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考研快题总结1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考研快题总结
在学社学习快一个月 感觉不得不为学社也做一些贡献。我想说我爱这里。在网上找到的。觉得很有用。至于里面可能有些还没看懂的 希望大家互相探讨 共勉!
建筑与城市规划考研快题总结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 内部功能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停车场的设置 建筑造型分析 建筑设计手法 建筑的轴线 建筑的层次 考研快题总结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有三个基本方面:
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及其位置对建筑相应的要求。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有三种:、基地面临交叉路口。要求建筑具有一定标志性,并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和休息空间。、基地面临主要道路。立面处理最为重要,可入口,停车,但在城市主干道上不宜开入口和停车场,因为会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基地面临次要道路。立面处理可稍简化,适合入口停车并宜退让红线较大距离,以使对行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基地面对着道路。建筑适宜有一定的层次感,通常使用的手段是在建筑上开口。、道路需要疏浚。当道路转折角度过大,视线不便时,需考虑使一部分基地作为舒缓道路的过渡部分,有适当面积的铺地及不遮挡视线的绿化,以满足人行交通。
建筑与周边旧有建筑的关系。
本部分设定了隐藏,您已回复过了,以下是隐藏的内容 1、建筑同周围建筑围合成庭院。2、建筑遮挡旧有建筑。
3、透过建筑能看到旧有建筑。、建筑同旧有建筑在高度上或形式处理上的统一或对比。停车场的设置。
停车场一般应位于城市次要道路边上或L型道路的交*端口。快速建筑设计的设计过程:内部功能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内部功能分析
1、功能组成;动静,公私分类;面积方块图;空间的特殊需要;门厅,楼梯间,卫生间的大小,数量,位置;注意是否有面积过大的房间。2、根据建筑密度和基地面积估算出一层面积和层数,并在总平面图上确定建筑的主次入口,停车位置和基本流线,并按比例画出建筑的基本布局。
3、功能流线图。
4、层高和结构形式,柱网布局。外部环境分析
1、城规要求:建筑密度50%,容积率,高度控制,绿化率,入口要求,消防疏散要求,日照间距。
2、地形地貌分析。
平整地形建筑布局可适当灵活扭曲,复杂地形建筑布局宜完整简洁。十字路口或缺角地形中建筑处理宜为锯齿型或弧型,城市边角料地形中不宜多实际功能。
坡地地貌依据其起坡角度的大小,可采取全埋,半埋,架空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建筑与等高线一般有平行和垂直两种关系;根据落差的大小可选择跌落半层,一层;落差应结合停车场等功能进行有效利用。
临水地貌应注意两点原则:建筑平面舒展,立面轻盈;建筑可适当延伸至水面并与水面产生关系。
3、基地周边环境景观,视线,噪声分析。
4、基地周边原有建筑物的高度,布局,立面及屋顶形式。
5、基地内部原有绿化,遗址等要素分析。
6、基地所在地的气候和风土传统。建筑造型分析;
1、办公楼与旅馆立面处理外窗较为规律化,可通过窗的设计和突出局部构架使构图活跃。
2、博物馆,展览馆类建筑主要依*天窗采光,故外立面较实,可通过对天窗造型;运用片墙,构架;墙体内陷做洞口处理;具厚重感的体块咬合;墙面突出片墙或凹进做侧窗;墙面做影壁;建筑与水结合等手法进行活跃化。
博物馆,展览馆的用窗常用形式主要有天窗,高窗,侧窗,局部有高角窗处理,由于功能的文化性需要,经常有局部与大片玻璃幕墙对比的运用。3、综合体建筑的处理没有固定原则,依据气候,位置,功能的不同可运用墙体,虚构架,廊道,窗等建筑元素进行活跃。常见问题:、平面中易忘指北针,剖切符号,主次入口,室内外不同地平的标高,房间名称,楼梯指针,消防楼梯,室外台阶,通高线,上层悬挑的投影虚线,在2层以上平面中若能看见屋顶,要将屋顶打格同室内空间区分开来。有要求时需进行无障碍设计和电梯设计以及停车位设计,室外地砖一般到1500X1500左右。、剖面中易忘画女儿墙,室内外高差,标高,梁线,不宜画阴影和材质表现,可画人表达尺度。
3、总平面中易忘指北针,主入口标识和标层数,宜打阴影,并应与平面图方向一致。(避免理解混乱)、立面处理形式感应较强,多用虚实对比,突出的片墙和框架,隔栅,遮光板,百叶窗以及各式的窗(横竖条窗,大小点窗,方窗圆窗,侧窗,天窗,高窗,玻璃幕)雨蓬等突出。光影关系应强烈,适当辅以绿化,时间充裕时应将建筑外轮廓线加粗,并画出材质(木,砖,石,涂料,铝板,玻璃,混凝土等)、2000M2以下的建筑楼梯间一般不多于4个(特殊需要除外),卫生间不多于3个,楼梯间和卫生间合并设置时位于入口或建筑端部,位于入口时宜与人流进入方向一致,尽量不使楼梯中间平台正对大厅和入口。(视觉效果差)分开设置时常位于主体功能之间,形体上可做凹进处理。6、建筑形体布局常用的有一字型,L字型,T字型,十字型,工字型,王字型。设计时按功能灵活使用,比如工字型的一边可扭转或改变形状。7、流线宜简洁通畅,景观丰富。、透视图畸变不宜过大造成变形。透视图背景是天故比轴侧图方便绘制。9、楼梯间一般3M X 6M左右,卫生间(男女合计)6M X 6M左右,蹲位900X1100,应至少配有公共盥洗室。、单间面积较大时,需考虑独置或置顶以及疏散。
建筑设计手法笔记
建筑设计手法
手法的涵义:建筑形象的构图、建筑形象的气质、以及通过什么方法达到形态的和谐性,手法比技巧抽象和有情趣,它贯穿于立意构思到细部处理。
建筑设计手法的基本内容:
立意性手法:通过什么素材和手法,表现什么意境和思想。解决心理需求、情态和审美的内涵。如空间的缓冲处理、空间的延伸作用、形态的人情味。布局性手法:将意具体化,把形式转化为形象。如将建筑语言化、符号化,产生众所周知的共识性符号,然后纳入自己的作品中,门窗、檐部、栏杆、踏步等。[把朦胧、抽象的想法落实到具体的建筑形象,首先要善于思考,即形象思维,或称视觉思维,心目中的建筑形象,既包括历史和现实的,也包括自己萌发出来的形象。]
单体处理手法:布局完成后要研究具体形象的细节安排,如门窗要考虑比例、高低、大小、前后、明暗、色调,材质。
细部处理手法:细部即细小处、局部,室内装饰视距近、对象具体,细部很重要,尤其材质、色泽、转折、过渡、收头更为重要。
建筑造型设计手法实例:古希腊波赛顿神庙(正三角形的稳定)。日本京都人脸住宅(明喻)。美国纽约利华大厦(垂直与水平裙房的比例、高层下端内缩收头、高层顶端的收头)。美国科罗拉多州空军士官学院教堂(尖三角隐喻飞机,群体的秩序感、韵律感)。苏州拙政院香洲(仿船坊,由平台、廊亭、外廊、内厅组成,整体比例确当、既分又合、虚实-全虚、半虚、实-处理有序、高低错落)。
几何分析
把建筑抽象为最简单的基本形体,研究其形式关系,这就是几何分析法。是一种从大处着眼的方法。
黄金分割: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比2/1,以短边长截钭边,钭边剩下长度截长直角边,交点两侧比为黄金比。此比构成的矩形最和谐。
古典主义三段式:檐部、柱廊、基座之比为1/3/2。
几何分析实例:北京故宫太和殿(等边三角形的下半部叠两个圆形)。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九宫母题,渐次减少方柱体)。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位于国会前广场三角地,贝聿铭大胆把它安排成两个平面为三角形的建筑,用块体的切割、挖补、移位的手法设计立面。
建筑形象的轮廓线:上海外滩建筑群、巴黎埃菲尔铁塔、阿尔及尔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西安小雁塔、印度泰姬陵,都是抛物线、圆尖顶外隐含圆尖线。
建筑的轴线
中轴线或视觉重心线。把握轴线是很有用的设计手法。对称轴线:特征是庄重、雄伟、空间方向明确,有规则。性质1:左右物对于对称轴线的对称性越强,轴向强度越强。性质2:限定物的自对称性越强,轴向强度反而减弱。
非对称轴线:一般与建筑形象的重心相一致。
轴线的暗示:1、用功能性的墙体、坡道。2、用形的有序排列,如柱列、窗。3、线型连续的点列。4、墙面漏窗。5、形的轴向暗示。
轴线的转折手法:轴线的交叉、转折、过渡较难。处理方法为1、作暗示性的饰物,起指路标作用。2、加强主要轴线的强度。比如说作起首处理。
轴线的起讫及收头:上海鲁迅公园鲁迅墓建筑,墓碑形似终端,但实际轴线未终了,应在墓碑后处理过渡物,如用松林,正如天王殿,正面是弥勒,后面是韦驮,就避免了造成轴线终结。
建筑的虚实处理
虚和实即物质实体和空间,墙、屋顶、地面实,廊、庭院、门窗虚。虚又可以引伸到实墙的凹面,因为凹面增加了阴影和空间,而实又可以引伸到凸面。建筑立面的虚实法则
左右的虚实法则是对称性的,左虚右实和左实右虚等价。分几种节奏关系:大虚大实、小虚小实,以实为主和以虚为主都可以。随机的、似对称非对称的较难把握。上下关系的虚实是不等价的。一般说,上下的虚实可以用三段式来处理。罗马斗兽场,三层虚的连续拱圈上是一层实墙,显得有一定视觉重量,立面形象完整,券间墙都作倚柱,其凹凸和阴影的作用,也增加了形象的虚的成分。某体育馆顶有一个宽大的尾盖,把原来外面的空间放在里外之间,增加了层次。
空间和实体的关系 1、空间为虚,实体为实,虚因实而生,实之目的是虚。2、构成空间的实体,因其大小、位置、形状、质地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构成空间的视觉能量。3、空间之应用,必须用实体来限定和表达。实例:上海教育会堂中庭空间,用水池切入,实楼梯联系上下,玻璃引入街景。中国园林一般一面紧,一面松。上海商城入口,既封闭,又通透。杭州西湖小瀛洲水中有岛,岛中有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建筑群的虚实分析 北京的传统民居是组织了外实内虚的空间。现代居住区将密集的住宅做成开放式,然后与公园相邻,空间结构是公园(公共空间)-中庭(半公共空间)-小路(半私密空间)-住宅(私密空间)。苏州网师园东部为多进式布局的居住性建筑,中轴线规划,密集,中部为园林主体,水池形成大空间,为了增加层次,将水池东南角和西北角做成港湾形式,以小桥分割,西部以一墙之隔引向建筑,墙下一廊,引入的院子以池水和建筑收头。杭州玉泉以两个观鱼池为中心,组织起两个院落,以景区之空始到建筑之实,又到鱼池之空结束。西泠印社把山顶空间围起来,但围而不闭,宜于远眺,疏密有致。
建筑的层次
层次与造型 [距离的远近不同产生景物的层次,没有层次,景物一览无余,也就没有情趣了。欧阳修蝶恋花写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增加层次的手法有,设围栏物、改变地面材料、改变地面或空间的高度、使用家具围护、使用玻璃隔断。大凡层次处理,一定要注意格式塔法则,即凡事都应当注意自身的形状,不但注意实的、使用部位,还要注意空的、不使用的部位。单视场:一眼望去能见到数个层次的。桂林榕湖饭店四号楼入口内庭院,门斗到门厅,门厅通过大片玻璃看到内院,内院又有水池、绿地、廊、楼梯,进入内院又须转弯抹角。广州白云宾馆入口小院与门厅有大片玻璃相连,视线通透,院子中小桥、水池、廊、山石林木尽收眼底,一座小平桥把水池分成两个,大的方正,小的曲折,更觉生动[两个空间形态,如果是视觉层次的,有两种做法,要么完全一样,要么完全不一样]。上海某别墅客厅,在客厅可见餐厅和门厅,形成三联空间,使客厅与门厅间有过渡,厕所在客、餐之间的廊边,既有暗示,又隐蔽,客厅餐厅间用高低步、对柱分隔。昆山中国银行底层空间,中庭和营业厅用柱子分隔,中庭与门厅用不同层高处理,中庭与后部,用柱又用不同层高区别。多视场:多视点感受时的建筑形象,从入口到出口沿线都能感受到,有如展览馆内的人不断改变视角。此时人对空间的层次感受,以记忆的形象为主,辅以逻辑思维完成。多视场层次,不可能让每一空间都有强烈个性,只须使人记住流线,即层次的结构,也就突出了要记住的主要空间。多视场的层次,设计在关系。一组空间,有大路、小路,有亭子、草地,大路让人快行,小路让人慢步,亭子用于休息,草地可以随意,空间形态与功能是一致的。苏州留园的入口非常巧妙。上海鲁迅陈列馆,进厅后向右参观,一路三折到休息厅,上楼亦如是。大型江南私家园林苏州拙政园,空间构图必须注意多视野层次。拙政园原东部是明王心一归田园居,西为张氏补园。从原来中部腰门入院较为合理。长弄堂从东北街到头是腰门,开门见山,以山障景,造成非视野层次,绕过假山,豁然开朗,是个十分丰富的单视野层次,可见到远香堂、南轩、荷风四面亭、池水、小山、见山楼、香洲等;可供选择的路有三条;园中还有园,东南角的枇杷园、西部之园都自成一体。还有更小的层次小庭院,如海棠春坞、玉兰堂,层层深入,其趣无穷,这就是空间层次手法。小沧浪是单视野层次观景佳处,通过小飞虹(廊桥)可见荷风四面亭,属典型空间层次手法。
建筑层次的运用 用多层次来解决私密功能要求,如住宅、办公中的经理室(经过秘书室到经理室)。还可以解决有聚有分的功能要求,如展览馆建筑,不封闭空间,只起隔挡作用;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空心圆形建筑,玻璃顶,人乘电梯上,沿螺旋形展览空间走下来;洛杉矶海特旅馆中庭是美国建筑师波特曼的共享空间理论的典型表述,在一个大空间里,划分出限定不太强烈的小空间,产生空间层次效果,体现当代社会的交往精神。空间层次还可以用来解决深度感要求。住宅的空间性质和关系比较单一,空间不大,处理时不能大手大脚,应该精打细算。起居和餐厅在一起时,要适当作一些暗示以交代分隔,有大空间需要时则可以合二为一。[有的空间对内是外部空间,对外是内部空间,这被称为重置空间。][有的空间分隔用的手法很特殊,比如把一个西方古典式的门廊倒置、斜放,非同一般,不但有了层次,还令人激动,这被称为手法主义。]广场是没有顶盖的建筑,也有层次问题。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起始于一个长方形广场,然后是一个正梯形,再加一个椭圆形,然后是教堂。效果是气势非凡,有利于远看的教堂视觉形象。美国圣地亚哥霍顿广场,三大块,用廊式符号化了的分隔来处理,上下内外都有交织,有分有合,十分有机。现代广场空间层次手法有多种形式,廊、绿化、雕塑,还向高度方向发展,使用下沉广场、天桥、楼廊等,使空间更多样。收头方法
一个形体的边界,或起始,或终止,或转折,进行处理使之有一个完美的交代,这就是收头。基本法则为:形象终止要有交代。不理想的形象要设法隐蔽。不同的材料平面交接要用凸凹缝。不同的材料立体交接,阴角可直接交接,阳角处理要用线脚、凹槽、压条把阳角转变为阴角。近年来,建筑形象上多用空架子表述形式,作为收头,有的不合逻辑,显得虚假。有的建筑形象由地面钻出来,好像没有作完,就是没有在地面上作收头。两个立方体相贯,需要有咬合部,不能面面相贴。坡屋顶的相贯也要咬合,这样才符合逻辑。窗和洞口在面上通过对位关系,确定收头之处,如果边界与边界的位置含混不清,其形态就不会好看。几种材料的交接最好不要作平接,要有凹凸处理,不能凹凸处理作凹线也行。
建筑的尺度
建筑形式以多大尺度为合适,建筑的内部形象尺度如何统一,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建筑的尺度以人的尺度为基准。人的基本尺度是:站高1700、头顶距目120、重心高1000、垂手指尖至地700、两手距1700、举手高2100、肩宽500、坐小腿高440、坐肘高660、坐顶高1320。人的空间要求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适度,6平方米以下适合1人书房,6-12平方米适合4人以下交谈,12平方米以上可供5人以上活动。人与人的空间关系的参照:相好者的空间距在两臂内(1.5米),不识者在四臂外,排斥者在六臂外。日本的席为空间单位,一席2平方米,两个人的情感空间是四席半,9平方米最理想。建筑尺度反映在建筑体量、内部空间尺度和建筑空间场-建筑物、空间、人之间的统一关系。宗教建筑之所以祟高,是以大的空间压倒心灵,要有升腾感,高度要超过人的20 倍。上海南京东路建筑的高大是因为路狭的原因。对建筑的尺度判断来源于人的经验:认知部件门、窗、台级、檐部、栏杆、阳台等大小基本固定的局部形象上。有一些巨大体量的建筑,不能用窗来作尺度参照,就要完全取消熟知的建筑构件和心理模式,得以用车、人来参照,千万不能似是而非,令人难以捉摸。同一建筑形象中,尺度要统一,德国莱比锡的联军纪念碑(战胜拿破仑)拱门巨大,门下的台阶不是台阶,高达一层楼,使建筑尺度混乱,人们不觉其伟大,只觉其巨大。建筑与环境的尺度应当统一,特别是风景名胜区,杭州西湖周围的高层建筑,体量与西湖不协调,显得西湖小了。不同的形状和大小的场空间,对人的影响可以用等值线表示,内侧一面的房角、门、窗、饰物的影响要大一些。内部空间一般较外部空间小,视场收,视距近,还要亲切可人,处理手法有:室内空间太高,可把墙角降低作圆角;空间太低,可以把墙角向内移,作圆角。适宜的高度与面积的关系是:H=lg(S+1),如果是走廊,S=16.18*宽。卧室、书房、阅览室等需要静的地方,高度宜低,一般为2.5米,就寝、写字还可更低。跳层大厅一般不宜太狭,宽至少不小于高度。空间的组织
空间的眼即建筑的关键空间。公共建筑中一般为路线相交的门厅,园林建筑中一般是院子,住宅中是起居室,饭店里的餐厅,宾馆里的中庭。空间的组成由围(可以有缺口,更生动)、覆盖(有关怀、保护作用)、凸起(如台、坛)、凹入(有隐藏、安全感)、设立(如碑,空间边界不确立)、地面材料不同等七种构成方式。空间的类别有并置(性质相同排比)、重置(大套小,前套后)、主从(一主数从)、宾主(两个空间性质不同,地位相近,最好有一个过渡空间)、顺序(有顺序关系)、综合性(多种关系)六种空间。空间的组合手法一是每个单体空间形式的选取,二是这些空间怎样组织。实例:麻省理工学院宿舍(并置,蛇形弯曲,单元并列);客厅里沙发围出的一圈(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宾主,秘书处和会议厅间用门厅过渡)。空间既要分隔,又要流通,分平面和立体两方面。平面实例:美术馆;金鱼廊;杭州玉泉;上海豫园。立体:两层合一不宜太狭小,宽不小于高,上下层的高宽比最好一样,不宜太扁,如太深感觉较差,上下之间流通部分最好作曲线形状,有动势,并用吊灯或其它有形之物(楼梯栏杆、观光电梯)沟通上下。空间的方向性即导向性:长方形长为主向;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有静止感;圆形有运动感又有旋转的感觉;直角三角形有四个方向作公共空间较好;非直角三角形有六个运动方向有来去匆匆的感觉。实例:体育馆作成圆形,适合观看比赛,圆形有向心的兴奋性,但开会不宜;帐蓬结构空间自由多变,宜于展览会、运动场、健身房、候机楼及文娱游乐场。
建筑形态的意象构思
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建筑形象不含其他意义,建筑形象只要符合自身的艺术法则的要求-变化和统一、均衡和稳定、比例和尺度、节奏和韵律,以及层次、虚实、方向性。二是认为建筑形象要反映文化,表达某种意义,表现船帆、飞翔。形的基本心态:立方体静穆、理性、方直;长方体理性、划
一、有方向性;柱体确定性、严肃性、纪念性、祟高性;锥体和棱锥稳定性、永恒性;圆柱体如果高大,运动感强烈,严肃性减弱。建筑形体是由以上这些母体构成的。而建筑设计的文化有一些是由象征符号如蝙蝠、鱼,隐喻如黑瓦白墙中黑喻水以避火,文字如匾额、楹联等表现的。西方古典手法:古希腊古罗马用柱式(陶立克平直,喻男性美;爱奥尼奥带卷涡,喻女性美;科林斯带藻叶,来自科林斯一位少女的墓碑,少女的奶妈把祭篮放在长有茛菪草的碑顶,到了春天茛菪草伸出篮子,沿着它成长起来,成了涡卷形的曲线)、柱廊、山花、水平檐部、连拱。中世纪用尖拱,拱中向上升腾,用尖塔,用作成拉丁十字的平面象征耶稣受难。文艺复兴时期形上多用圆和正方,强调水平构图。文艺复兴以后的古典主义强调严格的比例关系。中国古典手法:长期稳定不变,宫殿高大,开间11间,饰物多;宗教建筑中的塔又是楼阁,又高耸入云,既世俗又至高无上。民居都是分进布局,显示内向。园林布局自由,强调人的个性,树姿顺其自然,池水则求静。现代建筑手法:形象从原来的建筑抽象出来。表现出为人的情态。赖特说我喜欢抓一个想法,戏弄之,直至最后成为一个有诗意的环境。建筑方案设计的运作
有人喜欢从内容出发,有人喜欢从形式出发。前者缺少创造性,不是建筑创作,立体不会好,但是基础。后者常用,对基地和设计手法对象都要熟。还有一种是构成式的,以一个体系为出发点,作各种变换,形成方案,难度较高。第四种是意象性的,把某意念投射到某种形象上,让人联想,一经点破,越看越象,如聂耳纪念碑-琴台-耳字,这需要建筑师的自我修养。一般要经过主体分析、环境构思、个性创造几个环节。
第二篇: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考研快题总结
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考研快题总结
很实用的快题指导文章,要深入可以多看看规范图集资料。
建筑与城市规划考研快题总结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 内部功能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停车场的设置 建筑造型分析 建筑设计手法 建筑的轴线 建筑的层次 考研快题总结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有三个基本方面:
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及其位置对建筑相应的要求。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有三种: 1、基地面临交叉路口。要求建筑具有一定标志性,并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和休息空间。2、基地面临主要道路。立面处理最为重要,可入口,停车,但在城市主干道上不宜开入口和停车场,因为会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基地面临次要道路。立面处理可稍简化,适合入口停车并宜退让红线较大距离,以使对行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基地面对着道路。建筑适宜有一定的层次感,通常使用的手段是在建筑上开口。、道路需要疏浚。当道路转折角度过大,视线不便时,需考虑使一部分基地作为舒缓道路的过渡部分,有适当面积的铺地及不遮挡视线的绿化,以满足人行交通。
建筑与周边旧有建筑的关系。、建筑同周围建筑围合成庭院。2、建筑遮挡旧有建筑。
3、透过建筑能看到旧有建筑。、建筑同旧有建筑在高度上或形式处理上的统一或对比。
停车场的设置。
停车场一般应位于城市次要道路边上或L型道路的交*端口。
快速建筑设计的设计过程:内部功能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
内部功能分析
1、功能组成;动静,公私分类;面积方块图;空间的特殊需要;门厅,楼梯间,卫生间的大小,数量,位置;注意是否有面积过大的房间。2、根据建筑密度和基地面积估算出一层面积和层数,并在总平面图上确定建筑的主次入口,停车位置和基本流线,并按比例画出建筑的基本布局。
3、功能流线图。
4、层高和结构形式,柱网布局。
外部环境分析
1、城规要求:建筑密度50%,容积率,高度控制,绿化率,入口要求,消防疏散要求,日照间距。
2、地形地貌分析。
平整地形建筑布局可适当灵活扭曲,复杂地形建筑布局宜完整简洁。
十字路口或缺角地形中建筑处理宜为锯齿型或弧型,城市边角料地形中不宜多实际功能。坡地地貌依据其起坡角度的大小,可采取全埋,半埋,架空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建筑与等高线一般有平行和垂直两种关系;根据落差的大小可选择跌落半层,一层;落差应结合停车场等功能进行有效利用。
临水地貌应注意两点原则:建筑平面舒展,立面轻盈;建筑可适当延伸至水面并与水面产生关系。
3、基地周边环境景观,视线,噪声分析。
4、基地周边原有建筑物的高度,布局,立面及屋顶形式。
5、基地内部原有绿化,遗址等要素分析。
6、基地所在地的气候和风土传统。
建筑造型分析;
1、办公楼与旅馆立面处理外窗较为规律化,可通过窗的设计和突出局部构架使构图活跃。
2、博物馆,展览馆类建筑主要依*天窗采光,故外立面较实,可通过对天窗造型;运用片墙,构架;墙体内陷做洞口处理;具厚重感的体块咬合;墙面突出片墙或凹进做侧窗;墙面做影壁;建筑与水结合等手法进行活跃化。
博物馆,展览馆的用窗常用形式主要有天窗,高窗,侧窗,局部有高角窗处理,由于功能的文化性需要,经常有局部与大片玻璃幕墙对比的运用。、综合体建筑的处理没有固定原则,依据气候,位置,功能的不同可运用墙体,虚构架,廊道,窗等建筑元素进行活跃。
常见问题:、平面中易忘指北针,剖切符号,主次入口,室内外不同地平的标高,房间名称,楼梯指针,消防楼梯,室外台阶,通高线,上层悬挑的投影虚线,在2层以上平面中若能看见屋顶,要将屋顶打格同室内空间区分开来。有要求时需进行无障碍设计和电梯设计以及停车位设计,室外地砖一般到1500X1500左右。、剖面中易忘画女儿墙,室内外高差,标高,梁线,不宜画阴影和材质表现,可画人表达尺度。
3、总平面中易忘指北针,主入口标识和标层数,宜打阴影,并应与平面图方向一致。(避免理解混乱)、立面处理形式感应较强,多用虚实对比,突出的片墙和框架,隔栅,遮光板,百叶窗以及各式的窗(横竖条窗,大小点窗,方窗圆窗,侧窗,天窗,高窗,玻璃幕)雨蓬等突出。光影关系应强烈,适当辅以绿化,时间充裕时应将建筑外轮廓线加粗,并画出材质(木,砖,石,涂料,铝板,玻璃,混凝土等)、2000M2以下的建筑楼梯间一般不多于4个(特殊需要除外),卫生间不多于3个,楼梯间和卫生间合并设置时位于入口或建筑端部,位于入口时宜与人流进入方向一致,尽量不使楼梯中间平台正对大厅和入口。(视觉效果差)分开设置时常位于主体功能之间,形体上可做凹进处理。、建筑形体布局常用的有一字型,L字型,T字型,十字型,工字型,王字型。设计时按功能灵活使用,比如工字型的一边可扭转或改变形状。、流线宜简洁通畅,景观丰富。、透视图畸变不宜过大造成变形。透视图背景是天故比轴侧图方便绘制。、楼梯间一般3M X 6M左右,卫生间(男女合计)6M X 6M左右,蹲位900X1100,应
至少配有公共盥洗室。、单间面积较大时,需考虑独置或置顶以及疏散。
建筑设计手法笔记
建筑设计手法
手法的涵义:建筑形象的构图、建筑形象的气质、以及通过什么方法达到形态的和谐性,手法比技巧抽象和有情趣,它贯穿于立意构思到细部处理。建筑设计手法的基本内容:
立意性手法:通过什么素材和手法,表现什么意境和思想。解决心理需求、情态和审美的内涵。如空间的缓冲处理、空间的延伸作用、形态的人情味。
布局性手法:将意具体化,把形式转化为形象。如将建筑语言化、符号化,产生众所周知的共识性符号,然后纳入自己的作品中,门窗、檐部、栏杆、踏步等。[把朦胧、抽象的想法落实到具体的建筑形象,首先要善于思考,即形象思维,或称视觉思维,心目中的建筑形象,既包括历史和现实的,也包括自己萌发出来的形象。]
单体处理手法:布局完成后要研究具体形象的细节安排,如门窗要考虑比例、高低、大小、前后、明暗、色调,材质。
细部处理手法:细部即细小处、局部,室内装饰视距近、对象具体,细部很重要,尤其材质、色泽、转折、过渡、收头更为重要。建筑造型设计手法实例:古希腊波赛顿神庙(正三角形的稳定)。日本京都人脸住宅(明喻)。美国纽约利华大厦(垂直与水平裙房的比例、高层下端内缩收头、高层顶端的收头)。美国科罗拉多州空军士官学院教堂(尖三角隐喻飞机,群体的秩序感、韵律感)。苏州拙政院香洲(仿船坊,由平台、廊亭、外廊、内厅组成,整体比例确当、既分又合、虚实-全虚、半虚、实-处理有序、高低错落)。几何分析
把建筑抽象为最简单的基本形体,研究其形式关系,这就是几何分析法。是一种从大处着眼的方法。
黄金分割: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比2/1,以短边长截钭边,钭边剩下长度截长直角边,交点两侧比为黄金比。此比构成的矩形最和谐。
古典主义三段式:檐部、柱廊、基座之比为1/3/2。
几何分析实例:北京故宫太和殿(等边三角形的下半部叠两个圆形)。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九宫母题,渐次减少方柱体)。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位于国会前广场三角地,贝聿铭大胆把它安排成两个平面为三角形的建筑,用块体的切割、挖补、移位的手法设计立面。建筑形象的轮廓线:上海外滩建筑群、巴黎埃菲尔铁塔、阿尔及尔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西安小雁塔、印度泰姬陵,都是抛物线、圆尖顶外隐含圆尖线。建筑的轴线
中轴线或视觉重心线。把握轴线是很有用的设计手法。
对称轴线:特征是庄重、雄伟、空间方向明确,有规则。性质1:左右物对于对称轴线的对称性越强,轴向强度越强。性质2:限定物的自对称性越强,轴向强度反而减弱。非对称轴线:一般与建筑形象的重心相一致。
轴线的暗示:1、用功能性的墙体、坡道。2、用形的有序排列,如柱列、窗。3、线型连续的点列。4、墙面漏窗。5、形的轴向暗示。
轴线的转折手法:轴线的交叉、转折、过渡较难。处理方法为1、作暗示性的饰物,起指路标作用。2、加强主要轴线的强度。比如说作起首处理。
轴线的起讫及收头:上海鲁迅公园鲁迅墓建筑,墓碑形似终端,但实际轴线未终了,应在墓碑后处理过渡物,如用松林,正如天王殿,正面是弥勒,后面是韦驮,就避免了造成轴线终结。
建筑的虚实处理
虚和实即物质实体和空间,墙、屋顶、地面实,廊、庭院、门窗虚。虚又可以引伸到实墙的凹面,因为凹面增加了阴影和空间,而实又可以引伸到凸面。建筑立面的虚实法则
左右的虚实法则是对称性的,左虚右实和左实右虚等价。分几种节奏关系:大虚大实、小虚小实,以实为主和以虚为主都可以。随机的、似对称非对称的较难把握。上下关系的虚实是不等价的。一般说,上下的虚实可以用三段式来处理。罗马斗兽场,三层虚的连续拱圈上是一层实墙,显得有一定视觉重量,立面形象完整,券间墙都作倚柱,其凹凸和阴影的作用,也增加了形象的虚的成分。某体育馆顶有一个宽大的尾盖,把原来外面的空间放在里外之间,增加了层次。
空间和实体的关系 1、空间为虚,实体为实,虚因实而生,实之目的是虚。2、构成空间的实体,因其大小、位置、形状、质地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构成空间的视觉能量。3、空间之应用,必须用实体来限定和表达。实例:上海教育会堂中庭空间,用水池切入,实楼梯联系上下,玻璃引入街景。中国园林一般一面紧,一面松。上海商城入口,既封闭,又通透。杭州西湖小瀛洲水中有岛,岛中有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建筑群的虚实分析 北京的传统民居是组织了外实内虚的空间。现代居住区将密集的住宅做成开放式,然后与公园相邻,空间结构是公园(公共空间)-中庭(半公共空间)-小路(半私密空间)-住宅(私密空间)。苏州网师园东部为多进式布局的居住性建筑,中轴线规划,密集,中部为园林主体,水池形成大空间,为了增加层次,将水池东南角和西北角做成港湾形式,以小桥分割,西部以一墙之隔引向建筑,墙下一廊,引入的院子以池水和建筑收头。杭州玉泉以两个观鱼池为中心,组织起两个院落,以景区之空始到建筑之实,又到鱼池之空结束。西泠印社把山顶空间围起来,但围而不闭,宜于远眺,疏密有致。
建筑的层次
层次与造型 [距离的远近不同产生景物的层次,没有层次,景物一览无余,也就没有情趣了。欧阳修蝶恋花写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增加层次的手法有,设围栏物、改变地面材料、改变地面或空间的高度、使用家具围护、使用玻璃隔断。大凡层次处理,一定要注意格式塔法则,即凡事都应当注意自身的形状,不但注意实的、使用部位,还要注意空的、不使用的部位。单视场:一眼望去能见到数个层次的。桂林榕湖饭店四号楼入口内庭院,门斗到门厅,门厅通过大片玻璃看到内院,内院又有水池、绿地、廊、楼梯,进入内院又须转弯抹角。广州白云宾馆入口小院与门厅有大片玻璃相连,视线通透,院子中小桥、水池、廊、山石林木尽收眼底,一座小平桥把水池分成两个,大的方正,小的曲折,更觉生动[两个空间形态,如果是视觉层次的,有两种做法,要么完全一样,要么完全不一样]。上海某别墅客厅,在客厅可见餐厅和门厅,形成三联空间,使客厅与门厅间有过渡,厕所在客、餐之间的廊边,既有暗示,又隐蔽,客厅餐厅间用高低步、对柱分隔。昆山中国银行底层空间,中庭和营业厅用柱子分隔,中庭与门厅用不同层高处理,中庭与后部,用柱又用不同层高区别。多视场:多视点感受时的建筑形象,从入口到出口沿线都能感受到,有
如展览馆内的人不断改变视角。此时人对空间的层次感受,以记忆的形象为主,辅以逻辑思维完成。多视场层次,不可能让每一空间都有强烈个性,只须使人记住流线,即层次的结构,也就突出了要记住的主要空间。多视场的层次,设计在关系。一组空间,有大路、小路,有亭子、草地,大路让人快行,小路让人慢步,亭子用于休息,草地可以随意,空间形态与功能是一致的。苏州留园的入口非常巧妙。上海鲁迅陈列馆,进厅后向右参观,一路三折到休息厅,上楼亦如是。大型江南私家园林苏州拙政园,空间构图必须注意多视野层次。拙政园原东部是明王心一归田园居,西为张氏补园。从原来中部腰门入院较为合理。长弄堂从东北街到头是腰门,开门见山,以山障景,造成非视野层次,绕过假山,豁然开朗,是个十分丰富的单视野层次,可见到远香堂、南轩、荷风四面亭、池水、小山、见山楼、香洲等;可供选择的路有三条;园中还有园,东南角的枇杷园、西部之园都自成一体。还有更小的层次小庭院,如海棠春坞、玉兰堂,层层深入,其趣无穷,这就是空间层次手法。小沧浪是单视野层次观景佳处,通过小飞虹(廊桥)可见荷风四面亭,属典型空间层次手法。
建筑层次的运用 用多层次来解决私密功能要求,如住宅、办公中的经理室(经过秘书室到经理室)。还可以解决有聚有分的功能要求,如展览馆建筑,不封闭空间,只起隔挡作用;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空心圆形建筑,玻璃顶,人乘电梯上,沿螺旋形展览空间走下来;洛杉矶海特旅馆中庭是美国建筑师波特曼的共享空间理论的典型表述,在一个大空间里,划分出限定不太强烈的小空间,产生空间层次效果,体现当代社会的交往精神。空间层次还可以用来解决深度感要求。住宅的空间性质和关系比较单一,空间不大,处理时不能大手大脚,应该精打细算。起居和餐厅在一起时,要适当作一些暗示以交代分隔,有大空间需要时则可以合二为一。[有的空间对内是外部空间,对外是内部空间,这被称为重置空间。][有的空间分隔用的手法很特殊,比如把一个西方古典式的门廊倒置、斜放,非同一般,不但有了层次,还令人激动,这被称为手法主义。]广场是没有顶盖的建筑,也有层次问题。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起始于一个长方形广场,然后是一个正梯形,再加一个椭圆形,然后是教堂。效果是气势非凡,有利于远看的教堂视觉形象。美国圣地亚哥霍顿广场,三大块,用廊式符号化了的分隔来处理,上下内外都有交织,有分有合,十分有机。现代广场空间层次手法有多种形式,廊、绿化、雕塑,还向高度方向发展,使用下沉广场、天桥、楼廊等,使空间更多样。
收头方法
一个形体的边界,或起始,或终止,或转折,进行处理使之有一个完美的交代,这就是收头。基本法则为:形象终止要有交代。不理想的形象要设法隐蔽。不同的材料平面交接要用凸凹缝。不同的材料立体交接,阴角可直接交接,阳角处理要用线脚、凹槽、压条把阳角转变为阴角。近年来,建筑形象上多用空架子表述形式,作为收头,有的不合逻辑,显得虚假。有的建筑形象由地面钻出来,好像没有作完,就是没有在地面上作收头。两个立方体相贯,需要有咬合部,不能面面相贴。坡屋顶的相贯也要咬合,这样才符合逻辑。窗和洞口在面上通过对位关系,确定收头之处,如果边界与边界的位置含混不清,其形态就不会好看。几种材料的交接最好不要作平接,要有凹凸处理,不能凹凸处理作凹线也行。建筑的尺度
建筑形式以多大尺度为合适,建筑的内部形象尺度如何统一,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建筑的尺度以人的尺度为基准。人的基本尺度是:站高1700、头顶距目120、重心高1000、垂手指尖至地700、两手距1700、举手高2100、肩宽500、坐小腿高440、坐肘高660、坐顶高1320。人的空间要求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适度,6平方米以下适合1人书房,6-12平方米适合4人以下交谈,12平方米以上可供5人以上活动。人与人的空间关系的参照:相好者的空间距在两臂内(1.5米),不识者在四臂外,排斥者在六臂外。日本的席为空间单位,一席2平方米,两个人的情感空间是四席半,9平方米最理想。建筑尺度反映在建筑体量、内部空间
尺度和建筑空间场-建筑物、空间、人之间的统一关系。宗教建筑之所以祟高,是以大的空间压倒心灵,要有升腾感,高度要超过人的20 倍。上海南京东路建筑的高大是因为路狭的原因。对建筑的尺度判断来源于人的经验:认知部件门、窗、台级、檐部、栏杆、阳台等大小基本固定的局部形象上。有一些巨大体量的建筑,不能用窗来作尺度参照,就要完全取消熟知的建筑构件和心理模式,得以用车、人来参照,千万不能似是而非,令人难以捉摸。同一建筑形象中,尺度要统一,德国莱比锡的联军纪念碑(战胜拿破仑)拱门巨大,门下的台阶不是台阶,高达一层楼,使建筑尺度混乱,人们不觉其伟大,只觉其巨大。建筑与环境的尺度应当统一,特别是风景名胜区,杭州西湖周围的高层建筑,体量与西湖不协调,显得西湖小了。不同的形状和大小的场空间,对人的影响可以用等值线表示,内侧一面的房角、门、窗、饰物的影响要大一些。内部空间一般较外部空间小,视场收,视距近,还要亲切可人,处理手法有:室内空间太高,可把墙角降低作圆角;空间太低,可以把墙角向内移,作圆角。适宜的高度与面积的关系是:H=lg(S+1),如果是走廊,S=16.18*宽。卧室、书房、阅览室等需要静的地方,高度宜低,一般为2.5米,就寝、写字还可更低。跳层大厅一般不宜太狭,宽至少不小于高度。
空间的组织
空间的眼即建筑的关键空间。公共建筑中一般为路线相交的门厅,园林建筑中一般是院子,住宅中是起居室,饭店里的餐厅,宾馆里的中庭。空间的组成由围(可以有缺口,更生动)、覆盖(有关怀、保护作用)、凸起(如台、坛)、凹入(有隐藏、安全感)、设立(如碑,空间边界不确立)、地面材料不同等七种构成方式。空间的类别有并置(性质相同排比)、重置(大套小,前套后)、主从(一主数从)、宾主(两个空间性质不同,地位相近,最好有一个过渡空间)、顺序(有顺序关系)、综合性(多种关系)六种空间。空间的组合手法一是每个单体空间形式的选取,二是这些空间怎样组织。实例:麻省理工学院宿舍(并置,蛇形弯曲,单元并列);客厅里沙发围出的一圈(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宾主,秘书处和会议厅间用门厅过渡)。空间既要分隔,又要流通,分平面和立体两方面。平面实例:美术馆;金鱼廊;杭州玉泉;上海豫园。立体:两层合一不宜太狭小,宽不小于高,上下层的高宽比最好一样,不宜太扁,如太深感觉较差,上下之间流通部分最好作曲线形状,有动势,并用吊灯或其它有形之物(楼梯栏杆、观光电梯)沟通上下。空间的方向性即导向性:长方形长为主向;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有静止感;圆形有运动感又有旋转的感觉;直角三角形有四个方向作公共空间较好;非直角三角形有六个运动方向有来去匆匆的感觉。实例:体育馆作成圆形,适合观看比赛,圆形有向心的兴奋性,但开会不宜;帐蓬结构空间自由多变,宜于展览会、运动场、健身房、候机楼及文娱游乐场。建筑形态的意象构思
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建筑形象不含其他意义,建筑形象只要符合自身的艺术法则的要求-变化和统一、均衡和稳定、比例和尺度、节奏和韵律,以及层次、虚实、方向性。二是认为建筑形象要反映文化,表达某种意义,表现船帆、飞翔。形的基本心态:立方体静穆、理性、方直;长方体理性、划
一、有方向性;柱体确定性、严肃性、纪念性、祟高性;锥体和棱锥稳定性、永恒性;圆柱体如果高大,运动感强烈,严肃性减弱。建筑形体是由以上这些母体构成的。而建筑设计的文化有一些是由象征符号如蝙蝠、鱼,隐喻如黑瓦白墙中黑喻水以避火,文字如匾额、楹联等表现的。西方古典手法:古希腊古罗马用柱式(陶立克平直,喻男性美;爱奥尼奥带卷涡,喻女性美;科林斯带藻叶,来自科林斯一位少女的墓碑,少女的奶妈把祭篮放在长有茛菪草的碑顶,到了春天茛菪草伸出篮子,沿着它成长起来,成了涡卷形的曲线)、柱廊、山花、水平檐部、连拱。中世纪用尖拱,拱中向上升腾,用尖塔,用作成拉丁十字的平面象征耶稣受难。文艺复兴时期形上多用圆和正方,强调水平构图。文艺复兴以后的古典主义强调严格的比例关系。中国古典手法:长期稳定不变,宫殿高大,开间11
间,饰物多;宗教建筑中的塔又是楼阁,又高耸入云,既世俗又至高无上。民居都是分进布局,显示内向。园林布局自由,强调人的个性,树姿顺其自然,池水则求静。现代建筑手法:形象从原来的建筑抽象出来。表现出为人的情态。赖特说我喜欢抓一个想法,戏弄之,直至最后成为一个有诗意的环境。建筑方案设计的运作
有人喜欢从内容出发,有人喜欢从形式出发。前者缺少创造性,不是建筑创作,立体不会好,但是基础。后者常用,对基地和设计手法对象都要熟。还有一种是构成式的,以一个体系为出发点,作各种变换,形成方案,难度较高。第四种是意象性的,把某意念投射到某种形象上,让人联想,一经点破,越看越象,如聂耳纪念碑-琴台-耳字,这需要建筑师的自我修养。一般要经过主体分析、环境构思、个性创造几个环节。
(来源网络)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80—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Standard for Basic Terminology of Urban Planning
GB/T 50280—9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9年2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8〕1号
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合[1992]490号文的要求,由我部组织制订的《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自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我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8年8月13日总则
1.0.1 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
1.0.3 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城市和城市化
2.0.1 居民点 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0.2 城市(城镇)city
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0.3 市 municipality;city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4 镇 town
经国家批准设镇建的行政地域。
2.0.5 市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a city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2.0.6 城市化 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0.7 城市化水平urbanization level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2.0.8 城市群 agglomeration
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2.0.9 城镇体系 urban system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2.0.10 卫星城(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城市规划概述
3.0.1 城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3.0.2 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3.0.3 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3.0.4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master planning outline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3.0.5 城市规划区 urban planning area
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3.0.6 城市建成区 urban built-up area
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务的地区。
3.0.7 开发区 development area
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建设地区的统称。
3.0.8 旧城改建 urban redevelopment
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
3.0.9 城市基础设施 urban infrastructure
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3.0.10 城市总体规划 master plan,comprehensive planning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和综合部
署和实施措施。
3.0.11 分区规划 district planing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3.0.12近期建设规划 immediate plan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3.0.13 城市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3.0.14 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全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3.0.15 修建性详细规划 site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0.16 城市规划管理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城市规划编制
4.1 发展战略
4.1.1 城市发展战略 strategy for urban developent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4.1.2 城市职能 urban function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4.1.3 城市性质 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4.1.4 城市规模 city size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4.1.5 城市发展方向 direction for urban development
城市各项建设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
4.1.6 城市发展目标 goal for urban development
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所拟定的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4.2 城市人口
4.2.1 城市人口结构 urban population structure
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按照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因素的构成状况。
4.2.2 城市人口年龄构成 age composition
一定时间城市人口按年龄的自然顺序排列的数列所反映的年龄状况,以年龄的基本特征划分的各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
4.2.3 城市人口增长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在一定时期内由出生、死亡和迁入、迁出等因素的消长,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变动现象。
4.2.4 城市人口增长率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rate
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4.2.5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natural growth rate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人口数之比。
4.2.6 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 mechanical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4.2.7 城市人口预测 urban population forecast
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测算。
4.3 城市用地
4.3.1 城市用地 urban land
按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的统称。
4.3.2 居住用地 residential land
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4.3.3 公共设施用地 public facilities
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4.3.4 工业用地 industrial land
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4.3.5 仓储用地 warehouse land
城市中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4.3.6 对外交通用地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land
城市对外联系的铁路、公路、管道运输设施、港口、机场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4.3.7 道路广场用地 roads and squares
城市中道路、广场和公共停车场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4.3.8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municipal utilities
城市中为生活及生产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包括:供应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及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用地。
4.3.9 绿地 green space
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4.3.10 特殊用地 specially-designated land
一般指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及保安用地等特殊性质的用地。
4.3.11 水域和其它用地 waters and miscellaneous
城市范围内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设用地、露天矿用地和弃置地,以及江、河、湖、海、水库、苇地、滩涂和渠道等常年有水或季节性有水的全部水域。
4.3.12 保留地 reserved land
城市中留待未来开发建设的或禁止开发的规划控制用地。
4.3.13 城市用地评价 urban landuse evaluation
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对可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和开发的区位条件所进行的工程评估及技术经济评价。
4.3.14 城市用地平衡 urban landuse balance
根据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和实际需要,对各类城市用地的数量和比例所作的调整和综合平衡。
4.4 城市总体布局
4.4.1 城市结构 urban structure
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4.4.2 城市布局 urban layout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组织及其形式和状态。
4.4.3 城市形态 urban morphology
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份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4.4.4 城市功能分区 functional districts
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4.4.5 工业区 industrial districts
城市中工业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4.4.6 居住区 residential district
城市中由城市主要道路或片段分界线所围合,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4.4.7 商业区 commrcial
城市中市级或区级商业设施比较集中的地区。
4.4.8 文教区 institutes and colleges district
城市中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比较集中的地区。
4.4.9 中心商务区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
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
4.4.10 仓储区 warehouse district
城市中为储藏城市生活或生产资料而比较集中布置仓库、储料棚或储存场地的独立地区或地段。
4.4.11 综合区 mixed-use district
城市中根据规划可以兼容多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地区。
4.4.12 风景区 scenic zone
城市范围内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以自然景物为主体,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的地区。
4.4.13 市中心 civic center
城市中重要市级公共设施比较集中、人群流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
4.4.14 副中心 sub-civic center
城市中为分散市中心活动强度的、辅助性的次于市中心的市级公共活动中心。
4.5 居住区规划
4.5.1 居住区规划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对城市居住区的住宅、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室外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所进行的综合性具体安排。
4.5.2 居住小区 residential quarter
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4.5.3 居住组团 housing cluster
城市中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4.6 城市道路交通
4.6.1 城市交通 urban transportation
城市范围内采用各种运输方式运送人和货物的运输活动,以及行人的流动。
4.6.2 城市对外交通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城市与城市范围以外地区之间采用各种运输方式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活动。
4.6.3 城市交通预测 urban transportation forecast
根据规划期末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土地使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客、货运输的发展趋势、交通方式的构成、道路的交通量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估算。
4.6.4 城市道路系统 urban road system
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及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和停车场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
4.6.5 城市道路网 urban road network
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们的道路,以一定的密度和适当的形式组成的网络结构。
4.6.6 快速路 express way
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
4.6.7 城市道路网密度 density of urban road network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某一地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上拥有的道路长度。
4.6.8 大运量快速交通 mass rapid transit
城市地区采用地面、地下或高架交通设施,以机坳车辆大量、快速、便捷运送旅客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4.6.9 步行街 pedestrian street
专供步行者使用,禁止通行车辆或者只准通行特种车辆的道路。
4.7 城市给水工程
4.7.1 城市给水 water supply
由城市给水系统对城市生产、生活、消防和市政管理等所需用水进行供给的给水方式。
4.7.2 城市用水 water consumption
城市生产、生活、消防和市政管理等活动所需用水的统称。
4.7.3 城市给水工程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为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等用水而兴建的,包括原水的取集、处理以及成品水输配等各项工程设施。
4.7.4 给水水源 water sources
给水工程取用的原水水体。
4.7.5 水源选择 water sources selection
根据城市用水需求和给水工程设计规范,对给水水源的位置、水量、水质及给水工程设施建设的技术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不同水源方案进行比较,作出方案选择。
4.7.6 水源保护 protection of water sources
保护城市给水水源不受污染的各种措施。
4.7.7 城市给水系统 water supply system
城市给水的取水、水质处理、输水和配水等工程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总体。
4.8 城市排水工程
4.8.1 城市排水 sewerage
由城市排水系统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4.8.2 城市污水 sewage
排入城市排水系统中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和径流水的统称。
4.8.3 生活污水 domestic sewage
居民在工作和生活中排出的受一定污染的水。
4.8.4 生产废水 industrial wastewater
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未受污染或受轻微污染以及水温稍有升高的水。
4.8.5 生产污水 polluted industrial wastewater
生产过程中排出的被污染的水,以及排放后造成热污染的水。
4.8.6 城市排水系统 sewerage system
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工程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总体。
4.8.7 分流制 separate system
用不同管渠分别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4.8.8 合流制 combined system
用同一管渠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4.8.9 城市排水工程 sewerage engineering
为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城市污水和雨水而兴建的各种工程设施。
4.8.10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而进行净化的过程。
4.9 城市电力工程
4.9.1 城市供电电源 power source
为城市各种用户提供电能的城市发电厂,或从区域性电力系统接受电能的电源变电站。(所)
4.9.2 城市用电负荷 electrical load
城市市域或局部地区内,所在用户在某一时刻实际耗用的有功功率。
4.9.3 高压线走廊 high tension corridor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行经的专用通道。
4.9.4 城市供电系统 power supply system
由城市供电电源,输配电网和电能用户组成的总体。
4.10 城市通信工程
4.10.1 城市通信 communication
城市范围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各种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4.10.2 城市通信系统 communication system
城市范围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信息的各个传输交换系统的工程设施组成的总体。
4.11 城市供热工程
4.11.1 城市集中供热 district heating
利用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又称区域供热。
4.11.2 城市供热系统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由集中热源、供热管网等设施和热能用户使用设施组成的总体。
4.12 城市燃气工程
4.12.1 城市燃气 gas
供城市生产和生活作燃料使用的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气体能源的统称。
4.12.2 城市燃气供应系统 gas supply system
由城市燃气供应源、燃气输配设施和用户使用设施组成的总体。
4.13 城市绿地系统
4.13.1 城市绿化 urban afforestation
城市中栽种植物和利用自然条件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活动。
4.13.2 城市绿地系统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4.13.3 公共绿地 public green space
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
4.13.4 公园 park
城市中具有一定的用地范围和良好的绿化及一定服务设施,供群众游憩的公共绿地。
4.13.5 绿带 green belt
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邻城市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扩展的绿色开敞空间。
4.13.6 专用绿地 specified green space
城市中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设计等机构或设施,以及工厂和部队驻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4.13.7 防护绿地 green buffer
城市中用于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林带及绿化用地。
4.14 城市环境保护
4.14.1 城市生态系统 city ecosystem
在城市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系统。
4.14.2 城市生态平衡 balance of city ecosystem
在城市范围内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保持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4.14.3 城市环境污染 cit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在城市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污染等的总称。
4.14.4 城市环境质量 city environmental quality
在城市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如大气、水体等),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
4.14.5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city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根据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生存环境,对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容许含量(或要求)所作的规定,按一定的方法对城市的不环境质量所进行的评定、说明和预测。
4.14.6 城市环境保护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在城市范围内,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措施,以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以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
适宜的环境。
4.15 城市历史文化地区保护
4.15.1 历史文化名城 historic city
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4.15.2 历史地段 historic site
城市中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完整地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或地段。
4.15.3 历史文化保护区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sites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应予以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
4.15.4 历史地段保护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sites
对城市中历史地段及其环境的鉴定、保存、维护、整治以及必要的修复和复原的活动。
4.15.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则 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 cities
以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
4.16 城市防灾
4.16.1 城市防灾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为抵御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危害的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
4.16.2 城市防洪 urban flood control
为抵御和减轻洪水对城市造成灾害而采取的各种工程和非工程预防措施。
4.16.3 城市防洪标准 flood control standard
根据城市的重要程度、所在地域的洪灾类型,以及历史性洪水灾害等因素,而制定的城市防洪的设防标准。
4.16.4 城市防洪工程 flood control works
为抵御和减轻洪水对城市造成灾害性损失而兴建的各种工程措施。
4.16.5 城市防震 earthquake hazard protection
为抵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
4.16.6 城市消防 urban fire control
为预防和减轻因火灾对城市造成损失而采取的各种预防和减灾措施。
4.16.7 城市防空 urban air defense
为防御和减轻城市因遭受常规武器、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等空袭而造成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防御和减灾措施。
4.17 竖向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4.17.1 竖向规划 vertical planning
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4.17.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 integrated design for utilities pipelines
统筹安排城市建设地区各类工程管线的空间位置,综合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城市其它各项工程之间的矛盾年进行的规划。城市规划管理
5.0.1 城市规划法规 legislation on urban planning
按照国家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关于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的总称。
5.0.2 规划审批程序 procedure for approval of urban plan
对已编制完成的城市规划,依据城市规划法规所实行的分级审批过程和要求。
5.0.3 城市规划用地管理 urban planning land use administration
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和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用地的选址、定点和范围的划定,总平面审查,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5.0.4 选址意见书 permission notes for location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和用地范围的法律凭证。
5.0.5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land use permit
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其建设项目位置和用地范围的法律凭证。
5.0.6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control
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和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区的各项建设活动所实行的审查监督以及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统称。
5.0.7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building permit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建设工程的法律凭证。
5.0.8 建筑面积密度 total floor space per hectare plot
每公顷建筑用地上容纳的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5.0.9 容积率 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
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5.0.10 建筑密度 building density,building coverage
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5.0.11 道路红线 boundary lines of roads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5.0.12 建筑红线 building ling
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5.0.13 人口毛密度 residential density
单位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
5.0.14 人口净密度 net residential density
单位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
5.0.15 建筑间距 building interval
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5.0.16 日照标准 insolation standard
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
5.0.17 城市道路面积率 urban road area ratio
城市一定地区内,城市道路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5.0.18 绿地率 greening rate
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2010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复习笔记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1、区域理论 佩鲁—1950年—增长极核理论—极化效应及扩散效应
2、经济学理论 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以外的需要。为关键)服务性产业(满足本市的需要)
3、人文生态学理论 互相竞争和互相依赖
4、交通通讯理论 古登堡—1960年—可达性—交通;迈耶—1962年—《城
市发展的通讯理论》—通讯。
5、经济全球化理论 控制、管理—空间集聚;制造、装配—空间扩散
6、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工业化初期);相对集中(工业化成熟期)—工业化社会(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
相对分散(后工业化初期);绝对分散(后工业化成熟期)—后工业化社会(郊区人口增长占主导)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1、城市的物质构成——公共领域(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非公共领域(社会个体)
2、城市的物质环境的优化——可达性(与道路系统和交通网络有关)和外部效应(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
3、城市的产业构成——英国——费希尔、克拉克——三种部类——第一、二、三产业
美国——贝尔——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有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地理学——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1、城镇体系的概念——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具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2、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主要指——物流、人流、信息流
3、城镇体系的特征——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
4、城乡在发展中形成向心与离心;集聚与辐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一、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理念《管予》的自然至上理念
2、唐长安城—— 中轴线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
3、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 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
(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古西腊——城邦的城市公共场所——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核心;古罗马——城市的炫耀和享乐特征——以广场、铜像、凯旋门、纪功柱为核心;中世纪——城堡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文艺复兴——古典广场和君主专制时期的城市放射轴线。
二、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一)、历史背景
1、(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
代表人物——欧文——1817年——协和村;傅立叶——1829年——法郎吉
2、(法律基础)1848年——《公共卫生法》;1868年——《贫民窟清理法》;1890年——《工人住房法》;
3、(实践基础)巴黎改建及城市美化(源于文艺复兴后的建筑学和园艺学)
(三)、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1、雅典宪章(1933)——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对终极状态的描述)——国际现代建筑会议
城市的功能分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
马丘比丘宪章(1977)——社会文化论(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国际建协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
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意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2、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初——规划的选择理论及倡导性规划——成为规划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四)、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1、城市规划理论涉及的内容为:功能理论、决策理论、规范理论。
2、城市分散发展理论:①田园城市(一种指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一种指城市郊区)
②卫星城——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③新城——20世纪50年代后建设的新城市,第三代卫星城;④有机疏散理论——1942年——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3、1966年——豪尔——《世界城市》(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1)政治中心、2)商业中心、3)人才中心、4)人口中心、5)文化娱乐中心)
1986年——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 1957年——戈德曼——大城市带
4、完整的城市体系:①特定地域内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③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
5、两个城市相互作用与两个城市的质量(城市人口规模或经济实力)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6、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① 同心圆理论——1923年——伯吉斯(第一环:CBD;第二环:过渡区;第三环:工人居住区;第四环:良好住宅区;第五环:通勤区)
② 扇形理论——1939年——霍伊特
③ 多核心理论——1945年——哈里斯 乌尔曼
三、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1、全球性议题——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2、可持续发展—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全球21世纪议程》
1994年—中国政府—《中国21世纪议程》——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3、知识经济的特点——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人力素质
高科技园区的类型——①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区 ②科学研究中心 ③技术园区 ④建设完整的科技城市
4、经济全球化——城镇体系从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的水平结构到以经济活动的层面为特征的垂直结构
5、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都是我国当今重要的城市规划实践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一、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1、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与管理
2、城市规划的作用:通过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实现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
3、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1)、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2)、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3)、加强立法工作;(4)、严格依法行政;(5)、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
二、城市规划体系
1、法规体系——法律法规(基本法和行政法)
技术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编制体系(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次)
3、行政体系
三、城市规划与其它相关规划、计划的关系
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2、城市生态规划层次最高、城市规划居中、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最低。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发展小城镇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以统一规划为前提开发和建设。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要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是管理。
二、城市规划的调查与分析
1、调查内容:(1)区域环境;(2)历史文化环境;(3)自然环境(自然地理环境、自然气象因素、自然生态因素);(4)社会环境;(5)经济环境;(6)市政基础设施;(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城市的特色和风貌体现在:社会环境方面、物质方面
3、调查方法:(1)现场踏勘或观察;(2)抽样、问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4)文献资料的运用;
4、分析方法:(1)定性分析(因果分析法和比较法);(2)定量分析(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离散程度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3)空间模型分析{实体模型(投影法和透视法);概念模型(几何图形法;等值线法;方格网法;图表法)}
三、城市用地的分类与评价
1、城市用地标准
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M2/人)建设用地结构(%)
居住用地 18.0——28.0 20——32 工业用地 10.0——25.0 15——25 道路广场用地 7.0——15.0 8——15 绿地 》=9.0 8——15
3、城市用地评价的内容(自然条件的评价;建设条件的评价;用地的经济性评价)
4、城市土地的基本性质——承载性、区位的极端重要性、地租与地价
(1)岩溶——喀斯特现象(2)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为主要地下水源)
(3)
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①基本因素层(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其它因素)②派生因素层(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土地区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城市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环境优劣度;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城市规划——其它因素)③因子层
四、城镇体系规划
五、城市总体规划(P62)
1、城市人口的构成(1)年龄构成;(2)性别构成;(3)家庭构成;(4)劳动构成(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5)职业构成(三大产业、十三类行业);
2、城市总体布局
(1)、城市布局要保障城市功能的整体协调、安全、运转高效
(2)、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①集中式(就道路网形式:网格状、环状、环形放射状、混合状、带状、)②集中与分散相结合③分散式
(3)、城市中心(标志性的节点景观)和干道(标志性的通道景观)的空间布局是形成城市景观的重点
(4)、城市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最能反映城市的性质和特色
3、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规划
六、城市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性指标
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红线后退距离;6)容积率;7)绿地率;8)交通出入口方位;9)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第五章 主要专项规划
一、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一)基本概念
1、城市交通系统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2、洛杉矶的分散布局——高速公路网;伦敦的生活方式——19世纪的铁路;纽约的曼哈顿的繁华——地铁和公交系统;我国城市形态呈同心圆式的发展模式——自行车和公共汽车作为客运工具的生活方式有关。
(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2)满足城市各交通运输的要求
(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5、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
1)方格网式道路系统
2)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3)自由式道路系统
4)混合式道路系统
方格网加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北京);链式道路网(兰州)。
高速公路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次干道相连。
6、城市交通枢纽
1)城市交通枢纽: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设施性交通枢纽
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城市人口每人0.8—1.0m2
7、城市道路系统的技术空间布置
(1)交叉口间距及道路红线宽
交叉口间距取之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和隔离程度
道路红线用地——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道路类型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设计车速(km/h)>=80 40——60 40 <=30
交叉口间距(m)1500——2500 700——1200 350——500 150——250
道路红线宽(m)60——100 40——70 30——50 20——30
(2)道路网密度
①城市干道网密度:大城市一般δ干=2.4——3km/km2 中等城市一般δ干=2.2——2.6km/km2
建议大城市δ干=3——5km/km2中等城市一般δ干=2.5——4km/km2
②城市道路网密度:大城市一般δ路=5——7km/km2 中等城市一般δ路=5——6km/km2
建议一般选用δ路=6——8km/km2
(三)城市交通调查与分析
1、城市交通调查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道路设计的基础工作。含城市交通基础资料调查、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交通出行OD调查
2、OD调查——出行的起点、终点调查。含居民出行抽样调查;货运抽样调查。
3、城市居民的出行特征——1)出行目的(上下班出行、生活出行、公务出行)、2)出行方式、3)平均出行距离、4)日平均出行次数(我国日平均出行次数:1.5—2.5次/人;国外:2.4—3次/人)
(四)城市交通规划
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顺序总体需求预测;直接总体需求预测;个体行为需求模式
(五)城市交通政策
城市交通政策:由交通技术政策;经济政策;管理政策组成。
(六)城市对外交通
1、铁路
1)会让站、越行站——间距8~12km。布置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半纵列式,长度约1~2.7km
2)中间站——间距20~40km,布置形式横列式。
3)区段站——布置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长度约2~3.5km,宽度:250~700m
4)编组站——由到发场、出发场、编组场、驼峰、机务段、通过场组成。
2、公路
1)按性质和作用——国道、省道、市道(县道)
2)按任务、功能、交通量——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3)公路客运站按性质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混合站
按地位分为——起(终)点站、中间站、区段站
3、航空港
1、民用航空港按航线性质分为——国际航线机场、国内航线机场
按航线布局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
2、机场跑道中心与城市市区边缘最小距离为5—7km;跑道轴线方向通过城市,跑道靠近城市端距离为15km以上
国际机场与城市距离超过10km;我国机场与城市距离为20——30km
(七)城市公共交通
1、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考核标准为:迅速、准点、方便、舒适
2、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准公共交通组成
3、准公共交通——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合乘小客车
4、公共交通正常行车间隔时间:4~8分钟;上下班高峰为2分钟左右;客流少时:8~15分钟
5、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为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为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6、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大于1.5;中、小城市不大于1.3。一般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为1.4
7、市中心区规划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应为3—4km/km2;城市边缘为2—2.5km/km2
8、市区公共汽车和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的长度不宜大于40分钟行程
9、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棋盘型、中心放射型(单中心放射、多中心放射)、环线型、混合型、主辅线型
10、公共交通站场分类——公交车场(中心车场、大修厂、保养厂、中心站);公交枢纽站(客运换乘枢纽、首末站、到发站);公交停靠站
11、路段上公交停靠站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在车辆前方迎面错开30m。在平面和立体交叉口设置公交停靠站,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应大于200m
二、市政公用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一)给水工程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取水工程(水源、取水口、取水构筑物、提升原水一级泵站、输送愿水到净水工程的输水管、水闸、水坝);净水工程(自来水厂、清水库、输送净水的二级泵站);输配水工程组成(从水厂到用户的管网、水池、水塔、增压泵站)
城市用水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
(二)排水工程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由雨水排放工程(雨水管渠、雨水收集口、雨水检查井、雨水提升泵站、排涝泵站、雨水排放口、闸及堤坝)、污水处理与排放工程(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污水检查井、污水提升泵站、污水排放口)组成。
(三)城市供热
热源工程——热电厂、区域锅炉房;供热管网——热力泵站、调压站、蒸汽管道、热水管道
(四)城市供电工程
电源工程——城市电厂、区域变电所(电压大于等于110kv)
城市变电所(电压大于10kv)。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1~10kv;低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220v~1kv;
线路电压等级(kv)走廊宽度(m)
500 60——75
330 35——45 220 30——40 11066 15——30 35 12——20
(五)城市燃气工程
燃气输送管网采用中、高压管道;配气管为低压管道——直接供给用户
(六)城市环境卫生工程
含垃圾处理厂、填埋厂、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环卫管理设施
(七)城市通信工程
邮政——邮政局所、邮政通信枢纽、报刊门市部、售邮门市部、邮亭
电信——有线电通信(电信局、电信网)、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移动电话、无线寻呼)
广播——有线广播、无线广播
电视——有线电视、无线电视
有的城市广播电视中心——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心
(八)城市防灾工程
消防(消防队、消防给水管网、消火栓);防洪(避、拦、堵、截、导);抗震;人防;救灾生命线系统
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本知识
1、深埋管道——给水、排水、煤气; 浅埋管道——热力、电信、电力电缆
2、压力管线——给水、煤气、灰渣管道; 重力自流管线——污水、雨水管道
3、可弯曲管线——电讯电缆、电力电缆、自来水管道;易弯曲管线——电力管道、电讯管道、污水管道
4、七通一平——给水管道、排水沟管、电力线路、电信线路、热力管道、燃气管道、道路贯通及平整场地
5、管线避让原则——1)新管让老管2)小管让大管3)压力管让自流管4)易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5)临时性让永久性管6)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管7)检修少、方便的让检修多、不方便的
6、主干管线在车行道下,支管在人行道下,7、管线共沟原则——1)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2)有可能互相影响的管线不共沟,并严禁与消防水管同沟敷设
四、竖向规划的基本知识
1、目的——工程合理、造价经济、景观美好
2、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方法——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
五、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防灾措施——政策性措施、工程性措施
2、防洪标准分为——设计(正常运用)一级标准和设计、校核(非常运用)两级标准
3、防洪标准等级——河洪海潮>泥石流>山洪
4、地震的分类——按发生原因(陷落、火山、构造、人为地震);按震源距离地表的深度(浅源、中源、深源地震);按所在地距震中远近(地方性地震、近地震、远地震、很远地震)
5、地震指标分类——按地震烈度(分为12度);按地震震级(分为10等级)
6、高层建筑主体应有不笑语1/4的防火面,在防火面一侧裙房高度不大于5m,深度不大于4m
7、城市人防标准——1)战时留城人口占总人口的30%~40%,按人均1~1.5m2建设工事;2)成片居住区按总建筑面积2%或按总建筑投资的6%设置人防工程
8、在山丘城镇,坡顶与截洪沟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水平净距L不小于3~5m。当山坡质地良好时,距离可小些,但不宜小于2m。在湿隐性黄土区,沟边至坡顶距离不应小于10m
9、消防行政等级——总队、支队、大队、中队。消防指挥调度中心设在总队或支队所在地
10、消防站布局——与医院、小学、幼托及人流集中的建筑50m以上的距离;与危险品等单位200m以上的距离
11、城市人防工程设施——避开易燃易爆品单位控制距离大于50m;避开有害液
体和有毒重气体贮罐距离大于100m;人员掩蔽所距人员工作生活地不宜大于100m
12、人防工程——指挥所、医疗救护队、专业队工事、后勤保障、人员掩蔽工事、疏散干道
六、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1、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因素,指通过视觉所感知的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生活形态
2、基本原则—1)舒适性原则2)审美原则3)生态环境原则4)因借原则5)历史文化保护原则6)整体性原则
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层次——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
2、史文化名城的分类——1)古都型2)传统风貌型3)风景名胜型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5)近现代史迹型6)特殊职能型7)一般史迹型3、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威尼斯宪章)——古迹与其环境不可分离4、1987年《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加强历史地段保护
5、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风貌完整性、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
第六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一、城市规划实施的目的与作用
1、城市规划实施——既是政府的职能,也涉及到公民、法人、社会团体的行为
2、政府实施城市规划——直接行为和控制引导行为
3、城市规划实施的根本目的——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配置,使城市经济、社会、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按照规划进行
4、城市规划实施的作用——使城市的功能与物质性设施及空间组织之间不断趋于平衡
二、城市规划实施与公共财政
1、行政区划的基本要素——一定规模人口和面积的地域空间;设有相应行政机构的行政中心;明确隶属关系的行政等级;行政区有与行政建制相对应的名称
2、地方行政建制和行政区划分为四级——省级、地级、县级、乡级、3、行政区划的通名——1)地域型通名(省、县、乡)2)城镇型通名(直辖市、市、市辖区、镇)
3)民族型通名(自制区(州、县、旗)、民族乡)4)特殊型通名(特别行政区、工农区、特区、林区等)
三、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和原则
1、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法制机制、行政机制(最基本的作用)、财政机制、经济机制、社会机制
2、城市规划实施的原则——行政合法原则;行政合理原则;行政效率原则;行政统一原则;行政公开原则
3、行政统一原则——行政权统一;行政法制统一;行政行为统一
第三篇:规划考研快题总结(范文)
规划考研快题总结
一、前言 这份总结,一方面是为了给将来可能开展的规划快题培训做一个准备,另一方面,也是作为自己考研经历的一个结尾章节。
以前者而言,需要读者见谅的是,根据我一贯所说,完成每一次总结与分享时人自身都会进步并超越它。所以在它成文的一刻起,它也许就会变成落后的事物:更不必说它或许会用于日后的某些培训,然后在培训中必然地被发展。这就像两年前我写出三校快题赛攻略,自以为已经事无大小无不涵盖,如今看来也还是非常浅薄一样。仅仅是本科生的我,是不能穷尽快题的,学建筑时不能,学规划时也不能。这份总结不可能成为穷尽了规划快题的什么宝物,让你完全免受低劣读物的欺诈和培训机构的盘剥,它能不能穷尽华工规划考研快题都还是个疑问。所以,不管是作为作者的我,还是作为读者的你们,都不要寄予过高期望,就看作是一次有益的交流便可以了。
以后者而言,事实上,考研快题在我的考研过程中所占篇幅极少。实实在在的练习,就只有12月下旬的仅仅一次,用04的真题做过一次连续六小时的模拟考练习而已。我在考研期间确实有快题方面的进步,但不是来自自己的练习,而是来自给研友的辅导和讲解,以及从老师和研友那里得到的有益的指导和参考。所以我虽然会对你们的训练提出一些日程上、步骤上的建议,但那纯属是一些自认为有效的判断,我本人并没有实践过。不太愉快的是,有些建议,我也向研友们提过,却没有得到听取。起码我觉得我无愧于心。这里要强调的是,绝不能参考我的经历认为快题不需要占用太多时间来训练,甚至认为只要练一次就能拿到顶尖的分数了。因为据我所知,三四年级起普遍的人都荒废了手绘,大部分院校在规划快题的教育上也没有给予重视,而且,恕我冒犯,参加考研的考生,以方案能力多数也许不在上乘。在这三个方面我们稍微有些差别。这三方面的原因至少可以提醒你们,规划考研快题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挑战这个判断。如果在十月份,甚至十一月份,你还是没有重操手绘,对考研快题也还一无所知,对你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你拼了命弥补,把其它科目应当到手的一笔分数转移到了快题上去,最后以一个惨淡的总分,换到了这一门单科的及格,录取与否的命运依然没有改变。别开始得太晚,你将会后悔。
这份总结是公益性的,它将面向不限于华工本校学生的整个设计圈子。基于上文提到的某个觉悟,它将把我当前所知并能够传达的,都传达出来。它的内容将围绕规划快题本身,有助于但不限于华工考研快题。我希望这份总结的使用者,得到的是更多的基本能力的提升和长期的受益,不管是对于你的考研,还是你日后的求职和工作。我希望这不是一份狭隘的攻略,就像那些只在当年适用的政治考研讲义和模拟试题那样,脱离了“某年华工考研”这个用途就失去价值、不能信任。
有些时候我在想,因为听说考研快题是按比例及格、按排名给分的,那么如果这份总结能平等地帮助所有人,那和没有帮助到任何人是不是一样的呢?就像英语作文的应试模板,会因为众所周知而变成阅卷者厌烦的模板那样?我想,显然不一样。我至少能够减少你们一些盲目的消耗,按照可信赖的途径去备考,规避众多的低级错误,让有可能通过考试或有潜力取得高分的同学不会被无益的练习所耽误。能够及格的卷子依然是那个数量,但我或许将导致总体的水平拔高。而最终没有被录取的同学,由于快题显著进步了,在求职过程中还是得到了更多便利,这份总结依然有让你受益。
而且,每个人的勤奋程度不同,在这份总结中获益的程度也会不同。就像英语作文模板,如果不作任何理解,不去改造发展,不作练习尝试就直接套用的话,不就是福祸自招吗?这一份总结,上进的、基础好的、在勤奋练习中积极理解与发展了它的同学会得到更多东西,反之如果是一些只看到立竿见影的小技巧、甚至还指责为什么写不出一份不用练习就能见效的总结的人,本来就不应该考研。这份总结平等面向所有人,并不等同于平等地帮助了所有人。它对考研的作用会是我预期的:把华工想要的本来就优秀的设计人才免于意外地引入建筑红楼之门,让欠缺上进心与设计能力的人亲手将自己关在门外。这是我作为华工的学生,有别于无差别培训机构的鲜明立场。考研的意义,就是在判断人一事上英雄莫问出处,并且去欢迎与提携那些本身似乎并不需要提携的、具有上进心与综合素质的人才。
所以,如果你决定考研,看到了这段话。你不妨做的是,确认你是否具有坚决的上进心和积极态度,如果还有欠缺,就假设你还没有看到这篇文章,然后去把这份心给激发出来,之后回来看这段话并受它鼓舞。要知道,“凡有的,还要再加给他,使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二、概述:华工考研快题
华工考研快题的图纸内容如下:
1、总平面图
常见比例1:1000。曾在08年出现1:500的要求,但相信不会再出现。练习时可以稳定地练习1:1000的制图方式。
在任何年份,总平面都基本刚好放满一张A2图纸。需要标注层数,标注建筑与空间的名称。
2、鸟瞰图
可以是透视图与轴测图。要反映全局,不能是局部透视或低点透视。图幅在A3以上。
3、分析图
功能分区图与道路交通图必备。无尺寸要求。
4、经济技术指标和设计说明
考试时长是8点半到下午2点半,连续六小时。和三校快题赛等不同,不提供中场休息时间。
就考试题目的内容来说,历年考题都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给定用地的范围,给定限制条件与建设内容。通常题目中的用地条件都比较宽裕,限制条件也不会刁难考生,方案难度并不大。考试内容包罗万象,如果做遍往年真题,基本上能囊括规划设计的大部分内容。往年的真题将在附件中提供。考研快题作为一门考试,是要通过考试考察考生的能力水平,并不是要得到答卷本身。并且它考察的是综合能力,要求各方面的能力都体现了基本的掌握,对于图纸完成度、设计规范、方案能力、制图技法都提出要求,这和竞赛快题、求职快题都不同。它要考察的素质,我总结为“成熟且训练有素”。不过,既然这种素质只能在试卷上进行判断,那么总能通过一些特意的准备和恰当的措施呈现出比较好的表现。
熟悉建筑快题的人转向规划快题时,就绘图问题来说并不难,甚至更易上手: 规划快题不存在建筑快题要考虑的排版问题。总平面一张图,其余内容一张图,根据指北针决定横竖版,即可;绘图原则上,以保证画完为第一要义,以墨线、阴影、固有色、修饰的顺序作图,以墨线表现为重色彩为辅,不可缺失技术图的指北针、比例尺、红线、内容名称等,这些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别。如果说有差别,主要就在于规划快题对唯一的技术图:总平面的要求较高,阅卷也基本围绕总平面来进行,分析图和设计说明重要性不大,主要是解决一个有无问题,透视图也是力保不失即可,深度、准确度、画工等要求都不如建筑快题高,也不要求透视图的绘图深度要和总平面一致,而建筑快题是忌讳图纸深度明显不一致的。固然,图纸没有完成的答卷不能及格,图纸表达太差的考生通常也不会及格,所以制图问题是一件必须克服的大事。但是,需要扭转的观念在于,华工考研快题也好,我们熟知的快题赛也好,其实都有着“看设计”的倾向。近年的快题赛似乎倾向于看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创新程度,而规划考研则要脚踏实地得多:首先是看功能关系与交通关系,进一步再看空间关系,最后才将绘图水平作为参考,以综合水平来排定座次。功能关系、交通关系与空间关系划分了作品的档次,而又以前面两者占有主要地位。绘图水平只是让作品在档次内浮动而已。表达太差的考生不会及格或者拿到低分,归根到底应该是因为手绘与方案能力总是有挂钩,手头功夫不好的人往往设计也不好;但是反过来说,好的画师就未必是好的规划师了。这一点比建筑和景观要更加明确。规划设计首先解决的是利益问题,此后才是空间问题。在华工规划快题的观念中,功能与交通关系合理的前提下空间关系的营造才有意义,功能与交通关系合理的情况下空间表现不功不过也是没有大碍的,横平竖直也可以做出佳作,而无益于使用的空间轴线等手法在我们看来是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的,本末倒置的,只会带来更差的评判。
此外,作为建筑背景的院系,华工的规划快题要求对建筑设计具备起码的常识。快题中的建筑要像建筑,要符合建筑物应有的尺度要求、流线要求、朝向要求,不能全都以方盒子来敷衍,也不提倡以往的快题里屡见的为了迎合道路广场而生硬使用的建筑折角或切角。那样做将被判断为非建筑背景的“外人”。建筑的设计不需要太高明,但起码不应拙劣,不能胡作非为,不能无所作为。这对来自同是建筑背景的院系的考生来说,稍作点拨相信就可以解决问题。在下文的“设计”章节中,将有这方面的详细的讲解。
综上,在规划快题的备考中,如果有充分的复习时间,应当采用手绘与设计脱离的练习方式,兼顾开展练习。手绘需要持续地、扎实地进行,目标是尽快达到手绘的基本要求并抽身而出,将注意力更多转向设计训练与实战训练。手绘功底比较好的,可以减少手绘的训练,依靠实战训练来加强手绘,把重点放在设计规范的熟悉、设计观念的建立与设计素材的积累等。总之,应当正确认识绘图与设计在考研快题中的地位,透彻认识自己目前的水平层次与应达到的目标,既要积极,也要清醒。快题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是最凶险的科目,也是一门高分值的科目,但毕竟不是唯一的科目,所以对自己要达到的分数段也要设定合理的目标,兼顾其它科目的复习。
三、快题训练的基本方法与日程
以本校五年制的学生为例,建议在大四第二学期开始时,就下考研的决定。即使一时没有下定决心,或者成绩徘徊在保研与考研之间不能确定时,也都建议按照考研来对自己的英语和快题两门课开始准备。一是政治和理论课难度不大,但英语和快题都很难,每年单科不及格基本都只会出现在英语和快题;二是这两门课的复习不会浪费,快题学到的东西可以长期受用,近在眼前地,方案能力和手绘的提高在本学期的城市设计作业上就已经可以起作用。英语学好了肯定有用处,哪怕保了研也可以拿来刷六级成绩逃过硕士英语课程。
另外,单就快题这一门来说,一方面,快题和骑车游泳一样,是运动性的技能,提前掌握了,即使最后一两个月搁置着也不会荒废,所以最好是放在较早的时候解决;另一方面,我曾讲过,“快题设计,厚积薄发”,想要取得高分根本不可能速成,只能依靠长久努力的“厚积”,并且在高度紧张的考试过程中将自己的实力打了折扣“薄发”出来,为了七八十分的表现,需要你在正常状况下拥有九十分的实力。
我将快题的训练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前期准备阶段。时间可以是大四下的初期,到大五上的九月份。快题训练的基本方法是要将手绘和设计脱离,作分别的专项训练。这个方法对于这个阶段和其它阶段都适用,对于不限于快题的专业课学习也适用。
手绘在这个阶段,应当全力加强墨线练习。如果不熟悉马克笔,也不必焦急地开始训练,因为马克笔和墨线在“手感”上是相似的,有别于水彩渲染的感觉。而且马克笔根本不是什么高端的工具,尤其在考研快题里。所以钢笔画较好的同学,其实马克笔只要稍作点拨就能进步神速。墨线练习利用每天的边角料时间进行就可以,不一定要郑重其事地专门安排时间。比如读了书休息、做方案休息、吃完外卖之类的时间,就可以用来练墨线。练墨线时建议练如下的徒手内容:排线、网格(广场地砖)、圆形(平面树)阵列、矩形(建筑物)阵列、云线(树丛)等。附件中会提供示范。这些都像是一年级的基本功训练,会比较枯燥,但是手绘的提升靠的就是重复,坚持一段时间的重复之后进步会是明显的——反过来说没有坚持就没有进步。不要认为笔者暗藏了一些不用练习就能画好图的小贴士,那种想法是荒谬的。这时属于你的唯一类似的贴士,就是相信根本不用练习钢笔画,然后去以上文提到的设计比表现重要的说法为依据,自欺欺人地认为快题分数和表现力无关。顺带一提,如果觉得这些练习枯燥,我相信去临摹一些力所能及的钢笔画也是有益的,因为同样是活动了手的过程。不过快题的墨线主要还是以画出好的平面图为首要目的,而且快题中没有低点的小透视要画,所以为了消遣而练习钢笔画没问题,但重复对手绘的作用也许就不会发挥,针对性也没有上述的东西那么强。设计在这个阶段,一是要收集并熟记规划设计的规范和各类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常识等。如果能组织起一群研友,可以分头收集合并共享,不过独力去收集也是力所能及的。网络上其实也有人做过规划快题常用规范的收集,在附件中将附上那个文件。当中也许有缺失和多余的内容,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自己完善也可以。这个工作早晚要做,可以提早做好,也并不浪费,哪怕是做课程设计和就业,这些也是要熟记在心的基本常识。这项工作请自己完成。
二是要认真做好城市设计的课程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对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空间设计等逐步建立认识与观念,在景观设计的方面也可以给自己积累一些程式化的手法。虽然第一学期的场地设计和小区设计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不过城市设计这个作业的特征和考研快题有最多的相似之处。如果你还能在设计过程中多画一些手绘图,就更能得到锻炼了。
三是开始购置和阅读一些城市规划快题的教材。别以为这份本科生做出的免费总结就足以包罗万象。华工有建筑快题的出版物但是没有规划快题的,所以这份总结会给你提供对于华工考研快题的一些专门的理解,让你用这些理解去更有效地鉴别和利用市面上的出版物和网络上的快题图纸。在市面上得到认可的书,一定会有我没有提到的诸多有益的信息补充给你们。而这些书也是学生快题范例和反例的主要来源。鉴赏力也是能力的重要部分,如果你某天起能够比较中肯地评判你看到的图纸的优劣之处,看到能学习和能改进的地方,你自己制图的水平必然也提升了。得到这种能力的必要条件,就是看过足够多的图。
第二个阶段,是专项训练阶段。从决定考研的九月份开始,到十月初或中旬。通常九月份保研结果出来之后也就是考研的阵容形成的时候。正式开始考研的练习也就是这个时候了。开学初总规作业还没有做完,也有经济学、规划法规两门课要用功,所以还不能有太大的训练强度,所以还是具有准备、过渡的性质。如果比较不幸,你在这个时候才看到这篇总结,没有经历过准备阶段,那么最好抓紧时间,把资料的收集做了,把墨线的日常练习就此每天坚持下去。
如果经历了准备阶段,到此时,基础练习也该做得驾轻就熟了。手绘方面,此时的主要任务转入对快题范图的反复临摹。
这里重申上文的一条要领:大量重复的练习是进步的途径。它的效果比朝三暮四的练习方式显著得多。在这个阶段,你要找到一至两份范图,比如一份抽象色板的范图,一份写实色板的范图,然后反复临摹。临摹的时间需要进行控制,比如总平面和效果图加起来,最初不应超过五小时,而到最后应能压缩到三小时到四小时之间。不太建议选择只有总平面图的临摹对象。这个过程中,你将越来越熟悉这份图,并开始按照你的理解和个性去改造和发展它的作图手法,然后构筑出属于你的作图风格和套路。每周一次左右的临摹已经足以让你的手绘能力大幅提升。
而设计方面,建议着手做真题。但是做到总平面墨线与阴影完成就可以停止。指北针、比例尺、层数、红线、名称标注等都要完整。时间根据能力控制,比如控制在三个半小时左右。每次做完,要有交流和总结。如果研友能形成组织,可以定期组织交流,集思广益。周期同样是每周一次左右就可以。连续六小时的快题训练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每练习一次,当天甚至次日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会大打折扣。而这样通过把设计和制图分离练习,训练强度不算太大。对于下一阶段开展完整练习起到一个准备作用。
第三个阶段是完整练习阶段。从十月中旬开始,最迟到十一月底。
做完绝大部分的往年真题。但可以撇除08年的题目。如果没有时间做完,还可以撇除05年的题目。可以保留一至两份给第四阶段进行模拟练习。遇到明显做得不好的,可以重新做。为了不影响其它科目的复习,可以不用连续六小时做完,也可以在自己的课室里做,但是总时间必须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下。频率每周一至两次。这个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并发展相同的一套作图套路,确定自己是抽象色板还是写实色板,确定树木、铺地、草地、水面的画法。每个人能够熟练掌握一套快题的作图方式就完全足够了。常见的问题无非两种:一是在考场上临时在作图方面做出草率决定,二是由始至终都在使用幼稚的作图方式却不自知。最后冲刺,是在十二月中下旬。一到两次的模拟考就够了。
快题属于运动型的技能,一旦练成,短期停止练习技能也不会退步。所以临近考试的十二月份,必须留给其余三门需要大量重复记忆的科目。而来到了这个月份,相信之前的训练也已经出了显著成效了。只需要在本月份的适当时间,体验一两次模拟,即可结束快题的备考。
到七楼的公共教室,也即是每年的考场。把真题和工具都提前一天备好。提前到教室,严格按照8点半到下午2点半的时间来做,不提前结束,也不拖过半点时间。主要是对考试的感受进行体验,让自己对实战有心理准备,也是对此前努力的检验。中间可以去厕所,可以吃东西,作为练习来说听音乐也可以接受,但不变的是,一定要在2点半时把作品完成。有一件事情是尤其要在这样的模拟中锻炼的:疲惫的状态下,尤其到考试的尾声,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必须亲身体会才能知道最后一小时的疲惫。但在最后一小时,对时间的支配能力又是要求最高的。你需要克服疲惫并保持敏锐和冷静,不断更新自己的判断:接下来应该用多少时间做什么事。取得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可以说是这次练习最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扫盲华工的考试细节:
考场是27号楼六楼南座的两个教室和七楼的全部教室,会在开考第一天时通知各自的教室和座位。入场是8点起,入场后按照安排好的座位坐,可以提前布置工具并把图纸贴到画板上,也会提前发卷,但8点半才会准时开始考试。
关于携带的物品,考试期间不能使用数码设备,不能使用资料,但是可以带入其余大部分的物品,比如用画板和图筒来携带绘图纸,或者从自己的教室拿板凳过去用来放工具。也可以带入饮料和食物自由食用,这在其它考试中是被禁止的,其它考试只能带入透明的杯子,不能饮用外壳不透明的红牛等饮料。可以带机械表,不过考场有时钟。显然考试期间不能交谈。
可以自由离开考场上厕所,也不需要老师跟随,但只能使用本层楼的厕所,不能离开本层。
考场提供绘图桌和A1图板,试题和条形码会在考前用试卷袋装着发放下来,此外不发放任何东西。各类工具和2号图纸都是自备的。2号图纸应是不透明的、不作任何标记的,此外不规定纸的品种。试题和多余的条形码要在考试后密封回原来的试卷袋里回收。
禁止在图纸上签名或注明学校等。会发放条形码,贴在每张图的右上角。考研的第二天考完理论课之后,那个下午和晚上其实没有什么可做之事,简直可以尽情放松与休息。妥善准备好工具,在下文会有详细讲解,此外看看范图、以前的图或者规范,哪怕什么事都不做也没有关系了。最关键的,是要有充足的睡眠,给最后一门考试一个饱满的状态和信心。到那天,你可以翻阅这篇总结去温习下文的要领部分,不过你想必早就熟悉它们了。你可以在此处看到:此前时日的努力已经令你万无一失。明天的快题,你必将手到擒来。
四、时间与流程
从这个章节起是具体的要领。如何循序渐进地消化掌握这些要领,就要结合上文的时序来安排了。
快题需要对时间和进展保持敏感。事实上,所有的科目都要对此敏感。所有的科目都要求对有限的答卷时间作出合适的规划,对使用多少时间完成哪一件事情有预期,根据考场上的变化对答卷进行取舍。作图的次序和时间分配,现在讲解如下。
第一步是阅读试题并把总平面用地的铅线画到第一张图上。在画用地的过程中,对场地条件作出认识和判断。根据指北针决定横版与竖版。注意,就像13年的题目一样,如果地块总体上是横平竖直的,指北针要朝上但不用朝向正上方。根据总平面的轮廓等决定第一张图的标题、副标题、图框和图号等的位置和形式,第二张图完全使用相同形式,然后决定第二张图分析图、设计说明、指标的位置,再根据剩下的空间决定透视图的位置和大小。决定之后不一定要马上就做,用铅笔留些标记就好。
第二步是方案。可以用拷贝纸蒙在试卷上的小图幅总平面上梳理一下交通和功能分区的大局。但是主要的方案过程还是要用铅笔落到1:1000的总平面上去做,因为小图根本不是某个取整的比例的,无法让人准确把握一些建筑和用地的面积关系。到了10点左右,应当能够决定一个总平面方案出来。植物和铺地可以通过程式化的设计方式在下一步直接上墨线,但是建筑的轮廓、大小道路和人行道、广场边界等都要有铅线控制。上墨线之前,集中精神对方案稍做审查。此后上墨线时,要能全面信任此前的铅线。因为随着时间推进,思考能力也开始下降,要让后半场的工作尽可能是单纯的绘图过程。
第三步是墨线。11点半时要能够完成总平面墨线。指北针、比例尺、图名、层数、道路中心线、用地红线、建筑与空间名称、停车场车位、地下停车场出入口等都在这个时候就解决。即使提供了风玫瑰也无需费时去画。规划快题并不需要标高。12点半时,透视图墨线也要画出来。起简单的铅线就直接画吧,起形也不要太纠结。空间的大关系能够出来就可以了。
第四步是色彩,上色彩的时间控制有1小时左右绝对充裕,毕竟上色一事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上色的质量只要不至于太差,应该就不会给分数造成太大影响。
第五步是收尾工作。理想情况下可以剩下1个小时解决许多收尾工作。每件事依次进行。
首先是画分析图。虽然在正确的设计顺序里分析图是要先于设计存在的,不过快题的实践中往往都不是,至多是潦草的分析图成为了设计的开始,但到头来还是要等方案尘埃落定才会画分析图。分析图其实在阅卷时几乎不会看的。画得工整些简洁些,画该有的那两个就好,15分钟可以解决。
然后解决标题、图框、图号。标题可以采用程式化的标题,4×4 cm每个字,不过如果工程字写得好,直接用马克笔的小头去写更快捷。图框就用120或者CG9一笔过,遇到字的地方断开,简单大气,不要太花哨。图号习惯上总平是1号图,透视是2号图,有别于建筑快题的习惯。10到15分钟快速解决。
设计说明分成若干小点来写,从功能关系、交通关系、山水关系、单体建筑、局部景观等方面,讲一些空话套话也没关系,和分析图一样是解决有无问题。不要慌张,尽量让字迹工整。可以打横条的铅线辅助,不过回头要擦掉。指标快速估算就好,用地面积是给定的,建筑面积也是给定的,所以容积率也是给定的。
建筑密度通过把容积率除以平均层数就可以出来一个值。绿地率通常都去到50%上下,随便估算一个就可以。如果要求了建筑控高,再写多一个控高。指标只写这么多个就够了。15分钟。
全面检查图纸,着重检查指北针、比例尺、图名、层数、道路中心线、用地红线、建筑与空间名称、停车场车位、地下停车场出入口等是否完整,确保万无一失。
至此这套图已经完成。把条形码贴好,把试题和多余的条形码封回试卷袋。如果还有时间,不要浪费,可以把力所能及的修饰逐件逐件做了。虽然未必对分数有增益,但是多做一些总是好的。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
我在这次的考试里有20-30分钟左右的多出来的时间。我做了若干样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可有可无的,都归类为“表现”而不是“表达”,所以都建议在最后才做。下列的事情有些是做了的,有些没有来得及做。给大家作为参考。
1、给平面建筑屋顶加上女儿墙。
2、给透视图的建筑强化阴面的明暗交界线。
3、在水面上画货船和快艇。
4、在近景的广场上画比例人,涂成红色。
5、把场地外的道路沿线用59马克笔画上平面树。
6、画巴士和小汽车。
7、用小油性笔的大头把平面和透视的建筑外轮廓加粗。
8、给没有区分阴面的树木上阴面。
五、工具
快题的工具求精不求多。带太多东西容易导致阻手碍脚,真正要的工具找不到等等。
下列是个人认为必要的工具和用品。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增减。
1、铅笔、橡皮、毛刷。一支自动铅笔一支削好的普通铅笔,一柄普通毛刷,一块普通橡皮就可以。不需要涂答题卡的2B笔。不需要卷笔刀。用来扫除橡皮屑的毛刷是必备的。
2、墨线用笔。一次性针管笔点
一、点
三、点八各一支就可以。主要用点三。铺地、道路中心线和坡屋顶用点一。点八用来写图名、加粗轮廓之类的少数用途,这次没有派上用场。可以另外备一套,和备用马克笔放在一起装成一个袋子放在脚下。事实上练习和考试都没有动用到备用的笔。另外备一支双头小油性笔,用它的大头来加粗建筑外轮廓,写图名也可以用。
3、马克笔。色板在练习期间要逐步稳定下来,考试时带去的笔应该是绝大部分都会动用的。细心的同学可以提前一天把笔按照灰色、蓝绿色、红紫色、暖色、分析图专用笔等标准区分开,用美纹纸或者橡皮筋捆起来,方便到时找。要用的笔每样带一支装在马克笔袋。再把备用的笔另装一个塑料袋带过去以防一些笔在考试过程中断水。在下文的制图章节中,会提供我所总结的色板。顺便一提,彩铅在规划快题里,简直完全插不上手。练习和考试时虽然都带去了,但甚至拿都没有拿出来。综合了其它同学的意见,我认为彩铅完全可以不用携带。
4、尺规。对我而言,只需要丁字尺、三角板和圆模板。部分同学更倾向于使用平行尺,属于个人习惯。其中圆模板只用来画指北针,偶尔用来丈量一些小尺寸。由于图板是A1的,丁字尺建议使用90cm而不是60cm规格。
5、纸胶。考场不提供,自带一卷。
6、剃须刀片。万一墨线有错误时用来改正。建筑学院的传统是不支持用涂改液改图的,不要尝试。最后也没有派上用场。
7、拷贝纸。裁成A3大小使用。用量不大,裁少数几张就足够了。
8、粮草。每个人可以自己选择。个人的选择是两罐红牛。这次使用的时点是画完墨线一罐,进入最后阶段时一罐。完成某件事情时用来调整一下状态,兴奋剂作用倒不觉得有,不过精神鼓舞作用还是有的。也可以选择巧克力和罐装咖啡等。面包等食物就不需要了,不可能有时间吃的。
9、绘图纸。用量是2张,可以带4张左右以防意外。推荐华农铭雅堂的一种A2纸,浅黄色,厚度、质感与色泽都比较舒服,与马克笔的配合良好,价格低,1元1张。不属于水彩纸。如果是外校的同学,可能找不到放东西的板凳,所以需要画板或图筒,用来携带绘图纸。
六、制图 如上文曾提到的,快题是一门考试,它要考察的素质,我总结为“成熟且训练有素”。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需要做到扬长避短,并令自己在考试中只做熟悉之事。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不能显著改变自己的制图水平的档次,但是要表现出我们达到这样的制图水平“仿佛”是从容不迫的。很有效的手法之一是,我们用稍慢的速度去写出漂亮的工程字,做出干净的标题和图框,画出工整的广场铺地,也就是刻意去做好一些一般人陷入焦急状态时会敷衍解决的事。当我们把其它工作的少许时间转移到这里,把这些事做好时,阅卷老师将认为我们在完成这份作品时是有余力的。这一定能带来好感。不过,得益于低年级苦练积累的基本功,我能够在任何状态下,以正常的速度,就写出郭谦老师推崇的扁体字,手写出漂亮的标题,画出线条流畅的排线或网格。这是真正的训练有素,可以不需要再经包装。
如果说“成熟与训练要素”是贯穿整个快题的原则,那么其次地“平衡”是贯穿大部分问题的原则。大部分绘图问题与设计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平衡”。在规划快题中,根据“平衡”的原则,如果阴影的面积取得很大,颜色就不应该深;如果发现红紫色的鲜艳树木都偏向平面的某一侧,就该设法在另一侧加入;如果面状水体的面积很大,就不应该是深蓝色;既然透视图的建筑物通常南北面长东西面短,就不应该把前者取成暗面;饱和度较低的色彩应在图上占主导,红色等鲜艳醒目的颜色应当是点状或线状的。诸如此类,如果对某些本文未提及的问题有疑问,可以从“平衡”的角度寻求答案。规划快题在尺寸上不像建筑快题那般严格,尺寸问题只需要数量级符合就不会追究。也许有个别人会采取工具线条策略,但我们的共识是,全面使用徒手墨线会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时,上文提到的墨线基础练习就会体现出价值:你将可以在不借助工具时也能画出横平竖直的方盒子,也能画出形态饱满的平面树,也能画出工整的铺地。一个训练有素的建筑背景的学生,在手绘方面应能做到墨线流畅,用色优雅,而且其中又更看重墨线的质量。这不是对一个画师的要求,这是建筑背景的学生本就应该达到的要求。
规划快题的绘图特征是图例化、抽象化。铺满广场的方格铺地,并不代表实际施工时就是这样的尺寸与色彩的铺地;有不同颜色的树木,并不代表树木有这样的不同颜色;不表达建筑屋顶的楼梯间与女儿墙时,不代表实际上没有。虽然尺度关系应该是反映真实的,但是规划总平面图和实际的俯视图必然有许多不同之处。规划的绘图,只需要定性地描述“事物是什么”,以及描述其尺寸关系。
把握这个特征之后,我们可以知道,在规划的绘图中,其实有很强的主动性。我们可以主动地去让图纸向这样的制图目的靠拢:信息完整与结构清晰。比如人们总是把希望强调的轴线两侧的建筑或者树木涂成红色。这是一种取巧的手段,但是有效果,也没有不正当之处:不过已经是一种生硬的、低端的手段。要实现信息完整与结构清晰,我认为要做到几个区分:
1、区分建筑与环境;
2、区分通过式铺地与停留式铺地;
3、区分核心空间与次要空间;
4、区分树木与草地。
建筑与环境,我建议建筑统一留白,加粗轮廓,加深色甚至黑色的阴影,而环境全面上色。这样图底关系就能有很清晰的区分。
铺地的区分我采取这样的方式:通过式的铺地,比如步行街和景观通廊,采取前进方向上的横向线条,而停留空间的铺地则打上格子,或者填充比较活泼的图案。核心空间与次要空间会通过设计深度与绘图深度来有意识地区分:核心空间的景观元素会相对种类丰富,对景关系与空间围合会给予更多考虑,醒目的色彩也会更多地出现,建筑形式会比较活泼,而次要的空间只要程式化地、不功不过地填满即可。
树木与草地用不同的色彩区分,再给树木厚重的落影,从而不令它们混淆。通过这些做法,我们达到“区分”的目的,让总平面上什么是什么一目了然。对于大部分考生,完成快题概括起来无非是三个难点:画不完,不会画透视,不会用色彩。这其实可以归结为一句,就是缺乏准备。这些难点可以是开始准备快题时提出的,但不应该 是临考的时候还提出的。
如何解决画不完的问题?其实阅卷老师完全不介意你交上一份只有黑白灰关系的试卷,因为信息量并没有缺漏,而阅卷反正主要是看设计的,尤其如果墨线画得还不错,没有上色并不是灾难性的局面。而我相信每一个考生要画完墨线都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如果遇到一份试卷,一个平面的颜色上到一半,透视没有上色,我猜想这份试卷十有八九会在第一轮斩立决。为什么明明多做了事情却不如没有做呢?因为一份画完的图纸,应当是单图之内、图与图之间,深度基本上一致的。所以,老生常谈地,要达到“把图画完”的目的,应在总平面和透视图两个图轮流以如下的次序作图:画完最基本的墨线、上阴影、上基本的固有色、上修饰性的墨线和色彩。这样,在完成任何一步时,图纸都属于深度一致的、能被判定为完成的、可以提交的状态,根据临场的状况,在做完每一步时都可以停下来转向收尾阶段——更具体的建议是如果上完了固有色,先进入收尾阶段,结束收尾阶段后再去上修饰性的墨线与色彩。如果不是有充分自信的情况下,平面和透视是不提倡分开上色的,应当是比如在上完平面的阴影时,去上透视的阴影。因为根据经验,上色过程会让人不能自拔,不停想往图纸上加强力度,这种行为有时是不顾大局的。
此外,为了能把图画完,还应总结出简单有效的作图方法,并且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学建筑时惯用的点草与排水的手法事实上极其浪费时间,像这种手法是不会出现在快题里的。彩铅作图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但速度不快,速度一快又难以有好的效果,它属于很难做到又快又好的一种工具,所以在规划快题中也不如马克笔合用。不过,比起简单有效,“熟悉”才是要反复强调的。一定要对自己的作图手法充分熟悉,充分熟练,充分信任。要攻克快题一定要付出努力投入训练。没有反复的练习,“熟悉”这一条就是泡影。关于不会画透视,有一个广泛采用的方法就是画轴测图。只要把画好的总平面扭转一个任意角度,勾一个小一些的铅稿,然后在竖直方向上把建筑体块拉起来便可。轴测图的表现力不太强,没有任何近大远小的关系,但胜在任何人都保证可以掌握。如果要画透视图,我建议采用高点的两点透视,也就是竖直线平行的高点透视,并且不要把视点取得太高,也就是屋顶不要露出得太多,这样也会稍微容易掌握一些,并且它会有近大远小关系,所以远景完全可以画的非常概括。这两种图的共同点,就是竖直线的严格平行。只要做到这一点,起形准确这一条就能成功大半。黑白灰关系要强,通常透视图的阴面采用WG4,明暗交界线采用WG6,影面采用WG8,如果换做CG也是类似的号数,而平面图的阴影可以选用最深的灰色或者黑色。树木和建筑的影统一起来就可以。阴影是能迅速赋予平面和透视图生气与精神的东西。建筑物可以画一些层数的线,不过也不用过度刻画。透视图的树不用太写实,简单画成圆球加上一根柄,然后加上阴影就可以了。人物和汽车等东西不画完全没有关系,水面的倒影之类也不是一定要的。甚至说,如果技法有限或者时间紧迫,透视图只简单表达建筑、广场和绿地,省略树木不作表达是允许的。
关于不会上色彩,我认为,色彩的掌握主要是选色问题:因为规划快题的马克笔运用只需要以平涂为主,局部修饰为辅,不会涉及太高端的笔法技巧——因此这里也跳过对马克笔特性的讲解。起码平涂是任何人都能掌握的。
色板分两种:一种是抽象色板,一种是写实色板。简单来说,写实色板是花红柳绿的,而抽象色板可以自主规定什么东西是什么颜色。
通常来说,抽象色板的色彩数量比较少,不需太频繁的换笔,需要进行的思考和判断也比较少,也不容易产生意外,如果墨线水平较高更佳,整体实力较弱的同学也适用。比如说,绿化与铺地使用不同深度的暖灰的表达,让整个图面都控制在暖灰之下,局部的玻璃与水体用蓝色或蓝灰色,局部的城市雕塑或轴线建筑用红色,这样就有统一中带变化的效果。写实色板需要频繁换笔,而选定色板的过程也有点令人苦恼。但是它的表现力强得多,恰当的色板本身就已经能使图纸表现力上一个档次,并且这种表现力和手绘技法的关系不太大,亦不需要出色墨线的辅助,主要来自选色本身。如果说抽象色板是墨线主导画法,那么写实色板就是色彩主导画法。这里,将我发展自城市设计全国赛版、并在备考快题的过程中全面敲定的色板介绍如下。笔的品牌是Touch,是黄沙目前单价1.8元的最低端的马克笔。并没有反对高价马克笔的意思。如果想参考这个色板但所用品牌的色彩编号不同,麻烦自己“翻译”一下。我对分析图不太重视,因此也没有固定的色彩,只临时选色,请见谅。可以稍作取舍调整,总计大概是20支笔,其实数量也不算多。具体的图面效果会在附件中提供。
1、草地:124平涂底色,47镶边。
2、行道树与普通树:46。
3、认为有景观意义的树:分两种档次,一是35亮面+24阴面,二是35亮面+4阴面。
4、含座椅树池的树阵:147亮面,83阴面。
5、尤其重要的孤植大树:从亮面到阴面依次有35、59、46三层,并且加24的点缀。
6、铺地与人行道:26平涂底色,25随机点缀铺地的个别地砖。
7、木步道:96或WG6。
8、建筑与车行道:留白。
9、水面:182平涂底色,183镶边,BG5水上阴影。
10、屋顶玻璃:182平涂,183笔触点缀。
11、城市雕塑:4亮面+2阴面。
12、透视图阴影:WG4阴面,WG6明暗交界线,WG8影面。
13、平面图阴影:120。
14、用地范围以外的绿化:59。
15、用地红线与手写标题字:2。
此外有一些小技巧,不限于快题,有些即使是电脑制图也有帮助。
1、虽然全图是徒手,但是可以用尺子把建筑外轮廓线框起来,这样显得挺拔。线与线之间的搭接要稍微出头,会显得有力量感。
2、画铺地的时候,把个别地砖用上略深的颜色,比如26底色的铺地上用25点缀一些地砖,不需要费什么时间就可以显得有细节。
3、画树的时候,树的大小要和建筑、道路的大小看上去协调。个人在1:1000的图中常用的直径是5-8m,孤植大树可能达到15m。每画一个圈在中间点一个点,养成习惯后并不占用什么时间。画云线的树丛时则要有一个基本概念:树丛是单棵的树的叠加。也就是说树丛要有应有的尺度,叠加成树丛的圆弧也都要有合适的半径,并且这些弧线的线型要是饱满圆润的。要掌握有点难,需要一些练习。
4、画建筑不妨有些细节,最常用的手法是表达女儿墙。个人认为还必须要表达入口雨篷。有时候表达一些楼梯间或者屋顶的玻璃也是好的。做了坡屋顶的建筑,就画上亮面疏、阴面密的排线。
5、用地红线要画,个人是用马克笔2(深红色)的小头来画。尺规或者徒手都可以。根据最新版的《总图制图标准》,线型调整为“双点划线”。顺带一提,过去的规定线型是实线,而民间使用时多用虚线或单点划线,双点划线这个官方规范似乎没有普及。
6、指北针可以结合比例尺来画。如果单独画,一定要用圆模板画。制图规范中规定的直径是24mm。写图名时下面画一条粗线,一定要用尺子。
7、草地的124色彩明亮,和47的修边配合效果良好,图面效果亮丽,但是124似乎不能单独用来表达草地,一定要有修边。182颜色太浅,同样不能脱离183单独使用。草地和水的修边手法一致,简单说,是从边界往内运笔,逐渐提笔,并且不把边界封死。具体可以看附件中的示范。
七、设计
如上文强调过的,规划快题设计首要地是要理清功能关系与交通关系。每一种功能应当放置在什么位置,和场地各个外部条件是怎样的互相吸引或者互相排斥的互动关系,场地内的功能之间又有怎么样的吸引和排斥关系,都要经过思考与判断。场地内的道路是否让各个建筑与空间得到服务,每个建筑从道路那里有没有得到诸如主入口客流、次入口后勤运输、消防扑救等方面的满足,同时车行道路又会否割裂了场地关系和人行流线,这些也都要在方案阶段有所考虑。作为一个一两小时内做完的快题方案,再怎么四平八稳、乏善可陈倒也是无可厚非的,个别细节难以避免的考虑不周也只会有小的影响,但就是不能在功能和交通这种宏观问题上犯下原则性的错误。功能和交通关系不犯错误,图纸也基本合格,其实基本上就及格了。反过来说,功能和交通关系出现严重错误的,根本就过不了第一轮。
在快题中,不妨从一开始就把设计往“便于画出分析图”的方向上做,勾一下功能结构、交通结构和景观结构等,把简明清晰的分析图落实成方案。这些结构图最好是干脆利落的,分区明确,动静分区,道路分级明确,车行和人行互不干扰或互相影响很小,既易于理解也不引起争议。想要得到丰富性的话,留在建筑与空间的设计上实现,甚至留在手绘表现上实现都可以,设计的结构一定要是如上所述的。
规划讲究每件事情都要有理由。所以,不是不提倡做轴线,只是担心一些同学不能恰当地运用轴线的手法,生搬硬套。虽然轴线在快题中的作用是用来简单有效地组织空间构成重点,但前提是这个轴线一定要是在使用上有意义的。比如把一条步行道做成景观轴线,那么正确的思维应该是这样的:比如说,步行道连接了交通枢纽和公共活动中心,这条必经之路会有充足的人流,产生了商业价值,所以我将它做成商业街,做上绿化、铺地和喷泉,构成了场地中的醒目轴线;而不是反过来的,根据平面构成之类的感觉,我在平面上勾了一条轴线,然后用建筑界面去把他扣出来,把这些建筑定义为商业建筑。前者是对轴线的成功运用,后者就后果难料了。
在快题中很难精心地进行景观和空间设计,所以要给自己建立一些普遍适用的原则,去到做快速设计的时候,可以例行公事地套用。
1、空间是由界面围合的。当我们要营造一个广场空间或街道空间,不止是画出一块方形或者圆形的铺地就可以了。周边的竖直界面才会把空间形成出来。建筑界面是效果比较强烈的,其次是树木等自然界面。建筑与植物要有意识地去扣出空间,形成良好的图底关系。未必要非常完整地扣出界面,只要有所限定就足够了。
2、该对景时对景。望向一条道路的尽端,要能望到值得一看的事物,比如有所不同的精致建筑、休憩树阵或孤植的大树、城市雕塑或喷泉、场地外的其它对景等。
3、如果要快速填充一处公园绿地,做一片人工湖,湖水边界画石头,做一条环形的步道,沿湖三四棵为一组种树,沿步道设置若干处停留空间,适当位置放置休憩构筑物或种植孤植大树,适当的位置与公园外的道路做一个广场连接,设置花坛、铺地、喷泉或休憩树阵。公园里的绿地填充树丛或小丘。找案例看一看比较自然的人工湖的边界,不要把人工湖的轮廓画得像鼻涕虫一样。
4、图面中的要素要有大有小,尺度不要太相似。做了几处广场或划分了几块地块时,尽量有主有次,有大有小。画树丛时,每处树丛的大小不要太类似。画了几处树阵,就让一些是四或六棵两排的,一些是十几棵三四排的,把规模拉开。
5、场地滨水时做一条滨水木步道就算是有回应了。在个别地方把空间放大配上小卖部,在个别地方把树种到水的一侧,在个别地方引人行路到外边,这样空间就不会太乏味。允许做码头的情形下可以做一下。作为建筑背景的院校,需要具备一定的建筑常识。为了让非建筑背景的考生也能克服困难,这里列举一些快题常见的建筑设计常识。即使不能熟记,从“什么尺度、与道路关系、入口怎么做”这几句话临场根据经验来判断应该也不会犯大错误。做建筑时,要按照“如果把这块地单独给了我的话会怎么做”的建筑师思维来做。要控制建筑的整体大局,只要手法种类不要过于繁复,也统一不给建筑上色彩,出自同一人之手的每个建筑想必相互都会有统一性。再次强调,先做道路与广场空间再用建筑边界去生硬迎合这些边界的做法已经不合适了。
1、大部分的建筑都要考虑物资搬运,所以最好是有比较小的自用车道用来运输物资,可以不是尽端路的话就不要做尽端路,这时如果要接到城市主干道上也没关系。
2、商场和市场内部要形成环形的通道,所以常见的商场是块状的不是条状的,长宽比例不会太悬殊。商场要多面开口,可以区分客流的出入口与后勤的出入口,出入口要做雨篷。屋顶可以画一些玻璃,透视图可以在立面上画一些广告图案。
3、常用的学校建筑的模式叫做“三横一杠”,主要是因为长边相对的教学楼之间要有25m的噪音间距,以及要把不同的年级分开。教室尺寸可以记为8×10m。学校行政部分要靠近校园出入口。音乐教室要避免操场或外部的噪音干扰。操场与球场都要是南北向的。
4、车站的服务建筑通常靠近其用地的入口。
5、旅馆房间尺寸可以记为4×8m。走廊记为2m。可以是内廊式或外廊式,即进深为10m或18m。旅馆的客房部分面积和服务部分面积比例约为1:1。服务部分进入主入口是门厅,门厅会有分流作用,引向不同功能部分,此外可以另做一些次入口画上雨篷,比如团体客人入口。旅馆通常需要做地下车库,并且要有2个出入口坡道,宽度记为7m。用地紧张而层数较高时常做标准层加上裙房的形式,用地宽裕而有限高时可以做岭南坡顶中庭形式。可以的话建议只做到7层,高度不超过24m,免去考虑一些高层建筑独有的规范。
6、04年涉及的商业街要求了2层,因此应该考虑各建筑二楼的互相连通。
7、08年涉及的变电所,只会做一层楼,层高非常高。
8、10年涉及的工厂厂房,要有车道环绕,便于物资运输。堆场不能阻碍在厂房入口前面。
9、高层建筑的塔楼每层的合理面积至少要有七八百平米,否则交通空间会占据每层的大部分面积,难以放置使用功能。要考虑规范中的消防扑救面,至少不能把塔楼整个放在裙房的中间。
10、如果设计时涉及建筑体块的相互关系,可记为建筑体块之间要么互相咬合,要么互相脱开以廊相连,不要出现体块的互相平接。用走廊连接不同体块时,走廊往内稍微退一点,建筑的外轮廓线就比较活泼。
八、后记
首先,希望这份资料对你在华南理工、或者其它建筑背景的院校考研会有帮助。
此外,虽然这份资料对华工考研的针对性比较强,但是里面的内容用来帮助你赢得非建筑背景院校的快题或者规划求职的快题,相信也是有益的。当然我不知非建筑背景院校的规划专业究竟考不考快题——如果有,这份资料要帮助你肯定是有余的。而关于求职,我认为规划求职快题其实会比考研快题简单:它的考察重点不同,希望看到的是求职者表现出来的长处,比如手绘能力、规划方案能力或景观方案能力,有明显长处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并不介意一些缺陷,甚至不要求图纸画完。而且,考研的竞争对手每个人起码都对快题经过特地的准备,而求职的竞争对手还未必。总之,只要你来自我们城市规划的圈子,这份资料多多少少都会给你帮助,这也是笔者的荣幸。
这份资料发布之后,也许你能发现一些错误,或者想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你能在新浪微博或者人人网联系笔者,不吝赐教。或者如果你是华工的学生或者有报考华工的意向,可以加入的Q群,在群里和众多同学进行交流。我一直相信,我们这个圈子的人们,是赖于互相的交流和学习才能够进步的。我的老师教导过我,一件事情比起自己明白,如果更进一步的还能帮助别人明白,那才证明是真正理解了它,而帮助与指导别人,也是一种最有效的进步方式。因此,在建立这个群的一年半以来,我一直在努力促进交流,也不遗余力地努力给他人提供便利与帮助。事实上,我也确实因此而变强。
这种对互相的交流和学习的促进,我相信自己还会坚持下去,毕竟比起保留这些资料用于少许私利的谋取,希望自己对圈子、对更多的人有价值才是我的追求所在。但是,我也许不会再进一步研究快题了。我对规划快题的研究很明显已经超过了作为一个学生的需要,而我又并不是真的要走快题培训的道路:虽然我认为我能够比许多的快题培训机构做得出色一些。我的前景始终是个设计师。而建筑快题那一方面,我甚至从能力上怀疑自己能比11年夏天的那次总结向前推进多少。虽然我终究是拿到了三校快题的奖项,了结了自己源自于跟随谭天生师兄的懵懂时期的宿愿,但是我毕竟不喜欢建筑设计,也没有建筑设计的才能,我知道我只是凭借着别人不作投入的手绘技法和快题研究,填补了建筑设计能力的欠缺。
第四篇:考研快题总结 艺术类考研总结
考研快题总结 艺术类考研总结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4-27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有三个基本方面:
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及其位置对建筑相应的要求。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有三种: 1、基地面临交*路口。要求建筑具有一定标志性,并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和休息空间。2、基地面临主要道路。立面处理最为重要,可入口,停车,但在城市主干道上不宜开入口和停车场,因为会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基地面临次要道路。立面处理可稍简化,适合入口停车并宜退让红线较大距离,以使对行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基地面对着道路。建筑适宜有一定的层次感,通常使用的手段是在建筑上开口。、道路需要疏浚。当道路转折角度过大,视线不便时,需考虑使一部分基地作为舒缓道路的过渡部分,有适当面积的铺地及不遮挡视线的绿化,以满足人行交通。
建筑与周边旧有建筑的关系。1、建筑同周围建筑围合成庭院。2、建筑遮挡旧有建筑。
3、透过建筑能看到旧有建筑。4、建筑同旧有建筑在高度上或形式处理上的统一或对比。
停车场的设置。
停车场一般应位于城市次要道路边上或L型道路的交*端口。
快速建筑设计的设计过程:内部功能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
内部功能分析
1、功能组成;动静,公私分类;面积方块图;空间的特殊需要;门厅,楼梯间,卫生间的大小,数量,位置;注意是否有面积过大的房间。、根据建筑密度和基地面积估算出一层面积和层数,并在总平面图上确定建筑的主次入口,停车位置和基本流线,并按比例画出建筑的基本布局。
3、功能流线图。
4、层高和结构形式,柱网布局。
外部环境分析
1、城规要求:建筑密度50%,容积率,高度控制,绿化率,入口要求,消防疏散要求,日照间距。
2、地形地貌分析。
平整地形建筑布局可适当灵活扭曲,复杂地形建筑布局宜完整简洁。
十字路口或缺角地形中建筑处理宜为锯齿型或弧型,城市边角料地形中不宜多实际功能。坡地地貌依据其起坡角度的大小,可采取全埋,半埋,架空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建筑与等高线一般有平行和垂直两种关系;根据落差的大小可选择跌落半层,一层;落差应结合停车场等功能进行有效利用。
临水地貌应注意两点原则:建筑平面舒展,立面轻盈;建筑可适当延伸至水面并与水面产生关系。
3、基地周边环境景观,视线,噪声分析。
4、基地周边原有建筑物的高度,布局,立面及屋顶形式。
5、基地内部原有绿化,遗址等要素分析。
6、基地所在地的气候和风土传统。
建筑造型分析
1、办公楼与旅馆立面处理外窗较为规律化,可通过窗的设计和突出局部构架使构图活跃。
2、博物馆,展览馆类建筑主要依*天窗采光,故外立面较实,可通过对天窗造型;运用片墙,构架;墙体内陷做洞口处理;具厚重感的体块咬合;墙面突出片墙或凹进做侧窗;墙面做影壁;建筑与水结合等手法进行活跃化。
博物馆,展览馆的用窗常用形式主要有天窗,高窗,侧窗,局部有高角窗处理,由于功能的文化性需要,经常有局部与大片玻璃幕墙对比的运用。、综合体建筑的处理没有固定原则,依据气候,位置,功能的不同可运用墙体,虚构架,廊道,窗等建筑元素进行活跃。
常见问题: 1、平面中易忘指北针,剖切符号,主次入口,室内外不同地平的标高,房间名称,楼梯指针,消防楼梯,室外台阶,通高线,上层悬挑的投影虚线,在2层以上平面中若能看见屋顶,要将屋顶打格同室内空间区分开来。有要求时需进行无障碍设计和电梯设计以及停车位设计,室外地砖一般到1500X1500左右。、剖面中易忘画女儿墙,室内外高差,标高,梁线,不宜画阴影和材质表现,可画人表达尺度。
3、总平面中易忘指北针,主入口标识和标层数,宜打阴影,并应与平面图方向一致。(避免理解混乱)、立面处理形式感应较强,多用虚实对比,突出的片墙和框架,隔栅,遮光板,百叶窗以及各式的窗(横竖条窗,大小点窗,方窗圆窗,侧窗,天窗,高窗,玻璃幕)雨蓬等突出。光影关系应强烈,适当辅以绿化,时间充裕时应将建筑外轮廓线加粗,并画出材质(木,砖,石,涂料,铝板,玻璃,混凝土等)、2000M2以下的建筑楼梯间一般不多于4个(特殊需要除外),卫生间不多于3个,楼梯间和卫生间合并设置时位于入口或建筑端部,位于入口时宜与人流进入方向一致,尽量不使楼梯中间平台正对大厅和入口。(视觉效果差)分开设置时常位于主体功能之间,形体上可做凹进处理。、建筑形体布局常用的有一字型,L字型,T字型,十字型,工字型,王字型。设计时按功能灵活使用,比如工字型的一边可扭转或改变形状。7、流线宜简洁通畅,景观丰富。、透视图畸变不宜过大造成变形。透视图背景是天故比轴侧图方便绘制。、楼梯间一般3M X 6M左右,卫生间(男女合计)6M X 6M左右,蹲位900X1100,应至少配有公共盥洗室。、单间面积较大时,需考虑独置或置顶以及疏散。
建筑设计手法笔记
建筑设计手法
手法的涵义:建筑形象的构图、建筑形象的气质、以及通过什么方法达到形态的和谐性,手法比技巧抽象和有情趣,它贯穿于立意构思到细部处理。
建筑设计手法的基本内容:
立意性手法:通过什么素材和手法,表现什么意境和思想。解决心理需求、情态和审美的内涵。如空间的缓冲处理、空间的延伸作用、形态的人情味。布局性手法:将意具体化,把形式转化为形象。如将建筑语言化、符号化,产生众所周知的共识性符号,然后纳入自己的作品中,门窗、檐部、栏杆、踏步等。[把朦胧、抽象的想法落实到具体的建筑形象,首先要善于思考,即形象思维,或称视觉思维,心目中的建筑形象,既包括历史和现实的,也包括自己萌发出来的形象。]单体处理手法:布局完成后要研究具体形象的细节安排,如门窗要考虑比例、高低、大小、前后、明暗、色调,材质。细部处理手法:细部即细小处、局部,室内装饰视距近、对象具体,细部很重要,尤其材质、色泽、转折、过渡、收头更为重要。建筑造型设计手法实例:
古希腊波赛顿神庙(正三角形的稳定)。日本京都人脸住宅(明喻)。美国纽约利华大厦(垂直与水平裙房的比例、高层下端内缩收头、高层顶端的收头)。美国科罗拉多州空军士官学院教堂(尖三角隐喻飞机,群体的秩序感、韵律感)。苏州拙政院香洲(仿船坊,由平台、廊亭、外廊、内厅组成,整体比例确当、既分又合、虚实-全虚、半虚、实-处理有序、高低错落)。几何分析
把建筑抽象为最简单的基本形体,研究其形式关系,这就是几何分析法。是一种从大处着眼的方法。
黄金分割: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比2/1,以短边长截钭边,钭边剩下长度截长直角边,交点两侧比为黄金比。此比构成的矩形最和谐。
古典主义三段式:
檐部、柱廊、基座之比为1/3/2。
几何分析实例:北京故宫太和殿(等边三角形的下半部叠两个圆形)。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九宫母题,渐次减少方柱体)。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位于国会前广场三角地,贝聿铭大胆把它安排成两个平面为三角形的建筑,用块体的切割、挖补、移位的手法设计立面。
建筑形象的轮廓线:
上海外滩建筑群、巴黎埃菲尔铁塔、阿尔及尔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西安小雁塔、印度泰姬陵,都是抛物线、圆尖顶外隐含圆尖线。
建筑的轴线
中轴线或视觉重心线。把握轴线是很有用的设计手法。
对称轴线:特征是庄重、雄伟、空间方向明确,有规则。性质1:左右物对于对称轴线的对称性越强,轴向强度越强。性质2:限定物的自对称性越强,轴向强度反而减弱。非对称轴线:一般与建筑形象的重心相一致。
轴线的暗示:
1、用功能性的墙体、坡道。2、用形的有序排列,如柱列、窗。3、线型连续的点列。4、墙面漏窗。5、形的轴向暗示。
轴线的转折手法:轴线的交叉、转折、过渡较难。处理方法为1、作暗示性的饰物,起指路标作用。2、加强主要轴线的强度。比如说作起首处理。
轴线的起讫及收头:上海鲁迅公园鲁迅墓建筑,墓碑形似终端,但实际轴线未终了,应在墓碑后处理过渡物,如用松林,正如天王殿,正 面是弥勒,后面是韦驮,就避免了造成轴线终结。
建筑的虚实处理
虚和实即物质实体和空间,墙、屋顶、地面实,廊、庭院、门窗虚。虚又可以引伸到实墙的凹面,因为凹面增加了阴影和空间,而实又可以引伸到凸面。建筑立面的虚实法则 左右的虚实法则是对称性的,左虚右实和左实右虚等价。分几种节奏关系:大虚大实、小虚小实,以实为主和以虚为主都可以。随机的、似对称非对称的较难把握。上下关系的虚实是不等价的。一般说,上下的虚实可以用三段式来处理。罗马斗兽场,三层虚的连续拱圈上是一层实墙,显得有一定视觉重量,立面形象完整,券间墙都作倚柱,其凹凸和阴影的作用,也增加了形象的虚的成分。某体育馆顶有一个宽大的尾盖,把原来外面的空间放在里外之间,增加了层次。
空间和实体的关系
1、空间为虚,实体为实,虚因实而生,实之目的是虚。2、构成空间的实体,因其大小、位置、形状、质地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构成空间的视觉能量。3、空间之应用,必须用实体来限定和表达。实例:上海教育会堂中庭空间,用水池切入,实楼梯联系上下,玻璃引入街景。中国园林一般一面紧,一面松。上海商城入口,既封闭,又通透。杭州西湖小瀛洲水中有岛,岛中有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建筑群的虚实分析 北京的传统民居是组织了外实内虚的空间。现代居住区将密集的住宅做成开放式,然后与公园相邻,空间结构是公园(公共空间)-中庭(半公共空间)-小路(半私密空间)-住宅(私密空间)。苏州网师园东部为多进式布局的居住性建筑,中轴线规划,密集,中部为园林主体,水池形成大空间,为了增加层次,将水池东南角和西北角做成港湾形式,以小桥分割,西部以一墙之隔引向建筑,墙下一廊,引入的院子以池水和建筑收头。杭州玉泉以两个观鱼池为中心,组织起两个院落,以景区之空始到建筑之实,又到鱼池之空结束。西泠印社把山顶空间围起来,但围而不闭,宜于远眺,疏密有致。建筑的层次
层次与造型 [距离的远近不同产生景物的层次,没有层次,景物一览无余,也就没有情趣了。欧阳修蝶恋花写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增加层次的手法有,设围栏物、改变地面材料、改变地面或空间的高度、使用家具围护、使用玻璃隔断。大凡层次处理,一定要注意格式塔法则,即凡事都应当注意自身的形状,不但注意实的、使用部位,还要注意空的、不使用的部位。单视场:一眼望去能见到数个层次的。桂林榕湖饭店四号楼入口内庭院,门斗到门厅,门厅通过大片玻璃看到内院,内院又有水池、绿地、廊、楼梯,进入内院又须转弯抹角。广州白云宾馆入口小院与门厅有大片玻璃相连,视线通透,院子中小桥、水池、廊、山石林木尽收眼底,一座小平桥把水池分成两个,大的方正,小的曲折,更觉生动[两个空间形态,如果是视觉层次的,有两种做法,要么完全一样,要么完全不一样]。上海某别墅客厅,在客厅可见餐厅和门厅,形成三联空间,使客厅与门厅间有过渡,厕所在客、餐之间的廊边,既有暗示,又隐蔽,客厅餐厅间用高低步、对柱分隔。昆山中国银行底层空间,中庭和营业厅用柱子分隔,中庭与门厅用不同层高处理,中庭与后部,用柱又用不同层高区别。多视场:多视点感受时的建筑形象,从入口到出口沿线都能感受到,有如展览馆内的人不断改变视角。此时人对空间的层次感受,以记忆的形象为主,辅以逻辑思维完成。多视场层次,不可能让每一空间都有强烈个性,只须使人记住流线,即层次的结构,也就突出了要记住的主要空间。多视场的层次,设计在关系。一组空间,有大路、小路,有亭子、草地,大路让人快行,小路让人慢步,亭子用于休息,草地可以随意,空间形态与功能是一致的。苏州留园的入口非常巧妙。上海鲁迅陈列馆,进厅后向右参观,一路三折到休息厅,上楼亦如是。大型江南私家园林苏州拙政园,空间构图必须注意多视野层次。拙政园原东部是明王心一归田园居,西为张氏补园。从原来中部腰门入院较为合理。长弄堂从东北街到头是腰门,开门见山,以山障景,造成非视野层次,绕过假山,豁然开朗,是个十分丰富的单视野层次,可见到远香堂、南轩、荷风四面亭、池水、小山、见山楼、香洲等;可供选择的路有三条;园中还有园,东南角的枇杷园、西部之园都自成一体。还有更小的层次小庭院,如海棠春坞、玉兰堂,层层深入,其趣无穷,这就是空间层次手法。小沧浪是单视野层次观景佳处,通过小飞虹(廊桥)可见荷风四面亭,属典型空间层次手法。
建筑层次的运用 用多层次来解决私密功能要求,如住宅、办公中的经理室(经过秘书室到经理室)。还可以解决有聚有分的功能要求,如展览馆建筑,不封闭空间,只起隔挡作用;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空心圆形建筑,玻璃顶,人乘电梯上,沿螺旋形展览空间走下来;洛杉矶海特旅馆中庭是美国建筑师波特曼的共享空间理论的典型表述,在一个大空间里,划分出限定不太强烈的小空间,产生空间层次效果,体现当代社会的交往精神。空间层次还可以用来解决深度感要求。住宅的空间性质和关系比较单一,空间不大,处理时不能大手大脚,应该精打细算。起居和餐厅在一起时,要适当作一些暗示以交代分隔,有大空间需要时则可以合二为一。[有的空间对内是外部空间,对外是内部空间,这被称为重置空间。][有的空间分隔用的手法很特殊,比如把一个西方古典式的门廊倒置、斜放,非同一般,不但有了层次,还令人激动,这被称为手法主义。]广场是没有顶盖的建筑,也有层次问题。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起始于一个长方形广场,然后是一个正梯形,再加一个椭圆形,然后是教堂。效果是气势非凡,有利于远看的教堂视觉形象。美国圣地亚哥霍顿广场,三大块,用廊式符号化了的分隔来处理,上下内外都有交织,有分有合,十分有机。现代广场空间层次手法有多种形式,廊、绿化、雕塑,还向高度方向发展,使用下沉广场、天桥、楼廊等,使空间更多样。收头方法
一个形体的边界,或起始,或终止,或转折,进行处理使之有一个完美的交代,这就是收头。基本法则为:形象终止要有交代。不理想的形象要设法隐蔽。不同的材料平面交接要用凸凹缝。不同的材料立体交接,阴角可直接交接,阳角处理要用线脚、凹槽、压条把阳角转变为阴角。近年来,建筑形象上多用空架子表述形式,作为收头,有的不合逻辑,显得虚假。有的建筑形象由地面钻出来,好像没有作完,就是没有在地面上作收头。两个立方体相贯,需要有咬合部,不能面面相贴。坡屋顶的相贯也要咬合,这样才符合逻辑。窗和洞口在面上通过对位关系,确定收头之处,如果边界与边界的位置含混不清,其形态就不会好看。几种材料的交接最好不要作平接,要有凹凸处理,不能凹凸处理作凹线也行。建筑的尺度
建筑形式以多大尺度为合适,建筑的内部形象尺度如何统一,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建筑的尺度以人的尺度为基准。人的基本尺度是:站高1700、头顶距目120、重心高1000、垂手指尖至地700、两手距1700、举手高2100、肩宽500、坐小腿高440、坐肘高660、坐顶高1320。人的空间要求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适度,6平方米以下适合1人书房,6-12平方米适合4人以下交谈,12平方米以上可供5人以上活动。人与人的空间关系的参照:相好者的空间距在两臂内(1.5米),不识者在四臂外,排斥者在六臂外。日本的席为空间单位,一席2平方米,两个人的情感空间是四席半,9平方米最理想。建筑尺度反映在建筑体量、内部空间尺度和建筑空间场-建筑物、空间、人之间的统一关系。宗教建筑之所以祟高,是以大的空间压倒心灵,要有升腾感,高度要超过人的20 倍。上海南京东路建筑的高大是因为路狭的原因。对建筑的尺度判断来源于人的经验:认知部件门、窗、台级、檐部、栏杆、阳台等大小基本固定的局部形象上。有一些巨大体量的建筑,不能用窗来作尺度参照,就要完全取消熟知的建筑构件和心理模式,得以用车、人来参照,千万不能似是而非,令人难以捉摸。同一建筑形象中,尺度要统一,德国莱比锡的联军纪念碑(战胜拿破仑)拱门巨大,门下的台阶不是台阶,高达一层楼,使建筑尺度混乱,人们不觉其伟大,只觉其巨大。建筑与环境的尺度应当统一,特别是风景名胜区,杭州西湖周围的高层建筑,体量与西湖不协调,显得西湖小了。不同的形状和大小的场空间,对人的影响可以用等值线表示,内侧一面的房角、门、窗、饰物的影响要大一些。内部空间一般较外部空间小,视场收,视距近,还要亲切可人,处理手法有:室内空间太高,可把墙角降低作圆角;空间太低,可以把墙角向内移,作圆角。适宜的高度与面积的关系是:H=lg(S+1),如果是走廊,S=16.18*宽。卧室、书房、阅览室等需要静的地方,高度宜低,一般为2.5米,就寝、写字还可更低。跳层大厅一般不宜太狭,宽至少不小于高度。
空间的组织
空间的眼即建筑的关键空间。公共建筑中一般为路线相交的门厅,园林建筑中一般是院子,住宅中是起居室,饭店里的餐厅,宾馆里的中庭。空间的组成由围(可以有缺口,更生动)、覆盖(有关怀、保护作用)、凸起(如台、坛)、凹入(有隐藏、安全感)、设立(如碑,空间边界不确立)、地面材料不同等七种构成方式。空间的类别有并置(性质相同排比)、重置(大套小,前套后)、主从(一主数从)、宾主(两个空间性质不同,地位相近,最好有一个过渡空间)、顺序(有顺序关系)、综合性(多种关系)六种空间。空间的组合手法一是每个单体空间形式的选取,二是这些空间怎样组织。实例:麻省理工学院宿舍(并置,蛇形弯曲,单元并列);客厅里沙发围出的一圈(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宾主,秘书处和会议厅间用门厅过渡)。空间既要分隔,又要流通,分平面和立体两方面。平面实例:美术馆;金鱼廊;杭州玉泉;上海豫园。立体:两层合一不宜太狭小,宽不小于高,上下层的高宽比最好一样,不宜太扁,如太深感觉较差,上下之间流通部分最好作曲线形状,有动势,并用吊灯或其它有形之物(楼梯栏杆、观光电梯)沟通上下。空间的方向性即导向性:长方形长为主向;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有静止感;圆形有运动感又有旋转的感觉;直角三角形有四个方向作公共空间较好;非直角三角形有六个运动方向有来去匆匆的感觉。实例:体育馆作成圆形,适合观看比赛,圆形有向心的兴奋性,但开会不宜;帐蓬结构空间自由多变,宜于展览会、运动场、健身房、候机楼及文娱游乐场。
建筑形态的意象构思
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建筑形象不含其他意义,建筑形象只要符合自身的艺术法则的要求-变化和统一、均衡和稳定、比例和尺度、节奏和韵律,以及层次、虚实、方向性。二是认为建筑形象要反映文化,表达某种意义,表现船帆、飞翔。形的基本心态:立方体静穆、理性、方直;长方体理性、划
一、有方向性;柱体确定性、严肃性、纪念性、祟高性;锥体和棱锥稳定性、永恒性;圆柱体如果高大,运动感强烈,严肃性减弱。建筑形体是由以上这些母体构成的。而建筑设计的文化有一些是由象征符号如蝙蝠、鱼,隐喻如黑瓦白墙中黑喻水以避火,文字如匾额、楹联等表现的。西方古典手法:古希腊古罗马用柱式(陶立克平直,喻男性美;爱奥尼奥带卷涡,喻女性美;科林斯带藻叶,来自科林斯一位少女的墓碑,少女的奶妈把祭篮放在长有茛菪草的碑顶,到了春天茛菪草伸出篮子,沿着它成长起来,成了涡卷形的曲线)、柱廊、山花、水平檐部、连拱。中世纪用尖拱,拱中向上升腾,用尖塔,用作成拉丁十字的平面象征耶稣受难。文艺复兴时期形上多用圆和正方,强调水平构图。文艺复兴以后的古典主义强调严格的比例关系。中国古典手法:长期稳定不变,宫殿高大,开间11间,饰物多;宗教建筑中的塔又是楼阁,又高耸入云,既世俗又至高无上。民居都是分进布局,显示内向。园林布局自由,强调人的个性,树姿顺其自然,池水则求静。现代建筑手法:形象从原来的建筑抽象出来。表现出为人的情态。赖特说我喜欢抓一个想法,戏弄之,直至最后成为一个有诗意的环境。建筑方案设计的运作
有人喜欢从内容出发,有人喜欢从形式出发。前者缺少创造性,不是建筑创作,立体不会好,但是基础。后者常用,对基地和设计手法对象都要熟。还有一种是构成式的,以一个体系为出发点,作各种变换,形成方案,难度较高。第四种是意象性的,把某意念投射到某种形象上,让人联想,一经点破,越看越象,如聂耳纪念碑-琴台-耳字,这需要建筑师的自我修养。一般要经过主体分析、环境构思、个性创造几个环节。
第五篇:建筑专业考研快题设计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
Architecture Sketch Design
辛塞波 等 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 概述
1.1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概念
1.2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特点
1.2.1 时间的要求 1.2.2 知识的积累 1.2.3 考试的性质 1.2.4 试题的特征
1.2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试题类型 第二章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知识要点解析 2.1元素归类及基本尺度 2.2常见问题及对策
2.2.1 功能分区问题 2.2.2 房间朝向问题 2.2.3 交通组织问题 2.2.4 一些细节问题
2.3基本规范问题
2.3.1 不同建筑类型规范举例 2.3.2 常用疏散规范
2.4网格结构处理
2.4.1 开间尺寸的决定因素 2.4.2 跨度选择 2.4.3 基本方法 2.4.4 注意问题 2.4.5 具体操作
2.5剖面设计的相关问题 2.5.1 呈现问题 2.5.2 刨面要求 2.5.3 解决办法
第三章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表现技法 3.1材料与工具 3.2线条表现
3.3马克笔及彩铅表现
3.3.1 马克笔、彩铅表现的技法运用
3.3.2 马克笔、彩铅表现的应用技巧 3.3.3 马克笔、彩铅的表现步骤 3.3.4 马克笔、彩铅对材质的表现
3.4其他表现
3.5建筑速写在快题设计表现中的作用
3.5.1 建筑速写的价值
3.5.2 建筑速写学习的方式方法
3.5.3 建筑速写的基本步骤
3.5.4 快递设计对建筑速写的亮点基本要求
第四章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图纸内容 4.1总平面图 4.2各层平面图 4.3立面与刨面 4.4效果图 4.5分析图 4.6文字说明
第五章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程序 5.1考前准备 5.2时间分配
5.2.1 考试时间的安排 5.2.1 考试时间的把控
5.3审题分析
5.3.1 任务书的大致分析 5.3.2 场地分析
5.3.3 任务书的细节分析
5.4方案构思
5.4.1 设计思维分析
5.4.1 快题设计的推演过程
5.5正式图表达
5.5.1 排版构图
5.5.2 手绘表达 5.5.3 深化细节 5.5.4 完善事项
第六章 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实力分析 6.1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常见类型
6.1.1 办公楼建筑
6.1.2 教学楼建筑
6.1.3 纪念款、博物馆建筑 6.1.4 疗养建筑 6.1.5 文化类建筑 6.1.6 旅馆建筑 6.1.7 餐饮类建筑
6.2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集实例分析
6.2.1 试卷一
6.2.2 试卷二 6.2.3 试卷三 6.2.4 试卷四 6.2.5 试卷五 6.2.6 试卷六 6.2.7 试卷七 6.2.8 试卷八 6.2.9 试卷九 6.2.10 试卷十 6.2.11 试卷十一 6.2.12 试卷十二 6.2.13 试卷十三 6.2.14 试卷十四 6.2.15试卷十五 6.2.16 试卷十六 6.2.17 试卷十七
第一章 概念
1.1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概念 1.2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特点
1.3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试题类型
快题设计已经成为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等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注册建筑师考试以及设计单位招聘员工考试的标准考试类型,收到建筑院系师生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共同关注。
1.1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概念
快题设计又称快图设计,是指在限定的较短时间内完成方案构思、表达的过程及成果,是建筑设计过程中方案设计的一种特殊形式,或指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把建筑设计从文字的表述转换成图形的表达(见图1—1)。在方案设计的初级阶段,快题设计的工作方法无论是在灵感捕捉上,还是在多方案比较上,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快题设计可以培养考生在较短时间内综合分析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以及图纸表达能力。快递设计考试相对公平,能够短时间内看出应试者的设计能力、图面表达功底以及培养潜力等综合素质。
1.2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特点 1.2.1时间的要求
建筑快题设计具有科学合理的设计周期,从建筑任务书的制定,完善到方案设计,再到成果表达,各个环节都要求有一定的时间以确保方案的质量,这个过程需要设计者付出大量的劳动。而快题设计则是把合理的设计周期压缩在较短的时间内,但设计任务和方法并没有随时间的缩短而产生实质性的改变,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建筑方案设计。快题设计对设计者实际上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速度要快,效率要高,设计强度也是较大的。快题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浓缩形式,气过程是建筑师业务知识、思维及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快题设计要在几个小时内完成一个设计方案,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进入深入研究的分析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凭借平日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逻辑性思考,并借助图式思维的构思方式提炼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运用快速手绘使其形象化地表达出来。快题设计简化。
浓缩了通常方案设计中的构思、推敲和表达过程,是建筑设计的特殊且高效的工作形式。
1.2.2知识的积累
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综合解决立意、环境、功能、空间、形态、结构等各方面问题的复杂过程。
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要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形成建筑方案的构思、推敲方案设计以至最终完成方案的表达几乎是可能的。基本功既包括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也包括运用基础知识和理论进行构思、设计和表达的能力、比如,有的考试任务书没有没有给出诸如报告厅,多功能厅的面积,而是指明要求满足100人或150人的设计要求,就是在考察房间面积与容量关系的问题;还有的只给出餐厅的整体面积,这要求我们对餐厅面积比以及配套房间的比例关系有一定的认知。
1.2.3考试的性质
(1)基本功的体现
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的快题设计重点考察的是基本功,不是想法和创新,快题立面尽量要少做想法,因为想法要牺牲一部分功能,做起来也比较浪费时间,而是否满足功能要求是评价快题优劣的重要标准,反常规的方案对研究生入学考试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供我们参考的书目有东南大学黎志涛老师编撰的《快速设计100例》,清华大学送哗皓老师编撰的《快速设计40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荆子洋老师编撰的《快速设计80例》等。
创造力的体现
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鼓励出彩,这要体现设计主题和建筑空间特征,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例如,在空间组织上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即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层层推进的“叙事情节”,有了主题和相应的逻辑关系的设计要比仅是功能分区清楚的设计更高明一些。国内建设部院作品集以及《建筑学报》《建筑创作》等主流杂志中体量较小、较为有趣的建筑方案是我们获得启示的来源,在把握建筑设计趋势,寻求立面突破上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也有些高校的考试出题人的思路立足于考察考生的创造性思维
与表达能力,或是考察考生对某一题型的应对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作为考生来讲,有必要了解不同院校的应试风格,包括考试要求、考试性质以及考察的重点等,如中央美术建筑学院某年考题要求改造天安门广场,以为考生没有画图,而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了天安门广场不用在改造的理由,表现处理独立的思考能力。
1.2.4试题的特征
以考试形式表现出的建筑快题设计题目的设置往往便于考察设计者的专业素质、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研究生入学考试快题设计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类型比较普通、常见,如图书馆、名人纪念馆、社区活动中心等;
(2)场地比较宽松,有发挥的余地,如场地面积较大、周边环境好、技术指标要求不太苛刻等,便于考生有所发挥;
(3)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如强调建筑与地形条件、周边环境、城市文脉的结合等;
(4)空间富于一定变化,一般设计任务书里对功能空间大小及性质等有不同的要求,有小空间的行政办公、标准客房等,大空间的会议室、餐厅、活动室等。
1.3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试题类型
快题设计考试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设计方案与表现,因此很少出现复杂、建筑面积大或者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医院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等。常见的类型是中小型民用建筑,因此应熟悉公共建筑原理,熟悉设计方案的深度要求和制图规范的有关规定,掌握常见建筑类型的功能要求和基本的规范数据。
此外,从时间限定上来看,考试快题设计有两种基本形式。(1)3小时的快题设计
这类快题一般要求在短促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面积有限、功能简单的建筑单体设计,常见的建筑类型有小区售楼服务部、游船码头、报刊亭设计、大门及传达室设计等。此外,此类快题也可能要求完成一个建筑方案设计的部分任务,比如总平面布局及个平面设计、平面或
剖面设计或是教主效果图的绘制。如图1-2(2)6-8小时的快题设计
这类快题设计一般在一日内完成,时间大概从8、9点钟开始到下午3、4点钟结束,要求绘制建筑的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透视图,写出必要的设计说明和技术指标等,在设计过程中不得与他人讨论,更不得翻阅设计资料,要求独立思考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全套图纸,常见的建筑类型有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楼盘展示中心设计、培训中心设计、俱乐部设计、科技球馆设计等,见图1-3.此类快题在规定时间内一般能够表达出设计者的答题构思和方案的整体关系,因此这类快题设计考试能比较准确地放映出设计者的基本功和综合表达能力,所以常被用来作为设计考试的基本形式,如设计所招聘员工考试、注册建筑师方案考试以及高等院校研究生考试等。
第二章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知识要点解析 2.1元素归类及基本尺度 2.2常见问题及对策 2.3基本规范问题 2.4网格结构处理
2.5剖面设计的相关问题
建筑设计基本要求大体上那个是一致的,一般是功能合理、空间有序、形态良好等,能够满足设计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才有可能产生更好的设计,就快题设计而言,首先应该满足基本要求。快题设计的基本功是平日学习过程中的课程设计为基础的,课程设计长期积累的问题往往也会习惯的集中反映在快题设计当中。我们应当认识到,任何建筑设计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避免和减少不该出现的错误是建筑设计基本素养的体现,在以考查基本功为主的快题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
2.1元素归类及基本尺度
很多不同的建筑元素或构建(也称为建筑语汇)存在建筑之中,这些元素和构建具有共通性,几乎所有建筑都不可能离开它们而存
在,在建筑设计时,我们反复使用这些基本元素来实现建筑的功用和塑造建筑的形体。这些基本元素还是活泼建筑造型、丰富空间特征的有效媒介。只有平时加强建筑语汇的积累,考试时的方案设计才会变得饱满和生动。另外,在快题设计时,某些日常建筑设计中的环节无法展开,如查阅规范、调查研究、踏勘地形等,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快题设计时,为了游刃有余地调用、选择这些基本元素,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元素加以整理并归类,心脑并记。
(1)入口 基本特征
入口是进入建筑物的前导空间,其引导性和可识别性通过踏步、坡道和进入方向等强调出来。
形态与尺度
入口的形态以主、次入口为依据,以大小不同的入口空间形成对人流的引导。一般对门的基本尺寸要求为:单扇门宽0.7-1m之间,公共建筑的门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按多股人流来确定门的宽度,可开双扇门、四扇或以上的门,是最大层人数计算总宽。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门宽度不应小于1.4m,且必须向疏散方向开启,旋转门、电动门和大型门的临近应另设普通门。其入口设置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坡道应成直线型、直角形或折返形,不宜成弧形,期最大坡度1:12,最小宽度大于等于1.2m。需要注意的是,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不宜大于0.15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1m时,宜有护栏设施,见图2-1,2-2
平面或空间实例(2)门厅
门厅是专供人流集散和交通联系使用的空间,其可以把各主要使用空间连接成一体。门厅是设计的重点部位,丰富的空间效果可以由门厅展示出来。
形态与尺度
门厅的尺度在设计任务中没有直接给定,需要按照空间形态和建
筑面积自行估算,估算原则是方便前台接待,满足人流出入、短暂停顿、休息等功能要求,见图2-3(3)雨棚
基本特征
雨棚一般以支撑、吊拉、构架、特殊造型等形态出现,其尺度视入口空间而定。当代建筑中常见用首层平面推进的手法形成虚空间,起到雨棚的作用。见图2-
4(4)阳台
基本特征
阳台用来塑造光影效果、增强虚实变化、丰富里面层次。
形态与尺度
阳台的尺度根据房间性质和面积而定,常用伸出、凹进以不同的形态、角度构成,见图2-
5(5)外窗
基本特征
外窗的形状,大小、位置、材料、颜色等造型手段非常丰富,其具有较强的可塑造性和表现力。
形态与尺度
窗该怎么开,开创面积有多大。这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来定,不同民用建筑采光面积比不尽形同,窗台低于0.8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伸出、凹进等不同形式和不同的材料构造形成。见图2-6
(6)楼梯间
基本特征
楼梯作为竖向交通联系的孔道,是建筑物的交通枢纽,因此它必须选择在适中的位置,从而顺畅地分散到各个房间。楼梯是非常重要的造型和活跃空间的元素,具备很好的可塑造性、具有丰富的形态类型和极强的表现力。
形态与尺度
楼梯要考虑防火安全疏散、日常交通人流通过、搬用物件等通行的需要,要有防火跌、防坠落措施。快题设计对楼梯间面积没有明确要求,但我们必须掌握楼梯间基本尺寸规范:楼梯的长度取决于层高,休息平台宽度不得小于梯段宽度,连续步数不应超过18级,平台上下过道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处净高不应小于2.2;梯段净宽按每股人流0.55+(0-0.15)m计算,并不应少于2股人流的宽度,楼梯按每层人数计算总宽,一般情况下主楼梯4m开间,次楼梯3.6m开间,出于需要可自行增减。电梯厅候梯深度大于等于1.5倍轿厢深度等,见图2-7(7)卫生间
基本特征
卫生间是建筑当中必不可缺的的元素,但它常常被忽略,而且会私密性问题困扰设计。设计好卫生间除了满足卫生器具所必需的空间尺度外,基本要点首先是位置,一般卫生间总是与楼梯间相伴,其次是设计好卫生间的前区空间。
形态与尺度
快题设计对卫生间面积没有明确要求,要根据任务要求判断建筑应当具有多少侧位满足使用要求,从而定出卫生间个数。2000平米以下的建筑除特殊要求外,卫生间不多于3个,每个功能区宜各设置卫生间,供各自使用,其位置用于公共区有联系,不应设在使用区内。一般男卫比女卫略大,并配有公共盥洗室。隔间外开0.9m X 1.2m,内开0.9m X 1.4m,单侧隔间至对面的净距及双侧隔间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m;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池之净距:但风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m,见图2-8 2.2常见问题及对策
2.2.1 功能分区问题
在建筑设计中,功能分区一般以动静、主次、公私等关系进行,具体而言,可以水平分区,也可以垂直分区,基本原则是避免或减少个功能区的相互干扰,功能分区的问题常常体现在分区缺少依据,如图2-9所示,首层平面教室与活动中心应与设备体块进行位置互换,二层应将行政办公与研究、陈列房间置换,以便符合合理有效的行为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报告厅、多功能厅、餐厅等大空间至于首层时应考虑入口、人流、交通等制约关系,格外注意其对整体功能和空间
形态的影响。另外,按照规范要求,公共厕所、盥洗室、浴室等用房的直接上层,在功能配置的过程中应加以注意。
2.2.2 房间朝向问题
对于经常使用、停用使用时间较长的空间,如教室(美术教室外,应北向采光或利用天窗)、客房、办公等一般面朝向或主要的景观方向。如图2-9所示,首层平面可将报告厅、阅览室、教室与展厅置换,二层平面工作室、研究室、办公等房间可与库房置换以便争取更好的朝向。此外,对于对功能厅、餐厅等主要空间不应放于偏僻处,应当为其争取良好的朝向形象。
除了经常停留时间很短、很少见使用的空间或要求避光的房间(如储藏室)之外,楼梯间、卫生间也不应完全封闭,宜有天然采光和不向临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但这些辅助空间尽量辅助空间尽量不要占据好的朝向,顺便一提的是,楼梯间与卫生间合并设置时位于建筑入口或端部,置于入口时应位于既方便寻找,能方便快捷地服务人流,又相对隐蔽的地方,并尽量不使用卫生间合楼梯间正对大厅和入口(传统对称式建筑除外);分开设置时常位于主题功能之间,形体上可做凹进处理。
厨房、锅炉房等可能造成污染的空间布置在下风向,风向和地域,季节有密切关系,这就需要了解任务书关于城市地理环境的规定,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以我国北方为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夏两季虽风向不同,但以北方为主导风向,故有可能将厨房布置在建筑南向,然而,南向又是光照条件最好的方向,厨房并非对朝向有很高要求,这需要我们在各种矛盾中抓主要矛盾综合解决问题。
2.2.3 交通组织问题
关于交通组织问题,基本原则是流线顺畅、方便快捷。快题设计中常见问题是交通空间尺度失调,尤其是在建筑主次入口、特殊空间主入口、流线交叉转折等节点部位放大空间尺度形成门厅或过厅。见图2-10所示,主入口门厅不仅是人流集散的场所,在解决垂直交通问题的同时,还要成为多功能厅的入口,面积就显得过于局促。
2.2.4 一些细节问题
通常情况下,室内外,干湿空间之间应有高差,高差之间的踏步在们开启范围内应有足够的缓冲平台。
对于建筑内部空间而言,诸如餐厅,会堂、展厅等特殊功能的房间,需要明确净高要求。
在平面尺度上开间与进深比多大会破坏空间形态,对于小空间而言,比例超过1:2时易造成采光通风不良。
2部电梯不应再转角处紧邻布置,电梯出入口应布局放大形成缓冲空间——电梯厅。
内走廊等条状空间应在端头设采光通风外窗,这样才会使空间显得明亮、透气。
一般情况下,建筑入口要设置残疾人坡道。
2.3基本规范问题
在快题设计中为保证我们设计的建筑符合试用、安全等基本要求,我们需要具备一些规范方面的知识。规范无非是我们再设计、使用建筑时恩能够达到或不能达到的最大或最小限度的规定,是生活尝试在建筑设计上的反映。最基本最常用的规范是《民用建筑设计通例》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3.1 不同建筑类型规范举例
(1)图书馆建筑
图书馆个空间柱网尺寸、层高、荷载设计应有较大适用性和使用的灵活性,藏、阅空间合一着,宜采用统一柱网尺寸,统一层高和统一荷载。基本书库的结构形式和柱网尺寸应适合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所选书架的排列要求,框架结构的柱网宜采用1.2m或1.5m的整体数倍莫属。
书库、阅览室藏书区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结构梁或管线底面之净高不得小于4.7m。
报告厅应满足幻灯、录像、电影、投影和扩声等使用功能的要求: 300座位以上规模的报告厅应与阅览区隔离,独立设置,并应独立设置安全出口,且不得少于两个,应该设专用的休息处、接待处及厕所。
300座位以下规模的报告厅,厅展使用面积没座位不应小于0.80平米,放映室的进深和面积应根据采用的机型而定。
使用频繁,开放时间长得阅览室宜临近门厅布置。阅览区不得被
过往人流穿行,独立使用的阅览区不得设于套间内。
阅览区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防止阳光直晒、东西开窗时,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阅览空间每座战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为1.8-2.3平米/每座。
图书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时,宜设乘客电梯或客货电梯。图书馆内书库、非书资料库的数算楼梯,应设计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
图书馆卫生间成人男厕按每6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斗一具;成人女厕按每30人设大便器一具。
(2)博物馆建筑
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书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藏品库房净高应为2.4-3m,若有梁或管道等突出物,其底面净高不应低于2.2m,藏品的运输通道应防止出现台阶,楼地面高差处可设置不大于1:12的坡道。
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内不应敷设给水管道,在其直接上层不应设置饮水点、厕所等有可能积水的用房。
陈列室的面积、分间应符合灵活布置展品的要求。
陈列室净高除工艺、空间、视距等有特殊要求外,应为3.5-5m等。
普通陈列室应根据展品的特征和陈列设计的要求确定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合理分布和组合。
陈列室单跨时的跨度不宜小于8m,多跨时的柱距不宜小于7m,室内考虑在布置陈列装具时有灵活组合和调整互换的可能性。
(3)饮食建筑
40座及40座以下为小餐厅,40座以上为大餐厅。
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
食堂的餐厨比宜为1:1。
饮食建筑的基础出入口应按人流、货流分别设置。
在总面积布置上,应防止厨房(或餐饮制作间)的油烟、气味、噪声及废弃物等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
就餐者专用的洗手设施和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二级餐馆及一级饮食店应设洗手间和厕所,三级餐馆应设专用厕所,厕所及废弃物等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一、二级食堂餐厅捏应设洗手池和洗碗池。
厨房与饮食制作间按原料处理、主食加工、副食加工、备餐、食具洗存流程合理布置,严格做到原料与成品分开,生食与熟食分隔加工和存放。
辅助部分主要有各类库房、办公用房、工作人员更衣室、厕所及淋浴室等组成,应根据不同等级饮食建筑的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2.3.2 常用疏散规范
(1)疏散距离要求
对疏散距离的要求为双向疏散时幼儿园25m,医疗、学校35m,其他建筑40m,袋形走道时幼儿园、医疗20m,学校及其他22m。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距离可按规定增加25%,非封闭楼梯间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任何情况下,房间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时的规定最大疏散距离。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内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4m,且人数不超过80人时,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m;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要超过60平米,且人数不超过50人,可设一个门。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其中建筑面积不大于50m平米时,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其疏散出口总宽度应使其通过人数不少于每一百人1m,此类建筑如超过地上3层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一般面积在2500平米左右的防火分区至少应有两部疏散楼梯,当然,多设楼梯虽然有利于疏散和方便交通,但梯均服务面积的降低却表明设计不够合理。楼梯底层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对外出口布置早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2)疏散方向要求
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特别注意封闭楼梯间各层防火门和首层防火开启方向不一样,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疏散用的门不应采用侧拉门,严禁采用转门。
不难看出,只要我们能切身体会其规范的合理性就会在设计过程
中不自觉地加以考虑。
2.4网格结构处理
关于格网结构处理,在快题设计中也是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2.4.1 开间尺寸的决定因素
对于各类建筑而言,由于各自功能要求、尺度比例、造型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开间尺寸也有不同,影响开间尺寸的因素,见表2-
1、2-2 表2-1 开间尺寸影响因素分析
表2-2 开间尺寸内部因素分析(设备、家具、车辆等)分析举例 2.4.2 跨度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跨度可以是等跨也可以是不等跨,这需要之前的方案雏形大致形状来定。例如,分开为20平米和16平米的来那个累房间南北布置与一个大空间,开间定位4m,所以20平米的房间进深为5m,16平米的房间进深为4m,考虑到中间有走道,可另加2m跨度,为了减少柱子数量,4m和2m两个小跨度合并为6m跨度。这样,大空间进深进深为两跨5m和6m(见图2-11)。将建筑总进深尺寸的要求,还可在大跨之中再划分若干合适的小跨度尺寸,直到每跨度尺寸都确定下来为止。
把建筑总进深划分成几个大跨一般一下有两种方法:
(1)在两个功能分区应有一条跨度的轴线;
(2)在水平交通线一侧应有一条跨度的轴线。
2.4.3 基本方法
建筑快题设计一般多要求为框架结构形式,而且格网宜简单。对于方格网和矩形格网的采用要看方案的基本平面和多数房间的面积以及使用要求来定。如果总平面为板状,则框架结构格网多为矩形格网,如果总平面长宽总尺寸相当,多为方格网,也可抽掉室内扩大空间中的几排柱子使布局成为矩形格网。
格网尺寸的设定首先要确定平面总尺寸。对于平面比较规整的方案来讲,根据功能布局所获得的一层平面范围,大体上可获得平面的外轮廓长宽总尺寸;对于平面布局富于变化的方案来讲,可按比例估计长宽总尺寸,然后进一步确定开间和跨度的尺寸与数量,并与有总尺寸的平面进行互调,保证总平面符合面积要求的同时纳入结构总框架之内。
2.4.4 注意问题
结构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后,接下来要将各层平面功能配置关系有秩序地纳入架构格网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1)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按部就班落实房间的安排;
(2)不能因为房间具体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打乱已确定的房间功能配置关系。
2.4.5 具体操作
(1)将大的功能分区在整体格网中分成几部分,并估算个功能区所需占有的格网面积或格网数。
(2)在格网系统中,建筑公共空间的尺度与面积,如走道宽度或门厅面积等,需要以方案构思过程中确定的交通流线或节点为依据进行转换。
(3)每个房间定位时需要注意一下三点 考虑房间比例关系;
房间面积不可过大或过小;
必须结合架构尺寸的规律,不应该完全按房间面积分格格网。(4)按房间面积配置格网大小
采取数格子的方法可以避免在格网中安排房间时遇到的矛盾,我们可以先计算每个格子的面积是多少,如8m X 8m的方格网,一个各自的面积为64平米。
一个250平米的大房间需要4个格子;
一个30平米的小房间需要半个格子;
一个60平米的房间一个格子即可,少4平米在允许范围内;
一个200平米的房间,3个格子虽然面积合理,但格子并排会导致房间形态失常,恰当的办法就是开间给两个格子16m,进深给一个格子半12m。在保证房间形态合理的前提下,剩下那半个格子可以作为走廊还是其他用途,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见图2-12 矩形格网如6m X 8m,一个格子的面积为48平米。
如果一个大房间为200平米,则需要4个格子;
如果一个小房间为54平米,则半个格子即可;
如果一个房间为150平米,给它3个格子,虽然面积合理,但格子并排会导致房间比例多余狭长,或房间形状呈L形,恰当的办法就是开间给2个格子,进深给一格半9m 见图2-13(5)功能配置关系的悠闲保证
时常会有个别房间纳入格网内的情况出现,那么,保证功能关
系的合理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可让房间大一点或小一点,牺牲面积因素来实现合理的功能配置关系,也就是说房间的位置重要与它的面积。类似这种在结构格网中纳入所有房间出现的矛盾应该是比较普遍的,常常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但只要能综合各种因素,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总能平衡得失。
2.5剖面设计的相关问题
2.5.1 呈现问题
剖面设计是平面与造型的一种表达和推敲,但很多考生的这种表达式没有概念的或是空间、结构概念不强。表现在剖面图上的问题有:没剖到但能看见的梁没有表示,剖到的梁也没有表达出来,尤其是构造概念单薄,比如梁板柱,挑檐、女儿墙等的节点以及应对立面变化的节点都交代不清。作为影响快速建筑设计方案质量的因素,结构和构造的要求虽然不占主导地位,但这些问题多了就会影响考官对方案的整体考评,另一方面这些问题也能反映出设计者方案设计能力的欠缺。
2.5.2 刨面要求
(1)根据平面设计的尺寸反映出剖面位置的柱网关系,并根据设计要求在剖面上确定室内外高差和各层层高,以及正确表达梁、板、柱三者的结构关系,吊顶隐藏内容可不显示。
(2)根据立面设计的要求,研究屋顶剖面形式。如果是平屋面,考虑是出檐还是女儿墙,以及它们的结构、构造概念的表达;若为坡顶,考虑坡顶及檐口屋面形式。此外还要考虑各层外墙与外框架柱的进出关系,表达外墙洞口标高,反映立面设计要求并为立面设计创造依据。
(3)通过剖面设计考虑特殊房间如何满足特殊功能的要求。如影视空间规模超过300座时,必须满足各项工艺要求,遵循放映、还音本身规律,着重解决好观众厅的视、听条件与地面坡度,以及疏散各项高差;剧场空间还要进行实现设计,作为实现升起曲线作为剖面设计的依据。
(4)通过剖面设计,思考对坡地的利用。坡地建筑设计的一个原则是依山就势,依据地形剖面坡度采取相应对策,常见错半层或骑砍形式布局平面。2.5.3 解决办法
结构、构造基本知识掌握不牢的考生,需要在考前进行补习,其
实剖面设计并不复杂,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
(1)剖面设计应反映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内补空间的组合关系、房间的剖面形状、个房间的竖向高度、建筑层数、结构布局及形式、梁柱关系、室内外空间处理等。
(2)剖面位置要恰当,需抓住一两个最典型的剖面说明建筑外部体量和内部空间形态,剖面位置应在可表达内外空间变化的内院,表达内部空间流通的中庭等地方。由于考试时间有限,也可剖在画图工作量少的地方。
(3)剖面中的所有结构,构造概念一定要清楚。梁柱断面关系要清晰,女儿墙、檐口要到位,采光顶要滑边梁、泛水,室内外高差必须明确等。这些不但反映出基本知识掌握得是否牢靠,也会影响到立面设计与表达的正确与否。
第三章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表现技法 3.1材料与工具 3.2线条表现
3.3马克笔及彩铅表现 3.4其他表现
3.5建筑速写在快题设计表现中的作
对表现和设计关系的误读会使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3.1材料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