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40年。这40年中,国家在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努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第一,在这40年中,整个人类的历史正在发生着十分显著的变化。《未来简史》的作者这样描述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取得的成就“我们靠创造出越来越好的工具与昔日诸神竞争,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甚至可能创造出超人类,不止在工具上远胜过昔日诸神,就连身体和智力也不落后于神”。我们可以观察到曾经在20世纪困扰着全人类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已经基本解决,人类目前的中心议题已经转为挑战死亡和享有幸福等更为侧重于人类基本生存问题以上的内容。
第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面临新时代的挑战、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书写了新的篇章。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地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在这40年中,党和国家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依靠其进步不断带动基础设施完善、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文化事业发展。仅仅从城市公共交通这一个方面分析我国的发展:一方面,从数据角度来看,2016年我国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达538842辆,运营线路总长度为729418公里,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为8441316万人次。另一方面,从日常生活实际体验来看,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城市公共交通的的飞速发展。以国家大力支持的高铁事业为例,其不仅促进了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贯彻我国走出去战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高铁的发展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于居民交通体验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铁的高速特征为各地区之间的来往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大大改善了以往普通火车乘坐时间较长的缺陷。第二,高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平衡,这显著影响了中国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由于高铁的自身的高速特点带来的能够快速实现资源流动的优势,大量相关资源向高铁沿线城市聚集,并在此基础上以规模经济为初始表现进一步产生以点带轴、以轴带面的扩散效应。从长远来看,这种扩散效应以及相应的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必然会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区位条件的改善,从而形成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分工协作系统、逐步扭转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第三,伴随着高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和中国制造全球化的抓手,中国的高铁大国地位无可置疑。至2015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9万公里。目前,高铁已经成为“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助力,在我国对外展现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国际地位及提升人民对于国家的自豪感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40年中,党和国家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关注人民的获得感,多方面、多角度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奋进。首先,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一方面,从数据角度来看,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43585.5亿元,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3821元,同比增长8.4%;另一方面,从生活实际体验来看,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明显有了提升。例如,互联网以及电子支付的发展让出门不带钱包就可以进行支付成为可能。其次,党和国家积极促进地区之间均衡发展。例如,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充分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趋势。以2016年数据为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8.2%。最后,党和国家将提升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与扶贫工作有效结合。目前我国贫困人口数目正在逐步减少,2016年全国9个省区市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申请28个贫困县退出。相信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能够成为现实。
到目前为止,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社会总体建设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性的提高。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而谈及这40年间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关键性的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同时他也在党的十九大上这样说道:“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改革开放的价值取向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同时党的独特优势即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群众联系的优势也决定了只有党能够担当起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重任。
中国的成功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和推动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这40年中,党积极推动中央改革与地方政府创新相结合。在中央层面,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推动改革开放适应不同时期的形势;在地方层面,广大党员积极贯彻中央层面的政策措施,推动改革开放的进行。正是中央与地方力量的有机结合,才推动了改革开放取得成功、推动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当然,在这40年中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在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仍然需要继续奋进。根据彭文生的观点,以前我国能够实现迅速发展离不开制度变革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的因素,而目前伴随着社会总体外部需求疲软以及内在需求供给潜力放缓,总体来看我国面临着经济增长趋势性放缓、收入分配失衡以及高储蓄率、房地产泡沫和信用扩张的复杂情况,需要依靠转型的政策路径促进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我想,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国家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的时刻,我们应该积极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相信在党的领导、人民的努力下,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
第二篇:改革开放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
班级:眼视光2班姓名:刘子翊学号:11110355
众所周知,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特区。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罕见奇迹。深圳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对全国作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惊人的。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和总结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经验,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1980年8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深圳经济特区,随后又在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建立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深圳经济特区一直发挥着“试验田”的作用,创下了物价改革、企业产权转让、住房制度改革等众多个“中国第一”。
1983年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竣工建筑面积达130万平方米,建成37条标准马路,正在施工的63幢高层建筑有18幢竣工,为外商投资设厂提供了良好条件.特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打工妹和打工仔提供许多就业机会,从贫困山乡走出来的年轻人为了摆脱贫困,追求独立,更新观念,来到深圳特区寻求发展。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使深圳成为当时全国高层建筑数量最多和最集中的城市.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我相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第三篇:改革开放家乡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家乡的巨大变化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国家大力对经济进行深入建设,我国沿海一带以珠海三角洲为主的区域经济实力日益加强。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从吃不饱到最后饿不死和现在的吃的好的飞跃式的进步,这些成果无不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实施。如今东南海沿海一带,长江中下游,以广东,深圳,福建,以及科技发展中心的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展区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在近30年的进步终于蜕变成不可缺少的经济要地和独一无二的贸易圣地。
关键词:改革开放 发展 建设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渔米之乡,地处中国东南部,东与台湾相接壤,西临江西以世界闻名景点武夷山作为分界点。福建优越的地理优势给它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收入,在加上近30年的改革创新与进步,无论在经济、文化、贸易、旅游都有着大幅度的提高。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以改革开放为契机,福建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1978年以来,我省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比较明显的周期:改革开放初起到1983年是第一个经济增长周期,1984-1986年是第二个周期,1987-1990年是第三个周期,1991-1996年是第四个周期,1997-2001年是第五个周期。2002年开始进入了第六个增长周期,2002年到2007年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0.2%、11.5%、11.8%、11.6%和14.8%,2007年达15.2%。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福建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仍沿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通道行进,仍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坚持因地制宜,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在“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调整方针指导下,采取各项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快产业的调整步伐,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的比例从1978年的36.0:42.5:21.5调整为2007年的10.8:49.2:40.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6.7个和18.5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结构逐步优化
农林牧渔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农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77.7%下降为2007年的40.5%,下降37.2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所占比重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林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6.4%提高到2007年的7.1%,上升0.7个百分点;牧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10.5%提高到2007年的20.1%,上升9.6个百分点;渔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5.5%提高到2007年的28.0%,上升22.5个百分点,标志着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已逐步改变单纯依赖农业的单一状况,逐步形成了体现山海田优势的生产结构。全省农业经济结构得到了改善。农业扭转了单纯抓粮食的生产格局,非粮作物和茶叶、水果比重提高,2007年与1978年比,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调减,而有福建优势的烟叶、油料、蔬菜、瓜类、甘蔗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作物面积与非粮作物面积比重由1978年81.9:18.1调整为2007年57.2:42.8。营林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改变了只重生猪生产的单一结构,家禽及草食动物饲养比重不断提高。渔业逐步向高优产品转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二)工业主体地位增强,内部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工业成为福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工业在全省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4018.4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3.4%,比1978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其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工业重型化趋势进一步显现。总产值轻重工业比重由1978年的58.9:41.1转变为2007年的45.4:54.6,重工业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比轻工业高出9.2个百分点。表明福建轻重工业格局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轻高重低”转变为“重高轻低”,标志着福建工业经济增长已从轻工业拉动为主导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工业进程进入到重工业化的新发展阶段。
工业结构继续改善,工业部门已形成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行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前,福建基础工业长期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比较突出。改革开放后,注重对能源、原材料增量的投入,能源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大大缓解了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特别是着力培育的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完成总产值5146.09亿元,比1978年增长(29.11亿元)175.8倍,占规模以上比重由1978年的37.0%上升至2007年的41.1%。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三改一加强”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竞争力提高,工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到2007年底,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达1648家,其工业总产值和资产总额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5%和63.3%。1978年全省没有一家产值上亿元的工业企业,2007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082家,其中10亿元以上136家。
(三)服务业总量跃升,新兴行业迅速兴起
近几年来,政府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来抓,各地纷纷出台鼓励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社会各界的充分关注下,全省服务业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行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改善。2007年,全省服务业经济总量规模突破3500亿元,达到3697.60亿元,是1978年的259.5倍,年均增长13.6%。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等快速发展。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推动了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随之而来的观念的转变使得对医疗保健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从而带动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可以说现代物流、房地产业进入黄金增长期,金融、餐饮、旅游、文化娱乐、教育等行业也正实现新的跨越。在服务业传统行业平稳发展的同时,新兴行业迅速崛起。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比重不断上升,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5.2%上升至2007年的8.7%,上升了3.5个百分点;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经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发展
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福建在积极推行公有制经济等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在公有制经济控制力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一)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影响力提高
全省各地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通过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积极推动国有资产存量从传统竞争性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从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入手,着眼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控制力,加速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改组改制、兼并重组、拍卖破产等,减少了国有企业数量,2007年全省国有企业243家,比2000年减少541家,下降69.0%,但企业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2007年国有企业资金利税率和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分别为18.8%和3.54次,比2000年分别提高7.7个百分点和1.86次,并在调整产业结构、股权结构、资本负债结构、人员结构、组织结构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首先,通过资产重组与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的比重逐步降低,更多的资产逐步转移、渗透到公益性、基础性、技术性领域。其次,通过扶优扶强,国有大企业力量得到加强。2007年国有控股大型企业18家,拥有资产1089.3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94.6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19.90亿元,国有控股大型企业拥有资产、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占全部国有控股工业比重分别为41.3%、42.7%、43.8%。第三,企业股权从单一走向多元,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增强,企业活力倍增。不少企业通过减持国有股,吸收民间资金入股等提高国有股的控制力,增加国有经济活力。第四,资产负债率逐步下降。通过债转股、转增国家资本金、增资减债、债权转股权等形式降低资产负债率,2007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8%,比2000年下降6.1个百分点。第五,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结构趋于合理。打破“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的传统用人方式,转变国有职工身份,精简富余人员,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是近年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同时,在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基础产业部门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仍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
(二)非公有制经济生机勃勃,民营和“三资”经济发展迅速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工作的加速推进,全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私营个体和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和“三资”等非公经济日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1、民营经济规模迅速扩张。2005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188.46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63.9%,比1978年的46.7%提高17.2个百分点,而且这一比重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997年、2000年、2003年我省民营经济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分别为59.5%、60.0%、60.2%,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福建民营企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涉足的产业领域越来越广,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从低档次、松散型逐步向系列化、集群化方向转变,并注重品牌塑造和科技创新。已初步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纺织、服装、鞋业、工艺陶瓷、电子电机等产业集群约六十个,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也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主要有:以晋江﹑石狮为主的服装旅游鞋产业集群,以德化为主的陶瓷产业集群,以安溪为主的茶叶产业集群,以南安为主的建材产业集群,以福安为主的电机产业集群,以古田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集群。
更值得关注的是,民企品牌战略已从注重外延式转变为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不少企业通过积累搞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而七匹狼、安踏等部分民企则已经进入品牌经营的更高级阶段,开始将加工制造阶段外包,企业主要掌握研发与营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家族式经营已经越来越多地向股份制、合资合作和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
2、“三资”企业迅猛发展,贡献突出。福建在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同时,大力鼓励、扶持发展“三资”工业,“三资”工业迅猛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越来越显著。2007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实现工业产值6848.07亿元,是1985年的867.9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4.7%,比1985年提高了49.3个百分点。特别是一些大型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更是迅猛发展。2007年,福建62家大型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686.9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
与此同时,省里还制定了山海协作重点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进一点加强对山海协作项目与资金的管理。确定了36家示范工程(项目)和59家重点骨干项目,已累计下达山海协作重点项目贷款贴息资金1.18亿元。山海协作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引导了外企、乡企、私企、金融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山海协作;促进了农业综合开发,发挥自然资源整体优势,发展有特色、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和名特优产品;推进了农业、林业、水电、旅游、矿产等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其产品的深度加工;加快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以特色资源加工、绿色产品开发、旅游生态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加大了山区科技成果和农村新技术推广力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老工作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2-01
2、丁志隆,《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档案文献:福建》,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9-01
3、福建省档案局,《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档案文献》,中国档案出版社,2008-12
第四篇: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观后感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观后感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在一代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共同努力,经过近40年的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按现值美元计算,1978年我国的GDP是0.15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额的1.75%,2016年我国GDP达到11.20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额的14.77%,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已是第一大经济体,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依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人口数据计算,人均GDP也从当年的155美元增长至8100美元。德勤《2016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自201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一直被列为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可以说,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彻底转型为制造大国。同时中国还是研发大国,国内研发总支出占GDP的比例从2000年的0.9%提高到2014年的2%。从绝对数来看,从2000年的410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447亿美元,几乎增长了700%。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专利申请年复合增长率为31%,从2000年的579件增加到2014年的25539件。就申请专利数量而言,中国现在仅次于美国与日本。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九位司局长集体刊文,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人民币,突破了8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国民经济稳中向好;进出口总额277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净出口达到28716亿元;2017年12月外汇储备为3.14万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67亿美元相比已经不是一个量级。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40年间和平发展,能在现有的国际秩序下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与前三十年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
初步建成工业化体系。毛泽东同志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新中国走上建立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的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成飞机、汽车等项目,交通运输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时隔三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再过三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两弹一星”的辉煌伟业不仅提高了中国的防御能力,而且巩固了自身国际地位,为国内经济和平发展保驾护航。第三,具备医疗基本保障。毛泽东时代,人民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享受普遍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比如天花,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民虽然比较贫穷,但是享受合作医疗,看病比较便宜。基础的医疗保障加上低廉的医疗成本,保证了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这种种成果,才有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在这些基础之上,改革开放带来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使得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得到飞速的发展。
对内改革从农村经济改革入手。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中国农民长期受“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影响,压抑了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为中国理顺农村生产关系打开了新路子,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奇迹般的解决了困扰中国上千年的吃饭问题。1982年和1987年的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报告均提到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实际上,从“平均主义”到“包干到户”的转变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一个缩影。从中共十二大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到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步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一方面推进市场经济,但同时也没有彻底将计划经济全盘否定。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改革的过程中让新旧两种制度共存,发挥相互补充的作用,即通过推行渐进式改革,逐渐在动态过程中使计划与市场达到一种比较均衡的状态,既推进了改革,又维护了社会稳定。
如今中国能取得在贸易、外汇储备和技术发展等各方面的成绩,不仅对内改革起成效,同时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是密不可分。对外开放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十六大之前,我国主要以“引进来”为主,通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用于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同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利用当时的廉价劳动力,发展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产业发展尤为迅速。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这一阶段,一大批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一带一路”既是先进生产力的输出与共享,也是先进生产关系的展示平台,使中国创造力、生产力以及人民币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为世界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开放领域也逐渐增多。2017年12月的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表示,我国将大幅度放宽金融等领域外资准入,推进实施高水平的投资便利化措施。金融开放是增强国内金融活力,提高行业竞争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履行金融服务领域承诺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40年,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我们实施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积极处理医疗问题、生态问题、居住问题等内容,全面保障人民生活。其次,社会企业部门杠杆率较高,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企业去杠杆。最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加强党内监督,严惩腐败份子,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朗朗乾坤。只有解决好这些矛盾与问题,才能使我们的发展更全面,更公平,更充分,能再上一个台阶。
改革开放四十年,举国上下奋斗不息,立己达人;2018年继续锐意进取,艰苦卓绝。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国人民描绘了一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美好愿景,为达成我们的目标,必须传承改革创新的精神,发挥坚韧不拔的品质,努力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同时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世界携手共进!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旬阳的巨大变化
旬阳县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按照县政协2010年11月16日的会议安排,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主要领导,政协办、社事委一道听取了卫生局领导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进程中卫生事业发展”设想汇报,同部分乡镇卫生院长进行了座谈,部分民营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对话,同时走访部分群众了解了对医疗卫生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对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形势、发展的趋势和十二五规划设想,有了初步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一、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县卫生事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以保障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要务,在合作医疗,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人力资源配置,整体服务能力等各个方面和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全县现有医疗机构434个,正式职工1131人,专业技术人员974人,大专以上学历623人,中、高级人员290人。医疗用房3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近亿元。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基本健全,卫生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服务功能得到了提升,可基本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要求。
2、农村卫生事业长足发展。一是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6]33号)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财政预算到位。二是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类培训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新增专业技术人员271名,三是创等达标工作取得成效,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进入“二甲”行列。
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著有成效。国家扩大计划免疫规划工作得到落实,基础有效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结核病治疗归入国家减免,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得到落实。传染病发病率处于低流行状态,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明显提高,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饮用水监测等工作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加强,卫生创建省级卫生集镇一个、市级五个、市级卫生单位22个、卫生村10个。
4、妇幼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40/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以内,住院分娩率达97%,妇女儿童健康指数有了较大提升。
5、卫生监督工作积极推进,探索完善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卫生监督工作机制,餐饮单位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从业人员健康证培训合格率达98%以上。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强化医疗服务市场,保证了全县群众医疗安全和食品安全。
6、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05年实施新农合以来,参合人员在市、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45%、65%、80%,报销补偿 提高到人均2万元,特大病最高可达7万元,大病住院人均补偿医药1650元,参合率达9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逐步提高。
二、面临的形势
1、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从卫生事业走向市场经济又转归到公益性,原有的医疗模式、医务人员的思想意识都需要有较大的转变,对政府的管理职能有了新的要求。
2、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分布将会有重大变化,医疗资源将会随着人口分布变化而重新调整和配置,位移人口的环境改变将会影响疾病谱的变化。
3、基础网络薄弱,基础设施脆弱,村级卫生室没有达到全覆盖,农村公共卫生保障能力不够,缺人员,缺经费、缺设备的现象依然存在。
4、人力资源总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复合性人才匮乏,人才缺乏有序流动,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断层,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5、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监管力度,区域卫生规划有待加强,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规范。
三、发展趋势
1、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决策对卫生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坚持民生优生,着力改善民生,健康保障,卫生先行,卫生事业发展位置更加突出。
2、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县级综合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作为基本医疗服务单位,国家投入将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增强。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标准将会逐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全面铺开,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将得到改善,慢性疾患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将得到有效实施。
4、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形成以县级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依托、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就医负担将会得到减轻。
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深入推进。一是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提高群众受益水平;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降低群众的药费负担,确保用药安全。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四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落实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范,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五是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和以服务数量、质量,群众落实度为核心的考核机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十二五”规划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1、依照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的设想,将新增床位800余张,按床位:人员比为1:1.2—1.5计算,需新增人员900—1200余人。可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矛盾将十分突出。
2、民营医院的发展,国家鼓励民营医院的发展,但民营医院的运行成本压力巨大,一是设施、设备需自筹资金投入要折旧、还息。二是人员工资全部自筹。三是政策的调整,如基本药物制度的零差率等。将使其原预算收益减少,特别是山区县群众的经济基础薄弱,民营医院的营利性决定了它的竞争劣势(无价格优势),人才的劣势(起步阶段)整体治疗水平的劣势(技术力量不足),特别是医疗水平的劣势明显。
3、财政投入,医药体制改革的要求财政投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但地方配套的能力有限,财政供给不足的矛盾将会突显。
4、人才结构调整,医技人员比例偏低,诊疗技术诊疗手段不高。乡镇卫生院尤为突出。儿科医务人员特别紧缺如口腔、耳、鼻喉科专科医生匮乏。
5、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患矛盾问题突显,依法依规维护双方各自的权益、责任和义务,对待化解矛盾,减少纠纷。支持合理诉求,打击惹事生非行为,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医疗正常秩序。郑州航院110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