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课堂:家庭性教育的4个窍门
性教育有窍门可循
不单独去你得不到帮助的地方;不要独自呆在僻静的地方;外出活动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尽量避免黑夜单独外出;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跟不认识的人外出……这些都是家庭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但家庭性教育一定要涉及到性别、隐私的范畴,这是家长最薄弱的环节,这方面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应该教育。
1、性教育从两岁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心理门诊郭嘉医师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起性别意识,让他们知道男女有别。
众慧教育咨询中心首席导师黄家良表示,性教育可以从两岁开始,爸妈同孩子一起洗澡的时候,就是教孩子分辨男女和怎样保护自己的最佳时间。比如,就是告诉孩子,这些器官是女宝宝的,那些器官是男宝宝的,不能乱碰别人,也不能让别人碰这些隐私部位。“我一般建议家长跟女宝宝说,你有一个小妹妹,这个小妹妹好脆弱,需要你的保护。”
2、让孩子了解身体
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有些家长会觉得不好意思,说得含含糊糊。“其实,这种关键部位不仅要让孩子有正确认识,还要告诉他们,这些地方除了爸爸妈妈帮你洗澡时以及医生检查时,其他任何人不能看、不能碰。”郭嘉说。
“还要告诉孩子,只要涉及到身体的隐秘部位,大人、老师的话不是都对的,老师的要求不是非要完全要听。”黄家良提醒道。
3、告之孩子什么是不恰当的触摸
家长平时要与孩子讨论不同种类的触摸的区别,让孩子区分清楚什么是好的触摸,什么是不恰当或有害的触摸,还有哪些触摸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
好的触摸是孩子喜欢的,如父母亲的拥抱,朋友的手拉手;不恰当(或有害的)触摸是儿童想停止的触摸,如打、拍、踢或触摸儿童的隐私部位;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触摸,是让孩子感到迷惑或不舒服的触摸。教育孩子,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触摸时,要迅速离开,跑向人多的地方。
4、要坦荡地说性
家长告诉孩子防范性侵的知识时,郭嘉医师建议家长尽量用科学的语言告诉孩子一些常识,不要用含糊的,遮遮掩掩欲语还休,这样孩子才会很自然地接受知识,才会有坦荡的心态而不会有羞耻感,也不会觉得这个话题不可言说。
性侵犯
须重视心理层面的伤害
记得有一部很火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吗?电影讲了一个男孩在幼儿园里受到性侵,性格变得非常暴力,不再相信任何人,对世界充满仇恨,满嘴秽语。他也恨透了父母,觉得父母因为想要自己轻松舒服,才把他送到幼儿园,让他受到“怪叔叔”的侵犯。他说谎、偷窃、暴力、欺负弱小,最后终于放火烧了学校,彻底走上犯罪道路。
第二篇:家长课堂:父母应该做好的4个角色
家长课堂:父母应该做好的4个角色
为人父人母的都希望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他们所谓的良好生活环境往往都是指物质方面的,给孩子选择最好的学校、请最好的老师,只要在父母的能力范围之内,他们都会毫无保留的满足孩子。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我们重点做好以下4个角色。守护者——照顾好孩子但是不能插手过多
作为孩子的守护者,大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照顾好孩子,在这里说的照顾并不是事事代劳。很多家长[微博]看到孩子遇到了一点困难就忍不住插手,这样其实是让孩子错失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这里并不要父母撒手不管,在管之前先对这件事情的难度有一个简单的评估,如果确实是孩子自己无法完成的,父母可以做一些指导。
伯乐——发现孩子身上的潜能
当今社会孩子成绩优秀并不算的什么优势,还要让孩子有特长。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的特质,家长一定要认真观察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特质,并且把这个变成孩子的优势。家长可以每天都表扬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有自信,这样孩子们会变得更加优秀,但是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不能让孩子觉得大人表扬只是一种敷衍。
导师—— 给孩子生活的建议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也是孩子的生活导师。再做孩子的导师之前,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让孩子知道,父母完全是为了自己好。做孩子的导师不能过于武断,不要觉得自己有百分百的权威,就给孩子立规矩、定条件,我们就是给孩子提供建议的,和孩子是平等的,这样孩子才能听进去大人的建议。
伙伴——和孩子一起面对成长路上的烦恼
大人也有小时候,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呢?孩子也需要一个成长的伙伴和他一起分担成长中的烦恼。父母一定要扮演好孩子的伙伴,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和孩子一起面对,共同商讨应对策略。
第三篇: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商业保险有窍门
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商业保险有窍门当前,商业保险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可谓锦上添花,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但中低收入家庭如何在有限的收入内规划设计保险保障计划?平安保险重庆分公司业务经理谭渝红认为...当前,商业保险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可谓锦上添花,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但中低收入家庭如何在有限的收入内规划设计保险保障计划?平安保险重庆分公司业务经理谭渝红认为,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商业保险应以保障为先,投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保障优先。谭渝红说,中低收入家庭应先投保一些没有投资功能、纯消费型的短期险种和一些纯保障的长期储蓄型险种,经济上比较充裕时,再考虑分红、万能、投资连接保险等投资型险种。其二,优先为家庭经济支柱投保。谭渝红说,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保险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家庭发生意外变故时,通过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使家庭经济不至于遭受重创。因此,中低收入家庭有限的保费预算应先考虑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投保,投保次序应该是“先大人后小孩”,同时购买保险越早越好。其三,保障额度可以覆盖未来家庭的重大开支。谭渝红说,从保障额度看,保障额度可以覆盖未来家庭重大的开支,其中意外险的保额应占到总保额的50%左右,重大疾病的保额最好每个家庭成员在10万元以上,寿险的保额大人应在10万元以上。其四,适当缩短保险期限。谭渝红说,保险期限的长短与保险费率的高低直接相关,在寿险保障方面,一年一保的意外险和定期寿险的费率要比终身寿险低;在健康保障方面,一年一保的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定期重大疾病保险的费率也要比终身型重大疾病保险低。同样是定期寿险,保险期限也有多种差别,其对应的保费也有多个级别。【
第四篇:课堂观察的4个维度
环节教师教学教学环节怎样构成(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的?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有那些证据(活动/衔接/步骤/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呈现讲解效度(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怎样?有哪些辅助行为?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呈现什么了?怎样呈现的?体现了哪些规范?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候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哪些辅助方式?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对话指导机智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图/读文/作业/活动)?结果怎样?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讨论/活动/作业)?结果怎样?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结果怎样?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结果怎样?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呈现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沉默)?结果怎样?
目标课程性质预设的教学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体现了哪些规范?目标的根据是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适合该班学生的水平吗?课堂有无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新生成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怎样处理教材的?采用了那些策略(增/删/换/合/立)?怎样凸显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容量适合该班学生吗?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的?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活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怎样体现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什么样的情境?结果怎样?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有哪些?如何获取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预设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怎样利用?生成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怎样利用?向学生推荐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怎样?
思考课堂文化学习目标怎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怎样以问题驱动教学?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学生思考的习惯?(时间/回答/提问/作业/笔记/人数)怎样?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思考行为?民主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样的?怎样处理不同意见?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人数/时间/结构/程度/感受)怎样的?师生行为(情景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师生/学生间的关系怎样?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民主行为?教学设计、情景创设与资源利用怎样体现创新的?课堂有哪些奇思妙想?学生如何表达和对待?教师如何激发和保护?课堂环境布置(空间安排/座位安排/板报/功能区)怎样体现创新的?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学习目标怎样面向全体学生?怎样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怎样关注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关爱行为在哪些方面(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体现特色?教师体现了哪些优势(语言/学识/技能/思维/敏感性/幽默/机智/情感/表演)?师生/学生关系(对话/话语/行为/结构)体现了哪些特征?(平等/和谐/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第五篇:家长批评孩子的窍门
家长批评孩子的窍门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其实问题出在大人身上。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长批评孩子的窍门,希望有所帮助!
只谈眼前不翻旧账
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在父母面前永无法翻身。孩子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父母要原谅孩子的过错,动辄翻老账,这样很伤孩子幼稚的心,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处
当我们动怒时常常会急于让孩子认错,会直接针对孩子所做的错事切入。然而,孩子其实不是从小到大都只做错事,必定还有许多可取之处。如果我们只针对眼前的错事指责他,而忽略了他的优点,就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大人眼中只看到他不好的行为,似乎大人并不了解他整个人,孩子努力把事情做好以后,往往需要我们的赞扬。同样道理,在我们批评孩子时,也应先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家长不是光把眼睛盯住他的错处。
增加身体接触
在批评孩子时可以搂着他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听。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有些听不得一句重话的孩子会非常排斥所有指责他的话。所以当我们实在需要责备他时,应该用眼睛正视孩子,在说着指责他的话时,身体部分要有接触,这样就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批评过后要表达对孩子的感情依旧
批评过后,父母不要一直板着脸说话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来打算和孩子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错事为理由不带他出去。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就应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不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