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结合材料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收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消耗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具有的各自的特点,个性,不同实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既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既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食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个性离不开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华所在互联网,思想观念,影响
实践在人们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时间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互相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身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能,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摄取有用的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知识,长期解除其中不好的部分则会对自己的思想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避开其负面影响,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正确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队以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种对立历史观及历史观基本问题
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历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机器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只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第二篇:马克思原理 期末复习总结
1.世界观、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理论来源 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他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斯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说的关键。矛盾的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他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展。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的内容:其一,意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有一般到个别二者的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一定 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是世界的本源,即物的辩证发展过程。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9.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式。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对生产力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问题。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1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产关系的总和。收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英国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英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法 昂利.圣西门 沙尔.傅立叶 英 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动。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义社会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量变,如此交替循环。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1 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体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复杂。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主义史观和剩余价值学的限度、幅度和范围。1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说。10.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社会基本矛盾 3.物质与意识(相对的)(定义,性质,意识和本质,时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间和空间,运动和静止,意识能动性)第一,否定是物的自我否定 20.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即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第一章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性质)11.认识的本质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2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两个本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意识的能动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2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在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断反复 以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至无穷)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12.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第一,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部门之间的分配比 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三,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由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特点 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意识的本质是正确发挥作用。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一样。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23.商品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只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特点:直接性,具体,生动形象。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动力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运动的特殊状态。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的体力和脑力消耗。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24.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伸张行,特点是三维性。特点:抽象性、间接性、深刻。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4.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1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种过剩是相对的。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条件性、无限性。(具体内容)26.垄断是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了竞争 说明。内容: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社会中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5.事物的普遍联系。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条件性、有限性。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其特点为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他27.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原因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6.事物的永恒发展。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呢?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15.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人文精神要求把人们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7.矛盾及其两个属性。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1)一切从实际出发;(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学范畴。真理(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艰巨性和长期性的原因: 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性。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划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宗教、哲学等。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16.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 的统一。用。1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过程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
第三篇:马克思期末复习总结
马克思主义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割分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吸收几千年的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3、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乔·威·弗·黑格尔和路·费尔巴哈。辩证法思想
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4、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 学说。
5、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7、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第一章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万物的两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活动的两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4、旧唯物主义哲学包括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三个阶段: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6、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时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7、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
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8、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9、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10、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
11、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体现:
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2、事物内部之间的联系的特点:
一、客观性
二、普遍性
三、多样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4、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15、量变是物质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1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7、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8、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9、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必然联系、稳定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他的存在不依赖与人的意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里的“常” 就是指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提出过“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
20、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是能动地,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不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响,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第二章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中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所指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时间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着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事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4、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有着两个严重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5、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6、实践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7、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应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8、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9、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0、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11、真理与谬论的关系
真理与谬论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论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
1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3、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4、价值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15、任何真理都必然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目标。
16、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第一节
1,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机器规律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
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统治地位。
2,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4,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5,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在;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6,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7,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可能是判断题理解下三要素的意义,p100)
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与生产力。9,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其中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10,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11,国家的两种职能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1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13,社会历史可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节 1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16,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17,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18,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9,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意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20,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材料分析p123)
第三节 2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①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第一节 1,所谓资本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人手中的历史过程。2,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3,资本的原始积累材料分析p141
4,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意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5,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6,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货价值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7,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8,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①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②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③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④
第二节
9,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10,劳动力价值包括: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逼学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11,产业资本再循环中的三个阶段和执行的职能:①购买阶段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②生产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③售卖阶段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12,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在时间上继起。13,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是,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14,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第三节 15,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的几个基本原则:①私有制原则,②“主权在民”的原则,⑤
分权与制衡原则,④人权原则 第五、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实现。
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四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三种基本形式:第一、借贷资本输出;第二、生产资本输出;第三、商品资本输出。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一、生产的全球化;
二、贸易的全球化;
三、金融的全球化;
四、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三个时期: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又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思考: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简答或多选)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由经济反战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一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倒工业国的转变。在经济体制方面,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的集中地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从政治方面看,表现在1.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2.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度,3.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之间有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
马克思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有以下基本特征:生产资料贵社会所有;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的调节生产;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没有阶级对立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未完全消亡——(简答或多选)
列宁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狡猾,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困难: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呈现多样性的原因: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现实原因)。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三大差别”: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第四篇:马克思期末复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践计划
2010—2011第二学期
为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据我校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计划的规定,此课程除必须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学时外,还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努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自觉性,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对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的深入把握和感性认识;
2、使学生能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评价某些社会现象或政策;
3、提高学生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时间安排:按照学校教务处的教学安排,本学期安排4学时为实践教学学时
一、教学实践总体规划
为了更好地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在教研室全体同仁的多次讨论和多方努力下,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决定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和深度。具体安排如下:
1、统一规定4课时(2次)作为课外教学时间,保证师生完成课外教学任务。
2、严格课外教学各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则、有过程、有结果、有成效。(五有)
二、课外教学实践具体内容
1、原著选读(可以包括好书、好电影等)
要求教师列出书目,制定实行细则(读书形式、交流方式、考核方式),严格组织实施。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推荐读书书目
原著类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页—30页
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719-760页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
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的考虑》(《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6、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
7、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
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哲学类
1、《敬畏生命》
2、《寂静的春天》
3、《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曼海姆著,商务印书馆200
2*
4、《共生的理想》尾关周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5、《哲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6、《金黄色的麦浪》
7、《哲学与人生》台湾:傅佩荣
8、《逻辑学》
9、《精神现象学》
经济、政治和其他社科类
1、《资本论》节选
2、《国富论》亚当·斯密
3、《银行家》
4、《货币战争》
5、《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上海世纪集团,[德]维尔纳.桑巴特
6、《中国农民调查》,陈桂棣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注意:
1、请自由组合成读书小组,每组5-15人;每个人或者每小组自由选择书目,读书、写心得;
2、读书心得必须每人一篇,字数2000,书面提交,不得用电子版;
3、各小组请推选一名小组长,由组长负责召集、组织活动和小组考核;
4、小组的内部交流不考核,但每小组必须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课堂汇报;
5、小组课堂汇报的形式可以是读书报告,论文,演讲等文艺表演;
6、以读书报告、论文或演讲等形式汇报的小组,须提交读书报告或者PPT以供备案;
7、小组长给小组成员参与情况打分,最高为10分,小组长签名后交给老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2011.3.8
第五篇:马克思期末复习
认真看看前四章,第五章可能出选择题,考第六七章的可能性小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四:发展的知识点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五: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六: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
七:量变,质变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九:肯定,否定
肯定: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十:意识的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十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论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五: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七: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第三章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
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⑵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⑵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⑵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⑶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⑷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五: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六: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七: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⑵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九: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⑵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⑶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十: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⑵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⑶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⑷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十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十二:经济危机
实质:经济危机的实质或本质是旧的生产力产能过剩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饱和与不足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
十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本质: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第五章
一:垄断
⑴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⑵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⑶
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五:经济全球化
⑴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⑵后果: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第六章
一:无产阶级革命
⑴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⑵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
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教训
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四: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五: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必然要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拼死反抗。社会主义新社会在开始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是不会停止的,时起时伏,有时甚至相当激烈,资本主义还可能会复辟,这就注定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有效地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时,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顺利地向前发展。
◆第七章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