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总结摘要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第一方面为根本。③由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两大基本派别;由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
①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时间的特点决定的②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主观性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只在主管或者客观范围内兜圈子都无法判明认识的真理性,要检验真理就必须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管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实践能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这样时间就能直接把主客观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来检验认识和思想是否具有真理性。③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简述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
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减少或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②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③上述劳动生产率指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产业资本在循环中采取哪些职能形
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②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剩余价值③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又称量变质变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质变,前者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量变中有阶段性的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质量互变规律
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人们要重视 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同时又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不失时机地促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指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具体形式。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运动,从而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上升性和回复性的统一,这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即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这种前进、上升的性质,首先取决于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扬弃。事物的发展又具有前进的曲折性,它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斗争的过程有回复,前进的趋势有后退,对于革命阶级和政党而言,前进中的曲折也有不同的表现,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这是一种曲折情形。另一种曲折情形是犯了错误而不得不走“之”字形道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因此新事物一定要战胜旧事物。但是事物的发展又不是直线平坦的,而是曲折前进的,因此前进性和曲折性是辩证统一的。必须反对直线论和循环论两种错误观点,前者片面夸大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后者否认发展变化的上升的、前进的趋势,实质是否认发展,它们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原理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的。因此要坚定信念,有决心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试述价值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内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使得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尽管存在着商品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并不违背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在商品交换中,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是受到价值的制约。
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调节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
第二篇: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
下载地址:点我下载/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二)参观天津博物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学院:二级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1参观天津博物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天津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与平江道交口的银河广场上,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是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及天津城市发展历史的大型艺术历史类综合性博物馆,2004年由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和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合并而成。馆占地面积约47,000平方米,拥有1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展厅。建筑外形似从湖面振翅欲飞的天鹅,线条流畅,极富时代感与艺术性,是天津市的标志性文化设施。馆藏文物达20万件,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器、玺印、砚台、甲骨、钱币、邮票等传世文物和历史文献、地方民间工艺及天津地区出土文物等多个门类,其中尤以古代陶瓷器、书法、绘画、砚台、钱币以及中国近代历史文物、文献最为突出。此外,还藏有各种专业图书资料20余万册,社会实践报告《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馆内拥有大型历史主题陈列《中华百年看天津》,大型文物主题陈列《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和瓷器、书法、绘画、砚台等一系列古代艺术品专题陈列,展现了天津厚重的历史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中华百年看天津》大型历史主题陈列采用三维空间的展示手法,通过对大量珍贵文物、文献与历史照片的集中展示,力求展现出一个真切、完整的天津。《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通过馆藏107件文物精品的展示,揭示了天津文物收藏的历史特点和深厚实力。此外,馆内一楼大厅为共享空间,观众可免费进入,并设有咖啡厅等休闲娱乐设施,体现了博物馆的人文关怀。特别是20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每年可承办几十个临时展览,使观众欣赏到更为丰富多彩的国内外文化艺术。天津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共分为三层,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据介绍,天津博物馆是本市规模最大、种类最为齐全的博物馆,也将是本市文物精品的大荟萃。馆中的主要展品将是来自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两座博物馆中馆藏珍品的集合,共有青铜器、玉器、名人字画等珍贵文物数十万件,其中大部分是国家一二级文物,有一些甚至是我国仅存、很少跟观众见面的珍品。馆内布局初步确定博物馆内的展厅将分为历史厅、珍品厅、玉器厅等众多部分,其中历史厅初步确定将着重展示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直到解放前这段时间内,发生在本市的众多历史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城市的变迁。珍品厅中将陈列国宝一级的馆藏文物,历史博物馆和
第三篇:马克思原理总结
一、请简述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考点:哲学定义,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意义)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对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对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奠定基础。
二、试述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及其意义?(考点:物质定义及特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其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3、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其一,与唯心主义、二元论、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其二,既然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其三,既然客观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事求是制定方针和政策;其四,既然客观世界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三、如何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考点:两者关系,如何更好发挥主观能动,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和主体选择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需注意: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3、需要正确认识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能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所以,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关键在于主体选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四、普遍联系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考点(联系与发展的定义,特点)
1、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是:
1、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
物处以一定联系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2、发展:事物相互作用,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一定形式的运动意味着一定的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的特点是:
1、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其有
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败的东西,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适合新环境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过程才能实现自身发展;
3、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考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定义,辩证关系,意义)
1、矛盾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 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总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
2、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一,它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其二,在矛盾普遍性原理下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其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六、请谈谈适度原则在实践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考点:量、质、度、质变、量变定义、量变质变关系)
1、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2、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4、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超过度的范围,事物就会转化为他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既防止“过”,又要防止“不及”,采取正确的方法,促使在实践运用中取得成功。
七、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考点: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定义、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推翻;人类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相对性的真理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3、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
八、简述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考点:基本问题的概念、意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定义、关系)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3、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九、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考点:人民群众的定义,是历史创造者的理由,意义)
1、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物质条件、经验材料或直接参与精神财富的创造;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4、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四篇:马克思想主义论文 马克思原理论文
马克思想主义论文马克思原理论文
试析中共八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摘要: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积极探索。中共八大提出历史任务,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分析具体国情,提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坚持科学态度,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关键词:中共八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七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经 济、文化、党建等方面对“苏联模式”有重大突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认为“八大的路线是正确”[1]。薄一波认为,“八大的一系列正确决策,是在探索中形成的,是探索的积极成果”[2]。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建设实际,形成了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以及八大前后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共八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中共八大提出历史任务,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围绕特定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首先是以实现历史任务为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自诞生
之日起,围绕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革命的一般原理同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前夕,党决定将工作的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以生产为中心。新中国成立之后,时代的主题就由革命转为建设。中国共产党人为进行社会改革和国家建设,一直都在寻求符合本国实际的理论,以适应时代主题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当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结束的时候,党中央适时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其总目标是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要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问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毛泽东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马克思主义名著《论十大关系》,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建国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成功实现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与此同时,党还成功领导了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抗美援朝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建国后的前八年我们搞得不错”[1]。“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的。”[1]这些为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再加上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发展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中共八大将“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
正式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鉴于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又不能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具体的建设实际,同时也把建设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制定出新的历史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指出,“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3],因为这样才能发挥干部和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充分集中群众的智慧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历史任务。政治报告指出:必须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监督,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人民代表的视察制度、检查制度、公开发表人大代表对政府的批评,增加人民代表大会的透明度。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发展党内民主、坚持集体领导和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意义作了专门的阐述。此外,周恩来提出了“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的原则,董必武作了《进一步加强国家法制,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言,对法制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提出了不少重要意见,认为法制是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心环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围绕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产生的。
二、中共八大分析具体国情,提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科学分析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矛盾,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曾经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3] 他历来主张,中国革命必
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清中国的国情,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基本依据。例如,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科学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施和平赎买政策,成功实现了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历史经验表明:认清中国的国情,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是坚持实事求是,制定正确纲领、路线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中共八大召开前,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比较系统的经济建设情况调查。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就是集体调查研究的结果,它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的基本方针。大会召开前进行的调查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会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
的工业国。”[4] 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科学分析和总结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国际关系的情况。例如,从工业、农业、商业和文化教育方面科学分析中国的基本情况,并相应地提出任务。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也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的情况”、“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若干主要问题”科学分析了中国的基本情况,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政策。同时,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提出了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地解决的十个经济政策问题。这些正确政策的客观依据是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
中共八大科学分析国情,认真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经验,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和建立新的社会经济体制方案。在生产上,提出了必须保持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发展速度上,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李富春、薄一波等在大会上发言,对经济建设提出了一些非常可贵的思想。陈云在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中,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新格局,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著名论点。李富春在题为《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加强全国的计划工作》的发言中,提出了实行分级管理的计划体制的建议。薄一波则作了题为《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的发言。这些关于国情的科学分析,为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提供了客观依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三、中共八大坚持科学态度,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是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主观主义其实就是在理论与实践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割裂两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去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起来的。“我们党内的主观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5]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斗争的历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规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4]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4]
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与王明等人照搬苏联式的“本本主义”和“城市中心论”作坚决的斗争,开拓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
的,但是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6]。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毛泽东再次强调要大力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6]的严重缺点。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总结了党三十五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1931—1934年期间王明、博古等人统治全党的教训,“由于他们的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和横蛮武断的作风,把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错误发展到了党的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地步”[4],使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损失惨重。为此,提出了有效地反对主观主义的各种方针措施,如集体领导和党内民主的原则。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结果,必然发展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4],提出必须对此进行坚决的斗争。中共八大坚持事实求是,反对主观主义的态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成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共八大对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进行深刻的总结,初步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例如,中共八大分析了建国以来党的组织,总结了加强党的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路线和方针。中共八大提出要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要改善党的领导,加强民主集中制,扩大党
内民主,要继续坚决地执行中央反对把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继续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还有关于选拔和培养干部的论述等。中共八大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显然是初步的,但还是把握了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总结了自身建设的独创性成功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共八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确的八大路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贯彻下去,但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进行新的探索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后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69.[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48.[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121.[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9.[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
第五篇:马克思论文摘要
引言: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这门课的学习,让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近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它对世界现有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马哲原理和概论让我们学会怎样理性的去面对问题,并通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学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被老师对待生活的态度所感染,并且对对待生活中的事情的态度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进行了很多拓展,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问题,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是从建构新的体系开始,而是从解决时代性问题开始;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标志也不在于它的哲学体系的完成,而在于它对时代性问题的科学解答和新世界观的科学阐释。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时代精华的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这段 话,极其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意识”。
随着各种事业的飞速发展,当代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正在一步步的发生改变,社会上的诸多领域早已不能同日而语,而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文社会发展和自然界的某些理论。当代人的生活也与它密不可分。然而,现今,十分重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与它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羽翼丰满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好的理论不能付诸实践也只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马克思社会主义唯物史揭示了社会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
十月革命的炮火一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马列主义在中国这片温暖而滋润的土地上展开了燎原之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中国命运的工具,根据自己的国情,产生了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它领导者中国人民走向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现在的中国社会上还有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要想让人们更好的生活,就必须解决掉他们。
两极分化越来来越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人们收入不均衡,这样就会衍生出一个问题:就是物价。物品的价格是一样的,但人们所有的购买力不同,就会使人们的幸福感大大降低。首先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释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改善两极分化的唯一办法是从根本入手,在维护现有市场经济主导地位不变的前提下,从政治体治的骨髓入手进行改革,真正使政府成为民本政府,目前的政治构架不可能实现这一点,当然中国之现状绝不适合通过政治运动或革命来改变格局,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无异螳臂挡车,我比较富于幻想的方式是通过党内改革,在党的内部形成不同政治派别,分配不同社会利益,同时赋予相互监督之职能,党的总书记立于各派之上,统一全党,但不具体管理事务。民主党派则可以有更大的自主权选择自己的政见,站到想站的队列中去,这样一来,于内推动了政治的进步,对外则脸面不失,于民有利,于国得安,唯有政治清明,才有经济持续的繁荣,否则市场经济最终会被政治体治的龙袍裹死,更不要谈什么改善两极分化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但是目前我国贫富差距状况已经比较严峻了基尼系数达到0.53.当然贫富的差距也不能是越小越好,那样的话就会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是贫富差距减小,就要增加收入低的人的工资,减少那些工资高的人的工资这样那些有才能的人便没有了工作的积极性,国家的进步肯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可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不能把事情规定的太绝对,太教条化。
实践必须要放在第一位。任何事情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是于事无补的,不付诸实践,就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要善于对鲜活的实践经验做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日起,其生命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实践根源。这一位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成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经验,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准确地把握和应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用发展这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来实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卓有成效地回应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就要实现自身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富有生命力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刻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通过自己的体系创新总结和巩固其理论内容的创新,并进一步推动理论内容的创新。
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整个人类实践的方式、性质、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只不过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各种关系的不断变更和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转变。在中国,社会实践方式、性质和内容的变化,显得更加剧烈、急骤和深刻。“文革”结束以后,通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我们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接着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的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对内部各种体制实行改革的同时,我们结束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敞开国门,同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在内的所有国家展开全方位的对话和交流,从而使中国的发展真正具有了一种“世界历史”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在出现几个重要特征:
一是由以往的倚重体系意识转向更加重视或突显问题意识。体系意识关注诠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中的理论体系或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这种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和教学是必要的。但是,“体系”的研究并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的全部,也非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理论的主要诉求。中国和世界发生重大变化并提出许多亟待回答的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场”和应对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而非脱离现实社会的经院式或书斋式的玄学。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关照现实,聚焦理论与实际中的问题。
二是由过去单纯关注革命和批判的“革命哲学”或单纯关注建构的“建设哲学”,转变为主张批判与建构并举的发展哲学。由于社会由革命时代向建设时代转变,哲学关注现实的重心也随之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既是批判的、变革的哲学,也是建设的、发展的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关注点或侧重面会有所不同,但始终具有批判性和建构性。无论是在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的革命过程中,还是在新的社会体制取代旧的社会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在经济政治的建设中,还是在思想文化的建设中,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其科学认识、价值批判的功能。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在改革与发展中,都不断发挥着双重功能,并且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理解成一种所谓“革命的哲学”而否认其科学性、建设性,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理解成一种所谓“建设的哲学”而否认其革命性、批判性,都是片面的。
三是由过去较多地关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和总趋势的把握转变为对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与对日常生活的“微观分析”相结合。过去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较多地集中在“一般规律”、“基本矛盾”、“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等问题上,而对社会的日常生活、人的个体发展和精神信仰等问题的研究有所忽视或比较薄弱。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和对社会领域分析具体化的要求日益强烈,人们致力于把对社会的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四是由过去偏重科学认识转向科学认识与价值认识的统一。以往人们较多地关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或“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这种认识的片面性正在被克服。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包含了揭示社会发展本质及规律的科学内涵,又具有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追求人类解放、建立美好社会、倡导人文关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基本理念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来实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卓有成效地回应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就要实现自身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富有生命力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刻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通过自己的体系创新总结和巩固其理论内容的创新,并进一步推动理论内容的创新。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密不可分。我们必须从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的维度,立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演变,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结构,建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这既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提出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对进一步坚持、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待。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八个基本原理:
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
2.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论关系原理;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8.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9.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10.内因与外因相互关系原理;
11.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1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13.认识与实践相互关系原理;
14.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
15.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关系原理;
16.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互关系原理;
1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8.人的价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