故障。

作为学习的一个练习,本题目的总体电路请读者自行画出

下载课程设计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设计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设计技术总结报告

    技 术 总 结 报 告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项目名称: “如履平地”爬楼梯小车 小组成员: 张鹏鹏、武怀宇、邢举学、李小龙 摘要 爬楼梯,尤其是在有负荷的情况下爬楼梯是人们在日......

    广告学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某某大学 学生实习(实训)总结报告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专业班级:_学生姓名:_________ _ 学号:_____ 实习(实训)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题目:_____广告学实训总结报......

    电工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范文]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几点: 1、课题名称 2、内容摘要 3、设计内容及要求 4、比较和选写设计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 5、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6、画出完整......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几点: 1、课题名称 2、内容摘要 3、设计内容及要求 4、比较和选写设计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 5、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6、画出完整......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合集5篇)

    《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课程设计的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 班级:08电气(1),(2),含08电子专业。共127人。 时间:08电气(1)班在第16周,第17周。 08电气(2)班(含......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五篇范例)

    为期10天的课程设计将要结束了。在这10天的课程中,我们是以小组的形式的,让我更懂得了团队的意思,怎样和团友们一起分工合作。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获益匪浅。 合作、......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总结报告15篇

    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一.小组分工 1,sh 2,cz 3,fq 二.过程报告 1,小组讨论分工 2,开始做第一大题,每个小组负责三个分配表的主要分析制作,之后,各自阐述各自的分配表原因,小组成员......

    国际贸易流程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国际贸易流程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老师:小组成员:前 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外贸行业的不断增加,我们国际经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