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其中彻底的科学性尤为重要。
3)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4)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概念和意义(物质的定义和理论意义)
1)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①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③ 体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的统一。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实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④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辩证统一)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调整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3)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
②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③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四、辩证的否定观
1)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进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即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3)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②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③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的一切认识都是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但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3)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他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七、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1)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造加工,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2)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3)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八、社会存在与社会有意识的关系(先进文化建设和提高文化软实力)
1)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2)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社会文化的建设。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当代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3.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5.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6.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7.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8.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所以列宁将其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第一章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5.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应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受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6.意识的本质: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7.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植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8.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9.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10.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11.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1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1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4.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15.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主观能动性)
16.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实践的结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直接现实性)17.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8.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9.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0.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1.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常”指规律,就是说规矩是客观的,不以认识人的意志为转移。
2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3.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24.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5.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26.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27.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8.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9.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30.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的过程。
3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32.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29.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3.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3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
35.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和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36.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37.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第二章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5.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6.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7.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 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个形式。
8.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9.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10.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11.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12.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3.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14.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15.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16.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17.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4.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5.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7.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 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9.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10.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11.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1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1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1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5.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16.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17.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18.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9.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20.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2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2.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23.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他的具体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24.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
一 辩证唯物主义
1.唯物论: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的,要求我们要尊重、顺应自然,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
界.要求我们能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2)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结合。
2.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3.辩证法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联系的观点:基本观点
a: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原理要求我们即要树立全局观念又 要搞好局部、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发展的观点:基本观点
a: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
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发展的状态:质变与量变的统一。
(3)矛盾的观点:根本观点
a: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求我们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c: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 结合。
e:矛盾主次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法要求我们要做到两点论与重点 论的统一。
(4)树立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本质观点
a:辩证否定原理要求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又要在否定中看到肯定,防止和克服肯
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错误倾向;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 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时间的 创新与发展。
b: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质,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c: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 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二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论)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求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4.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阶级社会用阶级斗争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用改革的方式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5.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实现人生价值
(1)人的价值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3)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a: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重实现价值
c: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1、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148-149)
因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因而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只有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2、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44-4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是指要紧跟时代,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和不断发展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
新和发展。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面向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
这里至少有三层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成果;纵观人类进步的历史,任何先进思想都是在深刻认识历史规律、吸 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第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本质上要求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不断创新、完善,不断向前发展。第三,与时俱进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最科学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断汲取和融 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开辟自己的发展之路。
3、答:命题是错误的。
1.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变单一的公有制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了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有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1、(结合课本135-137)
简单来说,之所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可是这种增长方式不好,所以要转变。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究竟要咋样转变呢?主要是促进“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领先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增加、管理创新转变。
便当前来瞅,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峻,当今世界又迎来低碳时代,没这种“转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适应当代时代的低碳要求。
2、答: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的。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
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多用于社会分配领域。一般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应公平享受社会产品,公平分配劳动收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对社会生产的贡献率不同,也就是产生社会产品的效率不同,因此,在分配原则上应当首先按效率衡量,实行效率优先,也就是贡献大的分配多,贡献小的分配少,同时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调节,兼顾分配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在我国当前各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强调财政公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各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未见明显缩小;而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方针。
首先,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未明确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合理分配比例,劳动者报酬偏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其次,二次分配中未明确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等支出比例,公共服务支出低,导致居民不得不增加医疗、养老和教育储蓄,成为居民消费乏力的直接原因;
再其次,分配调节和监管不力,贫富差距扩大,分配不公严重,近年来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过快,并迅速拉大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成为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最后,三次分配规模较小,调节功能有限。由于社会慈善意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慈善法规、慈善机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有待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度有待提高,慈善捐赠规模小,除重大灾害捐赠外,日常慈善捐赠短腿,导致三次分配调节功能有限。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内涵
1、哲学的科学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2)哲学的党性是指在世界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还是坚持唯心主义,这里一定要把哲学的党性与哲学的阶级性区分开来。哲学的党性与哲学的阶级性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哲学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哲学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哲学的党性是其阶级性在理论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要求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反对各种唯心主义。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已过时?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心得体会 上了几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马克思主义的晨曦照在古老的东方,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使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走向自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从被动转为主动。它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便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日出东方,开天辟地,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的耀眼光辉和巨大威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崇敬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由此也就产生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同,结果大不同。马克思是怎样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的呢?他在自己理论活动的初期就申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十分厌恶对他的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他终生站在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最前线,但从不对自己不熟悉的斗争指手划脚。在巴黎公社存在的日子里,尽管他对公社的事业十分关注,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但他始终认为,身居伦敦,对巴黎事件的直接参加者发号施令是根本不行的。他终生注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根据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最先树起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创立者恩格斯,同样是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共产党宣言》发表24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宣言》中的一些观点、一些论述“是不完全的”,有的“已经过时了”;如果可以重写,“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恩格斯撰写的《反社林论》——这部被马克思誉为他和恩格斯理论的“百科全书”——发表八年后,恩格斯在新版序言中说,本书有许多地方是应该修改的,例如“关于理论自然科学的那部分,这里叙述得极其笨拙,有些地方现在本来可以表达得更清楚些。更明确些。……我理应在这里作自我批评。”恩格斯满怀信心寄希望于未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去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许可以用列宁的两句话做出概括:“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从这种态度出发,列宁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发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已经不适合“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从而得出社会主义革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可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成功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这种态度出发,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实现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关键性转变,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表明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必须把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正是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同曾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在危难中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在我们这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坚持和结合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着极其生动、极其丰富的科
请问有没有谁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