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药品不良反应培训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培训和专业知识》总结
药品定义:
1----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 品,是人们防病治病、调节生理功能、提高 健康水平的重要武器,它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生命质量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2药品是一把双刃剑!
药品不良反应
1我国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管理办 法》中将药品不良反应(ADR)定义为:
2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 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3消除了报告人的顾虑,排除了ADR引起的责任性或刑事性事件。便于ADR监测工作的开展。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背景
1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是随着对药品的广 泛使用,深入研究而不断逐步加强的。2历史上国内外发生的药害事件的分析。
3列举了国外十件比较大的、有影响的由于药品的使用的事件。4我国近几年的药品不良事件。(1)含汞化学药物的危害:
含汞化学药物的危害:国外应用汞和汞化合物作为药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阿拉伯国家许多人用含汞的软膏治疗慢性皮肤病、麻风、斑疹伤寒等。哥伦布远航归来后欧洲流行梅毒,水银又成为了治疗梅毒的唯一有效药物。在英联邦,不仅婴儿用的牙粉、尿布漂洗粉中含有汞和汞化合物,而且也广泛应用甘汞(氯化亚汞)作为幼儿的轻泻药和驱虫剂。1890年以后有许多人特别是儿童患肢端疼痛病,约20个病人中有1个人死亡。后来经过长期调查才证实汞和汞化合物是引起这些病人患肢端疼痛病的原因。在1939-1948年间,仅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就有585名儿童死亡。
(2)非那西丁引起严重的肾脏损害:
在国外,非那西丁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1953年以后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瑞士、当时的西德和捷克、纳维亚国家忽然发现肾脏病人大量增加。经过亢进证实这种增加主要是由于服用非那西丁所致。这种病例欧洲报告了2000例,美国报告了100例,加拿大报告了45例,有几百人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自从有关国家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含非那西丁的药物出售以后,这类肾脏病人的数目就明显下降。但是也有证据表明,有的病人即使停用非那西丁长达8年以后,还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二硝基酚、三苯乙醇引起白内障:
上世纪3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美国、巴西等国许多人用二硝基酚作为一种口服药。到1935年春季,这些国家发现白内障病人大量增加,调查证明这种增加是由于广泛应用二硝基酚所致。这些国家服用此药的人数超过100万人,白内障的发生率约为1%。有些人是停药1年以后才发生白内障的。三苯乙醇是美国默利尔公司的一种降胆固醇药物,50年代后期上市后不久,就发现它能引起脱发、皮肤干燥、男性乳房增大、阳萎,有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在美国有几十万人曾服用此药,引起白内障的约有1000人.上世纪3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美国、巴西等国许多人用二硝基酚作为一种口服药。到1935年春季,这些国家发现白内障病人大量增加,调查证明这种增加是由于广泛应用二硝基酚所致。这些国家服用此药的人数超过100万人,白内障的发生率约为1%。有些人是停药1年以后才发生白内障的。三苯乙醇是美国默利尔公司的一种降胆固醇药物,50年代后期上市后不久,就发现它能引起脱发、皮肤干燥、男性乳房增大、阳萎,有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在美国有几十万人曾服用此药,引起白内障的约有1000人.(4)二磺二乙基锡引起中毒性脑炎 1954年,法国巴黎附近一个小镇的药剂师制售一种含二碘二乙基锡的制剂,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引起270人中毒,出现头痛、呕吐、痉挛、虚脱、视力丧失等中毒性脑炎的症状,死亡110人。
(5)氯碘羟喹与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
氯碘羟喹于1933年上市,原来主要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后来发现它能预防旅行者腹泻,很快风行到许多国家。60年代后期,首先在日本发现许多人出现双足麻木,刺痛、寒冷、无力等症状,约半数病人伴有程度不同的瘫痪,约1/4的病人有视力减退。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是由于服用氯碘羟喹而引起的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SMON病)。1970年秋,日本厚生省禁止此药出售,新病例迅速减少。据统计,由于此药造成的残疾人达1万多人,有几百人死亡。(6)磺胺酏剂引起严重的肾脏损害:
1937年秋天,美国田纳西州的马森吉尔药厂,未经有关政府部门批准,采用工业溶剂二甘醇代替酒精,生产出一种磺胺酏剂,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到这一年9-10月间,美国南方一些地方开发发现患肾功能衰竭的病大量增加。调查证明这种情况与该公司生产的磺胺酏剂有关,共发现358名病人,死亡107人。
(7)孕激素与妇婴外生殖器男性化畸形
孕激素如黄体酮是治疗习惯性流产等妇科病的常用药物。195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的医生们发现有许多女性婴儿出现外生殖男性化的畸形,情况异常。经过调查发现这种情况与孕妇期间曾服用孕激素有关。在美国有约600名女婴出现了这种畸形。化学合成的孕激素在分子结构上与雄性激素相似,经多种动物实验也证明它能引起动物的雌性幼仔发生外生殖器雄性化现象。
(8)己烯雌酚与少女阴道癌
己烯雌酚也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药物。1966-1969年间,美国波士顿市妇科医院的医生们在较短时间里先后发现有8名十多岁的少女患阴道癌,大大超过了自然情况下这各种病在少女人群中的发病率。经过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些病例的发生与患者母亲妊娠期间服用己烯雌酚有因果关系,其相对危险度大于132,说明母前孕期服用此药者其女儿患此癌的危险性比不服用此药者大132倍以上。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列举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比较大的、有影响的由于药品的使用的事件。龙胆泻肝丸事件:
27名患者要起诉同仁堂。他们都曾经是清火良药龙胆泻肝丸的长期服用者。但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却开始出现夜间尿量比白天多的现象,并有口渴、乏力、贫血、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到医院诊断的结果也惊人地近似:B超时发现双肾缩小,肾穿刺症理诊断为马兜铃酸肾病。后来他们发现,龙胆泻肝丸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关木通即含有可导致肾病的马兜铃酸。为此,他们决定起诉拥有335年历史的老字号———同仁堂。
从龙胆泻肝丸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问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缺失、毒性药物召回制度失范、药品说明 监管不力。
药物性耳聋我国有1770万听力残疾人,其中7岁以下是儿童达8万,老年性耳聋有949万人,由于用药不当占20%,并以每年2—4万人的速度递增,原来的氨基苷类抗生素—链霉素等,现在导致耳聋的药物有百余种,这一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了。历史事件的启示
1提高临床前研究水平,完善相关资料 2加强药品上市前的严格检查 3加强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
4药害事件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引起了医药工 作者的密切关注,世界各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日益意识到,加强上市后药品安全监管的 必要性和迫切性 国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
美国1954年、英国1964年、瑞典1965年、日本1965年、法国1973年建立了ADR报告制 度,较早建立ADR报告制度的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西兰、德国等国家。
药物上市后监测(PMS)的必要性
1动物实验的局限性、临床试验的局限性
2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局限性
3观察对象样本量有限
4观察时间短 5病种单一
6多数情况下排除老人、孕妇和儿童
7审批时依据理论的发展
8需要开展药物上市后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再评价
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的必要性:
1每种药品批准生产上市,并不意味着对其评 价的结束,而只是表明已具备在社会范围内 对其进行更深入研究的资格。
2一个药品只要是在生产、使用中,就要对其 不断地进行再评价。ADR监测使得药品上市 后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时限大大缩短。
我国ADR监测的发展历史 :
我国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始于80年代。1983年 卫生部起草了《药品毒副反应报告制度》,后改为《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卫生部药政 局和医政司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共十四 个医疗单位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试点。
我国ADR监测的发展历史 : 1989年,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成 立
1998年3月,加入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计 划组织
1999年11月,法规依据的颁布——《药品 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
》
我国ADR监测的发展历史 :
1999年,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并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改 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001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 度和各地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情况通报制 度建立
200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新修订的《药品管理 法》第71条明确提出“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制度” 我国ADR监测的发展历史 :
2003年8月18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发布
2003年11月,在5个地区测试成功的基础 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远程信息网络开通
2004年3月4日,修订后的《药品不良反应报 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
1防止严重药害事件的发生、蔓延和重演
2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为上市后在评价提供服务 3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4为遴选、整顿和淘汰药品提供依据 5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
最后感谢临床科室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大力支持
祝大家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二篇:药品不良反应培训试卷文档
2016下半年药品不良反应培训试卷
姓名:
岗位:
一、填空题
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和()的过程。
2、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或者(),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3、同一药品指同一()生产的同一()、同一()、同一()的药品。
4、当获知或者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当通过()报告,报告内容应当()、()、()。
5、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报告。
6、个人发现新的或者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向经治医师报告,也可以向()、()或者当地的()报告,必要时提供相关的病历资料。、药品重点监测是指为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开展的药品安全性监测活动。
8、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分为:()、()、()、()、()五级
二、问答题
1、什么是药物不良反应?
2、什么是药品群体不良事件?
答案
一、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2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3、同一药品指同一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名称、同一剂型、同一规格的药品。
4、当获知或者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当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报告内容应当真实、完整、准确。
5、发现或者获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30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6、个人发现新的或者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向经治医师报告,也可以向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当地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必要时提供相关的病历资料。
7、药品重点监测是指为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征、严重程度、发生率等,开展的药品安全性监测活动。
8、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五级
二、1.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合格药品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发生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
第三篇:药品不良反应培训试题
不良反应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分为()A、肯定、可能、不可能三级
B、肯定、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 C、肯定、很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
D、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五级 2.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首先()
A、上报不良反应监测部门 B、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C、停用一切药物 D、填写不良反应报表 3.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
A、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高于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B、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尚未达到正常剂量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C、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出现的各种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D、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4.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报告。A 3 B 15 C 20 D30 E 立即 5.过量引起肝坏死的解热镇痛药是()。
A布洛芬 B 对乙酰氨基酚 C 乙酰水扬酸 D 保泰松
6.塞来昔布因选择作用于(),严重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的发生率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相比明显减少。
A环氧酶 B 环氧酶1 C 环氧酶2 D 6-磷酸葡萄糠脱氢酶 7.乙酰水扬酸严重中毒时应首选药处理?()
A 口服碳酸氢钠 B 口服氯化铵 C 静滴碳酸氢钠 D 口服氢氯噻嗪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的填写正确的是()
A、“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填写报告人认为可能是不良反应原因的药品 B、“并用药品”指患者所有使用的其他药品
C、“不良反应结果”指采取医疗措施后患者不良反应及疾病的后果 D、“用药起止时间”指使用该药的时间,无须具体指明剂量是否改变 E、紧急情况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药物不良反应机体方面的原因有()A、种族差别 B、性别 C、年龄 D、个体差异 E、病理状态
3.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为药品严重不良反应。A 引起死亡 B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C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D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B 5.B 6.C 7.A
二、多项选择题 1.AE 2.ABCDE 3.ABCD
第四篇:药品不良反应培训解释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培训解释
1.做好药品不良应监测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也是维护患者利益,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2.A型不良反应: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相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副作用、毒性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和撤药反应等均属A型不良反应。
B型不良反应:是指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其特点是与使用剂量无关,一般难以预测,发生率低,死亡率高,而且时间关系明确。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属于此类。
C型不良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其潜伏期较长,药品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其特点是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难以用试验重复,其发生机理不清,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5.沙利度胺事件:反应停(沙利度胺)最早于1956年在原西德上市,主要治疗妊娠呕吐反应,临床疗效明显,因此迅速流行于欧洲、亚洲(以日本为主)、北美、拉丁美洲的17个国家,美国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批准该药在美国上市,只有少数患者从国外自己购买了少量药品。到1960年左右,上述国家突然发现许多新生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小,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脚直接连在身体上,其形状酷似“海豹”部分新生儿还伴有心脏和消化道畸形、多发性神经炎等。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这种“海豹肢畸形”是由于患儿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沙利度胺所引起。“海豹肢畸形”据统计,全球46个国家有12000名“海豹肢畸形”患儿出生,其中只有8000名活过了第一年。1962年沙利度胺在全球范围内撤市。(加拿大网站)!这就是著名的“沙利度胺不良反应事件”。此后,世界各国陆续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6.四环素影响骨生长(10年);非那西丁造成肾的损害(75年)。
7.应解释千手观音图片意义: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之所以带给人们震撼,不仅仅是因为舞蹈本身的华美,更在于参加这个舞蹈表演的全部都是聋哑演员。这些聋哑演员中,绝大大部分都是由药物导致的耳聋。
9.第九条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承办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工作,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工作;
(二)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进行技术指导;
(三)承办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资料库和监测网络的建设及维护工作;
(四)组织药品不良反应宣传、教育、培训和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
(五)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国际交流;
(六)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研究。
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承办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的收集、核实、评价、反馈、上报及其它有关工作。
12.突出:合格药品、正常用法用量,同时强调。13.对ADR认识的几个误区
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质量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ADR监测。
ADR就是医疗错误和医疗事故;发生ADR的药就是假药、劣药;发生ADR的药品就不能再使用。
ADR是个体差异,与医疗行为无关
15.常与剂量或合并用药有关,多数能预测,发生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如:安定引起的瞌睡,抗血凝药所致出血等。16.如:青霉素过敏。17.己烯雌酚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药物,1966~1969年间,美国波士顿妇科医院的医务人员发现8名青少年妇女患阴道腺癌,比同年龄组20世纪以来报道的阴道癌总数还多。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种情况与患者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己烯雌酚保胎有关,服药妇女所生的女儿患此癌的相对危险度比对照组的女儿大132倍。医务人员在此基础上又扩大调查,在其它地方也证明了这种情况。到1972年,各地共报告91名8~25岁的阴道癌病历,其中49名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肯定服用过己烯雌酚。
18.明确发生率不同表示方法的关系。
21.强调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概念。中国出现过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事件;亮菌甲素注射液后出现急性肾衰竭临床症状,事件导致13名患者死亡。32.其中侥幸存者无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终身要依靠家庭和社会力量的帮助,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
35.药品开发在上市前(临床试验分4期)收集到的在可能有的ADR方面的信息肯定是不完整的,主要原因是:①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足以用于预测人类用药的安全性;②用于临床试验的病人数有限,用药条件不同于临床实际,试验疗程有限;③获得新药证书上市时,用药者不足5000人,只能发现更为常见的ADR;④一种药至少要用3万个受试者才能确定有无一例发病率为万分之一的ADR;⑤罕见但严重的ADR、慢性中毒、特殊人群(小儿、老人、孕妇)用药、药品相互作用等信息往往缺乏或不全。为什么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因此,药品上市后对大量用药者的监测,对于发现不很常见却很严重的ADR 显得十分重要。全球的医务人员都应该报告ADR ,因为可以挽救无数病人的生命。
36.上市前发现的adr只是 “冰山一角”,冰山的整体(大量的药品安全性因素)需要通过药品上市后来发现; I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该期需要病例数较少,一般为20-80例。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此阶段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该期的病例数比一期多,一般为100-300例。I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依据。试验一般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该期的病例数更大,一般为1000-3000。IV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53.在日常医疗活动中药品不良反应是很常见的,所以应该提高认识报告ADR。54.医疗机构的重要性。55.常规监测网络人员构成。56.组织机构及报告流程。
58.①新药的一切可疑反应,包括轻微反应在内,许多国家把批准上市5 年以内的仍作为“新药”对待。②既有的或熟知(注:药品上市> 5 年)的药品所有的严重或非预期(不寻常)的可疑ADR(注:我国是指致死、致癌、致畸、致敏、致残、危及生命者)。
③某种已知ADR 的发生率呈现上升时。④所有可疑的药品-药品相互作用、药品-食物或药品-食物添加剂(包括草药与辅料)的相互作用。
⑤特殊的有意义的ADR和药品滥用、妊娠与哺乳期的用药。62.说明:
1、单击鼠标可出现易漏项!可结合具体内容讲解;
2、再次单击鼠标,可出现易错项,点击错可链接至相应的幻灯片;讲解完成点击动作按钮可回到本页;
3、再次单击鼠标,可出现不良反应过程描述填写应注意的问题,点击3个项目可链接至相应的幻灯片;讲解完成点击动作按钮可回到本页;
4、再次单击鼠标,可出现药品信息应填写的内容,点击药品信息可链接至相应的幻灯片;讲解完成点击动作按钮可回到本页;
5、讲解完成,按左下角动作按钮可链接至“关联性评价”页。63.单击左下角动作按钮可链接到报表页。65.单击左下角动作按钮可链接到报表页。66.单击左下角动作按钮可链接到报表页。
第五篇:药品器械不良反应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总结
为加强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顺利的开展,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召开了药品不良反应会议。此次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切实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宣传培训和信息收集、上报工作,推动监测报告工作广泛、深入、扎实的展开。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推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1、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2、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其包括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员库、加强培训。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如对事件报告的“关联性”评价不够规范,可能和不可能等关联性评价混肴不清;在事件报告的描述中不会运用相关的医学术语去描述临床症状;事件报告中只写药品商品名或通用名。
会上指出,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按照市不良反应检测工作的要求,坚决完成任务,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医药经济发展,做出我们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