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法概论_总结
负刑事责任。
刑法概论
1.1.1.第一章
犯罪概念及犯罪构成第一节 犯罪概念:犯罪认定的基础
1.2.2.犯罪构成的含义
(一)从结构上看: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二)从要件的选取标准上看:犯罪构成的要件,是能够说明并决定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事实特征。
一、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概念
二、犯罪的特征:
(一)形式特征
1、犯罪是人的行为,即犯罪的主体是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2、犯罪是行为即人的外在活动,而非思想或单纯的思想流露;
3、犯罪是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的活动。1.2.3.三、犯罪构成的结构体系
(三)从要件的确定根据上看:犯罪构成的要件由刑法加以规定。
犯罪客体要件
危害行为
(二)实质特征(基本特征)
1、社会危害性及其涵义
犯罪是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其实质是对法益的损害;这是行为成立犯罪的基础和本质,制约立法和司法。
(1)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包括物质或非物质、实害或危险。
(2)多要素的统一性,一是客观危害与主观恶性的统一,二是质与量的统一。
(3)程度标准的历史性,危害性大小的判断与社会发展进步密切相关。
2、刑事违法性及其涵义
犯罪是违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规范性特征。
(1)刑事违法性是判定犯罪的法律尺度。首先,刑事违法性是行为社会危害性达到犯罪程度的界标;其次,刑事违法性是犯罪标准的集中概括。
(2)刑事违法性是犯罪违犯刑法规范的完整判断。
(3)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违法性最重要的方面,但通常不是违法性的唯一表现。
3、应受刑罚惩罚性及其含义
犯罪是应当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应当受刑罚惩罚”是犯罪的应然结果,而非实然状态。不因未处罚、免除处罚被否认。
(三)犯罪概念(特征)的功能意义
1、理论意义——定义犯罪,揭示犯罪的基本属性
2、实践意义——区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
(1)以社会危害性为基本尺度,确定治罪的一般标准;
(2)个案追诉中的除罪功能 1.2.第二节
犯罪构成:认定犯罪的标准、规格 1.2.1.一、样本分析: [非法拘禁罪]
第238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第15条第2款: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17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
危害结果
犯罪客观要件
犯罪的对象
犯罪的方法、犯罪构成犯罪的时间、地点
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主体要件
刑事责任能力
罪过(故意、过失)
犯罪主观要件
犯罪目的 1.2.4.四、犯罪构成的意义
(一)犯罪构成的功能
1、区分罪与非罪的法律依据
2、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法律依据
3、区分重罪与轻罪的法律依据
(二)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1、犯罪概念(特征)制约犯罪构成
2、具备犯罪本罪特征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需要运用犯罪构成予以认定。
2.犯罪构成的要件 2.1.第一节 犯罪主体要件
一、犯罪主体与犯罪主体要件的含义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1、主体形态:自然人和单位
2、人身条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3、关联事实:有危害行为的实施
(二)犯罪主体要件:刑事责任能力
犯罪主体要件,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为其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应当具备的人身条件。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后果并控制自己行为而对自己行为负刑事责任的能力。
(1)功能:承担刑事责任的资格
(2)内容: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3)基准时:行为时具有的能力
二、影响自然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一)影响因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残疾
(二)我国刑法的规定
1、刑事责任年龄: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的规定(见下表)
(1)从外观上看,通常表现为消极、静止的身体活动,有的也表现为积极、动态的身体活动;
(2)从规范评价上看,首先违反义务性规范,是当为而不为,进而为刑法禁止。这是不作为的实质特征。
(3)从与危害结果的关系上看,有的表现为事实上的原因,有的表现为防止结果发生的条件——法律上的原因。
2、不作为成立的条件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的法律义务(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都具备)
(3)行为人没有履行特定的法律义务。
据此不作为也定义为: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1)行为人在法律上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作为)的特定义务。
2、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第18条)
(1)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第18条1款)——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18条第3款)——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3)精神正常(完全未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间隙性精神病人犯罪的,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第18条第2款)——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3、特定生理功能丧失的残障人(第19条)
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生理性醉酒:不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第18条4款)2.2.第二节
犯罪客观方面要件
一、犯罪客观方面及其要件概述
(一)客观方面的含义: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是犯罪活动的外在表现。
(二)客观方面的要件内容:
危害行为;犯罪对象;危害结果;犯罪的时间、地点;犯罪的方法
二、危害行为及其表现形式
危害行为是表现人的意识和意志、危害社会并为刑法禁止的身体动静。
(一)作为: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
1、从外观上看,有积极、动态的身体活动;
2、从规范评价上看,直接违反禁止性规范,是“不当为而为之”;
3、从与危害结果的关系上看,行为是结果发生事实上的原因,即无此行为便无此结果。
(二)不作为:
1、概念:行为人以消极方式实施的,违反义务性规范的危害行为。
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
在实践中,不作为成立犯罪通常是有损害结果实际发生,但不以损害结果发生为必要。2.3.第三节
犯罪主观方面要件 2.3.1.一、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一)概念和特征: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有的,行为人对实施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二)主观方面的要件
1、罪过
(1)形式:故意和过失
(2)结构: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2、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犯罪行为希望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2.3.2.二、犯罪故意
(一)概念和结构特征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1、认识(意识)因素: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1)认识内容:行为和会发生的危害结果,以及特定的其他事实
2)认识状态和程度:明知
从明确性的角度看,包括确定性的明知和概括性的明知; 从行为结果的联系看,包括对可能性的明知和对必然性的明知。
2、意志因素
(1)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行为人对于危害社会的结果抱着积极追求的态度,危害社会结果不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愿。
(2)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行为人有意纵容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虽然不积极追求,但也不设法避免,而是听之任之,危害社会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愿。
(二)犯罪故意的法定分类
1、直接故意:
明知会(必然/可能)发生+希望发生
2、间接故意:
明知可能发生+放任发生+所放任的结果发生 主要情形
(1)为追求某一危害结果,而放任另一种危害结果的发生;(2)为追求某一合法利益,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事件中实施危害行为,不计后果地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2.3.3.三、犯罪过失
过
失
行为人的意愿
五、无罪过的损害事件
(一)刑法第16条的规定
(二)无罪过事件的类型
1、意外事件
(1)概念:在刑法上,意外事件是指,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在客观上造成损害结果的行为。
(2)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异同
事件类型
相
同
区 别
(一)概念和特征: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其特征是:
1、以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为必要。
2、危害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愿。
3、过失造成危害结果是否构成犯罪,取决于刑法的规定。
(二)犯罪过失的种类
1、疏忽大意过失及其结构特征: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过失心理态度。
(1)认识因素: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一是指有预见的义务;二是指能够预见。
(2)意志因素:疏忽大意。由于疏忽大意,首先是没有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发生,其次是在“无认识”的情况下实施行为。
2、过于自信过失及其结构特征:
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这种结果发生的过失
心理态度。
(1)认识因素: 已经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一是对危害结果发生有认识,二是对发生可能性的认识,而不包含必然性的认识。
(2)意志因素:轻信危害结果能够避免。轻信有避免的主客观条件而轻率行动。在危害结果发生过程中,通常有避免发生的行为表现。犯罪主观心理态度对照表
(一)罪过比较
罪过形式
意识因素
意志因素
结果的意义
直接故意
必然和
希望
故
可能
明知
意
间接故意
放任
要求实害
可能
轻信致
过
过于自信(已经
轻率行动
过
失
预见)
结果发生
失
疏忽大意
应知而
因疏忽
过
失
未知
而行动
(二)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分
罪过形式
心理态度
行为表现
放任:不反对危害
即便有避免
间接故意
结果发生,发生不的条件,也
违背行为人的意愿。
不积极利用
过于自信
轻信避免:反对危害
有避免条件
结果发生,发生违背
并有意利用
疏忽大意
损害结果
应当预见
过
失
实际发生
未预见到
意外事件
结果发生
不能预见
2、不可抗力
(1)概念: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在客观上造成损害结果的行为。
(2)不可抗力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异同
事件类型
相
同
区
别
过于自信
损害结果
能够避免
过
失
实际发生
结果发生
不可抗力
有预见
不能避免
(三)责任判定——不负刑事责任 2.4.第四节 犯罪客体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及其含义
犯罪客体是刑法保护的,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
二、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
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具体的人或具体的物。
(二)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1、形态特征不同;
2、定性作用不同
3、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不同;
4、受损状态不同;
3.犯罪形态
3.1.第一节
停止形态 3.1.1.一、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一)存在范围:直接故意犯罪
(二)故意犯罪的过程及其界点
实行终了
预备行为
着手
实行行为
o
o’ 预备开始
预备阶段
实行阶段
犯罪完成
(三)犯罪停止形态的类型划分和判识的一般规则:
1、类型划分
(1)完成形态:犯罪既遂(既遂犯)
犯罪预备形态(预备犯)
(2)未完成形态
犯罪未遂形态(未遂犯)
犯罪中止形态(中止犯)
2、判识的一般规则
(1)行为依据的最终性:以行为的最终停止状态作为形态判断的依据。
(2)形态种类的排斥性:在一个犯罪中,只有一种停止形态,各停止形态彼此排斥,不能兼有。
(3)罪名确定的从属性,各形态本身不是罪名,以触犯的分则规定的罪名定罪。
二、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既遂
(一)概念和特征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成立预备中止,也可发生在实行阶段,成立实行中止;
2、有效放弃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没有完成犯罪。
3、停止犯罪是出于行为人的自动
(二)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
1、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2、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停止形态图示:
(一)概念
行为人故意实施的犯罪已经具备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停止形态。
1、既遂以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具备为标准。
2、不同犯罪的全部要件因刑法规定的差异,而呈现出类型上的差异。
3、以标志性事实的出现作为全部要件具备的判断依据。
(二)类型
1、举动犯:一经着手即标志完成的既遂形态
2、行为犯 :着手后行为达到特定状态而标志完成的既遂形态
3、危险犯:着手后行为引起特定危险而标志完成的既遂形态
4、结果犯:着手后行为引起特定危害结果发生而标志完成的既遂形态
(三)实行终了与犯罪完成(既遂)的关系
1、实行终了——犯罪完成;
2、实行终了——犯罪未完成
三、未完成形态之一——犯罪预备形态
(一)概念和特征
行为人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由于意志以为的原因而未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停止形态。
1、行为人实施或者正在实施犯罪预备行为;
2、尚未着手实行行为,停止在预备阶段。
3、停止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
(二)预备犯的处罚原则
刑法第22条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未完成形态之二——犯罪未遂形态
(一)概念和特征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指开始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
2、犯罪“未得逞”,即未完成犯罪。完成形态的类型不同,“未得逞”的具体表现不同。举动犯无未遂。
3、未得逞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二)未遂犯的处罚原则
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五、未完成形态之三——犯罪中止
意志
以外
着手
预备犯
未遂犯
既
0
犯罪预备
犯罪实行
0’ 遂
中止犯
犯
自动 3.2.第二节
共同犯罪 3.2.1.一、概念和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一)成立条件
1、主体要件:二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2、客观要件: 有共同的行为,即行为指向共同的犯罪目标,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其组合形态可以多样。
3、主观要件:有共同故意。
(1)行为人在相同故意支配下实施犯罪;
(2)行为人之间有意思联络。
(二)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况
1、共同过失行为
2、一方故意,另方过失的共同行为
3、故意内容不同的共同行为
4、同时犯
5、超出共同故意的行为(实行过限)
6、事前无通谋的帮助行为
三、共
同
犯
罪
人
(一)分类及标准
主犯
1、分
类
从
犯
胁从
犯
教唆犯
2、分类标准:以作用为主,以分工为辅。
(二)主犯
1、概念及种类
4.2.第二节
防卫过当
主犯是指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一、概念和特征
防卫过当是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
(1)首要分子
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一般共同犯罪中的组织者、指挥者
(2)其他主犯
主要实行犯、起主要作用的教唆犯
2、主犯的刑事责任
(1)组织者对其组织实施的全部犯罪承担责任
(2)主要实行犯对其参与实行的犯罪承担责任
(一)防卫性。除限度条件外,满足正当防卫成立的其它条件。
(二)过当性,即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特殊防卫的场合除外。
(三)罪过性。行为人对过当结果的发生具有罪过,通常表现为过失,也可以是特定的故意。
二、刑事责任
(一)定罪:结合过当结果和防卫人对该结果的罪过确定罪名。
(二)量刑原则: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不当的行为
(3)教唆犯对其教唆的犯罪承担责任
(三)从犯
1、概念和种类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实行型从犯:作用次要的实行犯
(1)种类
辅助型从犯:辅助实行的帮助犯
行为的次要性
(2)特点
行为的非被动性
2、刑事责任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我国刑法中的防卫制度
4.1.第一节 正当防卫及其成立条件
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成立条件:
一、前提条件
1、起因条件:发生不法侵害,即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是能够发动防卫的原因。不法侵害的含义:(1)不法性 ;(2)实在性;(3)暴力性、破坏性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即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
二、合法性条件
(一)主观条件:出于防卫意图,即认识到不法侵害发生而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其侵害。
(二)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具体指向一般是不法侵害人本人的身体,特定场合也可以是财物。
(三)限度条件:
1、一般标准: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特殊标准:“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在限度内。
(一)假想防卫(欠缺防卫的起因条件)
1、含义: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造成损害的行为。
(1)无不法侵害,没有发动防卫的原因;
(2)行为基于认识错误而发生;
(3)客观上造成损害。
2、责任判定:对损害的危害性无认识,不存在故意和过于自信过失;有疏忽大意的成立过失犯罪;否则为意外事件。
(二)防卫不适时(欠缺防卫的时间条件)
1、含义: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而对“不 法侵害人”实施损害的行为。
(1)不法侵害不是正在进行,或者是尚未开始而 进行“事前防卫”,或者是已经结束而进行“事后防”;
(2)行为或者基于故意实施“防卫”;或者基于 认识错误而实施“防卫”;
(3)造成损害结果。
2、责任判定:故意“防卫”造成损害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因误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或尚未结束而 “防卫”的,有过失构成过失犯罪,否则属意外事件。
(三)防卫挑拨(欠缺防卫的主观条件)
1、含义:行为人为加害他人,故意挑逗他人对自己先行不法侵害,然后借口防卫而加害他人的行为。
(1)行为人在加害他人的目的支配下实施行为;
(2)挑逗刺激他人为不法侵害而后借口防卫。
2、责任判定:故意犯罪。
第二篇:法学概论第九章刑法
第九章 刑法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1、刑法:国家制定的关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者适用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刑法的任务: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3、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3)罪刑相当原则:
4、适用范围:1)对地域的效力2)对人的效力:3)时间效力。第二节 犯罪的本质和概念
1、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2、基本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第三节 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指依照刑法的规定,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四要件: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2、犯罪客体:指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分类:1)一般客体:指一切犯罪行为所共同具有的客体,它反映一切犯罪的共同本质。2)同类客体:指某一类的犯罪行为所共同具有的客体,它反映该类犯罪的共同本质。3)直接客体:指各个具体的犯罪行为所特有的客体,反映该具体犯罪的特殊本质,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根据。
简单客体:一个犯罪行为只有一个直接客体的叫简单客体.复杂客体:一个犯罪行为不止一个直接客体的叫复杂客体。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区别:1)犯罪客体体现犯罪本质,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不体现犯罪的本质,不决定犯罪的性质。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犯罪对象则并非每一犯罪都具有。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4)同一犯罪客体可由不同犯罪对象体现出来,同一犯罪对象也可以体现不同的犯罪客体。
4、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危害行为:指人在自己的意识和意志的分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两种表现形式:作为和不作为。
危害结果:指危害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实际损害。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指人的危害行为与其所产生的危害结果之间内在的、合乎规律的联系,它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
5、犯罪主体:指实施犯罪行为,对自己的罪行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
具备条件:1)犯罪主体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2)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3)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刑法对单位犯罪,实行两罚的原则,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6、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行为可能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状态,通常指犯罪的故意或过失,在某些犯罪还包括犯罪目的。第四节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1、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因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具备条件:1)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3)必须是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才能实行防卫。4)防卫不能过当。
2、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
具备条件:1)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危险而采取的。2)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3)必须是不得已而采取的。4)紧急避险不能过当。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得因避免本人的危险而实行紧急避险。
第五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1、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预备犯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已经进行犯罪预备。2)行为人在犯罪预备阶段停顿下来,尚未着手实施犯罪。3)在犯罪预备阶段停顿下来而未着手实施犯罪,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构成要件:1)已经着手实施犯罪。2)犯罪未能得逞。3)犯罪没有得逞,是出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3、犯罪既遂: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4、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构成要件:1)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行为。2)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行为。第六节 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要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形式:1)以共同的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分为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先通谋的共同犯罪。2)以共同犯罪有无特殊的组织形式,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的共同犯罪。
2、犯罪集团: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特征:1)人数较多,至少有三人。2)经常纠集在一起进行一种或数种严重的犯罪活动。3)重要的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有明显的首要分子。4)都是有预谋地实施犯罪。
3、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责任:1)主犯: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主犯,应当按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2)从犯: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3)胁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是胁从犯。应当按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4)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是教唆犯。应当按其教唆的犯罪确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应从重处罚。被教唆的人没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第七节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1、刑罚:是审判机关以国家的名义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特征:1)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方法。2)刑罚只能对犯罪分子适用。3)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判处。
2、预防犯罪的两个方面:1)特殊预防:指通过惩罚犯罪,预防犯罪分子本人重新犯罪。
2)一般预防:指难过惩罚犯罪,警戒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第八节 刑罚的种类
1、主刑的概念:指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管制:执行期间,应遵守的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有期徒刑与拘役的区别:1)适用对象不同。2)期限不同。3)执行场所不同。4)执行期间的待遇不同。5)法律后果不同。
2.对死刑的适用规定:1)对适用死刑的法定情节 作了严格规定。2)对适用死刑的犯罪主体作了限制。3)规定了死刑复核制度。4)规定了“死缓”制度。
3.附加刑的概念:指既能附加于主刑而适用也能独立适用的刑罚方法。1)罚金:可附加适用,也可单独适用。2)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
3、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非刑罚的处理方法:1)判处刑事损害赔偿。2)采取刑事教育措施。第九节 刑罚的具体运用
1、量刑:指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裁量应当判处的刑罚。遵循原则:1)以犯罪事实为根据。2)以刑法为准绳。
量刑情节 :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应当据以决定处刑轻重或免除处罚的各种情况。
法定情节 :指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应当或可以据以从重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除处罚等情节。
从重处罚:指在法定刑的限度内,适用较重的刑罚。
从轻处罚:指在法定刑的限度内,适用较轻的刑罚。
减轻处罚:指判处低于法定刑的刑罚,可以是低于法定刑的刑期,也可低于法定刑的刑种。免除处罚:指对于犯罪分子宣告有罪而免除其刑罚。
酌定情节:法律未规定,而人民法院在量刑时根据不同的案情应当斟酌考虑从宽、从严的各种情节。
2、累犯:因犯罪受过一定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分子。
一般累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5年内又出于故意而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
危害国家安全累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处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
自首: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3、数罪并罚:指一人犯有数罪,人民法院对其的犯的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依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三种情况: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有数罪的并罚。2)判决宣告以后发现判决前的漏罪的并罚。3)刑罚执行过程中又发现新罪的并罚。
4、缓刑:对于罪行较小,处刑较轻并且不是累犯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暂缓其刑罚的执行,给予一定的考验期限,在此期限内如果无新罪,无漏罪、无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就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
适用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是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3)犯罪分子犯罪情节 较轻并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减刑:对于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经过法定程序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制度。适用条件:1)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2)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3)减刑必须经过法定程序。
假释: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的刑期之后,如果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有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适用条件:1)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且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犯罪分子。2)只适用于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3)假释必须经过法定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4)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5、追诉时效:指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超过法定的追诉期限的,就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第十节 犯罪的种类和几种常见的犯罪
1、罪状:对犯罪的名称和犯罪构成特征的表述,它是定罪的法律依据。
法定刑:对具体犯罪规定的刑种和量刑幅度,它是量刑的法律依据。
2、故意杀人罪: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构成要件:客体――他人的生命权利。
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和不作为都能构成。
主体――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必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3.故意伤害罪: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构成要件:客体――他人的健康权利。
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主体――一般是已满16岁的人。
主观方面――必须有非法伤害他人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4.抢劫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构成要件:客体――复杂客体。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迫使其交出财物的行为。主体――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必须有直接故意,并且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5.盗窃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要件:客体――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行窃的行为。主体――已满16周岁的人。主观方面――必须有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6.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构成要件:客体――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非法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主体――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主观方面――必须有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7.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单位受贿罪: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行贿罪: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单位行贿罪: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对单位行贿罪: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上述单位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介绍贿赂罪: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三篇:2016刑法总结
2015刑法总结
犯罪的未完成状态
不可能根据预备行为来区分此罪与彼罪〃因此判断对象还是打击错误〃应根据有紧迫危险性的实行行为判断〃而不是预备行为
按照加重犯法定刑〃但适用未遂标准的情况
中止:能达而不欲 不是因为外部因素 具有自动性 有效性 为防止结果发生做了真挚的行为 不具备全部要件 或者 结果的发生与实行行为没有因果关系
中止可以重复动作的行为:可以多次重复的行为〃评价为一个中止行为 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而中止行为〃是未遂〃非“能达而不欲” 绑架致人死亡适用加重犯规定
拐卖妇女儿童:以实际控制为既遂标准〃但有例外(2) 受贿罪即遂:只要是财产性利益〃不论金额 放火罪的即遂标准<放火后中止
中止犯的处罚原则:未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中止〃应当有法益侵害的下降;未下降或已经即遂的〃只要结果和行为有因果关系〃就不可能成立中止 (共同犯罪17-22未听) 罪数
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
特殊的单纯的一罪:继续犯〃行为和不法状态持续存在〃如绑架〃非法拘禁〃1追溯时效从行为结束后开始计算 2不存在新旧法溯及力问题 3结束前参加的都可能成立共同犯罪;状态犯〃行为结束但不法状态持续〃1追溯时效从行为结束时计算 2有新旧法溯及力问题
法条竞合 特别法条时对特殊领域的强调 本就有包含的关系 一个犯罪行为触犯多个法条 但注意 要求任一法条都能完全评价该犯罪
原则上适用特殊发条〃例外情形适用重刑法条: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其他几个生产销售方面的罪名〃择一重;刑法没有特殊规定〃但适用特殊法条明显不能做到罪刑相适应〃如保险诈骗罪和诈骗罪〃 1)故意伤害罪: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不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如强奸〃绑架
2)过失致人重伤〃致人死亡: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能够评价到其他犯罪里的都评价为其他犯罪〃如交通肇事罪〃寻衅滋事致人死亡
3)诈骗罪: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实施其他特定方式的依照其特定方式〃如信用卡诈骗罪〃但特殊情况〃犯罪数额不能达到特定犯罪标准的〃按照诈骗罪处罚
4)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只要能以其他犯罪评价的都不适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不排除想象竞合
包括的一罪:连续犯 以同一或概括的故意连续实施数个性质一致的行为〃按一罪处罚还是多重处罚<分犯罪的行为类型:1数额犯〃多次相加 2行为多次实施提高法定刑 3都无法做到罪行相适应的〃数罪并罚〃如18个故意伤害轻伤(2年以上25年以下)结合犯 吸收犯 “任何人不得因为其生活方式而受处罚。”
职业犯与营利犯:不能认为所有职业行为都是营利目的
不可罚的事后行为通常是状态犯〃不具有期待可能性;若有期待可能性〃构成犯罪〃如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但也同时注意第三者善意取得情况〃或无罪或可能被诈骗等
高度危险可以包括低度危险〃实行行为可以包括预备行为〃教唆帮助行为等〃如共同犯罪行为的竞合 盗窃抢夺诈骗罪〃事后行为 吸收犯
结合犯 同一犯罪行为〃而不是另外的行为;共犯的判断;猥亵和奸淫行为不具有包含关系 犯意的转化与承接
牵连犯 择一重罪处罚 手段目的前后行为有极高的并发性 否则不具有牵连性的数罪并罚 诈骗罪与销售伪劣产品罪〃想象竞合〃择一重罪处
刑罚的作用:一般预防(立法)与特殊预防(特殊立法)〃对人身危险性大再犯可能性大的〃注重特殊预防 主刑与附加刑:一种主刑只能独立适用〃附加刑可以叠加适用〃但是罚金和没收财产不能同时适用 附带民事诉讼:因犯罪行为本身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失 犯罪分子所持违禁品应当没收/收缴 从重从轻处罚
减轻处罚:不包含本数〃绝不可能与从轻处罚有重合
经最高法核准在法定刑以下:针对没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也不包含本数
累犯:2种累犯在法律效力上完全一致〃应当从重处罚 不得减刑 不得假释〃不适用18岁
一般累犯:前后罪都是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指主刑执行完毕 与附加刑执行完毕与否无关=)五年以内再犯〃18岁不适用;前罪被假释的〃从假释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五年
特别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刑法执行完毕或被赦免后 任何时候犯上述任一罪
恐怖活动犯罪不要求是恐怖组织 不需要认定是组织 自首:2种自首法律效果完全一样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一般自首:犯罪后自动投案 如实供述 投案对象不仅限于司法机关 如领导也可以 还未被采取强制措施 未被怀疑 有自动性 因动机错误投案的 不影响自首的成立
特别自首(准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后 交待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
自首后又逃跑又自首的〃认定自首;供述后又翻供的〃只要在一审审判结束前如实供述就可以认定如实供述 立功 一定不是同案行为 应当是他人的其他犯罪行为 刑八修正案之前的 适用重大立功应当减轻或从轻处罚 条数69 70 71条
69条数罪并罚规定 总和满35年包括及以上 最高不超过25年〃不满35年 不超过20年
70条发现漏罪的 先并后减 先并的应当是已经判决的执行期间 如前10年12年并罚18年 后判10年 应当先并18年和10年 再减去已经执行的刑期 71条又犯新罪的 先减后并
既有漏罪又有新罪的 应当先并后减(先解决漏罪)再并 执行的刑期只能减一次
缓刑制度 要求:1判处三年以下(宣告刑)与法定刑无关 杀人等有可能适用缓刑 2有悔罪表现 3不具有人身危险性
没有再犯危险
对被判处刑罚时不满18周岁 正在怀孕 已满75岁的 必须满足以上3条件:才应当缓刑
缓刑考验期内可以适用禁止令 76条必须执行社区矫正 77条在考验期内发现漏罪或犯新罪 直接撤销缓刑数罪并罚(原判刑罚还未执行)并罚后符合缓刑条件的还可以执行缓刑
减刑制度 仅适用于管制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不适用于死缓〃不得低于一半〃无期不得少于13年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 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法院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最低服刑时间 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25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20年。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被限制减刑的死缓服满至少20年 减刑 要求合议庭 从裁定减刑之日开始计算
管制有可能没有关押 减刑不要求遵守监规 但可能有立功表现
假释制度 不得少于一半 无期至少执行13年 特殊低于最低刑期的需要最高法核准 除非特赦 对累犯〃严重暴力犯罪(判十年以上的)的 绝对不得假释 任何机关无权判假释 减刑假释 都按照79条 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 中级以上法院合议庭 假释期满 视为刑罚执行完毕 可能成立累犯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10年 剥夺政治权利的从考验期满计算 刑罚的消灭
追诉时效:追诉时效是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的5年 不满10年的10年 10年以上的15年
(小于5年的)(5~不满10年)(10年~及以上)(法定的最高有期徒刑15年)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注:特殊规定仅针对改种情况)
追诉时效的延长:不受时效的限制 已立案 逃避追诉的〃 或在时效期内 被害人报案 应立案而不立案的
追诉时效的中断〃也称追诉时效的更新〃是指在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以前所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法律规定的事由终了之时〃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 前罪的时效从后罪行为终了之日重新计算 我国只有特赦 免刑不免罪
犯罪时不满18岁 判处5年以下 没有义务报告刑事处罚记录 分则
不可能根据预备行为区分此罪与彼罪 预备行为的中止 与犯罪预备 共同犯罪构成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
根据实行行为才能判断对象错误还是打击错误
拐卖妇女儿童罪 实际控制就既遂 不要求卖出去 但有例外 之前就正常属于自己的 如自己的或捡拾或好意买来的儿童妇女
受贿既遂<无论收的是多少钱是什么东西 只要能评价为财产型利益 性贿赂现在我国不认定为财产型利益
放火罪既遂后中止<
实施了加重行为但没有发生加重的结果 如何处理 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 适用未遂处罚规定
抢劫致人死亡但没有抢到财物 成立加重犯的未遂 中止犯的处罚
判决执行之日开始计算
在执行刑法之前有过怀孕情形的 都不适用死刑
刑八之前适用重大立功应当
交代的不是同案的犯罪行为 而是其他的犯罪 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己提供的线索 司法机关不知晓的 不可能知晓的 体貌特征不是 家属会见的不算 基于职务的不算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擅离岗位 只要叛逃 不需要有危害行为 从重处罚 叛逃后又犯其他罪 数罪并罚 剥夺政治权利 抽象危险犯
放火时间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放火 故意杀人 抢劫致人死亡 择一重时 抢最重 并处罚金刑
破坏交通工具 维修中的不算 但维修工破坏算 破坏行为同时构成盗窃罪 劫持罪 想象竞合择一重 因为仅破坏行为没有非法占有目的
参加恐怖组织的 实施其他犯罪 一律数罪并罚 不论参加组织先后
劫持航空器 必须是有人的 足以压制对方反抗 目的是控制 可能同时成立抢劫罪 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想象竞合 无论过失还是故意行为 有结果加重犯 毁坏航空器行为必须是故意的 过失毁坏财物不够成犯罪
要求对行为对枪支弹药有认识 有危及安全可能 在四种对象之间认识错的 按实际盗窃的认定 没有认识到枪支弹药爆炸物 抽象认识错误 只能在重合范围内认定 犯意转化的 吸收原则
盗窃制造枪支 吸收持有
买卖 走起枪支 本就有持有目的 不用评价持有行为
交通肇事罪必须至少是重伤 逃逸成立致人死亡的 七年以上
两个抽象犯 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 不要求销售出去
明知是走私而购买 间接走私 只认定第一次 走私都要有主观的认识特定对象 三个层次 普通 禁止进出口 特定物品 特定物品种类认识错误 成立禁止进出口 走私共犯有事前共谋
武器掩护走私 成立走私 但应用走私武器的刑罚
抗拒检查的致人死亡的才数罪并罚 否则包含在抗拒检查罪名中 一年内两次行政处罚
变相走私 逃避关税的两特殊情况 走私变造的货币不是走私假币
淫秽物品 要么谋利要么传播 两种行为都有的 数罪并罚
商业受贿 只要不是本=单位收到 就属于个人收受 不要求利用职务 有关联就行
变造是此种变为彼种 没有掺入非货币物质
高利转贷要求获取贷款前就有用于转贷的目的 否则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罪 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对人进行诈骗活动 按照司法解释 对机器使用才是信用卡诈骗罪
保险诈骗罪未写非法占有目的 但是此罪的必然要求 仅限列举的四种成立此罪
逃税 五年内受过两次行政处罚<
虚开是指4种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 介绍他人虚开都是正犯行为
抗税罪 作为不作为都是 最高七年 因此不包括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侮辱诽谤引起自杀死亡的 属于严重后果 教唆自杀成立犯罪
帮助他人自伤行为不构成犯罪 因为自伤不是犯罪 除了战时
未遂仅指轻伤未遂 不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从其规定 即可以包含评价轻伤重伤的 按其他罪论处 不可以包含的 按想象竞合从一重
强奸行为包含一定的猥亵行为 手段达到难以反抗的程度
猥亵儿童罪 12岁以下 不用判断行为人是否认识到是儿童 重伤致人死亡的与故意伤害罪 想象竞合非法拘禁要求被害人有意识被剥夺了自由
绑架罪 实际控制人质就既遂
绑架既遂后又故意伤害的 注意=若是轻伤 数罪并罚〃若是重伤 或致人死亡 则包含在绑架罪里从重处罚=不再数罪并罚
偷盗婴幼儿是兜底条款 根据犯罪目的 可能成立绑架罪 拐卖拐骗儿童罪
拐卖妇女儿童罪 男童14岁以上不是儿童 对象不适格 不成立此罪 接送中转是正犯行为=
为接送中转提供交通工具的才是共犯
此罪与拐骗儿童中的拐骗行为区别在于出卖目的 拐卖之前妇女的承诺有效 既遂后的承诺无效
4:首要分子 三人以上 贱淫(结合犯)强迫妇女卖淫(结合犯)==但是 猥亵儿童 强迫男童卖淫的 数罪并罚
误以为是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而收买 但被骗得 不犯罪
收买之后又强奸<收买后又想卖出<将从收买的时间结合为拐卖妇女儿童罪 猥亵侮辱强迫劳动 数罪并罚
诬告陷害罪 国家工作人员从重处罚 不要求利用职权 致人死亡的< 罪名错误不是诬告陷害罪
遗弃罪 不区分导致被遗弃人不能自理独立生活的原因 抢劫婴幼儿 偷盗婴幼儿 都至少成立拐骗儿童罪
组织他人出卖器官罪 自伤的不构罪 以营利为目的 组织去捐献的不构罪 摘取不满18岁的人器官 与故意伤害罪想象竞合 因承诺无效 生前意愿与亲属意愿矛盾的 以生前意愿为准
合法的占有 受刑罚保护 盗窃抢劫等构成犯罪 可以自救 正当防卫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构成犯罪的要件 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而不支付 审查起诉前改正的减轻处罚 一审判决之前改正的 从轻处罚
若劳动者直接起诉 法院判决之后仍不支付的 构成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而不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除非同时满足
想象竞合
毁坏财物与取得财物的区别 行为人在侵犯财产时有没有利用的意思
司法考试认为 任何妨害减损效用的 都构成毁坏罪 如将金子丢到海中 如泼墨 取得型的行为优先评价 有加以利用的行为 之后妨害的 可能构成侵占 刑法不承认单位占有 只承认自然人占有 特定空间直接转移至管理人占有:宾馆〃公园特定景观〃出租车等〃犯罪行为成立盗窃
死者占有<判断死者所处场所是否在其管理范围内;若是道路上公共场所等〃死者遗物由继承人继承〃但继承人没有占有〃丧失占有〃拿取财物成立侵占罪
侵占罪只有2种情况:1合法占有人(代为保管〃占有提单等)2遗忘物埋藏物 非法占有的能否构成侵占罪
侵占罪能被评价到其他犯罪中 优先其他犯罪
金钱占有民法刑法不一样 遗忘物是刑法 遗失物是民法 两个无关
遗忘物不与记忆力有关=是 非基于权利人本意而脱离占有 偶然被行为人占有
不作为作为都可能侵占
转移占有的犯罪 盗窃和诈骗完全对立
抢劫为了压制反抗夺取财物 但是若被打的人与财物无关 成立故意伤害罪 14-16对转化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负责 暴力事后抢劫只能针对特定的他人 人 若是不特定人群的不能认定
杀死证人 故意杀人与故意毁坏证据想象竞合 抢劫罪的三种拟制=
抢劫与绑架 看向谁要求财物
抢劫违禁品 成立抢劫罪 之后持有的 用吸收犯处理 抢劫物品违禁品 之后贩卖 其他犯罪的 数罪并罚
司法考试解释观点 抢到财物才算既遂 仅有轻伤没财物 未遂<
入户抢劫:家 牧民的帐篷 渔民的船 住宿营业一起的 分具体空间与时间 公共交通工具:学校单位工厂公车的 都算 不要求行为人上车 金融机构或其运钞车:从重 多次抢劫:
抢劫数额巨大:以巨大数额为目的 但抢的少的 以司法解释认定为抢劫数额巨大的未遂处理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足以使人认为是 真实军警人员抢劫:从重处罚 持枪抢劫:至少显示或使用 抢劫救灾军用物资:要有认识
抢夺罪一定是紧密占有的:多次 数额大 与盗窃<
利用信息网络盗用他人财产 成立盗窃 入户多次携带凶器扒窃不要求数额大 但既遂要求有转移占有
维持对方的错误认识 也是诈骗行为 骗的内容要使其处分财产
诈骗处分权 不是指处分所有权 只指有权交付地位 诈骗就是处分了占有 不限于所有权 容许他人占有
利用无权交付的人 可能成立利用工具盗窃情形
虚假诉讼罪可能同时成立诈骗罪 诈骗了有处分权限的法官 属于直接诈骗三角诈骗 骗保姆 有权限 三角诈骗 骗钟点工 无权限 盗窃 间接正犯
被骗人将信将疑<万一是真的<依然是诈骗罪既遂 特殊情形 〃文物古玩 对方没有真实告知义务= 但=故意引导对方的错误的 诈骗罪 玉石翡翠 真的卖贵了不算诈骗 假的算诈骗 是否要求有处分意识<三种学说 司法考试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相当于刑法分则兜底条款
身份证明证件法条是国家机关证明证件的特殊具体法条 优先适用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成立包庇纵容黑社会组织罪 国家工作人员不一定成立= 澳门合法赌博 在澳门不构成犯罪
利用信息网络犯罪属于独立预备行为犯罪 通过其实施了其他犯罪的想象竞合择一重 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 独立罪名
自己作弊让他人为自己作弊 都是正犯
自己教唆他人作伪证 现在是正犯妨害作证罪
让他人为自己作伪证也是此罪 具有期待可能性 自己为自己伪证不构罪
窝藏包庇的方向不一样 窝藏对犯罪分子 包庇对司法机关
盗伐林木指国家树木 私人的构成盗窃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唯一不要求数量的
利用虚假证件成为国家工作人员的也成立贪污=
海关工作人员放纵走私成立此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徇私枉法罪
贪污不仅是利用职权也是利用其形成的便利
斡旋受贿一定是牟取不正当利益 否则是督促行为 行贿人构成犯行贿罪 受贿人原则上不构罪 打牌
挪用公款与贪污 主要区别是非法占有目的 有没有返还意思 想不想还
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贪污不一样 是指与职务有关联 业务时间帮别人 联络感情超过一万 都是受贿 一般三万 情节严重一万就算 考试按一万既遂 事后受贿 约定退休受贿的 都枸罪 但没约定的 退休后不算受贿
单位受贿罪 仅限于国家单位人民团体等 不能成立斡旋受贿 私分给个人的构成贪污罪
介绍贿赂可以评价为受贿罪 或者行贿罪的共犯 在被追诉前<<
渎职罪 滥用职权 徇私枉法罪 一个过失一个故意
凡是有其他法条完全评价行为的 适用其他法条 不能完全评价的想象竞合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故意犯罪
收受贿赂少征税款 逃税罪共犯想象竞合泄露国家秘密不限于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与一般的罪名不同 如果已经意识到可能构成贪污 如果共谋则是诈骗罪 严重的对方构成诈骗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是纯不作为犯 即不告知的行为 即使服刑时查出来真相合法 也不撤销判决 因为处罚的是不作为 若是查出违法则按漏罪处理 先并后减
被委托保管国有财产的人不构成贪污
战时自伤要求是有备战义务的人
第四篇:刑法总结
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此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本罪发生的范围主要是指发生在航空,铁路运输以外的陆路交通运输和水路交通运输。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首先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可以表现为作为,也可表现为不作为。其次,违章行为必须与严重后果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非交通运输人员(如行人)也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可以是疏忽大意,也可是过于自信。
二本罪的刑事责任:情节一般,处三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或者其他恶掠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2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一 本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
(2)本罪的客观方面是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劫持他人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为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故意的内容可以是勒索财物,也可以是获取其他利益,也可以是满足政治目的。
二绑架罪的刑事责任:犯本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3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一本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客体是人身权利中的人身不受买卖的权利。本罪的对象是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妇女和成年妇女,还有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之一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必须具有出卖的目的。
二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刑事责任:犯本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1)拐卖集团的首要分子(2)拐卖妇女,儿童3人以上(3)奸淫被拐卖的妇女(4)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5)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6)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儿的(7)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8)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4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本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人身权。以毒品,假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为对象,实施抢劫,以抢劫罪订罪。教唆或者伙同他人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劫取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可以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2)本罪的客观方面为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依抢劫罪定罪处罚。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4)犯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二抢劫罪的刑事责任:按照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4)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5)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5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窃入
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 本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对象一般是动产,作为盗窃对象的财物可以是有体物,也可是就有经济价值的特殊商品。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均以此罪论。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的人盗窃自己家庭或者近亲属的财物,或者盗窃其他亲属财物但其他亲属要求不予追究的,可不按此罪。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秘密窃取的方法,将公私财物转移到自己的控制之下,并非法占有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邮件,窃取财物,按此罪论。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误认他人财物为自己取走,不构成此罪。
二盗窃罪的刑事责任:犯本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简述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的界限
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的主要区别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即前者是特殊主体,而后者是一般主体。(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是区分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的关键。(3)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即前者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对象仅限于公共财产;后者则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他人的公私财产。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又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利。
(2)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向公私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强索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4)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二敲诈勒索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本罪与抢劫罪,诈骗罪的区别
(1)抢劫罪必须是行为人当着被害人的面发出威胁,而敲诈勒索罪可以当面,也可以不当面威胁,也可由第三人转达威胁。
(2)抢劫罪必须是当场夺取财物或迫使被害人交付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可以是迫使被害人当场或者日后交付财物。
(3)本罪在犯罪客体上是复杂客体,即侵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利。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
(4)本罪在犯罪的客观方面是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恐惧而被迫交付财物。诈骗罪是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地交付财物。
第五篇:法学概论复习资料(法理学、刑法、民法)
法学概论复习资料
法理学
一、法的一般理论
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的特征:
(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法规定了权力和义务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发的分类
(1)国内法和国际法(2)根本法和普通法(3)一般法和特别法(4)实体法和程序法(5)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4、发的历史类型(1)奴隶制法(2)封建制法(3)资本主义法
5、法与道德的关系
(1)共同点:两者都属于同一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为相同的经
济基础决定;
两者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两者都都体现相同的阶级意志和共同的历史使命。
(2)区别:第一,所属范畴不同。法律属于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
态范畴;
第二,产生条件不同。法是掌握政权的阶级运用国家权力,由
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制定或认可的,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养成、自发形成的,1
一般无需专门人员和机构制定颁布;
第三,表现形式不同。法表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
件,明确、具体,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中,概括、笼统和抽象;
第四,内容不同。法律规定了主体的权力与义务的统一,道德
主要侧重于义务;
第五,调整范围不同。法的调整范围以国家主权所及的地域为
界,道德的范围更为广泛;
第六,实现方式和手段不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
违法者实行法律制裁,道德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自我强制,自觉,社会的组织,提倡才能实现。
二、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1、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1)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社会主义法所反映的共同意志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的。
(3)我国社会主义法所反映的这种意志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决定的。
2、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1)我国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社会主义法是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统一
(3)社会主义法是国家强制性和人民的自觉守法性的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法律体系:也称法的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划分法律体系的主要标准主要有两个:
按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对象即社会关系的性质;按照调整的方法划分法律部门。
(3)我国法律部门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军事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等。
4、社会主义法与政策的关系
联系:(1)共产党的政策对社会主义法的指导作用,(2)社会主义法对共产党政策的制约作用 相同点:社会主义法与我国共产党的政策是一致的,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阶级本质、共同的历史使命、共同的指导思想。同时两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不能离开党的政策,在贯彻与执行党的政策时,也应注意遵守法律。尤其在改革中,两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
区别:(1)制定的组织和反映的意志不同
(2)实施的方式不同(3)表现形式不同(4)调整范围不同(5)稳定程度不同
5、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有密切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社会主义法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有促进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6、社会主义法与民主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确认和保护人民内部的民主
(2)社会主义法确认和保障人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3)社会主义法还通过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来巩固人民民主制度
三、社会主义法制
1、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方面的统一,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以确立和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民主地位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法律程序。
2、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法治
1、法治国家的概念:是指依靠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合理配置权力、义务和责任的法来制约国家权力、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法律秩序的国家。
2、法治国家的标准和要求(1)从总体上讲,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
(2)在法律的运行机制上,有健全的法律运行机制,这是法治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权利保障和权利制约的统一,这是法治国家的保证
(4)从法律文化上讲,要有先进的法学理论,公民要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这是法制国家的文化基础
刑法学
一、犯罪
1、犯罪的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的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二、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构成的核心)、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2、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危害行为的概念:它是行为人在自己的意识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犯罪构成的核心。
4、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5、刑事责任年龄:
(1)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3)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
6、犯罪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7、犯罪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1、正当防卫:指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
2、正当防卫的条件:
(1)前提条件:一是必须有不法行为的发生,二是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施。
(2)合法性条件:一是防卫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就是说必须有目的的正义性。二是防卫行为必须是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三是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3、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4、紧急避险的条件:
(1)前提条件:一是必须是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二是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
(2)合法性条件:一是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而实施。二是必须是用其他方法不能避免。三是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的所害必须小于所要避免的损害。
四、犯罪形态
1、犯罪既遂概念: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2、犯罪既遂有三种类型(1)结果犯(2)行为犯(3)危险犯
3、犯罪未遂概念: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
4、犯罪未遂的三个特征
(1)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能得逞
(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这是区别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显著标志。
四、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的概念: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共同犯罪的条件:
(1)在犯罪主体上,共同犯罪人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在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尽管各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等可能各有不同,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连,有机配合。
(3)在主观方面,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五、刑罚的种类
1、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死刑:也称生命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
其特点是对犯罪分子从肉体上予以消灭,它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也成为极刑。
3、我国对死刑做了限制性规定(1)从条件上限制死刑的适用(2)从犯罪主体上限制死刑的适用(3)从核准程序上限制死刑的适用(4)从执行制度上限制死刑的适用
4、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后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
5、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自首具备的条件:(1)自动投案,(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6、缓行: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在此期限内如果不再犯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
缓刑具备的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3)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将其留在社会上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
7、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的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假释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对象条件。适用的对象是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限制条件。
(3)实质条件。犯罪分子服刑期间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才可以对其予以假释。
民法学
一、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核心原则(2)自愿原则(3)等价有偿原则
(4)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5)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原则(6)国家和社会利益原则
二、民事主体
1、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合同型联营
2、民事行为能力概念: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从而取得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3、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公民的意识能力,即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公民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取决于年龄和精神状态。
4、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1)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b、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18周岁以上的精神正常的成年人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劳动围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三、民事行为和代理
1、民事行为概念:是指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而实施的行为。民事行为有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之分。
2、民事法律行为概念:是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民
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有效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必须以法律允许或要求的形式进行
4、代理的概念: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进行的,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5、代理的法律特征
(1)代理行为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进行的
(2)代理行为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为意识表示
(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四、民事责任
1、民事责任概念: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依照民事法律规范所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
2、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有损害行为的存在(2)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3)损害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财产所有权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主要有两种情况: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1)所有权的取得不以原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和意志为根据的,称为原始取得。
(2)基于原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和意志,并通过一定的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的,称为传来取得。
3、财产所有权的丧失:财产所有权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丧失。所有
权的丧失包括完全丧失和相对丧失。
财产所有权可因所有物本身的丧失、所有权的转移或抛弃、强制手段、所有人死亡或解散等情况而归于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