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于永正《长相思》教学视频有感(写写帮整理)
观于永正《长相思》教学视频有感
张映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词是“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的传世之作《长相思》。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过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但从观看的录像中,我已体会到了,他的才情,他的智慧,和他对新课标的体认和对作品的诗意解读,对这首词作了激情演绎。于永正老师通过巧妙的起、承、转、合,将短短的一堂课,短短的两句词,演绎得一波三折,波澜起伏而又荡气回肠!我的心也随着课堂一起此起彼伏。
于老师先从从王安石、张籍两位词家的乡愁切入,引发学生探寻本课纳兰词中的离愁别恨,这样的导入自然是最适切,也是最“诗意”的。之后,深谙反复诵读乃古诗词研习之道的于老师祭出了“朗读”的法宝,学生由读准字音开始,直至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终于不仅读出了“味道和感觉”,也在读中感知了词的大意。
接着我们就听到读,其实语文课既要书声琅琅,在读中感悟之后又须静思默想。诵读过后,于老师的导读策略转为让学生“默读这首词,看看插图和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大概在讲什么意思”。由“非常思念家乡”而过渡到对作者“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的叩问,这是极其自然的步步递升。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轻巧而精准的“点击”,学生又在潜心涵泳中真切地体悟到了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幽怨哀愁。其间,教师随机点拨和深情范读则又对特定场景作了的强力煽情和有效渲染。
然后的一幕是“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是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教师突转话锋,让学生瞬间进入“心系故园”的“追忆逝水年华”中。在舒缓的《琵琶语》的伴奏衬垫下,学生先是融情想象,继而激越表达。由此,征途的艰辛、战争的惨烈,与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已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揣测到,在纳兰性德的妻子心中,定会有深情的呼唤:“寻你寻你,千呼万唤;念你念你,魂牵心动;深深的爱、绵绵的情,都化作云潮,化作云潮汹涌!”
在整个课堂中,我感觉最经典的一幕是:“读到现在为止,你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教师这一发话,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而相机呈现的词人征途所作《菩萨蛮》中的两句话,又让学生能凭此而以词人的妻子、父亲、孩子等身份,与词人展开一场情景对话。在一唱三叹的回转反复中,学生体悟到了词人内心两难的矛盾冲突,知道了“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戍边卫疆、保家卫国。其实,对词人而言,“那秦时的明月、那汉时的风,是梦不是梦,望断了关山万千重!”
于老师抓住课题与课文内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题入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字字长相思,句句长相思,声声长相思,波澜起伏,荡气回肠,既理解了诗中的情,感受了诗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又陶冶了情操,培养了丰富而高尚的情感。
他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的确,“题”的本意是“额头”,而“目”则是眼睛。把文章的题目比作一个人的额头和眼睛,道出了题目对于课文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从题目中知其内涵,窥其文意,得其意趣。因此,从解题入手,可以收到纲举目张、提纲挈领之功。
第二篇:观于永正的课有感
观于永正的课堂有感
10月23日这天,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应邀来到诸城市西郊小学,参加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教学研讨活动.于老师为我们全市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上了两堂精彩的语文课,8:10会议正式开始。“于老师来了,大师来了”,全场掌声雷动。头发花白的于老师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主席台。看着于老师,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想法:于老师就是小学语文的符号。开幕式简短而精致,几位领导高度概括了于老师的教学生涯。就于老师的教学风格、教育教学思想作了精彩的点评,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誉。
活动伊始,先由西郊小学的杜芳老师进行了课例示范,题目是《红领巾真好》;接着由诸城市府前街小学的李海梅老师进行了《称赞》一文的授课。课堂上亮点众多,精彩不断。
接下来还进行了一个隆重的拜师仪式,李伟、季永梅、李海梅三位美女教师正式拜于永正老师为师,于老师第二次登台,与新收的三位弟子对话幽默、风趣,不愧为语文艺术的大师。三位教师都热情的拥抱了于老师。
上午10:00于老师正式开课,课例的题目是小学二年级的《一株紫丁香》,长达8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于老师围绕“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在这节课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
首先是于老师的精神,73岁高龄仍然和学生、课堂、语文在一起,令人敬佩。
其次是语文课就应该学语言、用语言,通过识字、写字、读书等方式体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于老师的课求真、务实,简单的课件,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朴实无华,生动有趣。当于老师讲到“踮起脚尖”时,“起”字应读轻声,全班同学无一读对,于老师亲切的拍着学生的肩膀,趴在学生的耳边,一遍又一遍耐心的指导,更是饱含深情地进行了范读。那样的耐心,那样的慈祥,请恕我无法用言语描述。虽然我有时也强调朗读时的轻声,但没落实到这么的细致,这一点我要学习于老师严谨认真地教学态度。于老师还非常注重“写”的训练,一笔一画,起笔落笔都讲求规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虽然只有短短的两节课,但我相信他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影响重大。纵观整堂课,普普通通的二年级学生、平淡无奇的教学语言、司空见惯的教学方法,到了于老师这里被运用得出神入化,像被魔术棒点化了一般,居然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反思我的教学,今后一定要抓好基本功训练,踏踏实实的进行教学。
再就是于老师的和谐课堂。课堂上73岁的于老师就像个8岁孩子,感觉他和在坐的二年级孩子是同龄人,他和学生之间毫无距离,他们之间是平等和谐的。课堂上的于老师是亲切的。无论是动作还是语言无不透着于老师的和蔼可亲。每当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或读课文时,于老师总是一手帮学生拿着话筒,一手扶着肩膀,无形之中一定会让学生感到温暖、感到踏实。同时课堂上的于老师又是风趣的。当一位学生读完之后(此同学读时错了一个字,当时他自觉改正了过来,这时另一位同学举手说:“老师,他读错了字”),于老师说:“他已经知道错了,再指出他的错,他会难为情的。”这一句风趣的话,不仅缓解了尴尬气氛,而且也拯救了读书者的“面子”。于老师跟学生相处融洽,同时也严格求学生遵守课堂规矩,如鼓掌时间不要太长,要学会倾听等。于老师说:大课无形,精彩的语文课堂不拘于形式,在语文课堂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气氛,在对话中体现教师的首席作用。一位好老师就是一堂好课,教师的个人魅力决定课堂的成效。
接着于老师给我们做了报告。他一再强调,学语文要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作好文。"在他的两节课中,这几个字都体现出来。尤其是读好书。于老师非常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听了于老师的范读课文,听完感觉余音袅袅,对文章的情感不觉油然而生。再反思我们的读,和于老师比起来,只能算是把课文读通顺了。看来今后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用在朗读课文上,对自己和学生都提高要求,真正的做到能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于永正,一座小学语文教育的丰碑,他的学识,他的睿智、他的教学水平,只能令人高山仰止。他的高度不是我一名普通小学教师能够到达的高度。能够学到他教育思想的点滴,也能够让我受益。
第三篇: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荷花有感
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荷花有感
自提倡素质教育到全面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阅读教学中我们欣喜的看到,课堂活起来了,个性突出来了,创新多起来了,这是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的体现。但纵观目前的阅读教学案例不难发现人们对“课改”环境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前不久在我集团总部任教研究主任的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来我校送课,教学了三年级的《荷花》。教学中体现的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们的阅读教学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一、重基础,“写字教学”贯穿始终
目前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创新”成了一股时髦的风,“写字教学”常常被人们忽视,平时的教学中尚能在课尾提一提并布置学抄写默写,但在“课改”研讨课之类的阅读教学中越来越成了麟毛凤角了,生怕学生的“创新”的热情,弘扬的个性受到它的破坏。在于老师的课上“写字教学”不仅受到了重视,而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如于老师在导入新课后即板书课题,他是这样教学的,“请同学们一起看一下‘荷花’怎么写的”。随即在黑板上书写,“‘荷’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何’字”。“现在我一起读题目。”这样的写字教学一点不刻板又起到了识字的效果,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学过程中的也是这样。于老师让学生把课文中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下来,然后指名学生把自己划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一个学生写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于老师相机进行写字指导。“这位同学‘冒’字写得很好,很正确。对学生的好的写字习惯给予表扬,激励和引导学生注重写字“‘冒’字的上部的两横不封口的不要写成‘曰’字,随后又书写‘帽’字”,“这个字很形象,你看眼睛上(书写‘目’)戴着一顶帽子(画个半圆,再画两横作帽沿),帽口是不能封死的,又因为帽子是布做的要加个‘巾’字旁,这就成了一个‘帽’了”。形象的“字理教学法”即教会了学生识字,更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是真正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课程最后于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文中的生字书写了一遍,提出了一些注意点,并让学生认真描红才结束此课。
二、读书要读出“味”来
以前的阅读教学往往以“讲解”为主,而剥夺了学生“品读”“体味”的权利,现在的一些阅读教学则因追求“创新”和“个性”而剥夺了学生“品读”“体味”的机会。《荷花》的教学为“呼唤回归阅读权”的阅读教学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教学中于老师介绍了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语言清淅流畅,平实淡雅,写景状物细致优美,耐人寻味。然后说:“《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们要能读出他的‘美味’来”。这给阅读教学下了一个总的要求,然后又介绍方法说:“古人把读书叫估‘煮书’(板书),书越‘煮’才越有‘味’”。在“煮书”过程中,于老师分三步走进行教学。首先是熟读课文。“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熟(板:熟读)。”在读书过程中于老师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读进去,然后指名几位同学读文。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于老师要求学生再品读课文。“同学们,请你们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板:“品读”),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或语句划出来。”“同学们读得很仔细划得认真,再请你把自己体会的内容批注在旁边。”这里于老师提出更高要求,继续“煮书”,深入“体味”。在“品读“的过程中于老师让学把一些好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当“品读”告一段落后,让学生共同交流从划出的词语中“体味”到了什么,并让学生练习如何把体会到的东西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品读”逐渐进入了高潮,“煮”出的味道越来越美了。如:一个同学在课文第一部分划出了“赶紧“这个词,并说到:“我体会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同时也好像‘闻’到了塘里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极了。”(赢得了同学们一阵掌声)。于老师继续引导,“你能把迫切又美的感受读出来吗?”他试着读到:“赶—紧—”(“赶”字读得很急切,“紧”字则舒缓,赞美的读出)。于老师这时竖起了大姆指,然后又带领大家读了两遍。此外于老师还引导学生“品读”了“挨挨挤挤”、“冒”、“饱胀”、“翩翩起舞”等关键词语及第四自然段中的优美语句。在细细“品读”读出“味”之后,于老师再让学生美美地读课文读出“美味”来。(板“美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于老师给予指导,并范读,如第四自然段要轻声读,用气读,带着想象读。通过于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仅自己陶醉在优美的文中,听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三、适当的“创新” 适当的“创新”或说“创新”要适当。“创新”是好事,是课改倡导的核心,但在一些课堂上,常常一“创”不可收拾,沾边的不沾边,恰当不恰当的统统称之为“张扬的个性”,有“创新”。归究其原因,这是没有在扎实的基础上追求“创新”,没围绕文章或字、词句、段的中心意思去“创新”。前面叙述中我们已经感觉到了在于老师教学中,学生通过“熟读”“品读”“美读”课文,与“文本”进行了扎实充分的对话,创新思维非常活跃,产生的创新成果也与“文本”相贴切。
再如,在教学到“有的还是花骨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时,于老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说说“花骨朵”是怎样的,有的学生说:“含苞未放”、“含苞欲放”,还有的学生道:“含苞羞放”,这时于老师又竖起了大拇指夸她想得好,既贴切,又运用了拟人的方法使“花骨朵”羞答答的形象栩栩如生。像这样“创新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多处,每一处都让我感觉到“油然而生”,“水到渠成”。这才是课改体现的“创新教学”。
以上三点是笔者听课后油然而生的自我反思,于老师的课展示了教学艺术的无穷的魅力,表达他对阅读教学的深邃的思想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究体会。
第四篇:于永正上课有感
将语文带回最自然的状态
——听于永正老师学术报告会有感
3月20日下午,在实验小学,我有幸目睹了全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于永正大师的教学风采,欣赏了其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艺术,聆听了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于老师年逾7旬,头发花白,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尤其是身上散发着的那种蓬蓬勃勃的教育教学激情令人深深折服;其优雅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听了于老师上的《爱如茉莉》这节课,我懂得了什么叫教学艺术。对于老师的课,我觉得任何溢美之词都不为过,任何赞赏性的语言都会是多余的,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于老师这两节课,有三个细节令我深受感动。
细节之一:于老师上课板书一笔一画,无论写字的姿势还是力度都是那么一板一眼、一丝不苟。是啊,“读好书、写好字、做好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与指导固然重要,但教师的书写态度读学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植物都有向光性,学生也都有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写字更是这样。如果教师板书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就难以培养起学生的正确的书写态度。想想自己教学板书时,时有的随意性,心中着实惭愧。何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不仅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的一言一行上,更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上。于永正老师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楷模,真不愧称得上“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标杆”
细节之二:当于老师让一名女生回答“妈妈为什么生气时?”那名学生可能是紧张,一时回答不出来。于老师轻抚学生的肩膀,温暖的说道:“没关系,都怪于老师太着急了。”这是一种怎样的评价啊!我听了以后,一股暖暖的热流在我心头涌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时,学生内心一定会充满不安,甚至是自责。此时教师不宜对学生批评、指责,亦不可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否则,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我们一直在讲以“学生文本”,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可我们做到了吗?于老师那轻轻的一个动作,那“都怪于老师太着急了”的话语,不正是对学生真心关爱、以生为本最好的诠释吗? 细节之三:当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母女对话时,于老师说:“谁愿意和我做搭档分角色读”时,一个女生站了起来。于老师又说:“你愿意扮演母亲,还是扮演女儿呢?”这一做法令我深深佩服。我们一直在提“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想一想,我们真正做到了吗?于老师做到了,不着一点痕迹,效果显于无形之中。
何为教学艺术?何为大师?今天我算是切身体会到的了。一切语言对于评价于老师的课来说,都是多余的,也都是苍白的。我想,于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全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成为一面旗帜,一直标杆,不老的常青树,是因为于老师心中有大爱。热爱生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爱成就事业。
大爱无痕,育人无声!于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踏着于老师教学艺术的足迹,不断探索前进吧!
将语文带回最自然的状态
——听于永正老师学术报告会有感
张延梅
第五篇:观于永正课后感
举重若轻,大巧不工
—听于永正老师《珍珠鸟》有感
青州市邵庄镇普通小学 刘义荣
听到于老师要来青州讲课,因为课程安排相冲突,学校没有让我来听课,可我真想一睹大师的风采,前几年在教育学院也听过于老师的课,由于场地太小,天气闷热,我们山区的老师被安排在最后排的角落里,所以那堂课听的太模糊,一直引以为憾,现在怎么可以放过这个机会呢?感谢我们的校长,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让同事帮我看班,不过,再三叮嘱我听过课后要回来好好地讲一讲感想。
第二天,冒着霏霏小雨,来到旗城大礼堂,这次我们山区被安排在了前排,我抢占了第一排的中间,我旁边坐着一位拄双拐的老师,她是来自西苑小学的张林杰老师。张老师是青州名师,我也是久仰她的大名,看到她身边的拐杖,不断有老师过来询问,面对大家的赞扬,张老师淡淡一笑:“我的偶像来了,我怎么着也得来呀!”心细的张老师还给我看她搜集的于老师的资料,我对张老师不由又多了一层敬重。
于老师来了,一别五年,于老师身板依旧笔直,红润的脸庞衬着银发,显得特别精神。勿需繁文儒节,于老师很快转入正题,进入授课。于老师的课有几个特色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语文教育在生活之中,处处皆可为我拈来所用。我们基本都有外出讲公开课的经历,课前一定要与学生沟通。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情。陌生的师生在一起上课,课前沟通即是备学情。良好的沟通能让师生快速消除拘谨感,为上好课做提。于老师像我们一样,也是先向学生介绍自己,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对于老师到来的感情。从让学生说“老师好”谈语气平淡与欢喜给人不同的感受,到“一个意思,用的词不一样,表达的感情不一样”的教诲,于老师让我感到教育如此细微,如此灵活多用。
第二,备课据情而变,只要学生不会的就要教。
于老师说,语文不要备死课。学生是多变的,学情是没有固定模式可以“套现”的。于老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时先写了一个“蔓”字,正巧,这个字学生所持的教材上读音印错了,于老师由这个字讲到这个词“绿蔓,叶蔓,垂蔓”再到句子“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个别读,抽读,示范读,齐读,丝丝入扣,讲了正好十分钟。课后于老师说,语文要教,“不教学生会的,不教教过的,就要教学生不会的。”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这样吧。
第三,删繁就简,以点带面,抓重点。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于老师只提问了一个词“雏儿”的读音。这算是课文里比较难读的一个词,如果学生能读的很准,想必整篇课文也能统读下来。
然后,抓重点句子“真好!”引出全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理解。同时也引出了问题,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使学习高效化。学生先自读课文,为什么说真好,好在什么地方?再默读全文,把好的地方做好标记。
接着师生相问相答中又抓重点句子“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的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来理解课文寓意。最后抓重点段落“有一天,……难道是在做梦?”有感情地朗读,落实朗读的教学目标。
一环又一环犹如散文写作过程的教学到这里,再谈到课文的结尾就是水到渠成,十分自然了。
第四,学会表达,学会应用,落实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第二课时于老师先是让学生谈我们俗称的“感想。”在教学实践中,这是很多学生不感兴趣的。但于老师话题一变:“如果你是小珍珠鸟,冯骥才对你们怎么样?”孩子们马上兴致盎然,话匣子哗啦啦就打开了。转换(假借)身份更易于表达感情,这是于老师给孩子们的启示,于我也同样深有启发,这不仅会影响我以后的语文教学,对我在生活中同样也有影响。然后,学习了就要应用,说是整理思想的方法,是应用;写作是整理思想的更高层次,是终极应用。孩子们当场写作。偌大的会场如此之静,六百多位青州同行和我一样在享受这诗意一般的安静,我们仿佛听见笔尖蹭过纸张的沙沙声,这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拔节声”啊!
第五,示范,教语文的好办法。
上学时,校园的雕塑上的大字每天都在提醒我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于老师在课上不仅让学生写作,他也亲自准备了两篇风格不同的下水作文,让我一面重温了师范时母校的期望,也感受到老师怎样做才更有魅力,即身先示范。
第六,创造生活,享受生命。时光阻不住生命之花绚烂开放。于老师已七十三岁高龄,这是大多数人在家做饭抱孩子,颐养天年的年龄,有的甚至需要家人照顾才能生存。但于老师依旧在全国各地传经送课,他依旧能中气十足,唱出十八岁婉转的少女之音。我为之惊叹,也深深思索,三十年后,我会是什么样子?还算是青年的我,能为我的中年,老年储备些什么?除了金钱,我最应当储备的是什么?我愿与各位老师齐勉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