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古诗词的馨香
感受古诗词的馨香
本周我们培训的主题是《古诗词教学》。一周培训结束,颇有感触。
正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仔细玩味异彩纷呈的古代诗词,便觉民族的烙印尤为明显和深刻。古诗词意蕴深刻,情感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中,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以致原本完整和谐、充满活力的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其中所蕴含的意境美也消失殆尽。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怎样使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古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大意,积累诗词的语言呢?怎样去因材施教,有效地去发展学生的言语、想象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呢?听完四个老师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以读为主,积累语言
古诗词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着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教学生以读为主,积极引导他们探寻诗词的意蕴。
第一、反复通读,文通字顺。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读,让他们自己主动地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词读得通畅,既是趁学生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
第二、质疑讨论明确诗词意,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再让学生交流、评议。而教师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查字典、联系诗、词句、看课后注释、问别人等。
第三、体会感情,品味意境。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浅显易懂的,只要孩子了解了诗词意,就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作者蕴含在诗词中的情感。
第四、有效指导,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应该是诗词教学的生命。在悟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让课堂上“诗味浓浓”“词情浓浓”“书声朗朗”,以达到熟读成诵的境地。
(二)自主探究,勤思创新 1.诵读积累
教师在教古诗词的时候,还要有意识地加大古诗词的量,以诗带诗,以词引词,用思乡之情、爱国之情或其他的情愫贯通几首诗词,尽可能走进学生的情感深处。如在学习了《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后,可以让学生再诵读四首关于送别的诗:《别董大》、《送别》、《赠汪沦》、《送元二使安西》等。这样就达到了以新带新、拓展诗词量的效果,还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
2.主动探究,想象升华
陶行知主张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行动中产生思想与智慧。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借助工具书等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然后借助重点词、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但要真正领悟这诗中的意境,光理解诗句的意思
是远远不够的。古诗词都是十分精练含蓄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在能熟练朗诵古诗词的基础上,再抓住古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感情的基本特点,把对学生情感的引发、激荡、升华,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乘上腾飞的小船进入诗词的意境。
3.积极引导,关注创新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古文的认识是有限的,在自主理解时肯定会有一些错误,甚至闹出笑话,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又要作适当地引导,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偏颇,指明学习古诗词的正确方法。对于他们在古诗词学习中体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的创新火花,我们都应该小心地呵护,积极地加以肯定,并引导其继续沿着自己的创新思路前进,结出一个个创造智慧的硕果。
总之,古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教师要给孩子们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词课堂,引导他们去发现诗词的美,欣赏诗词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
第二篇:书墨馨香
书墨馨香
书,好神奇、好短暂的一个字,却包括了兰的馨香、竹的淡雅、梅的不屈,读一本好书,能使人扫净心房,回味无穷。
秋天的晚上,拿着马扎坐在屋檐下,打开《城南旧事》,聚精会神的看着、观着、赏着,读到《童年趣事》,我被作者那有趣的情节所吸引,嘴角上弯,眼中却因童年已散而闪着泪光;读到诗词解析,我似乎漫步于日落黄昏,看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励志青年》,看一个个“小科学家”们的精彩创作,与他们那敢于创造的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闭上眼,我似乎看到了未来世界在这一个个“小科学家”的手下,变得无比精彩、美丽,也看到一个个“小科学家”对未来最美好的憧憬!
曾几何时,带着一份对家的思念翻阅《相思》,每当看到书中有关父爱、母爱的文章,一边看一边掉眼泪;曾几何时,和朋友吵闹过后,说过一声绝交之后,带着满腹的委屈,带着对朋友的抱怨,翻看《智慧背囊》,可看到有关“友谊万岁”的文章,还是会想起朋友,想起和朋友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于是,下定决心与朋友和好。
一本好书,像一个好朋友,听你诉说满腹的委屈,像一个好老师,教会你人生的哲理,有这样一个好朋友,如影随形,给你在苦涩中带来欢笑,在欢笑中带来精彩,在精彩中给你最真的感动!
漫步书海,如兰之馨香,望着窗外,似乎看到我仍在灯光下,翻着一本本闪烁着智慧的书籍,品着、看着、读者,嘴角带着一丝微笑。
第三篇:33中-文明馨香校园
文明馨香校园
——记襄阳名校、襄城区 “美丽学校”三十三中
冯 丽
在美丽的汉水之滨,在巍峨的昭明台旁,坐落着一所袖珍学校——襄阳市第三十三中学。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襄阳古城中,虽只有22年的建校历史,占地面积仅8600余平方米,却于风雨中砥砺前行,用智慧和勇气创造出奇迹,培育了大批优秀学子,深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今年3月4日晚8点多,三十三中九年级学生王小虎、曾宪毅下晚自习骑车回家行至襄城滨江大道二桥下路段时,发现一黑色轿车将一骑车妇女撞倒后逃逸,二人立即将自行车丢在一旁,上前扶起妇女询问伤情、拨打110,并陪护在受伤妇女身旁等待,直至交警赶到现场处理完毕才回家。事后二人被问及扶助时的心理,他们异口同声表示:碰到有人摔倒,就应上前搀扶,当时没想那么多。
该校很多师生表示,王小虎、曾宪毅两位同学的做法不是偶然的,而是学校长期“礼”文化德育浸润的成果体现。近年来,三十三中围绕着“欲成人,先成才”的办学理念,以“礼”为核心,讲“礼”文化故事,诵“礼”文化名言,开发“礼”文化系列课程,全方位践行“尚礼修身,明理树人”主题活动,通过“礼”的教育,让学生存善心、有尊严、明是非。
建设“礼文化”风景线
小礼不懂成大错,小节不拘成大祸。三十三中人认为,很多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滑坡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是从不知礼、不学礼、不行礼开始的。有的学生最开始只是不会礼让,到后来就会唯我独尊,为所欲为。有的学生最开始只是乱丢乱吐,到后来就会随心所欲,满口粗言秽语。
为此,该校坚持校园环境熏陶人,充分利用有限的校园资源,通过巧妙构思,将校园里的花草、牌匾、雕塑及标语横幅等勾勒成一幅美丽的“礼”文化画卷,学生身处其中,耳濡目染,陶冶情操,深受教育。
走到学校大门,左侧是具有指示方向作用的司南,寓指“礼”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知礼、学礼、行礼是对教师形象和品德的提升,更是对学生人生方向的重要指引;右侧的《少年中国说》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振兴民族的责任感,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进入校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主干道尽头的古色古香的巨幅书简,右侧是诸葛亮画像,左侧是《诫子书》内容,旨在告诫学生做一个“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人,做一个“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之人,做一个“学以广才、志以成学”之人。操场两侧的18块“孔子圣迹图”、“仁义礼智信”五字美德图和巨幅“问礼图”则通过先哲的事迹引导学生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处处学习“礼”的文化和知识。走近教学楼,只见走廊上悬挂着36块“礼”文化修身名言画框,一句句名言,或是出自圣人之口,或是岁月遗留下来的精髓,容易渗透人心,给予学生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和教育。综合楼旁的电子显示屏则每天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今天的提醒是“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合理使用你的零花钱吗?这可是父母长辈辛勤劳动的成果啊!”明天的提醒可能是:“同学,今天你的头发干净吗?你的衣着整洁吗?注意个人卫生,将使你成为更受欢迎的人!”一句句温馨的提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悄无声息地影响并改变着学生的言行举止。
开展“礼文化”活动课
三十三中除了进行静态礼仪宣传外,还坚持开展各种常规活动,对学生进行动态影响。如班级定期开展图书角活动,学校定期开展黑板报、手抄报比赛、礼仪绘画比赛、文明班会课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掌握并践行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
升旗仪式上学习礼仪。在每年的开学典礼暨升旗仪式上,三十三中都会举行“礼”文化教育启动仪式,引导全校学生学习礼仪文化,并在学习中尊重礼仪、践行礼仪。至今,该校师生已经学习了“尊敬老师、与同学友好相处、孝敬长辈、如何着装、怎么说话”等各种礼仪。在教育方式上,学校特意避免了枯燥乏味,由学生带领学生,感觉更亲切、更容易接受;摒弃一味说教,注重互动和交流。如在开展“尊敬老师”的礼仪教育时,主持人号召全体学生和老师面对面,对老师鞠躬,并真诚地说:“老师好!老师辛苦了!”老师们都非常感动,主动向学生回礼,场面很是感人。
班会课上传承礼仪。为配合“礼”文化教育,三十三中开展了一次以“礼”为主题的班会课比赛,师生合力,集合多方智慧,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精彩的班会把礼仪教育渗透到主题活动中,有效教育学生,起到渲染深化的效果。如七(6)班班会主题是“让礼仪之花绽放”,学生担任主持人,老师只是导演、督促者的身份,不再唱独角戏。讲文明故事——谈感想——说身边的礼仪——唱礼仪歌曲《文明在哪里》——诗朗诵“礼仪伴我行”——礼仪小品“争做礼仪少年”——全班礼仪宣誓,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既充实又紧凑,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学生代表讲述《程门立雪》、《曾子避席》、《千里送鹅毛》等文明故事时,能脱稿流利表达,具体细节描述到位、生动、形象、逼真,听者很受教育;小品表演《争当监督员》,学生通过演示告诉大家:不讲理会给人难堪、带给别人伤害,吃饭弄出响声,是对人的不尊重,也有损形象。
红歌比赛上展示礼仪。每年9月30日,三十三中全体师生(包括已毕业学生)都要隆重集会,举行红歌会,或讴歌党、祖国和人民,或感恩母校、老师和同学,至今已有八年。在三十三中全体师生看来,齐唱红歌不仅仅是一种追忆、一种传承,更是在感受一种激情,汲取一种力量。去年红歌赛上,该校19个班级依次出场展现在全校师生面前,各有特色,有的班级全体白上衣,蓝裤子,白手套;有的则穿上漂亮的礼服,着装整齐,站时双脚成丁字步。出场和下台的礼仪规范,演唱时做到目不斜视、微笑、抬头挺胸。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八(4)班在开唱前精心准备了诗朗诵,感动了全场;七(1)班学生背诵了《三字经》,演唱阎维文的《母亲》;八(1)班学生在歌唱结束时,高举拳头,手拿鲜花,铿锵有力地大喊:祝祖国繁荣昌盛!祝33中越来越美好!通过展示,震撼学生心灵,发出由衷的呼声,礼仪和情感都得到升华!
此外,三十三中还积极开展“校园之星”评选和道德讲堂活动,用积极、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去塑造学生——学生在“知礼”;以主题月、活动周、节庆日、寒暑假为载体,举办各种学生活动和系列讲座,增强教育感染力——学生在“学礼”;在校内,和福利院的残疾儿童一起参加“爱心助残”活动,走出校园,学习雷锋,清洁社区,造福社会——学生在“行礼”。该校曾多次与襄阳市阳光家园助残中心联合举办“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学生与阳光家园的小朋友一起制作树叶书签,并将书签换成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改善残疾孩子的生活;学生捐献他们心爱的衣物、书籍,给阳光家园的孩子带去更多的欢乐。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如今的三十三中,处处都散发着文明礼仪之美,学生无论走到哪个地方,都能在无意间受到最美好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成长为举止文雅、气质优雅、情操高雅的“三雅学生”。小礼仪,大教育,小态度,大人生。我们相信,在“礼”文化的润泽下,三十三中师生必将推动学校走向辉煌!
第四篇:爱心花开 馨香满怀
爱心花开
馨香满怀
——记淄博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冯玉玲
淄川实验中学
杨鹏
自1994年调人实验高级中学工作以来,一直满负荷工作,1995至2004曾连续10年代3个班英语课,超出二分之一的工作量。担子再重,我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而富有成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兹分述如下:
一、注重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我就树立起“立志于转自http://www.xiexiebang.com党的教育事业”的远大目标,处处以一名合格的党员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教育教学中,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无论我的教学和管理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
参考资料: http://www.xiexiebang.com “高雅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奋进的人,听脚步就知道;和善的人,看笑容就知道;优秀的人,看你就知道。”这是一条摘自《读者》2009年第19期的短信。也许生活或事业上做到其中的一条并不难,难的是四条都能做到,淄川实验中学的冯玉玲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师德——高雅兼和善
冯玉玲老师举止优雅,气质如兰,对教学与着装颇有研究,在她身上用一个“雅”字是再合适不过了。她常说:“上班着装得体是对学生一种起码的尊重。”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就连她的学生穿的校服都格外干净、整洁,这应该深受冯老师的影响。
冯玉玲老师做人处事有大局观念,淡泊名利,处处和善为先。1999年9月我参加工作刚好与她一个办公室,10月就经历了这样一件事:那年评职称(中教一级)冯老师在其中之列,办公室的老师们都说:“硬件自不必说,软件上凭着你年年考核‘优秀’和‘区优秀教师’这两条那是打了保票的。”可是命运总爱与人开玩笑,用复杂程序算出的考核还是给冯老师少加了10分。第二天“中学一级教师”的名额与她擦肩而过。同事们为她抱不平、出主意,希望她到领导那里找回公正。她却莞尔一笑:“名单已公布,不改只是我一个人尴尬;改过来会让几个人尴尬,何必因为我一个人搞得大家不高兴呢?难道明年还会算错分吗?”冯玉玲老师虽然失去了那年的评职称名额,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理解。
冯老师参加工作十九年,生活上助人无数,工作上总是把轻的留给别人,重的留给自己,有时甚至一人干几人的活,而且都是发自内心快乐的干着,毫无半句怨言。这样和善的处事原则,这样热忱的工作态度,自然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周围的同事有点啥事都爱咨询她,总会从她那里得到最佳答案。正因为言行优雅、心地和善,日久天长大家都亲切的称她“冯姐”,她走到哪里笑声就飞到哪里。2008年冯老师被淄川区总工会评为“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
教学——奋进兼优秀
冯玉玲老师不仅做人高雅、和善,做事更是奋进、优秀。她常说:“做事情,有十分力就不能用八分。为什么?你自己认为还有余力可用,但天长日久,别人会认为你只有八分能力,何况很多时候很多人连五分力都不想出呢。”细想想,凡事不都是此理吗?也许我们埋怨着社会的不公;斤斤计较着薪水的多少,而很少先问问自己,付出十分甚至八分的力没有呢?冯老师教学十九年,送出批批优秀毕业生。正是冯老师的奋进促成了她的学生的优秀和她自己的优秀。自参加工作以来,她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再差的班,到她手里“回回炉”,总能更上“几”层楼。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也议论纷纷:因为冯老师有威力,所以学生给她学。我想台湾作家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中的几句话最能解释这种现象:“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作家冰心女士也是这样认为的:“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有多少滴汗水、泪水掉落地面迸溅成缓缓上升的璀璨水花,也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记得2009年暑假刚过,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们正在为准备新授课的教学课件而大伤脑筋时,“别担心,我都找好了。”她沉静的说。“什么?找好了?还‘都’找了?”大家的嘴都变成了“O”型。“是真的。”“亲爱的冯老师,光家务事我们就忙的不可开交,你哪来时间找课件呀?你不累吗?”“边玩边找,工作、生活两不误,一点也不累。”她就是这样一个永远把工作干在最前面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冯玉玲老师先后获得过淄川区骨干教师、区优秀教师;淄博市首批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她的公开课《爱莲说》也荣获山东省优质课二等奖。
自1999年淄川区实验中学配备微机以来,冯玉玲老师积极承担了“计算机与各学科的整合”课题研究,带领语文老师们披荆斩棘,上下求索,积极创建高效、务实的教学课堂。她的研究小组在教学上及时引入的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的视觉、听觉带来全新的精神大餐。教学之余她并没有闲着:淄川区第一批赴洋思中学研讨目标教学,她身先士卒;又先后到衡水中学、杜郎口中学、高阳中学等学校观摩学习;先后有十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发表,其中《让学生在活动课中学语文》《自读课文教学之我见》先后在《语文教学与研究》发表。她本人也多次受邀讲授区级公开观摩课。语文教学与研究,她两手抓两手都很硬,这就是奋进兼优秀、走在教学前沿的冯玉玲老师。
班主任——严厉兼博爱
冯玉玲老师经常自我调侃:“我的耳朵根子硬,软磨硬泡、歪门邪道的话,到我这儿一准拐个弯。”说笑归说笑,干班主任十九年,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学生的谎言、借口到她那儿百分百“原形毕露”。她也经常教育学生:“钉是钉,铆是铆,一码归一码。是我的错,我一定会第一时间道歉;是你的错,谁来说情你也要改,而且必须得改,没有商量的余地。”学生们在她的严格教导下,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已变得像呼吸一般自然。如此严厉的老师是不是没有人情味了呢?非也。有一件事就特别体现了冯玉玲老师的博爱之情。请看:跪谢师恩
有一天晚自习后,99级19班的学生王强(化名)无故被打,值班领导及时把他送往医院。第二天,当冯玉玲老师得知此事后,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自己掏钱买上水果、牛奶就往医院奔去。腊月的北风像刀子割着她的脸;头顶的鹅毛大雪像是在考验她,这时下得更大了;一路顶风一路上坡,她真希望把车子骑的比北风还快,只为了能早一点见到自己的学生。她来到医院时,已浑身湿透。
“王强,都是老师没有保护好你,让你受疼了!”这是她到医院后抚摸着王强的头说的第一句话。看到气喘吁吁、头顶雪花的冯老师说出这样自责的话,王强哭了,家长哭了,周围的人全哭了……家长握着冯玉玲老师的手,激动的哽咽无语。
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王强病愈后,“报仇”的念头时刻折磨着他。冯老师洞察出他的心思后,无数次对这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相信学校、家长、派出所会给他满意的答复。
表面上王强好像冷静下来了。谁知在距中考还有一百多天时,王强突然“扑通”一声给她跪下了:“冯老师,你永远是我的好老师。谢谢你教了我这四年。今天我走后,就再也不会给你添麻烦了!”说完,王强拿起早已准备好的书包大步向朝校门口跑去。回过神来的冯老师情知不妙,赶紧让同学把王强拉回了教室。
后来,在冯老师劝说下的王强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山东省体校网球专业。再后来,每年与冯老师保持联系的王强网球排到了全国第六名。而现在,与冯老师每年联系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变的习惯之一。
还有一个事例是冯玉玲老师现在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个女生被人多次勒索近七千元,因为勒索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参与人数之多已令该女生的家长对追回钱款不抱任何希望。正是在冯老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终追回了绝大多数钱款。当冯玉玲老师郑重地把六千多元钱交回家长手中时,家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感谢的话不知说了多少遍。
每到教师节、春节,她就掉进了鲜花与学生、短信与电话的海洋。学生们谈到冯玉玲老师时无不满怀尊敬,以自己是冯老师的学生为自豪。她的学生们一致认为:冯老师先教他们真诚做人,再教他们奋进求知。这一点让他们受益匪浅,这些孩子的求学路上也因此增加了人生的宽度与厚度。冯老师的博爱之例,举不胜举,以上只是她教学长河中的几朵小小浪花。
这就是深深扎根于淄川区实验中学的淄博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冯玉玲。走近冯老师,你会发现爱心之花,馨香满怀,常开不败!
第五篇:芳草馨香 芬芳天涯
芳草馨香 芬芳天涯
——成都市芳草小学纪行
伴着冬日深情的阳光,我悄悄闯入了芳草小学这片宁静的土地。她洋溢着浓厚的生命的气息,彰显着灵动与鲜活的个性,然而,它是宁静的,用最朴素的姿态,让每一个生命在这里得以最自然的栖息。很想把我在芳草小学的一些感动和感悟写下,可终究心怀忐忑,害怕我这笨拙的笔墨玷污了这浓烈的文化与生命的气息。
崇尚个性,享受成长,这是这所学校的文化之根。看似简单的话语,闪烁着无法比拟的智慧的光芒,而在这句朴素的语言背后,是这所学校老师为之做出的辛勤和努力。在这里,每一位老师对自己班上的孩子都是那么的熟悉,每一个孩子对老师又都是那么的信赖。他们在老师用爱心和睿智精心编织的天空里,快乐的学习,理性的思考,自信的展示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
把文学敬重的捧给童年,是这所学校语文教学之本。没有刻意的表演,没有高深的理论,老师们就用这样的心态,关注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在这种思想引领下,孩子们徜徉在文学的世界里,与岁月对话,与历史对话,与哲人对话,与文学大师对话,他们的知识在这种对话中逐渐丰富,他们的语言在这样的对话中逐渐犀利,他们的思想在这种对话中充满独特的个性。把文学敬重的捧给童年,在这样的观点引领下,一切的教育理论似乎都显得苍白无力,一切的教学手段与措施似乎都显得那么的幼稚和滑稽。
芳草馨香,芬芳天涯。在芳草小学里,你不会因为它的面积狭小而感到狭窄。在有限的空间里,芳草小学带给你的是无限的包容、无限的幸福和快乐。浪漫温馨的教师休闲厅、诗意荡漾的屋顶花园、独具特色的班级布置、充满自信的师生目光……文化的厚度和生命的深度在这里得以最好的交融,芳草的气息浓烈的浸润着你的内心。在这所学校里,闭上眼,你能聆听到心灵深处快乐的心跳,你能感受到生命之中最动人的温暖,你更能感受到春暖花开,芬芳天涯般的无限美景。
芳草小学,带给我们的思考和震撼很多,很想把这些震撼用合适的文字进行某种形式的记录,可总找不到最好的方式。行走在芳草小学,感受着人文关怀带来的生命成长的快乐,感受着童心飞扬带来的幸福,聆听着老师们从生活点滴出发进行的经验交流,欣赏着孩子们张扬着个性思维的文章,我们每一个人也倍感幸福。
崇尚个性,享受成长,走向生命的蓬勃绽放。这是芳草小学的执着追求,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一种工作方向,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真正达到“芬芳天涯”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