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培训总结

时间:2019-05-12 00:2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承国学经典培训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承国学经典培训总结》。

第一篇:传承国学经典培训总结

传承国学经典培训总结:走进生活——积累语言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倾听,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平日生活中做语言积累的有心人,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

当今传播媒介丰富多彩,电视、广播、录音机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通过这些传播媒介学习语言,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学生耳熟能详,就会从中积累语言文字,有时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受。这些都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特别是要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组织学生认真收听、收看美文欣赏、童话故事、新闻报道等,在收听、收看完后做适当讲解赏析、摘抄记录,让学生获得活生生的语言文字积累。

善闻、诵读、博览、多说、常写,多管齐下,又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加之教师适当指点,何愁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传承国学经典培训总结:厚积薄发——重视积累

如果学生能从已有的语言积累,来领悟课堂教学中的内容,而整个课堂教学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词语积累,从而感悟、理解就会事半功倍。当然,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所以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1、课内积累。教材的语言形质兼美,表达规范,意韵隽永,正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极佳材料。课内积累要重视背诵。背诵,既是外显学习,如可按一定的方法熟记;同时也是内隐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熟记的言语材料的语言规律。此外,还要有意识积累每篇文章的优美词句,经典篇章。可让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言,并大体理解它的意思;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把学到语言内化自己的语言。养成积累的习惯,为课外积累打下基础。

2、诵读经典诗文。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引导孩子诵读经典,积累民族语言的精华,已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利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经典不加讲解牢牢刻到孩子的脑海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慢慢发酵,最后会化成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而这种积累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语言感悟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品位语言,感悟语言。

不过,诵读的材料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水平和学习需要,象唐诗、宋词等意韵优美、琅琅上口的材料,就非常适合学生朗诵,而象“四书”“五经”等比较枯涩艰深的东西,虽然学生也能苦背下来,但记忆的时间却不长,就不应该主张学生背了。

传承国学经典培训总结:举一反三——大量阅读

语感的形成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阅读,会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对话,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不断提高语感能力。但,鼓励大量阅读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而是要有所甄别、充分结合学生具体实际进行。

1、给学生选择读物的自由。儿童的一切需要,都从内心出发,给学生以选择读物的自由,会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也只有学生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喜欢阅读什么内容的文章。一个浅显的例子,低年级学生喜欢语言浅显、富有节奏感的课文,因为这类课文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朗读欲望,而对内容抽象、描写事物又比较陌生的课文,则难以引起朗读兴趣,所以,培养语感,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十分必要,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语感的系统训练刚刚起步,一定要为日后语感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喜欢神话,就让他们读一读《西游记》、《封神榜》;喜欢童话,就建议他们看一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喜欢科幻故事,就鼓励他们阅一阅《哈里波特》、《魔戒》。当然,教师的引导也是需要的,我们要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兴趣、需要、生活实际等情况,对他们阅读方向给予指导,如低年级学生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推荐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科幻小说等,高年级学生推荐看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

2、给学生自主阅读的自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主体个性化行为。语感的主体同化性表明,主体在面对言语信息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创造。从认知学角度来分析,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需要和阅读期望,在阅读过程中接受文本信息的同时,必然会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甄别,以自身的生活体验去感悟文本信息,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必然因其需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给学生的阅读定标定量,给学生的阅读打上各种框框,必然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妨碍语感能力的提高。由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阅读的自由,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阅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学生速读博览的习惯。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要结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也这样,强调自主阅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从阅读的方法来看,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速读博览。叶圣陶说“此等书籍,但需泛览,不必精读,然则足以补充,可作参考。”指的就是快速阅读的作用。回到语言文字的特点来分析,主体所感知的语言文字并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在阅读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而这种直觉思维就是语感的心理表现。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指的就是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有意识培养学生速读的习惯。有了速读的基础,博览也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词汇、句式的储备,促进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提高语感。

4、积极评价,提供动力。从非智力因素来讲,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还要求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欣赏成功的学生,鼓励沮丧的学生,唤醒自卑的学生,爱护“出错”的学生,时刻给他们提供阅读的动力,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阅读热情。

第二篇:传承国学经典总结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

水南小学

六(1)班

范少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我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不仅让孩子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是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我们转变观念,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以育人和提高师生修养、提升改造社会能力为宗旨。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科建设、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做了以下几点要求:

一、课程渗透

为了让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的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我把经典文化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和语文课程进行文化浸润。在德育课程中,主要通过朝会、德育课对学生进行养成(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环境,通过德育课程、班级个性化评价、主题班队会等途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的和谐发展。

二、融入教学

国学诵读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前三分钟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营建孩子们与经典对话的环境,随时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同时,还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评价来激励孩子们积累祖国文化的精髓,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我在备语文课时,从单元主题入手,寻找相关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有主题,有目的,有序列的诵读。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要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不求程度整齐划

一、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宁静勿燥、宁简勿繁。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坚持三条原则。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既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文诵读,我要求三年级的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做到厚积薄发。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背诵与理解的关系,三年级同学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经典的质量。

三、活动推进

我校还组织各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师生风貌发生可很大的变化,语文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习着,实践着,收获

着,快乐着,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1、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

天在进步。

基于以上理念和目的,本学期,我重点完成 了以下工作: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查阅资料,在自己弄懂基础上再向学生传授。

2、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老师给予适当适时的点拔。

3、制定了“经典要义”背诵表,检查、记录每一个学生经典要义 的背诵情况,要求人人过关,课堂上不能过关的课后补救。

4、组织学生办国学经典小报,对于优秀小报,班上和学校都进行 了评奖,为学生赢得了自信。

5、分小组检查了“经典诵读”的朗读情况,整体效果较好。

教然后之不足,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面临一些问题: A、教材自由度过大,不好把握。B、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极需提高。C、关注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

总之,一期的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在岁月回望中积淀着、丰富着、成长着。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在学习了经典的同时,又受到了品德的熏陶,为学生全面 健康地发展奠定了基础。一路行来,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我们甘愿为之匍匐,不为别的,只为晨光熹微时那傲人的绿意,微风轻抚时那缕缕的馨香。

第三篇: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足有五千年之久。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再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文化历经沧桑,经历了数百年之久,才有现在人们所知的文学常识。它不仅是中国人们的一大骄傲,还是祖国的瑰宝。

例举妇孺皆知的《唐诗三百首》:黄河遇见了李白,才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绝唱;长江遇到了苏轼,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盖世辞章;明月遇见了诗人,才会有数不胜数的千古流传的诗篇。一切皆归于巧合,但只要细心发现,才会有现在人们熟读的唐诗、宋词、元曲。历史的长河上,许多诗人、作家、革命家等甚至已牺牲生命,才留下了让人赞不绝口的美文。也正因这些文化,历史上才出现了文化巨子,并且凝结成文化结晶传给后人。就这样借鉴于前人,流传于后人的方法,书库中呈现出了数百万本的著作。民族文化历经变化,它是令全世界中国人民所骄傲的,历史由我们谱写,文化由我们传承。

中国汉字可以说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乃至于世界,都深受于各国的喜爱,甚至于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都对它赞不绝口,并学习了书法。一个简单的文字,也是经历了千年而演变而来的,从每一个文字中,我们都能读出古人的心血,每一个文字,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书法更是渊源流传。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欧阳询、柳工文,更有家喻户晓的王羲之等。这些书法大家也都留下了名作《多宝塔碑》、《大麻姑仙坛记》等,颜书书法更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三字经》、《论语》、《礼记》等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无不惊叹。从中我们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代人们的劳动智慧是不可估量的,他们留下了国学经典。当如今我们坐在教师里读着课本时,我们好似就可以看出作者著作时的全过程。当代青少年发奋图强熟读国学经典时,又一颗文化新星就冉冉升起,传承着千古文化。

民族文化已不再是文化,它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发展的全过程。国学经典时千古流下的一段佳话,如果民族文化是精神食粮,那么它就是民族精神的饮料。

学校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太平村七组 邮编:628014 指导教师:刘千钰

第四篇:传承国学经典

内容: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国人素养

班级:关兴小学六年级 指导教师:谢昭雪 时间:2010年11月13日

一、主题确立的背景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那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民族魂。然而多少年来,我们一味的从洋媚外,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竟忘得一干二净,使国人长期以来得接受不到传统教育,以致于出现了传统教育的大滑坡,大人的我行我素,孩子的唯我独尊,社会群体中的尔虞我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对道德的践行早已不复存在。为了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为了校正变性的人文道德,提高国人的人文素养,对民族精髓发扬光大,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开展国学经典的学习,让民族传统文化重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二、活动目标

1、国学经典中《弟子规》是德行教育的最佳典范,以弟子规为载体,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培养划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了解《弟子规》的内容并深刻领悟其中道理。践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勤奋进取,自强自立。

4、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

排练节目 古琴曲、感恩的心 活动形式:

朗诵 讲述 音乐《感恩的心》《劳动号子》 小品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导语

华夏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培养国人良好情操和行为规范的需要。《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更是道德教育的典范,今天,我们在这里特意召开《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国人素养》主题班会,目的是让道德还原于生活,现在请两位主持人上场。

二主持人 :

男:草木为了感谢春的到来而吐露新芽; 女:鲜花为了感谢夏的到来而竞相开放。男: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合:我们为了感激经典——今天在此互动交流。

女:我们诵读圣贤经典,做孝子贤孙,聆听先辈教诲,以传承华夏文明,要做中华好儿女。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国人素养》主题班会,探讨做人的真谛。

合:下面,我宣布《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国人素养》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女:今天我们的班会将分三组进行活动,第一组:古韵新风诵经典。

(一)1 诵读(全体起立,齐背《弟子规》总叙。)2一人背多人合〈入则孝〉

3挑选四个男生摇头晃脑择段朗诵.主持人:女:背得真好,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教 须敬听;恩欲报,怨欲忘,报恩长,是弟子规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男:司马光曾说过:“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

女:现在,大圣人、大教育家孔子爷爷在这儿为我们讲解《弟子规》,教我们如何学习、怎样做人?请欣赏视频《弟子规》。

男: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静静立在时光的河流中。

女: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座能变化色彩的大山,不同的时光有着不同的色彩。

男:如此精妙的《弟子规》,光诵读真不过瘾。女:那就演呗!甲:演?怎么演?

乙:当然是演小品啊,可有意思啦。

第二组:德行孝道两不全

男:人人常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小羊喂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双膝跪地,跪在母亲面前表示感恩。

女: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正履行遵守孝道知恩图报呢?让我们先看一个发生在西部农村的真实故事吧!

小品表演《不该推诿的责任》(剧情介绍:有个老汉,七十多岁了,老伴死得早,生活由三个儿子家轮月负责,三个儿媳都不是省油的灯,推来推去,最后只好公路边倚坎搭一个小棚渡日。)附剧本

(预备音乐:古琴曲《劳动号子》)

画外音:老汉含辛茹苦养大三个儿子,劳碌奔波替三个儿子成了家,历尽千辛万苦给三家都建起了新房,老了,该是享乐的时候了,可是却没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音乐停)

大儿子:爸,你在我家差两天就满一个月了,我们明天有事外出,没人在家照顾您,你去老二家吧。

二儿媳:(叮咚――,二儿媳赶去开门)爹,还是还有两天才轮到我们家么?怎么今天就过来了,大哥道真会算计。(顿时拉下脸来)老汉木然,站在门口片刻才进到怀里。

三儿媳:指着丈夫说:“这回老头子得让他在二哥家多往些日子,上回就提前来我们家的,要是这回又来早了,我跟你没完。”还是不放心,干脆直接电话告诉老头子,爸爸么,这个月您就在二哥家多住上几天,我们没人在家,就算您过来也进不了屋。

旁白:老汉在老二家如坐针毡,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因为超期而让二儿子为难,不久,老二家真的开始争吵不休,可怜的老人只好搬了出来,说是去老三家,结果哪家也没去,就倚着公路搭了个临时住所。

男:这一幕,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你对此,想说点什么?

学生甲:我觉得这三家人太不像话了,简直是忘恩负义,谁家养了这样的儿子谁就倒霉。

学生乙:这种人的修养太差,一定得让他学学《弟子规》,教他怎样做人。

学生丙:看到这种现象谁不生气?我觉得我们的道德教育抓得很不够,要加大力度,不仅光在我们学生之间抓,还要把大成年人一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学生丁:这次开展的这个活动对我的启迪最深,以前我对父母不理不睬 很不对,从今以后我再也不那样对他们了,我要争取做一个有修养懂礼貌的人。

女:同学们说得太深刻了,我们做人要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学习《弟子规》让我们齐唱那支《感恩的心》,做一个感恩的人吧。一个学生领唱,十个学生齐唱。

男:在学习弟子规的过成中,我们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请同学谈谈你的变化 主持人:

女: 其实《弟子规》里的每一篇都蕴含着许多大道理,相信只要你认真阅读、认真领会,那么你的言行举止将变得更加文明有礼。

男:有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弟子规》这本“人生字典”,不仅给了我知识,更多的是一生做人做事的道理!

女:学习《弟子规》重在践行。只有按《弟子规》中的规范条例去做事做人,长久坚持,才能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第三组:国学宝典金光闪

男:《弟子规》这本人生宝典,不仅给了我们知识,更多的是给我们一生做人的道理。除了《弟子规》,你还知道哪些国学经典故事? 现在请四个小组同学竞答,看看哪组同学见识最广。

A 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诗经、左传、论语、孟子 B 组:尚书、史记、汉书、周易、战国策 C 组:魏书、宋书 徐霞客游记

D组:道家、法家、历史演义、儒家全唐诗、文心雕龙 千家诗、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楚辞、三字经

女: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你们的知识真渊博!

男:光知道得多不算,那要看谁遵守得好才是关键,下面有两个短剧,你能用《弟子规》中的理论去解释吗?

(一)小品:1.短剧1 演出 剧情:

快开饭了,妈妈在厨房喊小林小强正吃饭,两兄弟正在打游戏,声音开得很大,他们两人非常投入.忽然门开了,进来的是小姨.妈妈马上说:“小林小强,你看谁来啦!你们怎么不叫姨呢?

两人头也不回地回答:“哎呀, 你不看我们正忙着呢!”等一下我们快要并不理会。

女:请学生说出剧中人物哪些举动做错了,不合乎弟子规,学生可能会回答剧中人没有做到:

(1)父母呼应勿缓.(母亲说的话两人没有马上回答去做)(2)尊长前声要低.(母亲在看书时,两人说话,笑闹得太大声)(3)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没有马上让位给父亲)

(二)、短剧2演出张红和马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天张红递过一支漂亮的水笔说:“这枝笔送你”。马云感激地说:“谢谢。”

(一个星期以后两人因玩皮球闹翻了)张红:“还我的自动水笔。”

马云:“你不是给我的吗 ?干吗又要收回呢?。” 张红:“还我,谁叫你惹我呀?”

男:剧中人物犯了弟子规的哪一项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结束语:

女:家里的灯熄了,爸妈每天在我睡觉前总叫我朗诵一遍《弟子规》,我在梦里还在温习着做人的道理。

男: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响起大家诵读《弟子规》的声音,在诵读声中,我如孔子般践行着“君子日三省吾身”

女:下课了、放学了、回家了„„无论何时何地,《弟子规》的朗诵声总在耳边响起。

男:诵读《弟子规》,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女:诵读《弟子规》,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男:诵读《弟子规》,让我们学会感谢,感谢父母,感谢老师!

女:感谢这所有的人间美好!

班主任总结: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做个感恩人。感谢父母把我们养育,感恩老师培养之情。是《弟子规》教会我们做人!感谢先贤们谆谆的教诲,这所有美好凑成了这节精彩生动的班会。让我们的思想得到一次质的升华,每一次感动提高了我们的品德修养,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和谐美好。

男:今天,我们的才艺展示真不错,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对《弟子规》的虔诚与热爱。

女:同学们,让《弟子规》伴随我们走过童年金色的时光,伴随我们成长,让理想的风帆在经典的海洋中所向披靡乘风破浪。

合:本次班会到此结束。再见

第五篇: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而国学经典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是对古代典籍进行研究,以探明其文化内涵。孔子与《论语》是国学的最佳体现。孔子关于学习态度讲解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去借鉴的。“温故而知新”这是《论语》中给我启迪最深的一句话。温习你学过的东西,就会从中学到新的东西。这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大意义。

我们不仅从《论语》中的学习态度中受益,也从孔子对于教学的见解中感知。《孔子论学》中提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后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为下矣。”孔子提出人从获取知识的角度可以分为四等:生来就知道为上等;学习知识后知道为次等;遇到困难再学习,又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不学习为最下等。

由此我想到我们现在的班级。我们六年级即将面临小学毕业,学习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如果我们“困而不学”、轻言放弃就会累积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就会变成“最下等”。虽然我们不是“生而知之者”,但我们可以做“学而知之者”,可以做“困后学之者”。

虽然我知道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所以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用一颗勇敢的心去斩杀一切困难。

国学经典,给予我们太多力量。他的大智慧拨开了我们眼前雾霾,使我们前进的路更加清晰、更加开阔。所以,让国学经典在我们的口中悠悠传颂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下载传承国学经典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承国学经典培训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承国学经典(范文)

    国学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几千年。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主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听,这是我们兴泉小学学生在......

    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 培植文化校园 ——安溪县第十一小学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我校系由原城厢土楼小学于2009年9月升格为县直小学。规划重建后的学校,按50个班,2250人......

    国学传承

    国学该如何传承?一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以《三字经》为代表的国学著作推到风口浪尖。对待传统文化精粹,批判性的吸收自无过错,但令众人费解的是,何为“精华”,何为“糟粕”,这......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总结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经典诵读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吟诵国学经典传承文化培训心得体会

    吟诵国学经典传承文化培训的心得体会 3月27日,我们有幸聆听了张老师的“培养小学生吟诵国学兴趣的实践与探究”的讲座。 张老师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认识吟诵”、“吟诵的目......

    领悟国学 传承经典

    领悟国学 传承经典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国学渗透的有效尝试 山西太谷师范附属小学 秦志亮 *** 【摘 要】:近几年国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

    传承国学经典演讲稿

    传承国学经典演讲稿 传承国学经典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