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最终版)

时间:2019-05-12 00:1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幼儿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幼儿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最终版)》。

第一篇:让幼儿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最终版)

让幼儿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分享是一种社会性行为,是社会发展所要适应和需要的。幼儿通过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所渗透的分享活动,感知分享的真正含义以及由分享所带来的快乐。从而使幼儿自发的愿意与他人分享,发扬这种传统的美德,并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

当然,分享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也是一种传统的美德,是幼儿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爱别人的最高层次的表现。我们赞赏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的孩子,赏识他们的慷慨大方。

从刚入园到现在中班,我们已经开展了2年的分享意识的培养了。原来经常目睹孩子们时常争抢玩具的现象,而现在的孩子们会很乐意的把自己的玩具与小朋友一起玩或者轮流玩,大家争抢玩具的现象逐渐变少了,而且还有好多孩子把自己家中心爱的玩具带来幼儿园与大家一起分享,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好多。看到这一切的变化作为老师的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因为孩子们知道了分享的涵义,知道分享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是无法替代的,他们也十分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

在这两年里如何将在家长怀里娇惯、自私、甚至霸道的孩子培养成乐意与他人分享的幼儿,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让孩子们理解分享的含义。

要让孩子学会分享先要让孩子理解分享的含义,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孩子们才会懂得其真正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利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渗透分享的涵义。当孩子们被故事的情节所感染的时候他们已经深刻领会分享的作用。这样就是枯燥无味的大道理很容易的被孩子理解接受。

每当听完一个故事后会让孩子们设身处地的考虑故事主人翁的心情:他会怎么想呢?他这样做对吗?还有小朋友会和他做朋友吗?他改正了没有?有好朋友和他一起玩了吗?另外我常常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表演:你正在玩的玩具,别的小朋友要玩,你会怎么样?通过幼儿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

其次:老师、家长在生活中树立榜样。

1、家长方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观察的对象。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自身的素质的提高。让自己言行举止积极方面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

(1)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的溺爱,使孩子养成了吃独食的霸道思想,不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食物。孩子有时在是好吃的时候偶尔主动会给家长吃,这时家长会说:“好孩子我们不吃,还是你自己吃吧”。长期下来就养成了孩子的独享主义,认为爸爸妈妈不吃,也不喜欢吃,自然而然的都占为己有了。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在面对孩子在吃好吃的时候应该主动地问孩子:“好吃的应该先给谁吃?”当孩子把食物送给你的时候应当接受,长期以来孩子就会养成好的习惯——好吃的应当先给别人吃,与别人一起分享。(2)家长自身要给孩子树立榜样,经常看望孤寡老人,给他们送些水果点心。帮助邻居,与他人友好相处。无形中幼儿就会受到一定的教育。

2、教师方面:

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的对象,经常会听见家长给我反馈孩子在家里模仿老师的样子给家长上课,所以教师在孩子的心里是神圣的。作为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为孩子做好示范的作用。我在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主要采用了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1)利用讲故事形式感染幼儿的心灵。

课余时间经常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例如故事《好朋友》告诉孩子们好朋友在一起玩要学会分工、分享,这样大家才会玩的高兴。使幼儿知道,得不到分享是痛苦的,分享才能使人带来快乐。

(2)随机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当我们看见孩子们有与他人分享的行为时要给予称赞和表扬,这样才会增加孩子们心中的分享意识,以后他们才会更多的出现这样的行为。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方面,在教育幼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掌握分寸,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还毕竟是孩子。不要硬性强求孩子把食物与他人分享,或因没有与他人分享而惩罚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在通过教育或自愿的情况下愿意与他人分享。

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近几年关于如何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分享,并感受到分享的快乐的一些实践经验反思总结,不表示所有的园所老师都会适用,还得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取舍,毕竟这只是关于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并使其明白分享的真正含义的部分策略建议,园立方上还有一些同行的园长老师们在培养鼓励幼儿乐于与他人分享工作上的各种经验教训,大家可以一起相互学习,交流分享。

再次:创造分享的机会,强化分享的行为。

要巩固分享的行为就必须给孩子创造分享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中再次尝试分享的快乐。

(1)在家里家中如果买了好多好吃的水果和点心时,让孩子自己分配,应该给谁还有谁,并及时的夸奖孩子的分享精神。

(2)在幼儿园我经常让孩子们把自己家中心爱的玩具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会有意识地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和他人交换玩,这样不仅自己可以分享别人的玩具,别人也可以分享你的玩具。另外,鼓励幼儿在幼儿园过生日,让全班小朋友一起分享生日蛋糕,这样无意中孩子们领会到分享可以带来的快乐。

分享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是社会的一种美德。在日常生活中和教育活动中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使幼儿明白分享的真正含义。让幼儿充分的体验与他人分享而带来的快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爱,从而提高幼儿的自身素质,从小培养幼儿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

第二篇:感受与幼儿同行的快乐

感受与幼儿同行的快乐

感受与幼儿同行的快乐 长久以来,关于教师,人们有太多的比喻,“吐丝的春蚕”、“燃烧的蜡烛”、“辛勤的园丁”,意味着牺牲,意味着无我,意味着无私奉献,颇带一种悲壮色彩的美。真是这样么?作为一名当代幼儿教师,我要高声的向传统教师角色说:不!我们不是蜡烛,而是火种,不是燃烧自己,而是点燃每个孩子独特的生命之火、智慧之火,它会照亮我与孩子漫长的人生之路。十年前,带着憧憬,带着希望,我迫不及待的钻进了幼儿园这片丛林。在我的心目中,每天与孩子们在一起,是一件美好而快乐的事情。因为,孩子们的眼睛是透明的,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孩子们的笑容是灿烂的,孩子们的整个世界是没有杂质的。我所从事的是世间最美妙神圣的事业,我的生命会因为真挚的童心而绚丽多彩。然而,当我真正走近童心的时候,我却彷徨了……当孩子因为想妈妈大哭特哭的时候,我束手无策;当孩子坐立难安表情痛苦的时候,我无计可施;面对孩子噪音似的喧闹,我心烦意乱;面对孩子自理能力的欠缺,我倍感辛劳……恐慌、无助、失落、忧郁一齐涌上心头,自己满怀希望的这方热土上没有丝毫快乐的影子,难道自己的青春年华要淹没在这嘈杂喧闹的噪音之中吗? 这时,一个声音对我说:阳光天天有,关键是你如何去感受。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和矛盾出现,总会有烦恼和不快产生。只有自己用心去寻找工作的乐趣,才能越过挫折,感受快乐。教育技能缺乏,我利用业余时间苦练基本功;班级管理经验不足,细心观察同班老教师的一举一动,虚心请教,取长补短,用心领悟;教育理论欠缺,我认真研读各种专业报刊杂志,汲取营养,完善自我。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快乐在向我招手。

一、我在孩子们的笑脸上感受着快乐 金秋九月,一个美丽收获的季节,我迎来了一批新的小班幼儿,为了减轻孩子们的分离焦虑,使他们尽快融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我与同事们一起顶着36度的高温,走进每一名幼儿的家庭,与我未来的新朋友们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向家长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夕阳西下,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消暑纳凉的时候,我们,幸福幼儿园辛勤的小班

教师却没有休息,光明文化广场、街心公园留下我与孩子们亲密嬉戏的身影,夏夜的星空中回荡着我们清脆欢快的笑声;试园的时候到了,为了让幼儿感到家庭的温馨,用孩子们喜欢的毛绒玩具、各种各样的小汽车、还有我们灵巧的双手,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甜蜜温暖的“新家”,同时,我还准备了动听的故事、有趣的游戏迎接来到班里的每一个宝贝,这一切的努力只有一个目的,让每一个幼儿感到幼儿园是一个快乐开心的地方,离开亲爱的爸爸妈妈,他们并不孤独,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疼爱他们,幼儿园会是他们第二个舒适的家。由于准备工作充分,新入园幼儿没有像往年那样,大哭大闹,他们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一个暑假的辛苦没有白费。望着孩子们纯洁真挚的笑脸,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二、在家长尊重钦佩的目光中感受着快乐 9月10日,伴着清晨的薄雾,早早的来到幼儿园。开窗、通风、打水,我熟练地做着孩子们来园前的准备工作。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我微笑着站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文文拉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跑到我面前,大声对我说:“老师,早上好!祝您节日快乐!”“谢谢你!”我赶忙回答,“老师,您辛苦了!”文文的妈妈真诚的说。话音未落,小海和爸爸手提一个硕大的节日蛋糕随后而至,“自从上了幼儿园,小海懂事多了,感谢您对他的教育!祝您节日快乐!”“谢谢您,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谦虚的回答。教师节的早上,我被鲜花和祝福所包围,那是家长对我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其实我只是做了自己应做的事情,却得到如此诚挚的尊重和谢意,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把全部的爱献给可爱的孩子们呢?我由衷的感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快乐和自豪。

三、在不断创新的追求中感受着快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课程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投身改革,自觉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大胆尝试。&nbs

p;家长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现代化的幼儿教育不能只限于幼儿园的围墙之内,而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使幼儿教育之路越走越宽。为此,我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大胆尝试,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亲子活动,例如:家庭模特大赛,孩子和家长利用报纸、挂历、纸箱等废旧材料亲手制作服装,并穿在身上与幼儿一起共同表演,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增进了亲子感情;秋天,一个收获的季节,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感知秋天的特征,利用十一长假,家长和孩子们采摘了各种水果,10月9日,家长们利用这些亲手采来的果实制作出姿态各异的水果拼盘、沙拉送到我们班,热烈的“亲子品尝会”隆重开场,孩子们欣赏着一盘盘水果制作的艺术品,亲口品尝一下各种水果的甜美,开心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家长进课堂、生日会、节日联欢会、与社区老人共度重阳节,丰富多采的活动使孩子们受益匪浅,他们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也更加支持,这是大胆创新带来的收获。主题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深受老师和孩子的喜爱。春天盛开的第一朵鲜花;夏日飘落的第一场雷雨;秋天飞舞的片片黄叶;冬日纷飞的洁白的雪花……大自然的万千变化无不吸引着孩子们专注探索的目光,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利用主题活动牵引着孩子们感受着一次次发现的惊奇、体验着一次次探索的努力,我和他们一道为自制风车终于旋转起来而欢呼;为小金鱼的不幸夭折而惋惜;为自然角里植物的郁郁葱葱而惊喜,行走在孩子们的世界里,用眼睛捕捉一个个生动的表情,用耳朵聆听来自天籁的纯净的童声,用心感受与幼儿同行的快乐。这就是我,一个当代幼儿教师的心声,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而是缺少感受快乐的心灵。幼儿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但我们的工作更是快乐的,如果我们都有一颗善于发现并享受快乐的心,那么

幼儿园就是我们的快乐之园,孩子们是我们挖之不绝的快乐宝藏,纯真的笑脸、银铃似的声音、亲密的依恋、执着的探索,他们的一颦一笑无不牵动我们爱怜关注的目光,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人类的希望,让他们拥有生命的欢乐与幸福,我们的责任神圣而伟大!亲爱的同行们,您感受到这种快乐么? 北京市顺义区幸福幼儿园 张玲 邮编 101300

第三篇:感受与幼儿同行的快乐

感受与幼儿同行的快乐 长久以来,关于教师,人们有太多的比喻,“吐丝的春蚕”、“燃烧的蜡烛”、“辛勤的园丁”,意味着牺牲,意味着无我,意味着无私奉献,颇带一种悲壮色彩的美。真是这样么?作为一名当代幼儿教师,我要高声的向传统教师角色说:不!我们不是蜡烛,而是火种,不是燃烧自己,而是点燃每个孩子独特的生命之火、智慧之火,它会照亮我与孩子漫长的人生之路。十年前,带着憧憬,带着希望,我迫不及待的钻进了幼儿园这片丛林。在我的心目中,每天与孩子们在一起,是一件美好而快乐的事情。因为,孩子们的眼睛是透明的,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孩子们的笑容是灿烂的,孩子们的整个世界是没有杂质的。我所从事的是世间最美妙神圣的事业,我的生命会因为真挚的童心而绚丽多彩。然而,当我真正走近童心的时候,我却彷徨了„„当孩子因为想妈妈大哭特哭的时候,我束手无策;当孩子坐立难安表情痛苦的时候,我无计可施;面对孩子噪音似的喧闹,我心烦意乱;面对孩子自理能力的欠缺,我倍感辛劳„„恐慌、无助、失落、忧郁一齐涌上心头,自己满怀希望的这方热土上没有丝毫快乐的影子,难道自己的青春年华要淹没在这嘈杂喧闹的噪音之中吗? 这时,一个声音对我说:阳光天天有,关键是你如何去感受。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和矛盾出现,总会有烦恼和不快产生。只有自己用心去寻找工作的乐趣,才能越过挫折,感受快乐。教育技能缺乏,我利用业余时间苦练基本功;班级管理经验不足,细心观察同班老教师的一举一动,虚心请教,取长补短,用心领悟;教育理论欠缺,我认真研读各种专业报刊杂志,汲取营养,完善自我。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快乐在向我招手。

一、我在孩子们的笑脸上感受着快乐 金秋九月,一个美丽收获的季节,我迎来了一批新的小班幼儿,为了减轻孩子们的分离焦虑,使他们尽快融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我与同事们一起顶着36度的高温,走进每一名幼儿的家庭,与我未来的新朋友们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向家长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夕阳西下,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消暑纳凉的时候,我们,幸福幼儿园辛勤的小班教师却没有休息,光明文化广场、街心公园留下我与孩子们亲密嬉戏的身影,夏夜的星空中回荡着我们清脆欢快的笑声;试园的时候到了,为了让幼儿感到家庭的温馨,用孩子们喜欢的毛绒玩具、各种各样的小汽车、还有我们灵巧的双手,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甜蜜温暖的“新家”,同时,我还准备了动听的故事、有趣的游戏迎接来到班里的每一个宝贝,这一切的努力只有一个目的,让每一个幼儿感到幼儿园是一个快乐开心的地方,离开亲爱的爸爸妈妈,他们并不孤独,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疼爱他们,幼儿园会是他们第二个舒适的家。由于准备工作充分,新入园幼儿没有像往年那样,大哭大闹,他们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一个暑假的辛苦没有白费。望着孩子们纯洁真挚的笑脸,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二、在家长尊重钦佩的目光中感受着快乐 9月10日,伴着清晨的薄雾,早早的来到幼儿园。开窗、通风、打水,我熟练地做着孩子们来园前的准备工作。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我微笑着站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文文拉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跑到我面前,大声对我说:“老师,早上好!祝您节日快乐!”“谢谢你!”我赶忙回答,“老师,您辛苦了!”文文的妈妈真诚的说。话音未落,小海和爸爸手提一个硕大的节日蛋糕随后而至,“自从上了幼儿园,小海懂事多了,感谢您对他的教育!祝您节日快乐!”“谢谢您,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谦虚的回答。教师节的早上,我被鲜花和祝福所包围,那是家长对我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其实我只是做了自己应做的事情,却得到如此诚挚的尊重和谢意,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把全部的爱献给可爱的孩子们呢?我由衷的感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快乐和自豪。

三、在不断创新的追求中感受着快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课程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投身改革,自觉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大胆尝试。&nbs共2页,当前第1页12

第四篇:让幼儿快乐学数学

让幼儿快乐学数学

梅渚镇中心幼儿园俞玉蔡152585633

31【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是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农村的家长也不例外。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会背唐诗,会数数、会做计算题就是聪明,就是有前途。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就出现了促进幼儿超前发展的教育模式。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在园学习期间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数学态度呢?我根据幼儿活泼好动、思维形象直观的特点,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寓教于玩、寓教于唱、寓教于画、寓教于诵,在数学学习中渗透多种手段,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关键词】 数学寓教于玩寓教于唱寓教于画寓教于诵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是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农村的家长也不例外。但是教什么,怎么教,又无从着手。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会背唐诗,会数数、会做计算题就是聪明,就是有前途。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就出现了促进幼儿超前发展的教育模式。很多家长从幼儿开始会说话起就教孩子口头数数,算计算题。还没入园,有的幼儿已经能口头数数100,甚至100以上,五六岁就能背乘法口诀,会做100以内加减题,为此,有的家长沾沾自喜。可是调查发现:有40%左右的一年级学生不喜欢计算,而且在学龄前阶段花大量时间训练的计算技能,在小学一年级的优势显示还不到半年,足见过于超前训练所获得的效应意义不大。再加上训练方法单

一、机械、不科学,强制性的做大量的计算题压抑了孩子的兴趣,造成了孩子对学习数学的紧张焦虑,久而久之不利于孩子个性健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孩子数学学习的被动,甚至厌恶数学。这种消极的情绪一旦形成,孩子也就失去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习的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简单说:兴趣就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幼儿的年龄越小,越需要用直接的手段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而数学知识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学起来单调和枯燥,如何培养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数学态度呢?我根据幼儿活泼好动、思维形象直观的特点,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寓教于玩、寓教于唱、寓教于画、寓教于诵,在数学学习中渗透多种手段,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趣味性。1

一、寓教于玩,在游戏过程中学数学;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它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用游戏的形式学习数学,能使幼儿感到欣喜若狂,情绪高昂,兴趣倍增,从而使幼儿毫无压力地在想、玩、做中理解知识、扩展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如:比较“多”“少”“一样多”时,我采用了“抢椅子”的游戏。先把比幼儿人数少1的椅子围成圆形,让幼儿听音乐围着椅子转圈,当音乐停时迅速找1把椅子坐下。如此反复游戏,发现每次总有1名幼儿没有椅子做。引导幼儿得出结论:“幼儿人数比椅子多1,椅子比幼儿人数少1”的规律。根据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让幼儿通过动脑,用动作或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以往老师的单纯灌输知识教学方法,激发幼儿思考,顺利地教会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

又如:学习数字6的组成,我将活动设计成一个商店,商店里全都是六元的商品,将面值分别是一元到五元不等的钱随机发给每个幼儿,然后要求幼儿两两合作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由售货员验证后才能得到要购买的商品。幼儿在这种模拟的游戏中学习,觉得生动有趣,不仅熟练的掌握了六的组成,而且学会了合作的技能。

再如幼儿学习加减法时,可利用玩积木块、卡片、木珠、瓶盖、石子等,让幼儿在玩中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从动手实践中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在教幼儿学习5的加法活动中,我用积木当学具。让幼儿用左手先拿2个积木,用右手再拿3个积木,教师提问:“看一看,现在两只手中一共有几个积木呀?”幼儿共同回答:“一共有5个积木。”教师再提问:“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应该怎样列式子呢?”幼儿回答说:“是用加法算的,因为左手有2个积木,右手有3个积木,两手合起来一共有5个积木,列式子应为2+3=5。”教师鼓励幼儿说:“你们真棒!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两只手里的积木相互交换,看看现在每只手里有几个积木,两只手一共有几个积木?”幼儿回答:“现在左手有3个积木,右手有2个积木,两手一共有5个积木。”教师继续问:“用什么方法算的,应该怎样列式子呢?”幼儿回答:“是用加法算的,列算式应为3+2=5。”这样,让幼儿在玩积木中理解了加法的互逆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活动。我

2们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融入多种手段,巧妙设计、有效地组织游戏教学活动,寓教于乐,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二、寓教于唱,在音乐中学数学; 陈鹤琴先生说:“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听见人家唱歌,看见他人奏乐,甚至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鸣叫,微风把叶儿吹得沙沙沙地响,他们都会留意倾听、不由自主的摹仿。由此可见,爱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可以陶冶情操、开启智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既然如此,在数学学习中融入音乐,是不是能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枯燥的数学的理论知识呢?如:在教幼儿认识10时,“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头,七八九,拍皮球,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这首数字歌简单易学,可以反复唱很多遍,幼儿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每唱一遍就从1数到10一次,小班幼儿很快就学会了10里面的数数及两只手合起来为10的概念。

再如:教幼儿排序时,我引用了《逛公园》和《拔萝卜》这两首歌。歌词中都存在着按高矮差异排序的内容,在唱歌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按照从高到矮或者从矮到高的顺序分配角色,在演唱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按一定顺序排序的规律,还能充分体现互逆关系。

诸如此类的歌曲有很多,在幼儿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发光发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数学知识。

三、寓教于画,在绘画中学数学; “绘画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而言,绘画就是换了种游戏的形式,孩子通过游戏式的绘画活动,不仅增强了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培养了良好的绘画习惯。绘画让孩子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敏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了绘画的思维方式,更有了创新的能力和意识。数学和绘画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从幼儿识数起,画有图案的实物就如影追随。如“5以内数的减法”在空格中画上实物或填上数字;“认识球体”我圆圆的,叫球体。找一找,图中什么东西像我?请涂上和我一样的样色。什么东西不像我?请涂上其他颜色。“7的组成”每只盆中再开几朵花才能变成7朵?请你添画上。“排序”找一找,每组

3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请按这一规律接着往下画,几乎每堂数学课都穿插了绘画,绘画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爱上数学。

我在复习几何图形时,引导幼儿用几何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画,并根据图画编一个小故事,以表达心中的情绪等等;寓教于画,幼儿在认识几何图形的同时,表现出细节特征,能引起幼儿快乐和喜悦的情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美感,感受艺术的魅力,加深记忆。

四、寓教于诵,在儿歌中学数学。

儿歌又称童谣,即是儿童的歌谣。它是孩子们练习口才的工具,也可以说是孩子们的诗。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不仅给孩子们在生活上带来一种乐趣和享受,帮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儿童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把童谣融合到数学教育活动中,让枯燥的数学学习充满乐趣。如在教幼儿认识守恒关系时,我引用了《马兰花》这首童谣,“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您马上就开花。开了几朵花,开了5朵花。”我班幼儿刚好30名,先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随着教师口令(数字)的变化,幼儿围成不同人数的小圈。也许每次口令后,拉圈的幼儿人数不同,圈数也不同,但是幼儿的总人数是不变的。另外,在活动过程中,随着幼儿不停地跑动也充分体现了空间关系。在探索数、量、形等过程中,我们用童谣的形式概括其特征或规律,或者是编一些有节奏的简单童谣,指导幼儿用对歌的形式回答问题,既能渲染学习氛围,又能集中幼儿注意力。

总而言之,幼儿数学的学习不止是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而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物化,通过游戏、音乐、美术、童谣等手段刺激儿童的视觉、触觉等感官发展,培养儿童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独立发现、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数学态度价值观的认识,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及逻辑性思维的发展,使儿童真正意义上地爱上数学,掌握数学。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倪敏 《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0年

[3] 陈幸军 《幼儿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第五篇: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

如何让幼儿快乐识字

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25 16:06:38

[标签:词汇 复习阅读材料 小游戏 游戏][北京]幼教益智课程2015寒/春班免费试听

导读:有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幼儿记住,一般是反复让幼儿认读——“请你把这个字念五遍!”“每人把这个字念一遍”„„在这样索然无味的气氛中,有的幼儿甚至打起了瞌睡。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动静结合的游戏,让幼儿快乐识字。

让幼儿识字,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社会上现在正盛行。“千字童”、“天天十字”等学习材料可谓各有千秋。暑假期间,我班也开展了识字教学,我尝试了几种与传统做法不同的方法,现归纳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以词代字。

在汉语中,一个字往往有多种意思,而一个音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汉字,这就是常见的一字多义、同音字现象。学一个字时,多种多样的含义易把幼儿搞混,而且,幼儿也容易把一些同音字混淆,如“十”,幼儿在口头组词时,会和“石”、“食”等混淆。以词代句,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这种情况,因为词语的意义范围相对缩小,读音相对稳定,便于幼儿理解、记忆。

二、从幼儿兴趣入手,分类学习词汇。

幼儿对名词、动词等可以直观感知的词汇一般比较感兴趣。而名词我们又可以分为动物名称、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名称、颜色名称、人物称呼等种类,动物名称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海里游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等等。学习时,先和幼儿一起决定学习哪一类,然后由幼儿决定学什么词。比如,大家决定学习海里动物的名称后,问幼儿:“小朋友想先认识海里哪种动物的名称?”幼儿答;“海星。”老师便带领幼儿认识“海星”这个词„„这样,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词学习主动积极性会强一些,在学习过程中,也自然进行了分类练习。

三、根据幼儿特点,采用有童趣的教法。

有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幼儿记住,一般是反复让幼儿认读——“请你把这个字念五遍!”“每人把这个字念一遍”„„在这样索然无味的气氛中,有的幼儿甚至打起了瞌睡。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动静结合的游戏,让幼儿快乐识字。如认识动物名称时,先带领幼儿观察、认识字型、练习读音,然后请幼儿学一学这种动物的动作、叫声等;练习时,可以请一位幼儿做模仿动物的动作,请另一位幼儿指认所模仿动物的名称并读出来。再如,可以把字写在苹果或鱼形卡纸上,和幼儿玩“摘苹果”或“钓鱼”的游戏„„在有趣的游戏中,幼儿识字的兴趣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当然,我们在教幼儿识字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及时复习,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防止贪多求快,让识字成为幼儿的一种负担。2至8岁孩子想什么?

时间:2014-11-21 来源:摩比思维馆

很多家长会困惑: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乖得让人意外,有时候调皮得让人火冒三丈?

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研究孩子们40多年,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咱们读懂孩子的帮助太大了。

2岁孩子>>>

“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不要轻易让孩子讨价还价,尤其重大事情上不可以让步。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比如,你教孩子搭积木,他却偏要推倒你的成品,而不肯跟你学。这时,你应该把他的行为理解为,他现在对积木倒塌时的现象更感兴趣,他在琢磨推与倒之间的关系。

从大约1岁半到2岁半前后,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因此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3岁孩子>>>

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虽然在3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他步伐稳定,急转弯也不费劲。语言能力也发展得更好。

但好景不长,从3岁半开始到4岁,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3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3岁半的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也表现出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得发抖。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得很不愉快。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个体。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更有趣的是,恋母情结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4岁孩子>>>

心是活泼的,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爱刺激。

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新书。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了。

4岁孩子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但是并非全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从他的观点看来,坏事未尝不可以做,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

4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狗屎、大便之类的话。而到了4岁半,他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从这个时段开始,孩子也渐渐明白好事情的好或者坏。这个时期,他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睡前,听一些小故事。

5岁孩子>>>

开朗而愉悦,懂事了、讲理了,想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

在这个年纪里,最令人喜悦的特质,就是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5岁小孩的生活总是跟现在、这儿息息相关。他非常在意他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所住的那条街道、邻居,以及幼儿园的教室。他对新的、陌生的事物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会为了冒险而冒险。

5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变得安静了、有节制了、更顾家了。他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对于别人已经尝试过的,或既成的事实,就觉得安心舒坦些。他最有趣的时间是现在,最喜欢的地方是这里。

5岁的小孩所以能够不惹麻烦,最重要的关键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判断得很准确,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经过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

5岁的小孩不会胡思乱想地担心事情,6岁的小孩则常担心放学后找不到妈妈。5岁的小孩会认为,妈妈一定在家的,不只现在在家,以后永远也会在家,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自己和父母都是永生不灭的。

到了5岁半,会有一个重大改变:不要在这个年纪教他读书写字。

5岁半的特质是迟疑不决,懒散闲荡。但是5岁半时孩子的眼和手配合却不如从前那样快速、肯定。因此他经常把数字或者文字颠倒着写,所以最好不要在这个年纪教他读书写字。

6岁孩子>>>

进入了暴风骤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个性极端两极化。

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6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

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而且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噩梦也会给6岁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

6岁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

7岁孩子>>>

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

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充满了感伤的基调。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7岁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

7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准确地说,他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待他,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

而且,他的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了。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如果能够,这时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屉、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

7岁孩子不但字迹变得小了很多,还喜欢专门琢磨很细小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和大脑配合的发育到了这一阶段。他会喜欢凑得很近很近地看,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东西了。

7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岁才开始形成,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他开始在意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不能说谎、骗人,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推委;而且他会很有意愿地遵守规则,恪守无误。

8岁孩子>>>

“招牌特质”是性格外向而开朗。

和7岁孩子的沉郁退缩完全相反,他充满活力,喜欢冲上去迎战一切困难和挑战,而且做起事来爽快多了。另一个和7岁完全相反的,是忽然变成话匣子了。

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种“审视”也使得他对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有相当准确的判断。这带给8岁孩子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成长,是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开始明白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规矩。他对好与坏的观念,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许怎么做,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初步建立起了是非观念。在此之前,孩子对“好”与“坏”的判断来自于父母“准许”或者“不准许”。

8岁孩子对“对与错”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与坏”的两极,他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他很在意他对自己的感觉,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感觉。他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他,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于是当他受到指责批评时,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责怪别人,好让自己容易承受些。

8岁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他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游戏。他总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包括一起劳做、玩耍、聊天、读书,这让他觉得他“全部占有”着妈妈。妈妈无论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全心全意满足孩子“全部占有妈妈”的心理需求。这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对妈妈的心理依恋期,为孩子坦然走向9岁的独立打好基础。

他这时充满了探索与探险的兴趣,空间感觉也扩展了很多。他可以自己在熟悉的路径上搭乘公车回家,在自己生活小区内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甚至越界跑到别人的私院里。他喜欢地理,喜欢研读甚至利用地图。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

8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信件、闲聊,试图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他很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玩。这时的友情是真正的双向友情,因为他不再单纯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留意别人怎么做怎么想。他不但愿意为别人效劳,也希望别人能像他一样愿意回报他。

下载让幼儿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幼儿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服务他人 快乐自己(党员先锋岗感受)

    服务他人 快乐自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服务于学生,进而服务于社会。而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更是坚持从自身做起,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标准......

    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快乐

    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快乐 分享,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班有一位活泼可爱,淘气又赖皮的小伙子。 他,有一个温馨的......

    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与发展

    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与发展 ——白城市优秀民办幼儿园园长张丽敏办园记事 赵春侠 张丽敏,热衷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女性。2005年,她开始创办幼儿园。几年来,她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幼......

    让幼儿时时感受爱,认识爱

    让幼儿时时感受爱,认识爱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支丽芳 论文摘要:幼儿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让幼......

    让大班幼儿快乐阅读解读

    让大班幼儿快乐阅读 喜欢阅读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非常重要。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素,是未来社......

    感受幸福与快乐

    感受幸福与快乐 在国庆节期间,我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乘车去参观军事博物馆。一路上,爸爸给我讲军事博物馆的历史。到了门口去领票,门票是免费的。我们看了许多兵器其中有......

    感受生活 关爱他人

    感受生活关爱他人 小时候,妈妈就给讲很多很多品德的故事,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司马光砸缸救人、诚实的列宁、处处做好事的雷锋、赖宁救火、张海迪姐姐的坚强事迹,我身边也有这......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

    让学生在阅读中放飞翅膀 毛嘴小学丁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是语文课程的新策略,也是语......