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总结资料(454自己整理·完美排版)
绪论
引言
1.“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是(马克思 爱因斯坦 牛顿 达尔文)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阶级属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什么P2-3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广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P3
从狭义来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来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P3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生平P7-8 :1818-1883,1820-1895 普鲁士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P8-10 :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3.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P9 :辩证法思想
4.马克思的两大发现P10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P11-14 1.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没有,原因:马克思主义是在(发展)发展起来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在当代中国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什么P14 :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19 一,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满足,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P16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P17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满足,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什么P21 :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一章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P27-29
1.哲学是什么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2.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理论意义:对第一方面(物质和精神)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对第二方面(思维与认知)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形式、各形式的代表性观点
基本观点: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代表性观点,主观唯心主义: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实在当做本质】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性观点:理生万物,天不变 道不变,绝对精神等【把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质和主宰】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P30-31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与主管形式的统一,意思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地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利地批评了不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同辩证法的统一 —— 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之一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3.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实践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2-34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什么也没有 3.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6.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8.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要求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P34-39 1.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实践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张发展的根本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的纯在和作用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39 联系和发展
3.因果联系P49 :客观世界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5.“科学发展观”符合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哲学原理
事物的普遍联系P40 联系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事物的永恒发展P41
1.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了新的结构和功能,他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 就新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成熟的
对立统一规律P42-45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矛盾的含义、两种基本属性
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属性:对立和统一
3.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前两段)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造成相互转化的趋势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量变,此消彼长;第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4.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6.和谐与矛盾的关系
和谐是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7.关于矛盾问题精髓
精髓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现实意义:第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第二: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质量互变规律P46
1.适度原则 一定条件下把握质和量的相对稳定状态 2.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否定之否定规律P46-47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知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析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 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行新的阶段。曲折性体现在 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停顿和倒退。
规律P54-56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这一哲学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收规律的支配。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但社会规律又不同于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意识
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P30 2.意识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31 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P56-57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4.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P58 5.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能够反映物质,并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二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3-66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观点 2.客体的含义: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66-67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事物,它有两个严重缺陷。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5.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实践在主体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68-70
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 2.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4.经验论的错误
5.实现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P72-75 1.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4.利用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的检验标准P77-78 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2.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4.实践标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因为无论认识的主体或客体,还是已经获得的认识及实践本身,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实践使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总是具体的表现为无数个别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犹豫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P83-85
1.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未必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2.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真理)和人文精神(价值)
3.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第三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P94-98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斗争的焦点: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4.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的内容: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地理环境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5.如何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6.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同步性 2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3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0-104 1.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3.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从静态看(狭义),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从动态看(广义),生产关系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4.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P105-108 1.上层建筑的两个部分,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核心是国家政权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2.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务于国体,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其重要作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P112-126
1.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2.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3.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因为,这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4.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实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5.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革命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26-135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1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因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2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决定作用。
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4.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人民群众:一个历史范畴,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结论的理论前提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8.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以及坚持这一观点和路线的重要意义 9.“科学发展观”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0.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1.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第四章 资本的原始积累P142 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财富。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的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资本原始累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空气)
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自给自足)(2)两种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在生产中都消耗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 有价值的东西,肯定有使用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选)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价格总以价值为基础;一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但其平均水平与价值一致;有的商品价格高于价值有的则相反,但社会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基本一致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6.价值规律的作用及消极后果(多选)
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7.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8.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劳动二重性学说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的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和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到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3.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4.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2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P157 6.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7.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是一个可变的量P158 8.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劳动强度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为了让工人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强度增加剩余价值。
9.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技术和科学并不是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其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1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观点是正确的。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将一部分转换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就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11.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的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1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正确,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表现的“劳动价格”。
13.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正确。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P169-171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制衡)
第五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P188-193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①国家所有并经营的企业 ②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在生产过程 ④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 经济快速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的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相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更好的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只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范围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 二是生产资本输出 三是商品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
5.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262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P259 工业与农业 城市与乡村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3.“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P143 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4.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5.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6.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P262-268
1.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2.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两个必然
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
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它所能容忍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相互关系:“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客观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这个条件具备只欠绝不会成为现实。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料汇总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是有区别的,它们研究的对象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物质世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的一个部分,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的是物质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的是物质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它们之间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离开了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试述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内容及其意义。
内容:
(1)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
(2)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按照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客观。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取得工作的成功。
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物质离不开运动,无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也离不开物质,任何运动都有物质主体,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试述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也称为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自觉地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3)意识的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4)意识活动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人的生理活动。
对立统一:
1)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和把握它
们的关键;
3)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论述质量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内容:
质量互变规律说明,事物的量变达到关节点超出了度,就出现质变;新质产生后,在新的基础上又出现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事物发展的进程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无限演进的过程。这就是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意义:
1)质、量、度作为概括事物规定性的基本范畴,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2)掌握事物的度也很重要。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对于我们至少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启发意义。
其一、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注重量的积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其二、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只承认连续性而不承认间断性、只承认渐进而不承认飞跃,或者相反,都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进程。
总之,善于把握量变和质变的对立统一,在它们的相互转化、相互推动中把握事物的变化发展,从而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
试述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
辩证否定观:
首先,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任何事物不要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否定,不要不加分析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试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内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意义: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
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共性),要坚持矛盾的特殊性(个
性)。
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在实践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供新的认识课题,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说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它是联结主观认识和认识对象的桥梁,因而能把认识与对象相对照,判定认识是否正确。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和最初阶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同客观事物相接触,这些事物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于是就相继产生关于这些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这就是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头脑加工,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认识发生一个质的飞跃,形成概念,然后人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的,它们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是相互区别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又是统一的。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的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因此,主观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如不超出主观范围,不跟客观世界接触,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同时,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因为客观事物是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的,不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相比较,同样也无法解决真理检验标准的问题。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现实物质性活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同时又能把正确的理论直接变成现实。通过实践活动,就能够把原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相对照、相比较,检验出理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程度如何,即检验出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
论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肯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的同时,以主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第四、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最突出的表现。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在肯定社会。
(1)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保守的因素,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从而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论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肯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的同时,以主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第四、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最突出的表现。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在肯定社会。
(1)在生产方式的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保守的因素,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从而推动
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简述经理基础与上层建设的辩证关系。
(1)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积极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一,从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领域的控制和调节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二,从内容上看,上层建筑既要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又要消灭和排斥异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三,从性质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最终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先进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进步的;如果上层建筑维护的是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经济基础,则该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社会性质是反动的。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新,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社会发展的大多数人。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为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人民群众为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们提供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物质条件和经验材料,间接地参加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另一方面,也直接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社会变革实现的,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同时,社会的改革、进化,也是人民群众推动的.
第三篇: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资料
绪论
引言
1.“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是(马克思 爱因斯坦 牛顿 达尔文)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阶级属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什么P2-3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广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P3 从狭义来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来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P3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生平P7-8 :1818-1883,1820-1895 普鲁士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P8-10 :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3.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P9 :辩证法思想 4.马克思的两大发现P10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P11-14 1.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没有,原因:马克思主义是在(发展)发展起来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在当代中国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什么P14 :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19 一,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满足,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4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P16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P17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什么P21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一章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P27-29
1.哲学是什么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理论意义: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形式、各形式的代表性观点 基本观点: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代表性观点,主观唯心主义: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实在当做本质】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性观点:理生万物,天不变 道不变,绝对精神等【把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质和主宰】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P30-31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与主管形式的统一,意思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地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利地批评了不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同辩证法的统一 —— 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之一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 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3.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实践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2-34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什么也没有 3.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6.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8.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要求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P34-39 1.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实践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张发展的根本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的纯在和作用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39 联系和发展
3.因果联系P49 :客观世界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5.“科学发展观”符合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哲学原理 事物的普遍联系P40 1. 联系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事物的永恒发展P41
1.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了新 的结构和功能,他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就,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
就新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成熟的 对立统一规律P42-45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矛盾的含义、两种基本属性
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属性:对立和统一
3.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P44前两段)4.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6.和谐与矛盾的关系
和谐是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7.关于矛盾问题精髓
精髓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现实意义:第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第二: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质量互变规律P46 1.适度原则 一定条件下把握质和量的相对稳定状态 2.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否定之否定规律P46-47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知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析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 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行新的阶段。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停顿和倒退。规律P54-56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这一哲学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收规律的支配。
3.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但社会规律又不同于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P30 意识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31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P56-57 第一,意识是能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P58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能够反映物质,并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二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3-66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观点 2.客体的含义: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66-67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事物,它有两个严重缺陷。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5.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实践在主体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68-70
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 2.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4.经验论的错误
5.实现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P72-75
1.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4.利用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的检验标准P77-78 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2.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4.实践标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因为无论认识的主体或客体,还是已经获得的认识及实践本身,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实践使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总是具体的表现为无数个别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犹豫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P83-85
1.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未必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2.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真理)和人文精神(价值)
3.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 “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第三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P94-98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斗争的焦点: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4.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的内容,地理环境的作用: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地理环境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5.如何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6.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同步性 2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3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 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0-104 1.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3.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4.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P105-108 1.上层建筑的两个部分,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核心是国家政权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2.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务于国体,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其重要作用。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P112-126 1.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2.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3.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因为,这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4.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实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5.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革命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26-135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1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因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2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决定作用。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4.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人民群众:一个历史范畴,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结论的理论前提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8.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以及坚持这一观点和路线的重要意义
9.“科学发展观”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0.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1.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 级分析方法
第四章
资本的原始积累P142 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财富。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的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资本原始累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2)两种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在生产中都消耗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3)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少其中任何一 19 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 有价值的东西,肯定有使用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选)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简单劳动: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价格总以价值为基础;一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但其平均水平与价值一致;有的商品价格高于价值有的则相反,但社会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基本一致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6.价值规律的作用及消极后果(多选)
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比例.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7.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8.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9.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劳动二重性学说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的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和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到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3.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4.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2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P157 6.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7.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 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是一个可变的量P158 8.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劳动强度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为了让工人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强度增加剩余价值。
9.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技术和科学并不是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其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1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观点是正确的。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将一部分转换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 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就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11.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的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1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正确,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表现的“劳动价格”。
13.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正确。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P169-171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立法权、行 政权、司法权(制衡)
第五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P188-193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经营的企业
2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在生产过程 4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 经济快速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的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相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更好的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只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范围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 二是生产资本输出 三是商品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
5.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262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P259 工业与农业 城市与乡村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3.“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P143 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4.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5.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6.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P262-268
1.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 实现的
2.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两个必然
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 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它所能容忍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相互关系:“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客观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这个条件具备只欠绝不会成为现实。
第四篇:修剪自己走向完美
修剪自己走向完美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的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他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他一次次的向上爬,一次次的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就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他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战屡败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同一件事物,不同心态的人总能解读出来不同的含义。悲观的人看到了悲观,乐观的人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的人感受到了向上的力量。
一个人要学会从事物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总是会遇到纷繁复杂的事情,有悲,也有喜,只要你养成从事物中汲取积极因素的习惯,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会从中受益。其实在我们现实工作中也是这样,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所要做的事情,遇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解决,以及解决后的心得,下次如何避免。这样才能推动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信心和能力,工作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上来了。
所以当机会来临时,你自己会抓好,并有能力去做好它,从而演示出贡献更多的精彩人生,为鲁南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也有的人在工作中不快乐,抱怨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如果你总是抱着这样的态度,那你永远不会快乐。不如从此将那颗快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拥有了兰心蕙质,文明的心境一定会盈满幸福。
快乐是一种态度,只有你想要快乐,你才会快乐,快乐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自己创造。快乐还是一种能量,只要你有办法使自己快乐起来,快乐就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作为一名员工,在公司提供的大舞台上,我们不仅要从一只蜘蛛艰难的爬行上读出道理,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了不断完善自己,我们还要注重团结合作,因为一个人无论多么有才,也只不过是社会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只有每个人互相配合,才能保证机器正常运转。调节自己,不断学习,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精,为企业多创效益,为社会多做贡献。任何一副美丽的窗花,是靠反反复复修剪出来的;任何一部分成功的作品是靠反反复复“修剪”出来的;同样任何一个成功的人也是靠反反复复磨练,从失败到中吸取教训,逐步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要善于修剪自己,走向完美!
厚普二车间于晓红
第五篇: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的内涵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或总的看法。(2)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
3、哲学的功能。
1、认识功能。
2、方法功能。
3、批判功能。
4、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
3、现代科学形态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有两大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2、是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3、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工具。(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理性支柱。
8、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物质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1)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或承担者。(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静止的统一。主要表现在: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运动和静止相 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认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关系的意义:承认相对静止是把握运动和认识事物性质的前提条件。(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9、实践的内涵。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10、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
2、实践不断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3、实践是意识形成的基础。
4、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11、实践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2、物质性。
3、社会制约性。
12、实践的基本形式。
1、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
2、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
3、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即科学实验活动。
13、人的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14、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对立的。(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基础、性质和范围不同。(2)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2、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内容上具有同构性。(2)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相互转化的。
15、世界的统一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同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1、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
2、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16、世界的物质同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理论基石。
2、这一原理也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7、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意识的器官。(2)
23、发展是一个过程。
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事物运动意识的产生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1)意识的主观性。(2)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18、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3)意识活动能控制人们的生理活动。(4)意识活动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改造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突出的表现。
2、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做用。(1)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以认识和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为前提。(2)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重视社会实践。(3)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手段。(4)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反对两种片面的观点。
19、唯物辩证法的内涵和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0、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及其内部诸要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世界的普遍特性之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
2联系的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
3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复合性。(3)结构性。(4)开放性。
21、原因和结果及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原因就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就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22、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1、全面把握因果联系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总结经验。
2、全面把握因果联系能够使我们科学地预见未来。
3、因果联系的辩证法为在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理解和运用反馈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变化的高级形式,反映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从总体上概括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又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不断更替和上升的过程。
24、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关系。
1、质、量、度
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与量的统一。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2)、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等。(3)、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4)、认识事物度的重要意义:
1、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因为一切事物都有“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
2、只有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才能使工作正常发展。
2、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关系。(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他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的渐进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2、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他表现为他根本性的显著变化,是事物发展连续性的中断,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间断性。(2)量变和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量变: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质变:有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3)量变和质变的互相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巩固了原来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25、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性与非决定论。
1、规律的内涵: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
3、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在事物发展的问题上,存在着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承认事物的发展受因果关系、规律性、必然性的支配;非决定论则否认事物发展中固有的因果联系、规律性、必然性及其作用。
26、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肯定与否定是相互排斥的。
2、肯定与否定是相互渗透的。
2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通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而实现的。(辨析)
2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识器官,扩大人的认识广度和深度;
2、实践赋予认识以能动性、创造性,并不断锻炼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3、实践及其结果能够证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
33、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论)
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也成为矛盾规律。它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一条中心线索。(3)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根本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区别之所在。(4)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从发展的角度进行纵向的考察,分析和把握运动形式、运动过程、运动阶段的矛盾特殊性。
2、从联系的角度进行横向考察,分析和把握各个矛盾在地位与作用上的特殊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30、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简)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4、辩证法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矛盾,并把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外力作用。
31、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辨)
在认识论上还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3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简)
1、实践能为人们提供认识手段,不断延长人的认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2)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研究和解决认识课题的经验材料。(2)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日益完备的新的认识手段和工具,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技术条件。(3)实践锻炼和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4、认识关系是主体在观念形式上改造课题以及课题在观念上被改造被反映的关系。(辨)35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体现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36、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向实践认识的飞跃过程中的地二次飞跃,即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1、时间第二次飞跃的意义。
(1)理性认识只有回到现实中去接受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可靠,认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检验、修正和发展认识的过程。
(2)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如果不使之回到实践中就失去了认识的意义。
2、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过程。
(1)评价阶段。(2)决策阶段。(3)实施阶段。
3、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7、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
2、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比较的只能是实践。
3、在实践中发展真理。a、只有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会不断深化。b有在实践中人类的认识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c有在实践中才能使主观不断符合客观。(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有确定性或绝对性,又
具有不确定性或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就会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4)它是现代经济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舍此再没有别的客观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最终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正确把握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重大意义。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主观认识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又要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做是一个过程,实践检验不使一次完成的。
38、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
1、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原则。
2、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的目的性原则。
3、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即不同的人要服从统一的客观规律。
39、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的发源地,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3、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实践决定了社会规律的特点。40、为什么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
1、它是一个有着内在有机联系的社会关系体系。
2、它是由一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组成的整体。
3、它根源于、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实践活动。
4、它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41、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42、社会的经济结构。(1)生产力。
1、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以经过如下途径:(1)与劳动资料相结合,如改进生产工具;(2)与劳动对象相结合,如改进或扩大劳动对象。(3)与劳动者相结合,如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4)运用与生产管理,如提高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水平。
3、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1)它是现代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要素,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2)科学技术研究是第一生产过程,并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导产业,(3)它是新生产力的增长点,一项科学技术突破 中最主要的推动力,是解决一切社会重大问题的关键。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有制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其他社会关系的基础。
2、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
阶级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对立的实质在于: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在生产中居于支配地位,并能占有另一集团的劳动,即剥削另一部分人。
4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辨)
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或方面包括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4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5)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4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作为社会发展过程基础的物质生产存在着双重关系:体现在生产力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体现在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它即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规律,也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根本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这种有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便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理状况的规律的基本内容。
46、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服务方向。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的对立物。(2)服务方式。上层建筑主要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控制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从而为经济基础服务。
(3)服务效果。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主要是:
1、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是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
2、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观众和群众路线,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47、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因为:(1)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历史活动的前提,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2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其指导意义主要是:(1)他为克服以往“左”的错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他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
48、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是辩证统一的。(辨)
49、人们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十六大报告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历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明确规定了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内涵: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你、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而都属于人民的范畴。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0、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内容是:
1、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4、虚心向群众学习。
51、社会进步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生产力的推动;
2、人的需要和利益的驱动;
3、人的能动性创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