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判断题:
1.在哲学史上坚持可知论观点的都是唯物主义哲学家。(×)P3 2.在哲学认识论上,“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前者主张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后者的主张完全相反。(×)P5 3.主观唯心主义强调主观精神的地位和作用这有一定的合理性。(√)P7 4.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在于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P38 5.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而不是它的两个基本特点。(×)P64 6.认识一个事物必须先由认识它的“量”开始,再逐渐把握它的“质”。(×)P93 7.在实践中要坚持适度原则就是人的认识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度,不能超越事物的度。(√)P94 8.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质变产生后,它的运动发展也停止了。(×)P96 9.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P105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就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P142 11.1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P166 社会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有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P170 13.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它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P192
14.在“社会存在” 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基础。(√)P198 1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P236
二、辨析题:
1.既然“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P2 答:错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而每个人在认识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的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非系统化的、零散的、有区别的。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分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2-3 答: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哪一个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及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世界是不是可知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以及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历史观的问题。P13 答:正确。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而且不论是唯物的历史观和唯心的历史观都是错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是现了二者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错误的意识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P49 答:错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对世界本原的看法”不同。P61
答:错误。它们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内同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这个基本规律和五对基本范畴。P64-65 答:错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内容包括: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五对基本范畴。
7.矛盾普遍性原理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P86 答:错误。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原理以及二者辩证关系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P102 答:错误。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指明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9.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P162 答:错误。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在实践、在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0.真理的发展道路是坚持真理、发展真理。P166 答:错误。真理的发展道路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P240 答:错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1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
P246 答:错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
三、简答题:
1.哲学有预见性的功能,这与具体科学的预见性有什么区别?P9 答:哲学预见与科学预见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哲学预见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科学预见的是其中某一领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趋势。哲学预见为科学预见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预见为哲学预见提供实现的途径和各种实证知识。哲学预见必须与科学预见相结合,才能对事物作出全面正确的预测。
2.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集中体现在什么地方?P18-19 答: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集中地体现在他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展成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指出,只有把握住这个精髓,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次,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对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3.什么是列宁的物质定义,它有什么重要的理论意义?P25-26 答;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一物质定义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该定义明确指出,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其次,该定义明确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再次,该定义明确指出,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相互区别,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P30 答:辩证唯物主义明确指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二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三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在运动和发展中的辩证统一。
5.什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如何正确发挥它?P50、52 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类意识所特有的、在实践中积极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要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受到客观物质条件和客观规律性的制约。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其一,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的。不能只在意识自身的范围内兜圈子。其二,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总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6.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P60 答:(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于永恒的发展过程中。(2)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3)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了事物量的增减和质的转变,使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4)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最深刻根源,一事物与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5)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7.什么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否定观?P104-105 答:(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事物的自我否定根源于其内部的矛盾性,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环节。(3)唯物辩证法强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既变革又继承,既抛弃又发扬,所以,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8.把握事物应从质开始还是从量开始?认识事物的量和质意义有什么不同?P93 答:把握事物的质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前提。把握事物的量,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深化过程。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将一事物与他事物区别开。9.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种的不同作用?P78 答: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基本趋势,外因只是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局部地影响着事物发展的面貌。
四、论述题:
1.什么是新生事物?举例说明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P59 答: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首先,事物的辩证性质决定了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内部孕育成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旧事物赖以存在的因素,又是促进旧事物灭亡的因素。新事物在发展中必然否定旧事物。其次,新事物在本质上是比旧事物高级的事物。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的过程中,既抛弃了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又吸收和发挥了旧事物中积极地、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2.什么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基础?P86-88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时间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我们指明了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总是从认识个别事物的矛盾特殊性开始的,逐步扩大到认识一般事物的矛盾普遍性,从中概括出不同事物的共同本质,然后,再以这种对矛盾普遍性的认识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的矛盾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提高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倡导的“一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哲学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3.在人的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过程中,如何理解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P158-159 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是更重要、更具能动性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实现认识的目的,把认识化为行动,是理论指导实践的阶段。第一,理性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只是解决认识世界、形成理论的问题,而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才能解决实现理论、改造世界的问题。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才能使正确的认识得到证实,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不完全的认识得到补充。而且,即使得到的理性认识是正确的,也必须回到实践中去,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1、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148-149)
因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因而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只有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2、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44-4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是指要紧跟时代,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和不断发展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
新和发展。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面向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
这里至少有三层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成果;纵观人类进步的历史,任何先进思想都是在深刻认识历史规律、吸 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第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本质上要求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不断创新、完善,不断向前发展。第三,与时俱进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最科学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断汲取和融 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开辟自己的发展之路。
3、答:命题是错误的。
1.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变单一的公有制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了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有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1、(结合课本135-137)
简单来说,之所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可是这种增长方式不好,所以要转变。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究竟要咋样转变呢?主要是促进“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领先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增加、管理创新转变。
便当前来瞅,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峻,当今世界又迎来低碳时代,没这种“转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适应当代时代的低碳要求。
2、答: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的。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
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多用于社会分配领域。一般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应公平享受社会产品,公平分配劳动收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对社会生产的贡献率不同,也就是产生社会产品的效率不同,因此,在分配原则上应当首先按效率衡量,实行效率优先,也就是贡献大的分配多,贡献小的分配少,同时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调节,兼顾分配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在我国当前各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强调财政公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各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未见明显缩小;而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方针。
首先,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未明确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合理分配比例,劳动者报酬偏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其次,二次分配中未明确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等支出比例,公共服务支出低,导致居民不得不增加医疗、养老和教育储蓄,成为居民消费乏力的直接原因;
再其次,分配调节和监管不力,贫富差距扩大,分配不公严重,近年来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过快,并迅速拉大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成为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最后,三次分配规模较小,调节功能有限。由于社会慈善意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慈善法规、慈善机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有待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度有待提高,慈善捐赠规模小,除重大灾害捐赠外,日常慈善捐赠短腿,导致三次分配调节功能有限。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内涵
1、哲学的科学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2)哲学的党性是指在世界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还是坚持唯心主义,这里一定要把哲学的党性与哲学的阶级性区分开来。哲学的党性与哲学的阶级性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哲学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哲学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哲学的党性是其阶级性在理论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要求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反对各种唯心主义。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已过时?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心得体会 上了几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马克思主义的晨曦照在古老的东方,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使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走向自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从被动转为主动。它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便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日出东方,开天辟地,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的耀眼光辉和巨大威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崇敬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由此也就产生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同,结果大不同。马克思是怎样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的呢?他在自己理论活动的初期就申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他十分厌恶对他的理论的“奴隶式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模仿”。他终生站在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最前线,但从不对自己不熟悉的斗争指手划脚。在巴黎公社存在的日子里,尽管他对公社的事业十分关注,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但他始终认为,身居伦敦,对巴黎事件的直接参加者发号施令是根本不行的。他终生注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根据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最先树起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创立者恩格斯,同样是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共产党宣言》发表24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宣言》中的一些观点、一些论述“是不完全的”,有的“已经过时了”;如果可以重写,“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恩格斯撰写的《反社林论》——这部被马克思誉为他和恩格斯理论的“百科全书”——发表八年后,恩格斯在新版序言中说,本书有许多地方是应该修改的,例如“关于理论自然科学的那部分,这里叙述得极其笨拙,有些地方现在本来可以表达得更清楚些。更明确些。……我理应在这里作自我批评。”恩格斯满怀信心寄希望于未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去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许可以用列宁的两句话做出概括:“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从这种态度出发,列宁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发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已经不适合“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从而得出社会主义革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可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成功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这种态度出发,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实现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关键性转变,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表明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必须把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正是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同曾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在危难中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在我们这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坚持和结合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着极其生动、极其丰富的科
请问有没有谁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
(一)德国古典哲学以后的哲学走向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科学主义思潮
人本主义思潮
人本主义思潮(刺猬哲学):唯意志主义
生命哲学
存在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科学主义思潮(狐狸哲学):实证主义
马赫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批判理性主义
历史主义 科学主义思潮中的某些代表人物
孔德
穆勒
罗素
维特根斯坦 人本主义思潮中的某些代表人物
叔本华
尼采
雅斯贝尔斯
萨特 科学分界的标准:
逻辑实证主义
经验的证实 批判理性主义
经验的证伪
库恩哲学
有无范式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德国古典哲学以后的哲学走向
(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创立过程 历史背景(工业革命、经济危机和工人运动)
自然科学(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说;赖尔的地质理论、三大论)
社会科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说、梯叶尔、基佐、米涅的阶级斗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社会主义学说
理论来源(黑格尔、费尔巴哈)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观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创立过程 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写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认为较多地研究抽象真理,不去深入生活本身的那些职业,对青年人来说是危险的。要把自己一生献给最能为人类服务,最能实现人类幸福“的伟大事业。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开始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马克思谴责省议会把拣拾枯枝列为盗窃林木的企图,并发现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同现实的矛盾,认识到普鲁士国家不是理性的体现,它已沦为林木占有者的工具。他开始觉察到私人利益,即剥削者的物质利益对国家和法的决定作用,并作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概括:“林木和林木占有者本身如果要颁布法律的话,那末这些法律之间的差别将只是它们颁布的地方和书写的文字不同而已”。
《摩塞尔记者的辩论》
通过对摩塞尔地区农民破产原因的考察,进一步强调在研究国家生活现象时,不能用当事人的意志来解释一切,而应该在初看起来似乎只有人在活动的地方,看到客观关系的作用,并研究这些关系的客观本性。
这一时期马克思开始了世界观的转变:
1、马克思通过这个事件看到了黑格尔国家观与现实的矛盾
2、马克思认识到了利益占了法的上风
3、马克思探索了社会关系的客观本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揭示了资本主社会的自我异化,论证了共产主义条件下异化的克服,由此引申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神圣家族》马克思大体上看到了只有物质生产才能理解人与人的关系,才能理解历史。从物质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出发,马、恩深刻地论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巴黎时期:﹝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时期﹞ 1844年—1845年
《论犹太人问题》唯物主义地阐 释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根源,指出了只有通过“人类解放”,整个社会才能得到根本改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一千年中最伟大的思想家(BBC评比结果)马克思 爱因斯坦 牛顿 达尔文 麦克斯韦 尼采 笛卡儿 霍金 阿奎那
康德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与发表
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
二、费尔巴哈生平
费尔巴哈(1804~1872年)出生于次胡特一个法学教授之家,1828年在柏林大学毕业,曾任教于埃尔兰根大学,因宣传无神论,遭受迫害,隐居乡间,从事哲学研究,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哲学改革的预拟提纲》、《未来哲学原理》等。在他的著作里,尖锐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在政治上,他反对君主政体,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1870年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晚年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但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唯心主义的。他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同时,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所以始终未能摆脱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结构
1、(第1、2条)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2、(第3—9条)把实践的观点运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第10、11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与根本任务,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所引起的革命变革。
四、《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释义 第一条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关于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把实践活动看成是“不洁”的、实践活动中“我完全以自私的态度对待事物”。
费尔巴哈:在自由知性之光中,对象象金刚石一样发出异样耀目的光辉,象水晶一样的清澈透明。第二条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康德1724—1804年《精神借意志坚定力克病痛论》 柏拉图的洞 穴 隐 喻
贝克莱的唯我论
主观唯心主义
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存在即被感知”
关于这个结论,他曾举桌子为例,说:“当我说我写字的桌子存在着,这就是说,我看到它而且感觉到它;如果我走出我的书房后说桌子存在着,那就是说,如果我在我的书房里,我就能够感知它……。”(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第39页)意思是说,离开了书房,没有直接感知桌子,桌子也就不存在了。
(休谟
海边的两个男人观看月亮升起)世界
现象界
可知(此岸)
本体界
不可知(彼岸)第三条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指的是:孟德斯鸠
爱尔维修 霍尔巴赫
等人的唯物主义学说
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者 第三条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第四条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为什么你认为上帝是爱人类的,就因为你有爱的品质;为什么你认为上帝是智慧仁慈的,就因为你看来智慧仁慈是人的最高品质;为什么你相信上帝是存在的主体,就因为你自己是存在的,是主体。……应该以理智代替圣经、世间代替天国,劳动代替祈祷,物质需要代替地狱,人代替基督。——《基督教的本质》 神的主体是理性,而理性的主体是人。———费尔吧哈 第四条
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後,对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从理论上进行批判,并在实践中加以变革。神圣家族:由圣父圣约瑟、圣母玛利亚、圣子耶稣及其他诸神构成的宗教世界 第五条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第六条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於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第六条
(⒈)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⒉)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连系起来的共同性 人性探讨:
西方古代神话传说:人本有罪,人性向恶。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亚当夏娃
狮身人面像)
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也。”人性就象流水一样,“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人性指人先天具有的本能,如食、色,没有善恶之分。善恶是后天引导的结果。他举例说,人性就像流水一样,你向东引,水就向东流;你向西引,水就向西流。人性不分善恶,正如水不分东西一样。春秋战国时期
孟子最早提出“性善论”
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荀子
孟子的性善论很快受到了荀子的攻击,他专门写了《性恶》一文,说,人生下来就是“好色”、“好声”、“好味”、“好利”的,如果不加以节制,任其发展,必然会发生争夺,产生各种矛盾,败坏社会的风气。这说明人性是恶的。社会上所以有好人,是由于师法教化的结果。如果人性是善的,人自然就会行善,就不用师法教化了。而事实上,人们却需要圣王來施礼义,制定法度,实行刑法來禁止恶的行为,使人性变善。因此说,人性是恶的,人性变善是人为加工的结果。
”墨子也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杨雄则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为善为恶的关键在于是修善还是修恶。
杨雄既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也不同意荀子的性恶论,而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的。它把宇宙万物的起始起名为“玄”认为“玄”产生了气,气分阴阳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人。阳为善阴为恶,因此,由阴阳结合而成的人便含有了善恶混合的人性。也就是说,性兼有善恶两种成分。这与世硕之说相似。
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人格的三重结构 本我 自我 超我 第七条
所以,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於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我是丑的,但是我能给我买到最美的女人。可见,我并不丑,因为丑的作用、丑的吓人的力量被货币化为乌有。
——马克思 第八条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第九条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这一术语的使用有两层含义。广义地说是指社会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经济
制度,即决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物质关系的总和,狭义地说,是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关系。第十条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第十一条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