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概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①毛泽东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
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目标。只有实行邓小平提出的这个大政策,才能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存在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1.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4.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①政治纲领②经济纲领③文化纲领 5.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6.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成功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8.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0.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①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②我国还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
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4.无产阶级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15.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①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③把不断完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6.怎样处理改革开放主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我们始终要把独
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更绝不是要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把对外开放提到一个新的高水平。
17.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8.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平均主义,实践证明实
行平均主义只能打击先进,鼓励落后,严重挫伤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平均主义的泛滥必然破坏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鼓励一部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我国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的,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子上,导致共同贫穷。当然
19.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洁,管理民主。
20.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社
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2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
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我国的政体)24.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是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变化而变。
25.16字概括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职要求。马克思主义指
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8.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
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0.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民族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1.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①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②第二,必须坚
持科学发展③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④第四,必须坚持民族法治 3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33.“一国两制”的最早构想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解决香港
和澳门问题。
34.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问题。
35.中国外交政策: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古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篇:设计概论总结
1.设计起源的两本书《考工记》·《博物志》
2.怎样理解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设计学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专门学科。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众多学科的特点,呈现学科相互交叉,联系,因而是经济,艺术,政治,文化等的综合学科。首先,设计,历史,美学共同形成发展过程,萌芽阶段也与众多学科相互交叉联系。其次,设计综合体现在体系中,有着完整的体系,是关于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要对相关数学,物理学,经济学做理论研究。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色彩学,构成学,心里学,美学等进行研究。3.设计的初步认识:终极目标功能性与审美性。
1设计史○2设计理论○3设计批评。现状:每一个分支都有很多的部分学科---设计4.设计的研究范围现象:○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边缘性的学科。人文性:既有自然性,技术艺术,经济学的特征还有科学。设计学的产生:建筑学和美术学中分离出来。功能性:将事物或者事件成功的传达给观者使之达到共鸣。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人和艺术作品都必然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5.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中的意味指的是朦胧而宽泛的情绪,指线条,色彩,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表达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思想,气氛,格调和意味,激发起我们的审美情感,这种线条,色彩,形的关系和组合,也就是指具有审美价值的感人外部形式,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用形式美表达出内容美。
1符号学理论○2结构主义(IBM、鸟巢、岗特兰堡)○3绿色主义(未来设计的发6.当代设计思潮的看法:○展,绿色设计核心原则(减少原则、再使原则、循环原则)。绿色设计来自旨在保护自然资源、纺织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是由记者帕卡德猛烈抨击美解构方法 ○5混沌理论○6信息技术 国汽车工业及其带来的废料污染问题引发的。○1功能因素:实用、认知、审美。○2形式因素:形态、色彩、肌理 ○3技术因素:不同7.设计的组成因素;○
4经济因素:设计本身就是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完成的,所以离不开经的技术实现着设计的形式和实现○济因素、体现于成本、经济、效果等。
8.设计的三大特征:艺术性、技术性、经济性。设计中的艺术手法: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创造
9.设计与艺术的关系:①艺术,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它包括雕刻、绘画、摄影、音乐、诗歌等②设计具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设计虽然超越了纯艺术,存在于设计、生产或制作的全过程,和技术、材料、工艺、市场、消费、等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它与艺术创作并不能截然分开,设计师的设计至始至终总是要考虑到具体设计对象,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制作技艺的可行性,而进行创造性工作,这个创造性过程始终与审美发生联系。1.设1艺术是纯精神的思想,设计是创造性有目的的活动。○2艺术是回顾性,设计是前瞻性。计与艺术的区别:○3艺术是非实用性,设计是实用性。○4艺术是表现自我,设计是为他人服务。2设计与艺术的联系:○1不○
2艺术家参与设计的研究,投入设计的实践,推动设计的发展。○3设同时期艺术的流派影响设计的风格。○
4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合作则更有可能推进设计进步。3.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的研究,推动设计进步○计与经济的关系:是密切的同时又是简单的。设计不可能脱离经济,而经济也不可能离开设计,如果说设计是经济的翅膀,那么经济便是设计的足。
1科技进步为设计提供技术保障,体现10.设计与技术的关系:08年鸟巢的设计。科技发展推动设计的发展○2科技为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3科技为艺术拓展艺术表现形式。设计对技术的影响:○1设计设计技术美○2设计推动科技的发展.是科技商品化的载体○11.家具:明式家具设计特色:四美(结构美、材质美、造型美、装饰美),明式家具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明式家具种类繁多,用材考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形成别具一格的设计特色。例:03年上海美术大展走向现代。陶器: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赭、红、黑等色绘饰,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在陶器未烧成以前就画在陶柸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例(酒鬼酒)
12.巴洛克:为“畸形的珍珠”他最求华丽,扩张,怪诞和壮观的表现效果,以鲜明饱满的色彩和扭曲动荡的曲线,通过光线的变化和形体的动感来表现一种精神气势。13.洛可可:是法国18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艺术设计现象,在建筑外形上显得典雅,富丽堂皇、注重繁琐的雕刻装饰,这种雕刻上的现象便是“洛可可”建筑以奢伊豪华的反应。
14.工艺美术运动;1851年约翰.拉斯金 主张从事产品设计,美术与技术结合。代表作《威尼斯的石头》
威廉.莫里斯,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代表作《红屋》。新艺术的发源地——法国。艺术运动的两中心——巴黎,南斯。影响大的群体:萨姆尔`宾的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与六人集团。
15.新艺术运动:19世纪20世纪末 法国兴起 新艺术运动完全走向了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16.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经济的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中国设计也在延伸,有人认为是“百花齐放”,但也有人认为是“乌烟瘴气”。仅这两方面的认识,使得我们看待当代设计时,一片迷惘.缘于如此,我们是否可以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从设计的客观存在与设计师的主观意识上转移到把设计本身置于文化领域内,从宏观的文化价值形态中进行分析。设计我们可以看作是艺术同哲学、宗教等一样都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是作为精神的存在,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原理的精神、价值创造的一种形式。”[1]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设计也同样如此。当代的设计是否也应该这样,使得若干年后,后人看待当代设计时,认识到他体现了文化的演进和发展。我们当代人看待传统时,很大一部分都会形容其是老观念、老封建。这样使得我们研究传统时只停留在一些表象的东西。著名民艺家张授一先生解释传统时认为 “„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相承的系统。总的说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由历史沿传来的思想、道德、人伦、风格、艺术、制度等,概括起来主要是表现在文化方面。”[2]而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并渗透于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一般来说文化包括物质设备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设计,作为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活动,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一些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方面,都可以称之为设计;微观方面,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囊括在内。设计是“以人为本”的,其中的人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种:主观形态方面的人(即设计师)和客观形态方面的人(即大众群体)
17.现代设计:荷兰风格派 几何式样设计 / 红蓝椅 ,意大利未来派。俄国的构成主义《第三国际塔》
1设计与制造分工○2标准化和一体化产品的出现○3新能源动力带来新材料的运用○4设计的现代设计的特征○5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6设计的商品化。现代设计的影响--高技术的风格---波普设目标在于市场○计(手套式沙发)--流线型设计
1装饰主义○2文脉主义○3引喻主义
19.后现代设计的特征:1.后现代具有高度引喻18.后现代设计的特点:○的设计风格。2比较强调历史风格为借鉴,采用折中的手法达到强烈表现装饰效果的装饰主义作品。
20.设计的三大类型:(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
21.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
1字体设息传达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
22.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2标志设计○3插图设计○4编排设计○5广告设计○6包装设计○7展示设计○8影视设计。
计○23.工业设计概念:指对所有工业产品的进行设计,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
1式样设计○2处理,装饰诸要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审美的角度进行综合处理。工业设计的划分:○3概念设计 形式设计○24.环境设计含义:环境设计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设计,区别在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
广义的环境:是指围绕和影响着生物体的周边环境。然而,人类是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人工环境。其中,建筑是人工环境的主体,人工环境的空间是建筑围合的结果。因此,协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
1整体性○2多元性○3人文性○4艺术性○5科技型 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特征:○1城市规划设计○2建筑设计○3室内设计○4室外设计○5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范畴○
1设计师作为设计创造的主体,设计师的设计必须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生25.如何理解人类利益设计的内涵: ○存条件和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服务。“为人类利益设计”是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设计师崇高的社会职责所在,也只有实现这个目标的同时,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设计师才能实现自己2设计不能只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而设计,没有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设计,或者 为了的价值○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设计而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设计师有责任将设计的领域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仅仅利润丰厚的部门,要惠及到每一个有需要的地区和人群,而不只是有消费经济实力的3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教育,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设计师施以设计的辅助。教育是人地区和人群○
4我们都需要健康的身体和安全的环类进步的阶梯,设计师有责任,有能力使这个阶梯更结实,更有效率○
5设计的目的是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而境,在医疗和安全系统,同样迫切地需要设计师负责任的设计。○
6设计师不仅要为一部分不是为小部分人服务,尤其是那些被遗忘的大多数,更应该得到设计师的关注。○人的需要进行其业务设计,同时也应该以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关怀现实,服务社会中更多的人,包括那些常被忽视的人。
26.设计师的职责(如何理解设计是为人类的利益而设计):设计创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不是设计师的“自我表现”它是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受社会限制,并为社会服务的,因此,作为设计创作主体的设计师,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自觉的运用设计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27.设计批评的方法:国际博览会、群体批评、个体批评。
1功能○2造型○3物质技术条件.产品设计: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27.产品设计的三要素:○合性的设计,以便生产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为人类的使
1功能性○2审美性○3经济性○4创造性○5适应性)用进行的设计,设计的产品是为人而存在、为人所服务的。(○功能性要求:物理、生理、心理、社会
1设计批评指导对作品评价(大众)○2设计批评调节设计创作(设计师)○3设计批评28.设计批评的作用:○4设计批评指导大众消费(大众)推动设计发展(学科)○29.绿色设计: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旨在保护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
30“哥特式”是一个贬义词,然而,抛开历史的偏见,哥特式艺术不但体现在教堂建筑设计方面,同时还包括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方面,哥特式建筑是欧洲中世纪建筑设计的顶峰,无论是工程技术,还是设计艺术手绘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哥特式建筑源于12世纪初法国北部,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迅速风扉了欧洲大陆,哥特式建筑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形态地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
31.波普设计: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又称流线型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
32.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33流线型设计风格: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盛行的的一种典型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风格。它最先出现于工业产品设计上,但很快就影响到了生活日用品等各个设计角落。
1艺术与技术的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34.包豪斯:观点:○来进行。影响: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的结构基础。目前世界上各个教育单位乃至艺术教育学院,同行的基础课,把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 还开始了采用现代材料已批量生产为目的,既有现代主义的特征的工业产品的设计教育,奠定了现代主义的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同时影响了俄国的构成主义,第三国际塔。
35.俄国构成主义: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1913~20年代。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
36.荷兰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于1917-1928年由蒙德里安等人在荷兰创立。其绘画宗旨是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只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代表人物还有奥特·凡杜斯堡、巴特·凡·德·莱克等。
1后现代主义○2绿色设计、未来设计、环保、人文理论。37.20世纪80年代之后多元化发展:○
1要自己开阔视野,兴趣爱好广泛,成为多方面文化素养的人。○2进38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不仅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有专业外的科学知识。只有不断的吸取更新自己的3还应该懂得,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因为文化素养,专业知知识库存,才能拥有与时代同步的专业知识○识和跨专业的学识造诣都是必要的条件,但它本身不是创造。
1.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39.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
2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又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民族性: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维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感。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桔、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性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段的势力扩充,是一种能为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第三篇:体育概论总结
名词解释:
体育概论: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体育: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文化活动 竞技体育: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体育的本质: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体育目的:规定体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 体质: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的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初恋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
体育手段: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身体姿势:身体和身体各个部分在做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身体运动轨迹:身体重心或某一部分的重心或身体某一点在运动时所移动的路线
身体运动节奏: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收缩与舒张以及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 体育运动技术:为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方法
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体育文化: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文化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
体育体制: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 我国的体育目的:“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直到18C60年代“体育”一词才在法国出现。1762法国出版卢梭著作,其中涉及体育一词。
*英社会学家斯宾塞于1854发表《体育》为题的论文 *在中国“体育”一词是在19C末从日本引进
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社会需要 体育的核心手段:身体运动
体育运动技术基本结构:技术基础和技术细节
通常可以从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经济性和弹性进行评定
*竞技类体育运动项目是在其它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不断发展完善基础上而演变生成的,是体育运动项目发展高级形式,也是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发展完备的表现 *1960年,原全国总工会和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体育科学工作会议
*1964年第一届全国体育科学报告会
*1986年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成立
体育文化包含有: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
组织体系是奥林匹克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组织主要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奥林匹克委员会三个部分组成。*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成立
体育体制有三种:政府主导型,社会主导型政府社会 结合型
分管体育的政府部门——文化、媒体与体育部
英国全国性社会体育组织主要有:英国体育理事会和英国奥委会
举国体制:中国体育事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一定的目标和需要,能够有效的统一、集中国家的力量使某些方面迅速提高的体育发展机制及相应的一套组织机构等。
简答论述:
体育的多种属性: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
体育功能分3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
体育的自然质功能:1提高人体心血管机能水平2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3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生长发育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体育的教育功能: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4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体育活动娱乐要素:1一种自由的活动2是非日常性,非生产性活动3有一定竞争性、对抗性和不确定性 体育的经济功能:1体育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体育的政治功能:1提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2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3呈现安定祥和社会环境 我国的体育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丰富社会文化生活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提高国民素质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目标要求: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3依据社会整体发展的需求4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5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1历史性特点,不同时代的体育项目总是反应该时代的需求水平2国际性和民族性特点:体育运动项目不属于上层建筑,只要具有健身价值或趣味性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就容易被接受,不受任何政治和国界的限制3地域性特点:起源总是与一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条件有关
体操的特点:体操功能的可接受性、全面性、优美性 体育科学发展特征主要表现:1体育科学发展呈现出即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趋势2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体育科学自身完善3体育科学密切联实际为体育服务 体育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研究掌握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的心理学规律,研究其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竞赛的心理状态问题
体育过程的本质认识:1体育运动是一项促进人全面协调发展的活动过程2体育过程中社会需求和个体需要的统一,决定了体育过程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3是体育实践者运用感官来认识世界的过程4体育过程中学习者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体育过程始终是一个内化与外化交错递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体育过程运动特点:具有实践性2直观性3多层次性 体育过程的要素:体育人、体育中介、体育学习者 体育教学:(运动知识技能教学、身体锻炼知识教学)——运动实践——(养护、锻炼、培育)——运动后恢复——(生理恢复、心理恢复、社会恢复)体育文化特点:1育是一种作用指向自身的文化2是一种身体动作杰出的变化3是一种亲和作用独特的文化4是一种超越意味丰富的文化5是一种竞争性质鲜明的文化6是一种直观展示强烈的变化7是一种实施场面壮观的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基本特征:1注重伦理与道德2注重和谐于同一3注重实际与稳定4注重理性人文教养 西方体育文化基本特征:1强调以人为中心2与宗教关系密切3以个人为社会本位4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奥林匹文化特征:人文性、象征、艺术、多元、划一 体育体质的特点:1体育发展过程中具有根本性意义2它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一经形成,在一定时期内,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1转变政府管理体育事业的职能2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与非政府体育组织的独立3竞技体育中职业体育将逐步市场化
第四篇:法学概论总结
第一编 法理学
绪论
(一)法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法学,是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法律规范、法律的运作、法律的原理、法律的历史等。
(二)法学体系的概念与划分
1.法学体系的概念:是在一定法学思想和原则指导下,由所属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或系统。
2.法学体系的划分:理论法学 ;应用法学 ;法律史学;比较法学 ;边缘法学等。
第一章 法的概念 第一节 法的定义
一、法的定义
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二、法与法律的区别
法律:广义的法律,是一切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法律,在我国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法:一般意义上的法指广义的法律。
第二节 法的特征
一、法是调整行为的规范
二、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普遍拘束力。
三、法采取权利义务双向调整机制
四、法具有程序性
五、法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第三节 法的本质
一、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阶级性)
二、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国家意志性)
三、法以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物质制约性)
第四节 法的作用
一、法的作用概念与分类
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行为)以及最终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二、法的规范作用
指法对人的作用,属于手段性质的作用。
(一)指引作用
(二)评价作用
(三)预测作用
(四)教育作用
(五)强制作用
三、社会作用
(一)法的政治统治作用
(二)社会公共职能
四、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一)对法的作用的错误认识
1、法律虚无主义
2、法律万能论
(二)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1、作用领域的局限性
2、法律本身具有抽象性
3、法的实施需要外在的环境 思考题:
1、法的概念、基本特征、本质
2、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第二章 法律规范与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的要素
一、法的要素概述
法的要素,是指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法的要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是指相关的法律术语。法律规则是指法律中明确赋予一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一般性规定。法律原则:是指关于法律的基础性原理与准则。
二、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假定:适用规则的前提条件。处理(行为模式):具体要求人们作什么或禁止作什么。法律后果:遵守或违反行为模式的法律反应。
第二节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法律规范分类而成的有机整体。法律体系的特征:地域性、时间性、体系化、完整性。
二、法律部门的概念与划分
法律部门:是指按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在我国,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是按照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对象)和调整方式进行划分。主要的法律部门有:宪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财政法、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刑法等。
思考题:
法律规则的概念、逻辑结构、分类 法律体系的概念、特征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三章 法的形式与效力 第一节 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的概念
法的渊源是法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即由不同国家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各种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法的渊源主要有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法理、国际条约。
二、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文件、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和惯例等。
第二节 法的分类
一、法的一般分类
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2、实体法与程序法
3、根本法与普通法
4、一般法与特别法
5、国际法与国内法
二、法的特殊分类
(一)公法与私法:这是是大陆法系国家关于法的一种分类。
(二)普通法与衡平法:这是英美法系国家关于法的一种分类。
(三)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第三节 法的效力
一、法的效力概念
法的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适用的效力。包括法的对人的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
二、法的效力层次 法的效力层次:指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同渊源的法,所具有的效力等级或效力阶位。法的效力原则: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上一级法的效力均高于下一级法的效力。(“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三、法的溯及力
法的溯及力:指新法生效后,对其生效之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有效。法律原则上不应当溯及既往。
思考题
1、法的渊源的概念
2、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3、法的分类
4、法的效力层次原则
5、法的效力范围
第四章 法律历史
一、原始社会规范与法的比较
从产生的情况看: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原始社会规范是在共同生活中自发形成的。
从体现的意志性质看:法是统治阶级的工具(阶级性)。原始规范没有阶级性。从保证实施的方式与手段看:法依靠国家强制力;原始规范靠氏族成员自觉遵守。
从适用范围看:法以地域为界线(属地原则)。原始规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施管辖。
二、法律起源的一般规律
1、跟随生产力发展进程渐变的规律。
2、与国家同步产生的规律
3、与宗教、道德从融合到分化的规律
4、法律的产生经历了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漫长过程。
三、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不断进步规律
2、法律发展受经济条件制约规律
3、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与继承规律
法律历史类型:依照法律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所体现的阶级本质所做的分类。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
4、依赖于革命或改革而发展规律
四、法系
(一)法系的概念和划分
概念:根据法的历史渊源、传统、继受关系、法律制度的相似性和不变性为标准,对现存和历史上存在过的法律制度所作的分类,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法律传统,是跨越历史和国界的。
(二)大陆法系
概念:指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代表国家:法国、德国。
(三)英美法系
概念:以中世纪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统称。
(四)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比较 1.法律渊源不同 2.法官的权限不同
3.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重视程度不同 4.对理论和经验的重视程度不同 5.法的划分方法不同 思考题
1、原始社会规范与法的比较
2、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
3、法的历史类型
4、古代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5、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的特点及其比较
第五章 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概述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 法律关系,指法律规则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的特征是
1、以法律规范为前提;
2、以权利义务为纽带;
3、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一)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
依据:主体相互关系
范围:平权性多发生在私法领域;隶属性多在公法领域。
意义:对不同法律关系采取不同的调整方式,体现私法自治原则与公法的强制原则。
(三)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依据: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范围(从权利义务对人的效力范围分)
概念:存在于特定权利与义务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为相对法律关系;存在于非特定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为绝对法律关系。对应于绝对权利义务与相对权利义务
绝对权利义务(一般权利义务、对世的权利义务)例:物权、生命权、肖像权; 相对权利义务(特殊权利义务、对人的权利义务)例:债权、要求抚养权、继承权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法律关系主体
(一)概念: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通常又称为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
(二)种类:自然人、法人、国家、国家机关
(三)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1、权利能力:法律所确认的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资格。
2.行为能力: 法律承认的,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能力。
二、法律关系客体
(一)概念: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二)客体具备的条件
人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种类: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 利益。
第三节 法律事实
一、法律事实的概念
概念:法律规则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二、法律事实的种类
(一)法律事件
法律规则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分为:社会事件:社会革命、战争和自然事件:生、老、病死、自然灾害
(二)法律行为 1、概念:指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作为或不作为。
第六章 法制与法治国家
一、法制的含义及内容
(一)含义
法制是指一个国家有法律制度而又得到普遍遵守和执行及其所出现的秩序状态。它包含三方面的含义:其一,法律制度,即规范体系的存在;其二,守法、执法、司法、法制监督的过程,即法制的动态环节。其三,法律秩序,即法制的要求已在或正在社会中实现。
(二)内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法的实现
(一)概念: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
(二)法的实现的基本形式
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
1、法的遵守(守法):公民和其他社会关系主体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从而使法律得以实现的活动。
2、法的执行(执法):指国家行政机关通过制定、实施行政法规以及将法律的一般规定适用于行政相对人或事件的贯彻宪法和法律的活动。
3、法的适用(司法):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
司法的基本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依法为准绳;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第二节 法治国家
一、法治的概念
1、亚里士多德——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良法。
2、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
一
二、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一)联系:法治是民主的法制模式。
(二)区别
1、法治主要是治理国家的一种理论、原则;法制的核心是法律制度。
2、法治关注的是权力的设置和行使的民主化,法制关注的焦点是秩序。
3、法治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法制存在于任何历史类型的国家中。
三、法治国家的标准和要求
1、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性:法治国家最直接的标志。
2、有健全的法律运行机制:法治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
3、全力保障与权力制约的统一:法治国家的保证。
4、先进的法学理论及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法治国家的文化基础。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途径
1、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2、普遍有效的法律规则
3、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
4、专门化的法律职业
第三节 违法与法律责任
一、违法
(一)违法的概念及其构成
1、概念: 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违法法律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的构成要件:
(1)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2)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3)必须是行为人出于故意和过失而为的行为。(4)违法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二)违法的种类:
刑事违法
民事违法
行政违法
违宪行为:国家机关在一般性立法中的内容与宪法相抵触;国家领导人在行使职权中的行为与宪法的原则和内容相抵触。
二、法律责任
(一)概念:
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而产生的损害者与被损害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及相对于被损害者所应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
(二)法律责任的特点
1、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
2、以损害法律义务的行为为原因
3、具有法定性
4、以国家强制力为潜在保障
(三)法律责任的种类
1、惩罚性责任与补偿性责任
2、违宪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3、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 根据责任产生的主观过错基础划分
过错责任: 以行为人主观过错为产生条件。
无过错责任:不以行为人主观过错为产生条件,必须法律明文规定。公平责任:法律未明文规定,又不宜适用过错责任,由当事人合理分担。
(四)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1、法律制裁
1)概念:以法律的道义性为基础通过国家强制力对责任主体实施的人身、精神以及财产方面的惩罚措施。
2)种类
违宪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民事制裁
行政制裁:行政处罚——职能关系
行政处分——隶属关系
2、法律补偿
1)概念:以法律上的功利性为基础通过当事人要求,以国家强制力保障由责任主体作出的弥补对方损失的行为。
2)种类:民事补偿、行政补偿
思考题
1、法制与法治的概念、区别 2、法实现的基本形式
3、法治国家的标准和要求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途径
5、违法及其构成要件
6、违法的种类
7、法律责任的种类、承担方式
第七章 法与社会
第一节 法与党的政策
一、坚持共产党领导与坚持依法治国方针的关系
坚持依法治国,意味着任何组织与个人都必须受法律约束,但党的政策对国家各项工作,包括法制建设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二、法与党的政策的一致性与区别
(一)相同:经济基础、指导思想、社会目的
(二)区别:意志属性、规范形式、实施方式、调整范围、稳定程度等。
三、正确处理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1、思想内容的指导与被指导;
2、规范效力上的约束与被约束;
3、实施过程中的相互促进。
第二节 法与道德
一、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 产生的条件不同; 范畴不同;
表现形式、内容不同; 作用范围不同; 制裁方式不同。
二、法与道德的相互作用
(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1、法直接将道德中最低限度的义务法律化,使之获得强制力;
2、通过保护和处罚手段促进道德水平提高;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促进作用
1、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
2、道德对法律的空缺有补充作用
思考题:
1、法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相互作用
2、法与党的政策的区别
3、如何正确处理法与共产党的政策的关系
宪法学部分
第一节 宪法概述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二、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是国家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特点: 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一般都有特别程序
三、宪法的分类
(一)从形式上划分有以下三种形式
1、以宪法表现的形式不同为标准: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2、以制宪主体的不同为标准:钦定宪法、协定宪法、民定宪法
3、以宪法效力和修改程序的不同,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二)从实质上(宪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体现的阶级意志上划分)
四、我国宪法概述
“82”宪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一)新中国制定的几部宪法 1、1949年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2、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1975年宪法 4、1978年宪法 5、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
(二)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
一、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概说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一)国家性质的概念
国家性质通常称为国体,是指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一)政治制度的概念:狭义的政治制度主要指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或管理形式。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
(三)我国的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1选举权的普遍性: 2选举权的平等性: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4无记名投票原则:
5选民对代表实行监督和罢免 6选举权的保障:
四、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说
1、概念: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
2、分类:单一国、复合国
1)单一国(单一制和联邦制)
单一制国家:由若干行政区单位或者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联邦制国家:由两个以上的共和国或邦、州组成的统一国家。3.我国系单一制国家结构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在我国领域内,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公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制度。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基本权利,是指与主体的生存、发展、地位直接相关,他是人生而有之的、不可剥夺、转让、且为社会公认的不证自明的权利。
基本义务:是人们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义务。
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三、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主要内容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二)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社会经济权利:劳动的权力与义务;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获得物质帮助权。
(五)文化教育权利自由
(六)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四、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照法律纳税。
五、人权
(一)概念:属于人的或关于人的权利,即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不可非法无理剥夺或转让的权利。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
1、实现充分人权是共产主义理论和理想的必然要求(将个人从他人的奴役、资产的奴役中解放出来)。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3、人权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制约,不存在抽象人权。
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机关
1.国家机关体系: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领导机关;国家主席
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4.人民法院是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机关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思考题
1、宪法的概念、特征
2、宪法在形式上的分类
3、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
4、如何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
5、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6、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
第九章 刑法学(请尤其注意加粗的部分)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的总称。
(二)特点
1、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
2、制裁的严厉性
3、其它部门法实施的后盾和保障
二、刑法的任务
1、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2、保卫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保卫公民的人身权、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
4、保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三、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罚;法不溯及既往;禁止类推定罪。
(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平等的保护;平等的处罚
(三)罪与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等价或罪刑、均衡原则
第二节 犯罪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一)犯罪的概念
犯罪是违反刑法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犯罪的特征
1、社会危害性
2、违反刑法性(刑事违法性)
3、应受刑罚处罚性(应受惩罚性)
二、犯罪的构成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
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的必备要件所构成的集合体。
(二)犯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2、客观要件: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结果、危害行为和结果之间的 因果关系、犯罪时间、地点、方法等)
3、犯罪主体(人、单位作为犯罪主体)
人作为犯罪主体
1)含义: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2)犯罪主体具备3个条件: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3)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第一,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绝对刑事责任年龄)
第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也可由政府收教养。
第三,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第四,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其条件是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精神状态:实施犯罪行为时
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时犯罪负责)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盲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
对醉酒人的(承担刑事责任)
单位作为犯罪主体
概念:公司、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构成单位犯罪的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
对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对单位罚金;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4、犯罪的主观要件 概念 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罪过(故意、过失)和犯罪的目的。1)犯罪的故意(143页):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直接故意:希望结果发生
间接故意:放任结果发生
2)犯罪的过失
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疏忽大意过失 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导致危险发生。
过于自信过失 已经预见可能发生危险,轻信能够避免。
刑法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3)犯罪目的(选择性要件):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一般情况下,犯罪目的不影响定罪。而且有些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间接故意犯罪、过失犯罪)
三、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未完成形态
(一)犯罪的预备
1、概念:为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状态。
(二)犯罪未遂
1、概念: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
(三)犯罪的中止
1、概念: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四、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一)正当防卫
1、概念:
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条件
1)针对不法侵害行为实施;(为保卫合法利益)2)对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 3)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 4)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5)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无限防卫权)
3、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二)紧急避险
1、概念:
刑法第二十一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2、条件:
1)合法利益受到威胁; 2)正在发生的威胁;
3)无其他方式可以避免; 4)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5)不适用于负有特定职责的人。
3、避险过当及其责任
五、共同犯罪
(一)概念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条件
1、两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共同犯罪行为
3、共同的犯罪故意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1、任意的共同犯罪与必要的共同犯罪(从共同犯罪能否任意形成上划分)
2、事前同谋的与事前无同谋(从时间上划分)
3、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共同犯罪(有无分工上划分)
4、一般共同犯罪与犯罪集团(有无组织形式上划分)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责任
1、主犯:在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比照主犯减轻免除处罚。
3、胁从犯:比照主犯减轻免除处罚。
4、教唆犯:根据被教唆人实施犯罪的情况从重或减轻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
第三节 刑罚
一、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一)刑罚的概念
1、概念(P152)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2、特点:
最严厉的强制手段; 只适用于犯罪分子;
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适用 二)刑罚的目的
1、特殊预防:防止犯罪分子本人重新犯罪;
2、一般预防:借助刑罚的威慑力预防社会其他成员犯罪。
二、刑罚的种类
刑法第三十二条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刑法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刑法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刑法第三十五条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一)主刑
1、管制:不实行关押,但限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的刑罚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非暴力的较轻微的犯罪和过失犯罪。
刑期为3个月---2年。数罪并罚不超过一年。
2、拘役
短期剥夺自由刑。1个月-6个月。数罪并罚不超过1年。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3、有期徒刑
对犯罪分子剥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措施。刑期6个月-15年,数罪并罚不超过20年。对犯罪分子实行劳动改造。
4、无期徒刑
对犯罪分子剥夺终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适用于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犯罪。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5、死刑
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死刑适用的限制:(参见P157)
1)适用条件的 限制——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适用主体的限制——犯罪时不满18周岁或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3)核准程序——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4)执行的限制——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判决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结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后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减为15-20年徒刑 又实施故意犯罪,执行死刑。
(二)附加刑
1、罚金
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交纳一定金钱的刑法方法,属于财产刑。
2、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被剥夺的政治权利的范围: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担任国家机关职务;担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领导职务。
3、没收财产
将犯罪分子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4、驱逐出境 专门适用于外国人。
三、量刑
(一)概念
1、量刑:人民法院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况决定其刑罚。
刑法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2、法定情节:刑法明文规定的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犯罪事实情况。有从重、从轻、减轻、免除。
刑法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刑法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3、酌定情节: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由审判人员灵活掌握的影响决定刑罚的情节。
(二)法定情节
1、累犯
概念: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是从重处罚情节。一般累犯
概念: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假释考验期满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构成条件:前罪与后罪均为故意犯;前罪与后罪均为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假释考验期满5年之内
特别累犯: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满或赦免之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构成条件:
前罪与后罪均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无两罪相隔时间限制;无应判处刑罚轻重限制。
2、自首
概念:犯罪分子实施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属于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法定情节。自首的条件: A、自动投案
必须在案发前或被拘捕前自动归案或主动交代尚未被公安机关掌握的犯罪事实。B、如实供述罪行。
必须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不实或不尽的,以及翻供的不构成自首。
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刑法第六十八条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数罪并罚
1、概念:指一人犯数罪,人民法院对其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依法决定执行的刑罚。
2、原则
限制加重为主,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
数罪中有无期徒刑或死刑的采取吸收原则;
数罪中分别有有期徒刑、管制、拘役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即在总和刑期以下,单罪最高刑期以上决定刑期。但不超过法定刑种最高刑期限制。数罪中有附加刑的采取并科原则。
3、数罪并罚适用的情况
判决宣告之前一人犯数罪,一般方法;
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发现漏罪的,先加后减; 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先减后加
(四)缓刑、减刑、假释、时效
1、缓刑 概念:(166页)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在此期限内如果不再犯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缓刑条件:
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是累犯;
认为留在社会上不致再危害社会 缓刑考验期:
拘役的,在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少于2个月;
有期徒刑的,在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不少于1年。后果:
在考验期内未犯新罪,不执行原判刑罚;
再犯新罪,或发现以前未发现的罪,撤消缓刑数罪并罚。
2、减刑
概念(167)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制度。条件(167)
限制:不少于原判刑期1/2,无期徒刑不少于10年;
死缓不少于12年。
3、假释概念(168)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条件:
后果:考验期内不再犯罪不实际执行余刑;再犯罪的数罪并罚。
4、时效
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时效期限的规定:
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经过5年。
法定最高刑5年以上、10年以下,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10年以上,经过15年。
无期徒刑、死刑,经过20年。
刑法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刑法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思考题:
1、刑法的概念、特点、基本原则
2、犯罪的概念、特征及构成
3、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
4、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
5、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6、累犯、自首
7、刑罚的种类
8、缓刑、减刑、假释、时效的概念、适用的条件。
9、共同犯罪
第五篇:轮机概论总结
1.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2.换气过程(Gas exchange process):每个工作循环必须排出废气、吸入新鲜空气,从排气
过程、扫气过程到进气过程结束的整个气体交换过程。换气质量影响功率、经济性、可靠性及排气污染。
3.换气形式:(1)简单横流扫气(2)回流扫气(3)半回流扫气(4)排气阀-扫气口直流流扫气
4.废气涡轮增压(Exhaust gas tubocharge):将柴油机排出的废气送入涡轮机高速回转带动
离心式压气机工作,从而提高进气压力以实现增压的方式。在船上废气涡轮增压器俗称透平。废气涡轮增压的两种基本方式:(1)定压涡轮增压(涡轮前排气压力基本稳定,涡轮工作稳定、效率高。)(2)脉冲涡轮增压(充分利用定压能和脉冲能,可不设辅助鼓风机/泵。)
5.一、燃油系统: 燃油系统由注入、贮存、驳运、净化和供给五个基本环节组成。
二、润滑系统:1.增压器润滑系统2.气缸油润滑系统3.曲柄箱油润滑系统
三、冷却系统:任务——把冷却介质送到受热的部件,将多余的热量带走;按冷却介质分类:1,风冷2,油冷,水冷;按工作特点分类:1,开式冷却系统2,闭式冷却系统3,集中式冷却系统。
6.主机遥控系统应具有的功能:1.换向逻辑功能2.起动逻辑功能3.重复起动逻辑功能4.重起动逻辑功能5.慢转起动逻辑功能6.加速率限制功能7.负荷程序功能8.运行中的换向与制动逻辑功能9.自动避开临界转速功能10.应急操作功能11.安全保护功能12.系统功能模拟功能
7.1.暖机2.各系统的准备3.转车、冲车、试车
8.1、直接传动:优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传动效率高、工作寿命长、维护管理方便;
缺点:只适用于低速主机,高速时螺旋桨效率低,使用定矩浆的主机必须可换向;低速时性能差;非设计工况时经济性差.2、间接传动:优点:主机可以不受螺旋桨要求的低速限制;主机可不用换向;有利于多机并车运行及设置轴带发电机;轴系布置灵活。机动性提高;缺点:结构复杂,传动效率低
3、Z型传动:优点:(1)省舵、尾轴管,船尾形状简单,阻力小(2)操纵性能好,可原地回转3)与中高速机连用,且不设单独的减速装置;(4)主机不用换向,寿命延长.缺点:传递功率小,只使用小船上或做大船的侧推
4、电力传动:优点:机舱布置灵活;
可选用中、高速不可逆转原动机;
可均匀、大范围地调节推进电动机转速,低速经济性好;
船舶操纵性好,倒车功率大,反转迅速,可靠性机动性高;
推进电动机对外界负荷的变化适应性好,可以短时间堵转;
可消除螺旋桨对原动机的振动冲击,船舶振动大大减轻;
在柴油机—电力推进装置中,可采用分机组修理的方法,以
缩短因船舶修理而造成的停航时间。
缺点:传递效率低,控制复杂,维护管理难度大
9.1.容积式泵:通过运动部件的位移使泵工作空间容积周期性地发生变化来吸排液体。2.叶轮式泵(Impeller pump):通过工作叶轮带动液体高速转动,使液体的能量增加,然后再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从而完成吸排液体的作用.3.喷射泵(Ejection pump):通过喷射工作流体所产生的高速射流,吸引周围流体,进行动量交换,把动能传给输送的液体,再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从而达到输送流体的目的。4.电磁泵(Electromagnetism pump):利用电磁力输送液态金属的泵,用于原子能船锅炉的循环泵。
10.离心泵的特点:①流量连续均匀,工作平稳,流量容易调节;②转速高,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③能与高速原动机直接相连而无需减速机构;④对杂质不敏感,易损件少,能输送多种液体;⑤本身无自吸能力;⑥泵的扬程由转速和叶轮外径决定;⑦流量随工作扬程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