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之国情备忘录 走进中国

时间:2019-05-12 00:0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形势与政策之国情备忘录 走进中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形势与政策之国情备忘录 走进中国》。

第一篇:形势与政策之国情备忘录 走进中国

观中国之谜有感

——走进中国

当我仰首看着地图时,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屹立于太平洋彼岸,每当我看见她时,我的心中似乎充满着无尽的自豪。因为在我的心中,这片雄鸡版图正充满着自信走向这个新世纪的潮流!人们把欧美这些国家称为发达国家,而把这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称之为“远东国家”,也许,曾经人,这样形容她,“东亚病夫”。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她正以蓬勃的朝气向世人展示着她的青春,她以发展的速度之快、变化之大、成就之高向世人证明,她是一个拥有无限潜力的国家、是不容任何人亵渎的。这个传奇的国度就是——中国。

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的来临,中国经济保持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危机中奇迹般地率先回暖,使西方国家充满了探究的热情,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看来,“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不可能有成就”。但是事实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中国以9.8%的高速度持续快速增长,他们把这种不一致的情况称之为“中国之谜”,这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角度,中国的发展是难以理解的。

中国,这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却又是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庞大民族。所以,中国的任何一项巨大的成就,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中国的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都会成为一个无法想象的大问题。伴随着发展而来的人口、土地、三农、环境、创新、民生等问题逐渐显现了出来,有人将这称之为“中国难题”。这是一个如此复杂、难懂的社会,以至于弗里德墨曾经这样说,“如果给中国经济提供方案,他就有能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面对成就与问题、中国之谜与中国难题,我们不禁疑惑,中国国情是什么?怎样认识我国国情?作为21世纪的领头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认识中国、走进中国,把握中国国情,看清中国实际。

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进一步了解与认识,对我国的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有所掌握,了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自己一路前行摸索出的一条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发展的道路,以及其中的风雨兼程的经历,老师特意组织了大家观看了大型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而我似乎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当一幕幕的具有鲜明对比性的贫富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心情也是百感交集的,一方面为中国自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它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西方国家眼里成为一个谜感到骄傲与自豪,另一方面我也为少部分地区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而感到痛心。

《国情备忘录·中国脚步》围绕当前我国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描述了真实国情。中国发展

经济上:经济结构实现由低级到高级、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我国的经济年均增长高达9.8%,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在1978年时仅为1.8%,到了2008年已提高到6.4%。特别是1978年实施的改革开放以来,让中国成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三十多年来,我们使2亿多的人从贫困状态中走了出来,他们解决了温饱,开始走向小康,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在说到我国这三十多年来减贫的成就时,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减贫是占了这三十多年来世界减贫的总成就的三分之二,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水泥、钢铁生产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我国的外贸储备列世界第一,外贸规模居世界第三。中国的发展成就,也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 发展的“火车头”之一,使中国周边特别是亚洲乃至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受益。我国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商品和服务实现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的巨大转变,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步加快,财产性收入进入寻常百姓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改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在顺利地向前推进。扶贫取得的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对外经济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总量跃居世界第2位。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经济合作从无到有,“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

在政治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相对困难的群体。党和人民建立了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城市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和职工养老保险“三条保障线”,使弱势群体得到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改革开放28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扶贫工作,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占总33%)减少到09年2300万(占总人口的1.7%),累积解决了4亿人口的脱贫。农村“五保户”纳入财政供养。

在应急救灾方面,中国一直推行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爱护生命。在邢台大地震、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03年以来的“非典”和“禽流感”、08年汶川地震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克服灾难,经历了一段段挫折、一次次严酷的考验,中华民族,以更加坚韧、更加自信的步伐迎接挑战。热爱人民、热爱生命一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她把这种大爱撒向了全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加国际自然灾害救援„„ 促进世界和谐,这是中国一直传承的理念!

科技上:从上世纪的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洲际导弹成功发射到近代的神十飞天,对接天宫,创造中国精度,首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圆满成功;蛟龙入海,载人深潜突破7000米,创造中国深度,大洋处留下中国印迹;06年,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世界奇迹;08年,“火炬院士”刘兴洲带领团队应用航天技术克服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等难题研制的奥运火炬,首次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熊熊点燃,让世界见证这一壮观场面;10年,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以每秒2570万亿次的实测运算速度取代美国的“美洲虎”,跃居世界第一;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为我国第100-万号授权发明专利签发证书,我国仅用27年时间就实现了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从一件到100万件的目标,成为世界上实现这一目标历时最短的国家;13年,辽宁号航空母舰下海,展示中国实力;6月13日,神十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自2011年以来,第五次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并在最高的讲台上向青少年授课。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培养出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文盲率在不断的下降,基础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教育结构不断改善。广大科技人员奋勇攀登、潜心攻关,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发上取得累累硕果,中国智慧为支撑发展、改善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科技投入稳步增加,科技事业不断取得重大成果。

政治上:随着新中国建立以来,政治、法律等制度都在不断的完善。我国采取对待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方针,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国体,这是实行民主与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表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真正实现了人民的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同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状况相符合,也同我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民族众多等基本国情相适应,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基本政治制度。外交上:自1972年,中美建交以来,中国一直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已先后与1世界上194个国家建交,积极参加国际体系(如1955年的万隆会议、WTO等国际组织),多边外交活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观点;持包容、尊重文明多样性的观点、关于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重要手段来保证国际安全的观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广泛国际经济互利合作的观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广泛国际经济互利合作。最近中国在总结上述理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口号。中国把这些理念体现在外交政策、外交实践和对外宣传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加强了对外影响力。此外,也注重软实力的传播,如国家第一夫人彭丽媛随主席出访各国,散播中国实力。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在国际事务决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文化上:虽然教育体制有待改进,但比建国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种文艺水平越办越高。引领全球文化流行潮流,孔子学院建在外国,散播中国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学习外语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同国际接轨,加强交流、合作。同时民间艺术也得到了保护。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中国文化已成为中国符号!

体育上:新中国成立以后,广泛开展各项体育运动,其中包括29个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现在已经成立了50多个单项运动协会,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从1959年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到雅典奥运会的32枚金牌、08年的51枚金牌和伦敦奥运会的38枚金牌,88枚奖牌。一路走来,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渐渐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会也在中国举办。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社会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多层次、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跨越。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

影视文化上: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吧,国内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 年前哪儿有这么多丰富的电视节目可看呢?艺术水平也在提高。民间艺术也在保护。

疆土上:收复香港、澳门。

民族自信心上:随着国力的壮大,人民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讲究。但最近极端排外的民族主义有抬头现象,不理智的愤青也对社会产生一定民族情绪的影响。这都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利。我们现在还不能有浓重的民族主义。时机未到。过去的60年,是中国人民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60年,是社会主义中国快速发展,跻身世界前列的60年。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充满信心。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已经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就,我们必将书写更加雄伟壮美的篇章。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对中华民族来说,抓住并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新中国60年来取得了经济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等辉煌成就。目前也存在着产业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尚未优化、投资低技术重复扩张、财政赤字和债务加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总之,新中国60年取得了旧中国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比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祝愿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2008年,在克服了罕见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为壮观与宏大的奥运盛会。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要举办,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国。

第二篇:形式与政策之《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读后感
通过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我观看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念片,可谓 受益匪浅,感慨万分。这是一部主要描写中国民生和科技创新的大型纪实片,用生动的 手笔和详实的数据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的全景变化和人民 的生活面貌。作为 80 后的我在看过此片后不禁为伟大祖国的可喜变 化而感到骄傲,更是从深层次感受到了身上的重任,因为我们在看到 祖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的同时,仍有很多问题和矛盾尚未解决,可以 说这让我重新认识了国情的复杂性,它不再离我遥远,而是让我有了 新的视角理解一些政策和国家的未来发展。纵观这部纪录片主要分成两部分,即民生纵横和创新元素。先说 说民生纵横部分,古人言:人者,邦之本也。这充分体现了民生对一 个国家重要性,正所谓国情即民生,国情之本,重在民生,民生乃立 国之本。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无不体现着民生的重 要性,以人为本,关怀民生已经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内容。尽管当今的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着贫富差距较大,看病贵、看病 难等重要民生问题,但我想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的陆续 出台,这些问题都将会被逐步解决。同时我想问题的出现也是经济发 展中的必然,不断完善也需要一定的过程。正如片中所说,高速发展 的经济不可避免的给我们带来种种后遗症,而对基本国情的重新发现 和审视,将成为中国经济这艘大船的望哨和指路灯 怎样认识中国的国情?经济危机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面对国 际的盛誉,我们能安枕无忧吗?从“5.12”的汶川到“4.14”的玉树,

再到“8.7”的舟曲,一系列的天灾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着乐观的人们,中国的国情在荣耀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中国的资源疆土越来 越小;农业耕地面临被都市吞噬的危险;碧水蓝天越发稀少;人口压 力没有片刻的松缓;农民、农业与农村仍然相对落伍,“三农”问题 仍任重而道远;社保对于许多人仍然遥不可及……《国情备忘录》一 书以最详实的第一手信息,行程 8 万公里,并采访了差异阶层的人们,信息的所有性,数据的丰富性让人叹为观止。是该有这么一本书,让 我们老百姓在异国资本主义无数的赞赏中清醒的看到我们还存在的 问题,是该有这么一本书,需要让世界看懂中国的努力奋起。作者带 着我们一直行走在中国的以往与将来,抽丝剥茧中将一个正在奋起的 中国,一个遍体鳞伤的中国向我们展开来,真如国歌中所唱的一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本片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尤其是对我国资源

问题的了解。可以说 从幼儿园开始我们便接受着“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富饶的泱泱 大国”这样的教育并以此为傲,而国外也因为马可波罗的书而一直如 此认为。固然,我国的确疆域辽阔,物产也极其丰厚,不少的资源都 是位列世界前列甚至第一。只是我们却忽略了人口问题,在这样庞大 的人口基数面前,任何巨量的数字都会变的苍白无力。从人均占有量 这个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资源,一切都将被颠覆:我们的资源不但不丰 饶,而且相当的贫瘠,许多资源甚至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3。确实,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目前的资源状况了,正如政协委员沈思建议的那 样:应该尽快把“我国地大物博”这样的描述退出小学课本,强调人 均的不足,提倡节约意识。正所谓: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此外,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我 国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农村人口占据大量比例,农业农村的发展相

对落后,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温总理曾在政府报告中说过,“切 实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 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一句 ” 饱含深情的话语鼓舞着新一代主人充满希望地面对未来,努力学习致 力于祖国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本片的第二部分主题是创新元素,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 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尽管拥有着较大的生产能力,但在企业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依旧处在最低端的环节当中,核心技 术的严重匮乏仍旧制约着我国科技创新力的发展。令人欣喜的是近年 来我国在科学技术的运用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主创新水平取 得了显著提高。将神州系列送上太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 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这一跨越式的进步令世界瞩目。在 2008 年的 奥运会前夕,我国的登山健儿将奥运火种带到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历史。从体育角度看,这体现了中国健儿勇攀高峰的勇气和决 心,从另一面来说,这正彰显了中国科技的力量和实力。放眼全球,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科技创新纳入国策,并予 以积极的鼓励。作为新时期主人的我们更应该清醒的意识到科技创新 的重要性,提高自主创新力,推动技术的进步与运用,进而带动整个 民族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型为名副其实 的制造业强国。看过了国情备忘录这部纪录片,我仿佛亲历了祖国的成长

与发 展,我感受到了我们生机勃勃的发展中所饱含的艰辛和无奈,前途是 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踏着坚实的步 伐,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求实进取、开拓创新,昂首走向美好的未来。

历史是创造出来的,前方的道路上也许还有无数的荆棘曲折、激流险 滩,但我相信世界人民看到的中国仍将是一个充满自信、一往无前的 巨人形象。让我们共同努力,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我们一定要实现,我们一 定能够实现!


第三篇:《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

毛概课上,孙老师给我们放了一段名为《国情备忘录——中国之谜》的纪录片,感触很大,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震撼,祖国的日益强大使我由衷的感到骄傲,特别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同时,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

另外一方面,中国自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惊煞世界,30多年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特别的是,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的经济仍然一枝独秀,领跑全球。那么,无论是30年不变的经济高速增长,还是金融危机中奇迹般地率先回暖,都让深陷经济危局的西方国家充满了探究的热情,他们想弄清中国的发展动力。这让西方的经济专家学者不解,而很多学者对这种不能解释的现象定义为中国之谜,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认为,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设计的东欧和原苏联各国的改革,伴随而来的是经济大萧条,而在他看来不那么正宗的中国改革却与高速经济增长并行。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则这样诠释他心目中的“中国之谜”:“看上去不合理,可是却管用”。

可见,中国经济增长正是变化中的中国的一大成果。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经济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不容忽视的若干问题。国内方面如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并急剧减少,贫富差距加大、老龄化严重等。国外方面,面对来自其他国家产品的激烈竞争,以及无中生有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等等。

面对着诸多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我国的崛起和发展,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就全世界的发展来讲,没有一个国家和我们走的是一样的路。所以呢,只要我们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国情,深刻认识自己的国家,懂得这个国家,才能真正地、更加地爱这个国家。同时呢,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出发,做好生活中每一件事,让自己生命绽放光彩,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观后感

观“中国之谜”有感

世界最顶尖的学者专家,如: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彼得•诺兰等,把我国的快速发展称为“中国之谜”,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角度,中国的发展是难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让我感到十分自豪的一件事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30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还是金融危机中奇迹般地率先回暖,都让深陷经济困境的西方国家充满了好奇,他们想弄清中国的发展动力。

中国的出口商品大部分产品科技含量低,成本低廉的廉价商品,依靠大批量出口来获取贸易利润。这也表明已经是工业大国的我们,在技术水平、管理经验、产业提升,以及国际竞争力上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危险边缘。财富的过于集中,既是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贫富差距问题是迫在眉睫。

面对着诸多的问题,可以讲我们中国的崛起和发展,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就全世界的发展来讲,没有一个国家和我们走的是一样的路,这条独特的道路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要客观地认识中国的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一定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经历了五千多年古老文明的中国,在享用了三十年的繁荣之后,什么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什么是我们成长的基因,我国究竟面对着怎样的现实?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成长,也看到我们的伤痕,我们看到了生机勃勃,也看到我们必须面对的艰辛。

这是一个越来越融入世界大潮、却又相伴着许多难题的中国;这是一个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但又始终顽强地向上生长的中国;这是个全社会深深地被各种欲望搅动,但同时又发自内心地渴望和谐、正义与幸福的中国„„

第五篇:《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读后感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备受全世界的关注,不仅是因为这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更因为其发展速度令人惊奇。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各方面经济每年都保持稳定高幅度的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组织的中坚力量。

中国之谜是什么。中国在近几年从一个贫困国家以近乎奇迹的速度发展起来,其崛起令世人所惊诧。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这些华尔街中的百年历史的金融巨头相继倒下后,风暴进一步席卷整个欧洲大陆,金融危机肆虐下的世界经济陷入了全面衰退。也是在这一年,中国作为全球唯一保持增长的经济体,完成了历史上的又一次跨越——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三位。而中国的发展速度已经不能用西方资本界的理论所解释了,这让西方的经济专家学者不解。而很多学者对这种不能解释的现象定义为中国之谜,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最先提出了中国之谜的说法。罗纳德认为,中国在财政下降的同时,快速的货币供给增长并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他对这一情况大惑不解,于是,他把中国这种“高财政赤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保持价格稳定的现象”称为“中国之谜”。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认为,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设计的东欧和原苏联各国的改革,伴随而来的是经济大萧条,而在他看来不那么正宗的中国改革却与高速经济增长并行。他将这种现象称为“中国之谜”。其他很多专家也有其自己对中国这种特殊现象的见解。

可见,中国经济增长正是变化中的中国的一大成果。然而,在中国,仍有超过270万的贫困人口。这是中国发展中所不能忽视的问题。我们要合理发展城乡,科学控制经济增长。而这之中科学发展观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北京共识”,即以创新和试验为灵魂,强调解决问题应因事而异,灵活应对,不求统一标准,来发展经济。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时期的中国正以崭新的面貌和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的检阅。2008年我们在灾难过后成功的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儿女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坚强品质。时隔两年的2010年我们又迎来了上海世博会这一世界盛会,这成为了中国展示自己的又一次机遇。曾经我们历经坎坷,曾经我们屡遭磨难,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决心。经历了经济危机,全球经济迅速下滑,唯有中国依然坚挺。但是面对国际的好评,我们并不能高枕无忧,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居安思危才能不断的鞭策自己向前发展。我们深知,在荣耀的背后我们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与矛盾,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均经济水平仍然滞后,建设小康社会的路程艰辛而又漫长,若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仍需加倍努力。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成长,也看到我们的伤痕,我们看到了生机勃勃,也看到我们必须面对的艰辛。

下载形势与政策之国情备忘录 走进中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形势与政策之国情备忘录 走进中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有感

    观国情备忘录之中国之谜有感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关注中国的形式和发展。在看完中国之谜的视频,查阅一定的资料后,我对中国的形式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悟......

    《国情备忘录》第九集:中国脚步

    《国情备忘录》第九集:中国脚步 CCTV.com 2009年12月30日 11:0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进入财经频道 >>>>进入《国情备忘录》专题 这是一幅在中国常见的世界地图,中......

    形势与政策之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形势与政策 纵观中国最近几年周边形势,大多是与日本,与菲律宾之间的领海主权和岛礁主权的争议问题,与印度之间的领土争议问题,具体表现在钓鱼岛、黄岩岛、与印度的西南边界之争,......

    国情备忘录之民生荟萃读后感

    国情备忘录之民生荟萃读后感 人者,邦之本也。这充分体现了民生对一个国家重要性,正所谓国情即民生,国情之本,重在民生,民生乃立国之本。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无不体......

    2013 形势与政策 之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之我见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

    形势与政策之国家安全

    形势与政策之国家安全 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地区热点此起彼伏,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所以本文就从中国周边一些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入手分析。日本 2009年是中日邦交......

    形势与政策之政治体制改革

    形势与政策之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将政治体制改革成功与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成......

    《形势与政策》之心得体会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但是,我对这门科目有一些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