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体会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那么想要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要认识以下几点:
一、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
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是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用数学,买东西必须会计算,卫星上天离不开计算机,搞建筑必须计算出各种承受力,体育竞赛要经常排阵等,这些都以数学为基础.机器人、空间城市、信息社会就更离不开数学.讲课时把某一本教材,某一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每一节课的目的先告诉他们,使学生对知识先有一个整体认识,对他们的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这样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人们积极探讨某种事物或对某种活动特别爱好的强烈倾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爱因斯坦说得更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尽管教师花了不少力气,也只会“事倍功半”.而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钻研,选择适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加速理念的更新,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渗透数学所谓思想方法,切实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把着眼点放在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方面.其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侧重点都应放在教会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会动口,会动手、会动脑和会合作的能力上.这就必须遵循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法的改进不容忽视.教师要想方设法唤起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并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设置层次不同的问题,可以激发学习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交流思想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再次,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他们迫切要求获得知识欲望与动机也不同,这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做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工作.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注意到既兼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避免总给他们以失败的体验,挫伤他们的学生自信心和学生兴趣,防止扼杀他们的学习热情,又不影响学习成绩优秀生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使他们在“最近发展区”发挥最大的潜能.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分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有所向,学有所成.例如:在八年级数学《实数》时,有些同学对实数与数轴的点一一对应不太了解,可以用这样的比喻:将数轴上的点看成紧密挨着的无穷个座位,而将每个实数看成观众,那么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就完全变成一种“对号入座”的关系,学生很轻松地接受新知识.最后,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艺术功能的感染,熏陶作用,有效地调控课堂氛围.教师要以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化学生,以饱含师爱去关怀每个学生,创造出一种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发挥数学的特点诸如严密性、逻辑性等,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专研、探讨,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时的每一进步.在制订适宜的目标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学习的信息,有针对性,梯度性.如提问时,把简单的问题让给基础差的学生回答,从中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把难度大的问题让给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分层次布置,充分照顾全体学生.要使优秀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各有所获,从而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No.1 邵跃平(学员)2011-10-20 13:18:10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其中情感交流是打开学习兴趣的大门;创造情境和营造氛围是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一、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一个人自觉、自主学习的最大源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达到全力以赴,努力探索进取,甚至创造奇迹的地步。
二、密结合教材,适当引入一些故事、史实,把课讲得富有趣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三、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只能象一支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相反,有的老师的语言像兴奋剂,象磁石,使学生很快进入兴奋状态,并深深吸引着学生,唤起学习的热情。可见,教师的语言艺术性也不失为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从激励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角度来讲,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应是直象性、趣味性、动态性和简洁性。
1、直象性。所谓直象性是指语言直观、形象的美感。数学教师的语言应是尽量多地借助教具、图表、仪器等,或借助比喻,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感人的意象。
2、动态性。教师语言动态性的体现首先应是”抑扬顿挫”,不过,这四个字里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怎样把握好顿和挫,这应是值得我们永远探讨和体会的;其次是”富有情感”,用情感将语言动态化,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再者是”富有启发性”,用好语言、语调、动作、表情启发思维。
3、简洁性。教师的用语应简明生动,不呆滞冗长。有些数学知识或规律,描述详细,又枯燥无味,不易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数学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或行动,变为努力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动力,便可有效地激发兴趣。总之,一个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工作是长期的,方法是多样,要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摸索、总结,不断改进,一定会有所成功。
No.1 邵跃平(学员)2011-10-20 13:18:10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其中情感交流是打开学习兴趣的大门;创造情境和营造氛围是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一、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一个人自觉、自主学习的最大源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达到全力以赴,努力探索进取,甚至创造奇迹的地步。
二、密结合教材,适当引入一些故事、史实,把课讲得富有趣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三、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只能象一支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相反,有的老师的语言像兴奋剂,象磁石,使学生很快进入兴奋状态,并深深吸引着学生,唤起学习的热情。可见,教师的语言艺术性也不失为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从激励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角度来讲,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应是直象性、趣味性、动态性和简洁性。
1、直象性。所谓直象性是指语言直观、形象的美感。数学教师的语言应是尽量多地借助教具、图表、仪器等,或借助比喻,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感人的意象。
2、动态性。教师语言动态性的体现首先应是”抑扬顿挫”,不过,这四个字里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怎样把握好顿和挫,这应是值得我们永远探讨和体会的;其次是”富有情感”,用情感将语言动态化,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再者是”富有启发性”,用好语言、语调、动作、表情启发思维。
3、简洁性。教师的用语应简明生动,不呆滞冗长。有些数学知识或规律,描述详细,又枯燥无味,不易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数学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或行动,变为努力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动力,便可有效地激发兴趣。总之,一个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工作是长期的,方法是多样,要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摸索、总结,不断改进,一定会有所成功。
No.1 邵跃平(学员)2011-10-20 13:18:10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其中情感交流是打开学习兴趣的大门;创造情境和营造氛围是学习兴趣的兴奋剂。
一、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一个人自觉、自主学习的最大源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达到全力以赴,努力探索进取,甚至创造奇迹的地步。
二、密结合教材,适当引入一些故事、史实,把课讲得富有趣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三、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只能象一支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相反,有的老师的语言像兴奋剂,象磁石,使学生很快进入兴奋状态,并深深吸引着学生,唤起学习的热情。可见,教师的语言艺术性也不失为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从激励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角度来讲,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应是直象性、趣味性、动态性和简洁性。
1、直象性。所谓直象性是指语言直观、形象的美感。数学教师的语言应是尽量多地借助教具、图表、仪器等,或借助比喻,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感人的意象。
2、动态性。教师语言动态性的体现首先应是”抑扬顿挫”,不过,这四个字里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怎样把握好顿和挫,这应是值得我们永远探讨和体会的;其次是”富有情感”,用情感将语言动态化,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再者是”富有启发性”,用好语言、语调、动作、表情启发思维。
3、简洁性。教师的用语应简明生动,不呆滞冗长。有些数学知识或规律,描述详细,又枯燥无味,不易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数学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或行动,变为努力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动力,便可有效地激发兴趣。总之,一个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工作是长期的,方法是多样,要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摸索、总结,不断改进,一定会有所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社会意义,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和成功联系起来的,常成功的活动,人们对它感兴趣,而常失败的活动对兴趣起消极作用,经常给学习以成功的体验,帮助它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使之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数学学习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态度不仅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更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图三种成分,认知因素是态度主体对于对象的了解和评价,情感国素是主体对于对象的情绪反应,意图因素是由认知和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态度的反应倾向,是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培养兴趣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知识教学进行。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他们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根据他们的思维特征,在感知和理解教材的两大环节中,一定要重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过程结合教材,努力创设新奇、新异、新颖的情境,注意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使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间接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行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在每一主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动、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从中获得喜悦和快乐,这样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直观形象,唤发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
以认“2”为例,老师先出示实投:2个苹果、2只小鸟、2个小学生、2辆汽车,让学生数一数再让学生在桌上摆2根小棒,2个三角形等具体的实物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一边摆图形,教师一边提问:“这些东西不一样,它们的数量一样吗?”从中使学生得知尽管这些东西各有不同,但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使他们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并在实物下面写“2”。再请学生讲出数量是“2”的各种各样东西,然后老师又问:“你们看到或听到’2’这个数时想到了什么?”他们说,想到人有2只手,2只脚,自行车有两个轱辘,吃饭要用2根筷子等等,从而使学生又从抽象“2”想到实物,使学生初步形成“2”的概念。
由于直观形象的方法适应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比较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理解力差与教学概念抽象的矛盾,使学生沿着实物--表象--抽象的顺序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比如:笔者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如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又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
三、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智力服务。所谓设疑,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针对学生喜欢趣味性,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看实物口说应用题时”,注意抓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三大要素,有目的地进行多方练习。
如:老师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4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老师又说,一共有9支铅笔,老师右手拿5支,左手拿几支?学生说对后,老师给予表扬,接着老师又把一部分铅笔放在铅笔盒里,一部分放到手里,随之设疑提出:“你们猜一猜,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这时,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便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说:“铅笔盒里有5支。”“有的说铅笔盒里有4支。”等等,此时,教师惋惜地告诉他们:“你们猜的数都不对”,老师反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猜不对吗?”这时老师说:“这不是一道完整的题,它缺少一个总数条件,所以你们算不出来,如果老师说一共有8支铅笔,手里拿着2支铅笔,铅笔盒里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人人积极思考争着发言。这样,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爱说,爱笑,爱动,爱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特点,一味平铺直叙的去讲,必然使他们觉得疲劳乏味,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经验证明:要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如:找朋友,夺红旗,开汽车,我是小小邮递员等等。如讲认数8时,就是通过这几种游戏巩固了8组成,第一,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小圆片摆8的组成,第二,老师摆出1-7的数字卡片,指名学生”找对子“第三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把1-7的数字卡分别发给7个同学,每人拿一张站在讲桌前,然后指名其中一人手拿自己的卡片站在6个同学的对面,用自己的卡片去找朋友,他的数字卡片和对面的数字卡片组成了8,大家齐说:”对!“不是8,齐说:”不对!“第四,看谁得分多,老师和同学比赛,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卡(老师慢慢的出现给学生有个思考的时间)全体同学说出和老师数字卡片组成的数,学生齐说说对了(一个不错),学生得分,如果有一个说错,老师得分,做这个游戏时,同学们更齐心了,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少有错。每当他们胜利时,都高兴地鼓起掌来。对低年级学生采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突出一个”活"字,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兴趣浓,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教学质量得到了大的提高。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教学中在激发学生
五、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积木”活动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如通过“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学习“比多少”,通过“小动物排队”学习基数、序数。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另外要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例如:通过在站台上上、下车的人数来学习加减法。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较窄,在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我多采取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活动内容,如跳绳、踢球、赛跑等,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以
总之,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适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
六、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兴趣
1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动机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辨、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就失去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好动是儿童的主要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采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游戏以及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各种感官都动起来。
2应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李家看他,当时小李正在有关“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哪道题做错了。小李非常惊讶,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法”?此时,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法?”。同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
2)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3)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给教师的建议》)。
4)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
5)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6)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通过反馈,了解到一个小的教学目标已达到后,要再次“立障”、“设疑”深化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充满了学习动力。比如:“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教学中,当学生对形如:am+an,a(m+n)+b(m+n)的多项式会分解以后,再提出新问题,形如:a(m-n)+b(n-m)的多项式如何利用提公因式的方法因式分解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才能真正地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二篇: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
红岭中学园岭初中部数学组陈晓英
本人长期在初中数学教学第一线工作,经历了“课改”前后的变化,对“课改”的感触更多一些,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在教学之初也曾盲目参考教案,备课时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在制定教学难点时,仅仅是一味地照抄教参,根本不考虑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落实难点,最后导致学生在云里来雾里去中被迫接受“就是这样”。后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意识到“备学生”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心理特征等。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力争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当学生的益友,使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果然,上课就游刃有余多了,师生之间的默契增加了,教学成绩也上去了。我认为,认识到应该备学生就是通过教学反思得到的,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阻止了良性的教学活动,我按照“发现问题——反思教法——变换策略”的模式,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求不断进步,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注意处理好激发兴趣与提高效率的矛盾
新课程理念给了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强调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课堂上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七年级下册概率一章中有一节课是“生日相同的概率”,主要是借助于“50个人中有2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有多大”这一生活实际背景,告诉学生区别“简单事件”和“复杂事件”.首先,教材在这一课中的设计是相当巧妙的,因为按照生活常理,“50个人中2个人生日相同”好像并不是复杂事件,概率也应该是非常小的,其实不然.这也正是这节课吸引人之处。我听过这样一节校内公开课,上课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精心设计了学生的参与活动。因为每名学生的生日都是固定的,于是教师请每一名学生拿出一张纸片,在1到365之间
1任意写出你喜欢的数字用以代替生日,统计观察班里是否会出现重复数字。这样“生日”就有了更大的随机性,而且可以重复操作.。为了调动情绪,这位教师还自己买了许多糖果,数字重复的同学就给予奖励。结果学生果然积极参与。在热烈的氛围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课后学生依然兴奋不已。此时我叫住两名学生,问他们:“你们认为50个人中有2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大还是小呢?”他们起先一愣,然后互相看看,说:“可能很小吧。”我又问:“那你们觉得这件事是简单事件还是复杂事件呢?”两名学生都不知所云„„我想,学生们一定是把这节课当成游戏课了。学生情绪和课堂气氛活跃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师如果不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不对学生“建章立制”,那么“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就成为了降低教学效果的原因。我们面对的是在各个方面都未成熟且自制力有限的孩子,在教学之初,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格式作出明确严格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化解激发兴趣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的矛盾,才能使活跃的课堂气氛真正起到作用。
三、教学的一个细节 ———重视“定义”的教学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在数学中,它是推理、论证的依据之一。本人认为,要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不犯糊涂,首要是了解相关的定义,知道它是什么,有什么性质,才能更好地去应用。推行新课改以来,对于很多概念性问题逐渐淡化,概念本身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必要手段。通过教学,要帮助学生认识的真正对象,不是“概念”,而是有关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教学活动的实质,是要借助概念、观点、原理的讲解和运用,帮助学生认识真实的生活世界。如果只是针对概念本身提出认识要求,只是关注表达这些概念的文字规范,势必会把课本本身当成了最终认识对象而陷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然而,这并不是让我们忽视概念和定义,并不代表定义就不重要。所以,“定义”作为建构数学大厦的基石,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在讲《角》这一课时,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这里面有射线一词,它的概念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给出,学生在结合图形认识角的时候就不会犯糊涂。记得我上高中学函数的知识的时候,就是因为定义没搞清楚,做题处处碰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静下心来研究函数的定义,竟然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会,我对于定义的重要性印象深刻。
四、作业的作用
常见作业的形式包括作业本,练习册,测试卷等。首先,作业的质量要有保证,应该是经过教师精挑细选的,有针对性的,而不是教师都没看过就随心所欲地去留。教学之初,本人就曾将自己没有仔细推敲的题目留给学生去做,结果学生碰了壁,感到莫名其妙——怎么和老师讲的不一样呢?这样的作业就是没有质量的。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备课环节没有做好。质量好的作业还体现在试题的难易要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和解决。其次,作业的数量要适当,如果太少,起不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如果太多,给学生造成负担,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学习的良性循环。再次,批改作业要细致,这样才能洞察学生的每一个知识漏洞,对于共性的错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同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要及时,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周一的作业,周五再做讲解,学生或许已经忘记,效果不好。教学与评价应该是一个有机的循环过程,有一定的节奏感,如果时间间隔过长,就会出现断点,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使前期的教学工作失效。最后,作业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平台,是师生沟通感情的好机会,真诚的鼓励和善意的批评都会是学生愿意看到的,哪怕是简单的一个“好”字,或是鲜红的一个问号,都是师生间的一种互动,在学生心里,知道老师是在乎他的,这种在乎是每个中学生都希望得到的。
总之,新教材不论是时间还是内容上都给予我们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教学中,我们切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要我们精心钻研教材,事事做个有心人,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时刻不忘多方面学习,提升自己的素养,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做落伍的教师,争做知识广博的经验之师。
第三篇: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及感悟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及感悟
从事数学教学已三年了,在不断的摸索、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已经逐渐适应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并且深深喜欢上了数学教学这项工作,下面我谈谈这三年来从事数学教学的一些感受。
一、我觉得数学教学是一项非常有趣而有研究意义的工作。
在数学课上,有思维深化,也有正误辩论,有积极的合作。如今的教学和我们小时接受的教学方式真的是千差万别,我们机械的模仿和固定的思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要求,他们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在展示自己的个性思维和奇妙方法,像是在演绎精彩而又真实的数学童话故事。不知不觉,挑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已经开始要求我坐到他们中间去听发言的学生讲课。在学生这种研究的劲头下,我怎么可能不被感染,也想好好研究一下这门课的教学,乐在其中,努力改变教学方法方式。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
很多时候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教授,习惯现成的接受问题,缺少自己去研究,去发现问题的习惯,然后自己去解决的,还有很多题目,尤其是那些比较多的,看起来比较复杂的,很多学生第一反映就是不会做,不会自己动笔去算,思考,试着去解决问题的。不太喜欢动脑筋,怕算。还有就是在做题时,有些同学对于错的题,错了也就错了,并没有在课后去针对错题分析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这也可能会导致他再次出现这个错误,还有老师讲过的题目,没有好好的理解透,下次出现相类似的或者是变的稍微复杂了一些,就不会做了。
三、学生目的性不明确。
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数学知识点,学了这个知识带你有什么用,貌似生活中不怎么用得上的?学生还找不到学习的目标。从而觉得学习数学没意思,作用不大,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这个问题,我讲解了很多现实数学作用的例子,慢慢的觉得他们对学习数学比较感兴趣了,也认识到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
四、学生学习过程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说小话的情况,这也就会导致对学习内容会学得不彻底,理解不完善。在上某些貌似简单的内容,就不怎么认真听,感觉会的,其实考试的时候稍微换下题目就不会做了,或者是做错了。平时在教学中,尤其是在讲考试的试卷,针对他们会出现的问题都经常强调的,慢慢的有点好转。
五、学生学习心理问题。
学生对于自己有些盲目自信,对知识点听了一点就认为全懂,可到真正做题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是理解的不够透彻的缘故,学生不会一直认真的听,不够谦虚,容易半途而废的。
六、学生学习基础问题。
学生的学习基础,尤其是计算能力,太过依赖计算器等辅助工具,从而缺少了计算能力,碰到一些计算难度比较大一点的题目,就不会做,或者是算错,这就是他们普遍的毛病。还有些同学以这个为借口说自己基础差,听不进去的,从而一直不愿意学习数学,久而久之,数学越来越差了,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这类学生,我经常找他们单独谈话,让他们知道数学的重要性,重塑学好数学的兴趣。
总的说来,自己懂得数学教学方面的知识还太少,不足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以后的工作中还应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多研读教材,深入把握教学核心,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大脑,使自己成为一个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合格教师。
第四篇:教学反思体会
人和街小学
教学反思(科学)
教学反思
傅兴
本学期也即将结束,通过大半学期的科学教学,我收获了很多,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特别是上课的纪律问题和班级的管理问题。
上课的纪律问题让我大伤脑筋,感到非常头疼。在所教的几个班级中,只有个别班上课纪律好一点。陈老师教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为此我也很自责,让我感动的是办公室的很多老师都给我说了他们教学的很多方法,我也积极的采用,可能是自己没把握到精髓,效果也不是很好。同时我自己也进行了很多的尝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也就结束了。”所以不管学生如何调皮,如何纪律不好我都没有放弃。伴随着这样的信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教学一定要迎合学生的心理,做到因材施教。我实习的时候是初三学生,他们已经比较成熟,懂得的事,懂得的道理也比小学生多得多。我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几乎不用老师的威严压他们,而是以朋友来对待。这样效果非常好,上课纪律很好,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我,也非常喜欢我上课,就算是调皮的学生都听得很认真,虽然以前基础太差不一定听得懂跟得上。但是,这个方法在对小学生的时候就不适用了。
现在我知道教小学生就要多多迎合小学生的心理,要努力做好汪主任告诉我的“恩威并施”,一手拿棒子一手拿糖。对于小学生他们不成熟但也比较早熟,知道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他们都有高远的理想好的愿望,但不成熟,心理准备不足。他们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想长大了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科学家或者名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比如我在上《热能变变变》和《电表转呀转》这两课的时候给他们讲了下关于瓦特、法拉第和安培这几个名人的时候他们很感兴趣,问他们想不想成为这样的名人,他们都说想,我就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上课要专心纪律要好等等,但是不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忘了。针对这一情况,以后尽可能多的讲讲一些名人成长过程,让他们慢慢的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严于律己,遵守纪律。还有一点我发现他们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的充满热情和激情积极性很高,但对于不感兴趣的就避而远之甚至不听。比如我在讲《假如大树都倒下》这一课时,基本上没同学感兴趣,叫同学们说说植物的好处时只有很少同学举手并且只说了很少的植物的作用,之后就没人思考举手回答。叫同学们思考假如大树都倒下,植物都灭绝了会是什么情况,只有同学说了简单的水土流失加剧,就不再自己多思考,要我一步一步的追问。同学们 人和街小学
教学反思(科学)
环保意识都不是很强。但在讲到《地震》、《火山》的时候同学们积极性就很高了。针对这一情况,我发现要多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太贴切了。所以,作为科学教师,我需要努力培养孩子对科学课的兴趣,怎样培养他们的兴趣呢?我觉得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怎样激发好奇心,我觉得发问和追问的方式就很好,通过发问和追问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科学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表面问题,而是背后都包含有科学原理的。如果孩子们都热爱科学了,我相信课堂纪律和行为习惯都会有很大的转变。再有一点我发现小学生都有进取心、好胜心,自尊心强,但都自制力弱的心理特点。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愿意的去办,不愿意的就拒绝或对着干,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印象最深的就是三班的吴思畏同学,他上课很积极,在提问的时候每次都会举手发言,没叫他起来回答问题的话他一直闹,一直说“我”“我”让我注意到他,在我表扬了其他同学都时候,他还会说:“老师我还知道什么什么。”但是,有次上科辅课看视频,因为坐的姿势问题和同学大打出手,在这过程中我及时制止但很冲动不听,最后我和另一个同学才把他们拉开。之后叫他们出去和他们谈话,谈完话后两个同学都很后悔,都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相互道了歉。其他也有类似的同学。针对这一情况,我觉得首先要肯定他们都进取心、好胜心、自尊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自制力,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让他们深知“决不迁就自己”的道理,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或行为不对,不管会不会丢面子,也要立即停止。有的班级我还让他们每节课写写自评,评价这节课自己表现好的和不好的。
班级管理这方面还做得不够好,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很多时候找不到最佳处理方法。比如有次给蔡老师代课有个同学不小心把另一个同学都眼睛划到了,我就叫另一个同学陪她到医务室看看,后来告诉了蔡老师,结果我说了下我的处理情况,他听了急的很,连忙跑到医务室去看,之后又到教室去看了那位学生,和她班主任说了下,还好那位同学没事。后来他告诉我,学生在学校出了事非常严重,一定要赶快送医务室,叫两个同学陪同,不管有事没事都要一个同学回来告诉你情况,有情况要立即联系班主任和班主任一起处理。还有就是班上同学本子被乱涂乱画甚至还被撕了,她们怀疑是某个同学,但又没证据,就一直粘着我,我先安抚她们的情绪,但没作用,我就那个同学来和她们对质了,那同学说不是他,问题还是没得到解决。后来陈老师告诉我,分别找这几个同学做工作,最后把他们情绪安定下来了。在班级管理这方面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一定要努力加强。
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这方面也还有很多不足,我要更努力的做到多管齐下,现在我知道要多了解学生们的一些心理情况,尽可能多的做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教学课件,备课的时候要 人和街小学
教学反思(科学)
多备学生,尽可能多想到同学们要说到的东西,在引导方面也要多多的加强,做到简单而又吸引学生。在讲课过程中特别是板书要简单明了直观,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自主能力,创新能力还不够,所以老师要多注意自己为学生树立榜样,逐渐培养他们自己都能力。比如在上《走进池塘》和《热能变变变》这两课的时候我就用到了箭头与文字结合的方法,直观明了重点也能突出。在讲《岩石也变化》这课是用到了大括号列点的树状图等等。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做笔记的时候爱画画,其实画画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有些原理图或者一些需要画出来的简图我自己画得不好甚至会被“嘲笑”,这个时候就叫同学们来画一画,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上《火山》这一课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也收到了效果。
我知道自己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多不足很多欠缺的,但我愿意学,我也肯学。争取努力完善自己,做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汽车构造》课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汽车构造》课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摘 要〕《汽车构造》是汽车维修、装配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针对如何上好该门课程,本文提出了建构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善于总结复习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汽车构造 理论 实践
《汽车构造》是汽车维修、装配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与汽车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也是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第一阶段,地位十分重要。在引导学生学习汽车零部件的结构特点,训练汽车拆装与调整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不断提高,汽车领域的先进技术不断涌现,这对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汽车维修、装配行业,对于我们应市场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技能专业更应该把握这个契机,努力学好这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然而,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技校学生而言是望而生畏的,同样,对讲授该门课程的老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上好这样一门课程是需要大家共同探讨的,在将近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了一些体会,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一、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汽车构造》作为一门理论课的教材着重讲解了汽车的总体构造、组成、原理,当然书中也掺杂了很多的零部件的结构图,对于技校的学生而言看图本身就是一件头疼的事情,特别是较为复杂一些的结构图。还记得刚开始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迅速的浏览了一下本门课程的设置,要学的东西有哪些,马上就有同学反映:难!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后我才得知,大部分学生都是看了课本上插图部分的零件结构图以后就进入了一个误区:该课程太难了,看不懂的图一个一个的,而且书本还厚厚的,要在80个理论教学时间内完成就更难。这个时候就要我们老师充分地起到主导的作用,让学生走出误区,认识到零件图本身只是对这门课程起到辅助教学的工具,只要同学们认真的学习就不会在惧怕它,建立起学生学好本门课程的信心。另外还需要在第一节课堂上就要强调本门课程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汽车装配专业的同学,只有他们认识了为什么而学,他们才会学的更认真,才会主动的去学习。此外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关于现代汽车上应用的代表性新技术:如,发动机EFI(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CT(自动变速器)、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等,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与该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等,这些都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二、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汽车构造》是一门全面、系统介绍汽车整体构造和工作原理的课程,其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部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安排有一定时间间隔。课堂教学时,学生看不到实物教具的具体结构,理论教学变得空洞,学生难以理解。实训教学时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已无多少印象,最终导致教学效果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实践,并且适当的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本门课程总共授课是120课时,其中理论课80课时,实训课40课时)。可以适当的调整一下教学顺序,将以往的“由理论到实践教学”转变为“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在讲授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时,就让学生到学校的机修实训车间观摩拆装发动机,这样就打破了先学结构和原理,再学使用和维修的传统方法,尝试先学使用操作,再学结构和维修,最后再深入学习发动机工作原理的教学方法,并注重总结提高,这样也能使学生在面对课本中的结构图时不会感到陌生,反而更有意愿去看懂、理解并掌握它。
三、结合课程需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汽车构造》中的大部分零件图都是以结构图为例作标示的,但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能够看懂它的构造本身就不易,更别提它的组合关系和运动原理了,比如在讲授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的时候就用多媒体课件,用flash动画把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内的四个行程表现出来;采用CAT课件进行教学,运用动画效果,使凸轮连杆的运动引起点火装置提前量角的变化形象逼真地演示出来,使用各种挂图、模型、实物等教具,结合幻灯、投影、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现场教学,把各种机构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组合关系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现出来,以“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突破了教学难点。相比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从大量的板书中解脱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重复使用,不断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下,课堂有效注意时间也将大大延伸,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善于总结复习,形成知识网络
《汽车构造》这门课程要掌握的知识点看似很多,其实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越学越轻松。我是这样做的,在学完每一章节后我都要求学生有一个对于该章节知识着重点的总结,从学生作业来看,效果还是很好的,这样使学生在做题的同时也回顾了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并且记忆了着重的知识点;此外在上完一二三章后我带学生参观了机械基础示教柜中与该门课程相关的一些零部件,特别是利用单缸柴油机的一个模型来对学生测试前边所学内容(包括了两大机构及其组成,原理)的复习,这样在可动的模型教具中复习,能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记忆。
总之,《汽车构造》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集合很强的学科,如何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课程,为将来的运用和发展打好基础,这都需要每位任课老师针对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汽车构造》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三版)
[2]《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汽车构造》课教学一体化探索 《成才之路》2009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