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原理总结
一、请简述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考点:哲学定义,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意义)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对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对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二、试述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及其意义?(考点:物质定义及特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其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3、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其一,与唯心主义、二元论、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其二,既然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其三,既然客观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事求是制定方针和政策;其四,既然客观世界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三、如何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考点:两者关系,如何更好发挥主观能动,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和主体选择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需注意: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3、需要正确认识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能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所以,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关键在于主体选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四、普遍联系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考点(联系与发展的定义,特点)
1、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是:
1、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
物处以一定联系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2、发展:事物相互作用,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一定形式的运动意味着一定的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的特点是:
1、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其有
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败的东西,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适合新环境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过程才能实现自身发展;
3、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考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定义,辩证关系,意义)
1、矛盾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 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总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
2、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一,它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其二,在矛盾普遍性原理下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其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六、请谈谈适度原则在实践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考点:量、质、度、质变、量变定义、量变质变关系)
1、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2、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4、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超过度的范围,事物就会转化为他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既防止“过”,又要防止“不及”,采取正确的方法,促使在实践运用中取得成功。
七、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考点: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定义、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推翻;人类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相对性的真理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3、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
八、简述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考点:基本问题的概念、意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定义、关系)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3、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九、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考点:人民群众的定义,是历史创造者的理由,意义)
1、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物质条件、经验材料或直接参与精神财富的创造;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4、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二篇:马克思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结合材料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收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消耗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具有的各自的特点,个性,不同实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既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既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食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个性离不开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华所在互联网,思想观念,影响
实践在人们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时间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互相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身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能,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摄取有用的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知识,长期解除其中不好的部分则会对自己的思想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避开其负面影响,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正确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队以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种对立历史观及历史观基本问题
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历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机器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只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原理归纳与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原理归纳与总结
2008-04-25 13:29:22| 分类: 教学素材|字号 订阅
[辩证唯物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派别,是围绕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原理内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因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自然界与社会的客观性。
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的依据。
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原理内容:①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本质、规律;②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反对:反对夸大或否认意识的作用。
运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唯物论依据。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方法论: 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达到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重视精神的作用。
反对: 反对从主观出发;夸大或否认精神的作用。
运用: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正确性。
5、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人们不能创造、消灭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抗拒的;第三,还表现在它是不可创造和消灭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②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反对: 不尊重规律的主观蛮干的冒险主义(唯心主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形而上学)。
运用:培根说过: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6、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唯物辩证法]
7、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原理(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不承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所在)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反对形而上学。【联系观】
8、普遍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事物有条件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反对孤立的看问题和主观臆造联系的做法。运用:用辩证法有关原理分析:坚持科学发展观。9.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忽视联系,也不能否定联系,更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否则就会受到联系的报复。(2)人们可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并不否认联系的客观性。人们只有遵循事物本身的固有联系进行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方法论:人们既要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10、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原因和结果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并可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把握因果联系,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反对: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及主观臆造联系的做法。辨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处于统帅地位。部分也影响整体。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中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整体居于主导、统帅和决定的地位,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部分合理组合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反之欠佳组合,就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整体和部分又是联系的,二者不可分割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发挥依赖各部分功能的发挥,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状决定整体的性状及变化;部分又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有部分的功能,整体性状影响决定部分性状及变化。)
方法论:①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反对:没有全局观念;忽视局部的作用。
运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观】
12、物质和运动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方法论: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运用: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如何理解?
13、运动和静止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的变化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反对: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事物看成静止不变;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东西。
辨析: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1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事物发展的实质)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①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②弄清事物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阶段;③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反对:反对静止地看问题。
运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体现了什么哲理。着力自主创新。
15、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
原理内容: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同时存在。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反对:片面强调外因或只讲内因的错误观点。
运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同时坚持对外开放。
16、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信息地向前发展。(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事物在总体上的数量没有变化,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具体要求:①坚持适度原则;②不失时机促成飞跃;③重视量的积累,还要优化结构。
反对:反对不顾分寸、盲目乱干;反对瞻前顾后,贻误时机;反对忽视量的积累和结构优化。
运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体现的哲理。
17、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的趋势)
内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新事物的成长道路是曲折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对新事物的成长持怀疑态度;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一条直线,没有考虑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运用: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矛盾观】(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8、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一分为
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反对]片面看问题;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19、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即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反对]把矛盾双方的转化看作是虚幻的、任意的,否认了转化的条件性,是错误的。
20、矛盾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客观的,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反对]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
2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内容:矛盾存在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用全面地观点一分为二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反对一点论,片面地看问题。
运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哲学依据。
2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也有各自特点。)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对具体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的千篇一律、一刀切。
运用:“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台湾还可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
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内容: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学会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运用“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致电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反对片面强调普遍性和片面强调特殊性。
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
24、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抓中心、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
反对:不分主次的均衡论,只抓中心的“单打一”,将主次矛盾绝对化的静止的观点。
运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哲学依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5、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方法论:认识事物既要全面,又要抓住本质和主流。反对:不分主次或主次颠倒,混淆事物的性质。
运用:党的主流是好的,但确实存在腐败现象,这是支流,但如果发展下去,就会改变党的性质,就会亡党亡国。
26、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一点论)或离开重点谈两点(均衡论),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也就是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反对: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和离开重点谈两点、主次不分的均衡论。
27、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论与辩证法是统一的,坚持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基础,坚持辩证法是坚持唯物论的基本要求。(①唯物论与和辩证法尽管都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存在着区别:唯物论主要揭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它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不断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辩证法主要揭示世界的状态,即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它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和充满矛盾的世界。②坚持唯物论与坚持辩证法是有机统一的。坚持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基础,只有在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的前提下,去研究世界的状态,才是唯物的辩证法。坚持辩证法是坚持唯物论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方法论: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坚持从全面的、发展的实际出发。反对:反对分割两者联系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点。运用:“经济工作要上去,领导干部要下去”(调查研究)[认识论原理]
2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反对:只强调规律客观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规律无能为力的形而上学观点,也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29、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根本动力、检验的标准、最终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
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反对盲目实践和空洞的理论。
运用:实践出真知;没有革命的实践就没有革命的理论(恩格斯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30、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理论,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31、人类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只是一定阶段、一定层次、一定范围的认识,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扩展、发展认识。反对:任何僵化的、静止的、停滞不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运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2、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原理内容:合理的科学想象,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干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新哲学依据:唯物论〈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辩证法〈事物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要坚持创新,破除思想合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认识论〈整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克服固守书本、墨守成规的旧思想,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为出发点去思考问题。
[人生观、价值观原理]
3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
反对:反对历史唯心史观,反对以错误的思想为指导。
运用:重视社会文化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诚信建设;适时调整宏观政策。
3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第一,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第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指向就不同。第三,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反对:忽视价值观修养的错误思想。
35、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原理内容: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方法论:要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包括社会、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反对:反对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
36、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
原理内容: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者缺一不可。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是居于首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和可靠标志,也充分体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认识到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又要认识到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奉献。要求我们把自己与社会、与人民联系起来,竭诚地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反对: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反对割裂贡献与索取的关系。运用:王顺友、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
37、人生价值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其中主观条件包括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方法论: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目标、人生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条件。
反对:反对不思进取、坐享其成,不愿去创造条件;或者不实际出发,盲目蛮干。运用:国家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难得的机遇,青年人要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器。
38、理想与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理想源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理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
方法论:要树立崇高理想,又不能脱离实现;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反对心无大志、眼高手低、脱离实际。
运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两个务必”。
3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
方法论: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反对:认为“英雄造成时势”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运用:我党加强党的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40、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统一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两者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方法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努力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反对:反对只要改造了客观世界,就自然而然地改造了主观世界。运用: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第四篇:马克思原理 期末复习总结
1.世界观、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理论来源 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他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斯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说的关键。矛盾的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他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展。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的内容:其一,意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有一般到个别二者的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一定 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是世界的本源,即物的辩证发展过程。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9.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式。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对生产力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问题。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1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产关系的总和。收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英国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英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法 昂利.圣西门 沙尔.傅立叶 英 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动。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义社会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量变,如此交替循环。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1 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体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复杂。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主义史观和剩余价值学的限度、幅度和范围。1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说。10.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社会基本矛盾 3.物质与意识(相对的)(定义,性质,意识和本质,时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间和空间,运动和静止,意识能动性)第一,否定是物的自我否定 20.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即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第一章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性质)11.认识的本质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2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两个本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意识的能动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2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在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断反复 以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至无穷)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12.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第一,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部门之间的分配比 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三,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由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特点 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意识的本质是正确发挥作用。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一样。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23.商品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只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特点:直接性,具体,生动形象。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动力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运动的特殊状态。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的体力和脑力消耗。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24.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伸张行,特点是三维性。特点:抽象性、间接性、深刻。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4.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1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种过剩是相对的。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条件性、无限性。(具体内容)26.垄断是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了竞争 说明。内容: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社会中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5.事物的普遍联系。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条件性、有限性。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其特点为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他27.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原因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6.事物的永恒发展。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呢?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15.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人文精神要求把人们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7.矛盾及其两个属性。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1)一切从实际出发;(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学范畴。真理(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艰巨性和长期性的原因: 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性。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划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宗教、哲学等。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16.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 的统一。用。1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过程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
第五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要点总结
导论
社会注意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主义本生固有的价值的规定性在社会经济关系上的体现,其内容和特征涵盖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社会注意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没有放弃探索一种适应我国国情和生产力状况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 1978 年开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济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的深入推进,促进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创新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面的制度创新,实现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需要有深入彻底的理论创新。21 世纪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有适应中国国情、结识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学。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当代实践中新的理论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知识要点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价值量的规定
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 价值规律 劳动价值论的深化 小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2、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或属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关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不是使用价值或供求关系,而是它们内在的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复杂程度是不同的,在商品交换中,复杂劳动折合成倍加的简单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中,这个条件是(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社会分工决定者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性;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是私人的,具有私人性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值形式逐渐发展成为货币形式。货币本质上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这两种职能的基础上,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自身的发展源流,除了上述货币职能的发展外,还有一条是货币形式的演变。从货币形式看,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几个阶段。在贵金属货币流通与纸币流通两种条件下,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纸币等符号货币充当流通手段条件下的现象。、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自发地调节社会的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比例;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7、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1)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总体工人”创造价值。“总体工人”的范围不断扩大,知识劳动、服务劳动、管理劳动和交易过程中的劳动同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一样,都是社会总体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要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价值的创造不是孤立地进行的,总是与财富的创造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又是不完全等同的:①在质上,只有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创造出财富来;而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不包含任何自然物质)。②在量上,二者并不是同比例增长的: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成正比;价值的增长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知识要点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先决条件 剩余价值的创造 资本的本质及分类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资本主义工资 小结、本章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首先从货币与资本的联系和区别入手,分析了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阐明矛盾集中表现在流通领域,解决矛盾的关键是资本家购买到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属性原理的再认识。、在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原理基础上,认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而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就在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中。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当代剩余价值生产的新特点。通过以上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按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增殖中的作用不同,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充分重视资本主义特殊生产方式条件下的资本的研究基础上,还对资本的一般属性进行了探讨,还着重分析了人力资本这一资本的特殊形态。、资本家为了提高剥削程度,榨取剩余价值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随着科技革命深化,二战后,资本主义机械化生产逐渐向自动化生产过渡。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巨额剩余价值,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观点,它仍然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活动中,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的来源,又被工资现象所歪曲和掩盖了。4、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使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牢固确立起来。在马克思论述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形式的基础上,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工资制度、劳动组织形式、生产管理方法和劳动时间上的一些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工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便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剥削本质、资产阶级的策略改变和雇佣工人的地位等问题。最后就对待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不同观点进行简要述评,从而加深对马克思科学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第三章 资本积累
知识要点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和分类 资本积累的本质、动因、影响因素 资本积聚和集中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主义人口规律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历史和发展趋势 小结、社会生产始终是一个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按其内容来讲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按其规模可划分为两种类型: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它能够揭示出一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不能发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运动特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主要形式和特征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又来源于剩余价值的转化,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将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以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更多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反映了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客观要求。、资本积累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内在必然性,有其客观条件,其中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竞争规律作用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规模大小,还要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表现为不断提高的趋势。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的增大有两种基本形式: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资本积累不断增进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这是失业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表现形式。而失业并非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定产物,它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经济现象。、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发生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造成了资产阶级的财富膨胀;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是客观存在的。而作为一般意义的贫困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首先经历了原始积累,这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然后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从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演变和尖锐化,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总趋势。
第四章 资本循环和周转 知识要点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三种循环形式 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 资本周转的时间及影响因素 资本周转速度及其意义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小结、本章要阐明的是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是个别资本运动的两种形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资本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保值和增殖。、资本循环分析考察的是资本运动中的形式变化和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产业资本循环是资本从出发点又回到出发点的循环运动过程,它不仅是购买、生产、售卖三种阶段的统一,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还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为此,必须保持资本运动的并存性和继起性。资本运动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实现资本正常连续循环的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条件。、资本周转分析考察的是资本运动的时间、速度及其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使用效果与增殖的影响。资本周转是从出发点又重新出发,不断重复的循环下去的一种周期性过程。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在周转时间的构成中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资本构成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安排比例及各自的周转速度快慢都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占用量、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以及剩余价值的流通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地加速资本的周转。、本章阐述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基本原理,既适用于资本主义企业的经济运行,也适用于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因此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知识要点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核心问题、理论前提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及意义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及意义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经济危机的实质、再生产周期性 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小结、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的补偿,在实物上的替换。、研究总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成三个部分,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 Ⅰ(v+m)= Ⅱ c 派生的两个条件:
Ⅰ(c+v+m)= Ⅰ c + Ⅱ
Ⅱ(c+v+m)= Ⅰ(v+m)+ Ⅱ(v+m)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 Ⅰ(v+ △ v+m/x)= Ⅱ(c+ △ c)派生的两个条件:
Ⅰ(c+v+m)= Ⅰ(c+ △ c)+ Ⅱ(c+ △ c)Ⅱ(c+v+m)= Ⅰ(v+ △ v+m/x)+ Ⅱ(v+ △ v+m/x)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化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发展而孤立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他固有矛盾,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只能通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强制实现。、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组矛盾。(1)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固定资本的更新,只是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经济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知识要点
利润及利润率 利润平均化过程 生产价格 商业资本的形成 商业利润的本质 小结、成本价格是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利润是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成本后的余额。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把剩余价值看成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时候,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以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前提的。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反映的是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各产业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各异,因此利润率水平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求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展开了以资本自由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最终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的资本家获得大致相等的利润,即平均利润。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平均利润形成的过程,也是生产价格形成的过程。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但并不违背价值规律。马克思的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揭示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实质,也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商业资本是专门从事商品销售的职能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商业利润从本质上讲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从量上来讲应等于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家可以通过加速商业资本周转以此降低商品销售价格,提高利润率。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
知识要点
借贷资本的形成 借贷利息的实质 信用及其发展
银行的产生、作用、业务 股份公司的形成和意义 虚拟资本的产生和作用 小结、借贷就是一种信用,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借贷资本产生以后,平均利润就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利息取得了一种纯粹是由资本带来的而可以脱离生产活动的表象,即收入资本化的效应。、作为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发展奠定了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在信用制度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银行在经营货币资本的过程中,产生了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而信用货币的广泛使用,推动了银行体系的形成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信用具有多方面重要作用。信用制度是股份公司的基础,促成了股份制经济和证券市场的产生。在这样的前提下,有价证券作为一种可以买卖的资本商品,具有了自己的独立运动形式,具有了自己的价格,形成了虚拟资本。、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之间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虚拟资本虽然以实际资本为基础,但它在质上和量上与实际资本都不同。虚拟资本一方面有利于货币资本的配置和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促成了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社会财富的虚拟化,容易引发泡沫经济和信用危机。第九章 资本社会化和国内垄断
知识要点
竞争、生产集中、垄断的关系 金融资本的形成 金融寡头的统治 垄断利润的取得 垄断没有消灭竞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调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小结 1、竞争是指生产经营者或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为了取得有利的生产、销售等条件,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角逐。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不可回避的。竞争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中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机制,竞争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中,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一是适应生产日益社会化的需求;二是竞争的必然结果。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当生产高度集中时,就必然会形成垄断,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垄断就是独占,就是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企业通过一定的形式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比较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生产规模愈大,需要的资本也愈来愈多,因此,生产集中必然要求资本的集中。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溶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资本,这就是金融资本。掌握这种庞大的金融资本的最大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又称财团)就是金融寡头。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已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进行的。除了参与制之外,金融资本还可以通过发行有价证券、创办新企业、改组中小企业、组织各种垄断组织等办法来获取高额利润和实现垄断统治。金融寡头主要通过“人事联合”,对社会进行统治。、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高额利润一般包括平均利润加垄断利润。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为了保证其获得垄断高额利润,凭借垄断地位所规定的商品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6、垄断没有消灭竞争。这是因为:竞争是商品经济的“自然规律”;任何垄断都无法达到“
纯粹的垄断”;为了争夺更大的市场,垄断组织之间也存在竞争。垄断竞争具有与自由竞争不同的特点。不管是过度竞争,还是垄断,都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实践中,既要使竞争机制正常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又能防止垄断的弊害,其关键是实现有效竞争。所谓有效竞争就是指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反垄断,保护、促进竞争,实现有效竞争,政府必须通过公共政策来规范竞争秩序,制约垄断的结构与行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溶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这种溶合的客观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来的形式也因政治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国有垄断资本和国私共有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两种形式。但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其本质(资本主义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即都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的融合。8、发达国家之所以要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是因为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表现在:市场调节难以解决外部性问题;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运行主体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市场调节难以解决“公平”问题;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国家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有:财政调节、金融调节、产业政策、收入调节、计划调节、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不过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融合,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一种经济形式,其实质仍是资本主义。
第十章 资本国际化和世界市场
知识要点
资本输出的历史和动因 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 生产资本国际化 商品和要素的国际流动
国际分工的格局、原因和发展趋势 国际价值理论 小结、资本国际化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世界的扩张,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现实。但是,在这之前,资本的对外扩张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产业资本有着三种形态: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在这三种形态的资本中,最早出现的是商品资本的国际化,这发生在 19 世纪初期,19 世纪末开始了货币资本的国际化,而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商品资本的国际化就是商品跨越国界的流动,就是国际贸易。相对狭小的国内市场越来越难以适应无限扩张的资本主义生产,商品资本的循环必然越出国界,以保证商品价值包括剩余价值的完全实现。货币作为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是以借贷的方式进行的,借贷资本的输出,是货币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内容。资本输出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过剩资本的出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是商品资本的国际循环直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而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却不是这样的,它的国际循环是借助于借贷资本的形式而间接实现的。战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生产和资本集中速度进一步加快,过剩资本数量急剧增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这些都构成了战后生产资本国际化的基本原因。、资本的国际性是与生俱来的。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从来就不是囿于一国之内的。资本的 这种欲望最初表现为商品资本的输出,其后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输出,最后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输出。生产资本的国际化最终导致了资本国际化,从而完全改变了整个资本输出的性质。资本国际化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国际化,剩余价值实现过程的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外扩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是资本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们已经很难将商品与生产要素区别开来,很难将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区别开来,而实际上,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可替代性。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从而与比较利益理论相关,而要素的国际流动则与资源的优化配置相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国际经济关系也因此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在一个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的社会中,在一个仍然被国际经济旧秩序统治的世界上,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所带来的利益或者不能平均分享,或者一方获取利益,另一方遭受损害,或者既可获得利益又会遭受损害。正因为如此,国际贸易,特别是要素的国际流动,远远不是自由的,恰恰相反,在它们的面前横躺着经济的和政治的无数障碍和困难,国内市场领域与世界市场领域仍然是分隔开来的。、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国际价值则有其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商品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以国际价值为基础,受国际竞争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在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阴影下,当今的世界市场是垄断统治的市场,垄断使世界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严重地偏离其国际价值。这种不公平的局面,一方面是市场机制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垄断的结果,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战后以来,世界经济生机勃勃,迅速发展,它密切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各国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然而,在这幅壮丽的世界经济图景掩盖下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 不平衡和国际交换关系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知识要点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特点、本质、动因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协调协调 南北关系的历史和发展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小结 1、经济全球化可以概括为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开展,不仅跨越了国界相对自由地以全球范围为空间进行,而且世界各国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环节的相互联系的交织日趋紧密,融为全球经济整体。从本质上看,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力和与之相关的生产的社会关系在时间与空间上在全球维度的扩展。、经济全球化发展到现阶段,主要表现出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生产力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以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若干特点。3、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一体化,都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即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高度发展的结果。一方面,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的产生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或前提条件;反过来,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运作,又从广度和深度上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二者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初级形态和必经阶段,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有其不同具体形式,完成其最终向全球的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考察,其性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生产社会化及经济国际化高度发展在时间和空间的上的多维度拓展,因而它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主导下进行的,在现代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全球性扩张的色彩。、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或社会经济后果有利、有弊: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世界资源的最优配置,使一国经济发展在既定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经济全球化亦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经济的较快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挑战或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基础——国际垄断同盟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国际扩展的必然结果。二战以后,国际垄断同盟的历史演变主要表现为,以跨国公司为主要代表的国际托拉斯和国际康采恩得到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协调成为战后国际垄断同盟发展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经济的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成了当代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主旋律,亦对跨世纪的南北经济关系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对前资本主义的其他社会经济制度,有着历史进步性的一面;然而,资本主义制度又有着其消极落后的一面。这主要反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矛盾的存在及发展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