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课堂:六种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课堂:六种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方式
(2014-05-04 14:31:05)转载▼
标签: 分类: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转载
原文地址:家长课堂:六种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方式作者:
爸爸妈妈为了让孩子更出色,常常会煞费苦心去选择对孩子有益的教育方式,可是有时却事倍功半。其实,要让孩子成为出色的人,有六种教育方式必不可少。
在大多数家庭中,妈妈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作妈妈的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一位专家指出,一共有六种教育,是孩子们最需要得到的。
一、培养他们的爱心
妈妈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培养的孩子情感智商往往出众,他拥有较高的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更容易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往往是情商而非智商最高。
妈妈通常需要培养孩子们的交友技巧,一位朋友说他还是个孩子时,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难。当时一位队友受伤了,这位朋友的妈妈坚持要他打个电话,问问那个男孩感觉怎样。“妈妈,”他反对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他会知道的。”他的妈妈回答道。这个电话标志着亲密友谊的开始。“我的妈妈让我明白:友谊起源于你对他人所表示的关切而不是要他人对你表示关切”。
二、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自责,使他们会为了获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险。
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总总,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评价会使片刻的光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杨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妈妈,你可能比谁都了解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乐、体育或某一课程,如果你不了解,问一问没什么不对。
其次,由于孩子们来说,一时间内只能吸收有限的表扬,因此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三、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毒品、酒精与性。一些妈妈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做。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
妈妈们尤其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
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场上听到这类事或在电视上看到这类事。指出你与他们谈论这类事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其危险性,而不是不信任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谈论他们的烦恼。
四、将界限适当放宽
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他对你来说很重要。当一个孩子越界时,向他们说明你对这种行为而不是他们本身感到失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自然要放宽些。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妈妈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妈妈是孩子们巨大的鼓励之源。心理学家埃顿-萃丝在调查了250个学龄儿童后发现:近一半的孩子更想获得一份妈妈而不是父亲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贝斯索推测道:孩子们更想了解他们妈妈所做的事并想参观他们妈妈的工作地。
五、指明方向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一位妈妈看到她五岁大的儿子骑着他的朋友──邻居七岁大男孩的车子。“汤姆不用这辆车,”他儿子说,“他在学校。”他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但这位妈妈坚持让他的儿子把车子送回去:“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当一位妈妈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妈妈自身的行为,如果妈妈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你也许不希望听到这类话:“可是,妈妈,你就是这么做的。”
六、与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时间内,妈妈们通常关注所谓重要的事──捕捉孩子们的情况,辅导功课。然而在我们这个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里,孩子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希望与妈妈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第二篇:中学生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六种方法
中学生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六种方法
中学生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孩子健康成长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做好孩子中学阶段的家庭教育工作主要有6种方法:
一、思想引导法。中学生已经基本脱掉小学生的稚气,但又不像成年人那样思想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上进心强;同时,由于思想发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紧密联系孩子的思想,从意志品德、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引导式教育。
二、目标鼓励法。学习中目标鼓励,就是根据“水涨船高”的道理,帮助孩子设计学习目标,来激发积极性,使孩子不断向更高的知识高峰攀登。大量事实证明,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目标可以催人向上。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思想素质、文化基础、承受能力,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孩子制定的目标,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既要有目标,又有月、周短期目标。在明确整体目标同时,还要分科目制定逐日完成的小目标,以此实现和突破,不断“添油”、鼓励,使孩子像上楼梯一样,一步高一步。为使孩子目标装在胸中,家长可以制作成绩一览表,利用《学校和家长联系本》,将孩子每次考试、测验成绩,直观地用曲线反映在坐标上,使孩子、家长一目了然。对完不成指标的科目,家长要及时进行补课,进行补习。
三、形象感召法。很多孩子品学兼优、诚实勤劳、文明礼貌,固然是学校、社会教育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努力工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样子,这样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
四、谈心疏导法。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家长要针对孩子在不同时期,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问题,及时进行谈心疏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到“三勤”,即勤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思想反映;勤观察孩子在学习中的精神状态;勤谈心与及时疏导孩子的思想疙瘩。对因阶段性身体素质差,学习跟不上的,要对鼓励少指责,帮助其“赶队”;对因对学习科目不感兴趣产生厌烦情绪的,要勤敲打多引导,帮助增强兴趣;对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泄气的,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准症结,鼓励士气;对因在校和同学老师发生口角,影响学习劲头的,要耐心开导,热情帮助化解。另外长在与孩子谈心时,不但要告诉孩子“怎样做”,而且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道理上说服孩子,在谈心的方式上也应该选择合适场合,这样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五、奖惩激励法。在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运用奖励、批评手段,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为辅。对学习不认真,要有一定的惩罚。使孩子始终都有一种学习压力,切实改变“学好学坏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
六、生活调节法。精神饱满是学习好的一个基本条件。家长要讲究科学方法,调节好孩子的生活,尽量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孩子创造出有益于学习的环境。要根
据孩子生理、心理承受能力,科学安排学习,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证孩子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
第三篇:家庭教育有迹可循育儿三阶段必不可少
家庭教育有迹可循育儿三阶段必不可少
凤凰网教育: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在哪个阶段是最重要的?
赵伟志:父母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到孩子。通常说龙生龙,凤生凤,指的就是这个概念。孩子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他所有的观点、感受全部从父母那里获得。家庭教育对孩子整个的人生永远是第一要素。家庭环境的创造,对孩子的正向人格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未成年人的教育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婴儿养性,这通常是指零到六岁这个阶段,实际上这个零也包括受孕的时候。怀孕了之后,母亲性情平稳,多去看一些正向的东西,保持平稳的心情,会对孩子有正面的影响。而悲观的、负面的的情绪,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在孩子没出生之前,父母的影响就已经决定了他出生之后的基本条件。
这个阶段格外重要,通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个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孩子将来成功与否的基本的、基础性的东西。这个部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得到足够的、正确的、健全的爱,另一方面是得到充分的被认同。尤其是后者,中国的家长通常会拿着自己的孩子短板跟别人孩子的优点去比,没有给予自己孩子充分的认同,这种情况下通常很多孩子的自我接纳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就会比较弱。
家庭教育中的第二个板块叫童蒙养正。童蒙养正泛指6到9岁这个年龄段,这是价值观形成非常重要的阶段。前面说的婴儿养性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孩子有更多地自由,自由比全面更重要。而到了童蒙养正的阶段,主要是指如何帮助孩子形成正面的思维观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能量,看问题看正面。《易经》里面有第四卦叫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指孩子到了启蒙这个阶段,应让他去以正面的态度,以正向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孩子的习惯养成就处在这个阶段。比如十岁之前有没有让他大量的阅读,词汇量是不是丰富,决定了后面这个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第三个部分叫少年立志,前两个阶段的重点是陪护,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陪伴了。这个时期是孩子的少年时期,青春期初中和高中,尤其是初中非常关键。如果前面两个阶段是打基础,到了青春期就要开始引导他规划自己的人生。这个阶段主要任务还是家长,别指望学校的老师,虽然有的学校有这种科目。学校和家庭,教育任务是不同的。
到了这个阶段,学生一旦进入初中,就应该开始引导他思考将来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能给他将来带来什么好处等。要思索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单纯说要考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西方的孩子到了这个学龄就开始做人生规划。有出息的人,或者有大成就的人,都是在青春期的时候立的志。按照发展心理学,到了青春期,应该帮助孩子把这个部分发展出来。这样能很好地解决青春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这个问题。据现在调查研究,青春期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这个现象非常普遍,高中能达到85%以上。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不知道为什么学,或者说不知道学习对人生有什么价值。也就是说学习意识没有被唤醒,俄国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谈到这么一句话:“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可见唤醒的重要性。
婴儿养性和童蒙养正是基础,少年立志这是关键。家长一定要清楚在什么时间给到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把孩子的教育做起来。其实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孩子教育的责任归属一定是家长。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这个问题,不再单纯的依赖学校,而是主动的去配合学校。家长除了推动孩子的正向发展之外,还是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催化和媒介、桥梁,可以帮助老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以便更正确的言传身教。所以我个人认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一定是主导的角色,而且是最关键性的因素。以心理和行为干预为目的的适当体罚是可取的
凤凰网教育:你怎样看待中国家长体罚孩子?
赵伟志:坦诚的说,我小的时候父母也老是打我。我想,对于体罚,应该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动机上来看,都是为了孩子好。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并不主张以体罚为唯一手段,我更不主张“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概念。比如在美国,它不主张,也不提倡体罚,甚至体罚会成为法律的一个制约手段。但是在英国,它就会主张适当的体罚。但这种体罚它是以正面管教为主导方向,而不是以伤及心灵为目的。适当的体罚,比如罚站或者戒尺打他手心,这种意思是惩戒,惩戒是可取的,但是如果借这个机会去打的话呢,我是不主张的。
主观上我不主张体罚,但可以适当地用一些行为干预的手段,约束一下孩子行为,通过外在行为,内化到他的心智模式的健康良性发展。但是作为家长或者老师的,千万别断章取义,把这句话认为是我主张体罚,这不是我的本意。我不主张体罚,但是当孩子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之下,要适当的进行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这是有必要的。尤其是我们在干预一些学生的时候,你比如说这个孩子不想上学了,做很多工作都做不通,可以适当地进行行为干预。孩子两三岁、四五岁的时候,有任何要求家长都会满足,或者不讲理的时候家长也不加制止,那么等孩子长大了就约束不了了。归根结底,我不主张体罚,但是因人而异吧。
青春期的“叛逆”和“不听话”其实是家长的错
凤凰网教育:家长应该怎样有效的帮助孩子渡过青春期呢?
赵伟志:大家一谈到青春期,首先会想到“叛逆”二字,在这个词上我是有一些个人观点的。所谓的叛逆是指孩子主观上不听家长的话,在这个点上,我觉得是不公平的。我认为青春期不应该叫叛逆期,而应该叫迷茫混乱期。青春期的孩子从个人观点上认为,他长大了,因为长大了对孩子来说,是个幸福的事情,因为大人可以主宰自己,他愿意长大,所以男孩子会开始模仿抽烟,或者女孩子开始打扮自己。因为他觉得从心智上来说,已经成为一个成年人了,他是渴望能够主宰自己的。可是他有长大的想法,但并没有大人的心智模式,还不能像大人那样考虑事情,掌握人际交往的准则。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迷茫混乱。青春期最关键的变化就是心理的变化和生理的变化。如果没有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引导,那么就会影响到他的学业。因此我们把青春期这个阶段,给它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叫弯道超车。也就是说青春期这个阶段,上来就上来了,可能下来就下来了,这个阶段是个最关键的时候。
通常这个阶段,孩子会表现会出现一些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离家出走,对抗,甚至是网瘾、早恋等情况。加上现在孩子接受外界信息又多,同时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富裕,更多的孩子,在这种时代特征的环境下更开始混乱了。去年国家教育部到全国各个地方做了关于学习动力的调研,发现到了小学四年级以上,有30%到40%的学生会表现出学习没有动力。到了初中会更严重,而初中到了高中会更厉害。作为父母如何在孩子的青春期正确的懂孩子,并且顺势把内在的动力转变到对学习的需求方向上来,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当学生知道他为什么学、端正了学习态度的时候,不仅安全的度过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更把这个动力变成一种学习动力。
赵伟志: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怎么做呢?比如说吃了晚饭后在外面溜达,或者假期里面带着去一些大城市或者人多的地方去,然后问孩子这样的问题:你看社会上这么多人,有的是经商的,有的做警察,有的是医生,这社会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对你来说,你将来要过上一个什么样子的生活呢?这个部分不着急有答案,这个部分叫唤醒他,唤醒他要对他的将来开始进行探索。这个问题不是问一遍就不问了,而是要隔三差五的问,而且问这个问题要深入的探讨下去。家长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识放在孩子身上。无论孩子回答什么都不要紧,他有可能说我将来要去当个农民,或者将来我要去经商,这些问题都不要着急下结论。而应该说很好啊,你开始为自己着想了,你可以怎么去设计设计呢?到了青春期,家长需要做的是陪伴着他,对他的将来进行启发性的描述,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家长还要做另外一个事情,我认为这个比第一个事情还重要,是家长一定要去引导孩子,看他自身上有哪些优点。我曾经在家长的课堂里面让家长去写孩子的一百个优点。把这些优点告诉孩子,他会慢慢有自我认同,自我接纳的能力因为他将来的人生一定是用他的优点去创造的。认同他的优点,然后他就会内化,然后同时让他去思考,你的这些优点,能为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提供帮助呢?你的这些优点如何去扬长呢?这样就会更有针对性。
第三个部分叫避短,看看身上有哪些短板。15岁之前,家长一定要让他知道孩子身上有哪些短板。当他认识到的时候,他会自我管理自己,也叫个人成长。我认为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而且很重要。并且这三点,不论是什么受教育程度的家长都能去做,也能做到。关键是家长和孩子要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要觉得孩子是你的私有产物。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一定要建立在平等、自由和尊重的基础上,因为这种关系会让到孩子更加有动力。所以当你还用父母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管理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掉到情绪里面去,所以我觉得关系大于管理。而我们中国的家长非常容易在这个关系中错位,就觉得你是我的孩子,你得听我的,经常有家长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种说法就暗示了一种帝王主义,我说了算,你得听我的。这种关系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反而会形成对抗和叛逆。
以考大学为目的的人生规划不是真正的规划
凤凰网教育:比起我国的家庭教育,国外的家庭教育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赵伟志:我们去看美国和加拿大的教育,它首先建立在一个平等自由和尊重的基础上,他们的教育理念是把孩子培养成最好的他。我们中国家长的教育理念,是期待着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所期待的人,所以会把一些主观意识加在孩子身上。动机是好的,但是结果发现不行。比如说中国的很多孩子,可能学习成绩比较好,但是高分低能,所以很多学生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自己适合的工作,甚至选专业都选错了。
很多人读大学,目的是为了找份工作,而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完善的自己,让自己过的有尊严、有体面,更多选择的机会和空间、权力。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会更认同把孩子培养成为最好的他这个理念。也就是说父母要都期待孩子出息,这个本身没有错,但你说乔木有出息还是灌木有出息?我觉得个人只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个人只要努力了,对自己人生负责任了,并且努力的过程中他没有走偏路,那这个孩子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不要把孩子变成替父母完成某一个部分价值的荣耀的工具,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它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只能成为最好的他。
但回过头来说,中国的本位的东西有很多好的东西,比如说孝道、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传承等,还有儒家思想的文化浸润、文化沉淀,我非常认同。把上面我说的方面和这个结合起来的话,我会觉得更好。
第四篇: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总有家长说“孩子的功课我也辅导不了”、“孩子十分逆反不听我的,全靠老师了”、“我的工作十分忙,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说不到点上”等等,这些全都是错误的观点!首先要把这些错误的观点纠正过来,才能让家庭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学校要通过家长课堂、家长委员会讲座、QQ群、飞信群等多种渠道将正确思路和方法介绍给家长。比如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不是辅导学生的学习,而是帮助孩子培养自我规划、自主管理的能力;所有孩子都有逆反期,但家长引领的当,孩子的发展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些家长是如何做到的;现在的家长都很忙,现代的社会就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如果不把孩子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进行思考,就无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对话机制,也就无法说到孩子的心里去。
第五篇: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
1、冷漠型
冷漠型教养方式的家长的家长最少肯定孩子,也最少打孩子,最少与孩子一起外出游玩,认为孩子最需要改进的是娇气。冷漠型是一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产生全面性阻碍影响,使孩子在动作发展、智力发展、独立能力发展、交往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水平仅略高于溺爱型教养方式。
典型案例:我和妈妈比陌生人还陌生
晶晶上五年级了,但几乎没和妈妈说过一句心里话,母女俩独处时,彼此都感觉很别扭,两人的关系比陌生人还陌生。“我多想妈妈高兴了就亲亲我,抱抱我。”晶晶曾经直接问妈妈“怎么做才能让你高兴”。因为和妈妈关系不好,晶晶变得自闭,缺乏自信,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难以交上朋友。
2、民主型
民主型指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并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他们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当然父母也为孩子的发展提出建议,理性的指导孩子成长。
典型案例:家里的决定会征求女儿意见
姜女士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没把她当成孩子看待,遇到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出决定时,姜女士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即使女儿的意见很幼稚,很不现实,姜女士也从未有过嘲笑或发怒,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让女儿提出意见,并且允许女儿与她争论。
姜女士说,赢得孩子尊重和信任的方法,最简单、最管用的就是帮他们守住秘密,孩子们会把守住秘密的人当做朋友。
3、专制型
专制型指父母在家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 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 享有无上的权威。父母从来不考虑子女的思想感受, 只从父母的主观意志出发,总是代替子女思考, 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子女必须要按照父母的认识和意志去活动, 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
典型案例:妈妈太专制,女儿想换妈
孙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每天都会不厌其烦地安排女儿悦悦一天的行程,周末悦悦也睡不成懒觉,有6个培训班等着她。面对妈妈的专制,上小学三年级的悦悦变得叛逆起来:妈妈越不让干什么,她偏偏干什么。不仅画浓妆、穿名牌,还和一个初中生谈起了恋爱。悦悦还经常对爸爸念叨:“给我换个妈妈吧。”
4、溺爱型
溺爱型指父母一般很少向子女提出要求或施加控制, 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即使子女提出过分的要求, 往往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一类型的父母对子女怀有过多的期望与爱, 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姑息迁就、怂恿包庇。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与缺点既不制止,也不纠正,孩子是家庭中的小霸王,可以无拘无束,任性胡为,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典型案例:妈妈是仆人
小泽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在别人眼中,他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但在母亲孟女士眼中,他永远都需要她的呵护。虽然小泽已经17岁了,但晚上依然和妈妈睡在一个房间,并且连洗澡、穿衣、脱衣也由妈妈代劳,甚至小泽在厕所小便的时候,妈妈也不允许他关门。
5、虎妈狼爸
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近日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几乎达到了一个高潮。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
狼爸,萧百佑。曾就读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系,曾在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任职,该公司关闭后,他开始下海创业,三十年来,在金融、地产领域成绩斐然。但最让他骄傲的不是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而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他的四个孩子非但品学兼优、才艺双佳,琴棋书画各有所长,而且知书达理、谦和恭让。最让狼爸感到欣慰的是,儿子萧尧、女儿萧君曾同时考上北大,创造了北大历史上的第一次。2011年,老三萧箫也被北大录取,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狼爸将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结合自己的理解,创造出一套别具一格的“萧氏教育理论”。他在倡导“快乐教育”的今天,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子,用最传统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他始终相信,在中国长大,在中国发展的孩子必须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
6、赏识教育
周弘女儿周婷婷是一个从小就双耳全聋的孩子,但是周弘并没有因为女儿先天的缺陷就散失信心,周弘通过运用赏识教育的办法,从学说话,学走路开始教育女儿,一步步把女儿教育成才。
女儿周婷婷是一个从小就双耳全聋的孩子,但是周弘并没有因为女儿先天的缺陷就散失信心,周弘通过运用赏识教育的办法,从学说话,学走路开始教育女儿,一步步把女儿教育成才。成就了一个教育的奇迹,从一个聋哑的小女孩到留美博士。赏识教育法鼓舞了成千上万的父母和孩子,也使千万个起步慢,起点低的孩子不断进步,慢慢超越了很多先天条件优越的孩子。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先要让自己安心,不要着急,正确运用赏识教育法,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进步。
7、攀比教育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中国人九大生活动力中,对子女的发展期望排在第一位。可见,为了实现对孩子的期待,鞭策“熊孩子”上进,迸发出攀比“别人家的孩子”这一教育现象也不足为奇。
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是一种奇特的生物,他十全十美,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乖巧听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考上了名牌大学,工作单位好待遇也好„„被符号化的“别人家的孩子”暴露出我们不少中国家长攀比式的教育心态,他们太急切了,恨不得揠苗助长,孩子从小就被要求着“人比人”,做最好的那一个。
家长的本意是通过这种赤裸裸的对比激励自家孩子上进,知耻而后勇,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实际是父母为自己孩子勾勒出的理想图画,这种攀比式教育的美好愿望是打造理想的孩子,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你不够优秀”的心理暗示,伤害孩子的自尊。其真实的效果往往是在“别人家的孩子”光环的阴影之下,自己的孩子不敢大步前进,畏手畏脚,低估自己的进步,对自身缺乏肯定。家长带着焦虑情绪的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孩子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